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的小吃聽說不錯,請問在哪裡買正宗的
五柳巷,老杭州人的市井生活
在杭州,有很多小巷:五柳巷、大井巷、皮市巷、蔡官巷、城隍牌樓巷...... 這些坊巷大多得名於南宋時期,坊巷內的很多院落都是清、民國或新中國成立初期建造的。
其中有一條巷子在南宋時期是皇家的御花園,來往的都是達官貴人,如今已經成為平民居住的場所。它是位於西湖大道、市三醫院和城站火車站附近的五柳巷。▲《杭州市志》記載,「五柳巷,南起鬥富三橋,北折西接城頭巷。名始於清,其地舊有五柳園,巷以園名」。
它與南宋御街、河坊街只隔著一座高架橋,卻有著難得的清凈,沒有喧嚷的民俗表演,只有濃重的生活、人文氣息。
與它相伴的,是一條靜靜流淌的東河(又名菜市河)。鬥富一橋、二橋、三橋,三座頗有點年歲的古橋平行橫跨於東河上。▲ 鬥富橋的名字大有來頭:岳飛的「馬仔」王佐立功獲賞,用皇上賞賜他造王府的一部分錢財造了一座「安樂橋」,方便兩岸的百姓,百姓編歌贊頌他。但岳飛的死對頭秦檜不服,想著「造一座橋也揚名!我如今就造它三座!」於是搜刮民脂民膏在同一條河上造了三座橋,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名字就叫「鬥富一橋」、「鬥富二橋」、「鬥富三橋」,想要與王佐鬥富。
「河邊尋煙柳,小巷訪畫橋。」
白牆黑瓦,深棕色木門,老式的綜合商店、理發店,縱橫交錯的電線桿,曬在窗外的衣服,攀爬在牆上的綠植... 在巷子里走著,感覺自己一頭扎進了歷史中,處處都是杭州老底子市井風情。夏天到巷子里逛,是不懼怕炎熱的,路兩旁巨大的樹木,把陽光遮得嚴嚴實實,只有零星的光斑落在地上。
從身邊擦肩的不是茫然的遊客,而是一個個老杭州人,拎著垃圾袋走在路上,或騎著電瓶車。滿頭銀絲的老人,就坐在門口吃飯、乘涼、睡覺。從半掩的木門之內,還能看到五柳巷內平凡人家的生活景象,像一頁頁泛舊的市井畫圖。
▲ 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緊靠御街,佔地2.67公頃,南起河坊街,北至西湖大道,東到建國南路,西達城頭巷西側,由五柳巷、城頭巷、直吉祥巷、柴弄、四維里1弄、四維里2弄、三昧庵巷、河水弄、建新弄、西河下、東河下等巷子組成。
只是在巷子里散散步,內心卻感到一種久違的原始感動,尤其當你經過一些人家,聞到那種潮潮的濕濕的霉味,就好像是回到小時候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的日子。你不知道是從何時起,自己已經越來越遠離這樣的生活。
耳朵里還會不時貫入軟軟的杭州話,都是些左鄰右舍寒暄家長里
2. 杭州美食小吃在哪裡
第一部 平民華爾茲
特別的餃子——烤餃:在慶春路世紀聯華的對面,那條街像是福建的建築,上門有屋子的,和上海的金陵路挺像的。離曉麟奶茶很近。類似鍋貼,但是正常水餃的個頭,鐵板烤出來的。裡面是芹菜豬肉餡,口感不錯,價格也實惠,5塊錢10個。
地址:慶春路馬市街口
人均:5
大眾連鎖食品——維新:每個店生意好的來不得了,從龍翔服飾城出來後買一個奶茶。可惜裡面的椰果不新鮮,酸的。對這個食品店的印象一下子差了很多。雖然生意很好,但是質量沒有保證。
地址:龍翔服飾城門口;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5
賞心悅目的奶茶鋪——曉麟:慶春路世紀聯華對面,一個小小的窗口,2個貌似帥哥的服務員做著可口的奶茶。特別好喝的是奶綠,沒有奶+紅茶那麼膩,很適合夏天喝。
地址:慶春路123號(近新華路)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5
實惠麵店——無名麵店:從龍翔出來往學士路東面走,第一個路口岔路上,有一處只有門面大小的無名麵店。老闆是開煙紙店的2個老阿姨,空著時會叫嚷「拌面拌面雪菜肉面」。爐灶在一個小閣樓下,東西做得卻很乾凈,拌面才3塊,雪菜/青菜面再加上一個荷包蛋才6塊大洋。管飽也好吃,很多龍翔里的老闆來光顧。
地址:學士路東面走,第一個路口岔路上
人均:5
最妖的麵店——大學路麵店:很難想像在那麼破的店裡能吃到好吃的面。豬肝、蝦爆鱔、大排。。。每次都想黑心的統統叫上。到大學路看到只寫「麵店」的這個門就是了。
地址:大學路53號
人均:10
傳統美食——五芳齋:在獅虎橋路靠近聯通營業廳那裡。傳統的美因為經得起時間的洗練,食物也是一樣。蛋黃肉、大肉棕統統都是首選。如果在行程的最後一天去吃,那麼必定帶上幾個回家。
地址:獅虎橋路4號(中國聯通斜對面)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0
