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安毛竹詳細分布在什麼村
臨安市位於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溫度適宜,竹類資源非常豐富,全市有竹林面積91萬畝,有種竹10屬63種。全市竹業總產值11億元。1996年臨安被命名為「中國竹子之鄉」。
臨安竹子分為四大類:一是毛竹,30萬畝;二是菜竹,30萬畝;三是筍干竹,25萬畝;四是工藝用竹,6萬畝。
一、毛 竹
臨安是毛竹生長的自然豐產區,是全國70個毛竹生產重點基地縣之一。全市現有毛竹面積30萬畝,是全市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竹種。2002年全市毛竹產業總產值4.9億元,其中一產0.6億元,二產4.3億元,是我市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與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⒈基地建設
1972年山區規劃調查,臨安毛竹面積為17.2萬畝,到2001年已達30萬畝,從1973年到2001年29年中,毛竹林增加了12.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50536畝,佔新增面積的39.48%,年均人工造林面積為1743畝。還有60.52%新增面積靠自然擴鞭增加,自然擴鞭面積超過人工造林面積。
在30萬畝毛竹林中,進行墾復鬆土的約5萬畝,進行劈山撫育的約15萬畝,粗放經營的10萬畝。據調查全市毛竹林畝立竹量150株左右,每年每畝平均採伐毛竹20株左右,畝產竹筍25公斤,竹林每畝年產值在200元左右,絕大部分為中地產竹林。部分毛竹專業戶、示範戶,通過培育管理,鬆土施肥,竹林年畝產值達1000多元。2001年全市年採伐竹材520萬株,竹筍6700噸,毛料11000噸。竹林總產值0.6億元。
⒉毛竹筍加工
臨安毛竹筍加工以水煮筍加工出口日本為主從1980年臨安食品廠111噸起步,到目前已發展到46家。2001年加工水煮筍罐頭218萬罐,計39636噸,佔全國水煮筍加工量的五分之一。其中出口166萬罐計30182噸,占總加工量的76.15%,出口交貨額12655萬元。臨安已成為全國水煮筍加工數量最多,出口量最多的縣(市)。而本地毛筍加工只有11.2萬罐,本地毛筍罐頭佔5.14%。
2002年全市水煮筍加工重量237.4萬罐,其中以杭州臨安罐頭食品有限公司、杭州臨安食品工貿有限公司和康鑫公司三家為主,2002年三家公司加工量達205萬罐,佔全市加工量237.4萬罐的86.35%。本地毛竹加工為15.9萬罐,本地毛筍罐頭佔6.7%。 <br <= p=>
2. 上馬鄉的毛竹之鄉
境內毛竹和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有竹林1?85萬畝,為建德全市竹林總面積的1/4強,年可採伐原竹40萬支。為提高綜合效益,1996年開始實施低產竹林改造,進行深挖撫育。到1997年底,共深挖竹林8000餘畝。1997年在童源村建立畝產毛竹和竹筍各1噸的竹、筍兩用示範林100畝。現已初見成效。
一方名產——石郭源柿子
150年前,石郭源村人根據自己居住地和特定自然條件,利用田頭、地角、山邊、溝旁等大量種植柿子,所產柿子品質優良,能滋陰潤肺,是標準的綠色產品,年產量達4萬公斤,單株產量最高可達500公斤。1993年參加杭州市評比,獲品質、品味一等獎。
一方風情——農民萬人文化節
自1990年以來,上馬村每年舉辦一次農民萬人文化節。文化節融文化娛樂活動與物資交流於一體。1998年,前往參加文化節的各地商戶達500多個,臨近鄉、鎮的農民每天都有2萬餘人次
前來趕節,期間商品成交額達100多萬元。
一方名村——楊家村
地處建德市西部邊境山區,與衢縣接壤。村子四面環山,山地多黃壤,土質肥沃,適宜毛竹生長。全村共有竹林面積3600畝,人均4畝,立竹總量達70萬支,最大單株重量達60公斤。有「建德毛竹第一村」的美譽。?
