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趙師傅早餐怎麼樣
擴展閱讀
杭州荷蘭菊小苗哪裡有 2025-07-07 21:49:45
深圳哪裡可以看櫻地 2025-07-07 21:45:26

杭州趙師傅早餐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1-12 16:05:58

㈠ 包子蒸好了為什麼會塌陷

包子蒸好了會塌陷原因:

1、麵粉筋度問題:麵粉質量差,應選擇筋力合適的麵粉。如果筋力不夠,可適當添加高筋粉;如果筋力過高,可適當添加低筋粉。

2、酵母醒發問題:酵母後勁不足,產氣量太低,不足以支撐面團;面團醒發速度過快,耐力變差。應適當降低面團發酵溫度,以增強面團的持氣能力。

3、壓面問題:壓面時面團內部出現斷層,沒有排出氣泡。壓面時應注意排出氣泡,使面團內外形成均一整體。

4、蒸制環節問題:蒸汽不旺,應旺火上屜;蒸制設備不跑氣;控制蒸制時間,防止沒蒸透或蒸過頭。蒸好後不要立即開蓋,靜置兩分鍾再打開,防止因內外氣壓差別過大造成塌陷。

(1)杭州趙師傅早餐怎麼樣擴展閱讀:

包子是發酵食品,多吃發酵食品對人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傳統發酵食品的原料來源很廣,發酵採用的微生物種類多樣,其發酵形式主要有液態或固態發酵和自然或純種發酵。傳統發酵食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強大的保健功能。

同樣是麵食,可發酵後的饅頭、麵包就比大餅、面條等沒有發酵的食品營養更豐富。研究證明,酵母不僅改變了面團的結構,讓它們變得更松軟好吃,還大大地增加了饅頭、麵包的營養價值。

㈡ 包為什麼包子機做出來的包子蒸熟後會出現塌陷或脫皮

你這種情況應該是包子機沒調好,包的不緊湊。還是手工好吧,機器不聽話。aqui te amo。

㈢ 每一集都在流口水,這樣的早餐,沒有誰能拒絕

文/雨叔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一種食物很近,每天都接觸。

但它又很遠,平時不一定會很認真去吃。

它就是早餐。

作為每天的第一頓飯,恐怕都是每天最隨便的一頓飯。

每當被鬧鍾叫起,是身為我們身為社畜的無奈。

工作是生活所迫。

而早餐,則是最不在意的一次,吃飯。

但這對於資深的吃貨,早餐則是最不能錯過的一頓飯。

早上美味的期待,遠比上班還有激情。

一個熱騰騰的灌湯包,一碗暖暖的八寶粥,甚至一根根油條。

對於,每一個吃貨,都是一次治癒。

當然,對於有著四海遼闊的中國來說,早餐怎麼會這么單調。也可以說,早餐的種類超乎你的想像,早餐是極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小吃。

終於有這樣一部紀錄片,拍出了早餐的花樣。

這是一份中國人的早餐地圖,更是博大的中華 美食 文化,它就是《早餐中國》。

這部紀錄片,是由騰訊和海峽衛視共同推出的紀錄片,4月已經上線了第一季,如今第二季正式歸來。

豆瓣評分8.5,滿滿的五星好評。

當然,這次在團隊上,也是實力加盟,有《舌尖》中的總導演陳曉卿,總顧問沈宏飛,強強聯手,實力的保證。

一股中國人的濃郁氣息。

你見過的早餐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你是否吃過這樣的早餐?

