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特製雲母粉怎麼樣
擴展閱讀
北京電影大學有哪些系 2025-07-09 18:53:50
福州閩侯跨年哪裡好玩 2025-07-09 18:09:54

杭州特製雲母粉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1-01 20:48:23

1. 紙是怎麼做的

用植物纖維製造。

紙,用植物纖維製造,是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非編制物。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後,被認為是現代造紙術的鼻祖。(「莎草紙」並不是現今概念的「紙」,它是對紙莎草這種植物做一定處理而做成的書寫介質,而中國所發明的造紙術,打破了植物纖維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無規則交叉排列,這樣製作出來的成品,才能叫做「紙」。)

華夏殷商時期,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春秋時期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產生了紙。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與指南針,火葯,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1)杭州特製雲母粉怎麼樣擴展閱讀:

紙在文房四寶中,較之筆、墨、硯晚出。古今中外,公認為東漢初期的宦官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

據范曄的《後漢書》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這是歷史文獻中最早的關於造紙術的記載。

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倫造紙使用的原材料是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價格低廉的物料,這樣造出的紙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獻記載了蔡倫之前就有紙張使用的例證。例如,在班固的《漢書》中,就記載了公元前2世紀用紙包葯事例。特別是本世紀以來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和敦煌甜水井漢懸泉郵驛遺址出土的西漢紙,以現存實物證實了遠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已出現了紙張的使用。這大約比蔡倫發明造紙術要提前170年左右。

從以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早在西漢時期就發明了紙張,當時的紙張質量較差;不能用於書寫,到了西漢後期,紙張的質量才有提高。而蔡倫正是在此造紙術的基礎上,對原材料、工藝進行了改進,製造出了質量很高的紙,特別是蔡倫擴大了造紙的原料,而且為以後廣用各種植物纖維造紙提供了條件。

2. 雲母的綜合利用

礦山開采出來的雲母原礦,經第一次手選選出工業原料雲母,再經多次加工,分選成各類規格的成品雲母片,整個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雲母邊角料。以白雲母為例,從礦山開采雲母原礦經第一次加工,只能選出約30%的工業原料雲母(≥4cm2),其餘的便成為雲母渣和其他廢料。這些工業原料雲母經第二次加工,只能選出15%左右的厚片雲母。再進一步剝離成薄片,加工成各種零件,還有大量的損失。從雲母開採到加工成各種類雲母成品,總的利用率不超過3%~10%。其餘90%以上都是雲母碎渣。

在我國,雲母加工廠中剝片後的雲母廢渣,以及雲母零件加工後的雲母邊角料,除了一部分用於造紙和制雲母粉外,一部分被廢棄。長期堆積,資源浪費,還造成環境污染。

在雲母工業中,所謂綜合利用,是指除使用大片雲母以外,還充分利用開采出來的一切細碎雲母,還包括合成雲母中的細碎雲母,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雲母綜合利用的途徑非常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生產雲母紙;②生產雲母粉;③生產雲母陶瓷;④生產雲母熔融製品;⑤生產雲母珠光顏料;⑥生產雲母增強塑料。

由於綜合利用途徑的擴大,以及各種雲母製品品種的增加,雲母企業的產品結構從過去以生產大片雲母為主的產品結構,已逐漸轉移到現在以加工碎雲母為主要產品的產品結構。如雲母紙的大量生產,在大型電機中已大量取代了雲母薄片產品。產品結構轉變的另一個特點是生產電氣材料轉向生產非電氣應用材料。

一、生產雲母紙及其製品

長期以來,雲母一直是電氣工業中不可缺少的絕緣材料。例如10萬千瓦,10千伏級的兩極汽輪發電機,要用1000kg雲母帶,其中雲母約佔450kg。目前,雖已出現很多新材料,但還沒有任何一種絕緣材料能夠取代雲母。隨著電氣工業的發展,對雲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雲母開采困難,剝製片雲母全憑手工操作,出成率極低,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就是雲母紙的製造與利用。

