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雙峰村屬於哪個街道
擴展閱讀
廣州黑人問題怎麼辦 2025-07-10 06:57:56

杭州雙峰村屬於哪個街道

發布時間: 2022-10-29 18:07:13

❶ 杭州靈隱郵編多少

郵編查詢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路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龍井村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雙峰村

❷ 杭州科技館地址,杭州博物館地址

杭州科技館地址:杭州市武林廣場7號 杭州博物館門票電話及公交線路浙江省博物館� 位於孤山路25號,始建於1929年11月,其前身為「浙江省西湖博物館」,1931年3月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1949年建國後,更名為「浙江博物館」,1973年11月再更名為「浙江省博物館」。目前收藏的各類文物達十餘萬件。1990年至1992年,省政府耗資2000萬元對館進行了擴建,新館佔地2.04公頃,建築面積7365平方米,陳列面積6000多平方米。� 門票:10元 電話:87980281(總機)�
公交線路:7路、28路、游1路均可到達�
浙江自然博物館� 位於杭州市教工路新10號。1984年從浙江省博物館獨立出來成立浙江自然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於1997年初開始建設,1998年1月6日對外開放。� 門票:5元 電話:87068134�
公交線路:58路、1路、15路均可到達�
中國絲綢博物館� 位於杭州西子湖畔的玉皇山前。由國家旅遊局立項,原國家紡織工業部、國家旅遊局、原中國絲綢公司、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共同投資2100餘萬元建造。館佔地73畝,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於1992年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現在文物藏品及標本1.2萬余件。� 門票:10元 電話:7062181�
公交線路:31路�
中國茶葉博物館� 位於杭州西湖區龍井鄉雙峰村。1986年由國家旅遊局立項,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資500餘萬元,於1991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館佔地約34畝,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由陳列大樓、風味茶樓、多功能樓等組成。茶博二期工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佔地區22畝,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於1998年建成。� 門票:10元 電話:87964221�
公交線路:27路�
南宋官窯博物館� 位於杭州八卦田東側烏龜山麓。1986年由國家旅遊局立項,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資470萬元,在遺址所在地建造了博物館。館於1991年11月對外開放,次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佔地17餘畝,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 門票:10元 電話:86081049�
公交線路:39路、20路、31路、308路均可到達�
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位於杭州吳山腳下大井巷。是1986年由國家旅遊局立項,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資2600萬元建造的,於1991年對外開放。館總建設面積4000多平方米。門票:10元 電話:7815209�
公交線路:8路、K8路均可到達�
良渚文化博物館� 位於餘杭區良渚鎮的西北部。於1992年1月破土動工,佔地25畝,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總投資553萬元,1994年5月28日正式開館。� 門票:10元 電話:88778900�
公交線路:513路、313路均可到達�
張小泉剪刀博物館� 位於大關路33號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內,佔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於1993年建成,共有展品780餘件。� 門票:2元 電話:88703733總機轉�
公交線路:804路、1路、503路、23路、15路、151路、55路均可到達�
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 位於涌金路238號。於1995年開始籌建,1998年3月13日舉辦模擬展示,該館面積200多平方米,現擁有歷代錢幣1.5萬余枚。品種多達4000餘種。� 門票:(特定) 電話:87911087�
公交線路:834路�
都錦生織錦博物館� 位於都錦生絲織廠內。館佔地7000餘平方米,其中陳列室500平方米。於1997年5月15日建成開放。� 門票:(免票) 電話:87061103�
公交線路:12、305、21、26、30、14、151、152、18路均可到達�
中國印學博物館� 位於孤山西泠橋畔,由杜庄擴建而成,建築面積為1000平方米。主館設有歷代璽印廳、篆刻藝術廳和書畫廳,以實物向觀眾展示我國印章與印學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展示珍品達600件之多,還有數百件藝術品。於1999年9月26日開館。門票:10元 電話:87975052
公交線路:K7路

❸ 應該怎麼樣介紹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❹ 雙峰龍井茶屬於哪塊

西湖龍井茶的核心產區之一。
雙峰村也是盛產西湖龍井茶的核心產區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在20世紀60年代西湖 龍井茶曾經出現過低迷時期,龍井茶區茶葉收購平均價低於全省水平,這種反常現象嚴重挫傷了茶農的積極性。
在1972年6月,杭州市在西湖雙峰(大隊)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茶葉工作會議。
會議強調在重點產茶公社和大隊實行「以茶為主」的方針,確立了茶葉生產在全西湖區農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975年,雙峰村還開始了茶園噴灌工程。自此西湖龍井茶的生產走向現代化、科學化。

