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臨平區屬於哪個區
杭州臨平區屬於餘杭區。
臨平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杭州市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東面與海寧市、桐鄉市、江干區交界,中部與德清縣、拱墅區毗連,西部與安吉縣、臨安市、富陽市、西湖區相接。
臨平區轄臨平街道、東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橋街道、運河街道、喬司街道、崇賢街道,塘棲鎮,臨平區人民政府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區域總面積286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在東漢時已見諸史冊,漢朝時劉信封地設置臨平郡,晉時已形成集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開始建鎮。臨平得名於臨平湖。
2021年4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設立杭州市臨平區,臨平區人民政府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
2021年07月26日,臨平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區監委正式舉行揭牌儀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臨平區
⑵ 杭州人怎麼看臨平
臨平是餘杭區政府所在地。
區政府重金打造臨平新城、藝尚小鎮、餘杭經濟開發區,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有高鐵站、4條地鐵線路,杭州第一條地鐵線路1號線到達臨平,3號線、9號線、杭海線都在建設中,高鐵站已開通。
臨平山是杭州龍脈的延伸,有靈氣。臨平銀泰城、余之城、萬寶城,購物逛街應有盡有,臨平新城高樓林立,金碧輝煌,一天一個樣。浙江省財政收入第一區,規劃的好,快速路建了一條又一條,關鍵是餘杭區不差錢,規劃的都在一步步實現,建設需要時間的。
⑶ 杭州臨平屬於幾線城市
一線城市。
臨平是杭州市直轄區域,不是單獨的一個城市,歸屬杭州,屬於一線城市。
2021年4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設立杭州市臨平區。
⑷ 臨平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原因如下:
1、產業匱乏
2013年8月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建成,短短2個月時間內,過萬名阿里員工大搬遷。曾經荒蕪一片的城西搭上了互聯網快車異軍突起,變身未來科技城,風頭一時無兩。
反觀老大哥臨平,至今沒有成熟的支柱型產業驅動板塊發展。如果說大批的程序員支撐起了未來科技城火爆的樓市,目前臨平房價最強力的支撐可能是本地土著以及大量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每天清晨從秋實高架以及世紀大道高架滾滾向南的車流中,有多少人在感慨臨平什麼時候才能有像樣的產業,圓我本地就業的夢想。
2、城市發展的斷層
自從2001年2月2日餘杭撤市設區已近20年,但在不少臨平土著的口中仍然有「去杭州」的說話。可見不少臨平人在心理上還未融入杭州。由於臨平南側與西南側的翁梅喬司以及星橋板塊發展落後,加上與東側的海寧之間存在行政壁壘,將臨平圍成了一座孤島,加劇了臨平融杭緩慢的現狀。
曾經帶一位外地的朋友從臨平開車去市區辦事,途中朋友多次提醒我是不是開錯了方向。離開臨平地鐵站沿迎賓大道一路向南,路兩邊低矮的樓房,遍地的小工廠,亂停亂放的電瓶車,闖紅燈的大媽讓我的朋友不敢相信我們是在往市區方向行進。
直至最近臨平「三路一環」交通網逐步成型,秋實高架,望梅路高架(部分),世紀大道高架先後通車,臨平與主城區的壁壘才逐漸破除。
3、軌道交通的止步不前
一號線已經運營了七年,七年間杭州經歷了G20期間以及亞運會前大規模的軌道交通建設,曾經不少缺乏地鐵配套的地方已經地鐵成網,軌道交通四通八達。作為首批享受地鐵配套的區域,偌大的臨平僅靠一號線(未來的9號線)已經獨木難支。
目前杭州地鐵的4號線與5號線都已經部分開通,3號線卻因為種種歷史原因要等等到21年才能運營。被臨平人寄予厚望的3號線延伸工程更是遲遲難以落定,地鐵成網依舊遙遙無期。過去引以為傲的地鐵優勢,轉眼成了劣勢。
4、人才的缺失
下沙大學城是年輕人的樂園,未來科技城是科創人員的天堂,而臨平的人才引進卻由於產業的匱乏而舉步維艱。就連運河鎮人民翹首以盼的浙江理工大學時尚學院引進計劃也是一波三折並不順利。
前一陣一位有幸搖中翁梅藝尚府的購房者,在項目周邊考察一圈之後吃驚的對房叔說:「沒想到在杭州還有這樣的地方:光膀的大爺,席地而坐乘涼的大媽,騎著電動車橫沖直撞的年輕小伙,完全城鄉結合部的既視感啊!」。
據臨平山北的購房者反饋,萬寶城肯德基門外的就餐區域,似乎也永遠都是周邊大爺大媽的天下。
5、房企的忽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臨平都沒有得到品質房企的青睞,無論是本土企業濱江,還是外來大鱷萬科、融創都對臨平不怎麼感冒。以目前重倉蕭山市北的濱江為例,在整個杭州東北一帶都鮮有產品。
大牌房企的缺失,也導致了臨平一帶不少樓盤的觀感不佳,絕大多數住宅樓盤的外立面都是真石漆甚至是廉價的塗料,鮮有石材幹掛與金屬鋁板的影子。偌大的臨平,僅靠綠城玉園,康城一品等項目維持最後的尊嚴。
6、缺乏大腿
五年前的老餘杭、南湖一帶,因為界面陳舊,配套不足而深受「鄙視」。而如今,老餘杭轉身一變成了未來科技城2.0,房價也大有蓋過臨平的趨勢。就連曾經在坊間被不少人稱為「萬人坑」的閑林,也因為傍上了未來科技城的大腿,房價直逼臨平。
