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福山縣是哪個市
擴展閱讀
上海離職後怎麼繳納 2025-07-12 13:24:01

杭州福山縣是哪個市

發布時間: 2022-09-07 10:52:00

㈠ 誰知道煙台福山名字的由來

你可以到網路的網路上查一查,上面比較全面,在此給你復制一段看看
福山區
因境內有福山而得名。 北宋靖康二年 (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1131年(金天會九年)置縣,故名。 商、西周為萊國地,秦、西漢置**縣,唐置清陽縣。金天會九年(1131年)設福山縣,歷代沿之。1983年11月,改為煙台市轄區。

㈡ 誰能提供煙台的資料

煙台市
〖 地理位置 〗

煙台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643.6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線曲長702.5公里,海島曲長�206.62�公里。

〖 地形地貌 〗

煙台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山地佔總面積的36.62%,丘陵佔39.7%,平原佔20.78%,窪地佔2.90%。低山區位於市域中部,主要由大澤山、艾山、羅山、牙山、磁山、蛤山盧山、山昔山、昆嵛山、玉皇山、招虎山等構成,山體多由花崗岩組成,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區分布於低山區周圍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緩,連綿逶迤,山坡平緩,溝谷淺寬,溝谷內沖洪積物發育,土層較厚。因煙台市域降水較充沛,空氣濕潤,氣候溫和,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蔥蘢,明媚如畫。春天,滿山蒼翠,花香襲人;夏日,鬱郁蔥蔥,一片生機;秋季,果林紅葉,五彩紛呈;到隆冬時節,銀裝素裹,玲瓏剔透。

市域內,河網較發育,中小河流眾多,長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條,其中流城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龍河、大沽河、大沽夾河、王河、界河、黃水河和辛安河7條。主要河流以綿亘東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羅山、大澤山所形成的「膠東屋脊」為分水嶺,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黃海的有五龍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黃海的有大沽夾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黃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點,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屬季風雨源型河流。其沖積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層厚而肥沃,盛產蘋果、大櫻桃、梨和葡萄。〖 海域概貌 〗

煙台市北、西北部瀕臨渤海,東北和南部臨黃海。有大小基岩島嶼63個,像一顆顆燦爛的珍珠鑲嵌在大海之中。面積較大的有芝罘島、南長山島、養馬島。有居民的島15個,分別為長島縣的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廟島、砣磯島、大欽島、小欽島、南隍城島、北隍城島,龍口市的桑島,芝罘區的崆峒島,牟平區的養馬島,海陽市的麻姑島、魯島。沿海表層水溫變化較外海明顯且幅較大,年平均水溫11~14℃之間。海水表層鹽度年平均28~31‰左右。潮汐自萊州到龍口沿海為不正規半日潮,龍口到牟平以及海陽市沿海為正規半日潮。海岸地貌主要分岩岸和砂岸兩種,西起萊州市虎頭崖,東至牟平東山北頭,是曲折的岩岸,海蝕地貌顯著,其餘多為砂岸。海岸與海島交相輝映,海光山色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是游覽避暑勝地。

〖 域內景觀 〗

煙台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尤其是夏季,海風撫面,清爽可人;山花爛漫,沁人心脾;海光山色,交相輝映。既是避暑納涼之勝地,也是各地遊客旅遊觀光的理想境地。全市分散的旅遊資源按點、區、帶科學組合為「三區十景一條帶,四城五園六條線」。三區是:煙台金沙灘省級旅遊度假區,養馬島省級旅遊度假區,蓬萊風景旅遊區;十景是:蓬萊閣、長山島、雲峰山、昆嵛山、羅山、屺山母島、徐福故里、叢麻院、牟氏庄園、鳳城萬米海灘十個旅遊觀光景點;一條帶是:西起萊州三山島東至牟平養馬島沿海觀光旅遊帶;四城是:中華民俗博覽城、黃海游樂城、塔山競技游樂城、芝罘島海濱美食城;五園是:世界水景公園、南山公園、煙台山公園、炮台山公園、毓璜頂公園;六條線是:秦始皇東巡旅遊線、徐福東渡旅遊線、膠東民俗旅遊線、人間仙境旅遊線、文物古跡旅遊線、海上六島旅遊線。煙台已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氣 候 〗

