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山湖的水杉什麼時候紅
青山湖的水杉11月底開始紅。
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杭州臨安區青山鎮,被譽為「臨安第一景」,距離杭州市區38公里,水域面積有10平方公里。
相關信息:
1、青山湖公園北湖有上千畝水上森林,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由南美引進的池杉,枝繁葉茂像一塊碧玉鑲嵌在群山之中,泛舟其中,讓人心曠神怡。
2、每年的11月中旬開始,公園里的水杉林正式進入最佳觀賞期,赤橙黃綠層層疊疊,似一副油畫森林倒映在鏡子般的水面,一半在湖岸,一半在水中。
春夏時綠意盎然,秋冬換裝成磚紅色,成片的林子,層林盡染,美不勝收。這是水上森林入口路段,也是青山湖綠道的起點,高大的紅杉夾道,氣勢磅礴。
3、目前林區在修建游步道,紅杉綠水,如畫一般。水杉林觀賞期遊人很多,到周末估計人山人海,很多人擠在一條綠道。青山湖綠道從水杉林穿出,沿著湖邊繞行一周,踩著綠水,沐著湖風。最後一抹夕陽,路上邊走邊看,光線漏進水杉密林,一路的濃墨重彩,將秋天帶回家。
㈡ 天下第一水杉樹在哪裡
有一棵很大的,在三峽附近。」這棵樹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杉」的湖北省利川原生古杉樹。
被譽為植物「活化石」有天下第一杉之稱利川謀道1號原生古樹(簡稱利謀1號),位於利川市謀道鎮下街口鳳凰山下,是世界上年齡最大,胸徑最粗的水杉母樹,這株樹高35米,胸徑2.48米,冠幅22米,迄今樹齡已達600餘年。
水杉是世界珍稀植物,屬杉科,落葉大喬木。目前世界上僅存此一種,且天然分布僅局限於湖北、重慶、湖南三省市交界的利川、石柱、龍山三縣的局部地區,垂直分布一般為海拔(800)1000——1200(1500)米。
在利川謀道水杉樹發現之前,歐美植物學者普遍認為,盛於億年前的水杉已在25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運動中從地球上消失了,後來科學家們在地層中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水杉化石,由於某種原因,均被誤認為是紅杉或落葉松的化石。直到1941年,日本三木茂教授經過研究和鑒定這些化石,才建立了水杉這個古植物新屬。
1941年冬天,原中央大學森林系教授干鐸在去重慶的路上,途經萬縣磨刀溪村(今屬湖北利川謀道鎮,1955年12月劃歸湖北),發現路旁有一株似杉非杉、似松非松的參天古樹,樹高足有30多米,當地群眾稱之「水杉」。這株「水杉」土家族,苗族人一直把它當成「神樹」頂禮膜拜,終年披紅掛彩。1943年夏天,原中央林業實驗所的王戰去磨刀溪察看那株水杉樹,並採集到一枝比較完整的枝葉標本,給標本定名為水松。1945年,中央大學森林系技術員吳中倫去王戰先生處,得到了一份不完整定名為水松的標本,轉交給了松柏科專家鄭萬鈞。鄭萬鈞當即認定該標本是介於杉科和柏科之間的新種。1946年2月至5月,鄭萬鈞又兩次派其研究生薛紀如去磨刀溪採集到有花與幼果、枝葉的水杉標本(模式標本),後又把標本資料寄給胡先驌,胡先驌在助手傅書遐的幫助下,查對出該樹種和日本古生物學家三木茂於1941年從植物化石中定名的水杉同為一屬,於是由胡先驌、鄭萬鈞兩人共同將該標本定名為水杉並於1948年聯名發表了《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種》論文,推翻了「水杉早已滅絕」的定論,一時轟動世界植物學界。
中國發現水杉的消息傳出以後,各國植物學者和古植物學者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古植物學家R.W.錢耐教授更是興趣有加,於1948年不遠千里專程來到中國,與鄭萬鈞一道來到謀道考察「天下第一杉」,並在1949年的《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使水杉引起全球植物學界的轟動。這棵「利謀1號」古樹就被稱作「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世界水杉爺」、「水杉王」等,利川也成了國內外公認的「水杉之鄉」。近50年來,各國研究此樹發表的論文、著述達700多篇(部),獲得博士學位的專家有76人,每年有不少中外遊客前來觀光考察。為此,林業部將天然水杉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1973年原利川縣人民政府在水杉原生古樹分布較集中的小河村設立了「利川水杉母樹管理站」,專門從事境內5746棵古水杉的保護和研究工作。這五萬多株水杉母樹,每年產籽1000公斤左右。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植物學家親赴利川考察引種。水杉樹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傳播友誼的使者。2007年4月,在武漢參加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的24名外國專家,專程到利川考察「水杉王」。據不完全統計,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植物學家親赴利川考察「水杉王」,研究此樹發表的論文著述多達700餘篇(部),並有76位學者因研究此樹而獲得博士學位。
2005年佔地400餘畝的中國水杉植物園已經建成。在「水杉王」附近,種植了禿杉、珙桐、紅豆杉、銀杏、美國紅杉等10餘種國內外珍稀樹種。為一棵水杉樹建造一座公園,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少有。
