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勒這個品牌大家覺得怎麼樣
大家最好不要買,買了沒保障,本人買了幾萬塊,剛開始少了衛浴的底座,打電話承認了,後來少了2個彎頭,打電話不承認了,一個包裝里有2個彎頭,一個裡面沒有,(2套)說明書上明明寫著有的,經銷商要花錢買的,打電話800也沒有用,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再像我這樣了,買的是操心,我真後悔買了這個品牌,不知道以後出了問題該找誰???
⑵ 杭州嚴家弄拆遷是按原面積補償的還是按人口補償的農民和居民戶口補償有區別嗎
居民按面積,農民按人口
⑶ 在杭州租房子----農民房
去景秋公寓那找找,大門進口那是些農民房,有些小的有500以下的,如果沒有的話就去嚴家弄看,18路重點站那塊,那有農民房,不過價格么~~~~不好說,大多也就500以上了,五六百左右的
⑷ 夏衍故居的觀後感怎麼寫
夏衍是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祖籍河南開封,1900年10月30日生於浙江省杭縣(今浙江杭州)。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小時家境貧困,1919年在家鄉參加「五四」運動,與同學一道發起並創辦了當時浙江第一個進步刊物《雙十》(第2期改為《浙江新潮》)。1920年,他赴日本留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他經孫中山先生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擔任國民黨駐日總支部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譯有高爾基的《母親》等外國名著。
1929年,他參加籌備左翼作家聯盟,次年當選「左聯」執行委員,並與鄭伯奇、阿英、沈西苓等人創辦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的第一個戲劇團體——上海藝術劇社,推動了革命戲劇運動的發展。1933年以後,他擔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成為我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
抗日戰爭爆發後,夏衍在上海、廣州、桂林、香港主辦《救亡日報》、《華商報》,後輾轉到重慶,任中共南方局文化組副組長,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主持大後方的文化運動,特別是戲劇運動,同時從事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曾任《新華日報》代總編輯。
抗戰勝利後,他先後在上海、南京和香港等地領導黨的文化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在上海領導文化事業,創辦電影文學研究所。1954年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主管電影及外事工作,為培養電影事業的新生力量作出了貢獻。「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1977年後,他先後擔任對外友協副會長、中國文聯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82年,他當選為中顧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夏衍1900年10月30日出生在杭州府任和縣嚴家弄內一座五開間七進深的房子里.作家、劇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參與創辦並編輯《浙江新潮》,開始走上文學道路。1920年畢業後赴日本留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日本左翼運動。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譯有高爾基的《母親》等名著。1929年,與鄭伯奇等組織上海藝術社,首先提出「普羅列塔利亞戲劇」的口號,開展無產階級戲劇活動。1930年加入「左聯」,當選為「左聯」執委。1933年後,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為中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
⑸ 夏衍故居在哪裡
位於杭州江干區嚴家弄50號。夏衍,原名沈乃熙,杭州人,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藝術家。
故居原名八詠堂,為五開間七進深院落,為夏衍誕生至青少年時代的活動地,現經擴建,佔地一千兩百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六百平方米,採用院落式和江南名居式樣。
陳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從事電影活動的生平事跡,以及夏衍生前用過眼鏡、衣物,還有名家字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