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精裝限價是最高單價嗎
是,限價上調高至2000元/平方米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掛出的第三批集中出讓土地公告顯示,包括杭州艮北、蕭山經開區、運河新城等13個板塊限價上調,漲幅在200-2000元/平方米。關於限價上調的原因,在杭州問政平台上,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給出回答:為逐步消除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差、抑制投機炒房,結合杭州房地產市場實際和板塊實際,杭州市適當調整了部分板塊限價。
此前,杭州市一二手房價倒掛差距大、公寓價格高於住宅價格是杭州樓市的主要特點。如,杭州濱江區臻奧院一二手房總價差額約2000萬元。巨大利差滋生出許多亂象,部分購房者在搖號上通過「代持沖嘩」繞開搖號規則或購房材料上弄虛作假。
其次,限價的上調與政府對板塊的市場預期有關。此次上調的艮北新城、蕭山市北、大江東、蕭山蜀山等板塊屬於成長潛力較高的板塊。
以臻裝限價為44400元/平方米的艮北新城牛田單元R21-12地塊為例,位於杭州上城區,可建面積近好判並15萬,是艮北待推宅地中體量最大的一塊地。其緊挨的錢江新城二期的兩宗地塊在今年5月已經確定了66000元/平方米、67500元/平方米的新房限價。
在板塊規劃上,在江干區最新的《江干分區規劃(2017-2020年)》中,艮北新城作為重點區塊建設之一,定位為杭州的地鐵之芯、公交社區和隱謐之城。將重點提高公共服務配套質量,接軌國際,打造「小而精」現代化國際社區。
有購房者擔心引起新一輪價格上漲,中原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對此表示,限價上漲主要是為了市場的維穩,不會引起房價的過度上漲。
房企利潤空間打開 提高拿地積極性
在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公告中,除限價上調,部分地塊的起始樓面價也出現下調,封頂溢價率從15%降至10%。「主要是為了讓利房企,讓市場主體保持活力」,盧文曦表示。
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稱,其中有地塊起價較上一次掛牌下降了約10%,相當於打了9折。隨著此次掛牌地塊新房限價上漲和地價的回調,地塊的利潤率也隨之升高,房企能得到相對可觀的投資回報。
回望杭州第二輪集中供地,多數房企「躺平」,17宗土地終止掛牌,10宗競品質地塊9宗流拍。除房企資金受限外,無利可圖也是企業棄拍的主要原因。根據浙報傳媒研究院對十幅」競品質「地塊的初步測算,以底價拿地的情況下,一半地塊預計將虧損,最高利潤率不超過4%。
土地的冷傳導到市場端,10月杭州樓市降溫明顯。新房上市速度減緩,10月新建住宅價格延續9月下滑趨勢,環比下跌0.09%,跌幅較上月擴大0.02個百分點。二手房市場連續3周出現簽約套數不足1000套的情況,成交量再創年內新低。
盧文曦認為,再不給房企一點信心,第三批集中供地恐繼續出現流拍。
某知名房企投拓人士表示,限價上調和地價回調讓開發商的利潤有了保證,再加上友跡杭州市場比較健康,產品流速有保障,確實可以增加部分國企拿地意願。但民企不太確定,還需根據自身情況、以及金融端、需求端情況的改善程度
『貳』 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降低報名門檻,房企參與度提高
浙江省杭州市11月20日發布第三批土地出讓公告 ,合計推出35宗地塊,合計出讓土地面積176.21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為416.07萬平方米,起始總價為712.92億元,將於12月21日集中出讓。
澎湃新聞注意到,較第二批集中供地,杭州放寬報名資格、競品質等要求,同時下調了部分地塊的出讓單價,並上調部分地塊的項目預售價格。
報名資格放寬:不限報名數量,不再限制開發資質年限
出讓文件顯示, 較第二批集中供地,第三批集中供地不再限制房企最多報名5宗非競品質地塊。僅要求,同一集團成員企業不得同時報名競買(含聯合競買)同一地塊;同一集團成員企業包括但不限於:與集團公司存在關聯關系的公司(含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
對於開發資質,第二批集中供地要求競買人必須具備一年以上房地產開發資質;本次集中供地,僅杭政儲出[2021]37號地塊和杭政儲出[2021]51號地塊要求相關部門認定的競買資質,其餘地塊均要求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不再要求年限。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有浙江本地房企在第三批集中供地中合計報名10宗土地。
另有房企人士說,這些舉措可能對有些房企不構成限制,但就規則本身而言,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土地競買中的對規則的調整,對房企來說是積極的,如果想多參與也是可以的。
降地價、提房價,房企參與度提升
多家房企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此次掛牌的部分地塊降低了地價、提高(未來樓盤)售價。本批次地塊的最高溢價率為10%,較第二批非「競品質」地塊的溢價低了5個百分點。
