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蔦屋書屋有什麼可逛的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杭州蔦屋書屋有什麼可逛的

發布時間: 2022-11-20 22:08:10

㈠ 蔦屋書店為什麼叫蔦屋

蔦屋書店(TSUTAYA),店名取自江戶時代日本知名出版人蔦屋重三郎。當傳統書店遇到瓶頸的時候,「關於生活方式的全新提案」的想法也由此醞釀。最終增田宗昭策劃了全新的蔦屋書店,希望「通過書籍、電影、音樂及電子游戲,為當時年輕人帶來全新生活方式的選擇」,店名也從英文「TSUTAYA」換成漢字「蔦屋」。

經常光顧蔦屋書店的人可能都有一個相似的感受,就是在這里好像總能輕松「遇到」自己喜歡的書。背後的秘密,就在於與其他書店根據出版商競價選書的方式不同,蔦屋書店把選書的權利從出版商手中收回來,基於自身龐大的消費者數據分析目標客戶的偏好,聘請專業的選書團隊以實現精準選書。

蔦屋書店特點

蔦屋書店不僅追求老建築的改造更新之美,同時還在探索優質空間、景觀、人、功能等各方面相互交疊中產生的氛圍。對蔦屋書店而言,如何在舒適的整體空間氛圍里以藝術為中心,對書籍和雜貨做出提案,並為來店客人企劃「令人憧憬的生活方式」,是個課題。

選品上包括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手工茶筒老店、日本傳統和服等傳統工藝的價值。以日本匠人手工製作的傳統工藝品為中心,這里匯集了只有在「蔦屋書店」才能買到的各系列限定商品,可以在對擁有不同材質、歷史的手工藝作品的欣賞中培養對美的認知。

㈡ 蔦屋書店 2.為什麼你會覺得它時尚

蔦屋書店的標簽有很多: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日均人流量破萬。
上世紀70年代,百貨剛剛興起,日本百貨大佬——西武百貨創始人水野誠一就已經預料到20年後百貨即將面臨的衰退。於是,在1974年,他便把百貨和大型書店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營銷模式。在當時,這樣潮流之先的百貨+書店吸引了一大批愛書人士。

㈢ 擁有39萬書的蔦屋書店到底長什麼樣子

日本蔦屋書店不但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連鎖書店,並且也是全亞洲最具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它的外觀非常的低調,但是又充滿著現代感。內部給消費者溫暖和舒適的感覺,人們可以在這里盡量的享受美好時光。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經歷過電子書和網路購書這些形勢的沖擊之下,蔦屋書店可以完好的存活下來,並且還擁有一百多家分店,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蔦屋書店的前身是一家音像店,在二戰過後,人們要求的是精神和生活質量上的享受,於是蔦屋音像店就成為了蔦屋書店。蔦屋創始人增田宗昭認為書店不只是為了賣書,而是要發掘顧客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從此蔦屋書店有了導購,為顧客全方位服務;按提案內容進行分區;開設不同風格的書店;實行跨業種通用積分服務。蔦屋書店這樣的“書店+”模式被許多消費者認可。

蔦屋書店不愧是全世界最美的書店之一,創始人增田宗昭將它打造成一個可以供大家休閑、娛樂、休息的場所,在這里不僅僅是賣書,而是賣書籍裡面的內容,是表達書裡面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隨著網路的發達,消費者對於文化上面的消費也發生著非常大的改變,因此田宗昭開設了跨業種通用積分-T-Card。它可以多方面的通用,不僅可以用於書店,所涉及的范圍多到百貨中心、超市、加油站等等場所。加盟T-Card的企業多達將近一百萬個。蔦屋書店絕大多數的盈利來自於T-Card,增田宗昭說道只要顧客開心,怎麼做都行。隨人們對於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加,網路已經不可以滿足大家的需示。而消費者要求的是更加多元化的享受,這也是蔦屋書店可以發展越來越好的主要原因。

㈣ 蔦屋書店:這家被年輕人追捧的「全球最美書店」竟是為老年人設計的

不知曾幾何時,文化咖啡書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追捧,各種大小書店開始進入購物中心、遍布街頭巷尾,似乎一夜之間國人愛上了閱讀,蘇州誠品書店、深圳誠品生活的開業可謂是萬眾矚目, 一時成為「文藝青年朝聖地」 。

大陸首家旗艦店蘇州誠品書店

深圳萬象天地誠品生活

文化書店的風靡,被各路自媒體大V、文化學者、觀察家們賦予「新零售」「新物種」「消費升級」「小趨勢」「小確幸」等各種時髦概念。一直以來對這些形而上的時髦概念,具有本能的懷疑,總覺得不過是自媒體大V、網路寫手刷流量的工具,而非事物本質。與其追捧熱點,更喜歡雲過風清後,沉下心來深入研究,挖掘背後的故事。