小吃總匯——千食客:以前在鳳起路環北市場附近有一家,現在拆了只能去其他分店。湯包是特色,我嘴比較挑,覺得餡不夠好,但是皮子要大力贊一記。夠薄,而且每個褶子都做得很到位,不像有些地方粗糙的捏成一團。其他格式點心品種也豐富,價格很工薪,是個歇腳的好地方。
地址:孩兒巷155號;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0
杭州版金師傅餛飩——天德坊:個大,品種多。而且規格基本都是流水線的水平。也都是速凍起來的。點了單之後出冷櫃,燒熟上桌,整個過程差不多10分鍾內可以完成。薺菜蝦仁餛飩可以吃到整隻蝦仁,除了薺菜、蝦仁之外也還有些許肉,估計為了容易粘合才放的。在武林路周邊的地段,花10塊吃上一碗餛飩頂飽還是挺實惠的,味道也不錯。
地址:體育場路407-2號(宏都賓館旁)
人均:10
百年老字型大小——羊湯飯店:走遍河坊街後,在中山路上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羊湯。羊肉燒賣鮮嫩多汁,餡是全羊肉的,一點不膻,汁水很飽滿。一籠的價格也很實惠才8元,10隻。羊肉串也不賴,比鳳凰寺的好。可惜不太能喝那白得像奶一樣的羊湯。
地址:中山中路64號(河坊街口)
人均:10
失敗的盜版「游龍」——老家鍋貼:台灣「四海游龍」的改良版,可惜沒有把料做好,也沒有人家的密制油膏作料。遇上的2服務員態度哈差,問個路就給白眼看,呵呵,別忘了,離開了家你們也是「外地人」!
地址:平海路58-7號;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0
遍地開花的小吃店——新豐:住在解放路的話,早飯就可以到中山中路的這個分店解決。喉口包子、蝦肉餛飩、小籠都是熱賣的食品。比較有好感的是蝦肉餛飩,其他的沒有驚艷之處,不過杭州老百姓很哈新豐的幾乎每個店生意都異常的好。
地址:延安路183號(近解放路)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0
湯包之祖——咬不得高祖生煎:皮薄、湯多,價格公道,唯一的不足之處在於它的餡料不夠好,肉沒有彈性口感鬆弛,湯汁很多但肉皮比例偏高,夏天吃比較容易膩。在河坊街這塊地皮上性價算挺高了。
地址:高銀街22-30號(河坊街口)
人均:10
浙大門口的美食——巧燕:燕皮餛飩個頭中等,口感比較緊實,還算Q的,就是剛出鍋的時候很燙,要慢慢吃以免燙傷。饃好小一個,不過都不錯,面餅做的白嫩,夾饃的陷也鮮美。適合做早餐。
地址:浙大路(近玉古路)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0
夜宵好去處——建龍:在以前「餛飩王」的旁邊大概5米的小店鋪。也掛上了餛飩王的字樣。餛飩真的不錯,10隻純肉的大餛飩才賣5塊錢,很香,好吃。鹵鴨、鴨珍統統入味,老闆也挺好說話的。從嘲鳴寺巷走過去很方便。沒有了過去的順民,這個以做緬懷,也很不錯。
地址:建國路,近慶春路,潮鳴寺巷小區
人均:10
名氣最響的羊肉串——鳳凰清真飯店:可能期望值太高了,羊肉串沒有想像中好吃。首先不夠大,一點都沒有西北的食量,當然價格是便宜的1.5元。口味偏咸,可能浙江人比較能吃口味重的菜。其他其實都不錯,肥瘦相宜。
地址:中山中路223號(西湖大道口)
人均:10
最牛的麵包——浮力森林:食物和環境一樣漂亮。一直以來聽說浮力的抹茶蛋糕如何好,嘗到的也就一般,可能期望太高導致落差感。不夠濕嫩,抹茶不夠濃郁。芝士麵包倒不錯。
地址:平海路70號(近浣紗路)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5
老字型大小點心——知味觀:招牌的小籠絕對失敗,皮厚沒湯,生薑味重。片兒川卻優良,好大一碗,湯鮮、料足。大塊的鮮筍、實足的肉片。
地址:仁和路83號(近東坡路)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5
最懷舊的餐廳——留學生餐廳:再感受校園氣氛的好地方,八寶油條、辣子雞、油燜茄子,2兩飯,一共才16.5元。量不大。八寶油條,油條很香脆。
地址:浙大玉泉校區
人均:15
武林路上的實惠小吃——陳生記米線:叫上一份米線已經夠管飽。湯底很鮮美,把小菜和米線一點一點放進去,油溫讓他們熟透。每喝一口湯都是很舒服的事情,特別在已經降溫的秋冬。
地址:武林路398號陽光大酒店1樓
人均:15
下酒的好菜——獅虎橋鹽蘸牛肉:切片均勻的牛肉,蘸著黃色的鹽佐料,很香。雖然調料很簡單,但就這簡單的調料才能嘗出牛肉本來的香味。很耐嚼,很美味!