雲母紙首先由法國研製成功,於1947年投入生產並取得專利權。雲母紙製造技術與大規模集成電路、高溫塑料、光導纖維並駕齊驅,在國外被譽為對當代電氣、電子工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四大技術之一。可見雲母紙的製造在現代化技術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後,依靠本國的技術力量,也研製成功了粉雲母紙,70年代後又先後研製成功大鱗片雲母紙、合成雲母紙等新型材料。目前在大電機上幾乎全部用粉雲母紙做主絕緣體。

(一)雲母紙的生產工藝

雲母紙的整個生產工藝過程及設備同其他類紙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制漿工藝不同。雲母紙的生產工藝如下:

製造雲母紙漿→雲母紙抄造→成品整理→膠粘劑→補強材料→雲母紙製品

(二)雲母紙漿的製造

將厚度為毫米級的碎雲母破碎成厚度為微米級以下的細小雲母鱗片,然後將適合於製造雲母紙的雲母鱗片分選出來,並與一定數量的水混勻的過程,就是雲母紙漿的製造過程。

雲母紙是由多層雲母鱗片之間的吸引力(范德華力等)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因此,面積越大,厚度越薄的雲母鱗片,製成的雲母紙性能就越好。為了保證雲母紙的質量,雲母紙漿鱗片應符合如下要求:薄片厚度為微米級;鱗片厚度比50~100以上;鱗片面積大小均勻;表面缺陷少;表面清潔純凈,未受污染。

雲母紙漿的製造方法一般採用煅燒化學制漿法、水力制漿法等。

1.煅燒化學制漿法

將精選的雲母碎片經高溫煅燒脫去雲母結構中的結構水,使雲母碎片沿垂直於解理面的方向膨脹,質地變軟,再用化學處理,使雲母片充分地解理分裂,再洗滌、攪拌,這種方法叫煅燒化學製造法,俗稱熟法。抄造成的雲母紙叫熟雲母紙,又叫粉雲母紙,工藝流程如下:

非金屬礦產加工與開發利用

化學處理法又分為:

(1)酸鹼法

將煅燒雲母不經冷卻就放入濃度為2%~10%的Na2CO3溶液中浸泡5~30分鍾,再加入濃度為2%~3%的HCl或H2SO4,使其發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的CO2氣體,促使已初步膨脹的雲母片進一步膨脹破裂,然後經機械攪拌,加水清洗成雲母漿。

(2)碳酸銨法

將煅燒後的雲母熟料浸沒在碳酸銨溶液中,然後將吸泡了碳酸銨溶液的熟料在反應釜中加熱到100~400℃,(NH4)2CO3就分解成CO2和NH3,雲母層被進一步撐開破裂,攪拌成漿。

(3)酸處理

將雲母熟料浸沒在2%~5%的稀酸中,加熱處理成漿,處理條件為:固∶溶液為1∶8~1∶12,處理溫度為90~100℃,時間為30~60分鍾。

2.水力制漿法

在特製的腔體內,用高壓噴射水流將雲母片剝離破碎成細小鱗片,然後用選礦方法將適合造紙的雲母鱗片分選出來的方法。其過程為:

雲母碎料→分選→水洗→水力制漿→水力旋流分級→脫水濃縮

(三)雲母紙的抄造工藝

雲母紙的整個生產工藝過程及設備同生產其他類型的紙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制漿工藝不同。雲母紙的抄造工藝及設備,從整體看與其他各類紙和紙板的製造工藝和設備相同。

造紙機的構成:網部、壓榨部、烘幹部、整飾部、卷取部、傳動部等。漿料池中的2%~3%濃度的雲母漿用水稀釋到0.3%~0.7%的濃度。放入順流溢漿式網槽內。圓網籠一轉入網槽漿液中,就開始對漿液的過濾作用,即漿體水分漏過篩網,雲母片就濾在網籠上,當漿液流速與網籠的線速度一致時,就能夠均勻上漿,形成均勻的雲母紙胎。

雲母紙胎隨著圓網籠在網槽內不停的轉動而連續成型,成型的紙胎在伏輥的作用下,由無端環形毛毯包繞而過,由於毛毯的比表面積遠遠大於圓籠的比表面積,所成的濕胎紙就被轉附在毛毯上,被毛毯托住,經真空吸水箱、壓榨部進一步脫水,在此抄造過程中,網部脫去的水分約為95%~98%,在毛毯的保護下,傳送到蒸汽烘缸部分乾燥,再送到卷紙部分卷取,即為雲母紙的抄造成型過程。