作為「全球最美書店」被刷屏的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深受人們的追捧。它的成功自然也成為不少商業經營者、設計師、文化學者研習的對象。

成功者總結過去,往往會覺得成功理所當然。於是乎,我們聽到馬雲說「人生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成功學暢銷書也是這種邏輯:假定自己是成功者來書寫所謂的「成功真理」。如果信其真,則與被傳銷成功洗腦無異。而我覺得蔦屋書店,源於平凡,卻成於偉大。

蔦屋書店誕生於僅4萬人口的枚方市

蔦屋書店及CCC集團創始人增田宗昭

第一家蔦屋書店在1983年3月誕生於創始人增田宗昭的家鄉枚方市,但在一年前的1982年,唱片租賃店LOFT便在枚方車站北出口的一家老百貨商場5樓開業了,LOFT是蔦屋書店的前身,如果沒有LOFT就沒有後來的蔦屋書店。

蔦屋書店前身『LOFT」所在的枚方車站前的百貨商場

其實,創立LOFT僅僅是因為增田宗昭發現隔壁市寢居川市開了一家唱片租賃店很火且很賺錢,而枚方市還沒有。至於為什麼要將唱片租賃店和餐飲結合,是因為當時百貨商場5樓空鋪只能租給餐飲店(因為5樓是餐飲業態層),增田宗昭最後決定將餐飲與唱片租賃結合,也是迫於無奈的兩全之舉,而非有意「跨界」。當時的餐飲是加盟東京的一家印度咖喱咖啡店「DELHI」,由增田宗昭母親和姐姐負責打理。

增田宗昭的母親(左)和姐姐(右)

唱片租賃與餐飲融合店LOFT成功後,增田宗昭卻擔心如果車站另一側1樓開了一家規模的更大的店,將會搶走LOFT大部分顧客,而此時他背負了不少債務。於是他決定先入為主,在車站附近開一家書店兼唱片租賃的店鋪,因為那時枚方市還沒有營業至深夜的書店。就這樣第一家真正意義的蔦屋書店於LOFT一年後開業了。

第一家TSUTAYA BOOK枚方店

去日本的時候曾經過枚方,位置是很偏,嚴格來說都算不上城市,放在中國最多是個小鎮吧。當時心生還懷疑,這就是「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發家的地方嗎?挺神奇的,偉大從來都是因平凡而起,並沒有那麼令人矚目,並沒有那麼多鮮花掌聲,也沒有那麼多高大上的概念。

真正讓蔦屋書店蜚聲海內外卻是2011年開業的代官山店。跟現在深受文藝青年追捧不同的是,代官山蔦屋書店初衷是為老年人設計的。現在是網路時代,90、00後一代社交關系很多是在網上建構的,來實體書店反而沒什麼熟悉的朋友了。而日本老齡化極為嚴重,人口結構呈現「倒三角」模型。

當今日本六、七十歲的老人基數非常大,這部分人生於戰後時代,是日本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時期。到1970和1980年代,他們正好30-35歲,處於人生黃金年華,七八十年代也是日本經濟最繁榮的時期。現在這部分人仍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擁有大量儲蓄,消費能力高。正是這代人伴隨著蔦屋書店30多年成長,但他們對新興的互聯網相對遲鈍。於是,增田宗昭決定在代官山打造一個服務於老年人的書店。

代官山店的策劃設計一切圍繞老年人關心的問題。在此之前,書店名一直用英文名TSUTAYA BOOK表達,因為日本老年人使用漢字較多,所以特請設計大師原研哉設計了新的漢字店名「蔦屋書店」。

原研哉設計的蔦屋書店漢字店名

此外,在選書上深度挖掘「健康養生」主題,打造全日本最齊全的烹飪(醫食同源)書籍專區。考慮到老年人比起活法更在意「死亡」的問題,專門設置宗教、哲學以及講述不同人活法的傳記等類型書籍專區。

老年人喜歡早起,將書店與咖啡廳營業時間提早至7點。為了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專門引入帶寵物醫院的寵物店。

此外,為了照顧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打造售賣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專賣店Motovelo。為了方便老年顧客給兒孫買禮物,還引入國外環保玩具專賣店。

電動自行車專賣店motovelo

蔦屋書店還特別注重與周邊環境的融合: 代官山附近有許多使館,外國人較為集中,特意將店內所有文字都用日、英、中三種語言表達。代官山附近還有許多創意工作室,專門設置創意工作所需要的雜志、書籍、電影等檔案素材的舊書沙龍。為方便創意工作者使用,將閉店時間延長至凌晨2點,還允許他們帶書到星巴克,一邊讀書,一邊工作。為此還開設了便於創意交流的主題餐廳。

用增田宗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我們的目標不是創造「世界首次」,而是實現「顧客價值」。

