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的一套房上千萬,那麼買得起上千萬房子的人真的有這么多嗎
時下的上海,具有上千萬房子的群體還是非常多的。或許有人納悶了,難道上海人真的那麼有錢嗎,動則出手就是一套上千萬的豪宅,其實不然,上海人有上千萬房子的情況各有不同,但凡以下幾個方面,且聽我細細向大家道來。
一、祖先留傳下來的房子。
在上海,祖先留傳給下一代,甚至是下二代房產的情況非常普遍。在祖先那一代人的年代裡,上海的房價還是非常便宜的,甚至有許多普通工薪階層在上海的市中心都擁有那麼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套房子或許還不值幾個錢,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該房子的價格一夜之間,上漲了十倍、二十倍,達到千萬元之巨。
二、上海房價上漲前夕購買。
上海的房價,是從2000年開始一步一步上漲到今天這個價格的。在上海,也不凡許多人是在2000年前購買或者置換了房子,未曾料,當初化上幾十萬元購買的房子,經過這一二十年的一波高過一波的上漲,達到了千萬元之巨,這些人連做夢都不曾想到過自己一夜之間成為了「千萬富翁」,笑都笑不動了。
三、通過置換取得千萬房產。
上海有更多的家庭是通過「小房換大房」的置換方式來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比如說,有的人原先的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其本身價格已經達到五、六百萬,為了增加面積,把這套兩房一廳的房子掛牌賣掉,再貼補個差價,置換一套三房一廳,或者是三房兩廳、四房一廳、四房兩廳的房子,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置換完了之後,新房子又經過數年的漲幅,從而達到千萬元之巨。
現在的一千萬和多年前的一千萬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了,一千萬並不多,反正我身邊認識的人一千萬比比皆是,一年賺幾千萬或者賺幾百萬的很多,其實主要是限購,不限購我估計房子能上天
能夠擁有千萬財富的家庭在全國可能也就是200多萬戶,而上海的人口2415萬,住宅數量就達750萬套,加上北京和深圳的房產,估計也要達到2000萬套。讓僅擁有200萬的千萬家庭去壟斷10倍的千萬以上房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部分通過按揭貸款來實現,那也是只是一個零頭而已。
在上海固然有千萬以上的房產,可上海的均價也是在6 8萬/平米,房產均價也就是在500萬左右/套,這才是相對比較的價格。雖然今年房價出現了上漲,房產均價也是得到了上升,筆者認為上海如今600萬/套也就一種均價的極限,再高也是無法承受。
如以600萬/套的上海房產,那麼200萬首付 400萬按揭,以LPR4.65%30年進行分析,那麼每年也要至少支付25萬,三口之家需要多少年收入才能夠滿足要求呢?
在上海平均每人年基本開支(男主人含車費和交際,女主人含化妝品和美容,孩子含教育和培訓)6 8萬,這樣三人合計20萬,加上其他費用5萬,總收入至少要達到50萬/年的家庭稅後收入。可要是在上海一年收入超過50萬以上的家庭數量比例會是多少呢?35萬以上估計可以超過30%,可要50萬以上,那最多也就10%的家庭可以滿足此要求。要想在上海購買也是十分困難之事。更別說千萬房產,那就是鳳毛麟角。
在上海周邊地區可以購買房產300萬左右並按揭至少要35萬年家庭收入,這樣估計也就是達到家庭數量的30%;在上海郊區可以購買房產500萬以上並按揭至少要50萬年家庭收入,這估計也就是上海家庭數量的約10%;要購買千萬房產並按揭,至少需要100萬年家庭收入,這樣估計最多也就3% 5%的家庭擁有這樣的收入,上海也就是20萬 30萬戶家庭。
現在能夠一下子拿出來上千萬買房的人確實不多。
上海一套房上千萬,大部分買房人也是一下子拿不出來全款的,大概率也都是貸款買房,但是也有少部分是全款買房子,但是這樣的畢竟是少數家庭了。
根據胡潤財富報告的數據,現在全國擁有1000萬以上資產的家庭大概只有202萬戶,大概佔到全國家庭總數4.3億戶的0.47%,也就是大概10000戶家庭中,有47戶家庭資產超過了1000萬元。
但是家庭總資產是包含房產在內的,而且很多家庭房產都占據了家庭資產的大部分,因此,能夠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買房子的家庭可能就更少了。全國來說,可能有幾十萬戶家庭有可能有1000萬的金融資產,有可能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買房子,而全國大部分家庭可能都是很難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元去買房子的,可能還是需要貸款買房子的。