淡淡的調料,新鮮的牛肉,每咬上一口都滿嘴的肉香。
地址:獅虎橋路4號(近延安路)
人均:15
中國式快餐——老娘舅:雞翅很好吃,4.5塊,2個鮮嫩多汁的中翅。洋快餐在老娘舅的旁邊就是自慚形穢。
地址:延安路217號(近解放路)
人均:15
最知名的面館——奎元館:金庸先生每次進杭城必定要吃的「蝦爆鱔」。就是蝦仁、鱔背澆頭丫。面條筋道,湯底鮮美,蝦仁個個飽滿富有彈性,鱔背剃得很乾凈,爆炒得火候適中,沒有腥味。雖然價格貴了點,但是還是可以嘗試得,畢竟這等澆頭上海吃不到。
地址:解放路154號(近中山中路)
人均:15
一流的白斬雞——百家雞味館:就在中山中路新豐小吃對面,以前是擦肩而過沒有注意到。雞肉嫩滑,皮脆。調料甜度適中,配合姜沫和蔥,使雞肉的鮮美得到很好的發揮。雞粥很濃稠,粥的清淡正好調和了空口吃雞的鹹味。
雞胗很酥也很嫩,分量也足。感覺是吃到了杭州版的「振鼎雞」,不過,比振家雞更勝一籌。
地址:中山中路308號(解放路口)
人均:15
排隊之最的熟食——吳山烤雞:終於在排了半小時隊之後買到了,可是樓上居民區空調水會從上面撒下來,不大爽,可能生意太好服務員都不大願意把食物切開,還有,烤雞為什麼只能一整隻買呢?半隻為什麼就不行?味道還行,估計是杭州一帶口味比較偏咸,空口吃多了吃不消
地址:吳山路62號(中醫院旁)
人均:15
滋補老鴨湯面——九佰碗:湯底不錯,口味偏淡,整體感覺一般,在夏天還能吃吃。服務基本上是跟不上的,要個勺子之類都要說一次辦一下,這個店裡就沒有流程規定吃面的客人得一並送上勺子嘛?唉,旁邊一桌男人,一起來得,1個已經吃了大半碗了,另外3個還沒有上!
地址:平海路115號(東坡路口西湖電影院旁)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15
第二部 大眾圓舞曲
杭城第一的咖喱——澄江咖喱:便宜又好吃的咖喱,特別是蓋澆飯,特別是咖喱牛肉,口口生香。有種吃茶餐廳的情懷,又有濃郁的東南亞風情。性價比來說蕉葉真的該慚愧一記。
地址:萬塘路391號(近文一路)
人均:25
最香的雞——一席地雞窩:在黃龍好又多裡面就已經聞到雞肉噴香噴香的味道了。好吃的雞肉做鍋底,再點一些清淡的素菜。統統放到鍋里燉,香氣慢慢飄出來。
地址:曙光路138號黃龍體育中心好又多超市門口;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30
最難找的小店——潮州飯館:眾里尋他,終於在金壁輝煌的斜對角的角落裡找到了。牛肉麵、牛腩河粉、牛丸、鹵水拼盤、蛋黃局金針菇。牛丸很Q,牛肉很酥爛,外面一個大鍋正在咕嘟咕嘟煮著噴香的牛肉,河粉炒得火候正好,上面澆著牛腩,放著碧綠的芥蘭,搭配適意。鹵水新鮮,鴨肉鴨掌都很酥嫩。是個不錯的小館子!
地址:中山北路26號(慶春路口)
人均:30
最家常的杭幫菜——老頭兒油爆蝦:從火車站出來一直往南走就到姚園寺了,還有個店在不遠的梅花碑。一份帶魚,一份油爆蝦,量大得不得了,吃了撐住還要打包。帶魚至少有一斤,而且塊頭都是很大的,味道很鮮美是正宗的國產帶魚。剛上桌的時候那個酥脆,連骨頭都能吃下去,而且魚肉很嫩,有汁水。油爆蝦入味,蝦也很新鮮,個個都有彈性。
地址:江城路姚園寺巷43號
人均:30
最平民的館子——白鹿:在環城西路武林路這里,價格平民到退休阿姨都經常光顧,東西也不賴。蛋黃雞翅20八個,夠脆夠香也夠咸;糖醋排骨,幾乎每桌必點,8塊,味道可以!到武林路逛的話可以考慮這里用餐。
地址:龍游路56號(近武林路鞋城)
人均:30
麻辣一條街——青芝塢上的老地方:麻辣魚入味滑嫩,口口都是滿足,量也夠。夫妻肺片紅油生香,不麻卻辣得恰好,撒上芝麻更添滋味。價格公道。有種吃排檔的豪情,一定要穿上小背心熱褲,拖個夾腳拖鞋!
