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三星堆杭州展覽在哪個博物館
擴展閱讀
上海哪裡可以買深海魚油 2025-07-10 18:09:28
天津勞務外包服務怎麼樣 2025-07-10 18:02:41

三星堆杭州展覽在哪個博物館

發布時間: 2022-09-10 07:53:50

1. 稱作三星堆的那個地方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呢

所在城市:德陽市

地址:四川省德陽廣漢市南興鎮 郵編:618307

電話: 0838-5510399

門票: 50元/人

廣漢三星堆遺址 2005-7-4 15:39:16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區

省重點景區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遺址分布范圍達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的一處范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經考古發掘證實,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該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發展至商末周初,曾為古蜀國都邑所在地,其影響之大、價值之高,堪稱世界文化遺產。三星堆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揭開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國的面紗,將蜀國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填補了中國考古學、青銅文化、青銅藝術史上的諸多空白,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博物館是在遺址上興建起來的保存三星堆文化遺存的重要場所,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 月「中國藝術節」時落成開放。整個館區佔地20公頃。三星堆博物館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建築特色與展覽風格相協調

三星堆博物館坐落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廣漢城西鴨子河畔。展區外邊是一道城牆式圍牆,建有仿古祭祀台。主館主體呈螺旋上升狀,最上端是大型三角支架,直插蒼穹。支架上懸掛著三副青銅面罩,讓人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這一別致的建築,同時第一眼就能見到三星堆出土文物精華的代表。主館展廳面積達4000平方米,展線長逾 800米,分為序廳、「三星伴月」廳、「眾神之國」廳、「千載蜀魂」廳、「三星永耀」廳,共計5個展廳。一進展館大門,迎面就是寬敞的序廳,正對大門是一件青銅「人面鳥身」立雕造像。背景是一巨幅田野風光畫,展示川西平原錦秀大地,千里沃野。正是在這天府之地,孕育了三星堆這樣燦爛的古蜀文明。然後是圍繞一株大型青銅神樹螺旋上升到各個展廳。突出了三星堆博物館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的主體,表現了三星堆文化的蒼古雄渾和博大精深。

——縱向布局與橫向陳列相結合

展覽的5個展廳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通過這精心的空間組合,從而使觀眾參觀後能體會到「一段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一個幽遠神秘的遠古國度;一座神奇夢幻的藝術殿堂;一批精絕美奐的國寶重器」 。

五個展廳,序廳展示的中心是「萬物有靈、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特徵。這一特徵通過仿製的「人面鳥身」青銅立雕,得以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

「三星伴月」廳則通過「雄距西南」 、「物華天府」 、「鏤石攻玉」 、「化土成器」 、「烈火熔金」5個陳列組分別展示三星堆遺址所表現的「古蜀第一都」的風采,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古蜀歷史及三星堆古蜀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業績,尤其是在農業、商業上的成就和精妙絕倫的玉器、陶器和青銅器工藝。

「眾神之國」廳以文物為核心,運用各種輔助手段摹擬大型祭祀場景,展示了三星堆神秘的原始宗教。三星堆遺址出土了眾多玉器、青銅器與金器,其中有不少屬於禮器。這些玉環、玉璋、青銅人像、金面罩,再加上模仿的古祭祀台,足以讓人想像當年森森群巫祭祀赫赫諸神的巨大場景,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形象地表現了三星堆古蜀國的政權結構和社會形態。

「千載蜀魂」廳重點展示三星堆出土文物精華之最——堪稱最富文物價值和藝術性,且最具神秘意味的國之重寶10餘件(組)。標題籍「魂」字象徵蜀人自古不泯之精神,又意指彪炳千秋的三星堆文物。

「三星永耀」廳,通過圖片展示和文字說明,介紹了半個世紀以來幾代考古學人在三星堆辛勤耕耘的歷程、三星堆在海內外的重大影響、三星堆遺址與文物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的研究現狀。最後,在一個精緻小偏廳將三星堆未解之秘羅列出來,供專業人員和愛好者去探索,寓教於樂可見一斑。