從上海來說,雖然上海平均工資很高,但是能夠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買房的家庭可能也不算多。根據胡潤財富報告,上海資產超過千萬的家庭總數大概是25.5萬戶,而家庭資產也是包含房產在內的。
這樣來看,上海能夠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買房子的家庭,可能也不會超過20萬戶。而上海有2400萬人口,家庭總數可能達到700多萬戶,這樣來算,上海很多家庭是很難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買房子的。
綜上所述,上海能夠一下子拿出來1000萬買房子的家庭也不多,可能更多的家庭是需要貸款買1000萬的房產的。
買上海上千萬的房子一般只要付首付款,上千萬的房子大多在內環以內。能買得起的大概有這幾類人,一類是置換,把原來的房子賣了,作為首付;一類是年輕人結婚的婚房,有雙方父母贊助支持;還有一類是坼遷戶;再有就是投資客。打工者第一次買房一般不太可能就買上千萬的房子。
這么說吧,北京都不需要取消限購,只需要稍微放鬆一點點,房價馬上起飛,如果取消限購,那這點房子跟本不夠賣的。我身邊的同事,無論來自哪,無論多大歲數,無論有房沒房,都一直在關注著房產,也隨時都儲備著幾個目標,只要有資格了,馬上就買。不用管他們哪來的錢,只能說有錢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真有,還別不信。上海市區不到百平的房子,就過千萬元,大三房就是一兩千萬。市區的二手房現在除非全款買,貸款是買不到房的。即使是這種讓普通人覺得是故意刁難的事,仍然一房難求難得買到,是不是不可思議?
不是上海人都有錢,上海80%的人仍然收入普通,並不都是上海人買房。而是中國現在很富裕,有錢人太多。因為上海無論從醫療技術、教育資源、城市治安、經商氛圍、交通、生活便利都是全國最好的,成為全國人嚮往之地。所以全國有錢人千方百計都想在上海買套房,但凡能獲得購房資格,就會購買。
包括世界各地的有錢人,名人名星,各界大佬,都看上上海的房子升值空間,以在上海購房置業作投資理財,都是獲利豐盈。這種大背景下,別說上千萬的房子,上億幾億的獨棟別墅同樣被哄搶。
真實數據是很多很多,只要你去上海新房開盤市場看看就知道了,多少人預算一兩千萬,但是仍然很難買到房子,一千萬只能算是剛改起步價。
上海的一套房,上千萬,可以說,大部分上海的家庭都買得起上千萬的房子。
這是為什麼呢?不是說上海人這么有錢,大部分人家都能拿得出10,000,000的現金去買房子而是上海人住在上海,他總歸住了一套自己目前住的房子,無論大小這個房子一般情況下都要在5,000,000以上,再小的房子,也要在3,000,000左右。
上海的住房商品化以來,房價從 2000/平,一直到現在30,000到51,000/平起價高檔的地區到了100,000到150,000/平的程度。那麼好多上海的家庭,當年省吃儉用甚至到銀行借款借了,當時覺得這輩子不可能還得起的貸款。比方說當時的500,000-1,000,000。那時候的工資兩個人加起來可能一個月就5000塊錢,還貸30年生活是相當的吃力,但是沒有等到三十年。十年一過,上海的房價直線上升,收入也有所提高,大部分有正規職業的家庭都有公積金收入,到了這時候好多家庭可能只要公積金就可以還貸了,因此日子。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了,但是上海人是勤勞的向上的人民。在上海這塊土地上,由於各種原因可以是周圍同事的原因,也可以是家族內部的原因,大家互相促進不斷地換新的房子大的房子,就是不斷地把自己手裡的房子貼上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錢或者是貸款,然後變成大的房子。這樣逐漸逐漸房子越來越大,就成了賣掉自己的房子加一點錢都可以買得起上千萬的房子。
有的家庭看出來房價上漲的趨勢,當年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咬緊牙關買了房子,等孩子長大,以後需要結婚的時候房價也沒有離現在的房價很遠,那麼貼一點錢,把原來的房子賣掉就可以給小孩買新房了,因此10,000,000左右的房子,在上海出售是很快的。
當然,上海也有收入比較低的人群,那麼這些低的人群,以前就是靠國家拆遷拆遷1戶人家的戶口裡面可能一個小房子裡面有五戶人家的戶口,拆遷以後五戶人家最少要得到一套房子,一下子全部翻身了。每個家庭的戶口都有一套最小的最基本的房子,盡管比以前遠一點,但是住上了嶄新的工房。隨著房價的上升,他這個房子也上升了,收入好一點的話,他又考慮換新的房子了。