當土地競價未達到上限價格時,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當土地競價達到上限價格時,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在此價格基礎上通過線下公開搖號的方式確定競得人。
不再「競品質」,改為「定品質」。此前,杭州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試點的10宗「競品質」地塊全部流拍,在品質方面,第三批集中出讓地塊均設置成「定品質」,取消現房銷售條款,品質標准由政府制定。
部分地塊的銷售限價上漲200元-2000元/平方米,漲幅約5%;部分地塊地價下調,主城地價降幅約13%-18%。
漲幅最多的為杭政儲出[2021]47號地塊,該地塊出讓文件顯示,地塊所建商品住房毛坯銷售均價不高於36000元/平方米,且毛坯銷售最高單價不高於39600元/平方米。如實施裝修銷售的,裝修價格不高於4000元/平方米。
以此推算,該項目建成後的精裝修價格最高均價為40000元/平方米,較該區域此前的最高38000元/平方米上漲2000元/平方米,漲幅約5.26%。
同時,杭州恢復「勾地」,勾地保證金僅是起始地價的10%,較正常參與支付的20%保證金減少一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企的資金壓力。
多個舉措之後,杭州地塊的參與度提高,據第三方研究機構中國研究院的數據,最受房企追捧的拱墅區橋西拱宸橋單元GS0609-12地塊,申請勾地的房企達到10家。
房企人士:第三批地塊的利潤很高
房企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報名參拍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的房企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公司判斷政策見底,市場仍未見底,在投資拿地上有所放鬆,但整體還是十分謹慎的。公司在杭州儲備不多,處於需要補貨的階段,杭州是安全性和流速都不錯的城市,所以也是公司最早「放鬆」的城市。
另一家參與杭州市土地競買的房企人士表示,此前市場下行,對於拿地公司持觀望態度,隨著一些積極信息的釋放,對於市場的看法有所回轉,仍會考慮投資杭州等一二線城市的綜合物業。
一位長期關注杭州房地產市場的房企人士表示,現在是拿地的好時機,我們對此次推出的地塊進行了測算,即使是所有地塊達到政府設置的最高限價,凈利潤仍有10%,最高的約15%,這是很高的利潤水平,是首批供地時大家不敢想的水平。
『叄』 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19宗地收金431億,濱江連奪3宗地
新京報訊 (記者徐倩)9月15日,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結束。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當天出讓的19宗涉宅地塊全部成交,成交總價430.6億元,平均溢價率5.13%。其中,有8宗地塊競價達到上限進入線下一次性報價階段,有9宗地塊底價成交。
中指研究院浙江分院常務副總高院生點評稱:「杭州本次供地推出量雖然較少,但保持了比較火熱態勢,推出的19宗地塊有8宗競價達到上限進入一次性報價階段,佔比達42.1%,土拍表現依舊搶眼,表明房企也對杭州的土地市場普遍看好。」
濱江搖中3宗地,綠城70億拿下慶隆宅地
據悉,杭州本次出讓規則沿用「限房價、競地價、定品質、線下一次報價 搖號」的方式,一次性報價階段確定報價第二高者為競得人,若有2個及以上競買人投報金額第二高報價的,通過現場搖號方式確定競得入選人。
在當天上午的土拍結束後,有8宗地塊競價達到上限進入下午的線下一次性報價階段。其中,在上午並未出手的濱江集團「獨中三元」,成功搖中3宗地塊,是下午拿地數量最多的房企,耗資69.1億元,拿下的地塊包括了熱門的四堡七堡單元15地塊、四堡七堡單元39地塊和牛田單元14地塊。
與此同時,杭州本土龍頭房企綠城集團以總價70億元競得慶隆小河單元宅地。該地塊在一次性報價環節便已成交,共4家單位進入報價環節,但只有2家遞交報價,最後在與濱江集團的較量中,綠城集團險勝。
此外,綠城小鎮競得餘杭區聯榮片區04地塊,總價10.9億元。該地塊同樣在一次性報價環節成交,未進入搖號。
三批次土拍熱度持續,競得房企多元化
從第三批集中供地競得的房企來看,浙江本土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其中,浙江本土中小房企杭州金穗、浙江傑立、浙江聖奧置業分獲一子;杭州地鐵開發以底價拿下兩宗地鐵上蓋物業綜合體項目;另外,外來實力房企招商蛇口、保利、華潤分別有所斬獲。
高院生點評稱:「本次土拍中,大型央企參拍積極,華潤、招商、保利等大型央企現身。同時,中建三局、建發、金地等均出手,但未能有所斬獲。而濱江、綠城兩大本土大佬依舊強勢出手斬獲頗豐,此外,多家本土中小房企也成功撿漏。」
總體來看,此次杭州第三批供地依然延續了前兩輪的熱度,平均溢價率5.13%,進入到線下報價的地塊佔比達42.1%,相比第二批次擴大15.4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杭州今年共計出讓了124宗地塊,成交率100%,在重點城市土地流拍率高企的市場環境下,杭州土地市場走出了「獨立行情」。
杭州近年來集中供地情況列表
供圖/中指研究院
