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行怎麼寫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大學最多 2025-05-20 19:13:44
仙村坐地鐵去廣州要多久 2025-05-20 19:01:23

杭州行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5-30 14:47:22

Ⅰ 杭州之行的感受作文

五一假期我去了杭州遊玩,美麗夢幻的西子湖留給我難忘的回憶。
初次來到西子湖邊,我驚嘆於它的美麗與神奇。碧藍的湖水像一面鏡子穗察,照出層林盡染的山色,聖潔而不凡俗。我恍若步入了仙境,忘記了塵世的煩惱,只想在這寧靜的場景里流連忘返。
來到古色古香的塘棲古鎮,我產生了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石板路、青石橋和黑瓦石磚的建築,充滿歷史的感覺,讓我似乎看到了幾百年前的村民在此身著古裝,忙碌而溫馨的場景。我願意讓時光在這里停留,與這靜謐的小鎮相伴,享受著無人打擾的幸福。
另外,浙江大學的校園,是我此行的另一大驚喜。大學建築的精緻與雅緻,彰顯了典雅的學者氣息。綠蔭蔥蔥的環境安詳寧靜,讓我恨不得帶上幾本書,在此隨意讀讀寫寫,體味學者的生活情調。
這次杭州之行,讓我徹底沉醉在西子湖的美景與古鎮古韻中,幸福感油然而生。如今回想,五一的記憶猶新,我相信這份記備老憶將隨我走到仿族升天涯海角,時常浮出心頭。

Ⅱ 開發票杭州銀行行別怎麼選

一般填寫是杭州銀行XX支行。
開戶銀行行別指的是辦理開戶手續的不同銀行營業網點,也就是用戶最伏灶初辦理存摺或者銀行卡,發卡給用戶的銀行。一般銀行在不同城缺野扮市都會有不同支行,用戶存摺上會有登記支行名稱。
開戶銀行行別的格式通常是:XX銀行XX支行。舉例:中國杭州銀行濱江支行脊姿。

Ⅲ 杭州銀行用隸書怎麼寫

杭枯野雹州銀行脊余

隸書寫沒帆法請見圖:

Ⅳ 杭州游記1000字


杭州的景點真的很漂亮。在邊肖看來,蘇杭的這些地方非常適合旅遊。真的很期待看到一些偏向古風的味道。


春天是郊遊的最佳季節。就在今年,我在義烏工作,所以萌生了去杭州看看的想法。俗話說煙花三月去揚州散雹,杭州和揚州那麼近,風景肯定好。於是和兩個小美女約好去杭州一日游。


提起杭,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徐賢白娘子、西湖、靈隱寺,但我想得最多的還是西湖醋魚、東坡肉、叫花雞、宋騷衣好吧,我承認我是個吃貨。


之前想做個攻略,但是時間有限,就咨詢了去過的朋友,方便自己安排行程。建議朋友們晚上去酒吧街,早上去靈隱寺,下午去西湖。吃的話可以選擇空圓樓外的樓,所以行程就這么簡單。然後我第一次檢查了樓外的樓如果我喜歡吃。我親愛的,這么貴,我買不起~我們去那吃吧,別講究了。


提前一個下午,和我一起旅行的小美女訂了機票。晚上下班後她匆匆趕到火車站,但她不想遲到。最後,她上了公共汽車。結果小美和一個大叔撞上了。我們都是在網上訂的票,不可能有假票。但因為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也沒在意。我們三個人擠在一起,我撒謊說因為背不舒服,所以要站著。期間有乘務員過來查票。我特別留意了一下撞票的大叔,沒發現人。下了車,他又出現了,讓我坐那。我說我們要下車了,就沒有再說話。


下了車,又是陌生人,我們就隨便選了一個出口,然後打車定位。結果司機說位置不對,耐心溝通後退單,重新選了一個醒目的位置,叫了一輛滴滴車趕到了提前訂好的沖虧帆青旅。房間很小,帶衛生間,249一晚。也貴,但是挺安靜的。匆匆洗漱完畢,大家都休息了一下,准備明天好好玩一玩。


因為生物鍾的原因,第二天大家6點就醒了,然後打包出門買早餐(早餐也比其他地方貴一半)。我們剛要在路邊找到去靈隱寺的車,大姐搭訕,問我們是不是來玩的。一開始我們以為是野導游什麼的,聊了幾句才知道大姐是本地人。她問了我們的行程,覺得太早了,就推薦我們先去九溪的甘龍路,說那是當地人拍婚紗照的聖地。走了甘龍路後,我們生了一條龍。我們身後還有一個楊美玲村,你可以在那裡喝龍井茶。喝完茶就可以去零陵了。