煙台市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與同緯度內陸地區相比具有雨水適中,空氣濕潤,氣候溫和的特點,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651.9毫米,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相對濕度68%,年平均日照時數2698.4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風速內陸地區3~4米/秒,沿海地區4~6米/秒,全市平均無霜期210天。煙台四季分明,各季天氣氣候各具特色。

概況

煙台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灘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最大橫距214千米,最大縱距130千米。總面積13745.74平方千米。

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645.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9.99萬人。有少數民族47個,12736人。

市人民政府駐萊山區,郵編:264001。行政區劃代碼:370600。區號:0535。拼音:Yantai Shi。

--------------------------------------------------------------------------------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煙台市轄4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7個縣級市。

煙台市 面積13746平方千米,人口645萬人(2003年)。

萊山區 面積 253平方千米,人口18萬。郵政編碼264600。

芝罘區 面積 174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64001。

福山區 面積 706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政編碼265500。

牟平區 面積1589平方千米,人口47萬。郵政編碼264100。

棲霞市 面積2016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265300。

海陽市 面積1887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65100。

龍口市 面積 893平方千米,人口63萬。郵政編碼265700。

萊陽市 面積1732平方千米,人口89萬。郵政編碼265200。市人民政府駐城廂街道。

萊州市 面積1878平方千米,人口86萬。郵政編碼261400。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路街道西北隅居委會。

蓬萊市 面積1129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265600。

招遠市 面積1433平方千米,人口57萬。郵政編碼265400。

長島縣 面積 56平方千米,人口 4萬。郵政編碼265800。縣人民政府駐南長山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歷史沿革

煙台市因市區內煙台山而得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預防倭寇,在今煙台山設狼煙墩台,煙台因此得名。

早在商、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戰國屬齊。秦代屬齊郡。漢代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南北朝為東萊、長廣郡。隋為萊州。唐置登州、萊州。宋、元因之。明、清為登州府、萊州府。

1925年為東海道。1928年廢道。1938年1月19日成立膠東抗日民主政權--膠東軍政委員會。1941年2月6日成立膠東行政聯合辦事處。1942年7月成立膠東區行政公署,轄東海、西海、南海、北海4個專區。

1950年建立文登、萊陽專區和煙台市。1956年文登、萊陽專區合並為萊陽專區。1958年萊陽專區、煙台市合並為煙台地區。1983年11月,撤銷煙台地區,煙台市改為省轄市。將原煙台地區的牟平縣等12縣劃歸煙台市管轄。威海市仍為省轄縣級市。撤銷福山縣,其行政區域並入煙台市。將萊西縣劃歸青島市管轄。

1987年2月20日,撤銷萊陽縣,設立萊陽市。1987年6月15日,將威海市升為地級市。將煙台市的榮成、文登、乳山3縣劃歸威海市管轄。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1991年11月30日,撤銷蓬萊縣,設立蓬萊市。1991年12月21日,撤銷招遠縣,設立招遠市。1995年11月30日,撤銷棲霞縣,設立棲霞市。1996年4月29日,撤銷海陽縣,設立海陽市。

1994年7月2日,撤銷煙台市牟平縣,將牟平縣的萊山、解甲庄兩鎮成建制劃出後設立牟平區,區人民政府駐寧海鎮。設立萊山區,轄原牟平縣的萊山鎮、解甲庄鎮和芝罘區的初家鎮,區人民政府駐初家鎮。

1998年,煙台市轄芝罘區、福山區、牟平區、萊山區4個區,長島縣以及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蓬萊市、招遠市、棲霞市和海陽市7個縣級市,共11個街道辦處,159個鎮,32個鄉,6568個行政村。

2000年4月28日,民政部(民函[2000]54號)批復同意煙台市人民政府機關臨時遷入萊山區芙蓉路6號區政府辦公樓,政府機關駐地新址選定後,要按行政區劃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辦理駐地遷移的報批手續。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人。其中:煙台市 6635735 芝罘區 687639 福山區 355803 牟平區 498999 萊山區 181963 長島縣 52890 龍口市 671335 萊陽市 897681 萊州市 889361 蓬萊市500408 招遠市593705 棲霞市651357 海陽市 654594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截至2000年12月31日,全市土地總面積13745.74平方千米。轄4區1縣,代管7個縣級市,全市共有97個鎮、8個區公所、41個辦事處。年底全市總人口645.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3.99萬人。

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3745.74平方千米。轄4區1縣,代管7個縣級市,96個鎮、8個區公所、42個辦事處。年底全市總人口645.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7.63萬人。少數民族128 62人。