——傳統與現代陳列方式相配合

5個展廳,既採用文物、圖片、文字、雕塑等傳統陳列形式,又把電腦、音響、燈光等現代化方式穿插其間。比如,介紹三星堆的玉器工藝時,在「鏤石攻玉」展區陳列了幾塊玉石原料,用射燈投射予以突出;然後又隨另一組燈光所指,呈現各種出土玉器,在粗糙的原料與精美的成品對比中,讓人對三星堆古蜀先民精湛的手藝有了形象的認識與體會。在展示三星堆古蜀國祭祀禮儀時,其模擬的大型祭祀台就用光電來烘托那神秘奇幻氣氛,並伴有幽幽的古樂,讓人感受古蜀先民當年那庄嚴隆重的祭祀場面。多種功能、各種方式的聲光系統,使三星堆博物館融原始意味與現代氣息於一體。

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屬於最具歷史科學文化價值、且最富藝術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博物館陳列藝術的創新與突破,旨在使這一大批精華薈萃的文物瑰寶,能在這座神秘夢幻般的藝術殿堂里得到充分地展示,文物內涵得到更深地發掘,從而使更多的觀眾熟悉中國歷史,了解華夏文明,熱愛中國文物。

——館體本身與外部園林相融合

博物館主館與外部環境結合自然,布局巧妙,匠心獨具。既有氣勢恢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現代文體活動的大型表演場;又有古典風格的附屬建築和功能齊全的餐飲娛樂設施;還有綠茵如毯的草坪、寬廣明麗的水域湖面、造型別致的假山、古拙質朴的水車…… 小橋流水,湖光島影,古樹奇葩,花香鳥語,四時風物,盡呈眼底。觀眾在觀賞了雄奇壯偉的三星堆文物之後,還能領略到川西園林婀娜多姿之秀色。

計劃建設中的三星堆古遺址文化旅遊區,包括三星堆博物館、4平方公里的核心遺址區和10平方公里的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建成後將成為四川五大精品旅遊景區之一。

三星堆門票:50元,可請講解員講解,另付費約30元。三星堆距成都30多公里,可在新南門車站乘車直達三星堆,也可先乘車到廣漢市,然後乘一路公共汽車前往三星堆。

2. 三星堆在什麼地方

在四川省廣漢市,位於成都西北方,距離成都市約42公里。

三星堆博物館共分兩館,綜合館和青銅館,分別有不同時期出土的陶、玉、青銅製品展出,以及對巴蜀文化起源發展的詳述。

昨天剛去了回來 ^^

3. 三星堆博物館(2)

冰鎮牛奶真好喝,晚上暢飲一大杯之後,我決定開始動筆接著寫三星堆博物館的第二個展廳——青銅館。

四件展品分別是:陶制小小人、有人物和紋飾的玉璋、穿燕尾服的青銅大立人、站著輪流上班的公務員神鳥的青銅樹(你都還記得嗎?)

青銅館是第二個展館,裡面是各種各樣的青銅器,如同一場全羊宴。蒸羊羔、燜羊腩、燉羊骨、烤羊腿,一桌子下來,吃的就是那個羊味,風味的味。

青銅館共有三層,環形樓梯,其中也設計了一條巧妙的中軸線,後面有圖有真相。

我並沒有從綜合館里一出來就進青銅館,而是先找餐廳。

按照以前的習慣,一般都會在便利店裡提前買點干糧和香蕉,找個地方胡亂吃完直接去下一站,再或者半天轉完就離場。自從去年冬天在南京博物院吃了一次至今仍然念念不忘的大平台、紫金山、咖喱飯、熱咖啡,這才意識到一頓豐盛的餐食可以很大程度上美化參觀游覽過程。就好像給普通照片加了一層美顏。

