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西溪濕地涉及哪些鄉鎮
擴展閱讀
廣州醫保卡密碼怎麼改 2025-08-05 10:33:55
廈門攤位集市在哪裡 2025-08-05 10:21:45

杭州西溪濕地涉及哪些鄉鎮

發布時間: 2023-01-05 15:34:32

⑴ 西溪濕地東區的地址在哪 西溪濕地東區有些什麼好玩的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具有「杭州之腎」和「副西湖」美譽。
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簡介
杭州之腎——西溪濕地
有「杭州三西」(即西湖、西泠印社、西溪)之一的西溪終於開始著手打造了。從東晉被發現,唐宋發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國衰落,解放後廢棄,有關西溪濕地,已經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南去西湖不到5公里,距市中心武林門也僅16公里。
西溪風景區在過去是僅次於西湖風景區的杭州市第二大風景區,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舊時從秦亭山舟行至留下十八里,沿水有十八座橋、十八個灣,沿山有南宋十八里輦道,景區內有一百零八個景點。自唐代以來,西溪就以賞梅、竹、蘆、花而聞名。
不論你以什麼交通工具到達,進入景區後一律改為舟楫,讓你領略「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從容。你可以赤足走在田埂上,那些枯黃的野草踩上去鬆鬆軟軟的,也褪去了你在都市整日打拚的疲憊。也可以走在鋪著卵石、石板的園路上,去一路感受「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景緻。兩船交會時,激盪的水流和著勁風,吹落了不少漫天飛絮般的蘆花,真是入了「一葉扁舟,閑看蘆花」的山水畫意境了。而樹上松鼠精靈般的轉身跳躍,岸邊水獺神出鬼沒般地出入,灘塗上水鳥儀態萬方地疏理著自己的羽毛,鳥巢中依稀傳來小雀的呢喃。
進到園中,買好船票,就可以安心體會西溪之水了。順著水道前行,兩岸茅舍儼然,蘆葦叢生,和蘆葦一樣高的水生植物上頂著黃色或紅色的花蕊。湖面上水草鮮潤柔婉,水面上綠色浮萍漂浮,蓮影搖曳,幾抹粉色婷婷點綴其中,野鴨水鳥鳧泛。生活在有水的城市裡是一種福氣,而杭州人真的是福人中的福人了。除了西湖,還有這塊西溪濕地。所有去杭州的人,都知道要去看西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忘記了西湖邊上的西溪濕地。
門票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票價是80元,天旅價是65元,這個是非誠勿擾的拍攝地,即西溪濕地公園東區。還有大門票和船票一起的組合套票。
攻略
杭州市區內有許多公交車可以去西溪濕地,830路、K506路、K310路、306路、346路、Y13線均可。周家村(西溪濕地)站下車。票價1~4元。
美食
在西溪濕地里有湖泊燒烤區、深潭口、百家、煙水漁庄等餐飲飯店可以用餐,喝茶的地方也不少,推薦去梅竹山莊、西溪梅墅。
西溪濕地--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
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被譽為杭州之腎,是國內罕見的保存較好的城市外圍濕地型生態資源。東起紫金港路綠帶西側,西至繞城公路綠帶東側,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總面積為10.64平方公里。
西溪濕地具有江南獨特濕地景觀,旖旎的自然風景,深厚的歷史,濃郁的田園水鄉風情,同時在杭州市綠地生態系統結構具有其獨特的地位及作用。
西溪濕地的美,是自然的,同時又是人文的。自然之美以濕地風光為其最大特色,其間有縱橫阡陌的河流,百年交柯的樹木,是其特色的體現,而這河流、樹木又包含了千百年的人文積淀。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風,淳厚質朴。每年端午節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漁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典型的民俗。
西溪濕地以自然風光見長,其人文歷史十分悠久。它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大致分六個階段,一是良渚文化時期,當時西溪濕地已漸具雛形,范圍比現在要大的多,有許多湖泊,包括老和山一帶原來都在西溪濕地的范圍內。二是漢唐時期,西溪濕地開始有人類活動,當時有許多「唐村」。五代時,西溪有了駐軍。三是宋元時期,西溪濕地在這個階段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南宋,宋高宗看到這里風水很好,本來要把在這里建都,後又因別的原因,在原來的州府治所在地建都。當時,還有一條西溪御道,皇帝去郊外進香,西溪為必經之路,這條御道大部分已湮沒,原址在留下還有一段。當時,西溪交通發達,軍事地位重要。相傳宋高宗曾在那一帶養馬,皇帝的馬兒叫龍駒,於是傳下了龍駒塢這個地名。
