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直把杭州作汴州」是什麼意思
為何說「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哪裡,這句詩有何含義?
經常閱讀古代書籍以及詩詞愛好者,應該聽過這句詩「山外青山樓外樓」,並在再聽到這句詩之後,會情不自禁的吟誦出「強中自有強中手」,其實這兩句並無關聯,山外青山樓外樓,後面並不是接強中自有強中手,只是因為,這句詩非常契合「人外有人」的道理,並且,樓和手,韻母相同,念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總有人習慣將這兩句放在一起。
其實這首詩是南宋詩人林升創作的一首七絕,題目叫做《題臨安邸》,全詩為: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從這首詩的表面意思來看,是一首贊譽杭州風景的詩作,第一句,是寫西湖之畔,青山掩映,層巒疊嶂,豪華雅緻的酒樓,也是鱗次櫛比,放眼望去,一片秀麗繁華的景象。
第二句,則是一句反問:西湖的笙歌艷舞,管弦聲樂,何時才能消散停止?此問陡然發出,似乎令人疑惑,接下來三、四句又回歸平淡,說西湖的暖風,熏的遊人,十分陶醉,大家都沉浸其中,享受美好,將杭州當做汴州。
眾所周知,杭州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風景優美,人文底蘊深厚的江南城市,中國素來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那麼汴州是什麼地方,能夠與杭州相較?
汴州就是汴京,是河南開封市,曾為北宋的都城,林升作這首詩時,靖康之恥已經發生,康王趙構和北宋遺民全部都逃到了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權,以臨安,也就是杭州為都城。知道這兩個城市的政治意義,那麼這首詩的深層含義,我們也懂了。
眾所周知,南宋時期,岳飛等人極力抗金,但是趙構、秦檜等君臣力主求和,寧願偏居一隅,也不敢和金朝開戰,在杭州夜夜笙歌,不顧國仇家恨。因此作者看著繁華的杭州,聽著那些靡靡之音,非常難受,因此「歌舞幾時休」這一問,蘊含了他對昏庸的統治者的憤懣之情。
而三、四句,看清平淡,卻蘊含了林升一種哀嘆,商女不知亡國恨,南宋的臣民似乎也忘記了亡國恨,只顧享受眼前的景物,把杭州當做了汴州,把臨安當成了北宋的都城,那些統治者以歌舞酒色來麻痹自己。因此,這首詩,表面看來是贊嘆杭州的繁華景象,實則是諷刺繁華背後的黑暗,以及執政者的腐朽麻木,以後游覽西湖,用錯就非常尷尬了,能夠將諷刺詩寫的如此不露痕跡,實在高明。
㈡ 汴字怎麼讀
「汴」字:
拼音讀音:biàn[四聲]
日語羅馬音:ㄅㄧㄢˋ
鄭碼:VSID,U:6C74,GBK:E3EA
四角號碼:3013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C74
字體結構:左右結構
筆畫數:7筆
筆順:點點提點橫豎點
筆順編號:4414124
字義:
1、中國河南省開封市的別稱。
2、古漢語中還可譯作:高興,快樂。如在:《喜雨亭記》中。
3、相反的水流。
(2)直把杭州當汴州的汴怎麼讀擴展閱讀:
「汴」字的來源:
1、古水名 [Bian River]古稱卞水,指今河南省滎陽縣西南索河。隋開通濟渠,中間自今滎陽至開封的一段就是原來的汴水。
2、古州名 [Bian prefecture]。北周改梁州置。治所在浚儀(今開封市)。五代梁建都於此,升為開封府。五代·晉、漢、周以及北宋也以為都。常稱汴梁,又稱汴京。
「汴」字組詞可以組為:汴梁,汴京,也是來源於此。
㈢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是哪裡
汴州是指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開封市,出自《題臨安邸》原文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譯文: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春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3)直把杭州當汴州的汴怎麼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題臨安邸》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此詩第一句點出臨安城青山重重疊疊、樓台鱗次櫛比的特徵,第二句用反問語氣點出西湖邊輕歌曼舞無休無止。後兩句以諷刺的語言寫出當政者縱情聲色,並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露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腐朽本質;
也由此表現出作者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全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㈣ 汴怎麼讀
汴:biàn
聲母b,介母i,韻母an,聲調4
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7畫
五筆IYHY,倉頡EYY,鄭碼VSID
中國河南省開封市的別稱。
(4)直把杭州當汴州的汴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汴京[biàn jīng]
五代梁、晉、漢、周以及北宋的都城。
2、汴梁[biàn liáng]
河南開封的古稱。開封在戰國時為魏都,稱大梁。
3、汴宮[biàn gōng]
指北宋的宮殿。
4、汴城村[biàn chéng cūn]
汴城是湛河區所轄村子的名字,在沙河岸邊,白龜山水庫順河壩下游。
5、汴京大學[biàn jīng dà xué]
出現在小說《此間的少年》里虛擬的大學,按照江南的大學教育背景來說,汴京大學是北京大學的意思。
㈤ 題臨安邸的汴念什麼
《題臨安邸》的汴念【biàn】。
《題臨安邸》「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中的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開封市。
㈥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什麼州的拼音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nuǎn fēng xūn dé yóu rén zuì,zhí bǎ háng zhōu zuò biàn zhōu)。
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出自《題臨安邸》。
《題臨安邸》是宋代詩人林升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第一句點出臨安城青山重重疊疊、樓台鱗次櫛比的特徵,第二句用反問語氣點出西湖邊輕歌曼舞無休無止。後兩句以諷刺的語言寫出當政者縱情聲色,並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漏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腐朽本質,也由此表現出作者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全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原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譯文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注釋