❺ 樓閣珊是什麼

教學目標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於景的手法。

2.鑒賞品味散文的內容,表現技巧、語言。

3.理解作者表達的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設計

第一:用5分鍾檢查《答謝中書書》《秋聲賦》的閱讀

第二:用20分鍾處理練習冊P70/5、6、7、12-17題

第三:用5分鍾介紹作者,聽課文錄音

第四:用25分鍾學習分析課文

第五:用20分鍾處理練習冊P76頁閱讀題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是唐代劉禹錫《陋室銘》的語句,雖是一棟陋室,但在詩人眼裡卻充滿了清幽雅靜的情趣。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如入簾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同樣在高一,我們還接觸過一位身居陋室卻怡然自得的作家。「歸有光」。

他筆下的項脊軒經過修耷後,是什麼樣子的呢?

「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循,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一間「塵泥滲漉」,狹小破舊的陋室,在歸有光的筆下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今天,我們再一起去參觀一座山間小屋。

二.解題

作者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後一直在台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脫俗,語言優美動人,風格柔和溫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樓閣」,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折射而出現的虛幻的樓台景物,後多比喻虛構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清代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曾引用此語:「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我的空中樓閣》也正是通過虛實相生的寫法,表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嚮往。

三.課文錄音+字詞

四.整體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樓閣」具體指什麼?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2.作者是怎樣寫山和小屋的關系?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暗喻,擬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瓏、小巧的特點

②「柔和的一個角度上」:明暗和色澤差別不大、不刺眼,和順悅耳,質地柔軟,親切、溫順。

山坡平緩,地勢、地形,具體的事物賦予色彩、質地、性情。

③「點破」:直接了當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顯眼、顯要和。

④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叫博喻,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

a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裡去,像蓮花,像海棠葉兒,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灕江上了呢!(楊朔《畫山綉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王蒙《春之聲》)

c「砰」一聲,郎平的一記重扣,激起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鼓掌聲,像海濤擊岸,像山洪爆發,像飛瀑傾瀉。觀眾們蜂湧到場子里,將一束束散發著馨香的鮮花,獻給教練、領隊和姑娘們。(魯光《中國姑娘》)

d張老師卻是一對厚嘴唇,冬春常被風吹得爆出干皮兒;從這對厚嘴唇里迸出的話語,總是那麼熱情、生動、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學生心田上的灰塵無情地掃去……(劉心武《班主任》)

上面例①用「蓮花」、「海棠葉兒」、「一掛一掛的葡萄」、「仙人騎鶴」、「樂隊吹簫」五個喻體來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這一個本體;例②用「雪」、「玉」、「飛濺的浪花」三個喻體來比喻「白丁香花」這個本體;例③用「海濤擊岸」、「山洪爆發」、「飛瀑傾瀉」三個喻體來比喻「歡呼聲和掌聲」這一個聯合體;例④用「播種機」、「大笤帚」兩個喻體來比喻「話語」這一個本體。如果用一個喻體來比一個本體,又用另一個喻體來比另一個本體,這不是博喻,這是比喻的連續運用。

⑤如果從選景、取景的角度看,這些內容從哪些角度觀察?

遠處。----遠觀全景。

3.作者怎樣寫小屋和樹林的關系:

①樹點綴了小屋(由近及遠)。

近觀: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樹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滿山皆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好的綠的背景,使小屋顯得別致出色。高出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美而濃的樹陰」,「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擬人)。

②小屋點綴了樹林、樹叢(由遠及近)

遠看: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築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牆;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隱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

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盡管有豐富的聯想、想像,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屋的形勢和情姿。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個里程碑。

③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山和小屋的關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說以上內容是從實處寫,那麼作者還從哪些方面怎樣寫其它?