四是明清時期,這是西溪最為昌盛的時期,地方官很重視治理水利,水災少了,陸地漸漸露出來,老百姓在岸上養蠶、水塘里養魚。這里沒有船進不來,很幽靜,又有野趣,很多文人騷客喜歡到這里來。特別是明末清初時,很多文人不願到清朝做官,就到這里隱居起來,教書做畫,養活自己,這里的文教事業也發達起來。明清時期,規模不大的庵普遍發展,大約有100多個。這里的庵很有意思,很多是文人庵,所謂文人庵,就是文人經常到庵里去吟詩作畫、會友,而庵里的詩僧也常與文人應和。
五是民國到2002年,這一時期,西溪濕地變化很大,一是西溪濕地從錢塘縣劃歸杭縣,成為郊區,又劃給西湖區。而西溪濕地也發展成了蔣村鄉、五常、留下、古盪、良渚等鄉鎮。解放後,很多工廠搬了進來,這里城市化進程加快,給西溪濕地造成很大危害,西溪濕地也漸漸蔞縮,水也污染得很厲害。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平楚,次年封劉賈為荊王,東台為荊國東陽郡廣陵縣地。漢高帝十二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建都廣陵(今揚州市),東台屬吳國,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縣,領海安、西溪兩鎮,西溪之名也始見於此。
西溪曾是歷史上鹽稅的主要徵集地,北宋時期的三位名相呂夷簡、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泰州的西溪做過鹽稅官員。
相傳,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際,有人曾勸他不要在這個小地方做稅官,范公不以為然,笑而答道:
誰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
西溪景區內現有海春軒塔、鳳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讀書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鄉傳說也在這里,現仍保存著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樹、土地廟、辭郎河、送子頭等遺跡。
如今,作為東台地方文明的發祥地,西溪旅遊景區開發工程近期將全面啟動。
泊蓭草堂
此為明末清初錢塘人鄒孝直(名師績)的庄園。鄒氏讀書樂道,不求聞達,與兩個弟弟在此耕讀自娛,詩禮治家。當時這一帶蘆葦叢生,野趣盎然,從高處遠遠望去,整片庄園似仙島泊於水上,故名"泊蓭"。西溪水閣
西溪自古多文人。在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們許多的墨寶和足跡,西溪水閣主要用於文人藏書、讀書及會友。如今的西溪水閣,有"蘭溪書屋"和"擁書樓"兩處藏書樓,使得遊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氣息中,去追隨當年文人隱士的避世清閑。
梅竹山莊
此為清錢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約1777-1857)所建。庄內多古梅修竹,據史料記載,章次白對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貢獻很大。其為人性高潔,好讀書,喜字畫,常邀朋喚友至此吟詩作畫。故名。
深潭口
深潭口又名深潭港,《南漳子》記載:"深潭口,非舟不渡;聞有龍,深潭不可測。"因此,深潭口成為蔣村每年龍舟勝會所在地,每逢端午,人來舟往,熱鬧非凡,為西溪的鄉俗風情增色不少。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於公園的東南面,毗鄰西溪精華區域"秋雪庵"保護區。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輦道沿線, 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前來賞梅。"冷淡生活茶軒"正好印證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靜幽徹,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
西溪草堂
為明晚期國子監祭酒馮夢禎(字開之)(1546-1605)別業。夢禎工於詩詞,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水幽勝,乃於安樂山永興寺旁(現留下西湖高級中學)置地築山堂別業,名"西溪草堂"。現移建於此。
秋雪庵
秋雪庵始建於宋,初名"大聖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築,延請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陳繼儒取唐人"秋雪蒙釣船"詩意題為"秋雪庵"。1919-1921年,南潯名士周慶雲(字夢坡)重修。現參照當時格局在原址重建。