3. 浙江地區哪裡有毛竹片賣
杭州區安吉的路上一路都是(別走高速)上面說的那埭只是很少一部分,餘姚還有衢州的江山,常山,臨省的江西婺源,上饒的廣豐都很多的。
4. 杭州哪有小野筍
杭州靠近靈山這邊的山上小竹筍很多的,現在這個時候的筍還不是很多,個也不是很大,最好等到五一的時候,到那時往林子了一鑽,出現在你眼前的是密密麻麻的筍
5. 餘杭哪個地方有種竹子呢
摘要 浙江杭州的餘杭素有「中國竹子之鄉」的美譽,擁有毛竹林地幾十萬畝。當地農民「把山當田耕,把竹當菜種」,不斷做大做強毛竹產業。只要有竹林的村莊,就有毛竹半成品加工廠,山上搞科學育竹,山下搞毛竹加工,毛竹價格由原來的每根12元發展到現在每根22元。
6. 請問杭州上哪挖竹筍比較好謝謝大家
我知道在杭州第一技師學校(大龍駒塢,西溪路那邊,就是北高峰西面點)後面的山上有很多毛竹,春天有很多人挖筍,每次都一麻袋一麻袋的往下挑,筍有的很大,像炮彈一樣,只是不知道那些筍能不能隨便亂挖,也許是別人種的。
7. 著名竹海在哪裡
在中國,被譽為竹海的景點有三處,分別是杭州雙溪竹海漂流、宜興竹海和蜀南竹海。
杭州雙溪竹海位於杭州西北30多公里處的餘杭區雙溪鎮,這里遍地竹林,蒼翠欲滴,竹迴路轉,清涼逼人。雙溪竹海漂流,可以洗手濯足,沖飄過壩,有驚無險;在這里,你可以乘老牛車鄉村懷古,坐大篷車觀賞竹海,若有興趣,還可以在露天嬉水區游泳,在千步灘休閑區休息,在沙灘排球場打球,在娛樂區踩水車,盪鞦韆等游覽活動。
宜興竹海風景區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中國著名陶都、太湖風景區的旅遊城市」—宜興市。宜興盛產竹,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稱。竹海縱橫八百里,連綿蘇、浙、皖三省幾十萬畝,秀麗壯觀。竹海風景區位於竹的海洋中心,景區中心面積達一萬畝,有「華東第一竹海」、「太湖第一源」和「蘇南第一峰」之稱,是中國竹風景、竹風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區。
蜀南竹海位於宜賓市境內長寧、江安兩縣交界之處,北距成都400多公里,以萬傾竹海著稱。在一塊隆起的台地上,漫山遍野,長滿了青翠的楠竹、人面竹、花竹、慈竹--,綠波翻卷,遮天蔽日,茫茫7萬余畝;林間流泉飛瀑,清潭倒影,雲霧繚繞,空氣清新,掩映著座座農家瓦屋;四周懸崖峭壁,卻有洞窟、古寨躍然其上。北宋詩人黃庭堅到此賜名"萬箐嶺"。其竹蓀、竹筍和竹製工藝品也倍受遊人稱道。
(7)杭州市區哪裡可以看到毛竹擴展閱讀:
南山竹海旅遊區是一個集資源利用、生態保護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世外桃源。這里的生態環境宜人,山水相映成趣,風景如詩如畫,方圓幾十里無一絲污染。當你漫步於竹海中舉目遠眺,一望無邊的毛竹依山抱石、千姿百態、形聲雄渾、情趣別致;千年古松、參天古株,高聳挺拔、稀少神奇;高山鏡湖中的竹筏、山澗間的潺潺溪流和形態各異的竹木小屋,給遊客以鄉土、古樸、原始、自然的意境之感。
還有民間傳說中的仙山頭、金牛嶺、古官道、古代軍事遺址等人文歷史,更增加了南山竹海的神秘。現已對外開放的景點有:壩堤印月、竹筏防歌、夜營地、休閑村、南山壽泉、參天古株等。南山竹海深蘊著青山綠水的詩意和神韻,是一處風景如畫的風雅之地,故有「天堂南山,夢幻竹海」之美譽。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戴埠鎮橫澗村(原橫澗鎮)境內。
8. 杭州哪裡可以買到竹竿
瓶窯毛竹市場,104國道邊.
