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市蕭山區19年gdp多少
擴展閱讀
北京繪畫教育加盟哪個好 2025-07-05 05:35:02
廈門文化大廈在哪裡 2025-07-05 05:23:52

杭州市蕭山區19年gdp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22 06:16:55

⑴ 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行(最新資料)

2009年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行
市縣 生產總值(億元) 人均GDP(元)
紹興縣 655.26 91491
嵊泗縣 57.39 71911
義烏市 519.53 71457
慈溪市 626.24 60610
餘姚市 500.69 60031
嘉善縣 226.36 59182
玉環縣 243.32 58938
平湖市 283.72 58529
海寧市 375.26 57471
海鹽縣 210.23 56826
富陽市 356.4 55251
岱山縣 102.35 53394
桐鄉市 340.27 50800
諸暨市 527.51 49509
上虞市 368 47568
德清縣 202.4 47328
永康市 257.36 45438
臨安市 236.49 44945
象山縣 237.11 44230
新昌縣 187.06 42925
桐廬縣 171.56 42902
溫嶺市 498.73 42260
奉化市 196.83 40847
長興縣 242.32 39132
寧海縣 235.55 39075
安吉縣 159.52 34978
樂清市 418.6 34397
瑞安市 383.24 32441
建德市 165.86 32312
嵊州市 231.18 31499
武義縣 103.25 30775
東陽市 248.84 30555
浦江縣 109.64 28200
洞頭縣 33.34 26277
雲和縣 27.71 24669
龍游縣 97.88 24283
臨海市 275.62 23953
江山市 140.91 23817
淳安縣 103.32 22858
蘭溪市 147.76 22444
遂昌縣 47.86 20735
三門縣 86.63 20413
平陽縣 171.91 20000
縉雲縣 89.08 19842
磐安縣 40.65 19408
永嘉縣 179.71 19356
常山縣 62.96 19164
青田縣 94.17 19022
龍泉市 51.03 17855
天台縣 101.96 17827
蒼南縣 219.26 17256
仙居縣 82.95 16927
開化縣 59.1 16874
松陽縣 38.9 16462
景寧縣 23.13 13659
慶元縣 25.95 12860
泰順縣 34 9554
文成縣 33.59 9009

⑵ 杭州gdp是

16106億元(2020年度)

根據杭州市政府統計公布數據,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GDP)16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9%,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1.6和0.3個百分點。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為-4.8%、1.5%和3.2%,全年增長3.9%,經濟運行呈穩步回升態勢。

具體區、縣(市)來看,餘杭區GDP總量突破3000億元位居第一,蕭山區、濱江區排名第二和第三,GDP總量分別為1828.47億元、1745.74億元。西湖區GDP總量突破1500億元,上城區、下城區GDP總量超千億,江干區突破千億。

(2)杭州市蕭山區19年gdp多少擴展閱讀

杭州能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

杭州市政府制定出台了「1+13」政策,其中「1」為市級層面制定的《關於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杭州發展的若干意見》,「13」為13個市直屬單位研究出台的13項相關配套政策,包括總部激勵、科技創新、人才引進、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用地保障、投融資、生態環保、產業和投資引導等。

杭州還推出了吸引浙商的舉措

1、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支持浙商創業創新各項政策的落實。

2、強化要素保障,著力破解土地、資金、能耗等瓶頸制約,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快「騰籠換鳥」步伐,為優勢企業和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3、優化服務環境,圍繞浙商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渠道、提高辦事效率,努力使廣大浙商安心創業、舒心生活。

4、強化親情感召,進一步營造親商、安商、扶商的濃厚氛圍,讓回鄉浙商有更強的歸屬感。

參考資料來源

杭州市政府-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

杭州網-2020年杭州人均收入61879元GDP增速3.9%

人民網-劉廣為:浙商緣何偏愛杭州

⑶ 蕭山區和錢江區哪個好

蕭山區好。目前,拱墅區以5億的優勢領先了蕭山,兩者的經濟規模非常接近。但從發展趨勢來看,蕭山的產業優勢更為明顯一些。我們預計,未來的蕭山還有較大的機會重返杭州縣市區四強。至於拱墅、西湖等區域,未來的經濟增長點並不大。同期,錢塘區的GDP為277億元,暫時排在了杭州各縣市區第七位。一季度,杭州還有三個縣市的GDP不足百億,那就是建德、桐廬和淳安。這三個區域的地形,基本被山地丘壑所覆蓋,生態資源豐富,並不以發展經濟為首要目標。