⑵ 西溪濕地西區的西溪濕地西區簡介

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西溪濕地內蘆白柿紅、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鷺舞燕翔、蛙鳴魚躍,冷、野、淡、雅,皆成天趣。西溪濕地位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詩贊曰:「千頃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黃橙紅柿紫菱角,不羨人間萬戶侯」,便是描繪了西溪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奇妙美景。
對於西溪濕地的歷史,概括地說,歸納為遠古雛形、漢唐形成、宋元發展、明清昌盛、民國萎縮與現今新生的六個階段。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濕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沖流,此處被淹沒,便成了湖泊,而乾旱之時,濕地也就出現。濕地隨隱隨現的現象,因此可以把它稱為雛形階段。從東漢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為止,大約有一千多年時間,是西溪濕地形成期。
到了宋元時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鎮,這是西溪進入新階段的開始,這也說明了西溪是個千年古鎮。明清時期,西溪兩岸的社會經濟與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進展,養魚育蠶、種竹培筍與茶葉果蔬等農副業得到發展,成為郊區農業的特色。
但是民國後,濕地日漸萎縮。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個鄉鎮的建立,工廠企業的發展,使西溪濕地范圍逐漸縮小。
而如今杭州市對西溪濕地實施的綜合保護工程,終於讓西溪濕地迎來了新生。
西溪濕地地處杭州市西部低山丘陵區與杭嘉湖平原的過度地帶。歷史上的西溪濕地是指西溪河流經留下--古盪段兩岸的寬闊水網平原區域,面積約60k㎡,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靈峰山--北高峰--龍門山--小和山山脊線北側的丘陵坡麓地帶,北岸包括餘杭塘河以南五常--蔣村鄉一帶,東起松木場、西至留下小和山一帶的水網平原。隨著工業化的城市化的推進,西溪濕地大量被侵佔,濕地面積銳減至目前10餘平方千米。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中西部繞城公路界內,行政隸屬於西湖區蔣村鄉和餘杭區五常鄉。全區規劃總面積為10.08 k㎡,東至紫金港,西至五常港與餘杭區為界,南至沿山河,北至餘杭塘河。
西溪濕地屬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季風交替規律明顯,夏季多偏南風,冬季多偏北風。一年中,隨著冬、夏長,春秋短。年平均氣溫為16.2℃。年平均降雨量約1400mm。
西溪濕地屬河流兼沼澤型濕地,地勢略呈南高北低狀,區內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水面率高達70%,平均水深在1.15m左右。濕地南倚緩丘山巒、北毗水網平原,周圍村莊、桑田等高出水面1~1.5m。農地主要為池塘、柿林、桑地、茭白田等。目前西溪濕地已沒有原生濕地景觀,在千餘年人類漁耕經濟的作用下西溪濕地已逐漸演變成為漁塘為主,並由河港湖漾水網及狹窄的塘基和面積較大的河渚相間構成的次生濕地,它屬於「自然-人工復合型濕地」。西溪濕地水系歸屬於杭州市區運河水系的運西片,處於低山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上承山區性河流沿山河西段上游閑林港的部分山水和上埠河、東穆河。區域內的河道南北向的主要有五常港、蔣村港、紫金港等,東西向的主要有沿山河(部分)、嚴家港、餘杭塘河(部分)等。
總之,西溪濕地是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清新大氣和維護生物多樣性重要生態動能,是杭州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⑶ 西湖區有幾個街道或鎮

截至2021年查詢,西湖區有9個街道2個鎮(數據統計於2019年)。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杭州老城區的西部,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總面積312.43平方千米。
西湖區有風景點40多處,其中有「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麴院風荷、雙峰插雲、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西湖、西溪濕地是國家5A級景區。西湖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10處。

⑷ 西溪濕地公園有哪些好玩的

(1)西溪三堤十景:福堤、綠堤、壽堤、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庄宸跡、河渚聽曲。

(2)西溪看點:在「杭州三西」(即西湖、西泠印社、西溪)之一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獨釣塘邊,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觀蘆,冬日探梅,各種各樣令人愉悅的遊憩活動全憑遊人興致。

(3)西溪一期共開放煙水漁庄、秋雪庵、西溪水閣、梅竹山莊、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點。這些充滿當地特色,富有濕地風情的活動不妨去領略一下。

⑸ 想問一下杭州餘杭區包括哪些西溪、良渚等這些板塊都是完整的屬於餘杭區嗎

包括臨平副城、塘棲、瓶窯、老餘杭幾塊,良渚(包括勾庄)都是餘杭區的,西溪濕地三期屬於餘杭區,一、二期屬於杭州老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