9. 杭州周邊哪裡盛產竹子
浙江安吉、 浙江臨安、 福建建甌 、福建順昌、 江西宜豐、 江西崇義 、安徽廣德、 湖南桃江 、廣東廣寧、 貴州赤水被稱為中國的「十大竹鄉」,因為竹子是四季常綠的植物,任何時間去都可以,只要你有空就行。中國十大竹鄉
浙江臨安:臨安市地處浙江省西北部,西接黃山,東鄰杭州,是長江三角洲的一顆綠色明珠。全市幅員3126.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22個鄉鎮,人口51萬。
浙江安吉: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全縣轄16個鄉鎮(開發區),人口45萬,面積1886平方公里,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詩經》「安且吉兮」。
江西宜豐:宜豐地處北緯28度17分至28度40分,東經114度30分至115度08分之間。全縣土地面積1935平方公里,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一個東西長71公里,南北寬51公里的東西向「棱形」地貌構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格局,山地面積約12.7萬公頃,佔65.4%。2001年末農用耕地面積2.36萬公頃, 佔12.17%,水面6200公頃,僅占 3。20/o;道路與庄園約2.2公頃,佔有11.23%,其他用地約1.63萬公頃, 佔80/o。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間。最高峰是麻姑尖,海拔1480米。
江西崇義:崇義縣地處江西省西南邊陲,毗鄰廣東仁化、湖南汝城、桂東,縣城距省會南昌市506公里,至廣州417公里,達深圳570公里,到贛州97公里。是全國南方重點林業縣、全國森林經營示範縣、全國「十大之子竹鄉」、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
湖南桃江:桃江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竹子之鄉」,全縣有竹林50多萬畝,其中萬畝以上的竹林,有32處。位於縣城近郊2公里處的桃花江洪山竹海就是這翠竹世界中一顆光彩閃爍的寶石。她以獨特的竹林自然資源為基礎,熔山水、佛教民情風俗於一爐,是具有旅遊、避暑、療養、野營、度假、科研等多種功能的旅遊勝地。
貴州赤水:赤水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1994年被國務院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面積占市域面積近70%,共有十大景區,均以原始古樸、自然天成著稱,被權威專家贊譽為「桫欏王國」、「竹子之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以地貌奇特、山峰廷秀、森林蔥郁、溝壑縱橫、百川競流、物種繁多為世人稱羨。
廣東廣寧:地處廣東省西北部,北江支流綏江中游,氣候和環境十分適宜竹子生長。境內氣候屬南、中亞熱帶過渡型,光源好,熱量較足,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應多種植物生長,尤其是竹子的生長,為發展竹子生產與經營提供有利條件。
福建順昌:順昌縣位於福建西北部,是重點林業縣和毛竹基地縣,竹業已成為順昌縣農村的致富產業,全縣竹加工經營企業100多家,竹產品達4大系列近50種,產品遠銷10多個省市及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福建建甌:建甌市簡稱芝,素有「金甌寶地」、「綠色金庫」、「竹海糧倉」、「酒城筍都」之稱,盛產厘竹、筍干、香菇、木耳、松脂、錐栗、蓮子、澤瀉、山蒼籽、仙人草等50多種土特產品。
安徽廣德:廣德縣地處安徽省東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廣德盛產「毛竹、板栗」;被譽為「竹海栗鄉」。廣德毛竹位居全國第七位,各種竹工藝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並於99年成功召開了第四屆中國竹鄉聯誼會 http://ke..com/view/102415.htm
10. 杭州哪裡好玩啊 51的時候
杭州西湖舊十景
十景之一: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斷橋殘雪有幾種解釋,較通行的說法是,每當雪後初晴,來至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樓台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艷之美。
又有人認為,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日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故以「殘雪」名之。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十景之二:平湖秋月
