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帝愛外商貿怎麼樣
擴展閱讀
杭州在蘇州哪個位置 2024-03-28 19:04:47
福州美特斯專賣店在哪裡 2024-03-28 18:43:48
上海郵幣卡市場在哪裡 2024-03-28 18:24:45

上海帝愛外商貿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9-26 12:12:24

『壹』 瘦人金樂健體沖劑,用過的人有么

還可以,我用過一療程增重7斤左右,一碼歸一碼說,劉俊升畢竟是專業增重顧問,金樂健體也畢竟是葯監局批的,效果這方面確實還可以,另外我不是托,我是親身經歷過的,該說我都說了,信不信由你們自行判斷

『貳』 隋煬帝究竟犯了哪些錯

1、澤被後世

隋煬帝的罪狀之一就是修建了功在千秋的大運河。他征發河北民夫一百餘萬,用了數年時間,利用天然河流和舊有渠道,開鑿了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餘杭(杭州)的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貫通,南北航路自此連為一體。大運河自修成後便成為溝通中國南、北兩域最重要的水上運輸要道,日運財貨百萬,惠及兩岸千年,為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時至今日仍在發揮著重要的航運價值。

大運河全長五千多華里,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工程之一,同長城一樣,都堪稱是華夏百姓靠人工構築的奇跡,對中國歷史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對華夏文明來說,其意義遠比長城更為重大。從宏觀上看,大運河將黃河流域這個政治中心與已經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連接起來,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極大地促進了江南、江北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發展,令兩個流域的文明逐漸融為一體,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融合,大大增強了華夏內部的凝聚力,在鞏固並加強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意識方面居功至偉。

隋煬帝修大運河的舉動雖然給當時的河北百姓帶來了沉重的徭役,但利在千功萬代,論起對華夏文明的貢獻,後人少有能與之比肩者,可謂弊留當代,功在千秋。運河修好後,在之後的幾百年間還有效地分流了黃河水患,直到宋代發大水時,這條千里隋堤還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唐人皮日休曾寄宿汴水河畔,見運河之上船隻往來絡繹不絕,貨船遊船如織,天下繁榮興盛與此河密不可分,便做了一首《汴河懷古》,以評述大運河開鑿之功過。此詩一成,天下傳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不僅盛贊大運河對後世的積極意義,更將隋煬帝大修運河的歷史功績與大禹治水相提並論,評價可謂極高。而所謂的「水殿龍舟事」,是指皮日休認為隋煬帝修大運河並非為了百姓安樂,而主要是希望乘龍舟去江南享樂,這卻是皮日休在唐廷輿論的誤導下產生的錯謬見解了。

2、丹心一片

隋煬帝力主開鑿大運河,真正的動機有三點,都是為了國家和百姓的長遠利益,而絕非為了自己享樂。然而由於李唐王朝十分成功地對他進行了醜化,加之一些別有用心的偏頗誤導,當今大多數人根本不清楚大運河對後世中國的繁榮穩定有著何等深遠的意義,也不知道這項工程給華夏大地上歷代千萬百姓帶來了1400多年的好處,更對楊廣排除萬難,不顧各方阻力堅持去修大運河的偉大魄力和長遠眼光視而不見,反倒把大運河視為勞民傷財的暴君工程,認為楊廣根本就不該推行,這無疑是非常不客觀公正的一種認知。其實在之前的各個朝代,大罵隋煬帝者都不乏其人,很多大運河的受惠者非但對隋煬帝沒有絲毫感激敬佩之心,還把他建大運河的初衷曲解為巡遊享樂,文人墨客們一邊泛舟運河,賞景吟詩,一邊在享受大運河之便的同時,高聲詈罵隋煬帝這個建造者倒行逆施、不恤百姓,其「端碗吃飯,放碗罵娘」的無恥做派實在令人齒冷。

隋煬帝在初登帝位後雄心勃勃,頗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開疆擴土之外,對內更希望長治久安。在他看來,中國在之前已經歷了太久的南北分裂,人心已散,國家的歸屬感不強,只有將南、北融為一體,才能有效地防止日後再行分裂,令華夏大地再次陷入內亂之中,給北方外族入主中原造成機會,再次上演「五胡亂華」時百姓民不聊生的慘劇。而在楊廣看來,修建大運河正是融匯南北最有效的方法。事實也證明,隋煬帝的眼光非常准確,在幾大水系串通後,極大地增進了江南和江北在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系,更大大促進了各民族間的融合與交流,在中原文化被帶到更北方和南方的同時,也把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和南方的水鄉文化引入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後來甚至還惠及到國際交流。除了迅速破除了南、北百姓心中的隔閡外,大運河還大大提高了運送軍隊和補給至任何有潛在反抗危險地區的能力,加強了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統治。自大運河修成之後,北方的都城才能徹底將南方疆域納入王朝的統治,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這無疑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進步。

隋煬帝開鑿運河的第二個動機是希望通過強化南北運輸能力來提高國家整體的經濟水平,大幅改善民生和國力;同時還寄望於「以點帶面」,帶動運河沿岸的發展,這兩點後來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眾所周知,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人類文明向來是依河而興,大運河出現後,直接導致了幾十座沿河的城市拔地而起,直接造就了揚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陽、開封)、北京(含天津)這些大都市的出現。近千年來,這些城市在中國歷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華夏後續的影響既深且遠,這都是拜大運河所賜。北宋時的汴梁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城內有數十萬駐軍、數百萬戶居民,每日所需的物資是個天文數字,這全靠汴河運輸才能支撐。而汴河就是隋朝時開掘的通濟渠,當時全國最富庶的東南六路的漕運皆靠此一渠。

隋煬帝開鑿運河,除了目光長遠,欲建立澤被後世百姓的善業之外,還有第三個重要的目的,即要把江南的糧食大批運往北方,以便用來征伐遼東大國高句麗。高句麗是當時大隋東面第二強大的鄰國,屢屢犯境燒殺搶掠,在隋朝打服了突厥,並成功讓其分裂之後,高句麗就變成了隋朝的首要大患,徹底征伐高句麗也就成了隋唐年間中原帝王的必修課。早在開皇十八年,隋文帝楊堅就曾遣高穎率三十萬大軍東征,但因軍糧不濟,敗於堅城之下,三十萬將士埋骨荒野,歸來者尚不到三千。有鑒於此,隋煬帝在立下征伐遼東的國策後,便將打通南北水運,保障軍糧補給當成了必須實現的准備工作,南、北同時開工,耗時數年,終於將揚子江、淮河、黃河、滹沱河、桑乾水等天下大河連為一體,徹底解決了「南糧北送」這一難題。

隋煬帝推行大運河工程主要有三個動機,這三點最終都實現了,大運河也確實澤被後世,造福萬民,但為華夏百姓立下蓋世奇功的楊廣卻最終身敗名裂,被後人唾罵千載,這未免令人感到頗為心寒。在如今的辦公室文化中,一向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無錯」,屍位素餐混日子者逍遙自在,毫無風險;做實事者反倒常因百密一疏,做事未達完美而被眾多無所事事的閑人痛斥指責,甚至最後因之丟官受責,這無疑與過去達成了一種古今怪誕文化的統一。

當然,除了希望能讓大隋變得國富民強外,楊廣大修運河也未嘗就沒有半點私心。以他素來重視身後名的性格來看,很可能也希望藉著大運河這個澤被後世的工程在史書上留下千古英名。

3、眾口鑠金

隋煬帝執政共十四年,與大多數人印象中不同,在前一多半的時間里,他都堪稱是一位勤於政事的君主。楊廣很少呆在京都的皇宮之中,更不會把精力放在與妃嬪嬉戲之上,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到了在全國各地巡遊視察之上。隋煬帝在即位的第三年便北巡榆林,直至突厥啟民可汗的大帳;第四年又出長城,巡行塞外,直至五原;609年,他西行到張掖,接見了許多西域國家的使者;615年又北巡長城,威懾北胡,足跡可謂踏遍了西北各處。

楊廣四處巡行並非為了遊山玩水,而是希望沿途了解各地的風土民情,好讓自己能夠了解國情,合理執政,不為手下臣屬所蒙蔽。其中一些巡遊還伴隨了開疆擴土,揚大隋國威,強化國防,在政治和軍事上威懾周邊各種勢力等目的。此時的楊廣雄心勃勃,眼光長遠,態度積極,處處表露出一種明君的氣象。歷數各朝君王,有幾個皇帝肯為了國家的穩固發展而如此不辭勞苦?又有幾個皇帝能在那個只有木輪車的年代,不畏艱辛地親徵到青海、蒙古、遼東等塞外苦寒之地呢?

