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步行街附近的廟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廈門買社保需要什麼 2025-07-02 14:03:24

上海步行街附近的廟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16 20:13:09

『壹』 逐漸商業化的寺廟文化——城隍廟,寒山寺

     小夭並不信佛,但無端地對廟宇建築有所好感,也許是源於對古代文化的崇拜。我國古代傳統文化與寺廟有相當大的聯系,對古詩詞的熱愛,因此也在字里行間有很多憧憬。

     聽說上海有個城隍廟,一直對這個有很多幻想。特別是看仙劍之類電視劇時,城隍廟的出鏡率並不低,而這個讓我有點失望。在這個大都市裡,即使是景區也是濃厚的商業色彩。如今的城隍廟,依舊熙熙攘攘。新翻修的建築很氣派,卻沒有舊時的古樸。城隍廟人很大,外面的步行街商業街卻顯得廟手冊畝很小,很擠。行人匆匆而來,拜一拜,捐些許銀錢,再攜手而去。或許,有人說,寺廟不就是燒香拜佛嗎?但是,那種肅穆,莊重,寧靜,卻永遠不在了。只有門口照片,因為覺得拍照是不敬。而且,多數忙於拍照而忘記欣賞。

     在豫園和城隍廟之間,幾乎成了商業區,琳琅滿目的商品。有時候會覺得新奇,但更多的是無趣和嘈雜。這個蟹黃湯包很有名,去了嗎,會看到很多人排隊,挺好找,走著走著也可以看到(店名忘記了,反正在上海挺出名)。其實,在旅遊中,會買很多地方小吃,大多數貌似品嘗之後進入垃圾箱的腹中。這個吸了幾口,湯還是不錯的,可惜這包子真的沒法吃,手上拿東西,沒地方坐。這個殼子太硬,沒法弄出來,只能扔掉了。一直覺得買這些浪費,可是還是忍不住買啊,萬一好吃呢。事實證明大多數不和胃口,可能沒買到正宗吧。比如,這個湯包,還好蘇州的桂花糕。

    說到寒山寺,大多數被那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所吸引。一直覺得古詩詞很美,短短幾句,浮想翩翩。

  這是陸游的《宿楓橋》,「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鍾。風月未須輕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雖然一直想著拍佛像不敬,看到這幅千手觀音的石刻時,還是被深深吸引了。有玻璃相框,反光厲害,無法拍出原圖的美。但是此時依然可以看到它的美,精細,庄嚴,復雜。

     這個不在寒山寺,在寒山寺別院里。這個樓閣里有大鍾,下面也有它的圖片。這個鍾真的是太大了,差不多三層樓高,而且聲音厚重,餘音不絕。這是小夭見過最大最響的鍾了,怪不得那麼文人墨客都會寫它的鍾聲。可惜,現在欣賞不來古詩里的意境了。補充說,這個鍾是世界上最大的佛鍾。

     現在寺廟有個不好處是,凡是撞鍾的地方都要收費畢森。小夭有點羨慕古代了,想李白游歷大山名川,好不快活,還可以到廟里蹭吃蹭喝,重要的書——免費免費免費。我們不僅處處收門票,貴不說,到處都是人。小夭想穿越,十分想(只要可以來去自如就行)。這個鍾聲倒是可以體驗下,站在跟前,耳膜都震的一下一下的,那種震動感可以傳遍各處,而且久久回響。

     蒲牢獸名,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鍾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鍾,求其聲大而亮。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鍾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鍾紐,而把敲鍾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鍾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旅遊業的發達,讓很多東西束之高閣,遊客單純的欣賞,有時候也無法體會。特別寒山寺半夜鍾聲的悠長,現在再也聽不姿橘到了。景點被翻修的華麗吸引,同時也無法再現舊時的畫面。時間,就是這樣無情,一去不復返。一切珍貴的,或者平凡的,都在時光洪流中湮沒。任何東西,在時間面前是何等的脆弱。

     市場化的時代,人們奮力挖掘一切具有商業價值的東西。大自然的清新,美好,純凈,一步步被金錢侵吞。即使在忙碌,多出去走走,看一看這個世界。即使以後看到這些地方被商店包圍,也不要本末倒置,忘記這些歷史悠久的文化。

      寺廟,承載了中國人太多的寄託。我們不迷信,但這些精巧的手藝讓人贊嘆,值得欣賞。現在人去寺廟上香,單純的祈福,依然要為生活奔波。雖然知道商業化必不可少,即使沒有越來越多的商店,破舊的建築依然需要完善,修補。但是,仍然惋惜被大肆改造的寺廟。