㈢ 中國最大的水杉樹在 那裡
在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街頭,生長著一棵古老蒼桑、龍骨虯枝、高大挺拔的水杉樹,樹高35米,胸徑2.5米,冠幅22米,樹齡達500多年。它是世界上樹齡最大、胸徑最粗的水杉母樹。這棵古樹就被稱作「天下第一杉」、
㈣ 世界水杉之王位於何處以及簡介
湖北利川。水杉簡介: 拉丁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中文名:水杉拉丁科名:Taxodiaceae中文科名:杉科保護級別:1級分布:江蘇(大豐林業基地 南通) 湖北(利川)、湖南(龍山)、重慶(石柱)、陝西(漢中)保護等級: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現狀:1948年,中國的植物學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謀道溪(磨刀溪)發現了倖存的水杉巨樹,樹齡約400餘年。後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壩與小河發現了殘存的水杉林,胸徑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還在溝谷與農田裡找到了數量較多的樹乾和伐兜。隨後,又相繼在四川石柱縣冷水與湖南龍山縣珞塔、塔泥湖發現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樹。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高達35一41.5米,胸徑達1.6-2.4米;樹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條片狀脫落;小枝對生或近對生,下垂。葉交互對生,在綠色脫落的側生小枝上排成羽狀二列,線形,柔軟,幾乎無柄,通常長1.3一2厘米,寬1.5一2毫米,上面中脈凹下,下面沿中脈兩側有4-8條氣孔線。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或苞腋,卵圓形,交互對生排成總狀或圓錐花序狀,雄蕊交互對生,約20枚,花葯3,花絲短,葯隔顯著;雌球花單生側枝頂端,由22-28枚交互對生的苞鱗和珠鱗所組成,各有5一9胚珠。球果下垂,當年成熟,果藍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長圓狀球形,微具四棱,長1.8-2.5厘米;種鱗極薄,透明;苞鱗木質,盾形,背面橫菱形,有一橫槽,熟時深褐色;種子倒卵形,扁平,周圍有窄翅,先端有凹缺。特徵:產地的氣候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冬季有雪而不嚴寒,年平均溫13℃,極端最低溫-8℃,極端最高溫35.4℃,無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2%。土壤為酸性山地黃壤、紫色土或沖積土,pH值4.5--5.5。多生於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濕潤或稍有積水的地方,耐寒性強,耐水濕能力強,在輕鹽鹼地可以生長為喜光性樹種,根系發達,生長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長期積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長緩慢,樹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縱棱。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保護價值: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稱。它對於古植物、古氣候、古地理和地質學,以及裸子植物系統發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義。此外,樹形優美,樹干高大通直,生長快,是亞熱帶地區平原綠化的優良樹種,也是速生用材樹種。(相關資料參考 http://ke..com/view/18658.htm)
㈤ 水杉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1943年,植物學家王戰在四川萬縣磨刀溪路旁發現三棵從未見過的樹木,最高的一株達33米,胸徑0.6米。1946年,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驌和樹木學家鄭萬均共同研究證實它是1億多年前在地球生存過的水杉。那時的地球氣候溫暖,水杉曾在北極一帶生長,後來南移至亞洲、歐洲及北美洲,到第四紀時地球發生大量冰川,水杉相繼滅絕,只在我國中部倖存下來。1943年以前,科學家只能見到在白堊紀地層中的水杉化石,我國發現的生存的水杉,震驚了世界。
水杉
水杉為杉科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喜光,可耐-30℃的低溫,生長迅速。北起遼寧南部、北京、延安一線,南至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西至西藏、四川,東至沿海各地均適宜栽培。目前,先後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種栽培。水杉生長迅速,樹干通直,材質輕軟,木材纖維含量高,是優良的傢具和造紙用材。水杉樹形優美,葉色秀麗,秋葉轉棕褐色,是優良的觀賞樹種。㈥ 東湖聽濤區的水杉的位置換過嗎
你問的是哪個東湖?
