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江蘇和杭州哪個更發達
擴展閱讀
廈門心喜有什麼好吃的 2025-05-25 17:42:07
天津32年工齡補貼多少錢 2025-05-25 17:33:39

江蘇和杭州哪個更發達

發布時間: 2023-05-17 05:51:35

① 蘇州和杭州哪個更繁華

這個要看你怎麼比較了,蘇州的經濟總量和人均都要比杭州強很多,包括省會南京也是比不過蘇州的,但是杭州的經濟產業現在已經開始走向高端,畢竟杭州是我國的電子商務中心,同樣也是副省級和省會城市,醫療和科教強於蘇州,所以政策待遇肯定不是蘇州可以比的,蘇州離上海太近了,很難進行一定的影響力規模,並且蘇州只是地級市,並不是副省級和計劃單列,因此發展潛力可能還是杭州更強。相信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納嘩下有蘇杭,杭州和蘇州分別是江南兩座非常重要的城市,雖然一個在江蘇省,一個在浙江省,但是兩地離的並不遠,杭州和蘇州也是不錯的旅遊城市,很多人好奇杭州和蘇州哪個地方更發達,畢竟這兩個地方都在富裕的魚米之鄉,其實如果論經濟的話,蘇州確實要比杭州發達,雖然蘇州是地級市,但是蘇州的人均GDP很高,因為當地的民營企業洞蔽行非常發達,加上人口比較多。蘇州引進了不少外資工廠,比方說在工業園區和崑山就有很多台資,日資的企業,所以說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給當地也創造了很多GDP,因此蘇州的GDP總量也是很高的,一直以來都是僅次於北上廣深和重慶,哪怕是江蘇的省會,南京也被蘇州經濟甩開了,但是如果論政治並戚地位的話,蘇州明顯還是不如杭州和南京的,杭州是省會城市,也是副省級城市,所以政策待遇就不一樣。蘇州雖然經濟發達,但是它只是地級市,也不是計劃單列和副省級,所以政策最多就這么點,並且靠近上海,所以說也很難形成足夠的輻射力,加上杭州這幾年無論是基建還是產業升級都是很給力的,特別是電商產業,杭州已經成為了全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在這一方面蘇州依然需要努力。

② 浙江和江蘇哪個發達

江蘇更發達。

在一般預算收入、人均GDP和消費總額方面江蘇占優勢,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浙江完勝。再來看看進出口數據,江蘇遠超浙江,說明外貿、生意人並不僅僅是浙江的代名詞。所以再結合上面的GDP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浙江更加藏富於民,而江蘇的富,則更多體現在消費水平上面。

浙江,靠民營經濟起家,再加上寧波和舟山港的優勢,所以在營商環境上看,浙江似乎並沒有太多產業承接的慾望,自己消化不了那就通過港口出口,因此浙江的發展更多的集中在杭州和沿海港口城市。

而江蘇蘇南地區有著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快速吸納上海的外溢資金和產業並迅速做大做強。公開資料顯示,巔峰時期的蘇南生產了國內百分之80以上的個人電腦和電子配件,上海港的出口貨物有三成以上來自蘇南地區。

③ 蘇州和杭州哪個好

蘇州和杭州都很好。
1、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江蘇省轄地級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遊城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東南部、長三角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態稿東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2、杭州,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浙江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 、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是早閉舉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地處中國華東地區、錢塘江下游、東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 、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國陸碧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3、蘇州和杭州也都是旅遊勝地,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就講述到「蘇杭出美女」,所以這兩個地方都很好。

④ 蘇州和杭州哪個發達

兩個城市都不錯,主要是哪個城市更適合你。「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蘇杭在古代均被譽為人間天堂,如今的休閑城市、宜居城市等排名中,兩個城市的位列都不錯。

5、房價上,杭州的房價肯定相當不可愛。蘇州房價更便宜(,同樣的錢,可以在蘇州買好幾套做投資以後備用養老。

6、景色上,杭州有名的是西湖,蘇州的金雞湖、獨墅湖也不錯,但文化與歷史厚度肯定不如西湖。不過,蘇州園林為蘇州加分不少。

⑤ 杭州和蘇州哪個更發達

杭州和蘇州宏簡都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城市,但在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優勢。

