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寧話里話海寧】
一。東頭寧和西頭寧
「那括東頭寧」,這是一句海寧土話。可能好多人一下子看不明白,包括一些在普通話里長大的年輕人,而有些年紀的海寧人,基本能夠明了其中意思,就是講「你們這些海寧東片的人。」講這種話的語境,一般有二種對象場景,一是鹽官以西片區的人,對東部丁橋、袁花、黃灣片區的稱呼,算是海寧中西部對東部人的稱呼,而另一是在東部片區又作了細分,丁橋片區人對袁花、黃灣人的稱呼,一般以南北向的新海公路為界。
「東頭寧」,那是以什麼為標准呢?地理位置是一個方面,其實方言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東頭寧」「西頭寧」往往成了東西鄉親間的一種區別,也慢慢成了相互間的調侃,「儂像個東頭寧」,「那括西頭寧」,聽到這樣的話,總是忍不住莞爾一笑。
老底子老人往往講:「東頭寧」老實,「西頭寧」滑頭,實際上就是說東西部之間的經濟差異導致腦子活絡程度,「東頭寧」以農業為主,「西頭寧」以工商業為主,海寧西部長安許村地區與餘杭、桐鄉等毗鄰,受杭州等周邊工商業的影響,特別是大運河從杭州經長安,一直以來長安就是商賈雲集的地方,交通優越的地理位置推動了西部地區工商業的蓬勃發展,「西頭寧」與南來北往的商人打起了交道,腦子活絡了,會做生意了。而海寧東部,特別是黃灣,地理位置靠山面江,主要與農業打交道,從事水稻、絡麻、水果等種植,再加上家禽等的養殖,「東頭寧」的經商意識自然跟不上「西頭寧」。
「東頭寧」和「西頭寧」經濟上有差異,土話也同樣是有差異。
據史料記載「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析海鹽、由拳,置鹽官縣,屬吳郡,隸揚州,為海寧建縣之始。 」自然而然,海寧話,便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又由於語調、詞義等差別,海寧話又分成硤石話、斜橋話、丁橋話、周王廟話、郭店話、袁花話、黃灣話、鹽官話、長安話、許村話等。
「東頭寧」一般音量單調,直起直落。「西頭寧」語音平直,受杭州官話影響,多輔繞舌音,「硤石話」算是海寧話的官方話,與「東頭寧」、「西頭寧」有所區別,倒與嘉興話相接近。
如吃飯,「西頭寧」把「吃」變成第四聲,再輔以繞音,往往發音成「切飯」。而「東頭寧」把「吃」音作為吐字音,發音成「斥飯」。
無論「東頭寧」還是「西頭寧」,隨著交通便利和經濟的發展,「西頭寧」在接杭融杭,而「東頭寧」同樣在聯滬通杭,「東頭寧」和「西頭寧」都「否貪板」(不差勁的意思)了。
二。海寧話可能就是上海話的老祖宗
小辰光,被大人訓斥最多的話,可能就是這么幾句「小西屍又拆爛糊了」、「儂個小棺材做死啊」,「又否張氣要吃介生了。」
而小姑娘,經常聽得的話,卻是「儂生來登樣來」、「囡囡齊整來」、「依像個小大姑娘了」。
蠻多海寧口頭禪,就這樣陪伴著我們從小到大,在那種鄉音里,我們咿呀學語,我們邁步奔跑,我們長大了,我們戀愛結婚了,我們生兒育女了,我們又在和子女們在嘮叨著海寧口頭禪了。
「搞七念三,搞弗靈清。矮端吾吾,矮撥落嗦。搖戈隆董,搖五搭六。礙路咭夾。碰石點啥。煤球烽籠。暗赤捏夢。辣石得來。精幹百燥,精赤八吊,精空甏空,精挑百挑。算盡算絕。瘦骨靈靈。滾度勢壯。煞光丈亮,傻逼溜秋。辣辣石石。鮮活使跳。噶頭旺頭。踏扁亞烏。嚕哩百蘇。撤頭椽子。犟頭倔腦。顛三倒四。壁骨落里。臂部賞子。戳儂彭甲。噱頭噱腦。嚼嘴嚼舌。戇徒鐵塔。」
像上面這樣口頭禪,能夠全部讀熟,全部理解的,一定要給他二個字:「結棍」。「結棍」是「海寧寧」對人最肯定的贊許,也是最佩服的表揚。這些海寧口頭禪,好多年輕人也不太懂了,都寧願學些「洋金浜」。其實,猛進如潮的「海寧寧」也早已接軌上海、杭州。
據有人考證,上海俚語(四字)很多就是鹽官地區的海寧方言,歷史上海寧轄區曾遠至松江及金山衛地區。在上海開埠前,有三任知縣是海寧人。這樣看來,海寧話可能就是上海話的老祖宗,也真是講不定的,如果算不上老祖宗,也是語系來源之一。