三星堆博物館的兩個展廳分別坐落在三星堆公園的兩個區域,公園里大片綠地上有樹有花,有雕塑有休息椅。還有各種炸雞炸薯條炸香腸,以及青銅面具的冰激凌。但這些都不是我的菜。

我想吃飯,大米飯。

這么篤定的想吃大米飯是因為我提前看了場館介紹,說是三星堆公園里有一家中餐廳,憑著直覺渾渾噩噩走了很遠,終於找到了。地方不小,人也不少。穿門轉廊轉過前面一家家小吃,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闖進了有大米飯和炒菜的大餐廳。

吃了一盤青椒炒臘肉,四滿碗大米飯,回味著臘肉留下富有層次的油脂香味,我這才興致勃勃的步入——青銅館。

由於目前的三星堆考古並沒有發現任何文字,所以一切都只能靠推測(猜猜猜),推測的依據往往是古籍文典。然而即使是《史記》這樣的正經記載,其中也免不了有司馬遷的個人主觀色彩,依靠《山海經》之類的神話傳說推測的三星堆考古發現,答案就顯得非常開放(不靠譜)。

還有一些完全無從考據,只能硬猜。例如面具上,眉心有個大方孔、耳垂有小圓洞,是何用意?

這么大個頭的面具,誰的臉也招架不住。講解里說有可能是為了將面具懸掛在高高的大樹上,大方洞和小圓孔都是固定點。我看面具的確是有弧度,適合綁在圓形大樹或者木樁上,可是就靠這么稀少的固定點,要用什麼材料固定才牢靠呢?

萬一來場暴風驟雨的,把面具從樹上吹翻車,那就成了大凶,估計要很多人掉腦袋的。

繞過最大個頭的面具走入其中,就會看到一排小個頭扁平面具,裝飾典雅,表情友好,個人感覺非常女性化,難道說這些都是甄嬛系列嘛?

可惜研究人員給她們起名叫做——小獸面。

接下來看到的就是這個配件特別大的青銅面具,看旁邊的文字——青銅戴冠縱目面具,我在國博里曾經見過。

生生在臉上掛這么一個大傢伙裝飾物,三四千年前古蜀人的審美完全不考慮人性。

凸出的圓柱眼珠子,也很沒有人性。

招風耳朵,很可愛,我能接受。

無論中外,特別特別古老的文明中,都有對眼睛的崇拜。有供奉眼睛的神廟,有專門在菩薩手指上畫眼睛的風俗。

眼睛,心靈的窗戶,一直到今天,都是五官中最通靈的。

繞來繞去走了幾圈,一樓的青銅面具就算是看完了,順著圓形樓梯上二樓,將看到各種青銅頭像。

注意,是頭像。面具的升級版本!

每次看到「鍾鳴鼎食」這四個字,我都會想起我爸,他老人家的名字就藏在這個成語其中。

小時候在企業子弟學校讀書,同學的父母都是同事,彼此熟識。每次歷史老師或者語文老師一提到「鍾鼎文」,全班同學都會看著我偷偷笑,弄得我無比尷尬,「恨不得一頭鑽到地縫里」就是我當時真實的心態。

現在看到「鍾鳴鼎食」這四個字,除了想起我爸,眼前還會浮現出九鼎八簋,外加一組編鍾,群臣簇擁君主身邊,吃吃喝喝,大國風范,帝王氣象。可惜小時候的同學都已經四散分離,否則再有「鍾鼎文」這樣的機會,我一定要扳回這個面子。

據我爸講,當年他的名字是我爺爺請人算出來的。我爺爺是個讀書人,卻不肯自己親自出手,反而讓他人給自己唯一的兒子起名,有意思。

當然,我爸這個名字果然起的不俗氣。

以前看到所有的青銅器都是鍋碗瓢盆,唯獨在三星堆,看到這么多精美的非主流青銅器,讓人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拍案稱奇!