位於西湖白堤西端。唐時此建望湖亭。清代在亭舊址修建御書樓,樓前築有圍欄平台。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題名「平湖秋月」。一九五九年,將原有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景境,擴大到一千六百平方米。拆除哈同花園圍牆,並擴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天觀其詳一碧」樓和四面廳,呈現新穎別致的園景。在湖石假山間,增植紅楓、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著亭、樓、廳、榭,極富詩情畫意。宋王洧《平湖秋月》詩雲:「萬頃寒光一夕鋪,水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十景之三: 柳浪聞鶯
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興建清真寺,死後葬此,俗稱回回墳。清代恢復柳浪聞鶯舊景。柳型各具特色:柳絲飄動似貴妃醉酒,稱「醉柳」;枝葉繁茂如獅頭,稱「獅柳」;遠眺象少女浣紗,稱「浣紗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解放後,將一隅之地,建成佔地十七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園林布局開朗、清新、雅麗、朴實。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及碧桃、海棠、月季等異木名花。是欣賞三面雲山一面水的觀景佳地,令人心曠神怡。園東草地坪上聳立著「中日不再戰」紀念碑,並植有日本櫻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情誼的象徵。
十景之四:雙峰插雲
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其「雙峰插雲」御碑亭景點,在洪春橋畔。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六點九米,北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五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當群山雲霧迷漫時,兩峰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故名「兩峰插雲」。清康熙皇帝觀其詳游此,改為「雙峰插雲」。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春秋佳日,憑欄四望,儼如天門雙闕,拔地撐著,祥雲,隨風卷舒,日光遙映,常觀五色」引人入勝。
十景之五:蘇堤春曉
位於西湖西側。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發動民工開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化工20萬,築成了一條從南山到北山橫貫湖面長堤,人稱蘇堤。在長達2.8公里的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橋,名曰: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堤成觀其詳通行,蘇氏無比喜悅,作詩雲:「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如今已成為柏油路面,設有長被靠椅,寬闊的草坪上,栽有楊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個品種。蘇堤風光旖旎,晴、雨、陰、雪各有情趣,四時美景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賞景最佳,故有「蘇堤春曉」之美名。明人李攀龍詩曰「桃紅柳綠競春天,澹點煙波倚岸妍。畫舫停橈觀翠袖,長堤勒馬踏晴煙。花朝曾問西冷浪,穀雨重登錦塢巔。縱目樓台窮眺望,萬山爭列酒杯前。」
十景之六: 三潭印月
位於西湖三島之一的「小瀛洲」附近。北宋蘇東坡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時,挖湖泥堆積成島基。防止西湖再度淤積,立三座瓶形石塔為觀察標志,名為「三潭」。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解放後進行了擴建和改建,現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亭亭亭、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及九獅石等景。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十景之七: 花港觀魚