(四)雲母紙製品

不論是煅燒型雲母紙(熟紙)還是非煅燒型雲母紙(生紙),其機械強度都很低,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因為雲母鱗片之間全靠剩餘鍵力結合,而且雲母鱗片新鮮表面很易吸收水分、羥基以及其他類型的離子或分子氣體,這樣就影響了雲母的緊密結合,所以雲母紙需與膠粘劑、補強材料一起做成各種製品,如雲母板等,才能滿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1.原材料及要求

1)雲母紙胎:經檢驗合格的雲母紙胎。

2)膠粘劑:應選用電氣絕緣性能好、防潮、耐水、耐葯品、熱穩定性好、膠粘能力優異、機械強度高的膠粘劑。如蟲膠,改性有機硅膠,改性有機鈦環氧膠,聚酯還氧膠,磷酸鹽,硼酸鹽等。

3)補強材料:常用無鹼玻璃布,雲母帶紙(桑皮纖維所制,高度浸漬能力,機械性能好,厚度為0.025~0.005mm,拉力大,重量輕),電話紙(不經漂白的硫酸紙漿製成),聚酯薄膜,全芳香族聚酯醯銨纖維紙等。

2.生產工藝

將雲母紙和補強材料裁成要求大小,據成品厚度搭配毛坯,塗刷膠粘劑後,在100~130℃溫度下烘熔,以10~20kg/cm2的壓力壓制5~30分鍾,冷卻至室溫後出料。工藝過程如下:

雲母紙+補強材料+膠粘劑→經熱壓固結而成。

3.常見的雲母紙製品

根據膠粘劑的種類、用量和補強材料不同,將雲母紙製品分為粉雲母帶、柔軟粉雲母板、塑型粉雲母板、耐熱粉雲母板、粉雲母箔等。

(1)粉雲母帶

如:多膠粉雲母帶:含膠35%以上,厚度0.14~0.16mm;

少膠粉雲母帶:含膠量5%左右,厚度0.14mm;

三合一粉雲母帶厚度0.14~0.16mm;

防火粉雲母帶:厚度0.1~0.15mm;

柔軟雲母板:厚度0.42mm;

粉雲母紙:厚度0.04~0.08mm。

(2)塑型粉雲母板

塑型粉雲母板在常溫下是硬質板,稍脆,加熱時變軟,有可塑性,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製成不同形狀的零件,如管材等。

生產方法:先將玻璃布平鋪於工作台上,均勻地刷上配好的膠粘劑,平放粉雲母紙再刷膠粘劑。根據製品的厚度而增加粉雲母紙的張數。如果是雙面補強,則再加上一層玻纖布,而後將此制好的塑型粉雲母板坯放在鐵絲網上,140~150℃烘乾2h。將烘乾的毛坯按厚度疊成板坯,按柔軟粉雲母板相同的順序排料,而板坯張數則根據厚度要求來確定,擺平後進行壓制。壓制條件為140~160℃預熱20~40分鍾,而後在15~20kg/cm2壓力下壓制15~20分鍾。

(3)耐熱粉雲母板

改進的耐熱粉雲母板主要取決於膠粘劑。雲母本身耐熱在600℃以上,耐熱膠粘劑有無機膠粘劑、有機膠粘劑(特殊型的)和有機與無機混合膠粘劑等。如:耐熱有機硅膠、磷酸銨類、磷酸鋁類、硼酸鹽類、硅酸鹽類。

(4)粉雲母箔

由粉雲母紙、膠粘劑與補強的玻纖布或電話紙經烘熔壓制而成,它在一定溫度下具有可塑性,可做電機、電氣卷繞絕緣材料。

二、雲母陶瓷

(一)概述

雲母陶瓷可分為天然雲母陶瓷和合成雲母陶瓷,天然雲母陶瓷又稱為雲母玻璃(國外常稱glass bonded mica),合成雲母陶瓷又稱陶瓷塑料(國外稱supramica或eramoplas-tic)。英國人在1918年首先搞成熔融玻璃黏結雲母來製造板材,1921年美國獲得了用天然雲母生產雲母陶瓷的專利,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進行天然雲母陶瓷的研究,並進行了小批量生產。