然而在大唐建立之後,楊廣四處巡行的勤政表現卻被新朝刻意醜化,竟然將他的初衷歪曲成了性喜游樂,進而又變成了他勞民傷財,為了自己玩樂而不顧百姓死活的鐵證。令人遺憾的是,如今這種荒誕不經的說法居然已經成了主流言論,令大多數人都深信不疑。

其實這種詆毀的破綻非常明顯。就以西巡張掖而言,主要是為了打通絲綢之路,有著鮮明的開疆擴土、經營商貿的動機,又豈能偏頗地歸結為遊山玩水?而且西部大漠邊關的環境惡劣,當時的交通又極其不變,根本就不是游樂的好地方,楊廣不瘋不傻,跑那兒遊玩做什麼?其實隋煬帝在歷次巡遊中歷經了不少艱難和危險,曾在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的峽谷中遭遇暴風雪,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大都失散,楊廣自己也吃盡了苦頭,狼狽不堪。而615年北巡長城,則是因為之前征遼失敗,所以希望藉此激勵軍隊和百姓的士氣,完全是一腔為國之心。此行艱難危險,最終楊廣還被數十萬突厥大軍圍在雁門,差點作了俘虜。可如今有些人居然說他這次巡遊是為了去塞外遊玩賞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哪個皇帝會到危險的邊界上遊玩賞景呢?腦子進水了不成?顯而易見,為了糟蹋楊廣的名聲,很多人已然連臉都不要了。

詳查歷史,隋煬帝四處巡遊的初衷在《資治通鑒》中可略見端倪。在開鑿江南運河的前一年,隋煬帝曾對給事郎蔡征說:「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蔡徵答道:「此其所以不能長世。」這則對話其實已經將隋煬帝一生中很多重要舉措的動機都說得非常清楚了,楊廣不願意成為「坐深宮」的庸君,更不願效南朝的「亡國之君」,而是想從根本上解決之前王朝「不能長世」的問題,所以才不辭辛苦地四齣巡狩,希望遵循「天子有巡狩之禮」的古訓,更好地履行帝國天子的職責。

4、積毀銷骨

隋煬帝雖然不是因為想去江南遊玩而修了大運河,但他確實在大運河修好後,兩次乘船沿運河巡遊了江都,沿途征發船隻數千艘,還動用了數千纖夫,規模宏大。這兩次並不儉省的運河之航後來成了他勞民傷財的罪證,攻擊他的人據此指責他巡遊江南完全是為了享樂,一些無良學者甚至還據之推出了另一個更為荒誕的觀點:隋煬帝大修運河就是為了去江南享樂,因為只有行水路才能避免車行勞頓。

其實隋煬帝沿運河巡遊江南,其核心目的並不是為了享樂,而是要沿途檢閱運河工程,觀察周邊城鎮崛起的情況,定下之後的配套建設方案,可謂憂國憂民,頗具責任心。一些別有用心者將他巡遊江南的動機刻意曲解為貪圖享樂,實在是一種罔顧事實的惡毒中傷。楊廣在即位之初曾遠赴西域、蒙古和遼東,跋涉於酷熱的大漠和寒冷的戈壁之中,他那時又何嘗有過半點畏懼艱苦路途之心?從楊廣前半生的舉動可以明顯看出,他根本就不是那種把享樂放在第一位的帝王,他那幾次塞外之行去的多為偏遠閉塞的不毛之地,環境艱苦,根本就與貪安享欲掛不上勾。如果楊廣巡遊天下只是為了玩樂,他又怎會不明白去江南要比塞上爽得多呢?

事實上,大部分譴責隋煬帝修大運河的人並不知道,修大運河的首倡者其實並非楊廣,而是一向以勤儉愛民著稱的隋文帝楊堅,隋煬帝不過是繼承並發揚父親的遺願而已。楊堅於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督建了長約150多公里的廣通渠,史書上卻也沒有人譴責過他不恤百姓、勞民傷財,只是一味誇贊其治國有方,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楊廣推行大運河工程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正確決策。

當然,隋煬帝不僅僅是繼承父志,他本人也非常重視大運河的長遠意義。楊堅當政時開國未久,以休養生息為主,修運河的規模不大;而楊廣在繼承了富庶的大隋後,覺得國力已經足堪承受,所以才擴大了工程規模。一部分人認為修大運河固然是件好事,但楊廣不顧現實,急功近利,導致百姓負擔過重,最終把一件好工程辦成了導致百姓民不聊生的惡政……這種看法其實是有所偏頗地。楊廣確實是一個不恤百姓的帝王,也確實為了能早日征遼而要求了較快的工程進度,從而給河北被徵集的民夫帶來了壓力,也因之累死、病死了不少民夫,但大運河工程的擾民程度其實遠沒有人們印象中那麼大,影響的也無非一二省的百姓,百姓服徭役確實增加了負擔,但也絕沒有想像中那麼嚴苛殘酷。比起三征高句麗時動輒征發百萬之眾,遠征千里,沿途屍骨無數,其擾民程度只不過是其零頭罷了。當時的大隋滅亡固然與修運河有一定關系,但還決計算不上是核心因素。

大運河之所以被盛傳勞民傷財,被後世很多人誤認為是導致大隋民不聊生的主因,就是因為李唐王朝刻意醜化了這項澤被蒼生的德政,並借誇大擾民程度的方法來醜化楊廣。其實楊廣在決定開運河時對局勢的判斷並不算錯,當時大隋的根基雖然虛浮,遠沒有表象上看起來那麼強,但國力已經足以輕松支撐起大運河這個工程。如果煬帝不征高句麗,或者說如果第一次征遼取勝的話,那僅僅是大運河工程根本不會動搖大隋的國本,反倒會在完成後很快帶來巨大的積極效應,令大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飛速的進步。這樣就算隋朝最終亡於門閥這個隱患,那也是數代之後的事兒了,楊廣此時也早就聲名穩固,因為修運河的巨大功勞和他之前的赫赫武勛,被後人譽為了千年一出的絕代明君了。畢竟各朝各代都只是醜化前朝的末代亡國之君,如果不是第一次征遼失敗,如果大隋不是因之而亡,那楊廣很可能在歷史上成為千古一帝,大運河也會成為他標榜千秋的驕人政績。

然而福澤萬民的大運河工程最終非但沒能給楊廣帶來好名聲,反倒成為令他身敗名裂的一項罪名,這種不公正的歷史評斷主要源自後世對他修運河動機的刻意歪曲。指責他修運河時急功近利、不恤百姓的說法雖然誇大了大運河給百姓的壓力,但總還不算太過離譜。可在一些野史、評書中,甚至承繼了唐初對楊廣的詆毀,赤裸裸地對他進行污衊,說他不顧江山和百姓死活大修運河,是因為夢見了江南的瓊花,急著下江南去觀賞;有的則說他貪淫好色,想去江南遊樂選美;更有一些人不遺餘力地開動腦筋胡編亂造,所言荒誕不經,居然把修運河的原因歸結為什麼「搜括江南財富」、「耀兵江南」、「挖掉王氣」之類,都是些毫無邏輯、毫無根據、毫不負責任的主觀臆斷。總而言之,竭力想將楊廣塑造成一個自私狠毒,僅僅為了自己沿途的舒適和游樂的享受,就不惜勞民傷財,搞得無數百姓家破人亡的殘暴君王。

其實這些謬論破綻鮮明,一看就是新王朝的勝利者在掌控了話語權後,對前朝皇帝的醜化。今人只要稍加思考便能明白,

把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動機歸結為去江南遊樂缺乏最基本的邏輯。如果楊廣僅僅是為了去江都賞瓊花才建大運河,那隻建通往江都那一段即可,又何必南北運河一同開挖,設立修建數條運河的規劃呢?而且這種「游樂說」也並不符合楊廣的性格,大運河的意義是如此深遠,楊廣又是一個如此虛榮好名,一心要做個名垂千古之英主的帝王,說他是為了能建功立業,名傳後世才不顧百姓負擔,堅持推行大運河工程,這還算符合這個人物的基本性格。說他是為了享樂而修運河,未免就把楊廣的雄心和氣度看得小了。

中國的歷史評論向不客觀,乾隆六下江南,其私游的成分比楊廣要濃郁得多,卻少有人詬病,而巡遊動機主要是為國為民的隋煬帝卻被罵得體無完膚。之所以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無非就是因為楊廣亡了國,而弘歷的子孫卻繼續統治中國,操控話語權罷了。「欲加其罪,何患無辭?」當把持歷史書寫權的人想要詆毀醜化一個人時,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曾為國家和百姓做過何等貢獻,都能輕易將其塑造成社會渣滓。哪怕這個人做過再多利國利民的事兒,都可以將其動機曲解為「主要是想滿足個人私慾」。其實在大運河修成後,享受其便利和舒適者成千上萬,楊廣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既然有便利的途徑,自然去江南時要順便利用,難道隋煬帝只有放棄便利舒服的水路,放棄沿途的考察,自陸路去江南,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么?