地址:玉泉青芝塢1號
人均:30
分店最多的魚館——丁哥:番茄魚、麻辣魚統統都是首選。
地址:高銀街176號(吳山花鳥城對面)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35
杭城人氣之最——外婆家:有太多的上海人莫名前去,也有太多的杭州人絡繹不絕。似乎外婆家已經稱為杭幫菜的又一塊招牌。茶香雞、鐵板蟶子、東坡肉、宋嫂魚羹,個個都正點。如果不怕膩的話可以點一隻雞再弄份東坡肉。不過最可怕的是排隊,少則1小時,慢起來等到胃痛。前幾次去的都是武林廣場那個店。最近到四季青,發現那裡也開了分店,雖然環境不是太好,但相對人少點,基本不用等太久。
地址:馬塍路6-1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面);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35
平民小海鮮——小廚師:百井巷坊靠近延安路上。味道是還行的,價格也工薪。海瓜子、紅燒豆腐魚、米魚頭豆腐湯、清蒸十六眉樣樣讓人滿意。如果說不滿意的話,可能是量少,2、3個人可以隨便吃吃。平民化的海鮮館子,生意很好,東西也很新鮮。豆腐魚很嫩很好吃,燉湯、紅燒2相宜。環境不是最好,但是在小巷子里找到美食的這種感覺相信每個饕餮都會滿足。
地址:百井坊巷43號(近中山北路口) ;另有多家分店
人均:35
置身花香的農家菜館——花桂茶酒坊:占據優勢的地理位置是考慮來這里的首個原因。花桂就在滿隴桂雨公園的對面,也在大名鼎鼎「江南驛」的隔壁,陽台與江南驛是相通的。如果同樣為了金秋的花香和美食,也不願意等位等到胃抽筋,這里絕對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之處。菌菇土雞煲、招牌茄子都是不得不嘗的農家菜!
地址:滿覺隴路四眼井51號
人均:35
杭城最辣酸菜魚——軒記川菜:沒有扁龍那麼出名,沒有丁哥那麼多分店,沒有青芝塢那麼火爆。就靠著味道和劃算的價格吸引我一次次光顧。魚肉夠嫩,量也大,酸菜魚番茄魚都是首選!
地址:雙菱路128號
人均:35
一張A4菜單撐檯面——扁龍:在河坊街上有很多參差各異的飯館,店面不大、環境一般、價格不貴、東西好吃的搜羅了一圈估計只有扁龍出現在搜索結果中。神仙湯的名字由來不得而知,而一口湯入肚之後便知其中感受,如果沒有喝過神仙湯就等同於沒有來過扁龍。
地址:河坊街77號,近中河路高架
人均:35
第三部 小資漫步曲
玻璃房裡的餐廳——榆園:在四眼井一帶有很多不錯的館子,除了江南驛榆園也是一家。在透明的玻璃餐廳里一邊吃著土雞,一邊欣賞優美的環境是人生的美事。如果能受得了臭菜的話一定要吃他們家的臭臭鍋。
地址:滿覺隴路四眼井1號(近虎跑路)
人均:40
可以給90分的杭幫菜——二盅:知道杭幫菜的饕餮一定知道「開元」,之後又有「新開元」,而二盅其實就是老開元。並沒有太大的噱頭和新意,賣的仍舊是醬鴨、元寶蝦、雞湯等杭幫反反之輩。杭州人絡繹不絕,我等上海人也是趨之若騖。賣點是傳統、經典、美味。
地址:浣紗路2號1樓
人均:40
半坡上的小店——楓都:無法挑剔的醬鴨和蝦,個人感覺比老頭兒的要更勝一籌,當然價格比起老頭兒家稍稍貴些。醬鴨的醬汁每次都被用來拌飯,一滴都捨不得剩。在北山路附近想要吃飯的話會選擇這里。
地址:曙光路白沙泉198號
人均:45
最自由的「食堂」——江南驛:椒麻雞、酸辣包心菜、雞爪、南乳子排、孜然菠菜。裝菜的餐具個頭都很大,菜量也大。環境當然也是一部分因素,還有自助水果和茶飲。
地址:滿覺隴路四眼井87號(虎跑路口)
人均:45
外婆家的升級版——指福門:比外婆家的環境更好些,有些像車箱。特色有和「茶香雞」配對的「雷公鴨」,也有和江南驛別苗頭的「椒麻雞」。味道都不錯,價格相對外婆家更小資一點。
地址:體育場路218號杭州日報大樓旁
人均:50
觀湖品茶佳處——聞鶯閣:在柳浪聞鶯景區內。最低消費68,從9點到4點一批,無限量暢食暢飲。東西品種還算多,水果也挺豐富,口味一般,但是地理位置有優勢,可以約上幾個朋友打牌聊天泡一天。累了能看看西湖,看看雷峰塔。
地址:南山路清波門柳浪聞鶯3號柳浪聞鶯公園內
人均:50