「本次杭州三批次集中供地土拍熱度相對較高,房企的參與度也較高,尤其是熱點地塊各類企業參拍都非常積極。由此可見,市場下行期,杭州作為全國為數不多市場韌性仍較足的城市之一,備受房企青睞。另一方面,各板塊土拍行情跟著新房行情走,板塊分化明顯,錢二、申花、濱江等新房中簽率較低的板塊,房企補倉意願強烈。未來較長時間內,土拍行情將延續分化特徵。」高院生表示。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
『肆』 杭州官方上調新房限價
原標題《杭州官方上調新房限價 開發商說「有利潤保證,才能更好地提升樓盤品質」》
杭州13個板塊新房限價上調,最高的漲2000元/平方米。
上周六,杭州第三批集中出讓地塊正式掛牌,共包括35宗地塊(含1宗租賃用地),其中過半數為主城區優質地塊,預計於12月21日集中出讓。此前的傳聞也得到證實——杭州原有新房限價體系被打破,多個板塊限價普漲,部分區域漲幅不小。
隨著這批地塊的掛牌,相關限價情況及土拍規則變化也正式公布。
其中,規則里明確恢復預勾地制度,減輕房企拿地負擔;取消「競品質」,改為「定品質」,即由政府規定品質要求,房企承諾按要求建設,不太受房企歡迎的「現房銷售」試水舉措徹底消失。
與此同時,「杭州上調新房限價」也一度沖上微博同城熱搜榜第一。
房企有了利潤空間
此前,一份由杭州住房保障和市場管理局印發的《關於第三批宅地房屋銷售限價調整的函》在網上流傳,對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32宗宅地的房屋銷售限價、毛坯最高銷售單價和最高裝修價格作出調整。部分地塊的新房限價有所提升,地塊起價較此前第二批掛牌時的地價有所下調。
克而瑞數據顯示,杭州13個板塊的限價得到提升,包括艮北、運河新城、蕭山經開區、筧橋、丁橋等,漲幅在200-2000元/平方米之間。
今年10月,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17幅土地終止出讓。首次試水的10宗競品質現房銷售地塊「全軍覆沒」,沒有開發商願意接,原本計劃分兩天進行的土拍,一天內就匆匆結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杭州本次放寬土地出讓條件,與其在前一輪土拍中「陡然遇冷」不無關系。
此次在規則層面多維度降低了土拍門檻,包括放寬房企准入標准、取消現房銷售、下調溢價率等。恢復了預勾地制度,減輕了房企拿地負擔。
張波表示,「一升多降」之下,房企拿地利潤空間得到明顯提升。房企報名較二批次集中供地積極許多,三批次集中土拍大概率將有所回溫,屆時也將呈現不少看點。
調低土地的起拍價以及調高未來的售價,都是根據當下市場形勢,結合房企實際情況作出的適度調整。對於杭州來說,第三次集中供地較為重要,一方面今年供地計劃距離既定規劃還有一定差距,土地出讓任務較重;另一方面由於第二次土拍流拍數量較多,對本次土拍難免會形成一定影響。因此,從第三次土拍來說,整體門檻有所降低,會更有利於提升房企拿地的積極性。
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猶在
不過,盡管限價上調,供給端的問題得到逐步改善,但需求端依然得不到滿足,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沒有因此得到全面彌合。
一位品牌房企的杭州區域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土地起始價下調以及新房限價的上調,都給開發商留出了更多利潤空間。有利潤,開發商才能更好地提升樓盤品質,讓真正願意房住不炒的購房者們,住上更高品質的房子。
該負責人表示,下調地價上限的,是讓市場不會出現高價地王。從此,市場情緒會更穩定,大眾對未來房價的預期閾值會隨之降低。這又是打消炒房獲利念頭的手段。
目前,在杭州的新房市場上,200萬元左右是入門級純剛需水平,也是新入杭州的購房者的主流需求。
以申花核心區為例,該區域的限價漲到了5.5萬元/平方米,而該區域目前的二手房均價已經突破6萬元/平方米,價差依然存在。再如艮北新城,該區域的普遍二手房價已經在5萬元/平方米,哪怕新房限價從兩年前的4萬元/平方米跳到現在的4.4萬元/平方米,價差依然明顯。
哪怕是「門檻級」的大江東,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也存在著數千元價差。
除了價差大的區域,其他如筧橋、崇賢、小和山等,價差相對較小,但大部分板塊,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依然存在著比較大的鴻溝。
張波表示,只有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沒有那麼大了,紅盤才能從市場上隱退,新房市場的熱度才會慢慢下去。隨著第三批集中供地的推行,杭州樓市明後的年供應量有了保障,也打消了大眾對未來供應不足,可能要漲價的心理預期。
有購房人告訴記者,他們覺得是好事,至少能夠適當地消除一二手房價格之間的鴻溝。
「如果對開發商限制太多的話,他們就沒有意願拿地,那我作為消費者來說,就沒有好的項目可以買了,因為杭州的問題是一二手倒掛太厲害。」
另一位購房人則表示,杭州的新房真的太難買了,已經受夠了動不動就來個萬人搖,很多炒房者都是沖著一二手倒掛去的,讓他們這些真正想買房的剛需苦不堪言。
還有購房人告訴記者,小區的房子一下又漲了20萬元,調高新房限價,意味著二手房價格水漲船高,所以這個政策對於剛需人群來說並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