1、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佔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佔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里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 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綠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游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據統計,這里有雪松、水杉、樟樹共396種、300餘萬株,被人們稱為綠色寶庫,這里更是鮮花的海洋,奇花異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飄不斷,最具東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其中梅花建有專門觀賞園林,面積800餘畝,園內培育種植了301個品種的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世界梅花品種進行了3次登錄,共登錄200個品種,其中東湖梅園就佔了142個。東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種、科研成果、觀賞價值都居全國領先地位,故中國花卉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都設在東湖。東湖還建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的東湖櫻花園,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以及鳥類的樂園——鳥語林等多種景園100多處。
東湖一年四季風情萬種,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其春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夏來萬人湖濱戲水,南國海濱風光;秋來楓葉滿山紅遍,桂花十里飄香;冬來萬千候鳥,滿湖覓食歡唱。
近年,東湖又新建成了楚風園、疑海沙灘浴場、親水平台、東湖新三景、劉備郊天壇等多處新景觀,其中疑海沙灘浴場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海沙泳場。還改善了風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構成了景區內游、行、吃、住、娛、購一條龍的完善體系,在發展大東湖景區的同時,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聽濤水上娛樂游覽區、磨山楚文化游覽區、落雁生態休閑游覽區,以及環東湖文化景觀群等。
1982年,東湖以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 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石山。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巡至會稽(即現在的紹興),在這里車喂馬,所以稱這里的山為「佔山」,民間又稱「箬簣山」,當年這里山上多青石,此石堅而硬、用途很廣。從漢代開始,這里就成為採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 更大。久而久之,靠一代代採石工的辛勤勞動,這么大的青石山被鑿去了將近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石場內,岩中泉水湧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盪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是東湖了。一百多年來,東湖經過許客人的修飾,成了—個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東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東湖多深潭、潭譚見清影。遊客們不妨坐烏篷船去體味—下。