其實除了考察運河兩岸,順便了解江南的風物民情之外,楊廣巡遊江南也未嘗就沒有半點游樂之心;但就算有,也不過是附帶的因素。愛迪生也曾用過自己發明的電燈泡照明,難道我們也要將他搞這項發明的動機歸結為自己照亮方便么?如今人們無限誇大游樂在楊廣巡遊江南動機中的比重,甚至將其歸結為主要動機,完全沒有任何的依據,無疑是在試圖以偏概全,歪曲歷史。楊廣的南巡固然規模盛大,勞民傷財,但這不過是他性格中貪慕虛榮、喜歡鋪張、愛擺排場等因素發揮作用罷了,因此就妄然將他修建運河和巡遊江南的動機從為國為民貶低為貪圖個人享樂,進而將他的形象醜化為整日只思淫亂玩樂的人渣,未免也太不公正。而這種「成王」對「敗寇」十分惡毒卻又極其成功的造謠污衊,更是令筆者不寒而慄。

5、為人作嫁

沒有秦長城,就沒有漢王朝的繁榮。漢王朝在秦長城的箳籬之下快速完成了農耕文明的升級,國力大幅增長,最後在漠北擊敗匈奴,為漢民族取得了在遠東大陸的話語權,也擴展了漢民族的基本生存空間。

沒有隋運河,就沒有唐王朝的強盛。唐代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繼承了煬帝所開的大運河,得以將江南的財富和糧食快速而低成本地向黃河流域輸送,從而為還算不錯的「貞觀之治」奠定了基礎,更使得唐王朝能夠同時向遠東大陸的東北和西北地區同時派遣兩個世界級的遠征軍團,進而靠軍事勝利攫取了大量的國家利益。

可以說,正是這個讓大隋勞民傷財的大運河工程為唐帝國在世界上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本是世間常事。可嘆大唐這個「後人」卻不知廉恥地把功勞一把攬過,對大隋這個「前人」的付出和鋪墊視若不見,反倒一味去竭力誇大其不恤百姓的殘暴,勞民傷財的狠毒,其用心實是可鄙到了極處。

十、難辭其咎

隋煬帝楊廣一生固然為國為民做出了很多重大貢獻,曾一度展現出一代英主、千古明君之氣象,但由於門閥體制的桎梏和他自身性格的缺陷,到了治政的晚期,竟然走上了昏聵怠政的道路,令無數曾經欽佩景仰他的臣民大失所望。雖然大隋最終的崩塌是無數人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歸罪於煬帝一人,但作為帝國的最高決策者,對於大隋的亡國,以及百姓在戰亂中的流離失所,屍骨遍地,楊廣顯然都難辭其咎,毫無疑問應該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

十一、窮奢極侈

楊廣為人喜歡擺譜,好面子,愛搞排場,是一個奢靡浪費,崇尚浮華,揮霍無度的帝王。大隋朝連續三次伐高句麗無果,已然喪盡了威信,但到了這種時刻他還不知道善待百姓,反而聽信一些書生之言,大造宮室以示太平。極盡富麗堂皇之能事的觀文殿剛剛落成,就又建了儀鸞殿,並緊跟著下旨修建南方行宮,計十六座,極盡奢華。建造顯仁宮時,楊廣遣人大力搜羅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又下令各地貢獻草木花果、奇禽異獸。又將被楊玄感放火燒毀的龍舟重新修葺,比原來的更加富麗堂皇。還在東都西郊修造西苑,方圓達二百里,耗資極其巨大。

當然,在歷代君主中,如楊廣般大建宮室者比比皆是,倒也並非楊廣一人如此。楊廣固然奢靡,但在帝王中也不過中等,僅僅指責他揮霍無度,卻對其他奢侈浪費更甚的君王視若不見是不公正地。號稱千古明君的唐太宗也絕不是儉省之君,他大修宮殿,宮中多用金玉裝飾,靡費頗大,私造宮殿的數量規模更是隋煬帝的數倍。不過李世民運氣好,他搶到手的新帝國正朝氣蓬勃,大建宮室時天下太平,所以並無逼反百姓之憂。而楊廣在天下已亂後仍然不改奢靡,就不免失了審時度勢之明。況且李世民試圖營造納諫惜民的形象,所以在諫官的進言下,對自己勞民傷財的行為時常有所收斂,所以總體看來,他一生的奢侈鋪陳尚且要略遜於隋煬帝。

十二、不恤百姓

楊廣生性貪慕虛榮,每當其它國家的人前來朝拜,他便會產生一種極強的滿足快感,所以在親自遠征打通絲綢之路後,他便急急邀請塞外諸胡到中原來遊玩朝見。為了在周邊國家、部族面前充門面,炫耀大隋的富足,他還命令西域商人所過郡縣必須殷勤招待,沿途白吃白住,飯店酒肆不準收取分文,令沿途百姓不堪其擾。楊廣於公元610年正月在洛陽大擺百戲,迎接前來朝貢的西域商人,奢侈的慶祝活動長達一月之久,耗資無數。為了向外族炫示豪富,楊廣下令將洛陽的店鋪都用帷帳裝飾,把彩帛纏在樹上,結果西域人看後反而覺得不解:「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

大隋和西域商人的貿易原本應該是雙方互利地,但隋煬帝所做的卻是賠本的買賣,讓西域商人們免費吃飯,免費住宿,走時還給予很多的賞賜,用巨額國財換取自己大方仁厚的虛名,最終面子是賺足了,錢也賠老了。這其實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朝貢式貿易,小國前來朝拜,藉此從中華得到大量的金珠賞賜和急需物資,而中原帝王則得到萬國來朝的榮耀。

楊廣的朝貢式貿易使國家耗費了巨額錢財,百姓也因此負擔大增。在絲綢之路打通後,本應給百姓帶來極大好處,可在短期內卻反而給百姓帶來了負擔。隋文帝交到隋煬帝手中的大隋朝雖然號稱富庶,但卻只是國家儲備富足,與文景時期藏富於民不同,富得並不扎實。即使在三征高句麗之前,隋朝百姓的貧富差距也很大,底層百姓的日子十分清苦,缺吃少穿,所以楊廣這種借貿易之名炫耀自己文治武功,慷百姓之慨的做法讓人們心裡都不舒服。

犧牲自家百姓的利益,去博取外人的幾句稱贊,這充分暴露出楊廣不知愛惜百姓的特點。他是一位極富進取心的有為君主,卻絕非一個體恤民間疾苦的帝王,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過失,也是促成隋末亂局的重要根源之一。正是因為楊廣生具行事任性,不恤百姓的性格,才會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壓根兒不管百姓們能否承受,而其他廟堂重臣高高在上,也不會在乎底層百姓的死活,所以隋廷征發、聚斂無度,最終逼反了不計其數的老實百姓。在三次征遼的過程中,隋煬帝先後徵用了三百多萬民夫,很多人活活累死病死在路邊,全國大量地方出現男丁不足的現象,不得不靠婦女和老人來從事生產。一征高句麗失敗後,他在國力尚未恢復前就發動第二、第三次征遼戰爭,逼反了無數百姓,一個能顧惜子民死活的帝王不會像楊廣這么急躁。李世民征遼東一樣是兩次無功而返,李治即位後一時也無法滅掉高句麗,但李世民和李治比楊廣強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能忍能等,硬攻拿不下就持久地襲擾,國內不靖就立刻在遼東罷兵,緩解百姓的壓力,所以才能把對遼東的戰爭持續進行二十三年之久,最終滅掉高句麗,自己卻不會如隋朝般被大規模征發拖垮。

十三、役民過重

楊廣少年時雄姿英發,才華橫溢,頭腦精明,是一個生活態度積極,進取心十分強烈的人。他十四歲時就已經擔任大軍統帥的重任,領兵北征突厥,令塞外諸胡近十年不敢南下牧馬。十九歲時又率領數十萬大軍掃平南陳諸國,為大隋打下了大片疆土。那時的楊廣光芒四射,讓天下大部分賢才,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寒門才俊,都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才能夠順理成章、眾望所歸地取代其兄楊勇,從楊堅手中接過大隋江山。

楊廣心高志遠,懷抱天下,在主觀願望上極欲成為一代聖君。他素來崇拜秦皇漢武,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那樣的帝王,做出一番轟轟烈烈、名垂千古的偉大功業。在楊廣看來,不做出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留下千古之英名,就枉為帝王一場。

也正因有此遠大的志向,楊廣一直固執地踐行著自己的理念,不辭勞苦東征西討,還時常做出遺澤後世的壯舉。在登基之後,楊廣一度有所作為,開文館,禮儒生,令長安、洛陽一帶胡風盡去,文氣復興。又不拘一格選用良將,使得羅藝、麥鐵杖這樣出身寒微的人也能與世家子弟同列,一時麾下俊傑雲集。然後楊廣運籌帷幄,派遣將士擊敗突厥和吐谷渾,開疆擴土,又親征打通絲綢之路,他也因此被周邊各國尊為「天可汗」。可以說,楊廣的前半生英明神武,是歷史上少見的一代雄主。