另外,上海買房子的主力軍就是郊區的農民。由於土地被徵用拆遷以後,就直接用房子來補償。這些農民住一套房子租一套到兩套房子,靠著租金維持生活,另外再去做一份最低收入的工資,以便交社保將來可以退休,因此他們手裡有好多房子,隨著房價的上升,日子越來越好過,因為房租是隨著房價一樣逐漸上升的,他們的收入也是穩步提高,有的人就動了把自己的房子賣掉一套改善住房。買好一點的房子的腦筋。因此買10,000,000的房子並不是因為多有錢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是自己住的房子也在升值,為了能保持自己能跟上房子的節奏,因此只有不斷地貸款買新的房子房價就越來越貴了。
中國接近十四億人口,據最新胡潤發布的數據,中國家庭資產超過千萬的已經突破了兩百萬戶,哪怕裡面有很多是因為房產增值,但是找個買千萬房產的人還是很好找,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誰規定了買房子就要全款?絕大多數的人買房都是貸款買房,很少有全款買房的,千萬的房產,首付多少?按照百分之三十來算,就是首付三百萬,那中國三百萬資產以上的家庭有多少?據不完全統計,超過一千萬戶,再說很多人買房是以小換大,然後把剩下的700萬的房款是分期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如果說700萬分三十年還,算上利息,每年的的還款額在40萬到50萬,你認為中國年收入超過50萬以上的會少嗎?
如果說北上廣深的房子,值上千萬,必須全款買,那這樣的人肯定不多,如果不是全款,是貸款買房,那能買的起的人肯定很多
⑵ 上海人杭州買房條件要具備哪些
上海人有杭州一年以上的社保或者完稅證明,就能在杭州購房,這個社保跟完稅證明補繳無效
⑶ 上海人在平湖買房的多嗎
上海人在平湖買房的多。在平湖的很多樓盤,上海人、杭州人的購房比例高達30-50%,個別樓盤甚至100%被外地人買走。滬杭等地的外來置業人群,讓平湖變得更為包容和開放,當然不同文化背景要帶來隔閡的挑戰。對一個平湖人來說,家鄉承載著親情鄉情。他們並不排斥著外來購房者,但是當自己買的樓盤外地投資客的比例太高,往往就不考慮了。
⑷ 上海人杭州買房條件要具備哪些
在杭州暫住5年以上
。並有在杭州暫住證5年以上為證明居住時間,買經濟房有優惠,然後你再把戶口遷過來。。首付錢准備好20萬。。。就ok了。。。
⑸ 上海是杭州後花園真心受不了滿世界的「杭州吹」了
國內這兩年最火的城市是哪個? 當然是杭州了,火得連大上海也要側目。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傅蔚岡老師最近就有篇妙文,文章言簡意賅提了個觀點: 「今後上海將是一個宜居城市,成為杭州的後花園。」 照傅老師這意思,魔都以後就不再是魔都,得把這頭銜讓位給杭州,簡稱「杭魔」。
作為一個戶籍在杭州的本地土族,坦白說杭州的確很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景區大多免費,創業創新氛圍挺不錯、政府服務意識好辦事效率高、移動支付之城、公交車讓行人。在網路上說杭州好的人更是多如牛毛,杭州哪兒哪兒都好,房價便宜、空氣好,有阿里、有網易,妥妥的完爆北京,更別說什麼廣州了。而說杭州不好的人時常被口水淹死。
甚至形成了一個「杭吹」群體。杭吹們360度各種無死角的吹。吹完G20吹亞運會,吹完空氣吹房價,反正就是穩坐一線感。活脫脫小三上位既視感。
杭吹都是有多套房,希望杭州欣欣向榮向一線城市邁進的。很多本地杭吹,其實是有房與沒房的斗爭。一切功利的吹捧,實際上都是城市發展與營銷宣傳的脫節,都將是速朽的。
杭州本來是不錯,但是「杭吹」的出現,讓有些人開始反感。
「2014年10月霧霾很嚴重,當在鳥巢看到戴著防毒面具跑馬拉松的人群從身邊沖過,我告訴自己是時候離開了。」David說,感覺北京曾經滋養自己的成分在一點點乾枯,而在那時,逃離北京也成了身邊好友的選擇,去大理去青島或者去國外生活。2015年夏,他離開生活了十年的北京來到杭州。
杭州與想像中山水間游樂的江南文采生活不同,「很多東西都是表面的精緻,內在的骨沒有,就得了個形。」於他,更痛苦的是,對互聯網科技公司高速迭代的工作節奏與工作到凌晨的熬夜方式並沒有準備好。「即便如此,江南兩千年文采風流浸潤,一片湖山勝景,杭州也足以終老。」他做起了freelancer,往返於上海和杭州,得了倆城市的好。
這是我諸多杭漂朋友中的一個故事。當然,也有人說,喜歡杭州的慢,可以周末去景德鎮做個陶,或者就在莫干山腳下徒步曬個太陽;也有人說,喜歡杭州的創業氛圍,在夢想小鎮、雲溪小鎮可以找到同路人,280元一個共享辦公位,便宜;喜歡購物的人說,江浙滬包郵,要比北方供暖更有吸引力。反正,杭州哪裡哪裡都好。
