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之江屬於哪個城市哪個省份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
富春江在聞堰鎮附近納浦陽江後稱錢塘江,小礫山以下江道折向西北,至九溪又折向東北流,加上西湖為一點,形若反「之」字,故又稱「之江」。
之江屬於浙江省杭州市。
❷ 杭州之江在什麼區
西湖區的。在轉塘鎮
❸ 錢塘江的資料
錢塘江簡介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錢江秋濤"聞名國內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錢江觀潮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流入東海。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南宋每年農歷8月18日在錢塘江上檢閱水庫,以後沿習成節。除農歷8月18日前後三天觀潮節外,農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並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流入東海 . 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尤其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❹ 浙江和江浙還有之江有什麼區別
浙江 是指浙江省
江浙是指一個區域
大約包含江蘇和浙江兩個省的大部分地區
之江是江水名稱 位於錢塘江下游 別稱之江
錢塘江是我省第一大河,早期稱「浙江」,隋唐之後才叫「錢塘江」 又名「之江」。它跨越安徽、浙江兩省,向東流入杭州灣。據浙江省錢塘江水系考察隊《錢塘江水系考察報告》,從源頭到澉浦全長約515km,流域面積(從源頭到閘口)約41700km2,年平均逕流量為382億方。錢塘江屬山溪型河流特徵,上游多峽谷急流,水位變化幅度大,有暴漲暴落現象。河口因潮汐影響顯著(潮區上至周浦),潮差也很大。如閘口站1958至1970年觀測資料,最高潮水位8.01m至9.01m,最低潮水位3.59m至5.35m。錢塘江自聞家堰以上,因受兩岸堅硬岩石的約束,江道彎曲度甚小。當向下游奔流過聞家堰進入平原時,江流和潮汐的側向侵蝕作用強烈,所以在不斷地側蝕六和塔屹立的岸(凹岸)邊物質,而在江對岸(凸岸)灘地處堆積。這一作用造成凹岸漸漸後退,凸岸相應前進,致使江道愈趨彎曲,最終形成今日的河曲。登上玉皇山之巔,遠眺錢塘江在聞家堰至杭州閘口間左彎右拐地向東奔流。江道蜿蜒曲折,形如一個巨大的反寫的「之」字(圖2-3-2),故錢塘江又稱「之江」。「之」字的軀干是錢塘江,西湖形似「之」字頂頭一點。
http://geotec.tongji.e.cn/mtltimedia/geo/di%20mao.htm
❺ 對杭州而言,江、河、湖、海、溪、分別指什麼
「江河湖海溪」
江為錢塘江,河是京杭大運河,湖是西湖西子湖,海為東海,溪是杭州西溪。以上為答案,希望能幫到你解決。
❻ 錢塘江是杭州嗎
錢塘江 所屬地區:浙江杭州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錢塘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因流經古錢塘縣(今杭州)而得名,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❼ 《錢塘湖春行》中的「錢塘湖」是指杭州的錢塘江嗎如果不是,那麼是指什麼
寫的不是錢塘江,而是杭州西湖,原文如下: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7)杭州之江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名篇。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
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從靜到動,從全景的寫意到細節的工筆。先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鶯聲婉轉,流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勤勞,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都寫出了初春的生機。「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
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
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
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
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優美詩歌來。
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得起以上評語的。
❽ 浙江杭州有名的一湖、一江、一河分別叫什麼
分別指的是西湖、錢塘江、京杭大運河。
杭州非常著名且非常漂亮的三個地方,值得遊玩。
❾ 我想知道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的歷史
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是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十二個國家旅遊度假區之一。是國務院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變我國旅遊產品結構,提高旅遊產品檔次,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一項重要部署,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貫徹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精神,加快杭州旅遊改革,促進資源的深度開發,發揮獨特優勢,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度假區位於杭城西南,南瀕錢塘江、北依五雲山,總面積9.88平方公里。區內修篁滴翠、林木森森、景色秀麗、環境幽雅;登山遠眺,西湖之靜美、之江之壯麗,盡收眼底;沿江而下,可觀賞冠絕古今的錢江潮;溯江而上,又可飽覽「兩江一湖」的湖光山色,為西湖和「兩江一湖」風景名勝的最佳結合部。
至1998年底,度假區累計引進投資項目23個,其中外商獨資項目6個,中外合資項目12個,內資項目5個,總投資為2.8億美元及13.22億人民幣。累計完成建設投資24.4億元人民幣,完成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開發土地面積4.21平方公里。其中展現中國南宋文化的「宋城」、高科技主題公園「未來世界」、國際標准高爾夫球場等旅遊項目已對外迎客,成為國內外遊客來杭旅遊新熱點。 1998年,度假區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❿ 我想問下杭州的之江路為什麼叫之江
因為之江路瀕臨錢塘江下游,而錢塘江下游又名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