然而楊廣自繼位之後,十幾年來幾乎每年都興兵討伐不臣之國,征突厥,伐契丹,討高昌,攻高句麗……一系列的戰爭雖然成功地開疆拓土,令四夷賓服,卻也把國力揮霍到了極限,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在沉重的兵役負擔下,他又同時修建大運河,進一步增加了百姓負擔。而真正致命的還是在這些基礎上的三次征遼,每次強行征發數百萬人,把大隋拖入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泥潭,民間怨聲載道,百姓不堪兵役之苦,為了逃避沉重的徭役而紛紛造反,一時盜匪蜂起,天下大亂。隋煬帝的過失就在於他志向過於高遠,太想建立偉業,證明自己了,於是試圖在短短十幾年間就做出許多成就,而這些大工程本該由幾代人來緩緩實現才穩妥,百姓才好承受。楊廣的急切之心和他不體恤百姓的性格結合起來,便造成了征伐無度,操之過急,役民過重,這也是隋末亂局出現如此之早,爆發如此洶涌的重要原因之一。

『叄』 石家莊好玩的地都有哪些

  1. 隆興寺

  2. 趙州橋

  3. 嶂石岩

  4. 天桂山

  5. 西柏坡

『肆』 世界上除了君主皇帝之外最富有的資本家是誰

中國歷史上六大首富 明代首富劉瑾(1452-1510)是個宦官,其巨額財產當然來自貪污受賄。當劉瑾最終因叛逆罪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查出家財高達1200萬盎司的黃金和2.5900億盎司的白銀。而明朝滅亡時整個國庫的白銀只有3000萬7000盎司! 」 清代貪官和珅當年的資產是朝廷年財政收入的十多倍,摺合人民幣可達3600億元! 四大家族之一的民國「首富」宋子文,是一位典型的的官商混合體。他的資產具體數目是個巨大的謎。 香港媒體刊文稱,不久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公布的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6名中國人,他們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不知外國人的統計資料是否准確,但這六人個個富可敵國卻是不爭的事實。追溯一下他們究竟是怎麼成為」首富「的?對於今人或許不無意義。 第一名 成吉思汗 蒙古國開國君主、原名鐵木真的成吉思汗(1162-1227),是我們都熟悉的。他的部隊野蠻殘酷,大規模屠殺居民、毀滅城鎮田舍,破壞性不言而喻。成吉思汗的財富主要是戰利品———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現在的中國、伊朗、伊拉克、緬甸、越南和俄羅斯、朝鮮等國,這大概是成吉思汗入選歷史上最富有的人的原因。 第二名 忽必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1260年即大汗位,建年號中統。經過四年的家族內戰,1264年獲勝並遷都燕京(北京),1271年建立元朝,為元世祖。他繼承祖父的資產———大批的國土、無數的黃金和珠寶,他在北京建造了世界上最奢華的宮廷,他的夏都避暑宮殿散發的珠光寶氣曾令馬可波羅嘖嘖稱奇。若問忽必烈究竟擁有多少財富?恐怕《華爾街日報》的當事人也很難釐清吧。 第三名 大宦官劉瑾 首富劉瑾(1452-1510)是明朝宦官,其巨額財產當然來自貪污受賄。當劉瑾最終因叛逆罪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查出家財高達1200萬盎司的黃金和2.5900億盎司的白銀。而明朝滅亡時整個國庫的白銀只有3000萬7000盎司! 劉瑾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來也凈身入宮當了太監。遂改姓劉,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有小皇帝寵幸,加上其極善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使其得以一路升遷,爬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劉瑾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朝中正直官員大都受他迫害。他引誘武宗沉溺於驕奢淫逸生活中,自己趁機專擅朝政,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這個「立皇帝」最終落個凌遲處死、千刀萬剮的下場,應了那句」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古訓。 第四名 寵臣和珅 幾百年後出現的「首富」和珅(1750-1799),是清朝大臣,又是一名超級巨貪。22歲時和珅到乾隆手下當侍衛,憑著英俊漂亮和甜言蜜語,很快成為皇上的心腹,並且娶了公主為妻。正因為和珅擅長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滿、好大喜功、愛聽諛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辦事,又善於斂財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別寵信,成為乾隆帝的唯一心腹和代理人。大權在握的和珅能輕而易舉弄到國庫的珍寶,還敢於將巨額軍餉裝入私囊。1799年乾隆駕崩時,在眾官強烈的「彈劾和珅」聲中,新皇帝將其繩之以法丟進死牢。如今北京還留有和珅府第,即北京後海的恭王府,內有「藏寶樓」。據說當年從這里抄出的金銀財寶、名人字畫和裘毛珍奇竟摺合白銀9億兩(當時朝廷一年財政收入才7000多萬兩白銀),僅金磚就有4288塊。按如今白銀開盤價,摺合人民幣3600億元! 第五名 商貿首富伍秉鑒 伍秉鑒(1769-1843),知名度不算很高。他與前四人截然不同,是唯一一個憑借商貿成為"首"的中國人。伍秉鑒的父親是被獲准與外國人交易絲綢和瓷器的少數中國商人之一。伍秉鑒20歲就接管了父親的生意。作為一名職業貿易人,他將大量的銀元借給外國商人以換取船隻出貨,其巨大財富就源於進口、出口和錢庄生意。當年清政府閉關鎖國,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廣州的「十三行」是當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外貿特區」,伍秉鑒即是「十三行」大老闆。 對外貿易的壟斷地位,加上行商的努力經營,十三行得以迅速繁榮起來。清政府從十三行處每年獲得的海關收入由起初的幾十萬兩上升到上百萬兩,十三行逐漸被稱為「天子南庫」。因此也造就了一批世界級的大富商,其中就包括當時的世界首富伍秉鑒。 盡管伍秉鑒與林則徐有一段是非恩怨,但他卻是一位慈善家,鴉片戰爭時曾慷慨捐資助國,當時伍秉鑒名聲遠播。他曾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債主,至今東印度公司會議室還掛著伍秉鑒的肖像。 然而,無論是2600萬兩白銀的家產,還是三品頂戴,都無法使他在大清王朝與歐美列強的夾縫中安身立命,更無法阻止戰爭和大清王朝的沒落。 第六名 民國首富宋子文 民國「首富」宋子文(1894-1971)是一位典型的的官商混合體。出身豪門的宋子文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憑借宋氏家族與孫中山、蔣介石的聯姻關系,宋一邊當著國民政府大佬,一邊從事各種金融交易。宋子文曾為其姐夫孫中山提供過革命經費,他創立了中央銀行,先後出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和外交部長、駐美特使。自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宋子文利用....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是控制中央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貨幣﹑公債以及通貨膨脹等手段掠奪財富﹐後以開設棉業公司﹑壠斷對外貿易等手段聚集錢財。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發國難財和戰後接收敵偽產業等辦法積聚起巨額財富﹐是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 宋子文曾將其大部分資產購買外國股票,包括美國通用汽車的藍籌股,大發一筆橫財!他利用....特權游刃有餘地發展官僚資本,與蔣介石﹑孔祥熙和陳立夫兄弟合稱「四大家族」。大陸解放前,宋將其名下大量財產轉移,其家人還在美國開了廣東銀行。據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宋家財產約在6億美元左右。另有報道稱:晚年居美的宋子文仍在炒股,但損失慘重,為彌補虧空,他曾將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豪宅以28萬美元做抵押;1971年宋去世時財產僅為100多萬美元。宋子文究竟擁有多少財產,今天仍眾說紛紜,難下定論。