『貳』 誰知道上海哪個廟最靈

通常上海人燒香都是四個大廟:

1.龍華寺
2.城隍廟
3.靜安寺
4.玉佛寺

從知名度上看,應該是玉佛寺比較好,玉佛寺的老和尚很多的,上海造南北高架的時候,請的也是玉佛寺的和尚。每年初一燒頭香時,玉佛寺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
所以說,玉佛寺應該比較靈的,僅供參考。

『叄』 上海的外灘、隍城廟、南京路步行街

外灘離
南京路步行街
很近,外灘邊有一路名為
南京東路
,沿南京東路往西是
南京西路
,就是南京路步行街,步行約15分鍾城隍廟較遠,可以乘坐地鐵於
豫園
下,如要步行,快的話40分鍾,慢的話1個半小時,路況較復雜

『肆』 上海市有哪些比較著名比較大的寺廟

1、上海城隍廟——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4)上海步行街附近的廟是什麼擴展閱讀

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

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

上海城隍廟(City God Temple of Shanghai),追溯歷史已有600多年,從明代開始始建到當代歷經滄桑,上海的城隍廟已成為上海著名的旅遊景點,作為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可謂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隨著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上海小旅遊圈,城隍廟道觀、城隍廟小吃、豫園環在周圍。

呈現出上海城隍廟文化底蘊。

城隍又稱城隍爺,是古代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

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於上海建城。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寺內藏有八大山人名畫、文徵明真跡《琵琶行》行草長卷。靜安區亦由靜安寺而聞名於世。靜安寺的建築風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築風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

『伍』 上海城隍廟在哪裡

上海城隍廟地址
上海老城隍廟地址是黃浦區安仁街218號

或者方浜中路249號。

地鐵1號線車站都離老城隍廟比較遠。步行都至少要30-45分鍾。建議1號線到人民廣場站換地鐵8號線到老西門下車,然後坐沿復興東路步行到河南中路往北到方浜中路(豫園老街)右拐即可。

PS:gfei163

豫園路115號是綠波廊。且南京路步行街沒有老年人開的摩的,這個是非法營運,在南京路這種上海主要幹道上是不會有的。
上海老城隍廟地址
上海城隍廟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249號

公交線路:地鐵10號線

1、乘坐地鐵10號線到達豫園站灶仔

2、步行約900米,到達上海城隍廟-方浜中路249號
上海 城隍廟 ,到底在哪個區啊?
在上海地區眾多的道教官觀中,上海城隍廟以其歷史悠久、建築宏偉相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黃浦區老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上海城隍廟上海老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爛飢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六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2005年,在市、區 *** 的關心下,在上海市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大殿前廂房的使用權得以歸還,隨即開始了二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關聖殿、文昌殿九個殿堂,總面積約二千餘平方米。
上海城隍廟在哪個區哪條路?
黃浦區福佑路

離南京路有一定距離的,你可以在南京東路外灘那裡乘55路到十六鋪(終點站),然後再走10分鍾就可以了。910好像也可以到的,釘記得看站牌就好。如果你要走過去的話,起碼要走2-3站路的。
上海城隍廟在哪個區?
上海老城隍廟地址是黃浦區安仁街218號或者方浜中路249號——所以是黃浦區。 希望可以幫到你
去上海城隍廟坐哪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934路,全程約2.5公里

1、從上海24k國際連鎖...步行約450米,到達延安東路浙江中路站

2、乘坐934路,經過1站, 到達金陵東路中山東二路憨

3、步行約890米,到達上海城隍廟網路地圖
上海城隍廟坐地鐵到哪一站
地鐵10號線 豫園 站下車。
上海城隍廟在哪裡啊?什麼路上的???
這個區域有多個出入口,分布在好幾條路上,主要的幾個分別在河南路、麗水路、方浜中路上。如果你只是任意游覽的話,只要告訴計程車司機或者詢問公共汽車售票員「到城隍廟」就可以了。

地址:豫園路115號

建議幾種公交乘坐線路:

從17路(公平路站)上車

至(老北門站)下車

從576路(臨平北路站)上車

至(新開河站)下車

從地鐵四號線(臨平路站)上車

至(中潭路站)下車

轉801路(中潭路遠景路站)上車

至(新北門站)下車

從597路(張家巷站)上車

至(周家嘴路站)下車

轉17路(公平路站)上車

至(老北門站)下車

從地鐵四號線(臨平路站)上車

至(寶山路站)下車

轉929路( *** 北路站)上車

至(福佑路站)下車
上海的城飢辯返隍廟屬於哪個區的啊???
黃浦區地址:豫園路115號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短短六年的時間里,便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個殿堂,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
上海市的城隍廟有多少?還有在哪裡?
上海只有一個城隍廟,都叫老城隍廟。是上海最古老的城區舊址。

