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烏鎮屬於杭州還是蘇州
都不是。是嘉興。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烏鎮境內水系屬太湖流域,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烏鎮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六千年歷史。
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位置境域
烏鎮鎮位於東經120°54′,北緯30°64′。地處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東側,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為兩省三市交界之處。
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地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鎮域面積71.19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
2. 烏鎮在哪個城市關於烏鎮你知道多少烏鎮屬於哪裡
烏鎮在浙江;烏鎮位於浙江省的嘉興市,桐鄉市,烏鎮主要就是分為了東山,還有西山是我國的5a級旅遊景區,也是江南的六大古鎮之一;烏鎮是屬於浙江的。
3. 浙江烏鎮古鎮在哪裡
浙江烏鎮古鎮在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北端,西邊和湖州市南潯區相鄰,北邊和江蘇蘇州吳江區接壤,是浙江和江蘇省交界的地方。
烏鎮古鎮別名烏墩和青墩,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一直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稱呼,在1991年的時候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
烏鎮的交通是非常便利的,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相銜接。
烏鎮距桐鄉市區有13公里,距離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因為交通的便利成為周圍城市旅遊的熱地。
烏鎮溫暖濕潤,雨水豐沛,日照充足,春長秋短,冬冷夏熱,春暖秋涼,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6.1攝氏度左右。
烏鎮洞柵的景點有文昌閣、修真觀、皮影戲館、戲台、翰林第、竹刻工藝館、茅盾故居、林家鋪子、立志書院、江南百床館、余榴梁錢幣館、匯源典當等,其中茅盾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鎮西柵的景點有亦昌冶坊、昭明書院、王會悟紀念館、茅盾紀念館、茅盾陵園、草本染色作坊、廳上廳、白蓮塔寺、水上集市等。
烏鎮的沒事有熏豆茶、三白酒、烏酒、姑嫂餅、定勝糕、臭豆乾、蘿卜絲餅、酒釀圓子、鮮肉大餛飩、桂花方糕、烏米八寶粥、船頭粽、芝麻湯圓、柵橋砂鍋、筒骨粥、烏鎮白菊。
4. 烏鎮是浙江省哪個市
烏鎮屬於浙江省嘉興市。
烏鎮一般指的是烏鎮鎮,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地處於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離杭州、蘇州大約六十公里處,離上海一百零六公里,屬於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烏鎮鎮原來是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鎮,屬於湖州府烏城縣,而河東為青鎮,屬於嘉興府桐鄉縣。
烏鎮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以及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一直有著「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該鎮擁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以及一千三百年的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
5. 浙江烏鎮在哪個市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烏鎮儼然是江南水鄉一顆璀燦的明珠,這里有著作為江南古鎮所應有的一切,小橋、流水、人家、老街、老屋,烏鎮雖歷經千年滄桑,但仍有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格局,石板小路,古舊木屋,清清溪水,都令人感受到一種幽雅的情致。
嘉興簡介
嘉興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介於東經120°18′—121°16′,北緯30°21′—31°02′之間,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是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浙江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嘉興
6. 烏鎮屬於浙江省哪個城市啊
嘉興市。烏鎮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吳江區,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
嘉興,別稱禾城,是浙江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嘉興市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濕熱多雨的天氣比冬季乾冷的天氣短得多。
嘉興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擁有南湖、烏鎮、西塘三個5A級景區,以及鹽官(錢江潮)、南北湖、綺園、月河歷史街區、梅花洲、九龍山、東湖、莫氏庄園、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著名景點,構成江南水鄉特色。
嘉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制始於秦,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
7. 烏鎮在杭州哪裡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烏鎮景點介紹
1.東柵景區,2001年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遊程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佔地面積約1.98平方公里,有十多個景點。
2.西柵景區,位於西大街,毗鄰京杭大運河,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不同,西柵以商務旅遊、休閑度假為主。佔地4.92平方公里,河道9000多米,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中國古鎮之最。有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西柵老街長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北部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3.江南百床館
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平方米,收藏展出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第一展廳陳列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採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傢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有清·拔步千工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後共有三疊,歷時3年雕成,用工千餘,故名。
4.江浙分府
江浙分府,明代稱浙直分署,是烏鎮歷史上特有的政府機關。職掌巡鹽捕盜,兼理地方詞訟,俗稱二府衙門。自明朝嘉靖間設立,至民國初撤銷,幾經革復,數易其址,歷時三百七十餘年。
8. 烏鎮主觀地方屬於哪裡
烏鎮隸屬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地處江南水鄉。位於東經120°54′,北緯30°64′。地處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東側,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為兩省三市交界之處。
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有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地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鎮域面積71.19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
經濟綜述
2020年,烏鎮鎮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7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1億元,下降1.2%;第二產業增加值27.88億元,下降9.9%;第三產業增加值40.88億元,增長1.9%。
2020年,烏鎮鎮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7.49億元,比上年增長3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0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實現財政可支配收入27.95億元,比上年增長16.9%。
截至2020年底,烏鎮鎮各大銀行各項存款余額85.51億元,比年初增加13.93億元,余額比上年增長19.5%。其中:對公存款26.62億元,比上年增長40.0%,佔比31.1%,較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儲蓄存款58.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0%,佔比68.8%,較上年減少4.6個百分點。
9. 烏鎮屬於哪個城市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鎮),烏鎮
准確的說,行政上應該叫「烏鎮」鎮,景區目前分為東柵和西柵
10. 浙江烏鎮和杭州是一個地方嗎
浙江烏鎮和杭州 不是一個地方 ,烏鎮屬於浙江省嘉興市下屬的一個鎮,杭州也屬於浙江省,但是烏鎮屬於嘉興不屬於杭州市。烏鎮古鎮是一個有1300多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烏鎮主要景點
一、江南木雕陳列館
江南木雕陳列館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現今正室偏屋內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
二、夏同善舊宅地
夏同善舊宅地大廳中高懸一幅官員的畫像,其人身著清朝官服,頂戴花翎一應俱全。其宅第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還有一段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有關的故事。
三、水上戲台
水上戲台位於西柵老街的北側,這個戲台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建築在水上的,所以人們又把它叫作「水上戲台」,其規模與精美程度在國內也屬罕見。
杭州主要景點
一、西湖
西湖的美在於晴天水瀲灧,雨天山空濛。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著稱。
二、千島湖
千島湖碧波萬頃,千島競秀,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跡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
三、拱宸橋
拱宸橋東西橫跨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志。始建於明崇禎四年,清光緒十一年重建,中間幾經興廢。該橋全長92米,為三孔薄墩石拱橋,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形巍峨高大,氣魄雄偉,是杭州拱墅區的標志性建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