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是什麼方言
擴展閱讀
杭州九堡站在哪裡 2025-07-05 05:57:25
北京繪畫教育加盟哪個好 2025-07-05 05:35:02

杭州是什麼方言

發布時間: 2022-11-22 15:32:10

① 浙江杭州的方言屬於哪一種浙江杭州主要說哪幾種方言

杭州話應該屬於吳語,但是因為南宋的時候北方政權在杭州建都,語言受到較大影響,有很多北方的語匯,與周邊地區的語言不太一樣,所以杭州話又被稱作杭州官話,不過總體應該屬於南方語系。
你要學習或者了解杭州話的話可以看一下杭州電視台的方言節目,例如:阿六頭說新聞,我和你說之類的

② 杭州的方言是否難聽懂請詳細回答。

杭州話使用的范圍不大,大致東至餘杭下沙,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轉塘至留下附近,北經拱宸橋至餘杭三墩,東北經筧橋至餘杭喬司之間。在這個范圍之內,約有一百萬人說杭州話。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
杭州方言屬吳語區太湖片方言。由於杭州話受外來方言的影響,與同片諸方言相比較,顯得有許多特點。
外來影響最大的要數宋朝遷都臨安。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從建炎元年(1127年)到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間,外籍居民已超過土著。當時南渡士民帶來以汴梁為主的北方「官話」,對南方本地話施加影響。終於使杭州話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起了不小的變化,染上了濃厚的北方話色彩。
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後,旗下營被迫解散,數量眾多的旗人子弟和隨軍家屬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們濃重的北京「官話」,進一步使杭州話受到影響。
再次,對杭州話影響較多的是紹興話。紹興有句諺語:「經濟人斷勿得杭州路」,是說紹興人來杭販賣物品或經商定居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諺語:「杭州蘿卜紹興種」,是說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紹興。紹興人多了,紹興話對杭州就有了影響。

③ 杭州特色是什麼呢

杭州特色:

1、杭州方言,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的太湖片。杭州方言是杭州歷史的活化石。它有兒綴,多用文字閱讀,這是與北方方言長期融合發展的產物,也是與臨紹吳語、條溪吳語的區別。杭州方言有:杭州市區話,全濁音,四聲全,清濁對立,是吳語的典型象徵;而杭州地區的濱江、蕭山、富陽方言,以及臨安、桐廬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

2、杭州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浙江愛國宗教人士在抗災、支持貧困地區教育、捐贈殘疾人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績,為杭州兩大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3、西湖文化,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藝術:蠶桑絲織技藝、西泠印社「篆刻」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全市獲國家級、省級文藝、廣播影視、動漫類獎131項。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0個,公共圖書館16個,文化館13個,博物館、紀念館6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

5、杭州會有錢江觀潮節,西湖博覽會。一到農歷八月十八日,就會在蕭山錢江觀潮度假村舉行錢江觀潮節。在這里遊客不僅可以欣賞世界奇觀錢江潮,還可以參加一系列文化、體育和旅遊活動。

6、茶文化,杭州是著名的茶產區,有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它西有西湖,南臨錢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調節和東南亞季風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時常有和風細雨,朝雲暮霧,獨特的小氣候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

7、美食文化,杭州美食有西湖醋魚、叫花雞、龍井蝦仁、定勝糕、東坡肉等。

④ 杭州話的簡介

杭州話,這里指的是杭州市區和部分近郊地區使用的地方方言,與大杭州境內其他地區的方言有別, 杭州話因杭州地處江南同時又接近北方官話所以又稱江南官話,出於地理上的考慮杭州話被劃為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而就語言本身來講杭州話雖也具有吳語的基本特徵,但以宋朝統治中心南遷為代表的幾次北方移民潮使當地語言系統經歷了很大變化並逐漸在江南地區呈現出特殊性。杭州話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區,不包括杭州郊區以及蕭山、餘杭、濱江區三區。保守估計,中國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
杭州話使用的范圍不大,大致東至餘杭下沙,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轉塘至留下附近,北經拱宸橋至餘杭三墩,東北經筧橋至餘杭喬司之間。在這個范圍之內,約有一百萬人說杭州話。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
關於當今杭州話區別於一般吳語的原因,以南宋遷都為代表的幾次北方移民湧入是學術界早有的定論,在永嘉之亂南宋遷都和八旗南駐三次語言融合中一般認為南宋遷都奠定了今天杭州話的基本構架,對於杭州話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有一些最新的語言學研究對此提出異議,但到目前為止,南宋遷都造就杭州話依然是學術界的共識。
杭州地區的「七縣市」方言另行參考蕭山話、餘杭話、桐廬話、富陽話、臨安話、建德話、淳安話詞條。

⑤ 浙江屬於吳越方言地區,為何杭州話卻夾雜很多北方詞彙

因為杭州在南宋時期做過的都城,所以說方言同樣也受到了北方方言的影響,因為在北宋的時候,當時方言主要以河南話為主,北宋首都在現在的河南開封,所以遷都到了杭州以後,當地有不少中原人士來到了杭州,因此將當地的吳越方言進行了融合,成為現在的杭州話,但是杭州郊區的方言依然還是屬於地道的吳語,比如蕭山話和紹興話屬於一片,北部餘杭區的臨平一帶,口音更偏向吳語苕溪片。


因此現在的杭州話,雖然底子還是吳語方言,但是某些詞彙的發音,真的和北方俚語很像,但是也僅僅局限於杭州市區會出現這種現象,杭州各個郊縣的方言還是很傳統的吳語,比如說餘杭區方言接近湖州嘉興,蕭山的方言則是紹興話,這些並沒有受到官話的影響。