浪漫下午茶——古典玫瑰園:中國美院旁有不少好地方,酒吧、保時捷展廳……漂亮精緻的玫瑰園是下午茶最好的選擇。雖然有些小貴,但是花朵般的茶具、皇室般的環境、別致的玫瑰水,一切都讓人感受物有所值。南山路走累了的話這里是最好的歇腳處。
地址:南山路220號
人均:50
杭州人會去的茶館——青藤:如果是杭州人,如果不是第一次泡杭州的茶館,那麼就一定知道青藤。最低消費也是68,但東西比聞鶯閣要好吃,特別是他家的雞翅。聚會、談心、打牌、發呆,所有休閑、娛樂、聯絡感情的活動,選在這里是不會錯的。
地址:南山路278號元華廣場2樓
人均:60
明星光顧之地——玉麒麟:我曾假想,張曼玉小姐當時在湖濱路附近逗留的時候就不經意地來了麒麟。因為環境夠好,因為有杭幫招牌菜,更因為有聲望的蟹粉菜。香港人有太多喜歡蟹粉菜,這里也蟹粉菜色也的確夠鮮,夠清淡。想要嘗試地方特色,又想要免俗小資一些的話可以不去樓外樓,麒麟是新式杭幫菜中的一塊璞玉。
地址:東坡路12號
人均:70
菜式環境一流的——山外山:在玉泉除了有浙大里平民的留學生餐廳,恐怕不得不說還有一個山外山。名氣沒有樓外樓來得那麼響亮,東西卻好到讓人感嘆「山外青山」。最最最無法忘懷的是八寶魚頭!配料豐富而優良,鮑魚、蝦、海參、菌菇、肉皮、火腿……每一口都不會讓人失望。唯一的遺憾是價格比較小資,不是每次去都能吃的起。
地址:玉泉路8號
人均:100
3. 杭州哪裡的自助餐比較好吃
大而全的就不說了就說自己最近去過的
吳山廣場邊(吳通寶斜對面)
加勒比海自助燒烤
75一人
11:00-14:00
17:00-21:00
烤肉,壽司,冰激凌,蛋糕,水果
環境和整體氛圍都不錯,雖然你未必能吃下75的食品,但對得起75塊的感覺了.
4. 杭州的小吃聽說不錯,請問在哪裡買正宗的
杭州的:西湖藕粉 ; 貴妃松花餅;河坊街有一家龍須糖很好吃, 送人的話 西湖藕粉比較好吧, 帶西湖兩個字嘛
5. 求杭州鼎泰豐地址,台灣美食,聽說那的包子很好吃!求詳細地址
地址:百江干區富春路701號萬象城3樓(近市民中心)
6. 杭州哪裡的面好吃 杭州最值得品嘗的面館有哪些
杭州10大不得不去的面館。
步驟/方法
NO.1菊英面館:
江湖人稱杭州第一片兒川
招牌面:片兒川
菊英面館,雄鎮樓附近一家門臉破落得毫不起眼的小面館,幾乎已成了杭州城裡麵店的傳奇。他家的片兒川,江湖上號稱杭州第一片兒川,經常光顧的人會熟門熟路地叫上一碗,然後要求在面里加油渣、蘑菇和一個荷包蛋。
從凌晨五六點鍾開始一直到下午1點鍾光景,菊英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很多人運用各種交通工具從老遠的地方趕來,其中不乏傳說中的賓士、寶馬等名車。在這里,無論你是公司中指揮著千軍萬馬的CEO還是月薪僅一千到頭的小職工,都無一例外地要領個號子來排隊。假如是在中午的吃飯點兒上去,為了一碗面而等上四五十分鍾是極其平常的事。而很多人都那麼甘願地等著。
麵店很小,里頭只能擺下六七張桌子,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坐在露天搭出來的桌子旁,很局促地和陌生人擠在一起吃面。即便是大冬天,也同樣有很多人嘴裡呼著白氣,在寒風里捧著碗面吃得不亦樂乎。
菊英面館還有幾大標志性的招牌,一就是它的老闆,一個長得很像港片里元華的男人,時常穿著條軍褲忙來忙去。二是那個叫號子、負責收錢的女人,即使同時有二十幾號人在她那裡點了不同的面,她也總是過目不忘,從來不會把你的面端到另一個人的桌上。三是這面館竟然還有寒、暑假,過年前後和大熱天里總有一段固定的時間是要關門休息的。
NO.2大學路麵店:最牛面館
招牌面:豬肝面
到了大學路,前後走一圈,那間看上去最臟最破的小店面就是大學路面館了。它沒有正式的名字,門樑上只有兩個字:麵店,而「大學路」三個字是食客們自行加上去的。最近,據說某電視台給它掛了塊匾,稱之為「最牛面館」。
大學路的這間麵店,當年由豬肝面打牌子。面是有點點生的那種,搭配的豬肝炒得非常到位,不是那麼嫩得見血,也完全不會老,味道甚至超過城中某家名餐館做的菜梗豬肝。即便如此,豬肝面的魔力還是比不過門口的老闆娘。在忙碌的中午,大把大把的人涌進小店,每個人都管自己報著要點面品種和數量,個子小小、描著眼線的老闆娘手裡不停地翻炒著豬肝,根本沒有時間來重復著確認客人的單子。幾分鍾後,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就放到客人的眼前了,卻從來沒聽見有人報過錯。