地址在黃浦區的南京東路以南,黃陂路以東。地鐵10號線「豫園」站下車即到

『陸』 金山區東林寺,上海境內奇特景觀寺廟,一座景色清奇的歷史名寺

上海金山區的朱涇鎮,在城鎮的中心位置,有座香火很盛,造型獨特,擁有很多世界或亞洲第一的奇特景點,金山東林寺。中國的寺廟之中,擁有三門五塔的寺門的寺廟,屬於最高等級的寺廟,所以這座寺廟地位很不同尋常,級別很高,當地香火旺盛。

東林寺的寺門,第一眼看到的感覺,給人非常西域造型的觀感。而寺廟大殿後面的假山上,那座非常像佛像頭的「五佛冠」,更給人非常奇幻的感覺,沒有想到上海寺廟之中,還有這樣一座特殊造型的寺廟存在,景色相當清奇。

這座寺廟是黃浦江以南,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寺廟,擁有亞洲最大的室內佛像,寺廟 歷史 老大殿還是市級文物保護建築,整個東林寺還是一個4A 旅遊 景區,屬於上海南部較為知名,而還有不少上海人,沒有來過的冷門寺廟和景點。

上海目前市區里的靜安寺、龍華寺、城隍廟等知名度較高,而在元代,金山這座東林寺可是盛極一時,屬於皇家敕賜寺廟,相傳最盛時有房屋5048間。東林寺可以說是上海境內出名最早, 歷史 相當悠久的 歷史 名寺。

金山的朱涇鎮, 歷史 上長期是浦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後來金山石化城開始大規模開發後,金山地區的經濟中心才開始南移,行政中心才從朱涇鎮移到了金山石化。朱涇鎮 歷史 悠久,城鎮從東到西,傍著市河北邊有一條長街,以楊家橋為界,東為東林街,西為西林街,是朱涇鎮現存兩條最為有名的老街。 歷史 上這兩條老街,東西兩頭各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寺院—東林寺和西林寺,當年的寺廟格局已經和現在截然不同。

目前朱涇鎮上只有東林寺,西林寺已經不存在了,西林寺只剩僅有零星柱礎和古樹。東林寺目前的坐落位置,就是原來東林寺的原址附近。而西林寺原址位置,曾是比東林寺更早的朱涇鎮法忍寺,法忍寺位置和西林寺原址有較大重合,法忍寺由在當地活動且有盛名的船子和夾山會禪師建立,船子和尚是得道高僧,他的故事至今還在當地流傳,目前在東林寺的西側,有專門紀念船子和尚的公園。

元末,法忍寺毀於戰火,明清兩朝在法忍寺原址基礎上屢有興廢,清嘉時期火災把寺廟里的天空閣等燒毀,清同治時期台風颳倒兩間大殿,清光緒時期山門又被風吹倒,法忍寺被當地後來稱為西林寺。天災人禍等影響寺廟香火,後來日漸衰敗。西林寺到解放時,已經沒有了殿宇,僅剩七級經幢、雀桿和少量平房,後來地塊就被改建為現代建築,今日已經看不到西林寺(法忍寺)了。

而東林寺的故事則更加傳奇,元至大元年(1308年),一位妙因僧人在鳳翔里(今東林街)修建了觀音堂,潛心禮佛。五年後(元皇慶二年),法忍寺(西林寺)僧人元智和尚來為觀音堂「開山」。延祐年間(1314 1320年),元智赴元朝京城進獻銅佛像。那年正逢大旱,元帝仁宗便下敕令元智設壇祈雨,經過元智祈福之後,大雨如期而至,旱情緩解。

元代仁宗皇帝大為驚喜,賜元智為「佛日普照大德禪師」,並賜金爛伽裟。元智回到朱涇鎮後,大宏佛法,改觀音堂為東林禪寺,東林寺作為皇家敕賜寺廟因此而聲名遠播,所以上海小小的金山區的小鎮上,才會有一座國內佛教規格最高,三門五塔的高等級寺廟,因為這里曾是 歷史 上皇帝敕賜寺廟,東林寺和西林寺(法忍寺)有很大的淵源關系,具有傳承和先後關系,距今已近700年的 歷史 。

關於元智禪師為元代皇帝祈雨成功的故事,有很多神奇傳說的版本。不過就我個人來看,其實元智禪師能夠賭上性命和寺廟興榮來祈雨,禪師本身一定是有相當能力的。在上海的崇明、南匯、金山等沿海地區,時至今日依然流傳著大量預測天氣的諺語,一些還成為了上海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元智禪師當時一定具備大量有此類天氣認知知識,江南大寺廟高僧,多是當時朝代的高端知識分子。

