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肥和杭州哪個經濟發展更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合肥和杭州哪個經濟發展更好?我認為是杭州經濟發展的更好
B. 被稱為中部深圳的合肥,現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漢、杭州了么
如果說最近十年我國哪座城市發展速度最快,那麼貴陽、合肥跟昆明等城市肯定榜上有名。2010年到2020年,增速前十的城市分別為 貴陽(284.3%)、合肥(271.8%)、福州(220.8%)、成都(219.1%)、昆明(217.6%)、重慶(215.5%)、廈門(209.9%)、西安(209.1%)、海口(201%)、鄭州(197%)。
其中貴陽跟合肥的增速名列第一梯隊,雖然合肥的增速略低於貴陽,但是合肥的經濟體量同樣也遠超貴陽,領先第三名的福州就近50%。
合肥這些年的異軍突起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在去年,「風投合肥」的名聲刷爆朋友圈,這才讓一直低調前行的合肥第一次站在聚光燈下。
合肥:被稱為中部深圳,我憑借的不是發展速度!
深圳是我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從特區建立到超越香港、廣州,深圳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如今的深圳GDP雖然距離上海、北京有一段距離,但同樣已經遠超傳統強市南京、武漢等。提起深圳,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發達,那麼深圳為什麼發達呢?
除了無與倫比的政策支持之外,深圳的產業結構也是深圳騰飛的關鍵因素之一,從最初的華強北到如今的華為,深圳的對外名片隨時隨地都在更新換代,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深圳的名片越來越高端,越來越有面兒。
合肥在產業結構上跟深圳極為相似,從2005年開始,合肥就確立了「工業立市」的方針,並且在之後的十幾年裡一直堅持著此方針。在2005年以前,合肥跟鄭州一直被稱為中國最大的縣城,這對於一個省會城市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友好的調侃。
合肥城市面貌的崛起始於大拆大建跟向南擴展城市空間,三分巢湖之後,合肥第一次可以毫無顧忌地向巢湖周邊擴展,直到如今,合肥從擁湖城市變成了通江達海的城市。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合肥從建立之初就鮮有重化工企業,為何?因為合肥那時候還是個標準的內陸城市,極度依靠水運跟鐵路運輸的重化工產業從來都是優先落戶沿江城市,如武漢、九江、安慶、南京、寧波等城市,依託長江,這些城市在先天上就領先了一大票城市一截。很多人要問了,既然水路不暢,那麼鐵路呢?湊巧那時候的合肥被稱為「鐵路盲腸」,境內鐵路少得可憐。
合肥產業的崛起得益於三方面
1:省內兄弟城市的慷慨貢獻。
其中以蚌埠跟淮南為典型代表,作為安徽的老牌工業城市,蚌埠跟淮南都曾經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時期。頂峰時期的蚌埠在交通上下轄徐州、合肥、淮安等眾多蘇皖城市,在工業上也絲毫不遜色於現在的蕪湖、揚州等城市。淮南同樣如此,為了建設淮南,上海等發達城市曾經大規模地援建過淮南,直到現在仍然有著相當多的外省知青在淮南落地生根,淮南工業初步建成之後,淮南就成了華東區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城市,僅僅依靠煤炭,淮南就位列過全國前四十的工業重鎮。
在安徽整體發展畢竟滯後的年代,企業是最先反應過來開始尋找出路的,蚌埠跟淮南的經濟疲軟不僅讓市內重點企業搬遷至省外,省會合肥也撈著不少。如蚌埠的電子 科技 集團40、41所搬遷至青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14研究所搬遷至蘇州。
合肥的存在究竟是阻止了省內企業的外遷還是分流了蚌埠、淮南的重點企業,這點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2:投資入股有潛力的企業,吸引產業鏈落地合肥。
合肥在京東方轉型關鍵期舉步維艱的時候伸出了援手,不僅給錢給地,還給政策,依靠合肥的注資,京東方成功上馬第六代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也成了京東方的生死分界線,之後的京東方一路高歌猛進,僅僅在合肥就設立了三天成產線。直到2020年,京東方在合肥的累計投資已超過2000億。京東方在合肥的落地不僅僅彌補了合肥在顯示產業上的短板,更是增強了合肥家電產業的凝聚力。
跟京東方類似的投資案例還有合肥長鑫、蔚來 汽車 等等,這些公司落地合肥之後都得到了巨量的政策支持,努力打造自身產業鏈的同時更是向著行業龍頭的方向在前進。
3:自主培育的高 科技 企業也正在茁壯成長。
在幾十年前,合肥敞開懷抱迎來了中科大,合肥不僅立下了「寧願市政府停電也不能讓中科大停電」的誓言之後,幾十年後的合肥正在跟中科大一起分享著成功的果實。
科大訊飛就是脫胎於中科大的一所高 科技 公司,依託科大訊飛,合肥成功打造了「中國聲谷」,在2020年,中國聲谷的營收成功突破千億,成為合肥重要的產業鏈之一。
不僅僅有科大訊飛這樣已經成長起來的公司,像量子國盾這樣有潛力但是仍然弱小的公司在合肥比比皆是,這些公司可能不能為合肥太多的稅賦收入,但是他們是合肥的希望。
除了中科大,合肥的另一所高校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合肥工業大學。
支撐合肥 汽車 產業的不僅只有江淮、安凱、長安等企業,合工大在幕後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作為產業鏈最長的 汽車 產業,任何一個有基礎的城市都不可能放棄這一產業,合肥同樣如此。
合工大被稱為 汽車 界的「黃埔軍校」,不僅僅為全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 汽車 行業的人才,更是直接支撐起了合肥 汽車 產業的半壁江山。
那麼,既然合肥這么牛,合肥現在就能比肩南京、武漢了么?