位於西湖蘇堤南側。花家山有一小溪經此注入西湖,稱花港。南宋內侍官盧允升在山下建花園,名「盧園」。園內種花養魚尤為著名,固有「花港觀魚」之美稱。園日久已廢,至清重新鑿池養魚,建園築亭,康熙皇帝題「花港觀魚」;勒石立碑於湖畔。解放後,在僅有的一池、一亭、一碑和三畝地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和整修,佔地面積三百多畝,成為西湖風景區內最大的一級公園。分紅魚池、牡丹園、叢林、草坪和花港等景區。以魚和花景觀為最,池內蓄養數千條紅鯽魚,或潛或跳,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從池邊曲徑走去,便是花的世界,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貴品種,有「酒醉楊妃」、「嬌容三變」等,千姿百態,絢麗多姿,別有情趣。
十景之八: 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之南,南屏山北麓。宋吳越王錢叔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稱「永明禪院」。地處怪石參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間。南宋時改名「凈慈禪寺。」清康熙南巡時,以天將破曉,「夜氣方清,萬簌俱寂,鍾聲乍起,響入雲霄,致足發人深省也」之由,改稱「南屏晚鍾」、寺前原有一大鍾,聲音宏亮,每到傍晚,鍾聲在暮靄中抑場回盪,山谷共鳴,傳聲獨遠,形成「玉屏青嶂暮煙飛,紺殿鍾聲落翠微」的意境。因此仍稱「南屏晚鍾」。凈慈寺自宋至清代,幾經興廢,原鍾早不存在。從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八四年,進行兩次大整修,寺宇煥然一新,新鑄銅鍾重達一萬寺千公斤。悠揚的鍾聲重新回盪,使人們想到明人聶大年的《南屏晚鍾》詩:「柳昏花暝暮雲在,隱隱初傳一兩聲。禪榻屢驚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十景之九: 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吳越王錢叔因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原擬建高十三層寶塔,由財力不濟,擬改七層,浚工時只造了五層。結構為磚石內心,外建木構樓廊,內壁嵌有刻著《華嚴經》條石,塔下供奉金銅十六羅漢像。建築雄偉壯觀,觀其詳為藏經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每當夕陽西照,塔影橫空,亭台金碧,故得「雷峰夕照」之名。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雷峰塔與白娘子的故事,流傳深廣。政府批准復建。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再傳明人「保叔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喻。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
十景之十:麴院風荷
位於西湖西側,岳飛廟前面。南宋時,此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麯酒,聞名國內。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麴院風荷」。一九八零年起,從原有的「麴院風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卧龍橋畔的郭庄,擴建成更加富麗多彩的「麴院風荷」新景區,佔地面積達四百二十六畝。分素園、風園、麴院、岳湖、密林、郭庄古園等六個景區。傍水建有古樸典雅的廊、軒、亭、閣,與綠雲、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畝的荷田令人矚目,植有紅、蓮白蓮、灑金蓮、錦蓮邊、並蒂蓮等各種荷花。園內現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樺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營帳和炊具可租用,野營野餐野趣,其樂無窮
寶石流霞
「寶石」是指西湖北面的寶石山。寶石山面對西湖,是西湖北面的一座天然屏障。初名石姥山,後稱保俶山、保所山、石甑山、巨石山、古塔山等。山體岩石裸露,系火成岩中的凝灰岩和流紋岩,色彩豐富,每當霞光映照,熠熠閃光如寶石,故稱為寶石山。尤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暉時,亭亭玉立的保俶塔和紫褐色山岩呈現嵐光霞彩流溢的迷人景色,得名「寶石流霞」,並列入「新西湖十景」。
主景是保俶塔,始建於唐,上下七層,高約45米。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弘俶,順應北宋統一大業奉召進京(汴京),宰相吳延爽為保佑錢王平安歸來,在寶石山唐塔舊址重建一塔,並易名為「保俶塔」。塔身修長玲瓏,宛如亭亭玉立在西子湖畔的美女,有「保俶如每人」的贊譽,是西湖的標志性景觀。尤其是晨曦,在陽夕浮雲、彩霞的映襯之下,起伏如鳳凰飛翔的寶石山頂猶如美人一般亭亭玉立的保俶塔和諧地組合成一幅絕妙的圖畫。