我剛說完,就看到一輛公交車經過。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兩個美女就開始追上了公交車,我只好跟上。大概過了四站,到了九溪,那好像是一個休閑公園,綠樹紅花很漂亮。當我看到前面有一條小路時,我以為是甘龍路。走了幾步,被路人告知還很遠,需要拼車。一個5塊錢上了車,想想也不貴。


一下車就覺得環境很安靜,很放鬆。旁邊有一個古老的亭子。亭子里立著一塊石碑,九溪熏樹上寫著一封信。我在亭子前拍了張照片,走進了深處。道路兩旁有許多參天大樹,筆直的水杉最引人注目。樹下有淺水池,零星的小茶園里有幾個採茶人。都說明朝以前的茶最好喝,太陽就是精神。


走了十分鍾後,我看到了甘龍路的路標。路上遇到幾個提著籃子的茶農。當我們接近村莊時,我遇到了一位阿姨,她和我們聊了起來,告訴我們甘龍路是甘龍皇帝經過的,那裡的步行很精緻。中間的龍脊上,兩邊都是太監。但是,我們一直以為整條路上都是太監。我們進村的時候,這里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剛採摘的新茶和炒茶機,還有「龍井茶問」的石雕。姑姑多次邀請我們去她家喝茶,說那是他們那裡的習俗,不去的話鄰居會看不起我們,我們就聽姑姑的話去她家散步了。阿姨拿出兩種不同的茶給我們品嘗,一種新的茶,一種舊的茶,外觀、顏色、氣味都大不相同。茶葉鮮綠,葉嫩,泡後有淡淡的清香;老茶略黃,葉厚,泡後有點苦。我們不知道如何喝茶,但我們只是淺嘗了幾口。期間姨媽的女兒給我們介紹了兩種茶的價格,意思是想讓我們買。可是大家茶都沒怎麼喝,也沒接她的話,她就說急著走。


出了村就找到了公交站,但是不知道怎麼坐車。旁邊的包車司機反復說,這個時候車不跑了。因為是單行道,很多車都到不了靈隱寺。他們可以坐公交車到一個比較近的地方,來回說幾次。碰巧有一位老人在等公共汽車,所以他問去那裡的路。過了一會兒,和他一起上了車,因為老人說話方言很重,聽不懂。不巧一個小姑娘暈車,下車就吐,於是商量著走過去,路過「雙峰插雲」景點。


因為是景區,路上人多車多。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傳說中的靈隱寺,在外面掃碼,買了飛來峰的門票。我們看到了傳說中的黟縣天空和佛像石雕。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震撼,但我們只是匆匆而過。靈思一個人進去買票,沒去。有一座永福寺。因為天氣熱,沒有再漲。在第三個門稍作休息後,觀光車出來了,坐了出去。他一個,10塊錢,繞著飛來峰走。司機大概解釋了一下,正宗的石峰龍井茶就在這里。其他地方雖然是龍井茶,但也只能叫西湖龍井茶。路過佛學院,還說有興趣出家的可以去看看,哈哈。


在靈隱寺外乘車後,我走了一會兒,然後我去了被稱為新西湖十景的「黃龍崔塗」。我沿著它一路走到王越寺(經過門前,但沒有進去,有點遺憾)。在附近吃過飯後,我問了去斷橋的路。


原來,已經是「白堤」了。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說:「我愛湖之不足東游,愛青楊綠蔭白沙堤。」也就是這個堤。走在白堤上,一路都是鮮花綠柳,碧水盪漾,讓人心曠神怡。路過「蘇小小墓」不禁讓人感嘆。六朝時,南齊時為妓,才藝高超。那時候叫漂亮,經常坐高級轎車。19日,他們因咯血而死,最後被安葬在西陵的碼頭。


再往前,就是傳說中的「雪中斷橋」。可惜現在不是冬天,欣賞不到有雪的斷橋美景。不過,橋兩邊的風景很美,橋兩邊的桃花一朵朵開著,紅的,白的,粉的,一派花開樹的美麗景象。走了一路,也沒什麼力氣了,就在「平湖秋月」短暫休息了一下,准備返程。在我離開之前,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眼看出發時間還早,我在車站門口吃了一碗60年粉絲,這是我那天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