杭州是中國的電子商務中心,擁有阿里巴巴等眾多知名互聯網企業的總部,是全球數字經濟的重要中心之一。此外,杭州還是中國的旅遊勝地之一,擁有西湖等著名景點,旅遊業也是杭州的重要支柱產業。

蘇州則是中國的製造業中心,擁有眾多的製造業企業和工業園區,是中國的紡織、機械、電子、化工等行業散芹的重要基地。此外,蘇州還是中國的文化名城,擁有許多歷史文化遺址和著名的園林景點,旅遊業也是蘇州的重要產業之一。

綜合來看,杭州和蘇州都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城市,但在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優勢。

杭州和蘇州的不同:

1、地理位置不同: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2、簡稱不用:蔽掘褲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⑥ 同樣作為江南名城,杭州和蘇州哪個更發達

這個要看你怎麼比較了,蘇州的經濟總量和人均都要比杭州強很多,包括省會南京也是比不過蘇州的,但是杭州的經濟產業現在已經開始走向高端,畢竟杭州是我國的電子商務中心,同樣也是副省級和省會城市,醫療和科教強於蘇州,所以政策待遇肯定不是蘇州可以比的,蘇州離上海太近了,很難進行一定的影響力規模,並且蘇州只是地級市,並不是副省級和計劃單列,因此發展潛力可能還是杭州更強。

蘇州雖然經濟發達,但是它只是地級市,也不是計劃單列和副省級,所以政策最多就這么點,並且靠近上海,所以說也很難形成足夠的輻射力,加上杭州這幾年無論是基建還是產業升級都是很給力的,特別是電商產業,杭州已經成為了全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在這一方面蘇州依然需要努力。

⑦ 杭州和蘇州,誰是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城市

杭州和蘇州,哪個城市的產業 科技 含量更高?這是一個常識性問題。毫無疑問是杭州更高。蘇州,包括整個蘇南地區(蘇錫常)都還在堅守傳統製造業,包括 汽車 、鋼鐵、化工、金屬製造等產業。雖然蘇州也在向新經濟轉型,但力度沒有杭州大,效果也沒有杭州明顯。

杭州在高 科技 產業發展上已經領先蘇州,這是共識,沒有很大爭議。杭州目前匯聚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海康威視等知名 科技 企業,還有吉利 汽車 的新能源 汽車 ,等等。在國內來說,杭州的 科技 企業知名度和規模都還是不錯的。

但是,杭州也還不足以稱之為真正的高 科技 產業城市。在大陸地區,北京、深圳的高 科技 產業都比杭州發展得更好。以高 科技 產業談渣規模為例,2017年北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約6400億元,深圳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300億元。而整個浙江省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100億,和北京、深圳差別不大,那杭州肯定也北京和深圳小得多。

在我國,可以稱之為高 科技 產業城市的只有北京和深圳,別說杭州、蘇州,甚至連上海都不是。上海在2017年左右提出建設「四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這里並不包括 科技 中心。到2018年才意識到,增加了一個 科技 創新中心。

深圳對未來的定位很明晰,就是國際 科技 、產業創新中心。現在深圳已經出現了多家全球知名的 科技 企業,包括華為、中興、比亞迪、騰訊、柔宇、大疆、華大,等等。深圳通過過去幾年的轉型和摸索,在 科技 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中已走在全國最前面,實現了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深圳現在對標國際,做中國的「矽谷」,完全有潛力和條件成為中國最大的研發和 科技 創新中心。

杭州和蘇州,誰是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城市?杭州縱有互聯網加持,但我向來認為,中國真正的高 科技 產業重鎮,一南一北,一個是深圳,另一個並不是上海,更不是杭州,而是第二產業規模超過上海躍居全國第一的蘇州!