「全款的往裡走,按揭的不要堵在門口,公積金的把小黃車挪走。」這是今年杭州樓市裡流行的一個段子,付款能力成為開發商篩選客戶的重要方式。之前,濱江江邊的房子的均價維持在2萬左右,文二路附近的龍湖唐寧one均價也在3萬。但G20之後,以及在「拆遷」的加持下,濱江稍微好些的房地產開發商,好點的地段,其房價翻倍。更為關鍵的是,很多要求買房者全額付款,全額付款成為最低門檻。我一個朋友指著地圖上的一個板塊說,這幾個樓盤閉著眼買。
錢不是身份的象徵,全款買房也不是,擁有多套房子才是。現在只要隨便打一輛滴滴,總能遇到一個教你怎麼買房,當然他會先告訴你,他已斬獲幾套房子了。然後告訴你,自己是如何躲過國八條,躲過限購,順利買了這些讓他暴富的房子。之後,他會悄無聲息地告訴你,杭州哪裡哪裡規劃好,哪裡哪裡未來發展無限,勸你在杭州買個房。
要是遇到司機是拆遷戶,他會告訴你,在市區他有多少房子,郊區有多少房子,甚至告訴你,姑娘,杭州是一線,可以考慮嫁給蕭山的男人,不愁房子,衣食無憂。我每每聽到這時,就會禮貌回一句,師傅,我是富陽的。都是拆遷戶,相煎何太急。
哪怕我走到上海大街上,遇熟人,他們跟我打招呼的方式也變了。原先會問,現在工作換了沒?現在問的是,你買到房子了嗎?要是我對嘴回問一句,那你在杭州買了么?多數答案是,買了。當然,我身邊的人,都開始在杭州交社保了。他們說,上海杭州就這樣了,但杭州還在上升,得先佔個坑,不能等到杭州房價如上海杭州一般,才來。
杭州好得要膨脹,看得我覺得這球要炸。
我有時挺同情這些在杭州有多套房子的人,他們得拚命做杭州的宣傳大使,杭州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他的錢財安全,身家性命。但要是這樣就把杭州往宇宙中心吹,這戲就演的有點過了。
前段時間,杭州把臨安撤縣設區了,市區面積從4000平方公里擴張到8000平方公里,不少自媒體開始驚嘆杭州市區面積超越了上廣深寧,杭州儼然是一線城市。對此,有人說,單純看面積是沒有意義的,否則重慶早就是全國第一了;單純看規模也是沒有意義的,河北省的經濟體量超過香港了,但影響力和香港不在一個次元。
但有人反駁到,不要規模,要看影響力。杭州走得是矽谷路線。矽谷有Uber連接了全球400多座城市、幾千萬名司機和數以十億計的乘客;Facebook連接了全球四分之一人口;Google的Android系統連接了全球40多億部智能手機……杭州有淘寶天貓和支付寶,鏈接的人以及影響世界的程度,不言而喻。在他們看來,至少在亞洲,杭州是最接近矽谷、也最有機會成為矽谷的城市。
不止。在這些人眼裡,上海也得成為杭州的後花園。這一想法來源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從戰略意義上講,「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已然等同於津京冀一體化戰略,一帶一路戰略。
這時,浙江就提出了「環杭州灣大灣區」,並在最近獲得了上海的認可。11月初,杭州舉辦「2017杭州灣論壇」,顯示杭州在主導中國第二個灣區經濟帶上的雄心壯志。
就這點,輿論就開始炸鍋,既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意味著「香港、廣州成為環深圳城市」,就此推理,隨著「環杭州灣大灣」的發展,那麼上海也將成為「環杭州城市」。而坊間有人說,上海現在已經成了杭州的「後花園」。我一個螞蟻金服的朋友說,每到周五下午,公司會有數十台員工大巴從杭州開到上海,因為家在上海的員工太多了,「在杭州打拚事業、回上海生活」成為越來越多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有些杭州吹壓根看不上上海,他們把眼光看放到了國際,說,杭州還將成為與東京、紐約齊平的巨型城市。其吹噓依據是,「環杭州灣大灣區」的潛力要遠遠大於「粵港澳大灣區」。
他們認為,在港口資源上,珠江口灣區坐擁香港港、深圳港與廣州港三大世界級港口,杭州灣則坐擁上海洋山港與寧波-舟山港兩大世界級港。論總的集裝箱吞吐量,二者基本相當,論貨物吞吐量,杭州灣的港口群甚至還超出珠江口不少。
在兩個灣區的本土企業家比重上,江浙滬一帶絕大多數的頂尖企業家,大抵出生地或籍貫都在這個范圍,馬雲、郭廣昌、丁磊、宗慶後、魯冠球等等。而活躍在粵港澳的企業家,更多的是外來者,近的如潮汕的李嘉誠、馬化騰,而任正非、王石、許家印、雷軍、董明珠、張小龍,則都不是廣東人。
無疑,杭州就是無敵宇宙中心。
看過水軍對明星「捧殺」和「棒殺」的行為的,還看到遭此待遇的明星銷聲匿跡的人,估計挺害怕杭吹們的表現。吹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
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里,杭州沒有和上海並列,而與合肥為伍。這意味著什麼呢?