雲母陶瓷的生產,通常是先將雲母粉碎,然後與特種玻璃粉或其他無機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經壓坯、焙燒、熱壓或注射成型、退火等工藝製成的一種復合材料。

(二)生產工藝

1.原料要求與配方

雲母陶瓷的原料組成為雲母粉、玻璃粉、少量礦化劑或助熔劑。

雲母粉:純度>98%,水分<1.5%,粒度60~100目≥60%、100~200目≤30%,-200目≤10%。

玻璃粉:選用軟化點低,浸潤性好的鉛玻璃(PbO=81.6%,B2O3=18.4%),要求粒度為-200目,800℃澄清均化,使雲母在高溫下不至於結構被破壞,從而不失去雲母原有的性質。

礦化劑:能起助熔劑作用,降低燒結溫度。礦化劑種類有K2CO3,Na2CO3,AlF3,PbF2,Na3AlF6,K3AlF6。添加量為1%~3%。

配方:通常玻璃粉質量佔30%~50%,雲母粉佔50%~70%,礦化劑佔1%~3%。

如果熱壓產品形狀復雜,可適當增加玻璃粉用量,使其≥60%,增加雲母粉細度。

如果熱壓產品形狀簡單,可適當增加雲母粉用量,雲母粒度可稍粗,這樣壓出來的產品在電性能、強度、熱穩定性等方面更為理想;注射成型工藝中,要增加玻璃粉用量。

2.熱壓成型工藝

非金屬礦產加工與開發利用

脫模後,為了消除熱應力,需要對其退火。將脫模後的產品放入隧道爐中,使入爐溫度與脫模溫度相近,並使溫度均勻降低,降溫速度為30℃/h,當出口溫度低於60℃時出爐,即得雲母陶瓷成品。

(三)雲母陶瓷的特點及用途

雲母陶瓷是一種復合物,兼有雲母、陶瓷、塑料三者的優點,即既具有塑料那樣的熱塑性,又具有雲母的優良的電氣絕緣性和可加工性,還具有陶瓷的耐高溫性,是一種具有多種性能的復合材料。

雲母陶瓷製品主要用在電氣設備中做絕緣件,在郵電、無線電、宇航等方面有其廣泛的應用。

雲母陶瓷的品種較多,除了用熔融玻璃做黏結劑的雲母陶瓷以外,還有磷酸鹽結合雲母陶瓷,熱壓純雲母陶瓷等,生產工藝均相近。

三、雲母珠光顏料

(一)概述

自古以來,珍珠與寶石一樣是貴重的裝飾品,珍珠之所以能作為裝飾品,是由於它具有珍珠光澤。人們早就盼望用人工的方法製造出珍珠光澤的裝飾品。早在17世紀中葉(1650年)巴黎的捻珠製造商從淡水魚(obeitte)的魚鱗中提取鳥嘌呤的微細晶,即具有珍珠光澤的天然珠光素,再把它分散於凝膠中,然後把這種凝膠灌入空心玻璃內,冷卻固化成型,就製成了模造珍珠。

天然珠光素(別名魚鱗)有兩個缺點:一是原料來源短缺,質量低,價格高;二是色澤鮮明度容易變化,質量不穩定。

從此以後幾百年中,在發展模造珍珠的同時,逐步發展起來了珠光顏料的人工合成生產技術。合成珠光顏料主要有鉛的化合物,如鹼式碳酸鉛2PbCO3·Pb(OH)2,主要用於陶瓷彩釉、美術、化裝用品、防銹漆、戶外用漆用珠光顏料。鉍的化合物,如鹼式碳酸鉍(BiO)2CO3H2O,用於珠光塑料的添加劑和化妝品的附著劑。由於鉛、鉍化合物具有毒性,無法在食品容皿、化妝品、玩具塗層等方面使用,因此急需尋找一種無毒、廉價的珠光顏料,於是就出現了雲母珠光顏料———雲母鈦。

