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文化特點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杭州文化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4-02 15:10:32

A. 杭州市的地理位置及文化

地理位置: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兩個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項旅遊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歷史源遠流長,自秦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還是五代吳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東臨杭州灣,南與紹興、金華相接,西南與衢州相接,北與湖州、嘉興兩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
文化:
一、詩詞文學
杭州是歷史文化之城,六大古都中的一個,土地肥沃,物產豐盈,在歷史上遠離戰爭,所以成了文人騷客的集中地點.「憶江南,最憶是杭州」等等經典的句子,都是間接告訴我們那時候的杭州文化的樣子.這些文人騷客為杭州文化做出了貢獻,也宣傳了杭州的美景.白居易,蘇軾都曾在杭州為官,為官期間為杭州西湖增添了兩道美景白堤、蘇堤.景和詩交融,景中有詩,詩中有景.
二、民間文學——《梁山伯與祝英台》
位列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中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可是聞名中外的民間故事,梁祝已經被改編成了各種文藝形式,梁祝已經遍布在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而杭州就是梁祝傳說的發源地,萬松書院就是他們同窗讀書的地方.《白蛇傳》和梁祝同為我國民間四大傳說,在南宋時候開始流傳,並且後來傳到了日本、朝鮮等等.白蛇傳對歷史、民俗和藝術學有了很大的貢獻,白素貞等形象成為了我國藝術作品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傳的故事與西湖、雷峰塔等密不可分,讓杭州有了更豐厚的文化.
三、居住環境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生活在杭州就是到了人間天堂.杭州氣候適宜,典型的江南水鄉的氣候,被這種生活熏陶下的杭州人,性格溫婉,清秀的外表,還有那溫柔的「吳儂軟語」也是杭州人的特點.杭州物產豐富,青山碧水之間,讓杭州成為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杭州的美景美食也是不可錯過的.
四、絲綢文化
杭州有「絲綢之府」美稱,絲綢的發展和人類發展的歷史同齡.杭州人先民早在良渚文化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種桑、養蠶等技藝,經過發展,後來成為了宮廷貢品,被叫做「天下之冠」.之後杭州開始向世界各地出口絲綢,「絲綢之路」開始聞名世界.
絲綢華美,富足而又和諧,這和杭州人的氣質不謀而合.杭州絲綢適合做裝飾來用,富麗堂皇,卻又很是實用,被稱為「東方藝術之花」.
杭州旅遊資源豐富,有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目山和清涼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等.杭州山水美不勝收、風光旖旎迷人,的確稱得上是「人間天堂,東南明珠」.

B. 杭州還有哪些傳統文化

2、淳安的三腳戲。
三腳戲是杭州的傳統劇類。淳安民俗素有歌舞。每逢春節元夕,市井鄉間均有表演擀神戲和各種歌舞的習慣,尤其是跳竹馬。明光緒年間,湖北黃梅採茶戲和江西贛東採茶戲傳入浙江。在與民間舞蹈跳竹馬(竹馬班)相結合的情況下,採茶戲的劇目、音樂、表演方式,融合了本地的民間樂趣、地方語言和風俗習慣。
2.雞血石雕
雞血石雕,以昌化為最。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古代民間雕刻藝術。追溯了2000多年前。雞血石色、質、形、景、紋、意等卓越而又卓越。具有「潤、細、膩、溫、結、凝」六美特徵,質地細膩,水靈,通靈。尤其是根據「血」和「地」的特點,雕刻造型意象,變化多樣。
3.紙的製作技術。
紙製作工藝,四川省夾江縣、杭州市富陽區傳統手工藝藝。竹紙製作保持著完整的傳統工藝,採用手工的舀紙技藝造紙,從選料和成紙過程中,共有15個環節。72個工序。製作和生產流程完全與明代天工開物相合,用料講究,製作工藝復雜。
4.翻九樓!
翻九樓,又稱吊九樓,流行於閩東北及浙江地區。主要用於求雨、祈福以及理財。翻九樓表演,行頭很簡單,動作卻異常驚險。2008年,它已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近年來,蕭山「翻九樓」逐漸走紅,表演地區也漸漸從蕭山擴展到了紹興、諸暨等周邊城市。
5、樓塔細十番
樓塔細十番是歷史悠久的民間樂器。據記載,公元1377年,樓塔的宮廷御醫辭職返家,著作《醫學綱目》。當時,樓塔還有一批善於音樂、善於彈鋼琴的文人和富貴人士。經常吹奏各種樂器,演奏各種古代曲子,因此樓塔「細十番」誕生了。

