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杭州 烈士 名人 墓地
【章太炎墓】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章太炎生前敬慕張煌言,表示"生不同辰,死當鄰穴"。1936年病故,靈柩暫厝蘇州。1955年江浙兩省組織治喪委員會,於次年4月1日將靈柩遷至杭州南屏山荔枝峰,4月3日公祭安葬。墓為青石圓形,上堆封土,以水泥封頂呈券形,四周植龍柏。墓前樹"章太炎之墓"小篆大碑,碑文系1915年章太炎自篆。1966年底墓毀。1981年10月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撿回骨殖重新安葬於原處,墓形如舊。1989年於墓道旁新建章太炎紀念館。
【張煌言墓】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張煌言(1620~1664)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明崇禎舉人,文學家。南明弘光元年(1645),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奉魯王監國,據守浙江沿海。官至兵部尚書。永曆十三年(1659)與鄭成功合兵進入長江,攻南京。抗清堅持19年。清康熙三年(1664)兵敗,隱居南田懸嶴島(今象山縣南),不久遭捕,被害於杭州弼教坊,葬於西湖南屏山麓荔枝峰下。乾隆四十一年(1776)賜謚忠烈。1966年底墓毀,1983年於原址原樣修復。墓呈圓形,磚砌,兩側為同時殉難的羅子木、楊冠玉及舟子墓。墓道兩側有石馬、石羊、石獅等。墓左前方有張蒼水祠堂。
【衛匡國墓】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杭州西湖區留下老東岳大方井天主教司鐸公墓之中。衛匡國(1607~1661),義大利傳教士,原名馬丁諾·馬丁尼,衛匡國是他的漢名。為明末清初頗有國際影響的漢學家、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1643年來華傳教,先後到過杭州、寧波、金華、蘭溪、廣州等地,傳播歐洲文化,並把中國文化介紹於歐洲各國,促進中西科學文化交流。著作頗豐。清順治十六年(1659),他在杭州中山北路(今441號)建天主教堂。1661年病逝,葬於大方井天主教司鐸公墓,墓旁有古樟樹。
【蓋叫天墓】
位於丁家山麓,西山路旁。蓋叫天,原名張英傑,河北保定人,我國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1971年1月15日,因受文革迫害在杭含恨去世。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蓋叫天墓,並將蓋叫天的骨灰移葬此處。墓前門樓和石牌坊題有匾額「學到老」(黃賓虹書),楹聯「英名蓋世三岔口,傑作驚天十字坡」(吳湖帆撰書),及楹聯「燕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陳毅撰、沙孟海書),這是對蓋叫天一生真實的寫照和最好的評價。
【俞樾墓】(含右台仙館)
位於右台山麓。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德清人。清學者,道光進士。晚年講學杭州詁經精舍,著作有《春在堂全書》490卷。墓曾被毀,1978年修復。
右台仙館,原為國學大師俞樾(俞曲園)所建,位於右台山麓,靠近原法相寺。據《右台仙館筆記·自序》所述,自夫人姚氏死後葬於錢塘之右台山,俞曲園於墓旁置地築屋三間,「竹籬環之,雜蒔花木」,取名「右台仙館」。俞曲園逝世後,其部分遺稿曾一度保存於此。現在原址附近重建右台仙館,與北面的俞曲園墓相呼應,以紀念這位長眠於杭州的近代著名學者
【陳夔龍墓】
位於俞樾墓右側。陳夔龍(1857-1948),字筱石,號庸庵,貴州貴陽人,清光緒進士。庚子年(1900)任順天府尹,後歷任漕運總督、河南巡撫、江蘇巡撫、四川總督、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清亡前夕,陳夔龍以病告假,退隱上海,1948年8月去世,當年下葬杭州。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遭到較大破壞,現對該墓及周邊環境進行了清理,適當恢復了墓的原貌,並與俞曲園墓形成一個整體墓園。
【秋 瑾 墓】