幾十年前,美國杜邦公司開發了一種在鱗片雲母表面塗上一層二氧化鈦薄膜的技術,與以往的珠光顏料天然珠光素、鉛及鉍化合物相比,具有原料來源廣,價格低,無毒性,性能穩定,用途廣等優點。目前,這種雲母珠光顏料在國際上需求量很大,國內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這是雲母綜合利用的一個新的重要方面。

(二)雲母鈦珠光顏料的製法———水解製取法

水解製取珠光雲母的工藝過程:

白雲母原料→濕法粉碎→分級→水解鍍鈦→水洗→脫水→乾燥→焙燒→製品。

濕法粉碎得到的雲母鱗片,其表面光滑、擦痕少、性能好、珍珠光澤強,常被採用。分級是為了獲得大小合適的雲母鱗片,當薄片雲母大小為5~27μm時,所製得的珠光雲母光澤強,能發出均勻的艷光;<5μm時光澤較均勻,>40μm時光澤強,但不能發出均勻的艷光。工業生產中鍍鈦所用的鈦鹽常用TiOSO4,,TiOSO4在水解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偏鈦酸H2TiO3的物質,沉澱覆蓋在雲母鱗片上,形成一層均勻的H2TiO3薄膜,再將覆蓋有H2TiO3薄膜的雲母進行焙燒後,結晶出TiO2的晶體薄膜。其反應過程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與開發利用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並且伴有H+參加反應,故水解受兩個方面的影響:溫度和水解液的pH的值。溫度和pH值對水解過程的影響如下:

1.溫度

水解溫度高,鈦鹽水解率增大,水解速度快,水解產物TiO2·xH2O顆粒粗,珠光效應均勻。水解的溫度低,鈦鹽水解速度慢,生成的TiO2·xH2O顆粒細而均勻,珠光效應較強,但工業生產中,低溫下TiOSO4水解率低,浪費葯劑,成本增高。從珠光效果、生產成本綜合考慮,95℃為最佳水解溫度,既能獲得較高的水解率,又能保證珠光顏料具有較佳的珠光效應。

2.pH

當pH>4時,水解速度快,生成的TiO2·xH2O具有膠質特徵,很難覆蓋在雲母表面形成雲母鈦,同時由於水解速度快,生成的TiO2·xH2O顆粒粗,焙燒後光澤較差。當pH<1.7,將抑制TiOSO4的水解,引起水解率降低;另一方面,濃的熱硫酸對白雲母表面產生腐蝕,引起表面缺陷,粗糙度增大,使製得的雲母鈦漫反射加強,光澤降低。最適合的水解pH=2~1.7。

3.水解時間

水解時間一般3~5小時就能達到水解平衡,繼續延長反應時間,則使微細偏鈦酸凝聚,形成粗粒集合體,難於被雲母表面吸附形成雲母鈦。

焙燒的目的在於脫除偏鈦酸中的膠體水、SO42-、SO3等雜質,使TiO2結晶,增強雲母鈦的珠光效應。經試驗,800℃熔燒2~3h,就能完成TiO2的結晶和晶型轉化。

這種工藝生產的雲母鈦,表面的TiO2多為銳鈦礦晶體薄膜。

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吳一善等人研究結果認為:在水解過程中,加入晶形轉化劑AB2化合物(具有金紅石結構),可促使雲母表面的TiO2·xH2O在焙燒過程中轉化為金紅石型的TiO2,因為金紅石型結構更為穩定,物理、光學性能更為優異,是雲母鈦的理想形式。

(三)雲母珠光顏料的主要用途

1)塑料填料:化妝品,食品容器用塑料的填料,使製品具有珍珠光澤。

2)裝飾塗料填料:如丙烯酸類塑料紐扣塗層;小轎車車身塗料填料;化妝品如唇膏、指甲油的填料。

四、雲母粉的生產

(一)雲母粉的用途

>5目雲母粉主要用作石油鑽井泥漿材料;