蘇州向來注重實業,在一些自媒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鼓吹下,「蘇州的可持續發展不行,經濟轉型沒見成效」深入人心,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報生產8個1.1類新葯,有4個來自蘇州Biobay。

蘇州的經濟轉型很快初見成效,多年來孵化的信達,康寧傑瑞,Cstone, Mabspace等生物醫葯企業的崛起,可以期待。而且在此經濟下行之際,逆經濟周期的醫葯行業顯得尤為舉足輕重。蘇州的未來,最起碼在高水平創新醫葯上,走在全國最前列。

如果說未來蘇州有什麼產業可以值得在全國舞台上炫耀的話,那一定是以下一代靶向大分子蛋白葯物和免疫細胞CarT治療為主的生物醫葯。今年和明年,因為港交所的政策和配套升級,最起碼有三個來自蘇州的創新葯企有可能在未盈利的情況下上市。這個蘇州花了十年孵化的產業,總算要初見成效了。

醫葯是有客觀規律的,5-10年才是一個周期,蘇州不易,在互聯網行業已經在深圳,北京,杭州等城市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大膽在高風險高回報長周期的生物醫葯行業持續大投入,相當高瞻遠矚。

杭州和蘇州,誰是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城市?綜上所述,我認為蘇州才是真正的高 科技 產業重鎮!對此觀點你含改悄有異議嗎?

不好意思,杭州和蘇州都不是高 科技 城市,杭州是會展和電商城市,主要成就有:成功舉辦G20會議,將舉辦下屆亞運會,電商平台淘寶總部在杭州。蘇州是外資工廠聚集地,主要成就有:GDP全國地級市第一,在所有城市中排第七。兩個城市與高 科技 都不搭邊。

製造業蘇州強,信息技術互聯網杭州勝出。房價,杭州更勝一籌。

杭州,炒房之都,賣地之城!

01
蘇州的人工智慧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涌殲拆現華興源創,江蘇北人,瀚川智能三大科創板人工智慧領域上市公司,思必馳,匯川,奇點 汽車 則是國內人工智慧領域還未上市的大牛企業,特別是已完成五輪融資的思必馳,已成為國內語音交匯和車聯網的頂尖企業,與上海交大建立了人機交互實驗室和人工智慧研究院,已成為江蘇最卓越的人工智慧領軍企業。

02
個人判斷蘇州已成為江蘇高 科技 產業中心城市,很有條件有希望成為長三角的深圳,即聚焦ICT行業硬體製造和配套軟體研發設計的核心城市。國內這方面就是上海和深圳實力最強,蘇州有成為第三極的趨勢。至於北京互聯網發育旺盛,軟體研發設計也很強,但ICT硬體不足,晶元和光電通訊製造都是弱項。杭州則是只有互聯網強,硬體上只是安防監控硬體強,屬於偏科生。

03
粵港灣大灣區具有互補性,深圳打造科創中心,廣州打造貿易中心,香港變亂前打造的是金融中心;長三角的幾個城市是競爭關系,產業同質化,除上海外蘇南幾個城市也沒有政治資源;上海打造的四大品牌,現代服務業具有虹吸效應,會吸引更多總部經濟去上海,而蘇南的製造業具有溢出性,哪裡成本低往哪裡跑,像南通就承接了蘇南部分產業轉型;這幾年江蘇省一直再提打造南京首位度其實對蘇州、無錫也是沖擊。

不是只有互聯網才叫高 科技 ,剩下的不多說了,自己去了解

別比了,杭州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蘇州要好好借鑒學習,同時促進本地 科技 產業升級。做到了這些,蘇州就是無敵的存在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杭州啰。杭州是世界互聯網中心,馬雲的所在地,集中了世界頂尖的核心技術,未來的矽谷

這倆都不咋樣,杭州it互聯網方面強,在國內數一數二,談不上高 科技 ,蘇州也沒有拿的出手讓人信服的企業,一堆外資工廠,如果說高 科技 這個還是深圳和北京,強大點

⑧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和蘇州誰更勝一籌

蘇州,杭州其實本身都是一流的城市,同時由於這些城市都屬於南方,地理位置也比較近,所以地理環境差距不是很大,甚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有些稍微的區別我可以給大家分析一下:

小家碧玉蘇州情 剛柔並濟杭州風 人間天堂的姊妹城市小家碧玉型的蘇州人,在小小的園林里,小小聲地說話,小里小氣地過著滋潤的生活。而杭州人的性格作風中,多了一些大氣和一分剛烈,就如同杭州雖然有美麗慵懶的西湖,但也有磅礴澎湃的錢塘潮。杭州人南北兼容,剛柔並濟。