⑷ 蕭山的地位是什麼

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蕭山多次榮獲「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十大財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近幾年來,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居浙江省縣(市區)首位,連續五年在全國發達縣域社會經濟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列第七位。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9.81億元,比上年增長18.7%,人均達到7400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83.8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9.9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5%和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1000元,農村居民純收入超過10500元,分別增長12.5%和11.5%。

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經濟結構日趨合理,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5:65:30。200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4.7億元,增長8%,在穩定糧食總量的基礎上,蔬菜、花木等五大農業特色產業產值比重達到85.1%。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銷售值達157.1億元,外向型農業位列全省首位;現有境外農副產品基地213萬畝,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3家。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507.27億元,工業利潤124.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213.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去年達到209億,成功舉辦首屆世界休閑博覽會,被評為「2006年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城市十強。發展平台不斷拓展。一是開發建設了「一港四區」。「一港」,就是圍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二期建設,打造空港經濟圈。「四區」,就是規劃和建設包括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江東工業區)、省級的臨江工業園區、錢江世紀城、湘湖旅遊度假區等四個國家和省級的開發區,規劃總面積達到270平方公里。二是啟動建設「一中心五基地」,成立了國際創業中心和信息軟體、汽車電子、數控裝備、精密模具和生物工程等五大產業基地。三是整合提升了鎮街功能區塊,按照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趨勢,對鎮街工業功能區進行全面的整合提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塊狀經濟。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融入大杭州,建設新蕭山」,城市化建設取得新的進展。中心城區建成面積擴大到48.1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62.5%。過江隧道、錢江九橋、地鐵交通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動工興建,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區域統一供水,城區綠地率34.1%,綠化覆蓋率33.5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榮獲中國首家園林綠化新興產業基地。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所轄22個鎮創建成省級教育強鎮,科技綜合實力連續五年列全省第一,通過了首批省體育強區驗收,成功創建成為首批「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區」;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首批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先進縣(區)和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區;被授予全省首批平安縣區;信訪工作被浙江省推薦為受全國表彰的先進集體。

生活品質顯著提高。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到388.66億元,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3平方米和71.8平方米。汽車保有量達到11.72萬台。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企業職工養老、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各類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0萬人;醫療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參保人數達到25.64萬人,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加率達到96.8%;征地農轉非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全面推進,新型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城鎮居民和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實施,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文化:蕭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境內的「 跨湖橋文化」有8000多年的歷史。時至今天,在蕭山形成了三種民眾文化心態。其一是「奔競不息,勇立潮頭」,有一種不安現狀、不甘落後的生存文化。其二是寬容失敗,自立自強,有一種不計較、不依賴的人文文化。其三是敢於競爭,鍥而不舍,彰顯出蕭山人「喜奔競、善商貿」的創業文化。行動的基礎是觀念,觀念的基礎是文化,決定一個地方能不能發展、怎麼發展,最根本的東西、最決定的因素是一個地方的文化。這一點,和發達地區相比,蕭山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優勢。其實蕭山發展進步的現象,既是一種經濟現象、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蕭山文化值得很好研究、很好挖掘、很好發揚光大。
政治:適應杭州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戰略布局,順應由西湖時代向錢江時代轉變的要求,蕭山把自己的目標定位為全市領頭雁、全省排頭兵、全國先行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提出了「融入大杭州,建設新蕭山,引領新發展」的戰略構想,這些戰略目標、戰略布局的定位都是十分准確的,它有力地推動了蕭山更好更快發展。為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建設富裕和諧現代化蕭山,蕭山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突出工業主導地位,以「一港四區」為主平台,轉變增長方式,提升經濟質量,加快經濟強區建設;按照「新域優化功能,組團加快發展,沿江定點開發,區域協調發展」的方針,加快現代城區建設;挖掘錢塘江、湘湖、跨湖橋、圍墾和越文化的內涵,加快文化名區建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環境立區建設;合理調節社會利益,提高城鄉人民收入水平,加快幸福之區建設。這些戰略舉措,效果非常明顯。戰略目標的定位、戰略重點的確定、戰略措施的選擇符合實際,這也是蕭山發展進步的重要原因。
歷史:蕭山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地方。在這里吃苦耐勞、勤奮敬業、磨礪心智、以成大業,具有歷史,形成傳統,人們以吃苦為樂,以勤勞為榮。蕭山圍墾,地處舉世聞名的錢塘江涌潮地段,上乘洪水,下接強潮,施工不易,保堤亦艱。建國初期,就拉開了序幕,歷經幾十年,靠著肩挑手提,造田50餘萬畝,圍墾面積之廣袤、工程之艱巨、氣勢之恢宏、效益之顯著,都令人矚目。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歷時幾十年,在長期與大自然的斗爭中,形成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圍墾精神,影響了蕭山的幾代人,成為蕭山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計劃經濟時代,這里的農民就以辛苦勞作而著名,不辭千辛萬苦,長途販運,培育了最基本的市場經濟觀念,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比較起來,這種最初培育起來的市場經濟意識,這種艱辛創業所帶來的喜悅與沖動,在普遍實行市場經濟的今天更顯得珍貴。可以說,這種歷史沉積奠定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思想基礎。
有點兒長啊