8~20目雲母粉用作油氈屋面的材料中防粘層,防護層,電纜包裹層;

40~60目雲母粉用作電焊條葯皮原料;

60~120目雲母粉用作雲母陶瓷的基本原料;

100~-325目雲母粉在油漆、橡膠、塑料等工業中用作填料。

在油漆中使用雲母粉有如下優點:

1)雲母粉能反射光和熱能,可減少紫外線或可見光對漆膜的破壞;

2)增強塗層的耐酸、耐鹼和電絕緣性能;

3)雲母薄片能反光,珍珠光澤使塗層美觀;

4)提高塗層的耐候性、抗凍性、抗腐性、堅韌性和密實性;

5)可代替部分昂貴的油漆顏料原料鈦白粉,降低成本。

(二)雲母粉的生產方法

1.干法

干法生產雲母粉一般採用粗碎、細碎和超細粉碎三級粉碎工藝。

粗碎:排料粒度<25mm,常用錘式破碎機,主要是擠壓、劈裂作用。

細碎:排料粒度<2mm,常用萬能粉碎機,剪切力為主。

超細粉碎:進料<100目,排料粒度<325目,常用氣流粉碎機,以碰撞、摩擦、剪切力為主。

干法雲母粉特點:表面擦痕多、薄片破損嚴重、強度下降30%,但產量大、成本低。

2.濕法生產

濕法生產雲母粉一般採用輥碾機,輥碾機是一隻直徑為180~3000cm,高90~150cm的圓形鋼筒,底座襯上木塊,碾輥半徑50~76cm,碾輥的表面是木質或其他軟制材料製成。輥碾機分為雙碾輥和四碾輥兩種,碾輥公轉轉速為15~30轉/分。

生產過程是在清洗過的鱗片雲母中加入30%~45%的水,形成糊狀,放入輥碾機中,輥碾一定時間後,將輥碾機中的漿料稀釋、過篩,送到沉澱池內再稀釋,靜置一段時間,把沉澱下來的粗料重新返回輥碾機中再碾磨,細雲母粉的懸浮顆粒經輸送管打入另一隻池中沉澱36小時以上,把清水吸掉,雲母粉漿料再經壓濾或離心脫水、熱空氣乾燥,可得325目的雲母粉。

濕法雲母粉特點:雲母片擦痕少、表面光滑、對機械強度影響小,強度損失<5%,但生產工藝復雜,成本高。

五、雲母增強塑料

1.概述

雲母增強塑料是一種利用徑厚比很大的雲母鱗片,經偶聯劑處理後,與熱塑性樹脂或熱固性樹脂製成的復合材料。

1972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工程系伍法哈姆(R.T.Woodham)教授首先利用雲母製成雲母增強塑料的復合材料。

雲母鱗片要求:徑厚比值越大,其製品的強度越高。

偶聯劑:由於雲母與塑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相容性,再加之雲母與塑料的彈性模量不一致,界面間易產生剪切應力,影響其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偶聯劑又稱表面處理劑,它能把兩種不同性質的物質通過化學作用或物理作用結合起來,即它能把無機填料(雲母)和有機高分子基料(塑料)兩種不同性質的物質緊密地結合起來,因此,偶聯劑也是無機物和有機物界面間的橋梁。常用硅烷類偶聯劑對雲母粉進行表面改性。

2.生產工藝

雲母粉→表面改性→加入樹脂混煉→熔融→注射成型→冷卻→脫模。

要求雲母徑厚比>100,粒度分布窄,用量占工程塑料的30%~50%,最高可達70%。偶聯劑的用量為填料的0.5%~3%。

3.雲母增強塑料性能及用途

1)力學性能:強度高,與玻璃鋼相似,其特點能使塑料在二維方向增強,而不是像玻纖或石棉只沿一個方向增強。雲母增強塑料的抗拉強度、抗彎強度與玻璃鋼大致相同,熱變形溫度比玻璃鋼高,唯一的缺點是缺口沖擊強度不如玻璃鋼好,這一點可以通過添加少量玻纖而被克服。

2)熱學性能:雲母增強型塑料的熱膨脹系數、收縮率在各個方向均勻下降,而不像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在不同方向有不同的收縮率。