⑴臨安:現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後,南宋統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於臨安。邸(dǐ):旅店。
⑵西湖:杭州的著名風景區。幾時休:什麼時候休止。
⑶熏(xūn):吹,用於溫暖馥郁的風。
⑷直:簡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開封市。
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同時,人以諷刺的語言中,不漏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反動本質,也由此表現出詩人的憤激之情。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台。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麼美好的自然。從詩歌創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佔有。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鬥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時是多麼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里,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
後兩句「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遊人」在這里不能僅僅理解為一般遊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這句緊承上「西湖歌舞幾時休」而來。詩人面對這不停的歌舞,看著這些「遊人們」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現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風」一語雙關,在詩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在詩人看在,正是這股「暖風」把「遊人」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其中的「熏」、「醉」兩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遊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遊人們」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一個「醉」字,留下了豐富的審美想像空間——「遊人們」在這美好的「西湖」環境中的丑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詩人為了進一步表現出「遊人醉」,在結尾中寫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來建都於汴梁,時已為金侵佔。就是說,紙醉金迷中,這些「遊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這里,詩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西湖」雖在杭州,但說到「西湖」,美景之地,是遊山玩水的最佳去處,而且也僅僅是杭州的一個景點。而詩人用「杭州」,就很好地與宋都「汴州」(「汴州」已經被金人佔有)對照。在對照中,不但引出「汴州」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義的名稱,而且更有助於抒發詩人的情感——揭露那些「遊人們」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沉醉在醉生夢死、不顧國計民生的卑劣行為,同時,也表達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
作者簡介:
林升,字雲友,又字夢屏,溫州橫陽親仁鄉蓀湖裡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大約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士人。事見《東甌詩存》卷四。《西湖游覽志余》錄其詩一首。
㈦ 汴怎麼讀的意思,汴怎麼讀的讀音
汴字的讀音:[ biàn ]
部首:氵 筆畫:7 五行:水 五筆:IYHY
基本解釋:中國河南省開封市的別稱。
汴的筆畫順序如下:
(7)直把杭州當汴州的汴怎麼讀擴展閱讀:
汴,古水名 [Bian River]古稱卞水,指今河南省滎陽縣西南索河。隋開通濟渠,中間自今滎陽至開封的一段就是原來的汴水。
古州名 [Bian prefecture]。北周改梁州置。治所在浚儀(今開封市)。五代梁建都於此,升為開封府。五代·晉、漢、周以及北宋也以為都。常稱汴梁,又稱汴京。今為開封市的簡稱。
《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老太監認得他是 汴京 樊樓 下住的 宋五嫂 ,善煮魚羹。」 清 丘逢甲 《牡丹詩》之十一:「 汴京 納土說 錢王 ,陌上看花興未忘。」
㈧ 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拼音
直把杭州作汴州
zhí bǎ háng zhōu zuò biàn zhōu
㈨ 題臨安邸拼音
題臨安邸的拼音:
[tí lín ān dǐ]
題臨安邸
作者: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詩的頭兩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台和無休止的輕歌曼舞,寫出當年虛假的繁榮太平景象。詩人觸景傷情,不禁長嘆:「西湖歌舞幾時休?」西子湖畔這些消磨人們抗金鬥志的淫靡歌舞,什麼時候才能罷休?
後兩句「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詩人進一步抒發自己的感概。「暖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正是這股「暖風」把人們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拓展資料
《題臨安邸》是宋代詩人林升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第一句點出臨安城青山重重疊疊、樓台鱗次櫛比的特徵,第二句用反問語氣點出西湖邊輕歌曼舞無休無止。後兩句以諷刺的語言寫出當政者縱情聲色,並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露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腐朽本質,也由此表現出作者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全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