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普福哪個樓區最好
擴展閱讀
廈門高考沖刺去哪裡好 2025-07-09 07:25:01

杭州普福哪個樓區最好

發布時間: 2022-09-25 21:53:49

『壹』 杭州綠城春來曉園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杭州綠城春來曉園

城市:杭州

別名:綠城城東項目

樓盤位置:德勝路與蔡陽路交叉口

開發商:杭州綠城致延城市發展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樓,小高層,

公交線路:一公里范圍內有草庄站、雙涼環路站、弄口七組站,涵蓋了69路(開往九堡汽車客運中心)、101路(開往杭州大廈)、259路(開往下沙)、94路(開往三塘)等20餘條公交線路可通達杭州的每個角落。

其他交通方式:項目緊鄰兩條城市交通中軸線(秋石高架和德勝快速路)交點,所以路面交通四通八達。通過秋石高架往北15-20分鍾可直達新天地、華豐、田園板塊;通過秋石高架往南15分鍾可直達錢江新城板塊。通過德勝快速路往西10-20分鍾可直達三塘、文暉、城西板塊,下文一隧道通往未來科技城板塊也十分便捷;通過德勝快速路往東10-20分鍾可直達普福、九堡、下沙板塊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447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1290個

周邊配套:中小學:采荷三小筧正校區、杭州市筧橋小學、筧橋實驗中學
綜合商場:浙商國際中心、物美購物廣場、東站西子國際、匯和城購物中心、三花國際
幼兒園:筧橋第一幼兒園、筧橋幼兒園
醫院:江干區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杭州市兒童醫院
其他:運動健身、公園、公共停車場、娛樂場所、便利店等:草庄公園、筧橋生態公園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貳』 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普福支行在哪裡

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普福支行是2015-09-10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注冊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紅普路759號普福社區匯禾禧福匯4幢103室。

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普福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100352473098A,企業法人李淼,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普福支行,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普福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杭州筧橋規劃

法律分析:筧橋位於江干區德勝快速路以北、杭甬高速以西、石祥快速路以南、鐵路以東區域,東接普福,南鄰城東新城,北接丁橋板塊,西壤下城北石橋板塊,距離杭州市中心很近。區域內交通便利,將在今年開通地鐵4號線二期,通過德勝、秋實、石祥、杭甬快速路可到達杭城各處,到武林廣場、西湖、錢江新城以及錢江世紀城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

法律依據:《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標准(試行)》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定,依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並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成片開發的位置、面積、范圍和基礎設施條件等基本情況;

(二)成片開發的必要性、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三)成片開發擬安排的建設項目、開發時序和年度實施計劃;

(四)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一個完整的土地徵收成片開發范圍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比例;

(五)成片開發的土地利用效益以及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評估。

前款第(四)項規定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0%,各市縣的具體比例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各地情況差異確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時,應當充分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公眾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

『肆』 瘦西湖二十四橋導游詞

瘦西湖二十四橋導游詞

各位遊客: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豐滿嫵媚的少婦,那麼揚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為杭州西湖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韻味,而揚州瘦西湖卻給人幾分纖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來,她那獨具的魅力,不僅僅使揚州人民喜往樂游,也使不少海內外的文人名士為之傾倒,單單一個「瘦」字,就引出許許多多詩人的佳句。早些年,鄧拓游湖時,就對湖山風光贊賞不已,欣然成詩:「板橋歌吹古揚州,我作揚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勝收。」

【名稱來歷—大虹橋—南門】各位遊客: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麼她為什麼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遊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自然動人。之後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此刻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於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後,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恆相繼重建,並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現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以前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遊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問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乾隆不得不感嘆:「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而他自我也被撩動詩興,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今日大虹橋已成為進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舫輕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各位遊客:此刻展此刻我們面前的這組恢宏建築,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門,她正敞開懷抱,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瘦西湖南大門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門廳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揚州已故書法家孫龍父的手筆。門廳廊柱上一副檻聯這樣寫道:「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閑便是主人,且莫間平泉草木;湖山倍多麗,傑閣幽亭憑誰點綴,到處別開生面,真不減清閟畫圖。」是晚清揚州詩人李逸休撰題,並由其女兒揚州著名書法家李聖和書寫的。有了這副祖聯,瘦西湖風光也更添了幾分滋力。幾年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那場重頭戲就是在這地拍攝的,讓我們像當年的元妃那樣登上掛揖蘭橈,透過珠簾綉幕,去縱情領略瘦西湖的風光吧!