3)電器絕緣性能:擊穿電壓高,加上硅烷聯偶劑的使用,在潮濕的環境中也能保持它的力學性能和電學性能。

4)化學穩定性好:耐酸、耐鹼以及有機溶劑,雲母不飽和樹脂,雲母環氧樹脂可做防腐塗層。

5)防輻射性能好:可防止塑料老化。

6)主要用途:小型汽車前保險杠、儀表盤、輕型飛機機翼,轎車上所用的塑料大部分為雲母工程塑料。

六、合成雲母熔鑄製品

1.概念

合成雲母熔鑄製品是採用合成雲母碎晶片作為主要原料,經配料、熔化、澆注成型、結晶退火等工序而製成的一種耐高溫、可加工、抗腐蝕的新型無機絕緣材料。

國外對合成雲母熔鑄製品的研究是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的,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也開始了合成雲母熔鑄製品的研究和小批量生產。

2.製作工藝

(1)原料及要求

合成氟金雲母:晶體化學式為KMg3〔AlSi3O10〕Fe,使用溫度為1100℃,熔化溫度1370℃;添加劑:ZnO,Cr2O3,Be2O3,PbO,CaF2;用量為8%,其作用主要是改變製品的結晶溫度,改變晶粒的尺寸和形狀,改變材料的化學穩定性。

(2)生產工藝

原料配比→熔融→澆注→結晶→退火→製品

使原料在1420℃下呈熔融狀態,均化2~3h後,將流動的熔體注入模具內成型。板狀製品一般用重力澆注成型,管、環狀製品採用離心澆注成型;為了消除結晶過程和冷卻過程所產生的內應力,必須對其退火,一般製品退火溫度是從600℃開始的。

合成雲母熔鑄製品是一種雲母微晶聚合體,經X射線衍射分析,其結構與合成氟金雲母一致。

3.性能

1)機械加工性好:可用一般的機械加工方法進行切割、鑽孔、銑刨、磨拋,並能加工成形狀復雜的零件,其尺寸精確,表面光潔。

2)化學穩定性好:耐酸鹼、耐有色金屬及鹼土金屬熔融體的腐蝕。

3)熱穩定性好:將其加熱至800℃後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十次也不會產生爆炸。長期使用溫度1100℃。

4)電絕緣性:是很好的電絕緣材料。

5)機械強度:具有一定的韌性,但還是一種脆性材料。

4.應用

金屬熱處理行業:合成雲母熔鑄製品的加工性,耐高溫性,電絕緣性,機械強度等方面,一般材料(陶瓷,塑料)都不能與之相比,用於金屬熱處理設備中的離子氮化爐的陰極絕緣件。

有色冶金:作輸送Zn、Al合金熔體的管道材料。

國防工業:作導彈噴口喉襯材料。

3. 雲母礦的雲母礦行業國內市場運行分析

據統計,世界上以雲母作原料加工製成的產品計有10大類,100多個品種。中國雲母產品有雲母片、雲母粉、雲母紙、雲母電容器、雲母絕緣製品和雲母電熱元件6大類,近30個品種。
目前,中國雲母生產礦山和加工企業有100餘家,但一般規模較小。中國主要雲母礦山企業有:四川丹巴雲母礦、新疆雲母礦等10餘家。中國工業原料雲母的年生產能力為13萬t;中國雲母紙的主要生產企業有:四川雅安雲母工業公司、四川廣元鴻盛雲母製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雲母紙廠,內蒙古卓資雲母製品廠,新疆北屯雲母紙廠等25家企業,共41條雲母紙生產線,雲母紙年生產能力約1.1萬t;雲母粉生產企業有100餘家,其中大部分是干法雲母粉企業。干法雲母粉年生產能力為4萬余t,濕法雲母粉年生產能力為1萬t左右。

