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有哪些縣級行政區

杭州有哪些縣級行政區

發布時間: 2023-06-06 19:10:41

㈠ 杭州市有那幾個區,有那幾個縣

杭州有10個區、2個縣,分別如下:

1、上城區

上城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上城區地處杭州城區中部偏南,區域面積26.06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54個社區。

2018年,上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02.70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04.93億元,同比增長1.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97.78億元,同比增長8.0%。

2、下城區

下城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中部,下轄8個街道,74個社區,1949年6月設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約31.46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下城區常住人口52.6萬人。

2018年,下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8.91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64.11億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172元。

3、江干區

江干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 。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浙江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浙江省教育強區、浙江省平安城區。

4、拱墅區

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因舊時境內以最古老的拱橋拱宸橋和最繁華的湖墅地區而各取一字得區名。全區面積69.25平方千米。

5、西湖區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杭州老城區的西部,西湖區有風景點40多處,其中有「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鍾。

還有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麴院風荷、雙峰插雲、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西湖、西溪濕地是國家5A級景區。西湖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10處。

6、濱江區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臨。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

7、蕭山區

蕭山區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綜合實力居浙江各縣(市、區)首位,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十強縣(市,區)」,多次蟬聯「中國大陸極具投資地第一名」,被譽為「浙江文明之源頭、浙江交通之樞紐、浙江經濟之首富、浙江休閑之勝地、浙江民生之樂園」。

8、餘杭區

餘杭區地處杭州市區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9、富陽區

富陽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稱富春,杭州市轄區。富陽風景名勝眾多,境內有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龍門古鎮、富春桃源、新沙島等國家AAAA級旅遊區,以及黃公望隱居地、鸛山、天鍾山、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等自然人文名勝。

10、臨安區

臨安區是杭州市轄區,境東西寬約100千米,南北長約50千米,總面積3118.77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鄉鎮298個行政村。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11、淳安縣

淳安縣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國家級風景區千島湖所在地,也是浙江省政府批準的革命老根據地縣。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2、桐廬縣

桐廬隸屬浙江省杭州市,地處錢塘江中游,富春江斜貫縣境,全縣面積1829.59平方千米。桐廬始建於公元225年,1958年分水縣並入桐廬縣。桐廬是浙西地區經濟實力第一強縣,有「中國民營快遞之鄉」、「國際花園城市」榮譽稱號。

㈡ 杭州行政區劃

杭州行政區劃:

1、下城區:轄朝暉、天水、武林、長慶、潮鳴、艮山6個街道,從拱墅區劃入的東新街道和石橋鄉。區人民政府駐慶春路。

2、拱墅區:轄米市巷、湖墅、大關、小河、中態孫拱辰橋、和睦6個街道和上塘鎮、半山鎮、康橋鎮,從西湖區劃入的祥符鎮。區人民政府駐珠兒潭。

3、江干區:轄閘弄口、凱旋、采荷3個街道和四季青鎮(不含近江、望江、玉皇3個村)、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下沙鄉(包括圍墾區)。區人民政府駐慶春東路。

4、西湖區:轄北山、南山、西溪、翠苑、靈隱5個街道和古盪鎮、留下鎮、轉塘鎮、袁浦鎮、三墩鎮、龍塢鄉、周浦鄉、西湖鄉。區人民政府閉滾駐西山路。

5、濱江區:轄從西湖區劃入的浦沿鎮、西興鎮、長河鎮。區人民政府駐西興鎮。

杭州文化:

杭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東南名郡」著稱於世。跨湖橋遺址的發掘顯示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賣鏈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曙光」。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

㈢ 杭州區域劃分

杭州區域劃分為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臨平區、錢塘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

2021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實行優化調整方案落地,撤銷上城區和江干區,設立新的上城區,撤銷下城區和拱墅區,設立新的拱墅區,撤銷餘杭區,設立新的餘杭區,設立臨平區,設立錢塘區。

調整前的區劃為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

杭州的教育事業:

建於明弘治十一年的萬松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它是明清時期杭城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浙江文人匯集之地,而杭州知府林啟創建於1897年,今浙江大學前身的求是書院則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杭州市屬高校7所:西湖大學,浙大城市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21年,杭州市有普通高等學校40所,在校學生58.5萬人,增加3.5萬人,其中研究生9.8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70.7%,普通高中95所,在校學生13.1萬人,增加0.6萬人,職高和中等專業學校38所,在校學生6.6萬人,增加0.2萬人。

初中296所,在校學生26.4萬人,增加1.5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為99.79%,小學493所,在校學生68.1萬人,增加3.6萬人,幼兒園1073所,在園幼兒38.5萬人,增加1.0萬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為99.25%。

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本市義務教育學校就讀29.0萬人,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71個,其中市屬高校項目8個,高中段學校項目7個。

㈣ 杭州區域劃分

截至2022年,杭州轄上城、拱墅、西湖、濱江、蕭山、餘杭、臨平、錢塘、富陽、臨安10個區,建德1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全市有191個鄉鎮(街道),其中鄉23個、鎮75個、街道93個,居委會1293個、行政村1913個。

1、上城區以與主城區的相對位置命名,因該區當時在主城區的南部,而習慣上以南為上,故名上城區;1949年最初設區的時候還有中城區,當時的中城區是杭州人口最多、最繁華最熱鬧區。

2、拱墅區以境內「拱宸橋」和「湖墅」兩地各取一字而得名;拱宸橋位於拱墅區北端,是杭州城區現存最大的石拱橋,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志;拱宸橋中的「宸」意為帝王宮殿,高大的拱形石橋,象徵對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橋由此而得名。

3、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西部,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總面積312.43平方千米,因境內有西湖而得名。

4、濱江區,隸屬浙江省杭州市。位於錢塘江下游南岸,東、南面與蕭山區接壤。西、北瀕錢塘江與西湖區、上城區隔江相望,總面積72.2平方千米。

5、蕭山區因境內有蕭山而得名;《漢書·地理志》余暨縣名之下已有記載,當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戰敗,率領剩下的兵卒停留於此,四顧蕭然,故稱此山為蕭然山,亦名蕭山。

6、餘杭古稱「禹杭」,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於杭州市東、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聖地」——良渚古城遺址所在地。

7、富陽原名富春,置於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縣,因東晉太元十九年(394年)為避簡文帝生母宣太後鄭阿春諱,更名富陽,以縣治在富春江之北得名。

8、臨安原名臨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分餘杭縣西部地立臨水縣,為臨安建縣之始,因崗為城,臨猷溪水,故名臨水。

9、臨平之名的由來,最為流傳的說法是宋高宗從故都開封逃至杭州時遇到追兵,在丘山(即臨平山)躲過一劫;於是,臨平與臨安一樣,都被寄予了「臨時平安」的寓意。

10、錢塘區因杭州古稱而得名,杭州古稱錢塘。秦統一六國後,「廢分封,行郡縣」,在今西湖區置錢塘縣,屬會稽郡。

11、建德,浙江省轄縣級市,由杭州市代管,地處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與金華市浦江縣接壤,南與金華市蘭溪市、衢州市龍游縣毗鄰,西南與衢州市衢江區相交,西北與淳安縣為鄰,東北與桐廬縣交界,總面積2314.19平方千米。

12、桐廬縣,是浙江省杭州市轄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中部低山丘陵區,分水江和富春江交匯之處,四面環山,中部為狹小河谷平原,其間丘陵錯落。

13、淳安縣,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浙江省西部、杭州市西南部丘陵山區,地理坐標介於北緯29°11′~30°02′,東經118°20′~119°20′之間。東臨杭州市建德市,南交衢州市衢江區、常山縣、開化縣,西靠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歙縣,北接杭州市臨安區、桐廬縣。

以上內容參考:杭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域

㈤ 杭州有哪些縣

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餘杭8個區,臨安、富陽、建德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

㈥ 杭州下轄哪些縣市區

杭州市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蕭山、餘杭、富陽、臨安10個區,建德1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全市有190個鄉鎮(街道),其中鄉23個、鎮75個、街道92個,居委會1206個、行政村2011個。

杭州為浙江省省會和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交點和「網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杭州發展簡介。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上內容參考杭州市政府——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