『伍』 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是誰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正統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高宗李治時代,民間起義,曾出現一個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年—683年)、唐中宗時為皇太後(683年—690年),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改」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705年退位。
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祖籍並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本名不詳,14歲入後宮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賜名媚,人稱「武媚娘」。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後」。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後,臨朝稱制後改名曌。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改尊為「則天順聖皇後」。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聖神皇帝、則天大聖皇帝、則天大聖皇後」等。後世通常稱武氏為「武則天」或「武後」。
生平事跡
武則天,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於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其父以經營木材為業,家境殷實,富有錢財。隋煬帝大業末年,李淵任職河東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隋煬帝命李淵鎮守太原,曾提拔武士彠做了個行軍司鎧參軍。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後,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後,曾以「元從功臣」歷官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庫部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職。
武則天從小性格強直,不喜女紅且不習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了她的眼界和才幹。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則天長得明媚嬌艷,楚楚動人,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故稱武媚娘。武則天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亦有記載說為『見天子庸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有一次,當她聽說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獅子驄」的烈馬,無人能夠馴服,便主動對唐太宗說:「臣妾能制服陛下的這匹烈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鐵鞭,二是鐵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鐵檛擊它的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唐太宗乃愛馬之人,對她的馴馬方法甚不認同,只覺武才人很是霸道。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立。此後,在侍奉太宗之際,武則天和李治相識並產生愛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則天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發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這時,由於無子而已失寵的王皇後看在眼裡,便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則天便再度入宮。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則天生一女嬰,唐高宗視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後獨自前來探望女嬰,等王皇後離去以後,武則天發現女嬰已死。唐高宗得知後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兇手。侍奉宮女都一致訴說王皇後剛剛離開此地,武則天便也痛哭流涕,乘機歷數皇後的種種不滿。唐高宗聽後深信不疑,認定女嬰為王皇後所害,頓生廢立之心,同時也想借廢立皇後打擊權臣。於是,他便和武則天一起來到長孫無忌府第,藉飲宴刺探他的立場。在飲宴期間,高宗先是把無忌的三個兒子拜為朝散大夫,又賜給了大量金銀錦帛,接著再吐露打算廢立皇後的心意。但長孫無忌只是岔開話題,迴避正式的表態。唐高宗和武則天沒有達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宮。不久,武則天又指示她的母親楊氏到無忌處說項,但卻遭到無忌的嚴詞拒絕。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後與其母柳氏找來巫師,企圖用「厭勝」之術,將武則天詛咒而死。事泄之後,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將柳氏趕出宮中,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升為一品宸妃,由於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不能成事。
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等人得知唐高宗欲行廢皇後而立武則天的消息後,勾結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向唐高宗接連投遞了請求立武則天為後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廢立之意再次萌生。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績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後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後。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十一月初,武則天又派人將正被囚禁的廢後王氏和蕭淑妃各打一百棍杖,並割去手、足,投入酒瓮之中,還氣憤不過地說:「讓這兩個潑婦的骨頭醉死酒中。」王、蕭二人在酒瓮中哭喊了幾天幾夜,才氣絕而死。臨死以前,蕭淑妃大聲罵道:「阿武妖精,竟慘毒至此!願來世轉生為貓,阿武為鼠,我要活活將她喉嚨咬斷。」據說武則天後來在宮中禁止養貓,而且常常夜夢王、蕭二人披頭散發,在宮中作祟。所以,她在執掌朝政以後,就常住東都洛陽,終身不歸長安。
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則天又捏造罪名,將長孫無忌、於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反對武則天的大臣都被或貶或殺,一個不剩。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則天代理朝政。但武則天生性霸道,故每當決事,高宗每每受制於武則天,高宗非常不滿,於是在麟德元年(664年)與宰相上官儀商議,打算廢掉武則天皇後之位。但上官儀的廢後詔書還未草擬好,武則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來到高宗面前,追問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十二月,上官儀被逮捕入獄,不久,即被滿門抄斬。從此以後,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則天必在簾後操縱,天下大權完全歸武後掌握,甚至連生殺大事都由武後決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從命,所以,朝廷內外都稱為「二聖」。
乾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監國。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稱天皇,武後稱天後,名為避先帝、先後之稱,實欲自尊。十二月武後上表建議十二事:「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免除長安及其附近地區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場)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下)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 (喪服)三 年 (過去是一年)。十,上元(年號)前勛官已給告身 (委任狀)者,無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廩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提級)申滯。」高宗詔皆施行之。武則天能夠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辟,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所編《兆人本業》農書,頒行天下,影響很大。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
上元二年 (675年)三月,武後召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先後撰成《玄覽》、《古今內范》、《青宮紀要》、《少陽正范》、《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列女傳》、《內范要略》、《樂書要錄》、《百僚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且密令這批學者參決朝廷奏議,以分宰相之權,時人謂之「北門學士」。時高宗風眩更甚,擬使武後攝政,宰相郝處俊說:「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高宗才罷攝政之意。太子弘深為高宗鍾愛,高宗欲禪位於太子。武後想總攬大權,不滿於太子弘,剛好太子弘見蕭淑妃之女義陽、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而被幽禁宮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請出降,高宗許之。武後怒,不久太子死於合璧宮,時人以為武後所毒殺。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後。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韋後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不聽,武則天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治所在今湖北房縣)。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改國號為周。同年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駱賓王、杜求仁等以支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則天,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則天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銅制的小箱子),置於洛陽宮城之前,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同時,又大開告密之門,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陞官。如所告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同時,武則天又先後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獄,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於是在朝廷內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武後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諸王不自安,欲起兵對抗。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邪王李沖(李貞子),八月於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豫州刺史越王(唐太宗之子)李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應。武後分遣丘神績、魏崇裕擊之。琅邪王李沖起兵七日敗死;九月,越王李貞兵敗自殺。
這年命令僧懷義率領萬多人,毀乾元殿,建明堂,費時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有九條龍作捧著的姿態。上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又命僧懷義鑄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於明堂北建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這個大像。所花費用以萬億計,政府財政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後,武後大喜,命其石曰「寶圖」。之後武後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武後想殺盡李氏諸王,使周興等審訊之,迫韓王元嘉、魯王靈夔、黃國公撰、東莞郡公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等均被誅。
武後當政期間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共錄取進士205人,高宗武後統治期間共錄取一千餘人。平均每年錄取人數比貞觀時增加一倍以上。武後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在洛城殿對貢士親發策問,是「殿試」之始。是年遣「存撫使」十人巡撫諸道,推舉人材,一年後共舉薦一百餘人,武則天不問出身,全部加以接見,量才任用,或為試鳳閣(中書省)舍人、給事中,或為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試官制度自此始,時人有「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脫校書郎。」之語。武後雖以官位收賣人心,然對不稱職的人亦會加以罷黜;明察善斷,故當時的人亦樂於為武後效力。為獎勵告密,武後對告密者破例授官,以賣餅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無賴,因誣告舒王元名與恆州刺史裴貞謀反,被任命為游武則天擊將軍、侍御史。王弘義,以無德行見稱,告鄉里謀反,擢授游擊將軍、殿中侍御史。是年殺安南王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賢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殺戮殆盡,其幼弱倖存者亦流嶺南,又誅其親黨數百家。
今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指武後是彌勒佛下世,當代唐為天下主,武後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於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餘人,亦上表請改國號。武後准所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武後稱聖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氏,以皇太子為皇孫。立武氏七廟於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餘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同年九月,武則天派右鷹揚衛將軍王孝傑為武威軍總管,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赴西域征討吐蕃。十月,唐軍大勝,連克於闐、疏勒、龜茲、碎葉等安西四鎮,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守。
長壽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領請以銅鐵鑄天樞,立於端門外,以歌頌武後的功德。武後親題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天樞鑄造歷時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八面,每面各五尺,下為鐵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環繞之;上為騰雲承露盤直徑三丈,盤上四龍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羅造模,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領之名於其上。用銅鐵二百萬斤,「請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和孫萬榮率兵叛亂,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翙。武則天派將軍曹仁節、張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討。由於誤中吐蕃伏兵,全軍覆沒。接著,武則天再派武攸宜、王孝傑等率兵討伐,均大敗而歸。神功元年(697)四月,武則天又派武懿宗、婁師德、沙吒忠義率兵二十萬,討伐契丹。六月,孫萬榮兵敗被殺,契丹余眾歸降於突厥。
神功元年 (697年)武後使武懿宗審訊劉思禮謀反事,武魏宗說只要劉思禮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謀反,就免其死罪,於是劉思禮誣告宰相李元素、孫元亨等三十六家 「海內名士」,皆遭滅族,親舊連坐流竄者千餘人。時人以為武懿宗之殘暴僅次於周興、來俊臣。
是年,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武則天唯一的親生女兒),又欲誣皇嗣(睿宗)及廬陵王 (中宗)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打盡,使他可以繼位為帝。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發其罪行,下獄處以極刑。仇家爭食其肉,不一會就食盡。來俊臣凶狡貪暴網羅無辜,織成反狀,殺人不可勝計。「贓賄如山,冤魂塞路」,武後亦知天下憤怨,下令數他的罪狀,並沒收其家財。
聖歷元年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當太子,幾次使人對武後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武後猶豫未決,狄仁傑對武後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 (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後之侄,中宗、睿宗則武後之子)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祭祖於太廟;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祭姑於太廟者」。又勸武後召還廬陵王(中宗)。武後由是無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 乃召廬陵王還東都,皇嗣(睿宗)請遜位於廬陵王,武後立廬陵王為皇太子,命為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率兵擊突厥。武後信重狄仁傑,常謂之「國老」而不呼其名。狄仁傑好諍諫,武後每屈意從之。仁傑卒,武後泣曰:「朝堂空矣!」常嘆:「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和張昌宗侍側。宰相張柬之與大臣敬暉、崔玄暐、桓彥范、袁恕己等率羽林軍五百餘人,沖入宮中,殺張易之兄弟,武則天被迫傳位給太子李顯,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恢復唐國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同年十一月卒於上陽宮,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編輯本段]歷史作用
武則天為了掃清其登基稱帝的障礙,大肆誅戮李唐皇族勢力,唐高祖、太宗、高宗的子孫被其誅殺殆盡,甚至連她的六個親生子女中的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也成為她奪權斗爭的犧牲品。被她貶逐軟禁的廬陵王李顯(中宗)曾嚇得幾次欲尋短見。
武則天重用酷吏、實行恐怖政治。從臨朝稱制開始,武則天先後重用酷吏二十七人,以嚴刑峻法排除異己,其中著名酷吏多達十一人。武則天還在朝堂上設立銅匭(告密箱),大興告密之風,大批朝臣被無辜株連,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官員上朝如同赴刑場。酷吏中最血腥的人物是來俊臣,在其為官二十年間,經其手殺害的大小官員近兩千人,滅族一千零五十七個,其中有李唐親王、郡王、國公等幾十位,有宰相五位,有大將軍十幾位。由此可見,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其重用酷吏殺人之多!對官僚體系的沖擊之烈!
武則天改朝稱帝的原因大致有三個:一是權欲熾烈。二是提升個人地位。武則天從十四歲入宮受封為才人,直到太宗去逝,十二年間仍然是低微的才人,而與其差不多同時入宮且小兩歲的另一女人卻已升至正二品的充容。這一經歷難免不激起武則天攀登更高地位的慾望。三是受當時的文化氛圍影響。武則天出身庶族,其父雖然屬於開國功臣,但仍被世族們視為寒門微賤,受到歧視,太宗時成書的《氏族志》甚至沒有收錄武氏一姓。而武則天一旦成為皇帝,必然大大提高了其武氏家族聲望。
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官職都是世襲的,到戰國後期逐漸出現選拔官吏的作法。漢文帝時期開始採取察舉和考試並舉行的辦法選拔官僚。魏晉南北朝時,選拔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標准全憑門第出身,名門望族的子弟被選為上品作高官,庶族寒門出身的人只能被選為下品小官,以至於「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與世族相對的是庶族,又稱寒門,在政治上沒有發言權。寒門出身的人要想進入仕途,大多要依附某個世族,與舉薦者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舉薦制度下,一些世族往往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集團,左右政局,以至於改朝換代頻繁的南北朝時期,新皇帝的登基加冕儀式要由世族大姓主持,要獲得世族大姓承認,其皇位才具有合法性。
隋文帝於公元五九八年下令「以志行修謹(修養品性),清平斡濟(組織協調才幹)」二科舉薦官員,隋煬帝即位後又創置進士科,國家以考試的辦法以才取人,考取者就可以進入仕途。這就是我國的科舉制度的開始,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科舉就是國家設立科目,定期舉行統一考試,通過考試選取官員,這種作法也稱開科取士。李唐皇朝建國後繼承了科舉制度,但執行並不徹底。李唐皇朝初期的官僚制度採用舉薦與科舉並行的辦法,實際結果並沒有改變世族壟斷高官重位的局面,世族勢力成為籠罩在官僚體繫上層的堅冰。
武則天的所作所為打擊的主要對象是世族集團,為庶族出身的科舉入仕者攀登高位打開了通道。同時,在酷吏恐怖政治的頻繁打擊之下,高層官吏也頻頻更新,從而加速了官僚體系的新陳代謝過程,最終使科舉制度成為維持官僚體系正常運轉的主流機制。因此,武則在這一歷史變革中扮演的角色是劈荊斬棘的開路先鋒。
武則天也有不少消極的行為。她信圖、崇佛教、建寺院、築明堂、造天樞、鑄九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打擊政敵的過程中也不免濫殺無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在她統治時期盡管社會經濟有所上升,但逃戶問題已經日益嚴重,府兵制開始走向破壞。武則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緒及武攸寧等人,並大封武氏宗人為王。大臣吉頊等人深以嗣君之選為慮,武則天也感到作為女子,死後只能入李家宗廟享子孫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議,於聖歷元年(698)迎還廬陵王李顯,復立為太子。武氏晚年寵愛男妾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謚號
雖然唐室依照她的遺詔謚號,後來仍有數次修改:
中宗唐隆元年(710年),改為天後;
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為大聖天後;
延和元年(712年),改為天後聖帝,未幾,改為聖後;
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為則天皇後;
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後。
武則天著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四十六首,《全唐文》編其文為四卷。
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說:「漢之武帝、唐之武後,不可謂不明」,清代趙翼謂其為「女中英主」。
雜錄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時,有個天文師說,李氏江山會敗給一個姓武的人手裡。於是太宗屠殺武氏朝臣,卻沒想他身邊的武媚娘會稱帝。
相感測業寺時期,李治有次前往祭拜,看到武則天後便魂不守舍。當時,與蕭淑妃爭寵的王皇後,便趁此納武則天為自己派系,跟蕭淑妃對抗,最後兩人皆亡於武則天之手。
武則天稱帝後,亦有多名男寵。其中最出名者乃馮小寶(薛懷義),武則天後派他在洛陽東的白馬寺出家,法名懷義,但仍與武則天私通。某年盂蘭盆節,已逐漸失寵的懷義,為討武則天注意,火燒明堂,火勢蔓延整個洛陽。
武則天為了改革文化,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的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韓國,甚至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陸』 找找古代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

