『壹』 揚州的古運河和京杭大運河的區別和聯系水線路是怎麼劃分和界定的
一,揚州的古運河和京杭大運河的區別是從長度和基礎這兩方面看:
1.從長度看區別
揚州的古運河沒有京杭大運河長。只是其中一部分。
京杭大運河是整個的運河,比揚州古運河長。
2.從基礎看區別
揚州的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基礎。
京杭大運河始於揚州的古運河。
三,水線路劃分和界定是:據史料記載,當年隋煬帝就是以揚州為中心,大規模全線開鑿京杭大運河,在邗溝的基礎上進行南北擴掘和連接的。
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
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1)杭州和古運河哪個好擴展閱讀:
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里。
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里,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這一段運河最為古老,可謂歷史遺跡星列、人文景觀眾多。
一部揚州運河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古代揚州發展史。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
作為「運河城」的揚州,在新的世紀,應對運河文化資源加以大力開發和利用,通過旅遊讓古老的運河文化為揚州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
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揚州六圩口—鎮江諫壁—常州—南潯,全長224千米,貫穿江蘇的揚州、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縣市,溝通了長江、太湖水系,與上海、浙江等周邊地區的省際河流相連。
當前有蘇、魯、皖、滬、湘、鄂、川等13個省市的船舶在該段運河上航行。截至2010年,航道全部達到四級標准,可通航500噸級船隊,年貨運量已超過1億噸,超過江蘇境內長江航道的運量,相當於滬寧鐵路單線貨運量的3倍。
航行船舶的密度超過了德國的萊茵河,是京杭運河上運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剛建成的諫壁船閘日均船舶通過量已達10萬噸以上。
『貳』 杭州大運河,蘇州古運河,無錫古運河相比較,哪個都值得游
差不多,無錫的老運河現在不通航了專用於旅遊,二邊是最熱鬧的古鎮步行街南長街和南下塘。
『叄』 你覺得杭州宋城、上海夜景和蘇州古運河哪個更好玩
我感覺肯定是杭州宋城,因為上海夜景僅限於晚上,我對河是沒有多大興趣的,杭州宋城的話白天晚上都可以玩,而且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所以如果讓我去選擇的話,肯定是會去選擇杭州宋城!畢竟讓我來看的話,宋城的性價比它還是比較高的。
『肆』 隋唐大運河與京杭大運河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隋煬帝的一生幹了很多重要的大事,其中修建大運河就是非常有名的一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隋唐大運河和現在的京杭大運河並不是一回事,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以上就是隋唐大運河和京杭大運河的區別,主要是三方面,首先是兩者的長度上略有不同,,隋唐時期的長一些。第二點就是兩者的劃分地區不同,隋唐大運河包括三部分,而京杭大運河只有南北兩部分。第三點就是兩者的中心城市不同。
『伍』 因大運河興起的杭州和開封為啥現在前者是一線城市後者不是
《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杭州入圍新一線城市,而開封僅為四線城市。約1000年前,杭州和開封的地位相去無幾。當時,提及世界最大的城市,開封榜上有名;論及大宋最富庶的地區,湖光山色的杭州當仁不讓。
為何過了一千年,兩者相差甚遠?
杭州和開封的相同點頗多。
首先,杭州和開封都因為大運河興起,交通發達。
戰國時期,開封作為魏都已經享有“水路都會,形勢富饒”的美名。隋朝大運河開通後,開封汴河成了連通八方的交通中樞。後晉石敬瑭說:“(汴州)是四通八達之鄰”。
大運河開通後,杭州成了大運河的起訖點,“咽喉吳越,勢雄江海”,在江浙一帶的交通運輸中起著關鍵作用。
上圖_ 黃河流域
三、自然災害:天災的破壞程度不同
《黃河水利史述要》統計,15世紀河南下游、淮河以北地區水災出現57次,16世紀水災出現84次。
也就是說,開封在明朝短短兩百年間就遭受了141次水災。
開封位於黃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洪災一發,往往一瀉千里,淹沒整座城。這不但促使開封土地鹽鹼化,破壞其土地生產力,而且往往使多人喪生,讓開封喪失大量勞動力。
而西湖雖然也經常淤積、乾涸,但相對來說遭受洪災較少,對人們生產和發展的影響並不是致命的。
如今,開封人在優化產業結構,發展文化產業,努力振興經濟。杭州也在精心打造錢江經濟開發區,希望經濟能夠更上一層樓。但願這兩個擁有悠久文化的宋古都,可以緊跟潮流,繼續綻放自己的風采。
『陸』 杭州的大運河的詳細歷史!