結果杭州之行就結束了。雖然玩得稀里糊塗,但美景卻令人失望。英語字母表中第九個字母

Ⅳ 快樂杭州行,關於遊玩的作文800字

國慶節的一天,爸爸帶我們去杭州遊玩,聽到這個消息,我一蹦三尺高。

汽車開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了杭州的吳山廣場。爸爸停好汽車,我們開始找吃飯的地方。來到了飯廳,我們點好菜,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飯菜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的肚子早已空空如也,所以,一轉眼功夫,一桌子的飯菜被我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填飽了肚子,我們開始遊玩。首先要去的當然是外婆千盼萬盼的西湖了。來到西湖,一眼就看到碧綠的湖水,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它映出了我美麗的身影。

逛了一會兒,我們就去乘遊船了。爸爸媽媽說他們不要去乘,我就跟著外公外婆排起了長隊。等著乘遊船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們排了半天才乘上了遊船。遊船挺大,有兩層樓,我猴兒似的擠上二樓,欣賞起西湖的美景來。哇,那個塔該是「雷鋒塔」吧,那邊應該就是「蘇堤」吧……我一邊欣賞風景,一邊享受著習習的涼風,涼風已經把我剛才被擠出來的汗滴帶走,真是舒服極了。

不到半小時,遊船就到了一個小島,我們隨著人流上了島,嘸,這是什麼島呢?問外公外婆那是白搭,我還是自己找答案吧。不一會兒,我發現台階上豎著一塊橢圓形的大石頭,上面刻著幾個又大又紅的字「三潭印月」,哦,原來,這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啊!走了會兒,我又看見了「九獅石」……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人們紛紛向碼頭涌去,碼頭邊長長的隊伍像一條蜿蜒的大蛇匍匐在島上,我胡棚這個矮小的個子被擠得又悶又熱,我嘀咕道:我快要被人群擠扁了。幸虧有外公粗大的手臂,他將我從被擠的人群中抱起,我才得以看見那萬里長城似的隊伍……

夜幕降臨了,我們終於乘上回來的遊船,點亮了燈的遊船在湖州遊行,媽媽說,遠遠看過去猶如仙境一般。褲燃則

踏上碼頭,媽媽遞給我一個漢堡,當聞到漢堡的香味,我才發現我肚子已經在發出警報了。媽媽告訴我湖那邊有音樂噴泉。我啃著漢堡,聽著人們此起彼伏的歡呼聲,看著千變萬化的噴泉,突然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段穗了……

乘著夜色,我們離開了美麗的杭州。這次的杭州之行,將給我的童年增添無限的色彩。

Ⅵ 杭州西湖行——煉出鑽石心,依然芙蓉面

兩天一夜的杭州行在周一的早上,永遠定格成了灰色回憶,有始有終,既然幾經周折行走一番,就該用文字作個圓滿收尾。

返滬,躺在床上回味這兩天的經歷,途中經歷一幕幕從眼前劃過,西湖靜謐的環境、波瀾不驚的湖面上搖曳著點點斑斑的小舟、楊柳依依的湖堤、安適閑定的人們,都給浮躁的心靈以輕柔的撫慰。為了這份安寧,不遠萬里、舟車勞頓的來了,走了很多路,但不覺得累,滿足。雖然因為下雨沒能遊船,但回到自家床上竟然也搖搖晃晃的進入了甜美水鄉。

一個人的旅行

煉出鑽石心,依然芙蓉面

旅行,體驗另一種生活。可是中國人的旅行,真是讓人頭都要炸開了。所到之處,密密麻麻,人聲鼎沸,本是閉月羞花的西子,這么一鬧騰,像足了被人扯去了遮羞布,被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真是韻味全無。

具有中國特色的旅行還是全球皆如此,不太清楚。如果非要我參與其中,寧願自在獨行。一個人吧,雖然冷清了點,但可以靜靜的感受,隨著自己的心情走走停停,為什麼不可以呢?一個人的旅行的意義就是用腳步丈量這個世界,豐富自己的經歷,在一份漂泊無依孕育內在的堅韌力量。所謂煉出鑽石心,依然芙蓉面。大概就是如此。

天然泡腳池

君住西湖頭,我住西湖尾

總說泡腳泡腳,沒成想竟然在西湖泡了個腳。看著一排排的人,興高采烈的把腳拿出來泡在西湖水裡,我的腳也迫不及待的脫鞋而出。加入泡腳大軍吧!