我去杭州的時候正直g20峰會開幕之即,原本以為會交通擁堵,但是去了並沒有發現,各個施工單位有條不紊,粉塵噪音等控制的很好,人們整齊有序的生活著,過馬路不擁擠很是注意。值得一贊。杭州的馬路很是整齊,兩遍的行道樹整齊劃一。在中央美術學院門口慢慢走著品著書院氣息,因為我本學美術,所以更加享受這種良好的教育氣氛。在西湖玩兒了下,感受了下「西湖十景」的魅力,當然由於天氣時節原因只看到了其中五到六景。但也很是壯觀。

杭州去蘇州交通方便,坐動車到蘇州,蘇州給我的第一感受是, 歷史 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蘇州古時就是 吳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心。所以政治上並不輸於省會城市杭州,蘇州乃園林城市,環境方面自然不差,就是苦於太熱情了,到哪都有拉人上車或者買票的,參觀了蘇州博物館,和蘇州的四大園林,還有寒山寺。

總結一下,兩個城市都不差,各有各的特點。誰也勝不了誰。最後放出幾張各自的美照結束回答。

蘇州博物館。

寒山寺的楓橋夜泊

杭州西湖十大美景之一雷鋒夕照

杭州要更勝一籌。

今天的長三角,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區,在上海的帶動下,長三角地區的發展一日千里,成就斐然。

那麼,在長三角經濟區內,除了上龍頭上海,傳統強市南京外,還有哪些城市可以排得上名次?作為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杭州和蘇州哪個城市更勝一籌呢?靜夜史認為:

杭州要更突出一些!

理由如下:

1、政治地位高決定了發展高度

副省級城市,正式實施於1994年2月25日,包括廣州、武漢、哈爾濱、沈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是計劃單列市。

杭州,是副省級城市之一;而蘇州市,是江蘇省下轄的普通地級市。

副省級城市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雖然是省轄市,但是副省級城市已經具備了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這是一個極大的優勢,意味著副省級城市可以制定高於一般城市的發展規劃,發展前景比一般地級市更廣闊。

其次,副省級城市直接歸國務院管理,這意味著副省級城市在國家的政策下發時,能夠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是一般地級市無法與之相比的!

在今天的全國四大工業區之中,滬寧杭工業區是最大的工業區。在這里,杭州是和上海、南京並列的城市,不僅僅是因為杭州是省會城市,更因為杭州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經濟實力雄厚,自然不輸蘇州。

所以,從當下來看,杭州的發展高度是要高於蘇州的!

2、地理位置偏決定了發展潛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分析過我國多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城市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距離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有一定的距離。因為城市發展需要經濟腹地,而經濟腹地的廣闊程度決定了城市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在長三角的區域內,上海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城市,是真正的一線城市,那麼上海發展需要的經濟腹地就會非常廣闊,具體來說就是華東地區加上這個長江流域。而上海的核心經濟腹地就是長三角地區。

所以杭州和蘇州都是上海的經濟腹地。

但是杭州和蘇州又不一樣,具體來說就是:杭州距離上海160公里,而蘇州距離上海只有80公里。

距離大城市近當然是好事,近水樓台先得月,但是就和過分靠近太陽的水星一樣,雖然被烤得火熱但是完全過了,蘇州在得到上海產業外溢的優勢的同時,也成為上海資源和人才等的供應地,這對於蘇州是非常不利的!

而杭州相對而言距離較遠,和上海之間拉開距離,在經濟腹地上重合較少,雖然是上海的經濟腹地,且得到的「關照」較少,但是杭州在自己的圈子裡可以發展得很好,而且有整個浙江作為杭州的經濟腹地,這和只能作為上海或者南京的經濟腹地的蘇州相比自然是優勢多多。

所以概括起來,杭州的發展是要更勝一籌的!

作為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有著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這些都幫助杭州發展成為長三角地區出類拔萃的城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這個問題還用問?肯定是杭州!因為蘇州畢竟只是一個地級市,而杭州是省會城市,可以舉全省之力進行城市建設。就目前而言,蘇州除了GDP超越杭州,城市風貌根本就不可以跟杭州比,但蘇州的那點GDP,還主要是由其下轄的縣級市貢獻的。再說了,杭州的高校比比皆是,蘇州也是無法與其相提並論的,這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加上G20在杭州的成功舉行,提高了杭州的國際知名度。所以,答案就是杭州比蘇州更勝一籌!