秋瑾烈士墓位於西冷橋南端,是經十次遷徙於1981年重新建造起來的。墓座上端立著英姿颯爽、手持寶劍的秋瑾烈士漢白玉塑像。墓座石碑正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巾幗英雄」四個大字;背面鐫有《鑒湖女俠秋君墓表》,詳細地記敘了這位巾幗英雄的革命一生。
秋瑾,不僅是一位尋求真理的革命先驅,而且還是一位近代文學史上的傑出女詩人,「秋風秋雨愁人」一句,便是她的臨終絕筆。西泠橋畔,面臨外西湖,原秋社遺址前,有一座由十二根朱紅柱子組成的四角亭,就是為紀念秋瑾而建的風雨亭。
【龔隹育墓】
龔隹育(1622年-1685年),初名隹胤,字祖錫,晚又字介岑,世為杭州人。曾任山東按察僉事、江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太常寺卿、光祿寺卿等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病卒於京師。龔隹育為官期間,清廉正直,不畏權勢,奉公守職,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龔隹育還是清初著名的藏書家。
龔墓是西湖風景區乃至杭州不可多得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士大夫墓葬實跡,墓區周圍山色翠微,環境幽寧,林木蔥郁,清寂宜人。龔墓坐東北、朝西南,墓區面積約960平方米。整個墓道長62.7米,依山勢砌築成七個台基。遠遠望去,給人綿延不盡,深邃肅穆的感覺,氣派威嚴。墓前方的華表、牌坊、碑亭、石羊、石馬、石虎、石翁仲均完好,1997年8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蘇小小墓】
春天的西湖孤山新枝勃發,山上愈發鬱郁蔥蔥,在其北麓,西泠橋邊,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古亭,那就是為紀念六朝南齊杭州著名的歌伎蘇小小修建的「慕才亭」。亭上有「金粉六朝香車何處,才華一代青冢猶存」、「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的楹聯。
【岳飛墓】
岳飛墓亦稱岳墳,位於棲霞嶺南麓,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間改稱「忠烈廟」,經歷了 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何存到現在。現存建築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 ,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廟更加庄嚴肅穆
【於謙墓】
於謙墓祠位於西湖三台山麓,分為墓區與祠廟區兩部分。蒼柏翠柏環繞,十分庄嚴肅穆。
於謙祠由序廳、正殿、生平事跡廳、兵器室組成。其間陣列於謙年表、世系表、繪於清代的於謙夫婦畫像和於謙青銅塑像;同時,以圖畫、照片、史料、實物等形式,分「少年壯志」、「勤政謙潔」、「保衛京師」、「永垂青史」四部分,介紹於謙的高風亮節和悲壯人生。祠後左側為於謙墓,兩旁列石翁仲和石獸,墓前的祭桌與石香爐均為明代原物。石牌坊上鐫刻著一幅楹聯,「血不曾冷,風孰與高」。祠墓已成為既有文化內涵,又具優美環境的紀念類景區。
【放鶴亭和林和靖墓】
位於孤山北麓。林和靖(967一1028),名逋,字君復,錢塘(今杭州)人,是北宋隱逸詩人,居孤山二十年,一生不娶不仕,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有「梅妻鶴子」之說。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詠梅名句,流傳至今。
放鶴亭初建於元代,為元至元年間郡任陳子安為紀念林和靖而建。現亭為1915年重建,面闊8.75米,進深8.85米,重檐攜三灶。亭中有《舞鶴賦》刻石一塊,文章為南北朝鮑照所著,字跡系清康熙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全賦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鶴的美麗動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碑通高2.4米,寬2.94米。碑上有巨樟覆蓋,其前構築石欄,面臨里湖。亭外植梅,為湖上賞梅勝地。