這里大致再羅列一些上海俚語,大家辨辨味道,供有心之人考證考證看。 陌答子里(突然)、 滑塔精光(一點也沒有了)、 隨便哪葛(無論如何)、 喉度氣急(氣喘吁吁的樣子,或者是指人氣急敗壞的樣子)、 偏生丐格:(不管別人怎麼說,就是這樣說、做)、 飛風發燒(做事做的很快,急促地做著)、 烏泥赤黑(黑到極點)、 蠻烏司經(說話、做事不講理)、 硬裝榫頭(說話不講理,硬指別人怎麼怎麼的)、 瞌沖懵懂(想睡。累了想睡了的精神狀態)。
這些上海俚語基本上和海寧土話合拍,也一直在我們生活中出現,難免就出現這樣的猜測了,真真假假也是難於辨析,「就當吾大頭天話么好了。」
三。海寧話的「山海經」。
海寧話,是海寧的方言,從小到大,講來多聽來多,也習以為常了,如果問有啥特點么,有點接上嘴了,真一下子難倒了門外漢。
海寧話,語氣助詞是一個特點,經常在動詞或形容詞後加上語氣助詞,就和杭州的「兒」類似,用意上有些不一樣。
如「得來」語氣助詞,本身沒有意思,是作強化語氣所用,「單字+得來」的使用在海寧相當普遍。
如「好得來」,「壞得來」,以下二句,「你這個人,壞」和「你這個人,壞得來。」一比較,「壞得來」更顯得有層次感。另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詞語:
「大得來」、「多得來」、「冷得來」、「空得來」、「慢得來」、「高得來」、「痛得來」、「白得來」、「響得來」、「香得來」、「嗲得來」等等,也正因為有這樣特殊的語氣助詞,更有魅力,反倒讓海寧話在人與人溝通之間,更容易溝通交流。
有人說,東北人小二口說情話,別人也以為是吵架,而蘇州人小二口吵架,看起來也好像是講情話。在海寧土話卻中和一些,雖屬「吳儂軟語」,卻也不失剛勁的氣魄。
「疊詞」,在海寧土話的一個特點,如「咪咪西」(很小的意思)、「交交關」(很多的意思)、「囥囥(kàng)好」(藏藏好的意思)、「暗落落」(私下的意思)等等。
對動物的稱呼,有時也會疊詞,如「汪汪狗」、「雞多多」等。疊詞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海寧話的情感色彩,與其他方言有所區別。
從網上摘錄一段海寧「三字經」,不妨一起來讀一讀,看看儂到底聽得懂伐,廣得來伐。
「豬玀玀,鴨嘎嘎,雞多多,汪汪狗
冷勢勢,內轟轟,墨墨黑,水漉漉,
甜津津,酸滋滋,苦奇奇,淡屁屁
老茄茄,胖篤篤,篤悠悠,暗落落
吃排頭,別苗頭,觸霉頭,光空頭
扮沖頭,書毒頭,輕骨頭,賊骨頭
賣相好,扎台型,壓坍街,噶鬧猛
門檻精,尋鈔票,盪馬路,做人家
焦冒氣,夾生飯,吃弗落,砸肚皮,
劃靈子,否來塞,拎否清,湯否牢,
煨灶貓,碰著發,罵山門,打相打,
枉東道,香面孔,饞癆胚,坍招勢。」
海寧話講起來蠻好聽,細細辨別下也是蠻有意思的方言。歸根到底,海寧話是自己家鄉的一種情結,那種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情結,那種從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情結。
海寧話的「山海經」廣廣(說一說的意思),空頭廣廣,這個海寧才是更真實了一些。
參考備註:
1、海寧話三字經來源網路
2、上海俚語來源蘇宏時的文章。
3、海寧口頭禪來源網路
4、參考海寧方言特色研究論文
B. 杭州話嫖我是什麼意思
一、62 , 這是杭州人罵人或者調侃人最多的一句話了,「盝兒」的諧音,讀「lo er」,第一個翹舌。本意是指「盒子」,後被引申為「愚蠢」、「不合時宜」的意思,指盒子空無一物,就有點類似於空空如也的腦袋。因此,「盝兒」又引申為腦袋中沒有什麼貨的人,比喻此人很愚蠢、很背時。這通常是一句貶損、罵人的話,形容人很笨很傻,不聰明;也形容辦事說話扯東扯西,講不到重點,弄不清楚。反正鄙視誰,就罵這個。類似「腦子進水了」、「腦殼被門夾了」……,常說「接個62」,就是說你這個傻蛋、你這個白痴的意思了。
二、小西斯,讀xiǎo xī sī。罵人的話,但是長輩對小輩,或自認為比你大的人也經常說的,一般指很滑頭、很調皮的意思,雖然含貶義,但通常情況下使用該詞的人並沒有貶低或者罵人的意思。原本的詞是「小死屍」。剛到杭州的人經常會因為這句話生氣。