我們這(湖州南潯),到蘇州杭州都是大概一個半小時,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蘇州唯一不如杭州的就是市區凝聚力太差,或者說下屬縣市太強,打個比方,我二爺爺是吳江南麻鎮的,讀高中前我一直以為吳江是江蘇的地級市,後來才知道吳江只是蘇州的一個縣市。。我只知道我們這離蘇州不遠,但從來沒想過直接就是接壤的,吳江人,崑山人從來只稱自己是吳江人,崑山人,從來不帶蘇州,連我們南潯人都是,都是直接說,我今天去吳江了,去崑山了,從來不帶蘇州,而例如去富陽,臨安,一般說去杭州,或者去杭州富陽,臨安,基本都要帶上杭州

蘇州:優雅,好學,勤奮,智慧。她從不和誰比,只是把一方水土整理得盡善盡美。從2500多年前伍子胥建城起,蘇州還是原來塑造的格局。更能與時俱進,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

蘇州多處園林與古運河已被定世界文化遺產,每個院子都有著如同涓涓細流動人的故事,每個院子都經歷過神秘曲折感嘆的故事。蘇州的城市也有著吳越之爭驚心動魄的故事。

杭州西湖雖然也屬世界文化遺產,風景秀麗,也有著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但從回味細品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而蘇州就是去一百次,對這座 歷史 古城怎麼也游覽不過來。

整個蘇州城就像是一座古典園林,這是罕見的。 所以古典的蘇州應該更勝一籌。

蘇州地級市,杭州省會城市,杭州佔先;工業基礎,蘇州起步早,背靠上海,杭州民營經濟發達,由其占省城優勢,應當說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互聯網方面,杭州佔先; 旅遊 環境應當說,不相上下,不過近年杭州宣傳力度較大,後勢比較大;總體來說,目前杭州更勝一籌。但總感覺杭州有種假大虛空感覺,二十年後看好蘇州。

杭州的城市建設規劃的更好,更有大都市的范兒。這一點蘇州還不行!機場、鐵路尤其是地鐵,也要追趕杭州。當然最重要的高等教育蘇大更要努力像浙大學習。光GDP比杭州突出,是不行的!

中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政冶背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在這方面蘇州是無法跟杭州比擬的。杭州是浙江省省府所在地,政府資源豐富,持續帶動了杭州的經濟發展。而蘇州只是一個普通的地級市,如果單從城市人文低蘊和 歷史 發展來看蘇州不輸杭州。

⑨ 蘇州和杭州哪個發達

1、「上有天堂,下游蘇杭」,這里的蘇杭就是指的蘇州和杭州,蘇州是江蘇省經濟強省,蘇州園林甲天下,杭州西湖也是全國很有名的,可以說這兩座城市都是旅遊名都。蘇州從古至今都是富裕地帶,當然杭州也是,蘇州更偏向於工業型城市,很多外企在蘇州建了改昌工廠,給蘇州當地的經濟貢獻了不少GDP。

而杭州更偏向於綜合,杭州是一座小而精的城市,城市細節很到位,街道十分干凈,大街上豪車數量遠遠多於蘇州,畢竟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很多富豪在這里定居;蘇州呢?因為它不是江蘇省省城市,江蘇省的富豪也是比較分散一些,但是蘇州人均收入目前是高緩殲雀於杭州的。

2、蘇州的老城區幾乎都是古建築,保護得很好,這點要比杭州做得好,杭州的主城區以現代化為主,古建築也不是很多。蘇州的金雞湖很漂亮,也很安靜自然,年代不久是人造的,這點沒有杭州西湖歷史厚重。

杭州的房價和地價要比蘇州貴得多,從居住角度看,蘇州要比杭州舒適多了,畢竟蘇州顯得更幽靜,清閑沒有杭州壓力大、競爭大嘈雜。蘇州的城市周邊歷史古鎮很多,蘇州的周庄是擾早很有名的水鄉,杭州在這方面可能就欠缺一點。