放鶴亭旁還有林和靖墓,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養「鶴皋」的鶴冢。這里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林和靖的墓在孤山北麓,放鶴亭東側,面臨西湖。墓旁有多株梅花樹,此行正是梅花盛開之時,粉紅的,亮白的,熒綠的,幾只勤勞的蜜蜂在花叢中,從這一朵到那一朵,忙碌地采擷著。
【沈秋水墓】
沈秋水,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子,是近代著名的愛國人士、報業巨頭史量才的夫人,她所捐獻的「秋水山莊」至今仍是杭州北山路上的著名建築之一,從照片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原來佇立於南山公墓的秋水居士墓。然而,現在這里早已被全部平整,建成了新的公墓,不禁讓人唏噓「雕欄玉砌樓尤在,怎奈何物是人非」。
秋水山莊,建於30年代,屬中西式花園別墅,位於北山路,背倚葛嶺,瀕臨西湖而築,是30年代初極具民族特色的優秀民宅之一。原為著名報人史量才私宅,「秋水"為其妻之名。現為新新飯店所有。
【武松墓】
丁夫先生曾住在孤山邊的俞樓,小時候見過原來的武松墓,就立在西泠橋頭蘇小小墓北面20多米的地方。這兩個墓,一個溫婉賢淑,一個粗獷豪放,但同樣善良,同樣為人懷念。
【蘇曼殊】
在孤山北麓大片草坪中央有一處矮樹林,樹林枝葉繁茂,裡面長眠著一 位情僧——蘇曼殊。據悉,蘇曼殊墓遺址處原來就有一座石塔,可於50年代 被毀。現在的石塔為劍狀六面石塔,高2.5米左右。蘇曼殊(1884—1918) ,廣東人,近代文學家。原名玄瑛,字子 。後為僧,號曼殊。他早年留學日本,漫遊南洋各地,能詩文,善繪畫,通英、法、日、梵諸文,曾與章炳麟、柳亞子等交遊,參加南社。其著作有《斷鴻零雁記》、《碎簪記》等。他還翻譯過拜倫、雨果等人的作品。
【郭孝童墓】
孝子郭金科的墓一直坐落在孤山南麓———西泠印社和俞樓中間草坪的一棵女貞樹下,離潘天壽銅像約50米。只不過,墓碑被青草湮沒,只露出二三十厘米高的一節,成了遊客們的條凳
【惠興】
惠興(1870——1905.11),女,姓瓜爾佳氏,滿族,白山人(今吉林省)。貞文女學(後改名惠興中學)創辦人。校址在迎紫門北首,金鉤弄梅清書院舊址。(6月26日籌建,9月16日開學。)對中國文學有一定基礎。平時留心國家大事,認為中國女子欲擺脫受壓迫地位,必須讀書識字,提高文化水平,求得謀生本領,於是以提倡女學為己任。她死後由浙江將軍會同浙江巡撫張曾敬上奏,奉旨建坊,葬於孤山放鶴亭後。
【胡明復】1929年中國科學社將胡明復遺體遷葬於杭州西湖煙霞洞山 坡上,蔡元培先生題寫了碑文。現墓經過整修,保存較完整,只是蔡元培先生題寫的碑文已有殘缺。 胡明復(1891-1927),原名孔孫,後改名為達,字明復 ,江蘇無錫人。為著名數學家,是我國在國外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第一人。他曾參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 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志——《科學》。
為了發展 中國的科學事業,實現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胡明復一 心一意從事最基礎性的工作。他說過,一個人倘若能做三個人 的事業,或在一日之中能做三日的工作,那麼他不啻把自己的 生命處長了三倍。1927年6月,他不幸在無錫溺水身亡,時年36歲。
【劉師復】師復墓冢現已不存,只在山崖峭壁上鐫刻有「師復墓」三個大字。
【黃賓虹都錦生】南山公墓完好保存的黃賓虹墓國畫大師、愛國民族企業家都錦生墓等等,馬寅初、蔣百里、王映霞墓等等北宋時期的兵部侍郎胡則墓
【徐錫麟墓】
今在風篁嶺南天竺,原演福寺舊址。
徐錫麟(1873~1907年),字伯蓀、伯聖,別號光漢子。浙江山陰(今紹興縣)人。清光緒三 十三年(1907年)與秋瑾等革命黨人商議准備皖浙兩省同時起義。五月二十六日(7月6日)安慶巡警學堂舉行畢業典禮,徐錫麟與陳伯平、馬宗漢商定,嚴加戒備,召諸學生,曉之以起事之義。是日,徐伺機槍擊安徽撫恩銘,率巡警學堂學生攻佔軍械所。終因彈盡被捕,至按察司署,面對審訊,徐直認不諱,詞氣嚴正,毫無懼色,即日慘遭斬首剜心。徐錫麟犧牲後,遺體安葬安慶城北馬山。民國元年(1912年)1月21日,徐錫麟、馬宗漢 、陳伯平三烈士靈柩運經上海,在永錫堂召開追悼大會,同時追悼的還有陶成章。次日烈士靈柩運至杭州,葬於孤山東南麓。1964年,徐錫麟墓及附近葬左右的陳伯平、馬宗漢墓被分藏三壇,遷雞籠山。墓碑同時隨遷,墓表藏皇勞動路孔廟。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墓遭破壞,碑石無存。1981年9月,遺骨由雞籠山再遷風篁嶺南天竺原演福寺舊址。三烈士遺骨重換骨壇,壇內各置硯石一方,上刻姓名和「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雞籠山遷南天竺」字樣。新墓為三座圓形墓,徐錫麟墓居中,高100厘米,直徑400厘米。左為馬宗漢墓,右為陳伯平墓,皆市80厘米,直徑250厘米。均用大塊青石砌成,上植草皮。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陶成章烈士之墓