三、十三點,蘆念指比較瘋七瘋八的人,這個「13點」的含義就復雜了,杭州人和上海人經常用。「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鍾」,原來舊時的時鍾,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鍾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至多是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難道有十三點?當然是出了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癲癲地! 所以,「弊棚十三點」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癲癲地」,等同於痴頭怪腦,愚昧無知。杭滬語「十三點」主要用於指女性的痴頭怪腦,愚昧無知,如痴情、痴心、痴獃等,而該詞也多出自婦女之口,男子較少使用該詞。由於「十三點」來自「痴」的十三筆,以後又派生出許多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詞,如「B拆開」、「電話聽筒」(舊電話聽筒中設13個小孔)等。1、「點」是英語ding(叮當響)的音譯,原指鍾聲,下半日1點鍾,鍾響十三下是不正常的,所以十三點是指那些「腦袋有毛病的人」,「冒傻氣」,「冒失鬼」,「做事違背常理」。2、一粒四方骰子只有六個平面,每拋一次,只有一個平面在上面,最大的骰子只有六點,一粒骰子拋出七點來就是「出色」,陪卜困兩粒骰子頂多能拋出十二點,而拋出十三點也是「出色」。是不正常的。3、骨牌的幺五幺六,兩個骨牌合在一起正好是十三點,而幺五幺六的形狀像蠟燭扦子,且一個一低,不能配對,所以用這種情況來比喻瘋瘋癲癲的朋友,好話不聽,只能拿蠟燭給他們插進去。4、「痴」字的筆畫是十三劃,十三點就是十三劃,借指「痴」字,說十三點就是說他是個「痴人」。
C. 杭州話 小西斯的意思
小西斯,讀音xiǎo xī sī,漢語詞語,意思是這個人很滑頭,很調皮的意思,雖然含貶義,但通常情況下使用該詞的人並沒有貶低對方的意思。
吳語紹興話和吳語杭州話的一個詞,一般是年齡大的對年齡小的人說的,意思是這個人很滑頭,很調皮的意思,雖然含貶義,但通常情況下使用該詞的人並沒有貶低對方的意思。
特色
杭州話的分布區域大致東至貼沙河,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梅家塢至古盪附近,北至拱宸橋以北。此外,於潛、分水兩縣城內以及浙贛鐵路沿線工人(主要是上饒鐵路新村),浙江省內的勞改農場也通行杭州話。
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杭州老城屬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老城外的區縣吳語方言另參見當地方言詞條。
D. 浙江話西斯是什麼意思
小西斯,讀音xiǎo xī sī,漢語詞語,意思是這個人很滑頭,很調皮的意思,雖然含貶義,但通常情況下使用該詞的人並沒有貶低對方的意思。
但本人認為,就像說別人「傻子」一樣,褒貶之意要隨語境,死鬼~
E. 說一個人滑頭什麼意思
滑頭的意思也有多種,有時候是誇人的,有時候也是貶人的,你這個人做事隨便,耍小聰明,偷工減料,還有就是誇你圓滑,但是大多數情況還是損人的意思。
滑頭的表現:
1.說話從來不表露自己的看法
職場中有種人,就很滑頭。講話沒仔從來不表達自己的觀點。說好聽的就是從來不說別人的是非。說難聽的就是太圓滑、太有城府,你不知道他到底怎麼想的。畢竟,不表露出自己的看法,能夠盡可能少給人留下話柄。
2.嘻嘻哈哈,喜歡打聽別人的事,但是卻不說自己的事
職山盯場中聊八卦,要記住一點。別人說了,我們聽聽就行枯唯汪了,但是切記不要到處亂傳。不過,職場中有種人,看上去嘻嘻哈哈。愛聊天,又特別喜歡打聽別人的事、說出來別人的事。但是就是,從來不說自己的事。
3.說話故弄玄虛,總是留一半讓你自己猜
職場中遇到這種人,你要小心了,心機深沉的很。與這種人相處,他說話說一半,你就聽,他不說完你也別問他。至於你自己猜出什麼來,千萬記住,千萬不要傳出去。說不定他就在這等著你。
F. 誰知道這話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啊(好像是杭州方言)
小西斯腦系噠噠牢扭豬---小鬼你腦子出問題來,豬啊!