晏嬰「晏子相齊」 晏嬰(?一前500年),宇平仲,山東高密人,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司馬遷將其比為管仲,推崇備至,用「不辱使命,雄辯四方」八個字來形容他的外交活動。

張騫,漢武帝時期探險家,張騫,漢武帝時期探險家,公無前2世紀時,中原受到來自北面和西面山區匈奴部落的侵擾。他們攻打中原的農民,掠去他們的牲口,並且試圖鼓動人們反對中原的統治。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現今中亞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後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
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漢,直達現在的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的撒馬爾罕。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 後來是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漢武帝勵精圖治,「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於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形成了歷史上引人注目的群星璀璨的文化景觀,史稱「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在漢武帝時代的英雄譜中,張騫和蘇武的姓名位於前列
,誠如班固所說:「奉使則張騫、蘇武」,他們不辱使命,譜寫了全新的外交詩篇。

建元二年(前139),張騫受命率眾100餘人,出使大月氏。當時漢武帝聽說大月氏有報復匈奴之志,於是遣使前往,希望能夠形成合力夾擊匈奴的軍事聯盟。張騫西行途中遭遇匈奴人,被長期拘禁,10年左右才得以逃脫。他繼續履行使命,西越蔥嶺,行至大宛,抵達已經定居在今烏茲別克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因新居地富饒平安,無意東向與匈奴進行復仇戰爭。張騫只得東返,在歸途中又被匈奴俘獲,扣留一年多,乘匈奴內亂,方於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長安。張騫出行時隨從百餘人,13年後,只有兩人得以生還。他親身行歷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諸國,又對附近五六個大國的國情細心調查了解,回長安後將有關信息向漢武帝作了匯報。張騫的西域之行,以前後13年的艱難困苦為代價,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聞的豐富的關於西域的知識,同時使漢王朝的聲威和漢文化的影響傳播到了當時中原人世界觀中的西極之地。雖然不能說在張騫之前中土與西域沒有交往,然而他作為以中原大一統王朝官方使者的身份開拓域外交通通路的第一人,對於中西交通發展的功績,確實有「鑿空」的意義。
西南絲綢之路
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張騫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因為了解地理情勢,熟悉水草資源,他以行軍向導的身份,為遠征軍的勝利提供了交通方面的重要保障。加之此前有遠使絕國之功,張騫被封為博望侯。張騫又以對西域地區地理人文的熟悉,建議漢武帝聯合主要活動地域在今伊犁河流域的烏孫。漢武帝於是拜張騫為中郎將,率300人出使烏孫。張騫的副使還曾經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又獻馬報謝,後來終於與漢通婚,一起進軍擊破匈奴。漢軍擊破匈奴,打通河西通道之後,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張騫再次奉使西行,試圖招引烏孫東歸。這一目的雖然沒有實現,但是通過此行,加強了漢王朝和西域各國之間的聯系。

由於張騫的努力,西域與漢帝國建立了正式的聯系。此後,漢與西域的通使往來十分頻繁,民間商貿也得到發展。張騫在西域地區享有很高的威望。後來的漢使,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西域地區50國接受漢帝國的封贈,佩帶漢家印綬的侯王和官員多至376人。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罽賓、烏弋等絕遠之國也有使者頻繁往來,據說一時諸國「莫不獻方奇,納愛質」(《後漢書·西域傳》),於是「異物內流則國用饒」(《鹽鐵論·力耕》)。傳說許多西域物產,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都是由張騫傳入中土,這樣的說法未必完全符合史實,但是張騫對正式開通絲綢之路的首功,卻是不能磨滅的。