反觀被稱為庫存重災區的臨平樓市,卻始終不溫不火。雪上加霜的是,同樣急需大腿的臨平,環顧一下周邊翁梅、喬司、星橋、超山這一群難兄難弟,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杭州東北一帶最粗的大腿。
⑸ 杭州市臨平區屬於哪個區
杭州市臨平區屬於原來的餘杭區。臨平區於2021年4月設立,地處浙江省會杭州市的東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杭州「一核九星」中的一星,同時也是接軌上海和融入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杭州市在中國的地位
杭州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南部,錢塘江的下游,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的交通樞紐。
杭州市的人文古跡眾多,物產豐富,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景觀,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
⑹ 杭州臨平是不是很窮
杭州臨平不窮的。
臨平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轄臨平街道、東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橋街道、運河街道、喬司街道、崇賢街道,塘棲鎮,臨平區人民政府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常住人口117.58萬人。區域總面積286平方公里。
2021年04月0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設立杭州市臨平區,臨平區人民政府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
2021年07月26日,臨平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區監委正式舉行揭牌儀式。
臨平新城:
臨平新城是臨平區的商務中心。開發建設臨平新城將引入「大氣、宜居、文化、智能、休閑」的理念。
建設大氣城市,將整合土地資源,建設功能緊湊的城市綜合體,開放公共空間,充分發揮地鐵、高鐵等輻射和帶動作用(交通帶動城市發展的TOD模式),塑造一個大氣和諧的臨平新城形象,體現現代商業的多樣性和集聚性,構築起一個現代都市的商務平台。
⑺ 臨平區屬於杭州哪個區
屬於杭州餘杭區。
臨平,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杭州市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地理坐標為北緯30°09′~30°34′、東經119°40′~120°23′,東面與海寧市、桐鄉市、江干區交界,中部與德清縣、拱墅區毗連,西部與安吉縣、臨安市、富陽市、西湖區相接。
餘杭區相關介紹:
餘杭區地處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大致以東苕溪一帶為界,西北為山地丘陵區,屬天目山余脈,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大都在此。餘杭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下轄街道: 臨平、東湖、南苑、星橋、五常、喬司、運河、崇賢、仁和、良渚、閑林、餘杭、倉前、中泰,6個鎮: 塘棲、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區政府駐臨平街道。臨平副城由臨平·東湖街道、南苑、星橋、餘杭經濟開發區、錢江經濟開發區、運河、喬司、塘棲、崇賢組成。
⑻ 臨平,如何不平平
經濟發展緩慢。
臨平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轄臨平街道、東湖街道等街道。
臨平,北靠永壽,南臨武功,西接扶風,素稱「出山口子」,有1700多年的城鎮歷史。
⑼ 想問一下杭州臨平偏僻嗎
杭州臨平偏僻。杭州只分區很多年前的臨平不屬於杭州,原來的杭州很小,後來經濟發展,2021年4月9日,浙江省政府把臨平規劃進了杭州,目前屬於杭州市臨平區。杭州目前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算是市區,其他的餘杭區,蕭山區,臨平區,錢塘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都是比較偏的地方了。
杭州臨平的特產
小吃有很多的,有塘棲板鴨、枇杷、刺毛肉圓、細沙羊尾、法根糕點、茶糕、麥芽糖、臭豆腐超山青梅、小林老薑嫩姜、小林甘蔗、亭址雲片糕、博陸紅燒羊肉、餘杭掏羊鍋、瓶窯大觀山水蜜桃、百丈毛竹、筍干,徑山茶葉,鸕鳥蜜梨,大部分都是小吃。
⑽ 杭州為什麼不發展臨平
人才的缺失、城市發展的斷層、基礎設施匱乏。
其實臨平這幾十年的發展一日千里,如今儼然成為杭州最宜居的區域之一。盡管在很多老杭州看來,這里並不能叫「杭州」,甚至在房價地圖上,還屢被調侃「我在杭州買房了」,但臨平依然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如今正逢國慶節,很多人來到了臨平這里,以一場獨特的方式慶祝雙節。
未來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精心重塑區域發展新空間。科學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進一步優化功能板塊定位,構築「一核三片兩軸」的空間發展格局,實施「南融、北創、東靚、西優、中興」的區域發展戰略,不斷增強全域綜合競爭力。
勇擔新使命,邁向新征程,未來5年,臨平將圍繞建設「數智臨平·品質城區」不斷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