以前京杭運河只是沿線各地的人工渠,到了隋朝時因為隋煬帝想下江南遊玩,令人挖通沿線各地的渠,連成了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雖然本來是為了滿足皇帝個人的私慾而建,但客觀上也溝通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
運河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古橋,杭州境內的有拱宸橋和廣濟橋,這些也是很好的旅遊資源.
在空運不發達,陸運成本高而量小的年代裡,運河的水運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後來運河北方段很多已經廢棄了航運功能,有的地方還因年代久遠而淤塞了
近幾年國家重視南水北調,以及運河的保護.開始組織沿線城市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對淤塞的河道進行疏通
我市政府對運河的保護也是下了大力氣,在市區沿河建運河公園,開通水上巴士,拱宸橋畔建造運河文化廣場和運河博物館,區政府也遷到那裡.在塘棲改建水北明清一條街以保護古代的廣濟橋,乾隆御碑,水利通判廳,郭璞井等古跡.
另外為了更好地保護杭州境內的古運河,省市政府等斥資從桐鄉開始新開一條運河水道經臨平九堡下沙入錢塘江作為貨運之用,使市區內的河道作為純旅遊開發和保護,運河的水質也將會有提高.
『柒』 杭州 京杭大運河和錢塘江 夜遊的話這兩個哪個值得一去,推薦一下謝謝。。
我覺得還是京杭大運河比較值得去,因為可以沿途欣賞風景。錢塘江夜遊沒什麼意思,還是直接去城市陽台看噴泉比較好
『捌』 京杭大運河對杭州的影響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大約2500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接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京杭大運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組成的,全程可分為七段:(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里運河;(7)江南運河。京杭大運可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地理位置: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
京杭大運河價值堪比長城
2006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這58位委員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蘇、河北等大運河沿岸六省市的現任政協主席及原政協主席,也有國家文物局的前後兩任局長——張文彬和單霽翔。舒乙、王鐵城等知名人士也紛紛簽名。
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率極大
第一提案人劉楓委員說,大運河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民俗陳列室」,其歷史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站在保護人類文明的高度看,大運河不僅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也為世界所公認。大運河水系綿延數千里,縱貫南北,構成獨特的自然風情,孕育出濃郁的線形文化景觀,如果再加上還未被很好發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就更加豐富。
「如果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相加,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與長城媲美。」兩位權威專家——1985年呼籲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鄭孝燮、羅哲文如此預測,「我們堅信,京杭大運河『申遺』的成功率非常大。」
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
「大運河和長城在遺產名錄上應該是姊妹篇。」劉楓委員提醒說,但是必須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功能逐步衰弱,真實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壞。如果不注意啟動有如「申遺」這樣重大的、為各地重視的保護工作,她的歷史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等,將不可避免地退化並迅速消亡,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京杭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絕不是某個地方和部門的事。政協委員們建議,應從戰略高度,立即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成立由相關部委、有關專家、沿岸政府參加並鼎力支持的研究機構,摸清大運河「家底」,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玖』 杭州大運河
以前京杭運河只是沿線各地的人工渠,到了隋朝時因為隋煬帝想下江南遊玩,令人挖通沿線各地的渠,連成了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雖然本來是為了滿足皇帝個人的私慾而建,但客觀上也溝通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
運河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古橋,杭州境內的有拱宸橋和廣濟橋,這些也是很好的旅遊資源.