【長堤春柳—小方亭—桃花塢】各位遊客:步入大門,腳下一道長堤,逶迤北去。從虹橋直至徐園門前,是一條600米的長堤。東側是碧波盪漾的湖水,西側為花圃,路的兩邊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為清初鹽商黃為蒲所築。此景即稱「長堤春柳」。每當和煦春風吹到那裡時,那細細的柳絲就被染成嫩黃色,繼而吐出粒粒綠珠。春意盎然時,柳葉舒展了,桃花盛開了,湖上微風吹來,那柳絲們娜起舞,樹影婆婆,似青煙綠秀,漫步其間,怎不會令人人迷呢!這正如詩人陳其工所描述的`:「長堤春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人迷。」

春日踏訪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這「問株楊柳間株桃」的長堤上,不知遊客們是否有心曠神怕的感受。堤雖長但並不顯得單調,請看前面堤畔的這座攢尖翹角式的四柱方亭,顯然是讓我們在此駐足,靜靜地揣摩欣賞那裡的景色。亭內面西的「長堤春柳」匾是清代進士揚州書法家陳重慶的手筆。聯題:「佳氣溢芳甸(趙孟頫句),宿雲檐野川(元好問句)。」為揚州書畫家王板哉所書,登亭小想,使我們在領悟中又進入了新的意境。

堤邊的柳與別處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據說,當年隋煬帝開挖運河時,翰林學士虞世基推薦在河堤兩岸超多插柳,既可護堤,又可遮蔭。隋煬帝大喜,並親手先栽一株,又賜垂柳姓楊,所以外地的柳樹到了揚州就稱楊柳,「多情最是揚州柳」,所以楊柳成了揚州的市樹。

如果說「長堤春柳」似東風二月,以桃紅柳綠間植取勝,那麼挑花塢則以成片桃林,雲霞散彩的氣派見長,的確是:「花落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各位遊客:此刻我們所在之處就叫桃花塢,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拍攝時。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在此處以錦囊收桃花艷骨,埋於一環凈土之中,當她邊舞邊歌「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誰」時,連桃花雞的花瓣也籟籟飄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據野史記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間以古人「飛紅」為題,行令賦詩。到了某鹽商時,因才思枯竭,無以為對,竟然說出「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金農為之解圍,說是古人確有該詩,並為之補全,詩說:「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鬧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人明知是金農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農的才思敏捷。

【四橋煙雨—徐園】各位遊客:揚州素以橋鄉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一樣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此刻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於康熙年間,以前為揚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以前也是大鹽商的私家園林,登上這四橋煙雨樓,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近處的春濃橋和西邊的五亭橋,都歷歷在目。每當風雨蕭蕭時,四橋就忽隱忽視,故稱「四橋煙雨」。可貴的是諸橋近在咫尺,橋橋不一樣,但這四座橋卻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銜接起來,又以各橋不一樣的落點和構架將全徹景點劃分為各具特色的若干區間,使每一風景區都呈現出各自獨特的韻味。難怪乾隆每次來揚州都要登臨四橋煙雨樓,憑窗眺望。「趣園」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的御筆。

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牆將大片湖水擋住,僅以一圓形的洞門引我們入內。清初那裡是韓園桃花塢故址。民國4年(191年)改為徐寶山洞堂,故名徐園。徐寶山曾任辛亥革命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統管兩淮及八百里長江的緝私。他曾追隨孫中山,與清軍對陣作戰,其後又提出撤銷揚州軍政府,從而統一江蘇的主張。由於他輕視袁世凱,並趕走袁派來監視他的參謀長,袁世凱下毒手派人將他炸死。此時,曾與徐寶山共事過的著名書法家吉亮工不待請求,主動寫了「徐園」兩字。剛揮毫時,他情緒還比較沉重,所以「徐」字為行楷,而後越寫越激動,以至寫「園」時,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憤寫成了行草。字徑雖逾尺,但兩字配合和諧,筆力遭勁。

這一小小園林中有一館,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內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處。此園是瘦西湖正門進入的第一個園,遊客一入其中頓感江南園林的精巧。未到過瘦西湖的人,就以為這就是瘦西湖的風貌,其實這正是構園者的苦心,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小金山—風亭—本樨書屋】我們穿過徐國的後門,越過小虹橋,來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樣構成的呢?原先在清朝時,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開一段蓮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開挖出來的河泥人工堆積而成的。那時滿嶺遍植梅花,香氣四溢,故稱「梅嶺春深」。據說當初在堆土成山時,屢堆屢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頭暈眼花,一次在睡夢中,看見關羽帶領士兵正在打梅花樁,將木樁幾個一組打在河心,然後堆土成山。他猛然驚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後,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後乾隆游覽至此,聞聽此事大悅,左右乘機連媚說:「皇上南巡,感動天地神靈,連關帝也主動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興,即命重賞。