2002年9月17日,省政府批復同意:將蓬萊市大季家鎮劃歸煙台市福山區管轄。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44個街道、95個鎮、8個區公所,6897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646.7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8.34萬人;少數民族12862人。

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142個鎮(街道)。

㈢ 福山區在劃入煙台前是否是個縣

首先糾正你的說法,福山在1983年以前就歸煙台管轄不是你說的「劃入」,只不過那時的煙台不叫煙台市叫煙台地區。
1983年8月煙台地改市前的煙台地區轄 :(縣級)煙台市 、(縣級)威海市、文登縣、榮成縣、乳山縣、福山縣、牟平縣、長島縣、黃縣(現龍口市)、萊陽縣、 萊西縣、掖縣(現萊州市)、蓬萊縣、招遠縣、棲霞縣、海陽縣。(煙台地區行政公署駐煙台市就是現在的芝罘區)
1983年8月煙台地區改為煙台市後轄芝罘區、福山區、威海市、黃縣(現龍口市)、萊陽縣、文登縣、長島縣、榮成縣、掖縣(現萊州市)、 乳山縣、牟平縣、 蓬萊縣、招遠縣、棲霞縣、海陽縣。(煙台地區行政公署駐煙台市就是現在的芝罘區)
1983年煙台地區撤地改市,撤銷煙台地區改為煙台市,撤銷縣級煙台市改為煙台市芝罘區,撤銷福山縣改為煙台市福山區。

㈣ 福山縣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據《史記》、《禹貢》載,福山為萊夷之地。
春秋時期,據《左傳》載:公元前567年,齊滅萊後,牟國(今萊蕪市)徙今煙台福山三十里堡村南,築城建國為牟子國地。
戰國時期(前475—前221),據《史記·田氏世家》載,齊國田和奪呂姜王位,遷康王「於海上,食一城」,為齊國東萊地。
秦朝(前221—前206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置腄縣,屬齊郡。
西漢(前206—公元25年),漢沿秦制,境為二縣地:東、南為腄縣,西北為牟平縣,屬青州東萊郡。
東漢(25年—220年),按《齊乘》釋:「腄城」曰「秦、漢負海縣,後並入牟平」(即今古現)。屬青州東萊郡。
三國時期(220—265年)魏沿東漢制,仍為牟平縣地(即今古現)屬青州長廣郡。
西晉時期(265—317年),仍置牟平縣地(即今古現)屬東萊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317—420年),境內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轄地。後趙將牟平東部析出,置東牟郡和東牟縣,縣治自今古現遷至今牟平縣城(寧海)。屬東牟郡。
南北朝時期(420—589年),北魏時屬光州東牟郡牟平縣地,北齊又將縣治遷至今蓬萊。旋又析牟平、觀陽,置文登縣,治所又移今文登城。屬青州東萊郡。
隋朝(581—618年),據《隋書·地理志》載,改光州為萊州。置東萊郡。仍為文登、牟平兩縣地。
唐朝(618—907年),據《續山東考古錄》載,析文登地置清陽縣,屬登州(今蓬萊)。貞觀元年(627)省,麟德二年(665)又復牟平縣地。神龍二年(706)並為登州地,置兩水鎮,屬河南道登州。
五代時期(907—960年),先後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王朝,與唐朝同。
北宋朝(960—1127年),宋沿唐制。置登州、萊州,屬京東路。分為蓬萊、牟平、萊陽三縣地。
金朝(1115—1234年),天會九年(1131),屬齊地,析蓬萊、牟平、置福山縣,治所兩水鎮,屬登州。
元朝(1206—1368年)沿金制,仍稱福山縣,屬般陽路登州。
明朝(1368—1644年)沿元制,洪武六年(1373)屬山東行省隸州。八年(1375)屬山東省布政司登州府。
清朝(1616—1911年)沿明制,屬山東省登蓬青膠道登州府。
民國時期(1913—1949)沿清制,屬膠東道。1925年改屬東海道,屬煙台。1928年省道,直隸山東省。1947年更名為煙台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縣名、縣治沿清制。1949年,屬膠東行政公署北海專署。1950年,屬文登專署。1956年,屬萊陽專署。1958年,屬煙台專區,後並入煙台市。1962年,復縣。