張騫在中亞的大夏時,曾經見到邛竹杖和蜀布,得知巴蜀有西南通往身毒的道路。「身毒」是印度的古譯名。漢武帝根據這一發現,在元狩元年(前122)派使者從巴蜀啟行,試圖由此實現和西域的交通。於是,漢王朝和當時稱作「西南夷」的西南地區滇、夜郎等部族的文化聯系逐漸密切起來。這條道路,有人稱之為「西南絲綢之路」
晏嬰(?一前500年),宇平仲,山東高密人,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司馬遷將其比為管仲,推崇備至,用「不辱使命,雄辯四方」八個字來形容他的外交活動。

折沖樽俎

春秋中期,諸侯紛立,戰亂不息,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何,但還是為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范昭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沖樽俎」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晏嬰的事跡。孔子稱贊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俎之間,而折沖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機謀的真實寫照。

出使狗國,故進狗門

晏嬰不但在迎接外國使節的時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國之時,每次也能態度決然,隨機應變,不辱使命。

春秋末期,諸侯均畏懼楚國的強大,小國前來朝拜,大國不敢不與之結盟,楚國簡直成了諸侯國中的霸主,齊相國晏嬰,奉齊景公之命出使楚國。楚靈王聽說齊使為相國晏嬰後,對左右說:「晏平仲身高不足五尺,但是卻以賢名聞於諸侯,寡人以為楚強齊弱,應該好好羞辱齊國一番,以揚楚國之威,如何?」太宰一旁言道:「晏平仲善於應對問答,一件事不足以使其受辱,必須如此這般方可。」楚王大悅,依計而行。

晏嬰身著朝衣,乘車來到了楚國都城東門,見城門未開,便命人喚門,守門人早已得了太宰的吩咐。指著旁邊的小門說:「相國還是從這狗洞中進出吧!這洞口寬敞有餘,足夠您出入,又何必費事打開城門從門而入呢?」晏嬰聽罷,笑了一笑,言道:「這可是狗進出的門,又不是人進出的門,出使狗國的人從狗門出入,出使人國的人從人門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來到了人國呢,還是狗國呢?我想楚國不會是一個狗國吧!」守門之人將晏嬰的話傳給了楚靈王,楚靈王聽罷,沉思了一會兒,才無可奈何的吩咐打開城門,讓晏嬰堂堂正正地進入了楚都。

霸業因時而興

晏相國來到了館舍,楚國大臣為他洗塵接風,席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楚國下大夫首先發言道:「齊自太公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足可以與楚匹敵。為什麼自齊桓公稱霸中原之後,曇花一現,再不能領袖諸侯了呢?以齊國國土之寬廣,人口之眾多,國家之富庶,加上晏相國您的才智,怎麼就不能再崛起中原呢?反而向我楚國結盟,這太讓人費解了。」晏嬰回答:「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於諸侯之後,諸侯連年征戰,春秋五霸迭興,齊國稱霸於中原,秦國威振於西戎,楚國稱雄於荊蠻之地,這一切固然有人為的因素,可大多數靠的是天意。先前以晉文公的雄才大略,尚且逃亡四方;秦穆公霸於西戎之後,文治武功盛極一時,其死後子孫衰弱,再也難振往日之雄風;就連你們楚國也自楚莊王之後,亦常受吳晉二國的騷擾,困苦不堪。難道只有齊國衰弱不成?今日齊國前來交好結盟,這只是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罷了。你作為楚國名臣,本應通曉『隨機應變』這四個字的含義,可怎麼卻也問出這樣愚蠢的問題呢?」

良臣死社稷,不死昏君

下大夫臉紅著退了下來,身旁的上大夫不服氣地質問道:「平仲您自以為是隨機應變之士,然而齊自內亂以來,齊臣為君死的不可計數,而您作為齊國的世家大族,卻不能討伐叛賊,或棄官明志,或為君王而死,您不覺得羞愧嗎?為什麼還留戀名譽地位遲遲不肯離去呢?」晏嬰正色反駁道:「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於小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只知道君主為國家的社稷而死時,作臣子的才應該與之同死,而今先君並非為國家社稷而死,那麼我為什麼要隨隨便便從先君而死呢?那些死的人都是愚人,而非忠臣,我雖不才,但又怎能以一死來沽名釣譽呢?況且在國家有變時,我不離去,乃是為了迎立新君,為的是保存齊的宗祖,並非貪圖高位呀,假使每個人都離開了朝中,國家大事又有誰來做呢?並且國家內亂,哪一國沒有發生過呢?你們楚國不是也有這種事嗎?又何必責怪我們呢?」

外貌不足識人

又有人不滿地說道:「英雄豪傑,必相貌絕倫,雄偉無比,而今相國您,身高不足五尺,手無縛雞之力,只是徒逞口舌之利的說客罷了。單單依靠口舌,而沒有實際的本領,欺世盜名,不感到可恥嗎?」「我聽說稱錘雖小,能值千斤,舟槳雖長,不免為水浸沒,紂王勇武絕倫,不免身死國亡,為什麼呢?我承認自己並無出眾的本領,愧居相位,卻絕不是與您逞口舌之利,只是問有所答罷了。難道我拒不回答嗎?那也太無禮了。」
唐雎

戰國時代魏國著名策士。為人有膽有識,忠於使命,不畏強權,敢於斗爭並敢於為國獻身。曾經在魏國滅亡後出使秦國,冒死與秦王抗爭,粉碎秦王吞並安陵(魏國屬國)的陰謀。《戰國策》中對此有詳細記載。
藺相如
請參考:
http://ke..com/view/16185.htm

藺相如,籍貫及生卒年不詳,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家臣,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

和氏壁風波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楚國的和氏寶玉。這塊寶玉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發現,原為一塊玉璞(含有寶玉的石塊),先後獻給厲王、武王,玉工都說是塊石頭,國王惱怒,卞和分別被砍去左右腳,楚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玉璞在山中哭泣。文王知道後,叫人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一塊稀世美玉,因此取名「和氏壁」。

秦昭王聽說趙國國王成了這塊寶玉的新主人後,十分想得到這塊寶玉,於是派遣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信里表示願意拿秦國的十五座城邑來換取趙國的寶玉。

趙惠文王得到信後,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為難,於是就把大將軍廉頗和其他許多大臣召來,商量對策。如果把和氏壁送給秦國,恐怕秦國不會真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秦強趙弱,又怕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左右為難,想派個使者到秦國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趙廷入選

正在此時,宦官頭目繆賢走出來說:「我有個家臣,叫藺相如,此人智勇雙全,不如派他到秦國去。」趙王問:「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國呢?繆賢就告訴趙王說:「我以前曾經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國去。藺相如知道後,勸阻我說:『你怎麼知道燕王會接納你呢?』我告訴他說:『我曾經跟隨大王在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當時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錶示願意和我交個朋友。因此,我決定到燕國去投靠燕王。』藺相如聽了說:『趙強燕弱,而你又是趙王的寵臣,燕王才願意和你交朋友。現在你得罪了趙王,如果逃到燕國去,燕王害怕趙國,決不敢收留你,只會把你捆綁起來送回趙國。到那時,你的性命就難保了。現在你不如脫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斬人的斧子上,親自去大王面前認罪請求處罰,大王寬厚仁慈,或許能得到大王的寬恕,』我聽後照著做了,大王您果然寬恕了我。因此我認為藺相如能夠出使秦國並圓滿完成任務。」。

趙王派人把藺相如召來,問道:「現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來換和氏壁,可以答應嗎?」藺相如說:「秦強趙弱,我們不能不答應。」趙王又問:「要是秦王得了壁,卻不肯把城交給趙國,又該怎麼辦呢?」藺相如說:「確實如此,但秦國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壁,如果趙國不答應,那就是我們理虧,秦國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趙國;要是趙國把壁送到秦國,而秦國不肯把城交給趙國,那麼就是秦國理虧。比較一下,我認為最好是答應秦國,把壁送去,讓秦國負不講道理的責任。」停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想大王現在可能沒有適當的人選吧,我倒願意出使秦國,假如秦國真的把城邑交給趙國,我就把寶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寶玉完完整整地帶回來。」

於是,趙惠文王任命藺相如做使臣,帶著和氏壁西使秦國。

秦廷智變

秦昭王在章台(秦宮名,舊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水)接見藺相如,藺相如雙手捧壁,獻給秦王,秦王接過壁。展開錦袱觀看,果然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衣無縫,真不愧是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又依次遞給妃嬪、文武大臣和侍從們欣賞,眾人都嘖嘖稱贊,歡呼「萬歲」,向秦王表示祝賀。