這部紀錄片,堪稱早餐世界的大比拼,究竟誰是最值得期待的王者,我們拭目以待。

各類早餐,花樣多到流口水

第一,新疆吐魯番的烤包子,4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吃到的包子,恐怕都是蒸的。

包子還能烤著吃?這位吐魯番的大叔,就帶我們領略一番,獨具風味的烤包子。

這道風味早餐,是當地有名的食物,

每天一大清早,就排滿了隊伍,食客絡繹不絕,只希望能夠吃到最熱的包子。

烤包子,酥脆的外表,總是夾雜了充滿粉條餡的口感。

究其好吃的秘訣,則是用鐵棍,將面團揉捏,皮擀成外薄內厚,再配合最新鮮的上等牛肉,在烈火的270°高溫烘烤之下,就成型了。

第二,重慶的正宗「重慶小面」,4分。

這是一代重慶人最熱愛的 美食 ,其中夾雜的面,蔥,蛋,香菜,鹹菜,以及各種調味料,

經過多年發展,在今天成為了重慶的招牌小吃。

也成為了各地都能看見的一種特色小吃。

不過,聊起最正宗的,要屬重慶當地小吃,一口面,充斥著麻,辣,咸,香等四種味道。

入口,更是一種「霸道」美味。

特別是當地的一位趙師傅,當地的典型代表,豐富閱歷,也讓他養成了老手行家。

各種調味料,在他的手上,就要重復300多次以上。

其中夾雜的食材,最全最豐富,當然這也是他不斷嘗試,不斷改進的結果。

比如辣椒醬的製作,炒脆,搗碎,在將其製作成辣椒油,沾幾滴放在面上,那滋味真是香。

第三,內蒙古的赤峰對夾,5分。

從早餐,就能看出各地的風俗,比如這次。

對夾,通俗點說,就類似於肉夾餅,但他比肉夾餅更脆,肉更好,品質更上一層。

這也是,當地獨一無二的特產。

簡單就分兩步,一步是做餅,小米粉加豬油,攤開再卷一塊,分成一份份再火上靠。

特點是啥?精緻。

一定要卷8圈,而且厚度均勻,最終成餅,能夠有32層,口感超級棒。

另一步是做餡,骨湯配花椒,桂皮,大料等十三種材料,然後再煮肉,再烤肉,再將肉切成片。

這個又是啥?別有洞天。

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才是真正決定他味道的 美食 。

第四,浙江寧波的面結面,4分。

這是寧波人最有名的早點,一根面入口,味道香。

偶爾來點,拌面,真正的滋味。

油豆腐配上豆腐皮捲成的肉餡,再加一碗面,在熱湯的蒸汽之中,品味著每天的第一頓飯。

這是獨屬於寧波的味道,

承載了老一輩的回憶。

簡單的做法,卻是最獨特的地方小吃特色。

第五,寧夏銀川的羊雜面,4分。

羊肉對於寧夏而言,是日常生活之中的必備主食。

對於它的吃法,也是另類獨特。

當地最有名的食物,羊雜面。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吃過,但最經典的還是要屬於銀川的羊雜面。

一個字,老。

歲月能沉澱下很多東西,特別是吃法,最具特色。

就比如,羊雜面在進行製作的過程之中,對於羊肺就進行了特殊的處理。

對整個肺,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浸泡。

然後,再將事先准備好的面水,灌進肺部。

放入鍋中煮熟,這樣弄成的面肺特別有嚼勁,口感特別爽。

能在早上吃一碗,這樣的美味,別說有多樣的美味。

《早餐中國》 正是以這樣風味迥異的早餐,一次次吸引你的味覺。

各種,獨具特色的小吃,盡管各類迥異,但代表的還是每個地方的特色。

特別是,那種家鄉才有的味道。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樣的美味,對於早餐足矣。

由此,也可以看出,早餐對於一天的真正意義,

《早餐中國》正是以這樣的短小,精悍的紀錄片,喚醒人們對於早餐曾經的味道。

這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多的是曾經熟悉的味道。

特別,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又是一份怎樣的異鄉回憶。

這份紀錄片,總能讓你找到曾經的那些難忘美味。

㈣ 甘其食鮮汁肉包的肉餡兒配料表。

最簡單的純肉餡:
取適量肉餡,加少許蔥末,薑末,取一碗水,內加適量醬油,花椒粉,五香粉,胡椒粉,大香粉,鹽,少許味精,用手或筷子,順著一個方向邊加水邊攪和,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且每次加水量不宜過多,否則餡子不粘,不斷的加水直至餡子發粘為止,估計這一步驟得重復至少二十分鍾,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不過一般情況下有二十分鍾到半個小時的話就足夠了(聽說狗不理包子打餡要一個小時)最後滴少許香油再攪勻,這樣,一盆香噴噴的肉餡就做好了,如果你不喜歡吃純肉餡的,這個時候可以視情況加香茹丁、粉條、甘藍、茄子丁、等等你愛吃的菜,但是不能要出水多的菜,另外,這些菜不是都加在一起的,分別可以叫做香茹肉,粉條肉,甘藍肉,茄子肉,當然還可以盡可能的發揮你的想像力,以適合你的口味來包包子。

以下是我經數次實踐總結的素包子做法。

材料:乾菜(超市賣的曬得又干又黑的白菜)、碎米芽菜(象涪陵榨菜那樣一小包的)、凍豆腐、香菇、木耳、粉條、西紅柿、香菜

做法:1. 乾菜、香菇、木耳用水發開泡軟理凈,切碎;凍豆腐用開水煮五六分鍾後撈出切小丁;粉條用水煮好,漏勺撈出控出水分後用香油拌一下,也剁碎;將這些與半包芽菜一起倒入油鍋中炒熟。2. 西紅柿洗凈削去皮,切碎,放油鍋中炒出汁,用鏟子將西紅柿盡量抹得爛些成茸狀,加入適量水,待熬成紅紅的糊,加入切碎的香菜翻炒四五分鍾出鍋,成西紅柿香菜醬。3. 將醬拌入炒好的材料中,加入適量五香粉,拌勻成餡。4. 發好面擀出包子皮,用餡包成包子,上鍋蒸半小時即好。

注意炒餡料的時候要比炒菜用油稍多些,因是乾菜材料。
蔥不吃你可以不放。

㈤ 鮮汁肉包餡料配方

肉包子有很多種類型,但是比較受年輕人喜歡的,還是先吃肉包子,這種包子裡面的汁水很多,輕輕的咬下去,香濃的肉汁就會流出來,而且不會讓人覺得膩的,故意在調餡的時候,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是很有講究的,如果肥瘦比例沒有放好就會把包子做得很乾,餡料也不會流油,影響到整體口感。
鮮肉包
麵粉300克、水150克、酵母3克。(如果喜歡甜的可以加15克白糖)

餡料

豬肉150克、蔥姜水120克、鹽5克、白糖5克、胡椒粉少許,老抽5克。

份量12個

做法

1.將肉餡(三成肥七成瘦)放入容器中

2.蔥姜水分幾次加入肉餡中(蔥10克、姜5克切碎加水105克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3.再倒入其他調料和5克蔥末

4.攪拌均勻(攪拌好的肉餡放冰箱冷藏)