END

㈤ 探尋全球最美書屋-日本蔦屋書店(DaikanyamaT-Site)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 蔦屋書店(DaikanyamaT-Site) 是一家位於日本東京代官山的Tsutaya書店,以三棟建築組成,有書、DVD和CD出租,店內還有星巴克。

書店部分以三棟建築組成,總計藏書十五萬冊,影音館的DVD和CD出租約有十三萬張,此外還並設溢滿大人味的咖啡館。書店之外,T-SITE尚有其它如寵物美容、照相機專門店與餐廳等設施,同時也不忘開發出公園綠地,為東京人營造出一處復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間。

大阪枚方蔦屋書店

2020年杭州天目店設計圖

其他店一覽

㈥ 蔦屋書店怎麼讀 蔦屋書店的介紹

1、蔦屋書店拼音:[niǎo wū shū diàn]

2、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是一個日本的書店品牌,有書、DVD和CD出租。2020年12月24日,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

3、書店部分以三棟建築組成,總計藏書十五萬冊,影音館的DVD和CD出租約有十三萬張,此外還並設溢滿大人味的咖啡館。

㈦ 不靠賣書賺錢的蔦屋書店,憑什麼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書店

蔦屋書店,日本「打卡聖地」,店內通過書籍、電影、音樂、運動、教育、信息等媒介為消費者提供生活方式提案。此前,這家書店已在日本國內開出1500家分店,會員人數超過6600萬,佔到日本總人口(1.268億)的一半以上,並且每年仍以400至450萬人的速度增長。

不久前,蔦屋書店將於2020年在中國大陸開出第一家店的消息流出,由其所在的杭州城西新商業綜合體「天目里」官方宣布,這家店的佔地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

1、不靠賣書賺錢的「俱樂部」書店

在蔦屋書店,書只是串聯生活提案的方式, 旅遊 書籍旁邊的旅行咨詢服務、菜譜附近的食材和料理工具陳列、園藝書籍旁邊的花盆和種子,才是真正引發購買行為的商品。 這些商品由蔦屋書店精選,價格通常不菲,成為書店的利潤來源。而即便是最基礎的一杯咖啡,也是利潤的重要貢獻。

2、腦洞大開的書店:可居住、可生活

3、驅動力:覆蓋1/2日本人口的大數據

㈧ 杭州有哪些有特色或有故事的書店

生活的快節奏,讓大多數人逃離大都市,來到杭州、麗江等地旅遊。遊玩之餘,也可以抽出時間來到網紅書店,靜下心來享受閱讀。杭州比較靜謐的書店有:鍾書閣、悅覽樹、最天使文創書城等等。

1、 鍾書閣

鍾書閣佔地1000平方米,一走進它,彷彿就跌入了書海。狹長的通道,有50多米,兩面牆壁是頂天立地的書架,天花板都鋪上了鏡子。於是,書海一直從腳下蔓延上升到牆面、屋頂,鋪天漫地。除了咖啡與食物區域,整個書店空間被劃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森林區域、閱讀長廊、閱讀大廳和兒童書室。

5、 麥家理想谷

開一家書店,一直是作家麥家的心願。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書店,不僅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更成為了作家及文學愛好者的勝地。

因此,麥家希望能將自己的書吧不僅僅打造成一家書店、一個咖啡吧,更是作家交流的一個據點和文學交友的現場。不僅如此,定期的名人入駐和文化沙龍更是為理想谷注入強烈的文學氣氛。

㈨ 前灘太古里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前灘太古里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如下:
1、蔦屋書店。
盡管大批新店、首店入駐,但蔦屋書店仍穩坐前灘太古里人氣榜第一。這家上海最大蔦屋書店,用一個通透溫暖的玻璃屋,為都市年輕人打造了一個理想生活空間。如果你從三樓電梯上來,這個巨大的圓頂必不能錯過。溫暖的陽光從這里瀉下,四面書牆圈出一個休憩空間,坐在這里喝杯咖啡看看書,簡直是天堂呀!認真查看比較,這兩家蔦屋書店的選書大有不同。譬如文學類書籍,這家蔦屋書店多了一些小眾作家的作品,所以完全不需擔心兩家蔦屋書店「撞臉」。
而且書店內有大量日本文具產品和生活手工藝品,稀奇古怪、可可愛愛,錢包不知不覺就空了。出了蔦屋書店就是長達450米的跑道,鏡頭放低,用紅色跑道做前景,來個仰拍,可以有不錯的出片效果。
2、NUDAKETAIKOOLI。
這家店是甜品界的資深網紅,一開業就搶盡風頭。店內麵包甜品的造型,以黑白為基礎色,一反我們的認知,很吸引眼球。山峰蛋糕是最受歡迎的一種,但不論哪一款點心,光看外形,都很難猜出它的味道,吃下去是不是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