繞過筆架山。迎面的石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詩,是1962年郭沫若游覽東湖所寫下的,詩曰「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並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小船劃進陶公洞、洞內水色呈黛綠色、手插水中,會感到特別清涼;仰起頭來,會有幾滴小水珠凌空飛落而下。讓我們看看洞頂的天空吧,真象是坐井觀天;船槳擊水,如同在一個巨瓮中擊掌。聲音奇妙。
陶公洞有一處「聽湫亭」。這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地方入立其中可以聽見洞內壁縫里滾下來的水珠掉進水潭的聲音。沿著一條一米多的棧道上去,可見兩邊懸崖臨水、陡峭險峻。再上去至山頂,人群竹綠茶、恍若世外桃源;又合龍一泓。四季不幹。登山遠眺,村落遍布,阡陌縱橫,水鄉秀麗風光盡收眼底。
小船穿過霞川,經過飲綠亭,仙桃洞早已靜候。這里水若處子,靜中見活潑;洞如石屋、幽深不可測。中間那道石牆、簿而光滑,石上留有一個洞,形狀若桃。洞側一副對聯,令人深思:「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這對聯很誇張,但又讓人覺得很有趣味。對面岩石有一處像是一把椅子,人們稱之為神仙椅。
仙桃洞西面是「桂嶺」,說是嶺,卻不大,像是一個小島、依岩而傍湖,曲徑能通幽。「桂嶺」上有金桂叢叢,金秋時節,老遠就能聞到桂花香味。這里還有形狀怪異的盤槐。
游東湖,坐船必不可少,但步行也有妙處。特別是晚上游湖,經各式燈光映照,疑是誤入仙鏡。
從桂嶺向北,走過秦橋,這橋也有幾千年歷史了,從橋名上就可以得知。往東,漫步在白玉長堤上,東湖奇景可以細細品味。這里,景隨步移,看岩石,形狀怪異,有的壁立數十丈,鬼斧神工;有的相對而立,就像石門;有的曲折有致,狀如石洞。這都是古代採石工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藝術精品。東湖門口有一副對聯:「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頭。」活脫脫寫盡東湖的美景。
3、鳳翔東湖,地處陝西鳳翔縣城東關,古名「飲鳳池」。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宋代大學士蘇軾任鳳翔府簽書判官,於政務之暇,倡導官民,相度地形,引城西北鳳凰泉水(如今以無水)注入,種蓮插柳,建亭修橋,改名東湖,與杭州西湖雅稱「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東湖的柳。
鳳翔東湖佔地14 公頃,分內、外湖和蘇公祠三大部分,湖內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搖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亭台軒榭,布局精巧,曲徑通幽,建築古樸典雅。湖心景區以「君子亭」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為三,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觀小嬌亭,精巧玲瓏,看「鴛鴦亭」,煞似鴛鴦戲水;置會景堂,可品茗觀景,臨風懷古;登一覽亭,可遠望終南,近看雍山雍水,一景一物,別具匠心。
鳳翔東湖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見長,藏有蘇軾、梅、蘭、竹、菊手跡石刻,蘇軾散文名著《喜雨亭記》、《凌虛台記》寫作於此。有歷代文人墨客詩詞石刻一百五十餘通,詩文書畫、亭廊閣壁,給人以古樸典雅,恢宏壯闊,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點有凌虛眺遠、岸柳飛雪、石螭吐甘、滄浪瀑布、曲橋觀魚、斷橋敘史、喜雨懷蘇、洗硯直諫、君子弔古、蘇祠仰象、墨海攬勝、牡丹爭艷等。
4、永安東湖由落馬湖水長年注入及黑龍江水倒灌而成湖,湖區面積約0.5平方公里。該景區是黑龍江嘉蔭河段平原與峽谷段的轉折點。山、湖、江、村莊、農田相伴,景觀層次分明。東湖水面寬闊,湖底為砂質,盛產鯉魚、鯿花、鰱魚、鯽魚等多種魚類。此外,在湖東臨江而立的山頂上還分布一奇特的小型湖泊,其中有倒長魚鱗的湖魚。
㈦ 杭州西湖那塊有一條街,旁邊都是高大的古樹,請問是什麼樹
西湖邊,花多,草多,樹也多。杭州植物園的工作人員在2015年的時候組成了一個「西湖景區常用喬木調查分析小隊」,專門調查西湖邊的喬木種類。西湖邊滿眼的碧綠和綠蔭,實際上有許多不同的樹,而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棵棵綠樹組合混搭起來的美感。
楊公堤上,水杉最多,桂花第二名,然後是香樟,接下去就是雞爪槭、水松、深山含笑、構樹、楓楊、濕地松、銀杏、池杉、馬褂木……一條楊公堤數下來,有20種不同樹種組合,才有了一條綠蔭大道。北山街、南山路、白堤、蘇堤、後孤山路、玉古路、玉泉路等也是同樣的場景。