5.麵粉,水、酵母(白糖)揉成面團發酵至兩倍大

6.然後分成12份

7.將小劑子按平(中間厚一點,邊上薄一點)

8.包入豬肉餡

9.將豬肉餡包好

10.放在塗過油的蒸籠上(或者下面放硅油紙)30度的環境下,發酵30分鍾左右。冷水上鍋,蒸18分鍾左右,關火後三分鍾開蓋

豬肉包子

材料

原料:豬肉糜、雞蛋、麵粉

調料:蔥花、薑末、鹽、糖、老抽、雞精

做法

1、豬肉糜+雞蛋+蔥花+薑末+鹽+糖+老抽+雞精,沿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2、麵粉中倒入酵母溶液,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成絮狀。

3、面團中加入油,往展開面團倒油,把四腳向中心折起,重新揉成面團。

4、發酵至原來體積的2到3倍,揪成小劑子,擀成面片包肉餡。

5、包成包子的樣子,水開了隔水蒸15分鍾後不要揭開鍋蓋,虛蒸3分鍾即可。

㈥ 自己在家蒸饅頭,面總發不好,有什麼好的發面方法

在食品追求 健康 性、安全性的當下,饅頭店發面和自己家是一樣的,只是量多量少的事。 發面就是將麵粉和適量的水,在適宜的溫度和一定量的發酵物的酵母菌作用下,繁殖產氣,促使面團膨脹而會出現很多小孔。

發酵物的種類和原理 發面的小竅門

老面是上次蒸饃時預留下來的發面,下次發酵用水浸泡後直接和入麵粉中單獨發酵:酵母也最好單獨用來發酵,才能保證食品的營養性;化學發酵的小蘇打、泡打粉盡量不要單獨使用,最好與酵母搭配起來。同時,可以藉助白砂糖、雞蛋、啤(白)酒、蜂蜜、牛奶等輔助發酵。

自己家裡發面的方法:

加水量應根據麵粉麵筋的含量、麵粉的含水量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蒸饅頭發面時,500克麵粉加水量為210克左右, 即麵粉的食水率不得超過42%。

老面用量:一般來說,老面使用占麵粉15%――20%,若是冬季至少為30%。

酵母用量:一般來說,麵粉與酵母的比是100:1,即500克麵粉用酵母5克,若是冬季,可再增加3克。

泡打粉與酵母搭配使用量,可參考酵母的用法。

發面的時間也與季節有直接關系。一般來說,老面冬季要12個小時左右,夏季最多6個小時,春秋8小時左右;酵母發面,夏季最多4小時,冬季8個小時。

結束語

作為面點工作多年,發面不是個難題,但對於新手來說,感覺好難,不是發酵過度,就是發不起來,隔行如隔山,今天我簡單介紹下發面方法,

傳統老酵發酵建議新手不要學,(所謂老酵就是面發起超過24小時稱為老酵),傳統老酵發面,要有多年工作經驗,因為面發起吃鹼度拿不準,有一句說法,頂鹼師傅缺鹼的徒弟,老面發酵跟季節有關,春三夏七秋五冬一,老師傅都懂得接面的要點。

酵母粉發面新手容易學,冬天30度溫水,酵母是活性的,30度溫水最適合酵母發酵,夏天有點溫度就可,具體比例配方500克麵粉,5克酵母,根據季節增減,5克泡打粉,白糖少許,豬油少許,根據出品要求品種面發的軟硬度,一般軟包子硬饅頭,掌握這些要領,新手快速上手。

大家好,我是小楠,看似發面很簡單,其實裡面有很多技巧,今天就說一說我家發面的技巧,掌握這些技巧,一定讓你把面發好,蒸出白白胖胖的大饅頭

盆中加入適量的普通麵粉,就是超市裡買的中筋麵粉

我這里選擇乾酵母發酵,先看一下酵母的生產日期,乾酵母的比例是根據室內溫度來調整,一般在500克麵粉,3~5克的酵母,不要在水中化開,因為水的溫度很多,新手朋友掌握不好直接倒到麵粉里,給它攪拌均

再倒入適量的溫水一般蒸包子,水溫在28度到30度左右,用手背測試水溫,蒸饅頭的比例,水的比例是500克的麵粉,270毫升的清水,活出來的便團軟硬適中

麵粉與酵母溫水攪拌均勻,要充分的揉面盡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是30度到35度之間,最好不要超過40度

還有一些巧用發酵輔助劑

添加少許白糖,可以提高酵母菌活性,縮短發面的時間

添加少許白糖能縮短發酵時間,還能讓成品更松軟

添加少許醪糟,能協助發酵,並增添成品香氣

添加少許蜂蜜,可以加速發酵進程

添加少許牛奶,可以提高成品品質

添加少許酸奶,能讓酵母菌開足馬力去幹活

添加少許雞蛋液,能增加營養

掌握這些技巧一定讓你能做出白白胖胖的大饅頭,享受美好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安姐,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自己在家蒸饃頭,面總是發不好,求發面放法?現在大多數人都是用酵母發面蒸饃頭,只要掌握好面和酵母粉的比例,控制好水的溫度和水的用量,面一定能發好。一般冬天氣溫低,要用35度左右的溫水和面,夏天氣溫比較高,用常溫水就可以,要想面團發的更快一些,可以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白糖,白糖能促進酵母發酵,下面我就告訴大家如何發好蒸饃頭的面團。