⑸ 蕭山的GDP在全國排名第幾杭州呢

蕭山區屬於發達地區,人均GDP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蕭山區的經濟總量歷年位居浙江省90餘個縣(市、區)首位。蕭山是杭州的明珠。改革開放以來,蕭山經濟和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超過15%的速度增長,多次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明星縣(市)」、「全國十大財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 「浙江省品牌強縣(市、區)」、「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城市十強」、「浙江省科技綜合實力第一名」、「大陸極具投資地第一名」等稱號,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縣(市)。近幾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居浙江省縣(市、區)級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國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排名中蕭山分別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6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為中國園林綠化產業基地、中國紡織生產基地、中國羽絨之都、鋼結構之鄉、中國傘鄉、中國鏡鄉、中國化纖名鎮等稱號。2007年,蕭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50.15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1.7%。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依次為4.4%、64.88%和30.7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0829元,增長19.53%,按當年匯率折算,達到9320美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11.5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3.88億元,分別增長33.0%和34.9%(原口徑)。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均保持全省縣(市、區)級首位。
農業基礎日益穩固:
全區平原約909平方公里、山地約259平方公里。2006年農業總產值54.70億元,比上年增長8.21%。糧食復種面積50046公頃,總產量27.51萬噸。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畜牧、水產、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85.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年生豬飼養量為144.68萬頭;全年水產品產量達43232噸,比上年增長11.9%。蔬菜種植面積31677公頃,年產量1206577噸;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7929公頃。
圍墾錢塘江灘塗是蕭山人民的一大創舉,自1965年以來,先後圍塗30次,至2000年底,圍墾造地面積達52.62萬畝,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譽為「人類造地史上的奇跡」。
工業經濟發展強勁:�
工業是蕭山經濟的支柱,截止2006年底,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507.27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工業銷售產值246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249.33億元,增長25.7%,銷售產值2213.14億元,增長25.9%。
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429.89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實現工業利稅總額203.2億元,比上年增長27.25%,其中工業利潤總額124.22億元,增長33.0%;全員勞動生產率87070元/人,比上年提高11373元/人。
技術創新工作繼續深化。全區新增企業技術中心25家,累計企業技術中心167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19家,杭州市級54家。技術創新項目38個,其中省級以上11個。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430隻,其中國家級4隻。
規模以上企業優勢明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34家,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為89.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產銷超10億元企業22家,超5億元企業增至59家,超1億元企業增至379家。新增2家上市公司,累計達到12家。另有22家企業准備上市。
企業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年末累計擁有名牌產品161隻,其中:國家級名牌產品14隻,增加4隻,省級名牌產品54隻;市級名牌產品66隻。全區累計擁有著名商標162件,其中:國家級商標5件;省級著名商標66件;市級著名商標91件。
建築業發展較快。年末擁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34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產值376.31億元,比上年增長35.4%。實現增加值26.12億元,增長2.0%。各類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515.8萬平方米,增長7.5%。
科技事業蓬勃發展:
科技事業突飛猛進。科技綜合實力連續5年名列全省縣(市、區)第一名,2006年通過浙江省科技強區評審。年末擁有各類技術人員51802人,比上年增加3878人,高、中、初三級職稱人員構成為1:7.4:19.5;全年實施科技項目252項,其中國家級38項、省級22項;全年申請專利1106件、授權專利715件;全年獲各類科技進步獎73項;認定登記技術合同117項;累計建有1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124家,其中國家級41家、省級50家、市級3家。

⑹ 蕭山的GDP在全國排名第幾杭州呢

蕭山是全國百強縣第二.
第一名是崑山.
GDP排多少就不知道了.
杭州的GDP排名是前5位.

⑺ 人均GDP東莞和江陰高還是杭州蕭山區高

2008年排名江陰市是第一,第二第三是崑山和張家港。東莞的話應該在前幾把!