⑩ 江蘇和浙江相比,哪一個更富

江蘇和浙江兩個省份,江蘇經濟收入比浙江多,但人民生活水平遠不如浙江,總比浙江落後3一5年!拿一件小事來說吧那是80年代我和老婆到江蘇做生意,我老婆掛了一條金項鏈下面還有一個圓的金牌到常州那些商店裡的營業員看到後多感到濟怪,我們走岀店納臘門那些人就大聲的叫著假的假的。也就過不了幾年他們那裡也的人也多掛起了金鏈子了。但浙江人,民營企業多老扳多!浙江人家裡沒有企業也多是到外地做生意!拿全國來說開超市的浙江省人很多!浙江人吃穿多是很好的,從城市到農村基本上多有小車,雖然不高當也許還好吧。

江蘇和浙江,吳越之地,江浙之地,天堂之地。也許,在其他省份的人看來,浙江和江蘇沒有多大區別,自唐代以來,便是魚米之鄉,沿著運河古鎮林立,是中國最富有的地方之一,今天則是現代化都市集群發展,是全國少數的財政收大於支的省份。如果要把兩個地方拿出來,細細比較一番,還是很多意思的,而哪一個更富有,很難說!

首先,江蘇是省富。 無論是GDP還是人均GDP,江蘇都超過了浙江。而且,江蘇超萬億的城市有蘇州、南京、無錫三個,浙江只有杭州一個。江蘇超5000萬的城市有8個,浙江只有4個。江蘇最窮的宿遷,GDP也超過了2500億,而浙江還有4個地級市低於2500億。

其次,浙江是民富。 盡管GDP很高,江蘇人還是很謙虛地說,就老百姓而言,浙江人比較富裕;而且江蘇人到浙江打工的多,而浙江人到江蘇打工的少,大多乾的是個體戶,小老闆。實際上,把浙江人在外當老闆賺的那部分加進來,可以再造一個浙江。而且,浙江的小老闆、個體戶們,無證經營問題比較突出,很多收入並沒有被計算在內。

再次,浙江是均富。 相比起江蘇,浙江無論是在地區差距上,還是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上,都是全國最好的,是中國均衡發展的典範。而江蘇,是蘇南的強勁發展和蘇北相對弱勢。作為全國排名第二的大省,竟然蘇北不通高鐵,相比之下浙江的高鐵全覆蓋(僅海島地市舟山除外)。當然,江浙人都說蘇北窮,但這是相對於蘇南等富裕地區,只是內部比較說說。但很多經濟更不發達的地區卻信以為真,跟著起鬨。

江蘇也好,浙江也好,都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成功的地方之一,都是富可敵國,江蘇比肩澳大利亞,浙江超瑞士。但兩省都面臨著一些發展難題,比如浙江民營企業做強做大的問題,江蘇蘇南蘇北發展不均衡問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實實在在去解決。

江蘇和浙江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它們的經濟規模分別位居全國第纖兆二和第四名,但兩者之間相比較,江蘇是遙遙領先浙江的。2018年江蘇GDP突破9萬億大洞豎滑關,達到92595.4億元,浙江為56197億元,相當於江蘇的60.7%。如果以總量來衡量誰更富的話,無疑會是江蘇。

比如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2018年江蘇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8630億元,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只有6598億元,比江蘇少了2000多億。再比如城市資金總量、住戶存款總量、外幣存款總量等指標,江蘇相比浙江都是佔有優勢的。

當然了,要是論民富的話,顯然浙江更富。浙江的民富是全國公認。2018年全國各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如下,我們可以發現,浙江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840元,僅次於北京、上海兩座直轄市。而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8096元,低於浙江7700多元。當然了雖然比不上浙江,但是放眼全國,也是位居前列的。

下表是網上對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的民富發展水平對比,在31項指標當中,浙江省就有14項數據位居第一位。

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民營經濟佔GDP的65%左右,高居全國第一。「浙商」馳名中外,把生意做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每年的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基本上都是浙江上榜的企業最多。民營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基本上居民也會越富裕。雖然江蘇的民營經濟也很發達,但相比浙江仍遜色不少。所以在民富方面,浙江更富。