君住西湖頭,我住西湖尾,日日不見君,共飲泡腳水。大概就是西湖的另一別致景觀了。不過把那雙臭腳放在感受緩緩的浮力,自由自在的清涼濕潤之感。有如滑滑的絲綢,溫順柔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倚天屠龍記》趙敏用腳在水裡嬉戲勾引張無忌的畫面,什麼東西放在水裡,就柔媚了許多,也包括腳。真是撩漢又一招。愜意的很。爾後看到一遊客在水裡擰干毛巾,擦了一把臉,真是不要臉。

地面上的事,真是說不好。看上去唯美浪漫,實則藏污納垢。西湖也因為這支泡腳大軍,沾染槐御了社會的不良風氣哦,金玉其外,腳臭其中,嚴重的污染啊。

翱翔的鳥

天空任鳥飛

再來說說天上的事吧。雖然我不是一隻鳥,不可以翱翔在祖國的大好山河上,但我可以登高,一覽西湖美景。那就爬一爬雷峰塔吧。

塔不高,爬個幾層就結束了,但絕對是一層風景比一層的好。所謂人生也正如此吧,努力越多,見識越廣,所看到的就越廣闊。井底之蛙,永遠都停留在一個地方,眼界就三寸,自然不能領略到四海八荒的波瀾壯闊。

到達最高層,我看到了整個西湖,風雨如酒柳如煙,茫茫然天地間,人是何等渺小。抬頭望望,幾只小鳥振翅高飛。我猜它早已對這一波波的遊客司空見慣了,見過大世面的鳥,連飛翔都自帶馬達,沖勁十足,世間紛擾對它來說根本就不是事兒,它是天之驕子,心底無憂天地寬,它隨心所欲的生活不正是我們傾其一生所追求的嗎?再看看我們自己,汲汲營營,為那三斗米折腰,可悲了吧。鳥都不鳥你。

城市調性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脾氣

每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調性。這個我不說,相信很多人有所領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個調性,我說不好是具體是什麼,大概是基礎設施建設,人情以及環境吧。其中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人。山水之城的人,總是有一種恬淡的氣質。生於廝,長於廝,已經肆磨和整個山水渾然一體了,不論是穿著打扮上,還是談吐方面,略略都帶些寧靜的氣息。

要說杭州的調性,我的感覺鉛雹岩是小而美吧。在城市便利度上面,跟上海比還是差點,但是我想這座城市是宜居的。消費水平很親民,讓我想到了南昌,人呢,還是都看上去挺和善的,也都帶了一些本地人的特色,像鄰家小妹吧,清湯掛面的,不施粉黛。就比如說我在地鐵上拿出一本書來看,一家三口從大到小齊刷刷的盯著看書名和作者。這在上海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很好笑,很可愛,可以說還是很接地氣的吧。

第二天,回到上海後,感覺很親切,哪兒哪兒都很習慣,很適合,再乍一看自己租的房子,簡直比留宿的那間房好太多,至少衛生間洗澡不用公用。

圈裡生活,圈外游歷

只為發朋友圈的 旅遊都是假的

或者你會說,西湖沒什麼玩的,就那樣。或者你會說,體驗什麼生活,旅什麼游,一個人有什麼好玩的。或許你會在旅行的時候大把大把在朋友圈發視頻和圖片,證明自己玩過,可是你真的玩過嗎?真的身心都領略到了這份不同嗎?

現實是,被生活圈子困住的我們,就算是走出這個圈,也還是畫地為牢。因為我們即使身在美景當中,也依然困在朋友圈當中。看個山要拍照,看個水要拍照,看個花還要人面桃花相映紅。所到之處,熙熙攘攘,無不如此。但拍完之後呢,留下了什麼。難道這份行走,你不能安靜下來,靜靜體味別處的風景,丈量出自己生命的意義嗎?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生命在於折騰,日常的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圈裡,渾渾噩噩,波瀾不驚,平淡無華,假若自己不能保有一顆探索世界的好奇之心,常過常新,讓生活更具層次,那麼這世界也算是白來一遭。

每一次經歷都該是一次對心靈的洗禮,下一站,舟山。

Ⅶ 杭州行——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有著江南水鄉的靈秀,又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更主要的是,這里曾養育了一位我祟敬的大人物一一魯迅先生。紹興離杭州近,來杭州不去看看老先生故居,也枉我尊敬老先生一番了。