過了很久,秦王卻絕口不提以城換壁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絕對不會以城換壁,心生一計,對秦王說:「這塊寶玉很好,就是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聽後,就把壁交給他,藺相如接過壁,迅速後退幾步,身子靠著柱子,憤怒得連頭發都快豎起來;義正詞嚴地對秦王大聲說道:「大王想要這塊美玉。寫信給趙王。答應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當時趙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得無厭,仗著勢力強大,想用幾句空話騙取趙國的寶玉。大家都不同意把壁送來。可我卻認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騙,何況秦國是個堂堂大國呢?再說也不能因為一塊壁的緣故而傷了兩國的和氣。趙王採納了我的意見,並且還齋戒了五天,寫了國書,然後派我作使臣帶著寶玉到秦國來。態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卻在一般的離宮接見我,而且態度又這樣傲慢。大王把這么貴重的寶玉,隨便遞給宮女侍從們觀看,分明是在戲弄我,也是對趙國不尊敬。我看大王並沒有用城換壁的誠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來,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在柱子上撞個粉碎」。說罷,舉起和氏壁,眼瞅柱子,作勢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藺相如把壁砸壞,趕忙賠禮道歉,請他不要那樣做;一面叫來掌管地圖的官員送上地圖,秦王攤開地圖對藺相如說,從這里到那裡的十五座城,准備劃歸趙國。藺相如想到秦王現在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絕對不會把城給趙國,於是又對秦王說;「這塊和氏壁,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非常喜歡,可因為害怕秦國勢力強大。不敢不獻給秦王,在送走這塊壁的時候,趙王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隆重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壁,也應該齋戒五天,然後在朝廷上舉行九賓之禮,我才能把壁獻給大王。」秦王想到壁在藺相如手裡,不好強取硬奪,便答應齋戒五天,然後,又派人送藺相如到廣城賓館去休息。

到了賓館,藺相如想到秦王雖然答應了齋戒五天,但一定不會真把城給趙國,於是就選了一名精乾的隨從,讓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著和氏壁,悄悄地從小路連夜趕回趙國去了。」再說秦王假裝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設下隆重的九賓之禮。兩邊文武大臣排立,傳下命令,要藺相如來獻壁。

完壁歸趙

藺相如走上朝廷,對秦王行了禮說:「秦國從秦穆公以來,已經有二十一位國君了,沒有一個是講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早派人帶壁離開秦國,恐怕現在早已到趙國了。」秦王聽了,十分惱怒。藺相如仍舊從容不迫地說:「今日之勢;秦強趙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趙國要壁,趙國不敢違抗。馬上就派我把壁送來,現在要是秦國真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以換取和氏壁,趙國哪敢要秦國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騙大王,罪當萬死,我已不存生還趙國之望,現在就請大王把我放在油鍋里烹死吧,這樣也能使諸侯知道秦國為了一塊壁的緣故而誅殺趙國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傳播四方了」。

秦王的陰謀被徹底揭穿,又狡辯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衛士,有的建議把藺相如殺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說:「現在即使把藺相如殺了,也得不到壁,反而損害了秦趙兩國的友誼,也有損秦國的名聲,倒不如趁機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國去。」

於是秦王依舊按九賓之禮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藺相如;然後客氣地送他回國。以後秦國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把壁送給秦國。

澠池之會

公元前282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取了趙國的簡(今山西離石縣西)和祁(今山西祁縣)兩塊地方。次年,秦國又派兵攻佔了趙國的石城(今河南朴縣西南);又過了一年,再向趙國進攻,兩國交戰,趙國損失了兩萬多軍隊,但秦軍的攻勢也被遏止了。

公元前279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於是派使者到趙國,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境內)見面,互修友好。趙王害怕,想不去,大將軍廉頗和上大夫藺相如商議,認為趙王推辭不去不好,就勸趙王去:「秦王約您會議,如果大王不去,那就顯得趙國力小而膽怯了,還是去好。」趙王聽從了廉、藺二人的建議,藺相如也隨著趙王一起去了。

廉頗帶領大軍把趙王送到邊境,臨分手。對趙王說:「這次大王去澠池,路上來回的行程,加上會見的時間,估計前後不會超過三十天。為了防止意外,要是過了這個日期大王還未回來,請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扣留大王要挾趙國的念頭。」趙王同意了。廉頗還在邊境上布置了大量的軍隊,防備秦國的進攻。

逼秦王擊缶

到了澠池,見到秦王,雙方行過禮,便在筵席上敘談,酒到中巡,秦王對趙王說:「我聽說你喜歡彈瑟,我這里有瑟,就請你彈一支曲子助助興吧!」趙王不敢推辭,只好彈了一曲。這時,秦國的御史走了過來,在簡上寫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彈瑟。

藺相如見此不悅,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擊缶(瓦盆),我這里有個缶,請你敲敲缶讓大家高興高興。」秦王聽了勃然大怒,不肯答應。藺相如又端起缶走過去,獻給秦王,秦王還是不肯敲。藺相如就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著一死,也要濺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拚命。

秦王的侍衛看到秦王受到脅迫,慌忙拔出刀來,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雙眼,大喝一聲,嚇得侍衛連連後退,秦王心裡很不高興,也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回頭叫來趙國的御史,也把這件事情記下來: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

秦國的大臣們見秦王沒有佔便宜,就說:「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地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不示弱,說:「請秦王拿咸陽(秦國都城,今陝西咸陽縣東)為趙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結束,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機智勇敢地同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不屈不撓的斗爭,挫敗了秦國的圖謀。秦國也知道廉頗率領大軍駐扎在邊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處,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趙國君臣回國。以後,秦、趙間暫時停止了戰爭。

『柒』 鄭和下西洋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外貿易嗎

樓上的,回答的太羅嗦了,光從網上復制點東西過來算什麼?又沒回答人家的問題。鄭和下西洋是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對方貿易的,因為第一,動機不同:貿易是為了擴大市場,發展經濟,但鄭和下西洋只是一種政治訪問;第二,在交換的過程中,往往幾倍幾十倍地付款,這本身也是一種政治演出。

『捌』 跪求:鴉片戰爭前中國對外貿易特點!急!!

從18世紀中期起,在中國對外貿易國里英國居首位,英國賣給中國的主要商品是呢絨,棉布等;中國賣給英國的主要商品是茶葉,生絲,葯材等,中國處於出超地位。

鴉片戰爭背景的貿易順差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需要一個廣大的市場作為貨品出口地,而中國剛好符合此條件,能成為英國廣大商品的傾銷地。由於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英國人希望中國能開放貿易。

但英國出口的羊毛、呢絨等工業製品在中國卻不受青睞,乾隆皇帝甚至認為中國什麼都不缺乏,沒必要與英國進行貿易,這使中英貿易為英國帶來龐大的貿易逆差(入超)。

而英國在18世紀開始實行金本位貨幣政策,而清廷則以銀作為貨幣,由於與中國的所有貿易需以銀兩折算,令英國需要從歐洲大陸購入白銀作貿易用途,金銀一買一賣,令英國人利潤受損。稅率方面,中國對英國的入口貨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稅率,使英國大為不滿。

(8)上海帝愛外商貿怎麼樣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戰前中國:

19世紀初,英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國。而它在亞洲下一個主要的侵略目標就是中國。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

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制發展到了極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

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對外關繫上,清朝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

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玖』 鴉片在清朝是怎樣流行起來的

因為吸鴉片在清朝上流社會蔚然成風,它是官場和商場上的社交潤滑劑,是飯後茶餘的高檔享受,是有頭臉者認為最頂級的待客之道。

當時鴉片煙館里更常見的景象是,一群穿著綾羅綢緞的達官貴人,一邊聊天一邊品茶,同時一邊吃著高級點心一邊吞雲吐霧。

清朝人借鑒抽煙的經驗不斷改進對鴉片的吸食方法,有些人逐漸開始抽吸純鴉片,不再跟煙草混合,因為鴉片價格昂貴,更能突顯身份地位,而且能產生更強烈的生理愉悅感。

至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大清帝國已形成非常發達的「鴉片文化」,與普通抽煙大不相同,抽鴉片的流程越來越復雜精緻,吸食用具越來越金貴考究。

鴉片最早產自於西亞、南歐一帶,在古埃及罌粟花甚至被稱為神花,古希臘人也對罌粟花十分的贊美,而罌粟第一次接觸中國,是在唐朝時傳入中國,中國最早種植罌栗,是因為罌栗花盛開時十分的美麗,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作為觀賞植物。

(9)上海帝愛外商貿怎麼樣擴展閱讀

鴉片貿易在中國的興起

17世紀末,康熙皇帝恩准外國人在廣州經商,附加了八項嚴苛的限制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必須經戶部批準的「公行」方得以從事對外貿易,它成為官方特許的商行,於是就有了腐敗的門戶。廣東的地方官員和具有官家背景的人通過賄賂獲得特許,戶部官員則獲得賄賂。

整個18世紀中外貿易在發展之中,英國人逐漸取代了葡萄牙人、荷蘭人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角,貿易的范圍十分廣泛:茶葉、糖、大黃等商品換回歐洲人帶來的棉花、羊毛及製品、鐵、鉛鋅、鑽石、辣椒、鍾表、珊瑚、琥珀、魚翅、魚、米等商品,鴉片也躋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