寶石山還有來鳳亭、壽星石、巾子峰、秦皇系纜石等古跡名勝。其旁的葛嶺,相傳為葛仙翁(葛洪)煉丹著書之地。至今仍留有葛仙庵、流丹谷、還丹古井、抱朴廬、初陽台遺址遺跡。
黃龍吐翠
「黃龍」是指位於棲霞嶺北坡的黃龍洞。黃龍洞在棲霞嶺北麓, 又名無門洞、飛龍洞。原稱"護國仁王院"。宋淳右年間,傳江西黃龍山有個名叫慧開的禪師來此登山求雨,忽一日黃龍隨之飛來震地,山岩一處裂開似龍嘴,清泉從中噴涌,故稱「黃龍潭」。
原為佛寺道觀所據,後辟為山林公園,以水池為中心,疊石點綴,亭台毗接,花木圍繞,古樹修篁掩映,山崖上方置雕塑巨型黃龍頭,龍嘴中有清泉瀝瀝下瀉。黃龍洞翠竹茂密,有剛勁挺秀的毛竹、竿細色深的紫竹、矮茸可愛的菲白竹,以及罕見的形方帶刺的方竹等等,品種頗多,株株吐翠。因名「黃龍吐翠」,成為新西湖十景之一。現辟圓緣民俗仿古游樂園,有「求緣」、射箭、觀燈、演出等助興。黃龍洞被辟為圓緣民俗園後,這里已成為杭州市民舉辦傳統婚慶的主要場所之一。
玉皇飛雲
玉皇山海拔237米,巍然矗立在西湖與錢塘江之間,它與東側的鳳凰山岡巒相連,勢若飛龍舞鳳,故晉代郭璞有詩雲:「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唐」。
玉皇山巔建有登雲閣、江湖一覽亭,於此登高四顧,但見山腰嵐霧繚繞,雲煙縹緲,左眺錢塘江,右瞰西子湖,令遊人有飄飄欲仙之感。
玉皇山主要景觀有慈雲嶺、五代石刻、紫來洞天、七星列宿(即七星缸)、八卦田、日月井、天一池等,以及眾多的寺觀、樓閣景觀。登臨山頂,東攬杭城雄姿,南瞰錢江浩瀚,西望茶鄉煙雲,北眺西湖秀色,杭城山水佳景盡收眼底。
九溪煙樹
九溪煙樹,即著名風景點「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九溪的水源自楊梅嶺 ,沿途匯合了青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諸頭、方家等山塢的溪流,曲曲折折、忽隱忽現地流入錢塘江。
九溪的主景是「水」。九溪的水發源於翁家山揚梅嶺下,沿途匯合了九條溪水,曲曲折折、忽隱忽現地流入錢塘江,稱為九溪。
「十八澗」源於龍井山,於詩人嶼、孫文隴、雞冠壠之間穿林繞麓,匯合了無數溪澗。九溪十八澗水隨山轉,山因水活。這里的山和樹,都因有了這縱橫交錯、蜿蜒曲折則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點活,構成了「青山縹緲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的絕妙佳境。
龍井問茶
龍井舊名龍泓,位於西湖西南風篁嶺上。龍井既是井(泉)名也是地名,又是茶名和景名。相傳晉代葛洪在此煉丹,大旱時發現有一口井的泉水始終不涸,以為與海相通,有龍居之,故名「龍井」。這里「深靚空闊,納光景而涵煙霏,陰晴之中各有異態」,特別適宜茶樹生長。大約自宋代始,龍井一帶以種茶為業,其地所產這茶色綠、香郁、形美、味醇,四方爭購之,贊為「四絕」,世稱「龍井茶」。
龍井泉為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屬喀斯特泉。泉水有一個獨特的「龍須」現象,用一根木棒攪動池中泉水,水面上會出現奇妙的「水紋線」,狀若游絲,甚是有趣。龍井泉與龍井茶歷來齊名。
龍井景點以龍井茶室為軸心,由寺廟沿革而來,歷史上宋代的蘇軾、明代的胡則、清代的乾隆皇帝等都慕名在此喝過茶。這里古樹參天,溪泉淙淙,景點內有風篁嶺、過溪亭、龍泓澗、一片雲、滌心亭、神運石、翠峰閣等古跡遺址、名勝人文可供游覽,龍井乃是古往今來西湖品茗賞景的第一勝地。
滿隴桂雨
有稱「滿隴」,位於西湖之西南,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自然村落中。五代後晉天福四年建有「圓興院」,後改稱「滿覺院」,地以寺傳。滿覺意為「圓滿的覺悟」。在水樂洞與石屋洞之谷地,樹木繁茂,春日盛開黃花,秋後滿樹紅果,景色喜人。尤其滿覺隴明代以來盛產桂花,沿途山道邊,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有金桂、銀桂、丹等品種。每年中秋時節花香溢谷,流芳十里;秋露凝聚,花隨露墜,出入桂林,如沐香雨,遊人不飲亦醉。故名為「滿隴桂雨」。在金粟世界裡,人們以桂花特產,製作桂花粟子羹和糖桂花等佳點,香甜可口,深受游者歡迎。遊人可以在此一邊品嘗香甜可口的桂花栗子羹,一邊打牌娛樂,可以排遣往日工作的勞頓。古人贊賞這里的美景:有詩雲:「西湖八月是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滿覺隴是杭州產桂最集中的地方,每年今秋的西湖桂花節都在這里舉行。
吳山天風
位於西湖東南面。由延綿的寶月、娥眉、淺山、紫陽、七寶、雲居等小山而成,山體伸入市區,山高均不超過百米。然而景秀石奇,歷來是文人雅集的地方,成為西湖群山中最耐人游賞的一座山。昔時漁民下海捕魚後在此曬網,稱晾網山;春秋時期稱吳山;山有伍子胥廟,又得名胥山或伍山;唐時多稱青山;舊因有城隍廟,俗稱城隍山。山巔「江湖匯觀亭」前楹聯沿用明人徐文長題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點明了「吳山天風」的意境。