一碗面下肚,誰也沒心思在小店裡多坐一分鍾,急急地結賬出來。更神的事情在這里,只要你走到她面前說聲「結賬」,她眼皮都不見得要抬,就能把你吃了什麼、需要多少錢准確無誤地報給你。
NO.3忠兒面館:捧起大面碗把湯喝光
招牌面:豬腰面、三鮮面、牛腩面
西溪路的東頭——10年前這里聚集著很多縫紉攤兒,在它的對面,四年前開出了一家小面館,開始時也是無名氏,後來生意火了,門臉上就掛出了如今這個忠兒面館的招牌了。
忠兒面館里最出名的是豬腰面,就是面的澆頭上有一份豬肝還有一份腰花,量都很足,豬肝很嫩,腰花也絕對不帶一點臊味,且品質始終如一,這是食客們「堅守」忠兒這片陣地的共同原因。三鮮面和牛腩面也是這里的明星產品,和豬腰面一樣,忠兒面館的湯是眾口一詞說好的,胃口大的通常會捧著只碗咕咚咕咚喝個底朝天。
麵店通常在半夜後才打烊,但不保證在一天中的任何一個階段少了這種面或那種面,因為每種面的料都配備有限,當天進貨當天賣完,吃不著的只能第二天趕早了。
麵店旁的圍牆里還有條小弄堂,有點別苑的意思,里頭擺著幾張桌椅,一旁煤餅爐子上的高腳鍋里燉著高湯。幾只一米多高的鍋子里熬著骨頭、羊肉等等,面里頭湯的鮮味原來就是出自這里。
除了西溪路上的這家,忠兒面館如今已經有兩家連鎖店了,但不知道什麼緣故,在江湖上,倒是這家最破落的店名聲最響,人們也仍然最願意來這里吃面。很多人說,同樣是忠兒,面還是西溪路上的最地道。
NO.4湖田北弄面館:純手工擀麵夠勁道
招牌面:三鮮面
這也是一家沒有名字的面館,地理位置很偏僻。得先找到嚴家弄的夏衍故居,再往旁邊一條名叫湖田北弄的狹長弄堂里走。抬頭只要看到一塊寫著「面館」兩字的破舊招牌,就算是找到它了。
此店面積不大,不會超過10個平方米,只經營手拉麵、粉乾和年糕,沒有炒菜。面條都是老闆娘每天凌晨5點起床,純手工擀出來的,不放蘇打粉和鹼,和機器面完全不一樣的口感。因為面條寬而稍硬,不好夾,在顧客的建議下,前陣子,老闆娘還特地換了一批粗一點的一次性筷子。
每天,生意最好的時段都在中午。大約12點左右,電話就會響個不停,基本都是在東站小商品市場做生意的人叫的外賣。
青菜面、雪菜面,4元一碗,大排面6元。問起這里的特色面,老闆娘一定會向你推薦6元錢的三鮮面。蝦干、貝殼肉、香菇和青菜,面量足,澆頭也足,湯雖非老湯但夠濃厚。
老闆娘一家來自溫州,在此處開麵店已有6年時間,做的基本都是回頭客。她還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正念高三,有空時也會來店裡幫忙。所以,如果你恰好是在周末來這家麵店吃面,興許還能碰見這位美女。
NO.5百井坊麵店:開在居民樓2樓的麵店
招牌面:大排面、大腸面
「吃面請上二樓」,如果沒有這塊指示牌,估計沒人會想到在這幢居民樓里還會有這樣一家生意不錯的小麵店。
要尋此店,首先得找到百井坊的姚式盲人按摩。從這家按摩店的後門走出去,然後右拐上2樓,迎面看到的人家即是。大排面、牛肉麵、大腸面……一般品種的麵食都有,也賣蓋澆飯。
老闆和老闆娘是杭州本地人,有個即將學成的西點製作專業的兒子。此處既是他們做生意的地方,也是吃住之所。
這已經是麵店經營的第十個年頭,做的大多是街坊鄰居的生意。因此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老闆將一碗面端到顧客面前後,自己也坐下來,用杭州話和對方天南海北地聊起來,可能還會喝上幾瓶啤酒,甚是投緣。有時,一些相熟的老顧客自己動手往面里頭加幾片豬肝或者其他的小菜,老闆也不太會計較。
NO.6復興南街麵店:板凳上吃面成風景
招牌面:豬肝面、拌川
傍晚時分,在復興南街上來回走了好幾遍,就是沒找到這家傳說中人氣很旺的麵店。一問,才知道身後的一家沒有絲毫識別標牌、鐵閘門緊閉的小店就是,但它只做早上和中午的生意。
於是,第二天趕了個大早,再次光顧,麵店的人正忙著呢。等面的隊伍排得老長,一堆人坐在店門口前的小板凳上哧溜哧溜吃得正香。還不時有人開著車過來,人行道上停著不下四五輛汽車。
老闆娘說,每天下午2點以後麵店就關門了,因為「生意是做不完的」。這家店的特色是豬肝面和拌川,牛肉麵、大腸面不在售賣之列。6元錢的拌川是顧客點得最多的種類之一。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夠味、量足,附贈的湯也挺鮮,如果再加點腰花和油渣會更好吃。