每年的都不一樣!你自己去查下吧!應該會查到的!

⑻ 濟寧市2018GDP4900億,而杭州市蕭山區才2100億,但是為什麼蕭山區要比濟寧繁華的多啊!

GDP是生產總值,不能直接來衡量是否繁榮。
濟寧市人口800多萬,生產了4900億。
蕭山區人口150多萬,生產了2100億。
人均蕭山高了濟寧兩倍還多,說明這個區域發展更加先進,生產力更強,居民消費水平更高。

⑼ 中國最多贅婿的地方是杭州蕭山,蕭山贅婿之風因何而來

中國贅婿哪家強,浙江杭州找蕭山!

「改變人生的兩個路口,一個是參加高考,另一個是去蕭山入贅。」

現在的贅婿和古時候的贅婿差別自然是非常大的,古時候的贅婿往往是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為了能夠養活自己以及家人,不得不選擇入贅到有錢人家去作贅婿,以此來維持生計,或者是給自己找一些機會,而且古時候的贅婿在家庭里邊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的地位可言。

而現在的贅婿就不一樣了,入贅到一戶比較富裕的人家,很可能就意味著將要繼承這戶人家的萬貫家產,所以這兩者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的贅婿相對來說更自由,而且條件更好一點。

⑽ 誰能介紹下蕭山~

蕭山,錢塘江南岸一顆璀璨的明珠。
蕭山地處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是杭州的南大門,面積1420平方公里,人口117.66萬。蕭山於公元2年建縣,1988年撤縣建市,2001年成為浙江省會城市杭州的一個行政新區。擁有排名全國十大機場之一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距上海港、寧波港僅為180公里、150公里。境內鐵路和公路交通路網稠密,公路密度達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形成了區內40分鍾交通圈和20分鍾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網。目前,機場二期、江東大橋、過江隧道、地鐵等正在啟動和建設,實現了與杭州的「無縫對接」,努力成為杭州的「浦東新區」。

蕭山經濟強盛、文化繁榮、社會和諧。2001年以來,綜合實力已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縣(市、區)第7位,浙江省第1位。多次榮獲「全國明星縣(市)」、「全國十大財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區等稱號,是浙江省首批小康縣(市)。

蕭山,浙江文明之源頭

蕭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境內跨湖橋文化遺址距今有8000年的歷史,比河姆渡文化還早1000多年,浙江文明史因此前移1000年,蕭山也因此成為浙江文明發祥地。

源遠流長的湘湖,成名早於西湖,傍水依山,襟江帶湖,以風景秀麗而著稱。毗鄰湘湖的越王城山,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家喻戶曉,千古流傳。唐代大詩人賀知章、民族英雄葛雲飛、歷史演義作家蔡東藩、著名畫家任伯年、近代政治家湯壽潛等歷史名人的文韜武略,為蕭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華章。

作為浙江文明發祥地,蕭山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相映成輝,經濟強區與文化強區相得益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並蒂開花,走上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文明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秉承歷史文脈,蕭山人形成了獨有的創業文化,造就了「奔競不息、勇立潮頭」的「蕭山精神」。從當年的「圍墾精神」,到「歷盡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的「四千精神」、「搶上頭班車、搶抓潮頭魚、搶開逆風船、搶進快車道」的「四搶精神」、「敢與強的比、敢同勇的爭、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賽」的「四敢精神」,蕭山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盡管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都具有「奔競不息、勇立潮頭」的本質內涵。如今,蕭山人民與時俱進地豐富發展蕭山精神,演變為融入大杭州、建設新蕭山、引領新發展的生動實踐,正成為推進建設富裕和諧現代化蕭山的強大動力。

蕭山,浙江經濟之首富

近年來,蕭山生產總值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長。2005年,蕭山實現生產總值588.05億元,同比增長17.3%,人均GDP超過了6000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64.2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95億元,分別增長20.1%和20.4%,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均列全省首位。

蕭山投資環境優越,已連續兩年被台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評為「極力推薦投資城市(城區)」第1名,成為台商投資大陸的首選地。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包括美國GE、日本雅馬哈、瑞典愛立信等知名跨國公司在內的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家外商投資落戶。2005年,全區合同利用外資5.8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8億美元,進出口值達51億美元。