一般而言,杭州西湖各處的美景分別以如下的花木取勝
蘇堤——一株楊柳一株桃
柳浪聞鶯——柳樹
楊公堤——美麗的梧桐
杭州市樹——香樟
杭州市花——桂花,秋天來滿城桂花香
桂花樹和香樟是到處有的
㈧ 江浙十大看水杉林好去處,即將進入顏值巔峰,宛如童話世界
深秋進入初冬時節,那是水杉的季節,一排排紅色的水杉樹高聳入雲,倒映在波光盪漾的湖面,深紅、淺紅、綠色多種色彩交織在一起;穿行在紅杉林中,踩著落下的水杉葉,抬頭望見太陽光從樹葉間隙中照射下來,那是一種何其美麗的畫面。
說起水杉,我還是很有感情的,老家的房子圍牆靠溝渠的一面爸爸種下了幾十棵水杉樹,水渠其實放水很少,總是經常需要人工澆水,還要修枝,不過深秋時節,水杉紅了,站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美景,心情還是很美的,可惜的是3年前水渠擴寬,整排的水杉和幾株銀杏都被強制的伐掉了。
來到浙江,走過很多地方,看過四明湖、賣柴嶴、四明山森林公園、臨海紅杉林、谷坦水庫、三溪浦水庫的水杉,那種湖杉相交的美景,總是能震撼人心的。看到絕美水杉也是需要些運氣的,今天給大家推薦浙江的觀賞水杉絕美地,大家有什麼建議或者好地方,記得留言給我。
1、寧波餘姚四明湖: 浙東明珠四明湖的水杉面積最廣,非常高大,而且這個季節是四明湖的枯水期,可以走到水杉下近距離體驗那種鮮紅的震撼,吹吹湖風,賞湖光山色,聽聽湖濤的聲音,吃一口美味的梁弄大糕,還有讓人心心念念的最美水杉,航拍更美,唯一不足的就是人實在是太多了。最佳觀賞時間:11月底到12月中旬,建議自駕,確定無門票。
2、杭州臨安青山湖: 有臨安第一景的美譽,大型的人造湖,四面環山,風景非常優美,就在臨安城區附近,非常方便,湖水中水杉林立的高大筆直的樹干,是青山湖最搶眼的景色,青山湖的水杉在水上森林;去青山湖邊走走不用門票,不過想看水杉美景需要坐遊船觀賞,價格不便宜,性價比不高,最好的是包船或者拼船。最佳觀賞時間: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建議公共交通或者自駕,無門票。
3、台州仙居谷坦水庫: 這是一個小眾的景點,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它是藏在群山環抱中的明珠,以幽靜的環境,良好的空氣,秋天的水中紅杉林而聞名,又非常的明凈。秋冬相交之際是這里最美的時候,水杉紅了,紅色的水杉倒影在平靜的湖面,夾著蒼茫的群山,形成一幅絕美的畫面。最佳觀賞時間:11月底到12月中旬,建議自駕,無門票。
4、台州臨海紅杉林: 臨海紅杉林省級濕地公園,位於牛頭山水庫上游,有江南喀納斯之稱。臨海的紅杉林主要有三處,分別是:八嶺、毛山洋、楊嶴,三處之間各隔一座山,可以各自獨立進去,不過這幾處紅杉林都不能開車到達,需要徒步前往,有溪下村和桐坑村兩個入口,方向不同,那個近走那個吧。最佳觀賞時間:11月底到12月中旬,建議自駕,無門票。
5、紹興柯橋稽東雪竇嶺: 一條年代久遠的山中古道,已經進行開發,標識很齊全,大部分人都可以輕松搞定;古道可以走一個小環線6公里,起於稽東止步坑村,終點在安村,沿途奇石、瀑布、拱橋遍布,山頂有一灣碧池,加上蘆葦盪和水杉,堪稱人間仙境,也可以露營看日出。最佳觀賞時間:11月底到12月中旬,建議自駕,無門票。
6、杭州餘杭大禹谷: 杭州最佳賞秋地之一,有著小天目、杭州後花園、最後的凈土之美譽,還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環境,鳥語花香,溪流潺潺,遠觀群山連綿,近處是碧波盪漾,還有眾多的人文 歷史 景觀。這里不僅有美麗的紅楓,還有一大片的水杉非常值得觀賞,可以帶上帳篷,在大禹谷住上一晚,很贊。最佳觀賞時間: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建議公共交通或者自駕,無門票。
7、紹興上虞石井水庫: 這里有上千棵水杉樹,是最適合航拍的水杉林。水庫比較小,位於群山環抱中,非常有原生態的味道,一排排的水杉,成群的白鷺,是攝友的天堂,更是驢友露營的好去處。穿過石井村,沿著水庫邊的環庫公路,深入2公里,一排排整齊壯觀的水杉就映入眼簾。最佳觀賞時間: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建議自駕,無門票。
我去過賞水杉的地方還有, 台州仙居鄭橋水庫 的島上紅杉林, 寧波海曙天湖景區賣柴嶴水庫 的紅杉林, 寧波餘姚四明山森林公園 中的一片紅杉林,大家還知道哪些地方有紅杉林?記得留言給我,我添加上去。
水杉的葉子,春嫩綠,夏翠綠,秋黃橙,初冬至紅,然後慢慢地隨風飄落。水杉總是伴隨著水庫或者湖,想看到水面上的紅杉真心不容易,需要紅葉、水漲、好天氣,缺一不可,今年秋天天氣很好,葉也一定會紅,希望大家都能賞到最美紅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