上海地區是沖擊三角洲平原,無山樹少,抗擊自然災害能力弱。不過通過融合大量移民文化,上海沿海地區把日常發現的天象、物象,與實際天氣變化聯系比較,逐漸領悟其中的關系,經過反復發現,逐步積累,不斷演化,逐漸變成現在易記好背,家喻戶曉的天氣諺語,其內容具有大量科學道理。比如:「三朝迷霧刮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日出日落胭脂紅,不是雨便是風」、「夏夜星密,明日晴熱」、「月亮生毛,大雨滔滔」、「螻蛄叫,晴天到」、「螞蟻搬家,大雨到」、「蚯蚓路上爬,雨粒如亂麻」、「灶煙往下滾,不久雨來臨」、「雷象推磨聲,冰雹降得穩」、「烏黑雲,雲底平,龍卷臨」、「天空現箭雲,必有台風臨」。

法忍寺的開創高僧船子和尚,傳說精通駕船和各種知識,所以當地寺廟流傳學習此類天氣知識也很正常,懂得天文和其他知識,能更好地服務當地人民,可以指導民眾防災減災,鼓勵經濟和文化的良性發展,擁有這種高僧的寺廟也會更加香火繁盛。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尤其進入江南地區,佛教和儒學等融合,其實讓寺廟的功能非常多元化,一些知名大寺皆有此種變換過程。當代的中國最強科研實力寺廟,北京龍泉寺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具化的實例。

元代時期東林寺的元智禪師,膽略超常,學識淵博,同時還政治判斷准確,讓人嘖嘖贊嘆,他將東林寺推高到了元代的鼎盛時期。但元末以後,明清歷經海盜、倭寇、戰亂等兵災,以及上海周邊三角洲灘塗向外延伸,海岸線輪廓變化巨大,以及水道運河的大變化,朱涇鎮已失去往日的繁華和重要區位優勢,當地寺廟雖然眾多,當地非遺文化傳承內容也很多,但卻難復昔日的盛況。

1987年,東林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這座保護建築大殿就在新建寺廟建築的一側,建築風格頗為樸素,裡面有羅漢群像和拜殿。寺廟的其他新建的,高聳且金碧輝煌的建築,都是2007年重修並擴建,設計風格是十年前的設計和水平,和最近幾年新造的寺廟有很大的風格區別。

2007年,中國國內還在進行大量游樂園的建造,所以讓這處東林寺改建後的樣子頗為奇特,按照當地人的說法是「一言難盡」,新建築有寺廟和游樂園建築的結合體感覺。雖然建築風格很有獨創性,和全國各地其他寺廟都不雷同,但後面的假山卧佛造型,第一眼看頗為雷人,從側面和後面看,有種感覺來到游樂園景區感覺,這很早就被評為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也是上海第一個成功創建4A級景區的佛教景區。

不過東林寺作為上海浦南地區名氣和香火旺盛的 歷史 名寺,改造確實捨得花重金,所以寺廟里擁有多項世界和亞洲第一的新建築,作為景點來說,值得一看,屬於上海較為冷門的一處寺廟景點。入門香花券10元,但要進入觀音閣和卧佛樓頂,則需購買30元的景點門票才能進入特別區域,從門票價格來說,也算是上海范圍內較高的,僅次於靜安寺的50元香花券。

東林寺寺廟入口前有磚雕照壁,是敘述東林寺故事的精美藝術照壁。寺廟大門前有三座橋,中間一座金願橋,整橋採用精銅而制。寺廟大門是20餘米高的千佛門,是用60多噸山東名貴漢白玉建造而成,門面刻有小佛上千座,三門上方四周站立著用漢白玉雕刻成庄嚴肅穆的48尊阿彌陀佛像,五座鎏金金塔也是非常奪目,是用黃銅手工巧打而成的五朵金蓮花造型,寺廟的門口就讓人覺得寺廟規劃和建造的規格很高,造型和其他國內寺廟都不同,國內佛寺中獨一無二,非常有辨識度。

進入大門之後,看到一座金蓮池,以銅圍邊,中間有一座巨大的善財童子像,這尊國內首創,也是世界第一的景泰藍佛像尊,被稱為「東林一絕」。此童子像為景泰藍材質,通體以琺琅質彩料塗嵌,具有機械裝置,可做自由轉動。許願池中有鯉魚銅塑八尊,張口,作龍門跳躍狀,分別立於池的八個方位,對應著八條鯉魚,池座下方八面分別鑄有銘文祝語:「福澤百代、康樂天倫、偉業千秋、祥瑞平安、松齡鶴壽、鴻運財茂、喜慶輝華、吉星高照。」

