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的魚叫什麼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奈雪的茶歐包 2025-07-23 17:15:02
德邦西安到深圳要多少錢 2025-07-23 17:02:24

杭州的魚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0-10 05:38:22

❶ 杭州菜有一種菜叫「春筍鯆魚」,這里的鯆魚學名叫什麼。謝謝!

土步 :

tǔ bù

土步魚,又名沙鱧,屬魚綱塘鱧科,江蘇人直稱之為塘鱧魚。頭部寬扁,口寬大,牙細小。因為魚身顏色似土,故名土步魚。又名杜父魚。此魚冬日伏於水底,附土而行,一到春天便至水草叢中覓食,此食魚肥質嫩,肉白如銀,較之豆腐,有其嫩而遠勝其鮮,為江南水鄉、湘湖地區遠近聞名的佳餚。

杭州名菜中有「春筍步魚」這道炙人口的名菜,將山珍之鮮與湖珍之美珠聯璧合,堪春春令美食,使人吃不厭。步魚菜場中之絕品則要數「雪菜豆瓣湯」。

當年,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寓居上海時,要宴請幾位來訪外賓,便請上海名廚師何其坤掌勺烹制美食。何熟知蘇南佳餚,在上桌菜中專門做了一款姑蘇名菜「鹹菜豆瓣湯」。這只菜,菜綠、「豆」白、湯清、鮮美異常,其「豆瓣」之嫩,堪稱一絕,食者無不驚奇。這「豆瓣」不是那豆瓣,用的是步魚雙頰上的兩塊腮幫肉;腮幫是魚呼吸時活動最頻繁的部分,因此最活最鮮,一條步魚也只有那麼兩小片半月形的、宛如「豆瓣」的腮幫肉,要製成這碗雪菜「豆瓣」,沒有幾十條步魚及精巧的製作技作技巧,是不可能的。

這道姑蘇名菜,上世紀70年代葉帥陪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到蘇州訪問時,當地東道主也曾進呈。

唐代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曾痴迷地寫詩道:「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清代詩人陳璨曾有一首《西湖竹枝詞》來詮釋白公勾留的一部份內容:「清明土步魚初美,重九團臍蟹正肥,莫怪白公拋不得,便論食品也忘歸」。清代王端履曾有竹枝枝詞里有寫道:「竹籬輕傍漁舟插,要買新鮮杜父魚。」清朝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提到:「杭州以土步魚為上品。而金陵人賤之,目為虎頭蛇,可發一笑。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湯,作羹,尤鮮。」據民國《蕭山縣志稿》載,「出湘湖者為最,桃花水漲時尤美」。

捕捉土步魚的方法簡便而有趣。從前「濱湖之家以瓦為阱或用破舟沉水中,隔宿起視則魚已穴處焉」。一清早沿湖村莊,就有人叫賣土步魚。真是:「瓦盆重疊漾清波,賺得潛鱗杜父名;幾日桃花春水漲,滿村聽喚賣魚聲」。上世紀60年代起,由於圍湖造田和水域環境污染等原因,破壞了土步魚產卵的場所,土步魚的產量已大為減少。

❷ 杭州人黃山魚叫什麼

杭州黃山魚。這個問題他肯定會姓黃了。關於在杭州。也是非常出名的。

❸ 杭州西湖醋魚是什麼魚

杭州的西湖醋魚是用什麼魚做的?

西湖醋魚一般選用的是草魚。草魚,「四大家魚」之一,屬於魚類,體長吻略鈍,背鰭無硬刺,外緣平直,肉質細嫩結實,肉多刺少,適合多種烹調方法。西湖醋魚中的草魚,在製作前兩天不餵食,使草魚排除體內的雜物,除去泥土味。

西湖醋魚,也叫叔嫂傳珍、宋嫂魚,是浙江杭州的傳統風味名菜。西湖醋魚色澤紅亮、肉質鮮美、酸甜可口,在選材上也十分精細,是用一斤半左右的草魚,且火候要求極嚴,只能燒三、四分鍾。



西湖醋魚起源於杭州。宋五嫂,南宋民間著名女廚師。高宗乘舟至西湖時,曾吃過宋五嫂做的魚羹,並稱贊不已,奉其為膾魚「師祖」。後來,有一位詩人吃了這道菜,在菜館牆壁上寫下一首關於魚羹的詩。從此,宋嫂魚羹揚名於世。



在民國時期,文人梁實秋還記載過西湖醋魚的烹飪方法。選用重不逾半斤的草魚,熟後起鍋,勾芡調汁,即可上桌。如今,杭州的飯店都有西湖醋魚這道菜,但在居民家中卻並不常見。

❹ 杭州西湖裡面的魚是什麼魚,那種小的,聚集在岸邊的,顏色有點青綠

西湖裡的魚類大約有51種,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
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主要有鯽、河內鯽、草魚、青魚、白鰱、花鰱、鯉魚、鯽魚。

❺ 杭州海底世界裡有哪些魚

帝王三間、虎鯰、神仙魚、胭脂魚、銀鯧、紅美人等。

❻ 宋魚又叫什麼魚

西湖醋魚別名為叔嫂傳珍,宋嫂魚,是
浙江杭州飯店的一道傳統地方風味名
菜。西湖醋魚通常選用草魚作為原料,
烹制而成。燒好後,澆上一層平滑油亮
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
味,鮮嫩酸甜。

❼ 杭州人叫的鼻涕魚的學名叫什麼

鼻涕魚 學名龍頭魚

【俗名】狗母魚、蝦潺、龍頭鮳、豆腐魚、細血、狗奶。 屬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燈籠魚目,狗母魚科,龍頭魚屬。

【英文名】Bombay ck

【產地及產期】生活於暖溫性海洋的申下層。運動能力不強。常棲息於淺海泥底的環境中。每年春季為產卵期。雜食 性,以小魚、小蝦、底棲動物為食。

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均產之、尤以浙江的溫、台和舟山近海以及福建沿海產量較多

【形態特徵】中小型海產魚類。體長而側扁,一般體長15~26厘米、體重75~150克、眼很小,前位、口裂甚大,由前頜骨形成口裂上緣。兩頜牙密生、細尖,能倒伏、體柔軟,大部光滑無鱗,唯側線上有一行較大的鱗直抵尾叉.頭及背面淺棕色,腹部乳白色、側線發達、明顯,從頭蓋骨直達昆鰭叉中央。背鰭1個,僅有鰭條,無鰭棘,背鰭後有一小脂鰭;胸鰭和陶鰭發達。約等長;尾鰭三叉形,中葉較短。

肉鬆軟,含水分高,不易保存或遠運。鮮食味甚 美,也可加工成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