㈤ 山東省福山縣是哪個地區

  • 中文名稱:福山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山東省煙台市

  • 下轄地區:轄2街道、4鎮和1省級高新區

  • 電話區號:0535

  • 現稱:福山區

㈥ 福山有什麼地方好玩

因境內有福山而得名。北宋靖康二年 (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1131年(金天會九年)置縣,故名。

商、西周為萊國地,秦、西漢置**縣,唐置清陽縣。金天會九年(1131年)設福山縣,歷代沿之。1983年11月,改為煙台市轄區。

1996年1月3日,撤銷東廳鄉,設立東廳鎮(魯政函民字[1996]1號)。1996年12月29日,撤銷臧家鄉,設立臧家鎮(魯政函民字[1996]68號)。1997年1月14日,撤銷八角鄉、張格庄鄉,分別設立八角鎮、張格庄鎮(魯政函民字[1997]3號)。

1998年,全區轄10鎮,即福山、八角、古現、臧家、高疃、東廳、張格庄、門樓、回里、兜余鎮,290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

2000年6月13日,撤銷福山鎮,設立福新、清洋、奇泉3個街道辦事處,將原福山鎮的鹽場、永福園2個居委會、蒲灣村、泊子村和臧家鎮的小陳家村劃歸福新街道辦事處管轄,福新街道辦事處機關駐永達街881號;將原福山鎮的曾家莊等14個村(居)劃歸清洋街道辦事處管轄,清洋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福山鎮人民政府駐地;將原福山鎮的史家莊等17個村(居)劃歸奇泉街道辦事處管轄,奇泉街道辦事處機關駐西山路18號(魯政函民字[2000]44號)。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福山區總人口355803人;轄3個街道、9個鎮,各鄉鎮人口: 清洋街道 48818 福新街道 12810 奇泉街道 28068 古現鎮 26341 高疃鎮 24191 張格庄鎮 17374 回里鎮 33327 兜余鎮 25635 門樓鎮 30291 八角鎮 16586 臧家鎮 12406 東廳鎮 13420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虛擬街道 66536

2000年12月19日,撤銷八角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古現鎮;撤銷東廳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高疃鎮,將臧家鎮的和平、呂家溝、巨屯、大轉4個村劃歸高疃鎮管轄,高疃鎮人民政府駐地遷至義井;撤銷斗余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門樓鎮;撤銷奇泉街道辦事處,將其管轄范圍並入清洋街道辦事處;撤銷臧家鎮,將原臧家鎮的臧家、戶上、上庄、柳行、招賢、黃家、大楊家、小楊家、黃泥溝、邢家山、楮佳疃、小河子、巨盆李家、山前李家、劉家埠、十里堡16個村和清洋街道辦事處的姜劉疃居委會劃歸福新街道辦事處管轄,福新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臧家鎮人民政府駐地(魯政函民字[2000]77號)。

2000年,全區總面積590.99平方千米。轄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個市級高新農業產業園區,279個行政村,18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29.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24萬人。

2001年,全區總面積590.99平方千米。轄5個鎮、2個辦事處,240個行政村,52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29.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5萬人。

2002年9月17日,省政府批復同意:將蓬萊市大季家鎮劃歸煙台市福山區管轄。

2002年,全區總面積482.83平方千米。轄4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高新技術產業區,231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24.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64萬人。

2003年4月1日,福山區撤銷古現鎮,以原古現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古現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古現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大季家鎮,以原大季家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大季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大季家鎮人民政府駐地。福山區轄清洋、福新、古現、大季家4個街道辦事處及高疃、門樓、回里、張格庄4個鎮。

2003年,全區總面積482.83平方千米。轄6個鄉(鎮、辦事處),236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24.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2萬人。

㈦ 福山在哪裡

福山
日本本州西南岸港市,臨瀨戶內海。屬廣島縣。人口36萬 (1986)。中世紀作為港市興起。十七世紀二十年代築城後逐漸發展。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鐵路通達後工商業發達。1916年設市。工業以鋼鐵為主,占市工業產值一半以上,有世界最大的鋼鐵廠之一。還有機械、電機等。福山城舊址公園等為游覽地。

㈧ 古登州府福三縣是現在那裡

應當是古登州府福山縣(「山」與「三」音近致誤),1983年並入山東省煙台市,設為福山區。

[詳情:福山縣明清時代屬山東省登州府,1958年並入山東省萊陽縣,1961年又恢復設立福山縣,1983年並入煙台市,設為福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