1:准備麵粉500克,酵母5克,35度左右的溫水250克,白糖10克,促進酵母發酵。

2:把酵母和白糖放入麵粉中攪拌均勻,用250克溫水和成和光滑的面團,如果是冬天要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兩倍大,發酵需要的時間要根據溫度的高低而定,室內溫度低時間就長一些,溫度高就醒發的快一些,大概就是2—4個小時。夏天氣溫較高,1個小時就醒發好了。只有把面團發好了,才能做出蓬鬆喧軟好吃的饅頭。

發面蒸饅頭,對於經常製作麵食的人來說,應該是沒有一點技術難度的。可對於一些不經常製作麵食的人來說,發面蒸饅頭就有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發酵麵粉時,不是把麵粉發酵過度,就是麵粉發酵不成功,其實這就是不經常操作的緣故,對於麵粉發酵的步驟與發面方法掌握不好,用這樣發酵不成功的面團,自然無法蒸出又白又軟的饅頭了。所以蒸饅頭發酵麵粉,還是有一定技術要求的,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把面發好,蒸出的饅頭也會達到完美的標准。

想要把蒸饅頭的麵粉發酵好,需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①麵粉的選用

②麵粉與酵母或者老面的使用比例

③發酵麵粉時所用水的溫度

④發酵麵粉時所處房間的溫度

我們把面團和制好以後,需要放在一個溫度適宜的房間中進行麵粉發酵,室溫在二十度以上就可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把發酵面團放在溫度在三十度左右的環境中進行發酵,那麼面團的發酵效果更佳。

下面我就用酵母與老面兩種發面方法分別做個分享。

一.【酵母發面】

所用食材:中筋麵粉1500克,酵母15克,30--35度溫水900毫升(麵粉與水的比例為1:0.6)

發面方法:

①將1500克麵粉放在盆中,加入15克酵母,把麵粉與酵母攪拌均勻,隨後分兩到三次加入溫水,邊加水邊用手攪拌,把麵粉攪拌成面絮狀,這樣麵粉與水會更加融合,也方便我們和制面團。

②把和制好的面絮用手揉制均勻,使其形成表面光滑柔軟的面團,在揉制過程中,需要將面團反復揉制,這樣面團的融合性更好,發酵效果也更佳。

③面團要揉成三光,也就是「面光」,「手光」,「盆光」,只有達到這個標准,才說明我們將面團揉制的很到位,也就可以讓面團進行發酵了。

④用酵母發酵麵粉,發酵時間最少要在四十分鍾以上,如果想要饅頭更加萱軟一些,面團也可以多發酵一會,但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小時,要是發酵時間過久,面團就會出現酸味,而且面團使用效果也會受到影響。面團發酵後的形狀,會是發酵之前的1.5——2倍大小,這樣就說明面團發酵成功了。

二.【老面發面】

所用食材:麵粉1750克,老面700克,溫水1050毫升

發面方法:

①將700克老面放在盆中,加入1050克溫水,用手將老面捏碎,讓其形成面湯狀,只有將老面充分化開,才能與麵粉融合的更好,否則會影響發酵效果。

②把1750克麵粉倒在盆中,與老面湯混合在一起,揉製成表面光滑的面團,揉面的方法與用酵母發面一樣,揉好之後,把盆口蓋好,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進行發酵,發酵時間要在八個小時以上,最多不要超過二十四個小時。

③面團發酵好之後,面團的形狀也是發酵之前的1.5——2倍大小,面團內部充滿蜂窩狀,而且面團會散發出濃濃的酸味,這是乳酸菌的味道,我們必須要用食用鹼做個酸鹼中和,把酸味去掉才行。

④用老面發酵的面團,需要加入食用鹼做中和,乾麵粉與食用鹼的使用比例為:500克麵粉需要3克食用鹼。這樣中和出的面團比較適中。

以上就是用兩種菌種發酵麵粉的方法,只要掌握好操作步驟,就可以發酵好面團,蒸出的饅頭也就很成功了。

——最後總結: 關於自己在家蒸饅頭,面總是發不好,求發面方法?的問題。我的回答就到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我是明澤 美食 ,感謝大家閱讀本文,如有不足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欄留言互動,謝謝!

在家自己做饅頭吃,可以採用二次發面方法,做出來的饅頭好看又好吃,成功率提高80%。自己在家動手就可以操作。下面是我做出來的饅頭,我把家庭版比例打在屏幕下方,可以試一下。

麵粉兩斤,酵母8克。白糖16克。奶粉20克,溫水510克。把麵粉,酵母,白糖,奶粉放入一起。放在容器裡面給他攪拌均勻。一點點的把溫水加進去。用手和成光滑的面團,上面蓋上保鮮膜。自然醒發一個小時。

醒好的饅頭面,用手給他第2次排氣。如果有點粘可以適量撒點乾粉,給他揉成光滑的面團。做成饅頭的形狀。發至1.5倍大,蒸15分鍾即可。做出來的饅頭好看又好吃,營養又 健康 。我是趙師傅早餐。在杭州開快餐店。有喜歡早餐的熱愛 美食 的,可以關注一下我。進我主頁看一下,分享更多早餐教程,不懂得在下面給我留言,我來給你們解答。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自己在家蒸饅頭,面總是發不起來,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這個問題其實對於那些在家自己做麵食的人來說,是沒有一點難度的,但是對新手來說,難度還是有一定的