去紹興的車上,導游說,「來杭州旅遊的人玩紹興的很少,因為大家都知道紹興是個文化城,一聽文化城大家都不太感興趣,看來大家都是文化人啊!」一番話博得滿車一笑。

車到一個熱鬧的路口停下,一抬頭就看到牆上老先生的大畫像,胡同里有「民族脊樑」四個大字。老先生的故居,就靜靜坐落在都昌坊口的這個胡同里。

導游帶著我們,邊看邊講。魯迅出生於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童年時家裡很有錢,童年的魯迅是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的。13歲時,祖父因科場賄賂案下獄,父親因此一病不起,從此家道中落,飽受世態炎涼。1918年,周家將房子連同後面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朱姓人家嫌周家中落晦氣,將原屋大部份拆除重建,但給周家留了一席容身之地。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才幸得保存,我們才能在今天有幸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

跨入一個寫著「仁里」二個大字的石庫門,穿過台門斗,隔一小天井,便是一間普通的泥地平屋,往東走過側門,繞過拐彎處的石欄水井,沿長廊進內就是當年魯迅一家的住處。1881年農歷八月初三辰時,魯迅就出生在這房子的西次間樓下。

樓房後有一天井,過天井有兩間南北向的樓房,前半間稱「小堂前」,後半間是魯迅母親魯瑞的卧室。魯瑞是個聰明又能乾的舊式婦女,她沒上過一天學,卻自學到能夠看書。魯瑞常在此看書、做針線。魯迅13歲時,祖父科場案事發,家道從此中落。父親一病不起,母親一手撐起了這個家,少年的魯迅余擾游幾乎每天從母親手裡接過首飾,跑到恆濟當鋪把它遞到比他高出一倍的櫃台上,在侮蔑里接了錢,又到同樣高的櫃台給久病的父親買葯,魯迅在家庭的衰落中看透了世態的卑俗。

魯瑞卧室的東邊就是魯迅的卧室。裡面的床、桌子還照原樣擺放那兒。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魯迅回紹興任教,就住在這里,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說《懷舊》就在此誕生。

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房間,後半間是過道,小堂前里方桌、太師椅、條案、茶幾仍舊照原樣擺放。魯迅孩提時代常到此處看書、習字、畫畫。他影寫的《詩中畫》就誕生在這里。魯迅的繼祖母蔣氏對他的童年影響也很大。她總愛給小魯迅講「水漫金山」「貓是老虎的師父」的故事。

出過道往北經過走廊,與魯瑞卧室相隔一個天井,就是魯迅家的廚房,三眼大灶,一應炊具,仍保持著原樣。廚房北首,隔一狹小天井有三間平屋。過這三間平屋就是百草李野園了。

先生的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道盡了百草園的斑瀾色彩,盎然情趣。讀初一時,枯燥的學習中總嚮往「百草園」的樂趣。「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_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叢間直竄向雲霄去了。。。。。」說實在的,我剛一進入百草園真的有些失望,滿園子的遊客,路被踏得光滑平坦。光滑的石欄還在,高大的皂莢樹也仍舊聳立著,碧綠的菜畦也在原地被園管們繼續種植著。但真的沒有了先生所描繪的當初的韻味了,沒有了樹葉里長吟著的鳴蟬,也沒有了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黃蜂,更別說低唱的油蛉,彈琴的蟋蟀們了。。。

百草園佔地近2000平米,有大小兩園,南稱大園,與西邊梁家園子隔一堵一米多高的泥牆,有「無限趣味」的『短短的泥牆根」至今仍留存如故。

百草園易主後,北端的小園建了花廳,並向西延伸擴建了假山,南端的池塘邊也築了圍牆,但大園仍基本保持著原樣。如今,短牆外的梁家園子有亭子、假山、水池、花草、翠竹、樹林等,是個閑暇休憩的好地方。

從百草園出來,想去三味書屋的,時間太緊,導游又催著集合,便匆忙跑到三味書屋走馬觀花一圈,也沒來得及拍照。本想好好看一下伏在古樹下的梅花鹿的匾牌,也想好好看一下先生課桌上刻著的「早」字,都沒來得及。

出了三味書屋向東,便到了烏篷船的碼頭。烏篷船是紹興水鄉的精靈,是紹興流動的生命,是紹興的象徵。魯迅先生的《社戲》里就專門提到了烏篷船,小魯迅跟夥伴們搖著烏篷船去看社戲,還偷了豆莢吃。站在路邊放眼望去,小鎮還好似舊時的模樣,橋如虹,水如空,一葉葉飄然煙雨中,粉牆、黛瓦、黑漆木門,戶戶豎銷臨水,家家枕河,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卷。