二樓的展廳整體比較暗,有意營造出一種神秘感,部分裝飾用了猩紅色點綴,更給遊客很多心理暗示:權利、祭祀、死亡、血液……也許是我想多了。

每一尊青銅頭像脖頸處都是尖底,彷彿是插在什麼地方。也許青銅器的原材料(銅、錫、鉛)太過於昂貴,只有最重要的地方用青銅器鑄造,永久保留,其餘部分是木質,已經化為灰燼了。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西安的漢陽陵博物館里就有很多小泥人沒有胳膊,也是同一原理(胳膊為木質)。

說來有點想不明白,面具本來不就是用於掩飾自己的真面目的嗎?但是古蜀國的面具和頭像都是一個模樣,沒准鑄造時候的陶范也都是一個系列。

一整排儀仗隊的對面,是單獨展覽的四尊戴著黃金面具的青銅頭像,黃金面具薄薄的貼在青銅頭像的臉上,就好像一張黃金面膜。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根據兩個祭祀坑出土的物品,加上各種推敲研判,考古學家們復原出三、四千年前的祭祀場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有器物,絕無虛構,皆有實物。

看到這一組巨大的陣列,不管還原度的真實性有多少,我對考古工作者的欽佩已經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了。

前面說到綜合館有一條中軸線,由四件最有代表性的珍貴文物組成。

現在看到的青銅館共有四層,螺旋樓梯中心,有一棵放大數倍的復制青銅神樹,它就是青銅館的中軸線。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一覺睡醒,發現腦袋都快掉到下巴,脖子又酸又疼,周圍人聲鼎沸。我愣了好幾秒鍾才反應過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好吧,順著樓梯坡道,繼續上樓。

如果說二樓最後看到的祭祀復原大場面是一個懸念,那麼接下來將抽絲剝繭,逐一將祭祀場面里的實物展開詳細論述。這就是博物館布局講故事高明的地方。

亞馬遜商城價格不菲的搪瓷盂,讓全國網民歡樂了好幾天,尤其是看到商品介紹欄一臉認真的說:這個容器主要用於盛放水果或紅酒瓶,彰顯東方傳統色彩……這些都是調研失誤鬧出來的笑話。然而上面這個青銅器還真的是盛酒的容器,名字也比盂高級一百萬倍,叫做尊。

在中國絕大多數博物館里看到這樣的青銅尊,大家都不以為然,這不就是常見的傢伙事嘛。可是在三星堆,這就屬於外部引入的稀罕物件了。下面這個尊,並不是直接從中原地區進口的青銅器,而是古蜀國的工匠仔細研究舶來品後,按照古蜀國君王口味改良後的新品種。從青銅器繁雜的花紋類型上可以看出三星堆基因。

背景牆壁上不僅有手繪出來非常繁雜的三星堆花紋,而且還有一個大大的文字,說文解字了一番。

為了進一步向遊客強調說明,三星堆的尊,屬於文化交流的產物,博物館專門選取了兩尊站在一起的合影拼圖,方便我們比較一番。

接下來這一組青銅器,和「尊」有點像,但沒有「尊」那麼誇張的大嘴巴,名字叫做罍,貌似也跟酒器有關,就當作款式不同的酒壺吧。這個罍字讀法同「壘、磊」,這樣比較容易記住,讀音為二聲。

看了上面的改良版三星堆的「尊」與「罍」,我心中不禁馬上冒出很多很多問題……

為什麼古蜀國沒有交流借鑒(山寨)當時商周時期最流行的青銅「鼎」、「簋」,還有其他鍋碗瓢盆,禮樂文明之器?

為什麼中原人沒有知識產權(克隆)一下三星堆文化中那些聞所未聞的青銅神樹、青銅大立人、青銅面具等等奇葩創意呢?