哪個富裕,這就要看富裕的主題了。在財政實力上肯定是江蘇更強,在居民生活水平上,這是浙江更高。我們分開來講一下。

2018年江蘇省GDP首次突破9萬億元,達到9.26萬億元人民幣,約摺合為1.39萬億美元。年浙江省GDP5.54萬億元人民幣,比江蘇少40%。

省的經濟規模明顯大於浙江,那麼他的財力肯定也是強於浙江的。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上繳中央之後留給地方的財力——為參考。2018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98億元,而江蘇省只要達到了8630億元。同比之下江蘇領先了,浙江約2000億元。

可以明顯的看得出,江蘇省由於經濟規模遠超過浙江省,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是超過浙江的。如果把富裕的主體認定是政府的話,那麼江蘇是強於浙江的。

如果從老百姓角度看,浙江省毫無疑問是全國居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省,包括直轄市。這一點從官方的數據可以看得出來。去年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40元,居全國各省區第1位。其中,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2元,連續34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

江蘇省方面,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8,096元,比浙江省低了7000多元。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5元,相當於浙江省76%的水平,這個差距還是蠻大的。

至於為什麼浙江省的居民收入會比江蘇省更高。我想有一個主要原因江蘇的企業很多都是外資企業,當地老百姓獲得的只是其中的務工收入。浙江省是全民皆商,把生意做到了全球,雖然當地的經濟規模沒有江蘇省大,但能夠從省外轉回大量的收入。有統計數據說,出在外經商的群體每年可以「再造一個浙江省」。

江蘇和浙江那個富裕,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首先看看兩省的2018年的GDP,大概了解下兩省的經濟情況。

兩省的GDP分別為9.2萬億和5.6萬億,全國第二,第四。

人均GDP江蘇依然領先浙江。雖然GDP不是衡量一個政府是否富裕的唯一標准,但是在相同生產效率下,GDP越多財政收入越多。

看看2018年兩省的財政收入吧。

江蘇2018年財政收入完成大概8630億元,同比增長5.6%,僅次於廣東,全國第二。

浙江2018年地方財政收入實現6598億,增長11.1%,全國第四。

可以看出兩省的財政收入和GDP總量的排名是相符的,財政收入的質量都比較高。

那哪個政府富有呢?必然是江蘇省政府,政府幹什麼都要用財政收入,教育,醫療,基建等等,所以政府越有錢,越能為百姓謀福利,腰桿越直,畢竟口袋鼓鼓的。當然,也不排除有錢不辦事的(手動滑稽)。

政府富裕很重要,但是人民的富裕更重要,就看看兩省人民誰富有。

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以看出,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江蘇多7800元左右,按比例來說,就是比江蘇多20%,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人均存款

2018年全年統計還沒有出來,以2018年1-5月對比吧。

江蘇,浙江的人均存款為169360元和196540元,浙江比江蘇人均多2.7萬左右,也說明浙江的老百姓確實比江蘇的老百姓有錢,看完我表示我 拖了後腿 ,慚愧。

兩省都是中國經濟強省,江蘇勝在經濟總量,浙江勝在民富。作為江蘇人,說實話,挺羨慕浙江人民的,但是也為身為江蘇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你更喜歡江蘇還是浙江呢?

最後由衷的希望江蘇老百姓錢包越來越鼓,浙江經濟總量不斷新高,共同發展。

江蘇是我國第二經濟大省,人均GDP全國第一,但是要說誰更富,江蘇還真比不過浙江。

江蘇和浙江的產業結構有著明顯區別,江蘇是輕重工業兼備的基礎上開始發展民營經濟,而浙江從一開始就是發展民營經濟。

也就是說,江蘇雖然民營經濟也很發達,但民營經濟比重並遠低於浙江,而且這當中外企還佔有相當的份額。打個比方,如果江蘇每100人當中有10個自己當老闆的,那麼浙江每100人中就有20個自己當老闆的。所以直觀點說就是浙江的「老闆」佔比更大,老闆自己賺多少利潤都是自己的,而打工者不論工作量多大,最終也只是獎金的變化。