對了,剛才有位遊客問,揚州為什麼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稱?杭州有個西湖,那裡就叫瘦西湖;鎮江有個金山,那裡就叫小金山。原先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於「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來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借乎小」。

下方我們沿著碗蜒山路,拾級而上,嶺上便是風亭,匾額為清代著名詩人、學者阮元所題。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深,貴在曲折。此時俯瞰小金山,上有風亭,中有觀音閣,下有各種形式的廳堂,很有層次,四周碧水時寬時窄,時直時曲,使人感到變化無窮而又富有自然之勢。

古城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向有「翰墨園林」之稱,到處都顯示出文學藝術的特徵。此刻我們來到了臨水而建的琴室,門前古柏兩株,樹齡都在200年以上,樹高過檐數丈,蔥籠疊翠。請大家隨我走進琴室的庭院,請看東面花瓶門的石額上刻著「靜觀」兩字,這是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手筆。琴室後是木標書屋。遊客們:大家請持續安靜。為什麼?因為那裡是讀書所在,自然要安靜了。園內種有老桂樹15株,花開時節濃香醉人,又名「桂園」,木揮是桂花的別稱。

【吹台—五亭橋—白塔】各位遊客:在小金山西麓有一條岸柳成行的長堤,伸向湖心,長堤的頂端就是吹台,也叫「釣魚」。提起釣魚,我們會想起北京國賓館的釣魚,另外還有陝西寶雞姜太公的釣魚。揚州的釣魚自有其高妙之處,伸出水面的小島,岸柳成行,寬丈許,長有百餘步,直插湖心。整個吹台既無繁雜的斗拱挑出,又無雕梁畫棟的富麗堂皇,而是素油塗抹梁檐,顯得朴實無華。釣魚建於清乾隆年間,最初設計者的本意是:乾隆游湖時,樂隊在其中彈奏江南絲竹,以助游興,所以亭內有沙孟海題「吹台」匾。誰知有一次乾隆皇帝來到此地,覺得此處更宜釣魚,於是勃發釣魚之興。這下忙壞了手下人,管事的鹽商火速暗中挑選水手,潛入水下,以荷葉蓋頂,以荷莖換氣。每當乾隆落竿垂釣,水手就將活魚一條條掛上構去,乾隆舉竿魚躍,大家都喝彩歡騰,以為水神也從太君心意,鹽商也自然得到獎賞。現今檐口的「釣魚」三字匾,是書法家劉海粟所題。兩邊檻聯,上聯為「浩歌向蘭渚」,是唐代徐彥的佳句;下聯為「把釣待秋風」,是唐代杜甫的名言。吹台三面各開圓洞門,以門借景,有「三星拱照」之稱,為我國造園技藝中運用借景的傑出範例。

遊客們:前面橫跨瘦西湖南北兩岸,巍峨屹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環拱石橋就是五亭橋。五亭橋不僅僅是揚州瘦西湖的象徵,而且是全國風景名勝中獨一無二的景觀,因橋上建有五亭,大家便都稱它為「五亭橋」。此橋是由巡鹽御史高恆為迎奉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而建,又因為其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又叫「蓮花橋」。全長55。5米,橋基平面分成12個大小不一樣的橋墩,最為獨特的是橋基,雖然用大塊青石砌成,但十分纖巧,橋亭比例適當,配置和諧,造橋者把橋基建成「艹」形,主橋為單曲拱橋,旁構4翼,每翼各有3個半拱的橋洞,連同引橋兩個扇形橋洞,共有15孔。孔孔相連,正面望去,連同倒影,構成5孔,大小各異,形狀各殊;泛舟橋下,孔孔相通,猶如城堡。蓮花出水似的五亭橋,結構巧妙,造型獨特,橋亭結合,氣勢宏偉,舉世無雙,被著名橋梁建築專家茅以升評價為「中國古城交通橋與觀賞橋結合的典範」。