吳山以雲居山為最高,以紫陽山「巫山十二峰」,亦名「十二生肖石」為最奇。是吳越、南宋文化薈萃之地。古有「吳山十景」,並摩崖刻眾多,有宋人米芾手跡「第一山」等。現吳山上建有極目閣、茗香樓。遍植銀杏、楓香、金錢松、香樟等,與「宋樟」為伴,新老交融,面貌一新。恰如蘇東坡所雲:「吳山故多態,轉側為君容」。
景區古樹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廟遺址多,民俗風情多,名人遺跡多。
另有十二生肖石、感花岩詩碑、寶成寺等景觀均引人入勝。
阮公環碧
舊名阮公墩,清代嘉慶初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後利用葑泥堆成。1982年,經添土植樹,精心營造,翠樹繁花叢中,竹舍、庭園藏藏露露。形成頗具特色的「綠樹花叢藏竹舍」的水上園林。夏秋之夜的島上,由身著古裝的員外、侍女接待敬茶,古琴伴奏,輕歌曼舞,游者樂在其中。環碧山莊仿古游樂園與阮墩垂釣,風韻與魅力稱勝湖上。現是西湖第一垂釣區。
虎跑夢泉
「虎跑」即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虎跑」之名,因「夢泉」而來。傳說唐代高僧性空喜歡這里的山色靈秀,准備在這里建寺,後來因水源短缺,准備遷走。這夜,他在夢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嶽衡山有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翌日,果見兩虎刨地作穴,湧出泉水。「虎跑夢泉」由此得名。
虎跑稱為「天下第三泉」,「虎跑」游覽的樂趣在「泉」。從聽泉、觀泉、品泉、試泉直到「夢泉」,能使人自然進入一個繪聲繪色、神幻自得的美妙境界。進山門之後,清泉便在腳下發出絲弦般的聲響,酷似滴珠落盤的琵琶樂曲。虎跑泉十分清澈,水質潔凈,龍井茶葉虎跑水,歷來被譽為「西湖雙絕」。
「虎跑」還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濟公」歸葬的地方,「濟公殿」、「濟公塔院」坐落於此。近代藝術大師李叔同在此出家為僧,弘一法師紀念室也很引人關注。
雲棲竹徑
即著名風景點「九溪十八澗」,去棲竹徑是市區五雲山西一處森林茂密的山塢,離市區20多公里,為離杭州市區較遠的一處景點。相傳五雲山上時有五色瑞雲盤旋,並在此棲留,故名。進入山塢,有一條卵石小路,夾路翠竹搖空,篁間鳥雀啁啾,溪澗鳴琴,觸目成趣。有清溪順流而下,彎彎曲曲,與竹徑時分時合,若接若離。雲棲竹景四時皆美,而盛夏時濃蔭蔽日,清涼爽人,故以盛夏為最佳。沿竹徑設有洗心亭、迥龍亭、遇雨亭等路亭,其中竹徑轉彎處一座六角攢尖碑亭內,有太湖石碑,上書「雲棲竹徑」四字,為陳雲同志的手筆。空過長1公里的幽深竹徑,便是雲棲古寺的舊址,該寺建於五代吳越,後被山洪沖毀,至明朝隆慶年間,蓮池大師居此重建,現雲棲古寺已改建為工人療養院,還增修了茶室等,幽趣依然。
雲棲竹徑,向以清涼幽靜著稱,是夏天避暑消夏的好去處。這里的楓香樹,樹齡千年以上,高38米,容三人合抱,是西湖著名的古樹。附近還有四耀峰、寶刀隴、青龍泉等景點。
路線一】斷橋-寶石山-葛嶺-紫雲洞-掛牌山-烏石峰-麴院風荷
登山時間:2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南:K7、k27、k16、k21公交車少年宮下車
線路簡介:這條線路是杭州風景最美的山路,很適合短途的情侶談戀愛。
到寶石山頂看西湖,會讓人沉醉忘返!寶石山上的寶淑塔是杭州西湖標志性建築。從寶石山一路往西,過葛嶺初陽台,到紫雲洞山門,旁邊是棲霞洞,牛皋墓。紫雲洞下左手邊有條土路通掛牌山-烏石峰的,很有野趣。烏石峰上巨大岩石,是眺望西湖湖西風景的絕佳之地。烏石峰迴走30米西南側下可到麴院風荷公園。
【路線二】浙大玉泉校區-老和山-將軍山-靈峰山-鍋子頂-北高峰-靈隱大門口
登山時間:2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K293路82/K82路K89路K16路21/K21路K101路15/K15路815路527/K527路浙大玉泉校區下車
線路簡介:這一段山路的特點主要是風光迤儷,視野開闊。青石板路,一路在山脊線延伸。路兩側芳草萋萋,綠樹成蔭,間或一兩聲鳥鳴。北高峰是杭州有名的山峰,可遠觀西湖,令人心曠神怡。山頂有財神廟,古鍾和電視發射塔。下山後,山腳是靈隱寺。可乘7路公交車返城。
【路線三】老東岳村-流香橋-美人峰-龍門山-石人嶺-雲霧台-天竺山-棋盤山-天馬山-吉慶山-茶博
登山時間:4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乘公交車83路、49路、306路老東岳附近下車。
線路簡介:這條山路總的來有攀登樂趣、回味無窮,適合戶外愛好者。從老東岳村附近上山,過一棵大樟樹。順著山道行進,在快到法華寺處左轉,過流香橋。從這里開始到美人山再至龍門山要經過3個山頭,過樹木叢生的山林、鑽難纏的鐵絲網,路滑山陡。這一段路上人跡罕至,建議准備登山探險的勇士最好結伴而行,互相有個照應。在過龍門山後直落石人嶺。在石人嶺有兩條分岔,一條下撤去靈隱九龍八塔。另一條路是往雲霧台上天竺山方向經琅珏當嶺到茶葉博物館下山。天竺山海拔412米,是西湖群山的最高點,都是蜿蜒盤旋的土路,有攀登樂趣。到了棋盤山後都是十里郎當的平整山道!