虛寫

寫花園:由「領土」有限,到「領空」無限;由「有形的圍牆」到「無形的圍牆」;由花園的花朵到天上的雲霞。小屋的光線也富有浪漫的文學性;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線加強,花蕊慢慢綻開,傍晚,光線暗淡,花瓣微微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卻覺得它彷彿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難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清福,享受著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啊!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個里程碑。

5.從文章的整體看,「我的空中樓閣」是不是確有其建築?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於「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合遠離「入境」「不聞車馬喧」之意。

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於山上,在煙霧迷濛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

6.「我的」這一定語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傾向?從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麼樣的志趣?

喜愛之情。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

讀最後一段。作者特意強調,「這座空中樓閣佔了地利之便」。所謂「地利」即「空中樓閣」,它踞於「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不必養鳥,無須掛畫」,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個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薄,遠離鬧市人境,在塵囂中尋找閑靜,從明麗質朴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度,但作者這種幸福觀是與眾不同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即對社會現實的厭惡和失望,對名利社會的徹底否定;也有其頗為消極的一面,即超凡脫俗、清心寡慾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這種「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種海市蜃樓式的幻景罷了,小屋只是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他所企望的境界實際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過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託。

文章開將從山寫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來之筆點出小屋的位置,接著用一組博喻來突出小屋點綴山,接著重點寫小屋和樹的關系,這部分由近到遠,由局部到整體,多方位寫兩者的關系。爾後,又以大量篇幅立足於小屋描寫外面的景緻,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在對外面多種景物進行描寫的基礎上更側重於抒寫自己對自然景物的感受,這樣獨具匠心的構思,使文章的內容由淺入深、由實而虛,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寫抒發了情懷。

5.表現手法

文學創作中,作家有時感到某種抽象的精神難作具體描繪,有時也會由於某些原因不便對所表現的失望進行直接描述,於是便往往借對某一適當物象的描寫,便抽象的精神具體化,讓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達出來。《我的空中樓閣》便是這樣的托物言志、詠物寄情的作品。狀物與言志,融洽無間,和抒情也渾為一體。

托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已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示例:

我們學校大禮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銅鍾。

這口老銅鍾和學校大禮堂同齡,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從我上一年級到五年級,幾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於日曬、風吹、雨打,全身長滿了青綠色的銅銹,因而外表並不美觀,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紋外,再沒有別的打扮了。

有一天,學校停電,電鈴響不起來。這時老銅鍾響了。「當!當!當!」好像在招呼我們,「上課了,大夥兒快進教室吧!」喲,老銅鍾居然也有比電鈴好的地方呢!

老銅鍾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打算一輩子都作為我們默默作貢獻似的。(《大禮堂屋檐下的老銅鍾》)

說明:這篇文章通過對大禮堂屋檐下的大銅鍾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意願做一個淳樸厚道、不計報酬,一輩子為人們默默做貢獻的人。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銅鍾所在的地點和方位之後,重點抓住老銅鍾的兩個特點來言志。一是抓住老銅鍾的「老」。老銅鍾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全身長滿了銅銹,外表並不美觀,也不光亮。贊美了老銅鍾淳樸厚道,一輩子為學生作貢獻的精神。二是說明老銅鍾的作用。在停電的時候,老銅鍾發出「當!當!當!」的響聲,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贊美了老銅鍾不計報酬,隨時為學生們服務的精神。作者對老銅鍾的贊美,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意願和志向。這篇文章在描寫老銅鍾時,採用了擬人的方法,如老銅鍾在電鈴不響的時候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結尾寫老銅鍾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這樣寫較鮮明、具體地表達了作者的志向。

7.描寫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寫景物時,角度變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現的景色是:「有了這許多樹,小 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著。樹的動……」看到小屋的整體,看到屋的大小和樹的動靜的配置。總之,近看到得的印象,歸結為「含蓄而有風度」。

B.而遠眺呢?「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想於枝頭,輕靈而自由。」從大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徵鮮明的局部、一些線條、一排瓦屋、一片藍、一片白,而整體則在樹叢中「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遠眺得到的印象,歸結為「輕靈而自由」。

C.此外,還有仰視:「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D.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後退了一些。」

E.又有白天所見——景物線條、色彩、層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見——「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

F.還有從屋內向屋外看:「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總之,作者以心愛的小屋為焦點,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描繪,寫出了小屋在各種視角下的各個方面,寫出了小屋的神韻。只有心靈自由,襟懷開闊,胸無塵滓,而且愛屋情篤,才能如此放縱筆墨,視點任意東西南北。

五.拓展閱讀

讀下面一段短文,我們或許有了一種閱讀的沖動,想急切地走進李樂薇的精神家園——「山中小屋」。

夢中的家園

—讀《我的空中樓閣》有感

年少時,讀過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記憶中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簡單的一句話,卻把小屋的優美意境表露無遺!