五亭橋南面為蓮性寺,原稱「法海寺」,初建於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改為「蓮性寺」。裡面有名的建築是白塔,巍峨矗立,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塔身為磚結構,分三層,上層叫剎,中層是龕,均呈圓形,下層是塔基,為正方形。整個造型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據說這座白塔是一夜之間造成的。一天,乾隆的遊船到了五亭橋畔,忽然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那裡多像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開窗一看,只見五亭橋旁一座白塔巍然聳立,以為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聖上游瘦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原先這座白塔是八大鹽商之一的江春用萬金賄賂乾隆左右,根據北京白塔的圖樣,然後用鹽包為基礎,以紙扎為表面,在一夜之間製作而成的。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當然真塔不可能是在一夜之間造成的,它究黨建於何年已無法考證。它高27。5米,外形輪廓線也比北海白塔瘦長,塔座是磚雕的束腰須彌座,八角四面,每面三龕,龕內雕刻十二生肖像,象徵一年12個月,一天12個時辰。築台53級,象徵童子

拜觀音的53參;相輪為13層,象徵天的最高處13天。正是:處處有象徵,時時有暗示,造園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熙春台—望春樓—二十四橋—小李將軍畫本軒】各位遊客:不知你們是否發現我們剛才走過的路程,從虹橋到小金山為一折,湖面由南北轉為東西,過吹台,穿五亭橋到此又一折,湖面由東西轉為南北,直到蜀岡山麓。第二轉折處的起點就是前面那組氣勢恢宏的仿清建築——熙春台。所謂「熙春」是取《老子》「眾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表現了一種春日登高,與大自然相融,超然自樂的境界。熙春台與小金山遙遙相對,都處在湖面轉折之處。它是當年乾隆皇帝祝壽的地方,因此處處體現出皇家園林富麗堂皇的宏大氣派。所有建築的瓦頂全用綠琉璃筒瓦,與遠處五亭橋的黃瓦朱棟,白塔的玉缽體金頂相映成趣。熙春台內的裝飾,使用了揚州漆器工藝,個性是這幅壁畫《玉女吹蕭圖》,採用揚州磨漆畫的工藝,表現出一群唐代仕女歡歌艷舞的壯觀場面。

從熙春台向東隔湖相望,赫然入目的是望春樓,樓屋二層,翹角飛檐。上層半為露台,登台可覽園中秀景;樓下中為茶室,南北兩小間分別辟為山水庭院,頂部可見天日。

望春樓之西為「小李將軍畫本軒」,兩層之間有水池曲橋相連。小李將軍指的是誰呢?據記載,唐高宗時,宗室畫家李思訓,受封為右武衛將軍,人稱大李將軍,他兒子李昭道曾任揚州大都督府參軍,人稱小李將軍。「小李將軍畫本軒」是按李昭道的畫意設計的,由於「大李小李」共創了唐代「金碧山水畫派」,因此,我們這天透過扇形窗戶觀賞對面熙春台金碧輝煌的廓影,能夠聯想起盛唐藝術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象。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調。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留給我們的千古絕句,千百年來,二十四橋以其清麗俊爽的畫面,迷濛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揚的情調撥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心弦。那麼二十四橋因何得名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前來觀賞。過了畫本軒向北過小石橋西折便是那名聞遐邇的二十四橋了。請看,整座橋是用漢白玉砌成的單孔拱形石橋。它全長24米,寬2。4米,兩端各12級台階,兩邊各24根漢白玉雕柱,高、寬各2。4米。橋上雕飾明月圖案,秀麗典雅。橋東有貼壁黃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現了唐詩中的詩情畫意。景區佔地約7公頃,為一組古典園林建築群,整個景區在體現「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在那裡,我們並未見到二十四橋橋名,但卻處處暗示二十四之意。當然也有人說二十四橋指的是二十四座橋,然而我們對二十四橋似乎也不必作繁瑣的考證。倒不如對杜牧詩中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奇股脫的意境去作一番細細的品味。正因為如此,歷史上才會有許多中外名人前來觀賞那裡的景觀。

「二十四橋月如約,黃花開遍瘦西湖;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揚州。」這是長期旅居國外的李鴻章的孫子李孔昕先生來游覽瘦西湖後發出的感嘆,不知各位對此有無同感。作為導游的我衷心期望迷人的瘦西湖風采能撥動您的心弦,給您留下清新雋永的回憶。

『伍』 杭州江干區普福公寓在哪裡急!急!急!

在德勝路至高速公路入囗收費處的東側,座公交車(69路,B支4路,)在紅五月村站下車,台頭往德勝路東側看,有一新建小區,屋頂寫有普福公寓.就是此小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