來此處吃面的顧客有一個特殊習慣,大多願意在店門口吃,即使店內還有座位空餘。他們大多會在點單後,自覺地找來兩張板凳,然後排隊,等著一手付錢一手拿面。面到手後,在一張板凳就坐,將面放於另一張板凳上,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啃著大排、嚼著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也毫不理會過往行人的眼光。這其中還不乏一些穿著時髦光鮮的女人。
NO.7湖墅北路上的板凳面館:環境再惡劣也要來吃面
招牌面:豬肝面、大排面
無獨有偶,湖墅北路上這家板凳面館的歷史應該較復興路上的那家更久遠,在江湖上的名聲也更響亮。
假如你到了湖墅北路靠近小河直街的位置,隨便從馬路旁邊拖個人來問:那家板凳面館在哪裡?估計十之八九都能回答得上來。
板凳面,分外場和內場,內場有桌椅,但是昏暗狹小,總共容不下十人;外場其實就是路邊的空地,沒有桌椅,只有無數一高一矮的板凳——矮的那張板凳是凳子,高一點的板凳充當桌子,乍一看去,人們就像鳥一樣停在那裡吃著面。也許是因為敞亮通氣的緣故,外場人氣更旺。
說實話,從沒光顧過這家店而正准備去光顧的人,還真得有一定的心理准備:這里雖然離小河直街旁的清亮河水僅數步之遙,但吃板凳面時並不能飽覽美景,反而要在面里摻上一些汽車貢獻的尾氣和周圍拆房時的灰塵;最要命的是,前一撥吃飽喝足拍拍衣衫走人了,後來的人要接受不僅有被他們丟棄的、滿地皆是的骨頭,還有一張張油光鋥亮的板凳。
這里主打的是大排面和豬肝面,一家三口操持著這個麵店,負責燒面條的是老媽媽,面是她從早上5點多起一碗碗燒出來的。有食客無數次聽到她家老頭子說:鈔票是賺不光的,人要休息的——所以,通常中午時分,這里的面就賣完了,即便這時候總有開著車從大老遠趕過來吃面的人,但也只能失落而歸。
NO.8阿強面館:價格小貴口碑超好
招牌面:蝦爆鱔
復興南街的阿強面館在網上有著不俗的口碑,時常會有人特地開車去那裡,等上十幾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就為吃一碗面,尤其在周末的時候。
去的時候,里外都已經坐了人,門外的人坐在小板凳上端著大碗呼嚕嚕地吃著,老闆娘則麻利地在鍋里翻炒澆頭。
這里的麵食主要有湯面和拌川兩種,也兼做炒菜。除了片兒川、大排面、肉絲面、豬肝面等5種面價格在10元以內外,其他的面,比如腰花大腸面、爆鱔腰花大腸拌川,價格多在10-40元之間,走的是中高檔路線。加3元,可另添蘑菇。加番茄2元,加筍4元,油渣免費添加。
蝦爆鱔可以算是這里的特色面,油水夠重,味道濃郁,但價格小貴,27元一碗。老闆娘說,黃鱔是直接在街對面的農貿市場買來現殺現燒的,所以特別新鮮。腰花面和豬肝面的口碑也不錯。
拾掇的小姑娘記性很好,對每個人吃什麼面,一共多少錢過目不忘,一般不會記錯。如果想在中午時間去這家店吃面,請記得要早一些,晚了可能就得站著吃了,小板凳都不一定夠用呢。
NO.9阿良面館:做的就是老杭州味道
招牌面:爆鱔面、兩面黃
阿良面館在高銀街的盡頭,門面是凹進去的,唯一顯眼的是店名上的一行字「老狀元館主廚掌勺」。看上去它就是一家普通的麵店,店不大,位置不顯眼,裝修也一般,但在江湖上的名聲卻很大。追捧它的食客中不僅有周邊一些飯店的掌櫃,據說,連杭州城裡一些著名餐廳的老闆也是這里的常客。
小店裡九張圓桌上的客人大半是拼桌,有些客人落座也不聲響,自顧自看起了報紙,但一團和氣的老闆娘卻像是他們肚裡的蛔蟲一樣,總是將不同的麵食送到需要的客人面前——原來大多數都是熟客,而且多數都是老杭州人。
小店裡主打的是爆鱔面,還有阿良師傅拿手的正宗「兩面黃」,那是一種脆生生在油里煎過的面條,上面澆淋著肉絲、豆腐乾絲和京蔥。
蝦爆鱔面、爆鱔過橋、爆鱔半湯……凡此種種,再上盤幾塊錢的毛豆煎臭豆腐、主料是鴨肫和肚頭的老杭州「爆雙脆」、頗有名聲的「鹵蛋燒肉」,小小的麵店裡,到處都彌漫著一種老杭州的味道。
NO.10德勝小區里的無名面館:常有人連澆頭都單點一份
招牌面:豬肝面
浙工大後門對面小區里的這家麵店,僅僅佔用了社區活動中心一個小小的房間,每天,室外總是站著很多等著吃面的顧客,周圍的上班族、學校里的學生、社區的居民,當然,還有聽聞了它的名氣特意趕來的人。這樣的排隊,一直要延續到下午2點才會告一段落。