清新、自然、流暢、雋永,是我對整篇短文的印象,讀完此文,猶品了一杯香氣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卻是讓人回味無窮……

隨著都市的繁榮和發展,在現代化的城市裡生活,整天都被包圍在喧囂和嘈雜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擁擠,工作時的勞頓和辛苦,人們已逐漸湮沒在都市中,難得的假日又得為生活的瑣碎和繁重而操心,購買衣物,購買油鹽醬醋,雙休日就這么葬送在日常家居中,偶爾的出外踏青旅遊,也只是聊解一下心情而已,等到元旦國慶等大節日,幸運地有那麼幾天假期,又該回家看望老父母,真正的讓心情放鬆,呼吸大自然,在我的生活中,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偶然間,又讀到這篇短文,只讀讀而已,心情就已豁然開朗,多麼美麗的居所,多麼幸福的人生。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遠離凡塵俗世,遠離都市喧囂,真是神仙過的日子!難怪宋代的林通,甘願拋棄榮華富貴,隱居山林,弄梅侍鶴,被後人喻為「梅妻鶴子」,歷代許多的名人都愛歸隱山林,而且愈發萌發靈感,寫出了更動人的詩篇,難道不是因為也浸染了大自然的靈氣?「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茫茫的大自然,雲霧繚繞,層山疊翠,生活在此中,又怎能不釋懷?

還記得讀過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當時的感覺就是楊玉環終於得到了解脫,告別皇宮里的爭權奪勢,掙脫頹廢低迷的愛情,終於找到了屬於她自己的人間仙境,難怪傳言貴妃並未死,但她卻始終沒有再回去。心靈一旦放飛,又怎能輕易地收回?

一直追尋夢想中的家園,希望有心靈的一片空間,但是我沒有李樂薇那麼幸運。擁有自己的空中樓閣,最經典的兩句: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無需掛畫,門外有幅畫——名叫自然。真是叫人羨慕欣喜,鳥語花香,自然清新的生活是最滿意的人生。

六.這篇散文把小屋置於一幅幅圖畫中呈現給我們讀者,圖畫有小屋的全景、夜景、遠景、近景、特寫景,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把小屋點染勾畫,加欣賞一系列畫卷,使我們大飽眼福,可我們能否結合文人的作品機及文人,描述一下生活於其間的作者應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可以用我們知道的文人為其畫像?

提示:這一步實際是在調動學生的文化積淀,通過比較,發散思維,來尋找古今文人在寄情山水的相同點,學生可以各抒己見,不一定就是生搬硬套某一文人和李樂蔽是完全一樣的,只要尋找到某一相通點即可。

1.可想像為當代「陶淵明」的形象,他在《歸園田居》中寫到「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陰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入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這樣一個情然自樂的「世外桃源」,詩中表現出他回到田園、重溫田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氣氛的內心欣慰之情。田園的和平安寧的生活,正是詩人心中的嚮往之景。

2.可以想像為當代「王維」,他在《山居秋瞑》中寫到「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問照,清泉石上流。竹暄歸院女,蓮動下舟漁。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中的「明月」、「清泉」、「竹」、「蓮」構成大自然清雅靜美的畫面,暗示了詩人嚮往自然、追求歸隱的人生理想。

3.可以想像為當代「李白」,他創獨坐敬亭山種寫到「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所有鳥類都已離開敬亭山高飛遠逝,極目長天,空空盪盪,山頂僅有的一片孤雲,也在慢悠悠地竟自獨向天邊飄離而去。鳥去山空,雲去山孤。而此時,詩人眼前默然無語的敬亭山,卻賦予了靈性,與詩人「相看兩不厭」,山與人,兩相親,山水自然成為詩人的知己,使詩人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

4.可以想像為當代「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們看到作者目接山水之美而樂,娛清山水悠閑自適的情調。「樹林陰毀,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馬樂也。」作者「醉」於山水之間。「禽鳥」同樣「醉」於山水之間,而作者耳聞鳥鳴之音也為之樂,使大自然的山水禽鳥都富有了靈性,達到了人與大自然融匯為一的境界。