【牛皋墓】
牛皋墓位於棲霞嶺紫雲洞口,鎮守著劍門關,相伴著岳王墓。牛皋墓曾於清光緒元 年(1875年)重修,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墓系1983年重建。墓坐西朝東,為圓形 圈座式,平面直徑3.5米,高1.8米,墓圈用條石壘砌,其上封土,呈饅頭狀。墓碑上刻 「宋輔文侯牛皋之墓」,墓後及二側有半圓形回龍牆,其右側立清光緒元年秋八月《重 修輔文侯牛公墓記》碑。墓前方又有長13.7米、寬3米的墓道,中立一高4米的 石牌坊, 坊柱上鐫明徐渭撰「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對聯。山上畢竟是清靜的,對 於一生忙碌征戰沙場的武將,此時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享受這林間的清幽,聽聽鳥兒的歡 叫,看看嶺間四季的風景,永遠地陪伴於岳王左右,也是安得其所。
【陳寅恪墓】
陳寅恪是赫赫有名的國學大師,他的父親、著名詩人和愛國人士陳三立和母親,以及大哥著名畫家陳衡恪的墓皆在西湖邊的九溪牌坊山。陳三立在1925年選中了九溪牌坊山作為夫人和長子的墓地,在悼妻的輓聯中寫到「一生一死,天使殘年枯涕淚;何聚何散,誓將同穴保湖山。」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85歲的陳三立老人不願出任偽職,絕食而逝。抗戰勝利後,陳家家族扶靈柩自北京至九溪牌坊山,與其夫人合葬。
【於子三墓墓】於子三墓雲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自一公園沿南山路南行,東入萬松嶺路,便抵雲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其對面就是浙大學生自治會主席於子三烈士之墓。
杭州革命烈士陵園、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如位於葛嶺原智果禪寺邊上的陳文龍墓,位於三台山的於謙、俞曲園墓,位於南屏山下荔枝灣的張蒼水、章太炎墓,孤山放鶴亭邊上的林和靖墓,位於龍井南天竺辛亥革命烈士墓地的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陶成章烈士之墓,位於靈隱法雲弄杭州雕塑院內的劉大白之墓,位於雙峰村天馬山巔的史量才之墓,位於虎跑內的弘一法師的墓塔,位於萬松嶺萬松書院南側的於子三墓,位於西山路丁家山的蓋叫天墓,位於南山公墓的馬寅初、蔣百里、王映霞墓等等北宋時期的兵部侍郎胡則墓
❷ 臨平哪裡有紅色基地
餘杭革命烈士紀念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臨平街道星火社區 年代:1991年 保護級別: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功能:開放參觀 餘杭革命烈士紀念碑
❸ 浙江省紅色旅遊景點
省會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
浙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盪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台山、莫干山、雪竇山、雙龍、仙都等11個
浙東景點 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國書法聖地蘭亭、藏書樓天一閣等、奉化溪口雪竇山風景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嵊泗列島風景區的海濱浴場
浙西景點 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島湖 、桐廬紅燈籠鄉村家園、瑤琳仙境、靈山幻境 、天目溪漂流、蘭溪諸葛八卦村、建德九姓漁民婚禮、大慈岩及千島湖梅峰觀島等景點