工業是蕭山經濟蓬勃發展的主引擎。輕紡產業發展勢不可擋,有中國紡織生產基地之譽;羽絨企業原產毛年產量佔世界同行業的2/3,有世界羽絨之都之稱;機械產業的代表企業萬向集團,其汽車零配件成為美國通用、福特的專用品;化工產業的佼佼者傳化集團,發展勢頭迅猛,與世界500強企業日本花王強強聯合;挾中國鋼結構之鄉的聲譽,蕭山人建造了中國鋼結構第一樓武漢證券大廈……工業產業升級快速推進,技術改造提升了傳統產業,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區已有14個中國名牌,在國家統計局首次發布的2005年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中蕭山有12家集團入圍。
蕭山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有27家企業進入全國民企500強。都市型農業發展迅速,形成了花卉、畜牧、水產、蔬菜、茶果五大特色主導產業,享有「中國花木之鄉」之美譽。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全年市場成交額達301.4億元,商業城、新世紀市場園區、中國紡織采購博覽城、鋼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百億元市場進展順利。塊狀經濟繼續壯大,全區22個鎮全部入圍全國千強鎮,其中5個鎮進入全國百強鎮行列。

當前,蕭山正全力打造汽車電子、數控裝備、信息軟體、生物技術、精密模具五大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江東、臨江兩個省級開發區,成為浙江打造先進製造業的主要基地。規劃面積達22.74平方公里的錢江世紀城,將努力打造成杭州的江南CBD。

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9498元和18884元,分別增長10.1%和13.2%。全區117萬人口共有55萬人進入社會養老保險「安全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已實現了基本全覆蓋,在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每年籌資5000餘萬元為全區7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發放了70元/月�6�1人的生活補助金,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達96.84%,基本普及了15年教育,努力做到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蕭山,浙江休閑之勝地

今年4月,首屆世界休閑博覽會在蕭山開幕,蕭山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一湖(湘湖)三園(杭州休閑博覽園、杭州世紀風情園、東方文化園)」作為歷時半年的休博會的主要場館,成為蕭山休閑旅遊的新名片。歷史悠久的湘湖,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秀麗的「湘湖八景」,讓人留連忘返。「一湖三園」開園以來,共接待境內外遊客444.5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7.09億元。在此帶動下,今年1—8月,全區實現旅遊收入53.66億元,增幅達27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47億元,增長21.4%,蕭山經濟已由工業「一枝獨秀」逐漸轉變為二、三產業的「雙輪驅動」。今年,蕭山還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十大旅遊休閑城市」、「華東地區十大旅遊休閑風情城市」。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蕭山是錢江觀潮的首選之地,自古蔚為天下奇觀,被譽為世界第一涌潮。千百年來,錢江潮以吞雲卷月的雄姿和氣壯山河的魅力,令中外遊人嘆為觀止,也造就了蕭山開放大氣的胸懷和氣度。10月8日至10日,蕭山成功舉辦了2006中國國際(蕭山)錢江觀潮節暨第四屆中國傘節。

「休閑,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休閑熱潮的興起是蕭山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蕭山人民富裕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蕭山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消費開始升級換代,文化娛樂、旅遊休閑方興未艾。投資上百億元,以旅遊十家四星級以上賓館和十大休閑娛樂景點建設為重點的旅遊「雙十」工程建設正在熱火朝天進行。杭州生態園、山裡人家、雲石度假區、省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浙江花木城等一批自然生態旅遊區逐漸興起。星級賓館酒店鱗次櫛比,擁有多家四星級以上涉外賓館,浙江第一高樓開元名都大酒店傲立城中央。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蕭山)錢江觀潮節、蕭山杜家楊梅節開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遊客。一批批具有一流設備的文化、體育設施遍布城鄉。樓房變高了,道路變寬了,街景變美了,老有所依了,居民素質日益提高,蕭山向全世界展示了休閑都市暢想。

目前,蕭山正處於推進經濟、城市、社會戰略轉型和提升的重要發展時期,蕭山將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和諧發展,大力實施融入大杭州戰略、產業大跨越戰略、城鄉大統籌戰略、建設大文化戰略、環境大提升戰略,勇於緊中求活、好中求快、穩中求進、強中求先,融入大杭州、建設新蕭山、引領新發展,不斷鞏固和強化杭州領頭雁、浙江排頭兵、中國先行者的地位,努力建設富裕和諧的新蕭山。

榮譽蕭山

全國十大財神縣(市)

全國明星縣(市)

中國紡織生產基地

中國花木之鄉

中國羽絨之都

中國花邊之都

中國鋼結構產業基地

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國家衛生城市

浙江省首批小康縣(市)

浙江省首批文明城區(2006全國強鎮發展論壇組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