中午高峰期,等著吃面的人在門口擠成了堆,老客們「戰斗」經驗豐富,到了面館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廚房外面先拿號子,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順便盤算一下自己要吃些什麼。
麵店掌勺的是個大姐,四十來歲,做面做得起勁的時候,常會隔著窗戶跟顧客聊天。大姐最得意的就是她的漂亮女兒,是學校里教英文的先生,大姐常和熟客虛貶實褒地說:噫,她就是愛打扮。
麵店很小,室內只夠放兩三張小桌子,剩下的就是散落在室外樹蔭下的桌子和凳子。麵店做得最好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澆頭」,豬肝、牛腩還有小黃魚什麼的。她的豬肝面是店裡的招牌,醬過的豬肝炒得嫩極又入味,百吃不厭。澆頭也可以單點,所以常常有人點西紅柿筍干雞蛋面再外加一份牛腩加豬肝加小黃魚,這可謂是史上最豐盛的一碗面了,當然,味道也不是一般的好。
7. 杭州最好海鮮自助餐廳在哪裡
自助餐這種就餐方式,在很多年前便有了。它的好處在於食客們可以不受人數、菜式的限制,享受到自助餐廳內各種食材的美味。自助餐的品種也非常的多,除了有各種中國菜系的餐食之外,高檔自助餐廳還會聽過不同國家的菜餚,如泰國菜、日料等。小編整理了杭州三大海鮮自助餐廳排行榜,一起來看看吧!
杭州三大自助餐廳排行榜
西湖國賓館·8號樓咖啡廳(評分:88)
友好飯店-西湖旋轉餐廳(評分:85)
契弗利酒店-麗格全日餐廳(評分:84)
西湖國賓館·8號樓咖啡廳
人均:¥286
西湖國賓館開業至今已有一百來年,其依靠在杭州西湖旁邊,在此就餐可以觀賞到優美的湖景。在其八號樓的咖啡廳是一家自助餐廳。這家餐廳憑借地理優勢和出眾的菜品而收獲了許多食客們的青睞。餐廳內的自助餐區域種類繁多,不乏海鮮區、日料刺身壽司區、燒烤區、甜品區等等。最受歡迎的還是蒸檔區的「蒸貨海鮮」,不過食客需現場點單,現點現做,保證食材的新鮮。
評價:鮑魚湯的鮑魚很大一顆,湯也很鮮美,甜點超級棒,都很不錯。蒸海鮮的小青龍真的超級鮮!松茸飯也很好吃,冰鎮小龍蝦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沒有之一。
友好飯店-西湖旋轉餐廳
人均:¥267
友好飯店的店址在西子湖旁邊,它是杭州老牌酒店的其中一個。而西湖旋轉餐廳是在酒店的頂樓,在此就餐可以從全透明落地玻璃窗看出去,西湖的全貌一覽無遺。取食區就在餐廳的大廳中間,分區比較集中,食材都非常的新鮮,海蝦、青口、加拿大雪蟹腳等都一應俱全。值得一試的是它們的湯品,金堂海皇羹的人氣超高。
評價:旋轉餐廳每兩個小時旋轉一次,在這里看西湖比在客房看還要好。自助餐的品種很豐富,燒臘有吃出港式燒臘的味道,海鮮的質感都挺不錯的,日料和泰國菜也都很好吃。
契弗利酒店-麗格全日餐廳
人均:¥303
契弗利酒店是將11棟原國家廠絲倉庫改造成酒店的。旗下的麗格全日餐廳在杭州海鮮自助餐界內頗負盛名。麗格全日餐廳憑借菜餚的種類繁多而出名,其中主打餐食還是海鮮。餐廳的海鮮都是每周三次空運補貨的,保證了食材足夠新鮮。其中的法國吉拉多生蚝廣受稱贊,生蚝的大小有拳頭那麼大,汁水豐盈,怎一個鮮字了得!
評價:生蚝清蒸真的好評,蒜蓉小龍蝦味道很不錯,龍蝦的肉質也很緊實、彈牙。鐵板區的牛排、阿根廷紅蝦、招牌鵝肝都是我的心頭好哈哈哈!楊枝甘露和焦糖布丁的出品也還可以!
8. 聽說杭州白鹿店的菜很好吃,價格大約在多少
不知你說的是哪間?
杭州共有三家
新白鹿酒店(龍游路店)
地址: 下城區龍游路56號 87922071
南瓜餅很好吃,東西都很便宜,
圓貝粉絲也很好吃。
性價比很高,上菜也很快
白鹿餐廳(中山北路店)
地址: 下城區中山北路572號
電話: 0571-87910599 87910699
這邊的菜,味道比老白鹿要差一點
白鹿餐廳(耶穌堂弄店)
地址: 下城區延安路耶穌堂弄15號
電話: 0571-85151554
重新裝修後,環境比以前好很多
菜價不高,量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