浙南景點 雁盪山、佛教聖地天台山、金華雙龍洞、縉雲仙都山、東陽橫店影視城、武義俞源太極星象村、永康方岩等。
浙北絲綢古鎮游、京杭大運河、南潯古鎮、西塘水鄉、織里蠶村、南湖風光都是知名的旅遊勝地。錢江潮、
杭州旅遊景點如下:
杭州(杭州宋城 杭州中山公園 金沙港文化村 小和山森林公園 杭州熱帶海洋公園 杭州大人國 杭州森林公園 杭州國際風情城 杭州玉泉山森林公園 太子灣公園 野生動物園 黃龍洞圓緣民俗園 小人國兒童樂園 錢塘江白塔 白堤 劉庄 於謙墓 六和塔 靈隱寺 岳王廟 秋瑾墓 保俶塔 文瀾閣 鳳凰寺 飛來峰 凈慈寺 抱朴道院 天竺三寺 張蒼水墓 西泠印社 杭州碑林 蓋叫天墓 吳昌碩紀念室 黃賓虹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馬一浮紀念館 李叔同紀念室 潘天壽紀念館 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龔自珍紀念館 西泠橋 南宋官窯博物館 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 放鶴亭 海寧鎮海塔 孤山 玉泉觀魚 煙霞三洞 江南名石苑 六一泉 杭州湖濱公園 杭州花圃 靈山風景區 長橋公園 棲霞三洞 杭州植物園 杭州動物園 杭州西湖 西湖--蘇堤春曉 西湖--柳浪聞鶯 西湖--三潭映月 西湖--花港觀魚 西湖--雷峰夕照 西湖--平湖秋月 西湖--斷橋殘雪 西湖--南屏晚鍾 雙峰插雲 西湖--麴院風荷 西湖--湖心亭 西湖--小瀛洲 吳山天風 滿隴桂雨 玉皇飛雲 雲棲竹徑 九溪煙樹 黃龍吐翠 龍井問茶 寶石流霞 阮墩環碧 虎跑夢泉)
寧波旅遊景點介紹:
寧波市( 月湖 保國寺 東錢湖 天封塔 白水沖 天一閣 天童寺 龍泉山 朱貴祠 雪竇山 阿育王寺 黃宗羲墓 斗岩風景區 河姆渡遺址 梁祝文化公園 奉化溪口--雪竇山 奉化溪口 奉化溪口--沙灘 墓廬 奉化溪口--法雨寺 奉化溪口--朝陽洞 奉化溪口--普濟寺 奉化溪口--慧濟寺 奉化溪口--梵音洞 奉化溪口--花鳥島 普陀山 奉化溪口-革命烈士紀念碑 溪口-曹娥江畔孝女廟 溪口-中共浙東區委舊址)
紹興旅遊景點介紹:
紹興(古城紹興 沈園 蘭亭 大舜廟 八字橋 青藤書屋 紹興魯迅紀念館 蔡元培故居 禹陵和禹廟 周恩來祖居 大佛寺風景名勝區 大善寺塔 三味書屋 府山 紹興東湖 吼山風景名勝區 柯岩風景區)
溫州旅遊景點:
溫州(溫州市 江心寺 江心孤島 文天祥祠 雁盪山)
金華旅遊景點:
金華(雙龍洞、諸葛八卦村、橫店影視城.
❹ 杭州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
在杭州還有一些值得一看並細細品味的景點。它們記載著歷史,帶你重回過去,追憶過往崢嶸歲月。火熱八月,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紅色旅遊好去處,帶上孩子一起去追憶歷史、緬懷先烈吧。
杭州黨史館:館內展示了杭州黨史各時期圖片800多張,實物500多件,每件實物、每張圖片背後,都有故事。館內還展出了杭州版「拉貝日記」——裡面詳實記錄了日軍在杭州的種種暴行。
江墅鐵路遺址公園:江墅鐵路是浙江省歷史上第一條鐵路,侵華日軍將江墅鐵路的北段即艮山門至拱宸橋段全部拆除,江墅鐵路不復存在。為了記錄這段滄桑的歷史,江墅鐵路遺址公園現向市民開放。
富陽龍門古鎮:龍門古鎮歷史悠久,是富陽的老革命根據地。孫京良、孫慶元、孫成修、孫曉梅等抗戰英雄值得我們去敬仰、緬懷。這里還是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杭州市黨史教育基地。
淞滬抗日陣亡將士牌坊:此坊為紀念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八師陣亡將士而建。坊柱上為民國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黃紹閎題寫的「浩氣壯湖山魂來怒卷江潮白,英名緬袍澤劫後新滋墓草青」。
紅色衙前展覽館:紅色衙前展覽館介紹了衙前從錢塘江畔農耕漁獵的江南古城,到近代名震蕭紹的紅色農運聖地,再到如今社會主義現代新型工業化城鎮的歷史演變。
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是在金蕭支隊陳列室的基礎上擇址重建,並於2006年在金蕭支隊後勤基地總部所在地——山桑塢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