在家自己蒸饅頭呢,麵粉多少放多少酵母?是用冷水和面,還是用溫水和面?其實還是有技巧的,看似難度不大,其實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准備大點的盆倒入500克的麵粉,另准備一個小碗倒入五克酵母粉,先倒入適量的溫水,將酵母給化開,然後再倒入麵粉裡面攪拌均勻,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我們用溫水和面,夏季比較炎熱,用冷水就可以了

咱們在和面的時候,這個水一定要邊倒邊攪拌,不能一次性地倒進去,不然的話,水就會過多,導致麵粉比較稀,不容易成團。伯克的麵粉根據麵粉的干濕度大約倒入220毫升的水就可以了。

邊攪拌攪拌成棉絮狀,下手再和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在和面的時候盡量柔道手光面光盆光,在揉成面絮的時候,盡量將盆內多餘的麵粉給揉干凈,手上多餘的麵粉給沾干凈,然後再稍微的給手上沾點清水,能面團揉的非常光滑,手上的面呢也會非常的干凈,冬天呢,天氣比較冷,我們要把它放在一個溫暖的水盆里,醒發2到3個小時

夏天天氣比較炎熱,讓它自然醒發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用這個方法和面,想讓面團餳發的不好都難,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您好,我是小蓉姐,很高興能回答你您的問題,自己在家蒸饅頭怎樣才能發好面呢!

蒸饅頭看似簡單,其實裡面有很多的小技巧,我總結了七點,今天我就把這些小訣竅分享給大家。

一:要選對乾酵母,買的時候看一下生產日期,酵母用不燙手的溫水化開混合到麵粉中,這個水溫一定不能過高,不然酵母就會被燙死。

二:我們可以加點糖,糖能給酵母發酵提供營養,從而縮短發酵的時間,但是這個糖不能太多,500克麵粉加5-10克就好。

三:和好的面團要進行基礎發酵,溫度最好不要超過40度,注意不要發過頭了,發酵到原來的兩倍大就可以了。

四:發酵的面團需要揉面排氣,整好形還要進行二次發酵,這個發酵的時間沒有固定,等到饅頭生胚體積明顯的變大,看上去飽滿,拿在手上感覺輕飄飄的就是發酵好了。

五:冷水上過蒸,這樣能讓饅頭盡可能長到最大。

六:蒸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打開鍋蓋。

七:蒸熟後不能馬上揭蓋,要燜3到5分鍾再開蓋。

只要掌握了這七個小技巧,你也可以蒸出白白胖胖的饅頭來,以上就是我對自己在家做饅頭面總是發不好,求發面方法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再見!

現在蒸饅頭都用發酵粉,很好發酵。我一般是頭一天晚上和面500克麵粉放5克酵母粉,冬季用溫水和成柔軟的面團醒面。第二天早上揉面時蓬鬆的蜂窩狀,蒸出來的饅頭暄軟有嚼頭

你好,做了十多年的包子饅頭老師傅很願意解答您的疑惑:通常我們發面會發兩次,第一次是和面後,第二次是做成成品後。①麵粉若干,加入少量白糖,酵母和泡打粉。與麵粉比在100:1至100:3之間。(熱天酵母小比例,反之冷天稍多加點)。拌勻。②兌好溫水加入拌勻的麵粉中,和好麵粉(以柔軟不沾手為好)③和好麵粉小等,看麵粉比剛和好時有起面的外觀就可以做饅頭了。④做好饅頭放籠中等待第二次發酵,觀看饅頭形狀,當外觀有膨發狀,並膨發狀的饅頭較剛做好的饅頭大三分一時就可蒸了。 做包子饅頭還是要經驗的,歡迎隨時咨詢。

㈦ 武漢哪裡有好吃的早點

福慶和特色粉面館,傳承20年的經典。一家被老武漢人安利的牛肉粉店,據說在武漢已經開了二十年。年初來拔草的時候發現人家並沒有開門,只能預估著時間再次拜訪。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到達店裡雖然已經是中午,仍有心心念念得牛肉粉售賣。和想像中不同的是,他們家不止有早餐,還有各色的蓋澆飯,收銀台往前是製作粉面的小型廚房,往後則是半封閉式的廚房,向負責前方的阿姨要了一份牛肉粉後,尋一處光線較好的地方靜靜等待著美味的午餐。門口不時有新的食客進店點餐,全都說著統一的漢腔,讓人感覺陌生卻又格外親切。

㈧ 鮮肉包子餡的最佳配方

肉餡剁好放入碗中,放入蔥花、鹽、白糖、雞粉、醬油、蚝油、芝麻油,再打入一顆雞蛋,分兩次加入清水,邊加邊攪拌,攪拌均勻即可。

㈨ 如何評價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二季

該片講述的是早餐江湖的人間百味。料鮮味淳、入口即化的樂山牛華豆腐腦;皮薄餡足、晶瑩剔透的呼和浩特燒麥;肉汁飽滿、色澤金黃的杭州煎包……不斷挖掘著中國各地的早餐寶藏,更是拓展了廣大吃貨的美食版圖。

在片中,觀眾可以看到以前削尖了腦袋也要去泡歌廳,自從開了早餐店就13年沒進過歌廳門的稍麥店老闆;還有憑借一己之力支撐開店,還要悉心照料女兒的新疆奶茶店的老闆娘;以及想要把店打理好,以後可以交給女兒來管的重慶小麵店老闆……