5.還可以想像為「孟浩然」、「劉禹錫」、「周敦頤」,甚或「朱自清」,「郁達夫」、「徐志摩」。

註:指導學生聯想和想像,一定還要圍繞文章的內涵會發散思維,要能自圓其說,側重一點來讀。如想像成「陶淵明」、「王維」就抓住與李樂薇都是寄情山水,嚮往大自然,嚮往清幽閑適的生活這一點來談;想像成「李白」、「歐陽修」則可談到文中小屋的「含蓄而有風度」、「輕靈而自由」一樣,文人筆下的「敬亭山」、「滁州山水」都賦予了靈性,與文人在心靈上有了靈通,達到了「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自然審美境界。

❻ 杭州城區邊郊有哪些農村村委

江干區
筧橋鎮:俞章、水墩、草庄、浜河、白石、同心、黃家、筧橋、橫塘、黎明。
彭埠鎮:五堡、六堡、七堡、興隆、普福、建華、新風、紅五月。
丁橋鎮:沿山、皋城。
九堡鎮:九堡、三村、三衛、宣家埠。

拱墅區
康橋鎮:康橋、謝村、西楊、義橋、永和、獨城、計家、平安橋、蔣家浜、吳家墩。
半山鎮:半山、金星、石塘、沈家橋。
祥符鎮:孔家埭、新文、總管堂、星橋。

西湖區
三墩鎮:塘河、雙橋、五幸、繞城、山聯、華聯。
雙浦鎮:外張、老沙、吳家、新沙、龍池、浦塘、東江嘴、小叔房、麥嶺沙、小江、袁家浦、蘭溪口、新浦沿、夏家橋、杭江、杭富、周富、三陽、下楊、雙靈、靈山、白鳥、湖埠、銅鑒湖、板橋、桑園地、翁家埭、周家埭、何家埠、回龍。
轉塘街道:中村、橫埭街、良戶、南村、浮山、繆家、賢家莊、金家嶺、長埭、桐塢、龍門坎、何家、慈母橋、上城埭、外桐塢、西湖茶場。
西湖街道:雙峰、龍井、九溪、梵村、茅家埠、滿覺隴、楊梅嶺、翁家山、梅家塢。
蔣村街道:西溪。
留下街道:石馬、東穆塢。

濱江區
西興街道:馬湖、西興、協同、星民、共聯、襄七房、七甲閘。
長河街道:江一、江三、山一、長一、長二、張家、湯家井、湯家橋、傅家峙、塘子堰。
浦沿街道:新生、浦聯、冠一、山二、東冠、岩大房。

❼ 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杭州景點簡介: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它景點還有保叔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門票·開放時間:
杭州西湖部分景點票價: 靈隱寺30元;飛來峰35元;岳廟25元;六和塔20元; 虎跑15元;郭庄10元;三潭印月20元;玉皇山10元;
交通概況:
蘇堤: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麴院風荷:乘507、538、15路麴院風荷站下 平湖秋月:27路,7路岳墳站下 斷橋:K7斷橋殘雪站下 柳浪聞鶯: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花港觀魚公園: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雷峰:K4,游1到凈寺下 雙峰插雲: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雲棲竹徑: 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滿隴桂雨:乘K4路動物園站下 虎跑: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龍井問茶: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九溪煙樹: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線可達 吳山:乘35、38、40路到吳山廣場站下 黃龍洞:乘16、21、23、28、K599路在黃龍洞站下 玉皇山:游3玉皇站下 寶石山:乘K7、游2、27路在葛嶺站下

著名景點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宣布了「三評西湖十景」的結果。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這些景點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 .
西湖山林景點:雲棲塢、煙霞嶺、五雲山、翁家山、水樂洞、吳山城隍閣、鳳凰山、獅子峰、月輪山、南高峰、理安山、郎當嶺、鼓樓、北高峰吉祥宮、法喜寺、風篁嶺、飛來峰造像、南屏山、法鏡寺。
其它景點還有長橋舊月、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

旅遊路線

線路一:斷橋殘雪—白堤—蘇堤—雷鋒塔—柳浪聞鶯—斷橋殘雪(自行車遊玩)
線路二:遊船(三潭印月-西里湖-茅家埠)—楊公堤景區(郭庄、趙公堤、杭州花圃)—麴院風荷
線路三:花港觀魚—茅家埠—靈隱寺
線路四:六和塔—購物