烏篷船碼頭邊有一個重要的小店,店頭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孔乙己」,店門口站著一個穿著舊式長衫的讀書人的塑像,這就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了。孔乙己,這個浸透了封建思想的舊社會的犧牲品,即便窮途末路,變成「討飯一樣的人」,也不願意拋棄那件「破長衫」,總是穿著長衫站著喝酒,要一碟茴香豆。

在紹興,真正喜歡喝酒的人,並不一定要有上等佳餚下酒,一兩碟便宜的茴香豆即可。茴香豆即蠶豆,是紹興的特產之一。

現在,魯迅故居的整個胡同里,家家戶戶都飄滿了蠶豆花香,家家戶戶也都以賣茴香豆為生。每天迎來送走的無數的遊客們都足以使他們維持生計了。可以這么說,「俯首甘為儒子牛」的魯迅先生生前憂國憂民,努力尋找救國的道路。在他死後的這么多年,還在養育著他的父老鄉親,不僅僅靠他的精神,還靠著他的名聲和這么持久的影響力。

Ⅷ 杭州行散記(三)

出了魯迅故里,直奔沈園。五分鍾的路程,抬抬腳便到了。

沈園又名「沈氏園」,是宋代一名沈姓富商建造的私家園林,也是紹興保存至今的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的宋式園林。

園中景緻錯落,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大片的荷葉簇擁在一起,遠遠望去,綠得讓人心醉。寫生的女子坐在亭子里的長凳上,正在為筆下的景物著色。人亦是景,景亦是人。江南的美就美在那一灣水和那水裡映照的物與人。可惜我十幾年前就游過蘇州園林,所以對沈園的景緻並不熱衷。來沈園,只為那一堵牆、一段情。

漫步園中,便覺得憂傷彌漫在空氣里。走不多遠即是孤鶴軒。孤鶴軒是為紀念陸游而建,兩邊柱子上懸掛一副對聯「宮牆柳一知櫻咐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綺思頻拋細雨送黃昏」。細細一看,「雨」字卻多出了兩點,又是有意為之。那多出的兩點,如唐琬的眼淚,連綿不絕。

陸游與唐琬是表兄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婚後更是情意深重,如膠似漆。陸母看著兒子沉溺於情愛而忘卻了功名,多次旁敲側擊無果,又嫌棄唐琬三年不育,最後以死相逼。陸游雖千般不忍,萬般不舍,但終究是做了焦仲卿,聽從母命休掉了唐琬。唐琬臨行,送陸游搭純斷腸紅,以示肝腸寸斷,陸游改名相思紅,寄予思念重重。

此後,陸游迎娶王氏,唐琬另嫁趙士程。本已陌路,何必重逢?心緒難平,情絲難斷。也許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十年後的某天,兩人在沈園偶遇,可惜佳人已伴他人側。往事悠悠,頓上心頭。相對無言,淚不住流。提筆寫詞一首,又如何訴盡心中愁怨?這一遇,紅了《釵頭鳳》,熱鬧了沈園,卻要了唐琬的命。

唐琬再和一首,終難消抑鬱之情,積思成疾,化風而去。只可惜才女一生,為情所困,縱有趙士程百般呵護,也難忘與陸游恩愛往昔。女子重情,更重前情!十年之心痛,十年之相思,十年之強顏歡笑,均在這一刻傾瀉而出。

一個「錯、錯、錯」,一個「難、難、難」;一個「莫、莫、莫」,一個「瞞、瞞、瞞」;一個「十年離索」,一個「獨語斜欄」;頌粗一個「錦書難托」,一個「咽淚裝歡」。每每讀起,便沉重難安。新人在側,卻是舊人難忘。怨東風,憎世情,空有山盟淚不停。

不過是東風可惡,棒打鴛鴦;不過是情劫難逃,花敗葉落。這一首愛情絕唱,卻唱得如此凄婉傷心纏綿執著,引多少後人接踵而來詞前哀嘆。園中駐足,流水潺潺,亭台古樸,三三兩兩的遊人悠閑而愜意,我卻彷彿看到陸游和唐琬從遠處走來,攜手游園,把酒對酌,吟詩作詞。回神,卻是沈園一夢。世間傷情種種,唯此情引人垂淚。

古之「孝」道,本該提倡,無奈何強「孝」迫「孝」之舉,終遭詬病。魯迅之母強加魯迅以愛,致朱安一生不安;陸游之母執滅陸游之情,致唐琬含怨而去。子孝母,緣何母竟不愛子?愛子而傷子,不過是愛己!封建社會如此之母比比皆是,當今社會亦不乏見。睹前人之悲劇,思己之行徑,願世人再不做周母和陸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