㈩ 去武漢,吃才是要義啊

在我的印象里,武漢的關鍵詞就是 武大、櫻花、熱乾麵 。從來沒有和好吃發生過關系。

今年趕在櫻花季去了趟武漢,誰知道呆了四天,根本沒正兒八經去看過櫻花,不是在吃就是在尋找吃的路上。


講道理,武漢好吃的也太太太多了吧,為什麼大家吃吃喝喝都想著去長沙,請大家也看看隔壁家的武漢呀。下面請看我以長胖n斤為代價,為大家帶來的武漢 美食 攻略。



如果一個地方出現了一個特定的詞彙來描述吃早餐這件事,那就說明,這個地方的早餐非常豐富,例如廣東人的「早茶」。在武漢也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吃早餐,叫「 過早 」。


就連吃貨蔡瀾也說:「處處的早餐文化,因生活優裕而消失之中,武漢的街頭巷尾還在賣,我將之冠上早餐之都」。武漢是當之不愧的早餐之都。


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營業時間:5:30-14:30

地址:糧道街139號

到武漢,不吃熱乾麵等於白來。無論行程如何緊張,一碗熱乾麵是必須得安排的。


第一碗熱乾麵吃的是武漢的某老字型大小連鎖店,不知道是芝麻醬過於濃郁,面拌開之後是黑乎乎的,還有一些苦味,沒有給人很驚艷的感覺,原來正宗武漢熱乾麵就這水平?


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之下來到 美食 雲集的 糧道街 ,嘗了一碗趙師傅的熱乾麵,麻醬味道濃郁卻不會發苦,吃起來是那種油潤的香味。再配上蘿卜粒和辣椒,又香又辣太好吃了。這才是熱乾麵之光啊,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家還有 油餅包燒賣 ,記得一並嘗嘗。


蛋酒 是佐面的好幫手,也是武漢本地的特色 美食 ,現點現做。新鮮的雞蛋打散之後加滾熱的開水攪拌開,再加入一些酒麴和白砂糖,分分鍾的功夫,一碗熱騰騰的蛋酒就做好了。


其他店鋪推薦:

龐記熱乾麵(中山大道1180號 6:00-14:00 )

鐵棚子熱乾麵(大興路84號 6:00-10:30 )

袁記紅油熱乾麵(鸚鵡大道175號 5:00-11:00)

老田記熱乾麵(吉慶街67號 5:00-12:30 )

連鎖品牌中 常青麥香園 的熱乾麵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口味泡蛋苕粉

營業時間:6:30-13:00 周一休息

地址:武勝西街集賢里92號

泡蛋苕粉算是近些年才在武漢開始流行起來的一種小吃。泡蛋是炸成虎皮樣的雞蛋,苕粉就是紅薯粉絲。


泡蛋苕粉里會加很多小料,其中我覺得最出彩的就是這個大盆里的炸藕條。藕切成小條,裹上麵粉炸熟之後再放到紅油鹵水裡面浸泡,泡得半軟半硬,吸入了很多湯汁,超級入味。如果這個炸藕條可以單獨賣的話,我覺得我可以空口吃一碗。


其他配料還有千張絲,香菇片,看上去紅彤彤的但其實辣度還好。泡蛋裡面不是很入味,咬開之後再蘸著湯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集賢里的那家老店常年排隊,並且營業時間比較短。光谷那邊還有一家分店,如果住在附近的話可以去光谷那家店吃。

相似店鋪推薦:

新口味泡蛋苕粉光谷店(光谷街風度柏林三期 1棟1層14號 8:00-21:00)

想時吻泡蛋苕粉萬松園店(安全村232號 7:30-22:00)


老通城

營業時間:8:00-19:00

地址:中山大道679號附3號

武漢的特色小吃里豆皮絕對是不可缺少的扛把子,老通城是武漢本地的老字型大小,在 美食 扎堆的吉慶街上。去的時候店裡滿是的爺爺奶奶輩,說明大家對他家的口味還是認可的。


豆皮是一種類似於蛋包飯的食物,用一張蛋皮蓋在不同口味的米飯上製成的,起鍋的時候再切成小塊。


點單的時候看到還有藤椒雞肉和麻辣小龍蝦等新式口味,穩妥起見還是選擇了最傳統的三鮮豆皮。三鮮是指肉丁、香菇丁和筍丁。飯上還澆了鹵汁,吃起來像是糯米版的鹵肉飯。


如果覺得噎的話還可以來一杯 桂花糊米酒 ,我看店裡很多老主顧都是這樣搭配著吃的。

相似店鋪推薦:

嚴老幺燒賣(前進四路240號 6:00-13:00)

王師傅豆皮(高雄路47號 7:00-14:00)


小秋水餃

營業時間:5:00-16:00

地址:大成路66號

在 美食 遍布的大成路上,都是有些年頭的蒼蠅館子,小秋水餃就是其中一家。


我以為阿姨下了好幾碗,沒想到抓了好幾把下下去,最後全撈到我的碗里了。


一碗12塊真的超級良心,普通的餛飩店就是上面飄著一些餛飩,但小秋家是滿滿當當但一碗,用武漢話講就是「蠻扎實「。湯底放了豬油,很香,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