交通信息:
線路:杭州以「Y」字打頭的公車都是旅遊線,線路涵蓋了所有西湖周圍的景點,非常方便。建議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可以乘坐游9環湖游(票價5元)。因為西湖一邊依著城,一邊傍著山,這樣湖光山色與城市景象都可以從從容容地領略到。
如要游覽西湖周圍的景區,還能選擇2層敞蓬環西湖觀光車,車費也不是很貴。
蘇堤: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麴院風荷:乘507、538、15路麴院風荷站下
平湖秋月:27路,7路岳墳站下
斷橋:K7斷橋殘雪站下
柳浪聞鶯: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花港觀魚公園: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雷峰:K4,游1到凈寺下
雙峰插雲: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雲棲竹徑: 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滿隴桂雨:乘K4路動物園站下
虎跑: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龍井問茶: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九溪煙樹: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線可達
吳山:乘35、38、40路到吳山廣場站下
黃龍洞:乘16、21、23、28、K599路在黃龍洞站下
玉皇山:游3玉皇站下
寶石山:乘K7、游2、27路在葛嶺站下

注意事項:

1.在西湖邊別搭理野導游
2.進茶室喝茶問清楚價格,小心被宰
3.帶夠錢,杭州消費水平比較高,景區附近就更高了

美好傳說

西湖: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琢磨了很多年成了明珠,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娘娘將把寶珠搶走,玉龍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便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凡間變成了西湖,玉龍金鳳也隨之下凡了,化成玉龍山(玉皇山)和鳳凰山,守護著西湖;

白蛇傳:西湖中還流傳著許仙和白娘子的動人愛情故事,也因為這個故事讓西湖遠近聞名。

雷峰塔:在某種意義上,它名播萬里正是因為壓著白娘子。當《白蛇傳》中出現了雷峰塔後,一個悲愴的結局無可挽回地出現了。

西湖三奇:孤山不孤:皇帝在西湖遊玩時住在這座山,便為它取名為孤山,可是孤山並不孤獨,它四周有山水的陪伴,卻又被稱為「孤山」,所以被譽為是「西湖三絕」之一 ; 斷橋不斷:每至冬日下雪時,斷橋上殘留著積雪,遠遠望去就彷彿斷了一般,人們便稱那是「斷橋」;長橋不長: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在橋上送別,依依不捨,來回送了十八次,一條本來50多米的橋兩人走了一天所以稱之為「長橋」。

西湖周邊閑散景色

1:西湖十五景點:

包括「一街、二館、三園、四墓、五景」一十五個西湖景點。

一街:

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 。

在西湖北岸,棲霞嶺,葛嶺,寶石山的山麓之間。西起魏店東到望湖樓這一段路程中,薈翠著中國近代產業革命運動中,新興產業者的大部分的居住樓墅,中西結合,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二館:

杭州茶葉博物館

1.中國茶葉博物館是茶文化專題博物館: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龍井路旁雙峰村。是國家旅遊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興建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

2.蘇東坡紀念館:

位於杭州西湖蘇堤南端的映波橋旁,毗鄰雷峰塔、凈寺、花港觀魚,館區由主樓展廳、碑廊、百坡亭、酹月軒等組成。紀念館主建築為一幢翹角飛檐的二層仿清樓閣式建築。

三園:

1.雲棲景區:

走進雲棲,就被兩旁密密層層、節節向上、清逸挺拔的無數修竹包圍,置身於竹海碧波之中,頓生一種「涼、綠、清、靜」的感覺,以「綠」、「幽」、「雅」為特色,集接待、休閑、觀光於一體的高品位風景點。

2.仁壽山公園:

仁壽山公園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南側,公園突出原始、自然、野趣的主題。

3.龍泓澗景區:

龍泓澗,是西湖南山三大溪之一,更是給西湖提供天然補給水源的四條溪流之一。景區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座新恢復的仿古橋——飲馬橋和玉鉤橋。飲馬橋扼三路(金沙、玉澗、君子)清澈之水匯聚而流出茅家埠再注入西湖。

四墓:

1.龔隹育墓:

位於六和塔畔牌樓里,是西湖風景區乃至杭州不可多得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士大夫墓葬實跡,墓前方的華表、牌坊、碑亭、石羊、石馬、石虎、石翁仲均保存完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蘇小小墓:

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伎,才貌出眾,身世和愛情故事凄婉動人,其詩作「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膾炙人口。傳說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傳為湖山佳話。墓亭共有12副柱聯,分別邀請12位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是西湖風景區中柱聯最多的一座亭子。

3.武松墓;

武松墓位於北山街西泠橋畔,蘇小小墓西邊50米左右,面對的是秀麗的西湖。武松墓牌坊兩邊的石柱上刻著的一副楹聯「失意且伍豪客,得時亦英公」,杭州的這些古跡從某種意義上講,表達了人們對英雄人物的一種情感寄託。

4.陳夔龍墓:

位於右台山麓 ,位於俞樾墓南側,

陳夔龍(1857—1948),字筱石,號庸庵,貴州貴陽人,清光緒進士。歷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等職。

五景:

1.朱家裡:

位於梅家塢老村梅靈路以東。依託「十里梅塢」的獨特自然環境,成為梅家塢茶文化村的又一旅遊新亮點。

2.魏廬:

魏廬位於花港觀魚公園西側,南臨著名的牡丹亭, 整座魏廬的最高處是木結構瓦頂的八角重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八角重檐的頂,都只能看到一部分。這種頂在園林建築中被稱為「攢尖頂」。自亭前往北,一眼望去青山蔥翠,碧水悠悠,是一處望盡西湖勝景的絕佳之地。體現建築與植物、山水的和諧共生的意境。

3.玉岑詩社:

從三台山路來到浴鵠灣西側的武狀元坊,沿著對面上山小道便可到達玉岑山。三層八角攢尖頂的閣樓,是詩社的主體建築。它是根據明代文人祝時泰、沈士輩在此結玉岑詩社的典故而恢復的。其建築設計以突出原詩社的時代特徵為要求,在外觀及結構上形神兼備,展現了詩社的古風余韻。

4.留余山居:

留余山居原位於南高峰北麓,為清代著名的園林景觀。乾隆帝到此游覽,賜題「留餘山居」四字為額,此名流傳至今。山居旁另建有江亭、聽泉亭。2004年,在原址附近按古籍記載的留余山居布局復建該景觀,沿用留余山居舊名。同時溝通水系,堆疊假山,重新添置楹聯匾額,營造舊時景觀。

5.三台閣:

位於風光旖旎的三台山頂,為遊客登高望遠的好去處。臨閣遠眺,山巒疊翠,碧湖如鏡,湖西全景可盡收眼底。有上山游步道,該游步道還將與龍泓澗中的中國茶葉博物館、外雞籠龍井茶村及南高峰等景點相連,成為湖西景區「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賞山」的一處游覽空間節點。

2:西湖三十六景區

1.禮耕堂、2.郎當嶺(入口)、3.梅家塢周恩來總理紀念室、4.聖塘閘、5.馬可波羅與杭州紀念雕塑、6.惜別白公(送別白居易群雕)、7.新泰飯店、8.志願軍雕像、9.凇滬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10.聖塘路別墅建築群、11.清旗營、練兵場、12.風波亭(風波橋、孝女井)、13.唐李泌引水紀念標志、14.楊公堤碑亭、15.永福橋、16.玉澗橋、17.景行古橋、18.松鶴山莊、19. 紅櫟山莊、20.法相唐樟、21.黃篾樓、22. 武狀元坊、23.子久草堂、24. 俞曲園墓(含右台仙館)、25.大麥嶺蘇東坡摩崖題記、26.於謙墓(祠)、27.趙之謙紀念亭、28.五峰草堂、29.茅鄉古道(含通利古橋)、30.蘭苑、31.小隱園、32.天澤樓、33.趙公堤、34.燕南寄廬(蓋叫天故居) 、35. 環碧湖舍、36.風荷御酒坊

❽ 杭州茶博館地址在哪的

中國茶葉博物館
地址:浙江杭州龍井路雙峰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上午8:30—下午4:30
交通路線:市區內:公交27路、游3線至雙峰站下
杭州火車站(城站火車站)至茶博乘車路線:城站K7路至曲苑風荷站轉乘27路或游3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