最後,想說:
杭州吹們,請高抬貴嘴,放過杭州吧。
杭州是我家,祝杭州越來越好。
⑹ 上海工作杭州買房
目前在杭州買房,需要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戶口在杭州,或者社保或者個稅在杭州三年之內連續繳納滿兩年,不允許有補繳,斷繳情況.
全國各地職工在全國各地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在杭州市購買住宅,可向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申請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異地貸款。貸款條件,貸款額度,辦理程序等,執行省/市住房公積金按揭貸款相關政策的規定。提供購房所在地無房證明,公積金繳存地無房證明,戶口所在地的無房證明以及《異地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
《異地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可從省/市公積金網站下載。
借款人需連續正常繳存滿6個月且不允許有補繳,斷繳情況,申請過程中及放款前都不能有補繳,斷繳情況。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到您,歡迎隨時聯系!
⑺ 100個人能有幾個在上海買房
五到六個人。
一般在一百個人裡面,可以再上海買房的只有五到六個人左右。外地人在上海買房,真的很難,需要在上海最近63個月內累積繳滿60個月社保或者最近63個月內累積繳滿60個月個人所得稅稅單(即工資稅單)。
⑻ 外地人在杭州買房需要什麼條件
截止到2021年7月18日,外地人在杭州買房需要條件: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證明。
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首套住房需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證明。(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
本市戶籍買房條件
本市戶籍已婚居民家庭在限購區域內限購2套住房。戶籍由外地遷入桐廬、建德、臨安、淳安四縣(市)的居民家庭,自戶籍遷入之日起滿2年,方可在杭州市限購區域內購買住房,並按照本市限購政策執行。
以父母投靠成年子女方式落戶本市的,須滿3年方可作為獨立購房家庭在本市限購范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落戶本市未滿5年的,在本市限購范圍內限購1套住房。將本市限購范圍內住房贈與他人的,贈與人須滿3年方可購買限購范圍內住房;受贈人家庭須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政策(不含遺贈)。
⑼ 上海人在海鹽買房的多嗎
多。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截止於2022年12月30日上海人在海鹽縣買房子的是比較多的,海鹽縣,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是浙江最早的建制縣之一,始建於秦。海鹽縣地處杭州灣西北,距上海118公里、杭州98公里。
⑽ 杭州房價狂漲,郊區都上漲30%,為什麼會這么搶手
杭州房價暴漲,甚至郊區的價格漲幅都很大,主要有幾點原因:
1.杭州人口流入很多,他們有很強的購房需求。
2.杭州要開亞運會,因此不少人投資了杭州房產。
3.杭州房價不斷上漲,還是因為城市有發展。
杭州這座城市,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尤其是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入駐之後,城市的發展很快,和一線城市相比也不遜色,並且杭州房價相對便宜,導致不少人到杭州就業生活,選擇在杭州定居。因此杭州的房價上漲非常多,甚至郊區都有了巨大漲幅,杭州的房子變得非常搶手。
杭州房價上漲,和杭州這座城市的吸引力有很大關系,杭州位置優越,有各種產業,交通也十分方便,人們在杭州生活舒適方便,還沒有一線城市的壓力,因此杭州被不少人看好,認為杭州未來有很大發展,選擇在杭州買房定居,推高了房價。
杭州房價上漲,主要是買房的人太多,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