2019年,合肥營收最高的企業為886億,第二名為合肥百大的563億跟江汽集團的483億。其中眾所周知的京東方營收僅僅位居第18位,其他的蔚來 汽車 、科大訊飛、陽光電源等企業排名更加靠後。
這直接反應了合肥的高 科技 企業現在是多而不夠強、有潛力但是未長成。
在傳統產業落後於南京、武漢等城市的情況下,合肥想要追上這些城市與其在傳統產業與之競爭,不如另闢賽道,依靠自己的科研創新優勢轉化成產業的優勢。
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合肥可能依靠目前正在辛勤培育的企業進行彎道超車,但是現在的合肥想要超越南京、武漢仍然為 時尚 早。
C. 安徽合肥與浙江杭州相比,誰的高校實力更強一些
我來說句公道話吧,合肥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根,杭州是我現在的家,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偏袒哪一方:浙大PK中科大,浙大近幾年風頭比較足,號稱清華北大復旦交大浙大,而且有蓋交大的味道,主要是杭州這幾年經濟社會發展亮眼,加上G20與阿里巴巴,知名度比較高,浙大也搭了順風車。中科大比較低調些,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合肥這幾年發展挺好,但經濟社會底子相對杭州還是比較差的,所以中科大也沒什麼順風車好搭。其它的二流大學都差不多,沒多少可比性,但是生源的話,因為杭州經濟發達更多的生源喜歡來杭州讀書,將來能在杭州工作成家,所以分數線杭州的相對要高一些,杭州的中國美院、中國計量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是馬雲的母校、西湖大學定位也非常高,感覺杭州對人才培養很重視,出台人才落戶政策力度很大。其實輪大學實力北京、上海、武漢這幾個城市才是最厲害,杭州合肥還是差一點點。不過以後長三角一體化,杭州合肥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就不必爭的面紅耳赤了。
D. 杭州和合肥去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肯定是杭州了,雖然近幾年合肥發展的很快,但是長三角依然是中國經濟的龍頭
E. 合肥和杭州比那個城市好
合肥和杭州不是一個檔次的城市,杭州綜合實力遠遠強於合肥,無論是工作還是發展前景都是杭州強!
F. 安徽合肥與浙江杭州相比,誰的高校實力更強一些
安徽合肥與浙江杭州,都擁有一所中國頂尖大學,C9聯盟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浙江大學。合肥市擁有54所各類高校,其中本科18所,專科36所。杭州市擁有46所各類高校,其中本科27所,專科19所。 1:全國重點大學(雙一流,985,211)數量對比,合肥占優。
安徽合肥擁有1所985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擁有3所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
擁有3所雙一流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浙江杭州擁有1所985,211高校,均為浙江大學。
擁有2所雙一流大學:浙江大學為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國美術學院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主要大學排名情況:
合肥市主要大學在校友會大學排行榜上的情況如下,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入圍全國百強。 杭州市主要大學在校友上排行如下,其中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 科技 大學入圍百強。
在上海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合肥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全國第6位,合肥工業大學排全國第82,安徽大學排全國第118,安徽醫科大學排全國第146。浙江省的浙江大學排全國第3,浙江工業大學排全國第85,浙江理工大學排全國第107,杭州電子 科技 大學排全國第113,杭州師范大學排全國第126位,浙江工商大學排全國第130位。 圖為安徽大學校園風光。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和浙江大學對比。
說到合肥和杭州的高等教育,當然要說到中國科學技術和浙江大學了,這兩所大學都是中國頂級大學。在國內排行榜上,浙江大學排位要高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國際排行榜上,兩所大學的位置非常接近,各有領先。比如在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在世界第145位,中國內地高校第3位,浙江大學排在世界第159位,中國內地高校第6位。 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浙江大學排在世界第87位,中國內地高校第5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在世界第97位,中國內地高校第6位。這兩所大學基本屬於同一檔次的大學,實力伯仲之間, 圖為浙江大學校園風光。
4:兩座城市主要大學名單,源自大學生必備網,供參考。羅列的主要是本科院校,含 民辦本科院校。 下為杭州市主要大學(本科名單) 好了,總體說來,合肥市和杭州市的大學實力差不多,誰也沒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回答至此,謝謝閱讀,圖片源自官網,網路。