在空運不發達,陸運成本高而量小的年代裡,運河的水運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後來運河北方段很多已經廢棄了航運功能,有的地方還因年代久遠而淤塞了
近幾年國家重視南水北調,以及運河的保護.開始組織沿線城市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對淤塞的河道進行疏通
我市政府對運河的保護也是下了大力氣,在市區沿河建運河公園,開通水上巴士,拱宸橋畔建造運河文化廣場和運河博物館,區政府也遷到那裡.在塘棲改建水北明清一條街以保護古代的廣濟橋,乾隆御碑,水利通判廳,郭璞井等古跡.
另外為了更好地保護杭州境內的古運河,省市政府等斥資從桐鄉開始新開一條運河水道經臨平九堡下沙入錢塘江作為貨運之用,使市區內的河道作為純旅遊開發和保護,運河的水質也將會有提高.
『拾』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和蘇州誰更勝一籌
蘇州,杭州其實本身都是一流的城市,同時由於這些城市都屬於南方,地理位置也比較近,所以地理環境差距不是很大,甚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有些稍微的區別我可以給大家分析一下:
小家碧玉蘇州情 剛柔並濟杭州風 人間天堂的姊妹城市小家碧玉型的蘇州人,在小小的園林里,小小聲地說話,小里小氣地過著滋潤的生活。而杭州人的性格作風中,多了一些大氣和一分剛烈,就如同杭州雖然有美麗慵懶的西湖,但也有磅礴澎湃的錢塘潮。杭州人南北兼容,剛柔並濟。
我去杭州的時候正直g20峰會開幕之即,原本以為會交通擁堵,但是去了並沒有發現,各個施工單位有條不紊,粉塵噪音等控制的很好,人們整齊有序的生活著,過馬路不擁擠很是注意。值得一贊。杭州的馬路很是整齊,兩遍的行道樹整齊劃一。在中央美術學院門口慢慢走著品著書院氣息,因為我本學美術,所以更加享受這種良好的教育氣氛。在西湖玩兒了下,感受了下「西湖十景」的魅力,當然由於天氣時節原因只看到了其中五到六景。但也很是壯觀。
杭州去蘇州交通方便,坐動車到蘇州,蘇州給我的第一感受是, 歷史 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蘇州古時就是 吳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心。所以政治上並不輸於省會城市杭州,蘇州乃園林城市,環境方面自然不差,就是苦於太熱情了,到哪都有拉人上車或者買票的,參觀了蘇州博物館,和蘇州的四大園林,還有寒山寺。
總結一下,兩個城市都不差,各有各的特點。誰也勝不了誰。最後放出幾張各自的美照結束回答。
蘇州博物館。
寒山寺的楓橋夜泊
杭州西湖十大美景之一雷鋒夕照
杭州要更勝一籌。
今天的長三角,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區,在上海的帶動下,長三角地區的發展一日千里,成就斐然。
那麼,在長三角經濟區內,除了上龍頭上海,傳統強市南京外,還有哪些城市可以排得上名次?作為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杭州和蘇州哪個城市更勝一籌呢?靜夜史認為:
杭州要更突出一些!
理由如下:
1、政治地位高決定了發展高度
副省級城市,正式實施於1994年2月25日,包括廣州、武漢、哈爾濱、沈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是計劃單列市。
杭州,是副省級城市之一;而蘇州市,是江蘇省下轄的普通地級市。
副省級城市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雖然是省轄市,但是副省級城市已經具備了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這是一個極大的優勢,意味著副省級城市可以制定高於一般城市的發展規劃,發展前景比一般地級市更廣闊。
其次,副省級城市直接歸國務院管理,這意味著副省級城市在國家的政策下發時,能夠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是一般地級市無法與之相比的!
在今天的全國四大工業區之中,滬寧杭工業區是最大的工業區。在這里,杭州是和上海、南京並列的城市,不僅僅是因為杭州是省會城市,更因為杭州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經濟實力雄厚,自然不輸蘇州。
所以,從當下來看,杭州的發展高度是要高於蘇州的!