⑥ 杭州話的介紹

杭州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吳語的一般特徵,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濁聲母和入聲,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杭州/ɦɑŋ tseɪ/話原則上指吳語杭州小片方言,分布在杭州市區和杭州近郊,不包括杭州遠郊以及新近並入的蕭山、餘杭、濱江三區。中國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杭州地區的吳語-臨紹小片方言人口近400萬,分布於主城區以外的各鄉以及杭州下轄各市縣。本詞條主要討論的為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杭州話。杭州話因地理位置關系以苕溪小片方言為基礎,中古時期受宋代官話影響,近現代則因大量移民受到了臨紹小片的沖擊。因此杭州話表現在聲調接近苕溪小片-餘杭話,用詞相對於其他吳語更偏向官話,並保留了大量曾在唐宋時期極為發達,卻在元代以後沒落的兒綴詞綴,而白讀音詞彙則多半來自臨紹小片的蕭山話和紹興話。杭州話在文白異讀中多用文讀。杭州話有著復雜且豐富的連讀變調。

⑦ 杭州是講吳語嗎

杭州話是江浙方言中的一朵奇葩。杭州老城區的方言與周邊地區如臨平、餘杭、富陽、蕭山等地方言差異巨大,相比於這些方言更接近北方話。1920年代趙元任在其著作《現代吳語的研究》中講到:

別處有文白兩讀的字(家,間,交,江,櫻,角,甲,耳等等),在杭州大都一律取文派的音,白話中取白派音的字甚少。……所以杭州人說話頗有點像常州人讀國語白話文。

1958年上映的滑稽電影《三毛學生意》中,范哈哈(原名范良益,浙江杭州人)飾演算命先生吳瞎子,使用杭州話表演。

杭州話一般特指杭州城裡話,最早只通行於杭州城牆內,即現在的環城東/南/西/北路之間的范圍(大概上城區與下城區)。城門外的鄉下通行的是「錢塘口音」(屬於廣義的「餘杭話」,今天的臨平等地方言都屬於此類),與城裡的杭州話截然不同,杭州城裡人將其稱作「槍籬笆外頭的話語」(籬笆外面的話,籬笆比喻城牆)。城牆拆掉後,隨著城市建設,杭州話的通行范圍慢慢擴大至拱墅、江乾等地。

杭州小片的分布范圍(底圖來自網路,由網友繪制)

其實,方言分區的目的只是為了將類似的方言歸在一起以方便進行學術討論。根據不同的研究視角(比如基於歷時演變還是共時變異),方言的劃分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從歷史來源來看,可以認為現代杭州話是臨安官話不斷受周邊吳語同化的結果,至今仍保留著官話格局;而從當下面貌看,現代杭州話已有不少吳語特徵,且杭州話的不少官話特徵也見於周邊北部吳語,兩者相互影響難以割裂。因此,把杭州話劃為官話還是吳語,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並沒有絕對真理。

⑧ 作為地道的江南城市杭州,為何杭州話卻帶有兒化音

這個和南宋時期杭州做過都城有很大的關系,杭州本來是地道的吳越文化區,當地的方言也是屬於吳語臨紹小片,但是因為南宋遷都到了杭州,因此大量的北方中原移民來到了杭州,與當地的吳越語產生了融合,所以說當地的方言比起其他吳語城市,例如蘇州,湖州,無錫,杭州話帶有官化的詞彙更多,但是主體還是屬於吳語的范疇,並沒有和一些網友所說的河南話接近,而杭州郊區方言依然是正統吳語,餘杭屬於吳語苕溪片,而蕭山屬於臨紹片。

因此,杭州依然屬於吳語城市,並且這種杭州話也僅僅在市區分布,蕭山講的就是正宗的吳語臨紹片,而餘杭講的吳語屬於苕溪片,更接近湖州和桐鄉的口音,杭州面積很大,建德淳安一帶又是以徽語嚴州片為主,因此杭州話並沒有和某些網友所說的屬於河南話范疇。

⑨ 浙江都有什麼方言

浙江大部分地區的方言屬於吳語,其中嘉興、湖州、杭州(不含淳安建德)、紹興、寧波、舟山等地區屬於太湖片吳語,台州地區基本屬台州片吳語,溫州地區的吳語基本上屬於甌江片吳語,麗水衢州地區屬於處衢片吳語,金華地區屬於婺州片吳語。

吳語跟普通話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都存在較大差異,音韻上最典型的差別是吳語塞音三分,而普通話塞音二分。比如:凍、痛、洞三個字的聲母在吳語中各不相同,分別為全清、次清和全濁。而普通話的全濁聲母已經清化,所以洞和凍同音。

吳語跟官話(Mandarin)無法直接通話,在國際標准化組織的語言標准「ISO639-3體系」中擁有獨立的語言代碼:ISO639-3 wuu 。吳語使用人口約8000萬,是按母語人口排名的世界第十大語言,中國第二大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語言。

傳統上吳語以蘇州話為代表,但上海話在20世紀初期迅速崛起,取代了蘇州話成為吳語的代表方言。

韓邦慶所著的《海上花列傳》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吳語小說,被胡適譽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

如果要深入了解吳語,可以閱讀《現代吳語研究》(趙元任著)和《當代吳語研究》(錢乃榮著)等相關學術著作。

⑩ 杭州話屬於哪一種方言

杭州話屬於北吳語杭州片。
一是吳語方言區(杭州市區、餘杭、蕭山、臨安、富陽、桐廬)
二是徽語方言區(建德、淳安)。這兩個語區的方言差別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