安徽合肥與浙江杭州的高校總體差不多,如果非要分出高低,目前合肥高校強於杭州。中科大與浙大一個層次,難分伯仲;合工大與安大是211大學強於浙江工業大學與杭州電子科大,也只能是略強;在合肥的高校人數多於杭州高校人數,一個54萬,一個43萬;杭州的中國美院,與計量大學也很好,不過合肥還有安醫大,安建大,安農大都還不錯。杭州還有即將成立的西湖大學與湖畔大學,起點都很高;合肥也引進了北航分校,北外分校,天津大學分校及國防 科技 大學分校,實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本人認為兩座城市的高校實力基本差不多。
首先 兩個地方都不是科教強省 但拿出手的一流高校都很強 如果按照問題所問 高校實力誰更勝一籌?總的實力來說是安徽強 頂尖實力浙大綜合實力更強 中科大科研能力更強 所以貼近 社會 選浙大 學術攀登選中科大
高校來說,整個浙江省就一所大家知道的浙大,其他高校也就普通,安徽不一樣,中科大應該比浙大牛,還有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是211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也是不錯的
浙江這種科教赤貧地區?全省一半的A+學科來自C9中9找不出第二個玩家的農學,但是農學國家獎多年光頭,找不出一個90歲以下院士,過去25年沒有新增一個農學院士,農學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農學院士,農學重點專項被江蘇揚州大學碾壓的地區活來。
選城市選城市選城市!有人說中科大出國多,我想說,老同志的孩子都在國外,晚年太苦了,只能靠保姆!未來20年,圍繞北上深杭,就近找蘿卜坑!
科大跟浙大哪個強,我不敢亂說。。有一點我敢說,科大一年就招一千八百多人,浙大招六千多人。。我女兒是游泳國家一級運動員,我想努努力上名校,結果朋友跟我說,科大你就別想了,可能性是零,浙大可操作性非常大。。想想科大是國家的 科技 人才搖籃,一個運動員不去搗亂也挺好!!
拉圾在浙江影響治安,多講傷感情,爺相信你的智商!
申明一下,科大不屬於合肥,直屬國務院。工大也不是
比市屬高校嗎
G. 南昌,杭州,合肥選哪個比較好
南昌比較好。
南昌,簡稱「洪」或「昌」,古稱豫章、洪都,是江西省轄地級市、省會、環鄱陽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個區、3個縣,總面積719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南昌市常住人口為6255007人。
南昌是中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曾榮獲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球十大動感都會等稱號。2019年6月,「未來網路」試驗設施在南昌開通運行。2020年9月2日,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交通運輸:
2018年,南昌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07萬輛,比上年增長10.9%。年末民用轎車保有量65萬輛,增長10.4%,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60萬輛,增長10.5%。
2021年,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等權威機構共同發布《2021年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南昌市交通趨勢向好,首次進入中國城市交通健康榜前十。
H.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哪個好
客觀地講,合肥工業大學在綜合實力上明顯要強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雖然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近幾年發展迅速,但要發展到全國前五六十名的水平可能還需若干年。浙江省內大學在強大的財力的支持下,近幾年普遍發展的比較快;但除了浙江大學外,其餘高校可能還沒有超過合肥工業大學的。
I. 安徽發展「最快」的城市,有希望趕超杭州嗎
安徽的經濟發展一直不算太好,但在全國范圍內也是中規中矩,人們提到安徽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黃山風景區。如今旅遊業在全國發展的如火如荼,安徽省的發展潛力也被激發出來,經濟飛速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要說安徽省內發展最快的城市,那一定是省會合肥了,雖然很多時候知名度不如黃山,但它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底蘊。
很多人都認為合肥是一座普通的城市,但是來到這里之後便會非常驚喜。這里有鮮花錦簇的公園,也有熱鬧非常的大排檔,還能看到街邊打牌下棋的老人,放學回家追逐嬉戲的兒童更是城市中最美的景象。合肥是一座極富生活氣息的城市,悠閑自得的生活讓人羨慕不已。你們認為合肥未來的發展有望趕超杭州嗎?
J. 合肥和杭州並列為長三角副中心,未來經濟能真正和杭州並列嗎
真的非常懸。杭州的區位優勢比合肥好很多。而且杭州旅遊資源更豐富,在往後的發展中更具競爭力,也且杭州是浙商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