2、地理位置偏決定了發展潛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分析過我國多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城市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距離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有一定的距離。因為城市發展需要經濟腹地,而經濟腹地的廣闊程度決定了城市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在長三角的區域內,上海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城市,是真正的一線城市,那麼上海發展需要的經濟腹地就會非常廣闊,具體來說就是華東地區加上這個長江流域。而上海的核心經濟腹地就是長三角地區。
所以杭州和蘇州都是上海的經濟腹地。
但是杭州和蘇州又不一樣,具體來說就是:杭州距離上海160公里,而蘇州距離上海只有80公里。
距離大城市近當然是好事,近水樓台先得月,但是就和過分靠近太陽的水星一樣,雖然被烤得火熱但是完全過了,蘇州在得到上海產業外溢的優勢的同時,也成為上海資源和人才等的供應地,這對於蘇州是非常不利的!
而杭州相對而言距離較遠,和上海之間拉開距離,在經濟腹地上重合較少,雖然是上海的經濟腹地,且得到的「關照」較少,但是杭州在自己的圈子裡可以發展得很好,而且有整個浙江作為杭州的經濟腹地,這和只能作為上海或者南京的經濟腹地的蘇州相比自然是優勢多多。
所以概括起來,杭州的發展是要更勝一籌的!
作為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有著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這些都幫助杭州發展成為長三角地區出類拔萃的城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這個問題還用問?肯定是杭州!因為蘇州畢竟只是一個地級市,而杭州是省會城市,可以舉全省之力進行城市建設。就目前而言,蘇州除了GDP超越杭州,城市風貌根本就不可以跟杭州比,但蘇州的那點GDP,還主要是由其下轄的縣級市貢獻的。再說了,杭州的高校比比皆是,蘇州也是無法與其相提並論的,這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加上G20在杭州的成功舉行,提高了杭州的國際知名度。所以,答案就是杭州比蘇州更勝一籌!
我們這(湖州南潯),到蘇州杭州都是大概一個半小時,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蘇州唯一不如杭州的就是市區凝聚力太差,或者說下屬縣市太強,打個比方,我二爺爺是吳江南麻鎮的,讀高中前我一直以為吳江是江蘇的地級市,後來才知道吳江只是蘇州的一個縣市。。我只知道我們這離蘇州不遠,但從來沒想過直接就是接壤的,吳江人,崑山人從來只稱自己是吳江人,崑山人,從來不帶蘇州,連我們南潯人都是,都是直接說,我今天去吳江了,去崑山了,從來不帶蘇州,而例如去富陽,臨安,一般說去杭州,或者去杭州富陽,臨安,基本都要帶上杭州
蘇州:優雅,好學,勤奮,智慧。她從不和誰比,只是把一方水土整理得盡善盡美。從2500多年前伍子胥建城起,蘇州還是原來塑造的格局。更能與時俱進,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
蘇州多處園林與古運河已被定世界文化遺產,每個院子都有著如同涓涓細流動人的故事,每個院子都經歷過神秘曲折感嘆的故事。蘇州的城市也有著吳越之爭驚心動魄的故事。
杭州西湖雖然也屬世界文化遺產,風景秀麗,也有著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但從回味細品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而蘇州就是去一百次,對這座 歷史 古城怎麼也游覽不過來。
整個蘇州城就像是一座古典園林,這是罕見的。 所以古典的蘇州應該更勝一籌。
蘇州地級市,杭州省會城市,杭州佔先;工業基礎,蘇州起步早,背靠上海,杭州民營經濟發達,由其占省城優勢,應當說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互聯網方面,杭州佔先; 旅遊 環境應當說,不相上下,不過近年杭州宣傳力度較大,後勢比較大;總體來說,目前杭州更勝一籌。但總感覺杭州有種假大虛空感覺,二十年後看好蘇州。
杭州的城市建設規劃的更好,更有大都市的范兒。這一點蘇州還不行!機場、鐵路尤其是地鐵,也要追趕杭州。當然最重要的高等教育蘇大更要努力像浙大學習。光GDP比杭州突出,是不行的!
中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政冶背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在這方面蘇州是無法跟杭州比擬的。杭州是浙江省省府所在地,政府資源豐富,持續帶動了杭州的經濟發展。而蘇州只是一個普通的地級市,如果單從城市人文低蘊和 歷史 發展來看蘇州不輸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