當啟動機械,轉動善財童子像的時候,童子像身轉至鯉魚與銘文的中軸線時,遊人可向鯉魚口中拋投硬幣,如果投中會發出8種吉祥語言發聲。設計非常巧妙,不過目前平時已經很少開動旋轉功能。

十幾年前新建的寺廟建築,主要部分都融合在一座人造小山周圍。這座人造山,佛是一座山,山卧一尊佛,主體是一尊卧佛造型。遠遠望去,就像一尊頭戴寶冠,呈卧立態,巨臂橫空,手向東方的大佛。山中左側,有千佛門和觀音閣,而山頂佛頭被稱為五佛冠。山裡中間有電梯,可以通過電梯乘坐到7樓,步行一層到達頂樓,整個山體裡面是一棟建築房屋,外面建有房屋窗口孔洞。

正面的三座寺廟新大殿之中,圓通寶殿中展示佛像精美,寶殿有用150噸黃銅製作的殿中殿,工藝精美,金碧輝煌。殿中供奉的「靈雨觀音」重1.8噸,由整塊新疆和田玉雕刻,為東林寺鎮寺之寶,雕刻的原型,是依據收藏於首都博物館的國寶,元代瓷《坐岩觀音》放大版本。

寺廟左側大殿中間的山體,開有一巨大銅門,裡面是巨大空間的觀音殿,從外面就可以看到裡面的大佛。觀音殿的巨型大門有7層樓之高,高20米,寬9米,黃銅製作,重58噸,門上由999尊佛像組成的一個與門等高的大「佛」字,稱為中國佛教第一銅「千佛門」,巨門可以通過電動方式開合。進入觀音殿之前,兩側山體上有布滿金色羅漢的五百羅漢山,羅漢像神態各異,是國內少有的室外羅漢山。

通過巨門後,裡面的觀音閣又稱萬佛閣,供有萬尊觀音菩薩,是目前亞洲最高,容納信眾最多的觀音閣,又稱「萬佛殿」。大殿容積約有3.5萬立方米,面積約1200平方米,供有一萬尊觀世音菩薩,包括9999尊佛龕,以及一尊小葉香樟細刻、淡彩貼金,是亞洲最高最大的千手觀音像,高約34米。

觀音巨像可以從樓下觀看,也可以從8樓的環形步廊上觀看,觀音的頭飾,以及背後的巨大彩繪,只有在樓頂才能看到,底部是看不到上不精美的裝飾和雕塑的,所以整個觀音殿樓下樓上都很有看點,這里都是寺廟的收費區,在觀音殿入口和寺廟8樓入口,會有人檢票,只購買10元的香花券是不能進入這兩處額外區域的。

東林寺的最高點,就是山頂的五佛冠區域,從假山裡面電梯可以乘坐到達。登頂靠近之後,你才會發現原來佛頭由不同題材的內容組合而成,遠看是一種樣子,近看又是截然不同的觀感。整個佛頭總高22米,用紫銅打造,鼻子為觀音菩薩蓮花坐像,兩條飛龍護著菩薩,龍頭在鼻頭上,龍身飄上變為眉毛,兩尊飛天為眼睛,蓮花組成雙唇和嘴。

佛頭的兩側耳朵,分別為韋駝菩薩和的關羽伽藍,是摧邪扶正韋駝菩薩,以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關羽伽藍,臉上浮雕花紋是觀世音菩薩32應身,是一座銅雕藝術傑作,寶冠釋意取自密宗義理金剛乘教義這「五佛五智」。在佛頭的後面側邊,還有專門的門,鐵門平時常鎖,佛頭內部還有通道可以登上去,是一座塔,塔的頂部是玻璃透明的屋頂,形成五瓣蓮狀,五蓮瓣每片瓣面上,各塑有佛教經典釋義圖案,只有近處細看才能看清楚上面的銅雕內容。

在佛頭的前後還有專門的台階座位,可以舉行很多人可以參加的活動儀式,附近的屋頂平台也是可以觀光瞭望周邊景色的瞭望台,在周圍房屋林立的朱涇鎮鎮中心,通過用這種假山的方式,營造佛國勝景,確實還挺有創意和藝術感。新造部分的東林寺建築,作為 旅遊 景點來說,頗為好看,值得一觀。上海金山區的各 旅遊 景點中,東林寺造型最為特別,讓人參觀難忘的一處不錯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