C. 關於杭州的歷史文化和特點,有什麼資料(簡短一些,精練一些)

杭州鍾靈毓秀,數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和「南宋文化」。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時,在前往會稽(今紹興)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陸。航即方舟,「航」與「杭」通假,於是便有了「禹杭」的地名。此後杭州也就因此而得名。

杭州建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春秋時代(
樂途遊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前770-前477年),這里成了吳、越兩國的交界地,先後為吳國和越國所統治。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設錢唐縣。到隋朝開皇九年(589年),錢唐郡改稱杭州,此後州治遷至鳳凰山麓,依山築起杭州,州城方圓達「三十六里」。杭州作為南北大運河的終端,以商業經濟為主的城市化有了較大的發展。

五代時期的吳越國(907-978年)在杭州建都,一面在城內建造宮室、官署和宅邸,一面在西湖廣造佛寺、佛塔和經幢,杭州因此而有「東南佛國」之稱。由於吳越統治者實行了「保境安民,善事中國」的策略,東南沿海這片富饒的地區地區避免了戰亂的蹂躪。

到北宋,杭州一躍而為「東南名郡」,成了聞名全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大詞人柳永稱贊其「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宋室南遷,在杭州建都,歷時長達152年,杭州成為南宋統治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國際性貿易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當時城市常住人口最多是曾達到120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經濟則以絲織、印刷、造紙、瓷器等手工最為發達。連皇帝宋仁宗也在詩中贊揚杭州「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洲」。

元代初年,訪游過杭州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歷明、清直到當代,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

古老而又年輕的杭州,走過了千年發展變遷歷程,雖歷經滄桑,如今已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西湖景色流光溢彩,正步入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黃金歲月,一個人文杭州、休閑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