呃……好像也沒有想到其他更多好問題,就只有兩個。

這些古怪精靈的創意設計作品實在令人防不勝防,在三樓展廳里,時不時就冒出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設計。

上面一部分有點像是一條人腿,上面穿著帶有紋路設計的緊身褲,下面套了一雙鳥爪靴,靴子下卻又嚴絲合縫的踩著一隻長嘴巴的鳥。機關相連,很像骨頭關節。

看著這件奇葩展品,我一會兒想到國內第一部引入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大西洋底的來客》,邁克和他的女搭檔,手牽手往海洋深處走去,走著走著,就長出一副腳蹼像魚一樣游起來(時間太久遠,記得不太真切);一會兒又想起安徒生筆下那條美人魚,和王子約會時,魚尾變成人腳,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鋒利的刀尖上。嘶~!

當然,也許我們都誤解了古蜀國的原本意圖,就好像難以理解那個時候四川的氣候,就好像西雙版納一樣。

下面這個青銅器,奇葩中的奇葩,不知道是個啥?

如下圖所示,看起來像是一個穿裙子的下半身,叫個青銅人身形器,沒毛病;但麻煩的是,裙子上的紋飾卻是反的,好像沒有這樣的先例。

上下顛倒翻過來看吧,紋飾順眼了,但是,怎麼看怎麼就像是一個人在耍倒立呢?

接下來就是三星堆博物館非常有名的青銅「方向盤」,這個梗流行了很久,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結果到了展廳里親眼一看,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起來。確實很像汽車的方向盤耶!

寫到這里,三星堆青銅館的參觀就已經到尾聲了,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多,返回成都市區的高鐵是下午五點,我原先尋思會不會有點太晚,要不要改簽早一班返回,現在看來這個時間正合適。

其實走到這里我早已經精疲力盡,無心細看。沒想到自以為杠杠的體力也有掉鏈子的時候。看看眼前拖家帶口抱孩子的壯勞力此時也都面露疲憊之色,步履蹣跚,令人同情。

強打精神深呼吸,我決定一站到底!

各種各樣的神鳥,在三星堆青銅器里占據著很大的份額。它們的嘴巴有的又長又彎,形如鷹喙,比例大的驚人;有的嘴巴又尖又細,比較符合真實的秀氣的小鳥;還有的嘴就比較厚黑了,如同下面這一隻。

背景牆上有三星堆鳥造型集錄,花枝招展各種造型一目瞭然於心。能下功夫從頭飾到嘴形,再到翅膀和尾巴,將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進行到底,實在是服了這些老祖宗。

其中很多造型在前面的參觀中已經看到,鳳冠霞披的最令人喜愛,後面還有驚喜。

祭祀場面里出現的人物原型現在逐一登場,首先是這個頭頂天線發射器的青銅人(下雨天千萬不要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記得火星叔叔馬丁腦袋上的天線有兩根,天線寶寶腦袋上的天線有一根,別誇我看了這么多動畫片。

去年疫情結束,全國各地中小學陸續復課。我們正忙的緊鑼密鼓時,驚見網路圖片:小學生戴著宋朝時期官帽上學的照片,號稱為了疫情防控保持距離。這個噱頭真厲害。

下面看到跪坐的青銅小人五官和其他不一樣,我總覺得是奴隸。他們穿的不夠體面,頭上戴的帽子充滿桀驁不馴的戾氣。

下面就是祭壇的實物了。專家說現場收集到的全是零星碎片,無法靠考古實力恢復原狀,只能嘗試研究性的恢復。這個祭壇可以理解為共分三層,最下面是陰間(兩只神情淡定的神獸),中間一層是人間(四個托天的武士),最上面一層是天界,漂亮的鳳冠霞帔神鳥托著神箱,裡面裝著一群有身份的人【以上不對的說法純屬個人猜想,沒有考據】。

蛇,在西方人眼中是不祥之物,因為在伊甸園里引誘亞當夏娃,違反了上帝與人類的第一個契約,被判了重罪,終身只能靠肚皮在地上滑行。然而在中國,蛇屬於雙重人格的動物。一方面被叫做小龍,上了十二生肖榜;另一方面,還是能嚇死人的真傢伙。

葉公好龍,用在蛇身上也行。

不認識這個動物就看背景牆。起初我也沒有認出來,猛一看,好像是只羊。

好啦好啦,終於寫完啦。累死人了!