如果讓我推薦一個過早的地方的話,那 大成路 肯定是不錯的選擇,基本上武漢傳統的過早 美食 都能在這條路上找到,並且味道非常本地,不是那種專供遊客的餐廳。


武漢過早,花樣真的十分豐富,油窩、鮮魚糊湯粉、重油燒賣、煎包、汽水包......一個月早餐不重復真的不是誇張的說法。後面多肉小姐姐還會專門寫一篇非常全的武漢過早攻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感覺武漢的午餐基本都是過早的延續。因為過早吃得都非常扎實,到了中午基本都不餓,很多比較正式的餐館都是到了晚上才營業,午餐大都也是一些面、粉之類的。


劉記三狗牛肉麵

營業時間:6:30-20:30

地址: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名字非常直白的一家店,這里有被稱為武漢第一的牛肉炒麵。


有炒麵、炒粉、炒豆絲三種可以選擇,我看炒麵炒粉哪裡都能吃得到,於是來了一份武漢特色的炒豆絲。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做成的。


大眾點評里很多人都說老闆娘態度不好,確實比起其他小店裡的熱情,這家的老闆娘看上去比較冷漠。交完錢,老闆娘給了一個牌子,需要自己拿著牌子去相應的窗口。一號窗口炒麵,二號窗口湯面,飲品的話在三號窗口取。


把小牌子交給窗口裡面的阿姨,阿姨會再問一遍要什麼,看著窗口摞在一起的都是炒麵,我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了豆絲。


阿姨動作很麻溜,在大火中掂了幾下勺,一兩分鍾的功夫一碗鍋氣滿滿的面就炒好了。


牛肉是鹵過的,是比較有筋道的那種口感。豆絲不是我想像中「絲」的樣子,而是一片一片的,吃上去比較軟糯,有點像涼皮,但又比涼皮厚。總體來說是一碗好吃的炒麵,只是吃多了會覺得有點油膩,也算是炒麵類的通病吧。


隔壁的 王記生燙牛雜面館 也是好評比較多的一家店,生燙牛肉粉是武漢本地非常特色的過早 美食 ,很多店賣完就收攤了,這家是為數不多24小時營業的。


相似店鋪推薦:

王記生燙牛肉麵館(蘭陵路89號1層 24小時營業)

肖記頂好牛肉麵(蘭陵路47號1層2室 7:00-21:00)

胖師傅豪華炒麵(北湖正街與北湖路交叉口 18:00-凌晨2:00)


精粉世家

營業時間:5:30-22:30

地址:民生路176號

本來是想去馬場角吃余記精粉世家的,太遠了沒往那邊走,在江漢路附近找了一家連鎖的店嘗了一下,點了最招牌的麻辣牛肉拌面,沒想到味道還不錯。


一份19塊錢好像看上去有點貴,但這真是蠻扎實的一碗,我一隻手端著碗都撐變形了。上面鋪了滿滿一層牛肉,而且都是很好的牛肉,不是那種都是筋的邊角料。牛肉上裹滿了醬汁,醬香麻辣口的,空口吃也不會齁。


從牛肉堆里挑出面條,面條是已經拌好了的,每根上都掛滿了佐料,鮮香麻辣,佐料中還有一些類似鹵水的濃厚醬料。我這個成都人覺得很對胃口,好吃。


面條是比較筋道的那種,甚至稍微有點硬,喜歡吃軟一點的記得提醒阿姨多煮一會兒。

我看很多人說馬場角的余記精粉世家的更好吃,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嘗嘗。

相似店鋪推薦:

余記精粉世家(馬場角橫路79號 富豪花園西區商鋪 24小時營業)


大隱隱於市

營業時間:11:00-15:00 17:00-21:00

地址:江漢二路111號

餐館的位置和它的名字一樣,隱藏在武漢江漢路步行街旁的小路上,門頭不大,小心不要錯過。店是典型的蒼蠅館子,前廳位置不多,後面和居民樓連在一起,還有一個大的用餐區域。


雖然看上去環境一般,點評網站上的評價也只有三星半,但其實是一家本地人很喜歡的小餐館,菜品屬於可以盲點都不會踩雷的那種。


地面雖然油膩,但桌子上還是蠻清爽的,一次性筷子、碗、碟子、桌布,全都是一次性用品,沒有那種油膩膩的桌面。

武漢餐廳的典型五件套


我們兩個人點了三個菜,上菜速度挺快的。

椒鹽雞翅是用全翅做的,既有肉比較多的翅根,也有耐啃的翅尖。外殼炸得很酥脆,裡面的雞肉又很嫩,一點也不油膩,吃不完打包回去當小零食吃都可以。


萵苣燒牛筋,萵筍和牛筋都燉得比較軟爛的那種,超級入味,微辣還有點回甜,牛筋不多,不過我覺得萵苣比牛筋好吃,簡直是下飯神器。


肥腸茄子煲,上菜的時候鍋里還咕嘟咕嘟地冒泡,看著就很有食慾。肥腸裡面處理得非常干凈,不會有臭臭的味道,也不會很肥。


相似店鋪推薦:

全刀子家常菜館(江漢區大興路69號 11:00-14:00 17:00-20:30)

張胖子私房菜(漢陽區墨水湖路25號 10:00-21:00)



