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發商拿地價格8000一平,房價大概賣多少
這是一般城市,差不多建安成本得三千,加上百分之二十的毛利,得一萬五一平米。深圳北京上海的房子樓面價就要三萬到五萬,房價差不多得加上百分之三十,得四萬到六萬多一點了。
鶴崗房價高嗎?白菜價。但為了孩子的教育醫療和自己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福利,不得不選擇一線城市經濟圈。這次肺炎可看出一個城市的社會保障福利和應急服務的功能,控制染病流行最好的還是北京上海香港這些國際大都市。
買房是買城市股票,內涵是就業、人文、市政配套、社會福利和各種商業服務。
農村小縣城的房子數量佔中國內地房子95%,太多了沒人要。中國內地只有5%不到的房子有價值,面對現實,房價分化是趨勢不可逆轉
㈡ 杭州64.37億成交5地塊
杭州64.37億成交5地塊 地上集團12.5億落子杭州臨安
5月9日,杭州5宗地塊入市出讓,總出讓面積249611㎡,總起價49.69億元,總成交價64.37億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5宗地塊的土地編號分別為蕭政儲出[2019]16號、余政儲出[2019]21號、臨政儲出[2019]12號、臨政儲出[2019]13號和臨政儲出[2019]11號。從土地用途來看,2宗宅地分別位於臨安區和蕭山城區;2宗商業都位於臨安區;1宗商住位於臨安區臨平新城核心區。
最終,經過140輪競價,杭州地上集團科技城房地產有限公司(地上)以最高限價12.5億元競得臨安區錦北單元C-R2-07地塊,樓面價10136元/㎡,溢價率29.95%。
該地塊北至北排街、冬至白泥路、南至規劃道路、西至臨天路,為住宅用地,出讓面積61636㎡,容積率2,建築面積123272.00㎡,起價9.62億元,樓面起價7800.07元/㎡,最高限價12.5億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此前消息,其餘三宗經營性用地均已成交,浙江保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上限價格38.61億元競得蕭山城區新街單元E-09地塊,樓面價18194元/㎡,溢價率29.96%,自持比例5%;浙江鑫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4840萬元競得青山湖科技城科創基地單元地塊,樓面價1680元/㎡;杭州星瀚商務咨詢有限公司(興耀)以上限價格12.58億元競得臨平新城核心區迎賓路以西、望梅路以北地塊,樓面價7162元/㎡,溢價率29.97%,自持比例22%。
香港啟德第4C區4號商地5月10日截標 估值最高104億港元
香港啟德再有一幅地塊將於近日截標。地塊為啟德跑道區第4C區4號商業/酒店用地,將於5月10日截標。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該地塊土地面積約為11.5萬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86.3萬平方呎,當中30-50%即不少於26萬至43萬平方呎需用作酒店用途,其餘則可作商業或者酒店配套。
市場對該地塊的估值在82億至103.6億港元之間,約合每呎樓面地價9500港元至1.2萬港元。
廣電、弘陽分食蘇州張家港兩宗商住地 總成交價17.8億元
5月9日上午,蘇州張家港出讓經開區、塘橋鎮兩宗地塊,總出讓面積10.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總起價14.9億元。
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競價,兩宗地塊均溢價成交,總成交價約為17.8億元。
其中位於經開區勤星路北側(梁豐五金南側)地塊,經過18輪出價,由廣電旗下南京馳韻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12.79億元拿下,成交樓面價10736元/平方米,溢價率17%。
該地塊出讓面積66209.99平方米,起始價10.92億元,容積率1.8,地塊用途為商住。
另一宗位於塘橋鎮富民路北側(信誠毛紡)地塊經過26輪競價,被弘陽以4.97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7706元/平方米,溢價率26.46%。
該地塊出讓面積40317.01平方米,容積率1.6,建築面積64507.22平方米,起價3.93億元,同樣為商住用地。
㈢ 浙江杭州濱江區房價大概多少錢一平
濱江區內各地段的價格差距較大,還要看樓盤的造價,裝修等等,大約在4萬5到5萬5之間。
㈣ 杭州的商業車位,一般價格多少錢
現在杭州市場上的商業車位總價20萬-40萬,更高的也有。但是最近新推出的復地壹中心車位,總價只需18萬起,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㈤ 杭州下沙奧萊房子多少錢一平
朋友,奧萊屬於嘉興地區的,不是下沙的,過個100米就是下沙了,靠近下沙大學城北板塊,大學城板塊2手的現在是2萬5左右,奧萊差不多1萬5到2萬1平差不多了。
㈥ 土地出讓金多少錢一平怎麼算收費標准
土地出讓金是無法具體到多少錢一平的,都是按一定比例進行收取的。
一、土地出讓金的實質因土地面積大,收入來源多,導致許多地方爭相出讓,甚至有個別巧立名目圈地出售。土地出讓金主要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存量,一部分是增量。庫存基本上是在舊城區改造之後,以舊城改造等名義挖掘,目光大多集中在增量上,而增量基本上是在郊區農村。
這幾年有些地方不合辦村社,規劃園區,甚至強迫農民上樓進城等等,其背後的動機就基本在於此。與此同時,由於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導致後發地區“學以致用”的力度和速度越來越大,土地財政依賴性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土地出讓金的許多問題並非沒有制度,而是制度執行得不好。與此同時,在新的形勢下,解決土地出讓金問題需要抓緊改革。在管理方面,應建立和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和支出預算公開管理制度,對土地出讓金實行公開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