【路線四】萬松書院-老虎洞-鳳凰山-鳳凰亭-月岩-棲雲寺-梵天寺-皇城山腳
登山時間:2。5小時
風景指數:☆☆☆☆☆
線路簡介:這一條線路的特點就是古跡眾多、人文薈萃。從萬松書院旁邊結義亭上山,然後到老虎洞南宋古窯遺址,再往上到鳳凰山的鳳凰亭,這個地方是集杭州的靈秀於一身的:杭州城、西湖美景、錢塘江盡收眼底。下亭回走,過月岩、游棲雲寺,最後到梵天寺下山。
【路線五】靈隱-上天竺-九曲亭-竹竿山-嚴家山-丁家山-大青谷
登山時間:3。5小時精彩程度:☆☆☆☆
交通指點:Y1路Y13路Y2路K807(區間)路J17路J18路K807路7/K7路靈隱站下
線路簡介:這條線路的特點是都是土路,野趣濃郁,特別是春天的時候,兩邊開滿了映山紅、梔子花,美不勝收!過九曲亭到丁家山後,左手下到梅家塢,右手下沿著野外拓展線路,就是大青谷。一直往前可以走到宋城。進入大青谷後,門口有游5公交回城。
【路線六】龍井-棋盤山-天馬山-吉慶山-茶葉博物館
登山時間:2。5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南:27、游3路公交車至龍井。
線路簡介:由龍井緩階而上,雖然路途漫長但比較平緩,因此是兩人散步、談心的好地方。上棋盤山後往北翻天馬山,在海拔275米的山上歇歇腳看看風景是件愜意事。之後過吉慶山至茶葉博物館,一路也都是新鋪的台階,難度不高。
【路線七】九溪林海亭-小康塢-馬鞍山-虎跑後山貴人閣-白鶴峰-楊梅嶺-翁家山-龍井
登山時間:3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K4路K808路K280路324510J5路K504路K519路308路514路658路/Y5路到九溪下車步行至林海亭
登山簡介:這條路線的特點是動靜結合、玩樂兼顧,適合山水愛好者。半天的行程經小康塢、馬鞍山、虎跑山,在最高處貴人閣是觀景的好地方,可北眺西湖南望錢塘江。貴人閣徒步到白鶴峰上觀景,游楊梅嶺、翁家山,末了在龍井還可來一杯令人神清智爽的龍井茶。
【路線八】動物園-得意亭-七星缸-紫來洞-玉皇頂-老玉皇宮-玉皇山腳
登山時間:3小時
精彩程度:☆☆☆☆☆
交通指點:K4路K808路J5路K504路J1路Y7路514(區間)路Y5路822527315路J9路到動物園門口下
線路簡介:這條路線人文薈萃,風景優美。動物園下,沿著九耀山隧道走百把米,右手上山,很快過得意亭。一路沿著台階往上,過盤山公路,到七星缸,這七個缸按照北斗七星排列。再往前就是紫來洞,紫氣東來。最上面上玉皇頂玉皇宮,是玉帝住的地方啊。另一側下去,到老玉皇宮,左手下山就是玉皇山景區門口。可坐車回家。
【線路九】杭州西湖毅行線路:浙大玉泉校區教七--老和山--將軍山--美女山--靈峰山--瑞雲山--狀元峰--北高峰--美人峰--龍門山--石人亭--白雲峰--獅子籠--天門山--郎當嶺--五雲山(真跡寺)--九溪林海亭--大華山--虎跑後山(貴人閣)--虎跑正門--過虎跑路--玉皇山--老玉皇宮--鳳皇山--萬松嶺--雲居山--紫陽山--城隍山---吳山廣場
登山時間:8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k16,k21,k28路浙大終點站下車
線路簡介:這就是傳說中的杭州環西湖群山毅行線路,經典中的經典,全程25公里。每年10月底或者11月初,《旅途中國》每年都會組織年度西湖毅行活動,參加人數在5000-10000人左右,請大家關注!
【線路十】林科院-小和山-金蓮禪寺-復興亭-石關嶺-午朝山-雞溪弄-大德嶺-黃梅山-雞籠頂-白岩山-中村
登山時間:6小時
風景指數:☆☆☆☆
交通指點:336路J12路K310路K193路小和山科技學院下
線路簡介:這就是著名的杭州西部郊區龍塢鄉午朝山山系路線,比較野,路徑復雜,兩側視野開闊,深受登山愛好者的歡迎!不過最好有向導帶路,否則夠你探索一段時間。到白岩山翻到中村下以後是杭富公路,可坐514回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