小民大排檔

營業時間:16:30-2:00

地址:連鎖餐廳,大家可以就近選擇

求求你們來武漢一定要吃小民,太好吃了,雖然現在好像是網紅店,但沒有任何菜是踩雷的,好吃到哭泣。我和多肉小姐姐一致認為可以為了小民再來一次武漢。


雖然開了很多分店,但店裡環境還是保持著比較接地氣的風格。手機掃碼點單,基本上所有的菜辣度都可以選擇,默認的話應該是比較辣的口味。


綠豆沙必點,記住是綠豆沙不是綠豆湯,兩個不一樣,店裡都有。綠豆沙整個一杯喝下去都是那種沙沙的口感,不會半路吸到那種綠豆皮,也不會很甜。


鳳爪是重頭戲,是我愛的那種軟糯的口感,一吸就脫骨的那種狀態。要的是微辣,剛開始吃的時候不覺得辣,但是吃到後面會越來越辣,這個時候就綠豆沙就發揮作用了。


蒜蓉蝦滑做法比較新奇,但是口味是可以想像的,就是常見的烤生蚝的那種蒜蓉味。


毛豆上來的時候是熱乎乎的,和在其他地方吃到的那種五香鹵毛豆不太一樣。感覺是先煮,然後再加大蒜、醋、醬油等調料拌了一下,吃起來是有醋的那種酸味,還有很濃的蒜味,還蠻奇特的味道。


炸藕調料不多,可以吃出藕本身的那種甜味,不得不說武漢的藕是真的好吃,不同做法的藕都很好吃。還有很多基本桌桌必點的菜, 蟹腳面、蝦球、花甲、牛蛙 ,我們因為只有兩個人吃不下就沒點,留著下次吧。


小民大排檔是連鎖的,大家可以就近就餐。我們是工作日晚上八點半去的,排了一個多小時。 強烈建議大家提前排號,他家公眾號【小民大排檔】可以線上取號的。


本地人還比較推薦的一家叫 江城燕子大排檔 ,也是連鎖的,菜式差不多,評價也不錯,大家可以做為備選方案。


赤浪川菜館

營業時間:11:00-13:30 17:00-21:00

地址:妙墩橫路8號

雖然咱也不知道為何一家川菜館會成為武漢人按頭安利的餐廳,但美味不分國界,省份那就更不在話下了。這家店算是武漢非常火爆的蒼蠅館子,工作日去也是要排隊的。要麼中午早點去,要麼下午5點鍾就過去,稍微晚一點到了五點半店裡就基本坐滿了。


魚香肉絲基本也是每桌必點,配菜沒有用常見的萵筍絲而是大蔥,感覺像是肉絲版的宮爆雞丁,非常下飯。

圖片@佩佩熊醬


牙簽肉也是每桌必點,肉質很嫩,一點也不像豬肉的口感,有種小時候吃的小零食的感覺。

圖片@佩佩熊醬


當然,開在武漢的川菜館子總歸會有一些武漢的影子,這道干煸藕絲就是代表。本地鮮藕切成小條,裹著麵粉炸出來的,外酥里嫩。不得不說武漢的藕真是怎麼做都好吃啊,口味是那種辣中帶甜的,很好吃,停不下來。

圖片@佩佩熊醬

相似店鋪推薦:

金色霧都(漢口台北二路 64號 9:00-22:00)


盼盼燒烤

營業時間:16:00-凌晨2:30

地址:攔江路地鐵B口步行60米

這家原本是一家很小的蒼蠅館子,後來店面越做越大,現在是盤下了一家酒樓來做店面。


雖然環境好很多了,但是從簡易的折疊桌子里還能看到一些曾經蒼蠅館子的影子。


店裡的桌面上依然是一次性用品四件套,非常擔心限塑令在武漢要如何落地。


店裡有兩個燒烤區域,可以看到師傅們認真的樣子,


牛油強烈推薦,我之前沒有吃過單獨烤的牛肉,以為會有很大的膻味,沒想到入口是一股奶香味。每串上就小小的四粒,吃起來不會膩的,是那種其貌不揚但是會讓吃過的人刷新認知的 美食 沒錯了。


蒜爆雞也很好吃,雞肉很嫩,每塊雞肉中間夾著半瓣蒜,吃起來是回甜的,如果你喜歡吃烤大蒜的話你會喜歡這道菜的。


烤牛蛙也很不錯,牛蛙很肥很大隻,端上來的時候我還以為是烤豬蹄。上面灑的佐料看上去很多,但是不會很辣,夾雜著一些烤得焦香的部位吃起來很過癮。


烤豬蹄也是店裡比較招牌的,是提前鹵制過的,豬皮又軟又糯,帶點兒焦焦的口感,還是蠻香的。只是肉比較少,三十多一份感覺性價比比較低。


武漢還有一派前後綴里有帶「小鬍子」的燒烤店,用的是傳統的電烤爐,因為受熱均勻,烤出來的肉很嫩。我去吃了一家叫 小鬍子祥彪燒烤 的,烤脆骨非常好吃,大家也可以去嘗試一下。


相似店鋪推薦:

小鬍子祥彪燒烤(北湖正街7號 10:00-19:00)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成都口味的問題,我覺得武漢真的好好吃啊。武漢的辣不會像川渝那樣強烈,比較綿柔還帶回甜。如果你喜歡吃川菜,那你一定也會喜歡武漢的,而且近期來武漢還能看櫻花呢。


不過其他時間來武漢也不是不可以的,櫻花不常有,但 美食 永存啊。大家也別光惦記著武漢的櫻花了,讓我們一起去武漢胡吃海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