4. 雲母粉在塗料的作用

絹雲母粉在塗料中的應用主要性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阻隔作用:片狀填料在漆膜內形成基本平行的取向排列,水和其它腐蝕性物質對漆膜的滲透受到強烈阻隔,在使用優質絹雲母粉的情況下(晶片的徑厚比至少60倍,最好70倍以上),水和其它腐蝕性物質穿透漆膜的穿透時間一般延長3倍。由於絹雲母粉填料比特種樹脂廉價得多,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使用優質絹雲母粉是提高防腐塗料和外牆塗料等品質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塗裝過程中,絹雲母晶片在漆膜固化前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而躺下,自動形成互相平行,而且與漆膜表面也平行的結構。這樣的層層排列,其取向正好與腐蝕性物質穿透漆膜的方向相垂直,阻隔作用的發揮最為充分。

2、改善漆膜的物理機械性能使用絹雲母粉可以改善漆膜的一系列物理機械性能。其中的關鍵是填料的形態學特徵,即片狀填料的徑厚比和纖維狀填料的長徑比,顆粒裝填料如同混凝土中的沙石,起到鋼筋的增強作用。

3、提高漆膜的抗磨性能樹脂本身的硬度都有限,而不少填料的強度也不高(如滑石粉)。相反,絹雲母是花崗岩的成分之一,其硬度和機械強度很大。所以,塗料中加入絹雲母粉作填料,其抗磨性能可明顯提高。車用塗料、路面塗料、機械防腐塗料、牆面塗料大多使用絹雲母粉。

4、絕緣性能絹雲母具有極高的電阻,本身就是最優異的絕緣材料。與有機硅樹脂或有機硅硼樹脂形成復配物,遇到高溫時轉化為機械強度和絕緣性能良好的陶瓷性物質,因此用這類絕緣材料製成的電線、電纜,即使在火災中燒毀之後,仍然保持原有的絕緣狀態。這對於礦井、隧道、特殊建築物、特殊設施等,是非常重要的。

5、阻燃絹雲母粉是很有價值的阻燃填料,如果配合有機鹵阻燃劑,可製得阻燃性和防火性塗料。

6、抗紫外、紅外線性能絹雲母具有優異的屏蔽紫外線和紅外線等的性能。所以在戶外用塗料中添加濕法絹雲母粉,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漆膜的抗紫外線性能,延緩漆膜的老化。它的屏蔽紅外線的性能被用於配製保溫、隔熱材料(如塗料)。

7、熱輻射和高溫塗料絹雲母有良好的紅外輻射能力,如與氧化鐵等配合,可以造成優異的熱輻射效果。

8、隔音減震作用
絹雲母能顯著改變材料的一系列物理模量,形成或改變材料的粘彈性。這類材料高效率地吸收振動能量、削弱震動波和聲波。另外,震動波和聲波在雲母晶片之間形成反復反射,也造成削弱其能量的作用。絹雲母粉也被用來配製消聲、隔音、減震塗料。

5. 黃金雲母怎樣燒煉成塊

摘要 親,你好,金黃雲母是白雲母經煅燒後脫水而成,俗稱脫水雲母、煅燒雲母。金黃雲母含水量比普通雲母低10倍左右,產生了很多特殊性能,絕緣效果大大提高了被廣泛應用在很多特種領域

6. 姓氏:曾;的來源

來源一:

曾姓起源於姒姓。

1、黃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據說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當時的舜帝就賜予禹姒姓。發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將帝位禪讓給禹。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國號夏後氏。

2、夏朝建都於陽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建立鄫國。

3、古代習慣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實力並不強大的鄫國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

4、曾姓長久以來,一脈傳自禹的後裔太子巫,名副其實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無二曾」的說法。

來源二:

少數民族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滿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絕大部分的父系是漢族。

(6)杭州特製雲母粉怎麼樣擴展閱讀:

姓氏的分類

1、單姓

單姓(dān xìng):只用一個字的姓。與復姓相對。如:「王、李、張、劉、陳、智、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

2、復姓

復姓(fū xìng),指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復姓的來源較多,如官名、封邑、職業等,有些則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3、《中國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

4、分別為:西木感給特杜立給特、西木薩給特杜立給特、西姆薩給特杜立給特、那烏那基爾杜立給特、禿禿黑里兀惕塔塔兒、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奧勒特給特瑪魯基爾、十字姓1個即:伙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