D. 杭州的文化

杭州話,是吳語的一種,屬於吳語太湖片。
杭州話,一般是指杭州主城區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 ,分布於杭州拱墅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杭州話是杭州歷史的活化石。南宋年間,開封及周邊地區的北方軍民隨宋室大舉南遷,定居臨安。此後,清朝的八旗兵在杭州駐扎,時間長達200年以上。由於北方移民急劇增加,導致占人口優勢的吳語與占政治優勢的北方官話進行融合,這一特徵在杭州城區內尤其突出。杭州話發生「兒化」和「齶化」,多用文讀,這是和北方方言長期融合演變的產物,也是與臨紹吳語的差異之處。杭州話語腔語調與周邊臨紹吳語無異,較大程度地受到了紹興話的影響,杭州與紹興的依存關系類似上海與蘇州。
杭州市區話具有全濁音,四聲齊全,清濁對立,這是隸屬吳語的典型標志。
杭州地區的濱江、蕭山、富陽方言,以及臨安、桐廬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餘杭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苕溪小片。杭州地區吳語臨紹方言使用人口眾多。 此外,原嚴州府今劃入杭州的淳安縣、建德市為徽語。 杭州話與南北方言的異同比較北方話杭州話典型吳語
(括弧外為上海話,括弧內為蘇州話、紹興話、溫州話) 說明時候 辰光 辰光 與吳語相同 脖子 頭頸 頭頸 你、我 你、我 儂(內,乃)、阿拉(偶,吾) 與北方方言相同 臉盆 臉盆 面盆 臉 臉孔 面孔 吳語、官話雜糅 傍晚 晚快邊兒 夜快邊 與吳語相同但有兒化 吵架 鬧架兒 吵相罵(殺相罵) 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兒化 玩兒 耍子兒 孛相(白相) 筷子 筷兒 筷子(ng) 零食 消閑果兒 小食 今天 今朝 今朝(該日,今日天光) 和太湖片蘇滬嘉近似 不要,不行 嫑,不來塞 覅,弗來塞(弗來塞哉,弗能ng)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個宗教。
基督教——約18萬人,其中蕭山區佔一半以上,老市區3萬人,39處堂點: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樓堂,杭州基督教會城北堂,筧橋堂,杭州基督教下沙磐石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華人教堂。佛教——靈隱寺,凈慈寺,上天竺法喜講寺,中天竺法凈禪寺,下天竺法鏡講寺,韜光寺(靈隱山半山巢枸塢)。道教——抱朴道院。伊斯蘭教——4000人,鳳凰寺等。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聖母無原罪大堂。
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所處於1952年10月成立後,貫徹執行中國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開展反帝國愛國運動;近行社會主義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幫助各愛國宗教團體辦好宗教事業,落實好政府對宗教的各項具體政策;積極引導宗教不情之請付義社會相適應。杭州市宗教界愛國人士在抗災救災、支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辦教育及捐款資助傷殘人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成績斐然,為杭州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2012年末,全市有文化館15個,公共圖書館15個,圖書館藏書1577萬冊,擁有鄉鎮街道文化站190個。
截至2006年,全市有博物(紀念)館51個,劇場16個,群藝館3個,音樂廳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群)。新增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5家畫廊被命名為「中國誠信畫廊」,5個廣場被命名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 杭州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印學博物館(西泠印社) 中國刀剪劍博物館 中國傘博物館 中國扇博物館 杭州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浙江博物館 中國濕地博物館 中國財稅博物館 中國動漫博物館 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 杭州古城牆陳列館 杭州碑林(杭州孔廟) 中國西葯博物館(民生葯業陳列館) 南宋官窯博物館 章太炎紀念館 蘇東坡紀念館 西湖綜合保護工程陳列館 西湖博物館 杭州世界錢幣博物館 杭州歷史博物館 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江南銅屋) 都錦生織錦博物館 潘天壽紀念館 浙江自然博物館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 白蘇二公祠 中國水利博物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中國圍棋博物館黃賓虹紀念館西湖博覽會博物館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杭州蔣兆悅檔案實物陳列館中策獎狀烹飪財會博物館 錢江觀潮節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每年農歷8月18日,在蕭山錢江觀潮度假村舉行國際錢江觀潮節。屆時,遊客不僅可以欣賞舉世奇觀錢江潮,更可參與一系列文化體育和旅遊活動。
西湖博覽會
西湖博覽會最早創立於1929年,與1893年的「芝加哥博覽會」、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和1927年的「費城博覽會」一起揚名世界,並被公認為四大國際性的盛典。首屆博覽會總共展出國內外物品14.76萬件,堪稱當時中國物品的總匯。
為紀念這場首開中國博覽業先河的展會,2000年,杭州市政府決定重辦西博會。到目前,西博會已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綜合性、國際性博覽會 。 與杭州老百姓相關的影視作品:《幸福的片兒川》。
《幸福的片兒川》以杭州片兒川為題材講述了不同年代的人對幸福的不同理解。由杭州晴天創意(杭州晴天廣告策劃有限公司)製作出品,國家一級演員楊和平,知名演員婁亞江、葉新宇、應曉強及童星樓子豪等參演。
影片中老孫頭生活中貪小便宜覺得不吃虧只要給孫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幸福,而孫子認為幸福是希望自己以及身邊的人都能和自己一樣快樂的生活就是幸福;丟錢的袁青松認為賺足錢給兒子花就是幸福,而他的兒子每天能看到爸爸媽媽是幸福;老孫頭隔壁面館的老闆曹林和伙計華子的幸福是店裡的客人來的多一點再多一點。
片兒川是杭州市井文化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食物,所以在影片中可以泛指杭州精神,在故事中它不僅僅只是一碗面,它已經化身成為了老孫頭、小寶、袁青松、曹林、華子,當然在生活中它更可以是生活在杭州各個角落的普通老百姓。

E. 杭州還有哪些傳統文化

1、淳安三腳戲

三腳戲是浙江杭州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淳安民俗素尚歌舞,每到春節元宵,市井鄉間均有演儺神戲和表演各種歌舞的習俗,跳竹馬尤為盛行。清光緒年間,湖北黃梅採茶戲和江西贛東採茶戲傳入浙西後,與民間歌舞跳竹馬(竹馬班)相結合,以採茶戲的劇目、曲調及表演形式,融合本地的民間音樂、地方語言及風俗習慣。

5、樓塔細十番

樓塔細十番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音樂。據記載,公元1377年,樓塔的宮廷御醫辭官返鄉著書《醫學綱目》時,與當時樓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墨客、富家賢士,經常吹彈各種樂器,演奏各種古典曲目,樓塔「細十番」由此而生。

F. 杭州還有哪些傳統文化,大家都知道嗎

淳安三腳戲,三腳戲是杭州的傳統戲劇。淳安民俗以歌舞著稱。在春節的除夕,有表演沈曦戲和各種歌舞的習慣尤其是跳馬。光緒年間,湖北黃梅採茶戲、江西贛東採茶戲傳入浙江。結合民間舞蹈竹竹馬舞班,採茶戲的劇目、音樂和表演融合了當地的民間趣味、地方語言和風俗。

三、這座塔薄了十倍。婁西樊氏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樂器。據記載,公元1377年,洛塔的御醫辭職回國,撰寫了《醫學簡編》。當時樓塔有一批擅長音樂和鋼琴的文人和富豪。經常彈奏各種樂器,彈奏各種古曲,於是樓塔「西施范」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