此外強調產業結構的不同,也是要說明浙江和江蘇企業的主要區別。江蘇大企業多,GDP貢獻比更高。浙江小微企業、批發零售、網商等佔比遠超江蘇,而這些都不在GDP的統籌范圍,所以盡管GDP貢獻值低,但賺到口袋裡的都是真金白銀。這就是為什麼江蘇人均GDP第一,而浙江卻是人均收入第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小康指數來看,浙江城市也存在一定的領先優勢,十強當中獨佔四席,總體名次也處於領先。城市對位來看,杭州小康指數勝南京,寧波勝蘇州,無錫勝嘉興,紹興勝常州。當然這僅僅是關乎資產凈值和收入方面的對比,無關於綜合實力以及城市體量。

江蘇,省會南京,以「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得名。

2017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76.7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38654.8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43169.4億元,增長8.2%。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

浙江,簡稱「浙」,省會杭州。 GDP51768億元(2017年),人均GDP83538.00元(2016年)

2017年,浙江新增城鎮就業127.2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1%,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長10%以上。

廣東、江蘇成為「8萬億俱樂部」的兩位成員。其中江蘇,2017年GDP達到85900.9億元。

排名第四的浙江,其經濟總量雖然首次站上5萬億元台階,達到51768億元,但其與前三名相比依然相距較遠。

江蘇浙江誰更富?是一個炒不完的話題,爭論無果的難題!在浙江和朋友們聊起這個話,浙江的朋友都說還是江蘇好。在江蘇和朋友們聊起這個話題,江蘇的朋友都說還是浙江富裕。可是在網上一定誰都不服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我們不用枯燥的滲水的數據對比,從現象來看結果。

富,是一個大的概念,分為國富家富人富。國富家不富不能算富,人富國不富也不能算富。由於兩省發展的戰略不同,浙江是「富民強省」,江蘇是「強省富民」,字都一樣,排序先後不同,都是從本省的實際情況出發,江蘇靠鄉鎮企業的發家,浙江靠私營企業壯大,一個以集體經濟為主,一個以個體經營為主,發展的模式不同,其結果就出現差別。江蘇的集體公共事業,城鎮建設,公路交通等等明顯強於浙江,顯示出國富的優越性。浙江個人的財富明顯多於江蘇,其它方面均落後江蘇,造成浙江的老闆愛到江蘇去投資並安家。各有各的優勢和強項,所以才會造成相互羨慕,相互誇獎,所以說談富,不能就事錢論錢,要把國富家富人富聯系起來衡量,究竟是大河先滿好,還是小河先滿有利,在下一個發展大潮中,大家視目以待!

我反對比較兩個地方的窮與富!如果確實想引導讀者對比窮與富,可以對比個人和具體的家庭。您說浙江有多少財富呢?西湖值多少錢,雁盪山值多少錢,普陀寺值多少錢呢,近海漁業資源值多少錢呢?同樣也不好評估江蘇的礦藏資源值多少錢。要說真非要評估中國哪個省區的窮與富,感覺新疆礦藏富甲天下、西藏的水資源富甲天下、內蒙古的羊毛煤礦稀土天然氣也是名列前茅!真是地大物博、人少財富多。那些做點家電、加工點食品、做點服裝鞋帽的省區,跟這些省區巨大的綿綿不絕的財富比起來,感覺自己都認為不值一提!

江浙素來並稱,但由於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模式,最典型代表當然就是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蘇南模式中政府強勢主導 社會 經濟生活的態勢更顯著,溫州模式里則是民眾創業熱情高而且流動性更強,這就導致兩省在富裕程度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綜合來講,江蘇的政府要比浙江的政府要富,這個可以從財政收入的數據上反映出來,比如我所在的崑山市,2017年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達350億,浙江沒有任何一個縣級市政府有此財力,但浙江在居民的人均可分配收入上要高於江蘇,民富指標多年來一直壓著江蘇,所以江蘇政府富裕,在城市建設面貌, 社會 管理能力上就要強於浙江,浙江居民富裕,浙江農村建的房子普遍就要比江蘇農村高,大,洋。從普通百姓的角度看兩省的富裕問題,就是江蘇贏了面子,浙江贏了里子,中國人很講究面子,但也就很看重里子,當面子與里子都能兼具的時候,偉大的中國夢也就快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