哦正遭改到歌德---------我今天趕到這里
*恩叫棟棟克-------------你動動看(貌似要動手的樣子)
克恩塊頭得-------------看你塊頭大
*比皆了,得快折頭*恩個頭-憋急了,xxxx你的頭
腦西搭牢的-------------腦子有問題
弄不臨清的-------------弄不清楚了
打星號的優點不確定,還要看看語境的。
G. 餘杭各地方言的來歷(一兩個就行)要詳細
方言:拷窩牌
普通話:AA制,消費平均分攤
方言:杭販面前賣晃稱
普通話:賣東西給杭販時衡老輪,在稱上做手腳,缺斤短量(杭販在杭州城裡販賣東西,天天和稱打交道的)。比喻在行家面前耍滑頭。
方言(俗語):王寶
普通話:人名,餘杭鎮一算命瞎子。引申為神仙、半仙,能測,會算。
方言:色寬
普通話:沒問題,能輕松搞定。
方言:剎照
普通話:厲害,過份
方言(俗語):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老公有還要開聲口
普通話:父母教育女孩子的話,意思是爹媽富有,(以後)老咐信公有錢,女孩子也要自強自立,不要有依賴思想。
方言:猴(hou)
普通話含螞:心急,迫不及待。
方言:藤頭
普通話:倔,不開化
方言:癟趟癟趟
普通話:打不起精神,神形疲憊。
方言:犟犟鬼
普通話:唬弄人
方言:阿爸熟老子
普通話:差不多,半斤八兩
H. 餘杭方言詞彙統計
方言:苟落
普通話:所以
方言:值鈿
普通話:喜歡
方言:打(dang)渾仗
普通話:掩飾,矇混過關
方言:栗暴兒、栗穀子
普通話:一種打人動作:四指彎曲,手心向上,以中指關節敲打人的頭部。
方言:鎬場
普通話:完了,麻煩了。
方言:洋神湖道、神洋湖道、洋神的湖道
普通話:吊兒郎當,不認真。
方言:海衛
普通話:高傲,看不起人。
方言:拷窩牌
普通話:AA制,消費平均分攤
方言:杭販面前賣晃稱
普通話:賣東西給杭販時,在稱上做手腳,缺斤短量(杭販在杭州城裡販賣東西,天天和稱打交道的)。隱凱比喻在行家面前耍滑頭。
方言(俗語):王寶
普通話:人名,餘杭鎮一算命瞎昌攜晌子。引申為神仙、半仙,能測,會算。
方言:耐鋒色寬
普通話:沒問題,能輕松搞定。
方言:剎照
普通話:厲害,過份
方言(俗語):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老公有還要開聲口
普通話:父母教育女孩子的話,意思是爹媽富有,(以後)老公有錢,女孩子也要自強自立,不要有依賴思想。
方言:猴(hou)
普通話:心急,迫不及待。
方言:藤頭
普通話:倔,不開化
方言:癟趟癟趟
普通話:打不起精神,神形疲憊。
方言:犟犟鬼
普通話:唬弄人
方言:阿爸熟老子
普通話:差不多,半斤八兩
I. 關於滑頭
滑頭笑磨 指人辦事不小心,總想偷懶,
滑頭的意思也有多種,有時候是誇人的,有時候也是貶人的,你這個人做事隨便,偷工減料,還有就是誇你圓滑,但是大多數情況還是損人的意思,畝配
這個滑頭的意思關鍵還是看說話人也就是你們老師當時的態迅升指度,如果笑著說,那麼則代表誇獎或者代表對其行為的認可,但是如果很嚴肅的批評,那麼就只能代表貶義了。
J. 被說 學習較滑頭 是什麼意思......
學習較滑頭
意思孝頃沖就是在學習上不老實,不認真。
滑巧殲頭乎腔,拼音huá tóu,處事圓滑、不老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