最後是一組三星堆一號、二號祭祀坑開挖時的歷史照片。

最後,是三星堆留給觀眾一組開放性的問題。

看完展覽,在公園里轉了一圈,趕緊出門找車去高鐵站。

運氣很好,博物館門口就停著一輛公交車,有空調,有座位,只要戴口罩,刷卡2元即可上車。

坐在高鐵上,安心之後,又開始考慮茶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晚上吃啥呀?

我想起回酒店路上有一個大排檔,人聲鼎沸的一號蝦館。咽咽口水,心裡有了主意:就去那裡!

4. 三星堆在哪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廣漢城西鴨子河畔,南距省會成都約40公里,北離新興工業城市德陽26公里,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開放。主館面積7000平方米,是我國一座大型的現代歷史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共分四個不同類別的展廳,館內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長逾800米,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

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廣漢的湔江邊,成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黃土堆,猶如一條直線上分布的三顆金星,故稱三星堆。與三星堆隔河相望,為一處高出周圍的弧形台地月亮灣,月亮灣曾有一顆高大的馬桑樹,虯枝怒放,玉樹臨風,被稱之為婆羅樹,月夜此地別有一種清幽神秘,形成聞名遐邇的漢州八景之一的「三星伴月一婆羅」。現在考古發掘確認:三堆土實際是這個千年古都的南城牆,城牆上有兩個缺口,因年代久遠,城牆坍塌剝蝕而成。三星堆的實體已在7.80年代燒磚瓦的熱潮中夷為平地。而僅存的半個堆也是在1986年磚廠取土中發現兩個祭祀後停止挖土才保存下來。
景區簡介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廣漢城西鴨子河畔,南距成都40
三星堆博物館
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是我國一座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開放。館區佔地面積約530畝,第一展館面積4200平方米,第二展館面積7000平方米,遊客接待中心建築總面積2600平方米。
三星堆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多種功能於一體,採用現代科學手段實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餘件珍貴文物。
三星堆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許多光怪陸離奇異詭譎的青銅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6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博物館基本陳列,凡8個陳列單元。陳列充分運用各種現代表現手法,通過精心的空間組合,深刻發掘文物內涵,追求陳列內容科普化與陳列形式藝術化的完美結合。該陳列榮獲首屆全國文博系統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博物館主體建築外形追求與地貌、史跡及文物造型藝術相結合的神韻,融原始意味和現代氣息為一體。館外環境布局巧妙,匠心獨具,園內綠草如茵,湖光島影,充分體現了博物館"館園結合"之特色。
三星堆博物館以其文物、建築、陳列、園林之四大特色,成為享譽中外的文物旅遊勝地,是四川的五大旅遊景區之一、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首家同時通過"綠色環球21"與ISO9001:2000認證的博物館。

5. 三星堆的資料

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遺跡現保存最完整的部分為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共分四期,一期為寶墩文化,二三期為三星堆文化,四期為十二橋文化,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稀世之珍。

遺址之最

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其中多項紀錄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高384公分,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鳥,樹側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長142公分,直徑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劃的人頭、魚鳥紋飾。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稱為銅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高64.5公分,兩耳間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達50多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星堆

6. 三星堆遺址在哪裡

三星堆博物館(Sanxingi Museum)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是我國一座大型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開放。

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6)三星堆杭州展覽在哪個博物館擴展閱讀:


歷史價值:


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系。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以前歷史學界認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後漸漸的傳播到全中國。而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地區存在過不亞於黃河流域地區的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