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宿州怎麼樣
問題一:宿州市怎麼樣 還好 不錯 哦 宿州市是安徽的北大門,位於黃淮平原南端,處在淮海經濟區腹地、長江三角洲經濟帶西緣,是隴海經濟帶的龍頭,又是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與蘇、魯、豫3省11縣接壤,北鄰江蘇徐州市和山東菏澤市,西接河南永城市,東連江蘇宿遷市,是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輻射的前沿,又是南北經濟文化交匯的要沖。宿州市農業初步形成畜牧、水果、蔬菜、種子四大主導產業,盛產小麥、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菜以及蘋果、梨、桃、葡萄、湖桑等。宿州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全市已基本形成食品、紡織、建材、能源、醫葯等五大支柱產業。 [編輯本段]一、行政區劃 市轄區:
橋區面積2868平方千米,人口178.5萬。郵政編碼234000。為市委、市 *** 所在地,設街道辦事處11個、鎮15個、鄉9個。 宿州市行政區劃圖
縣:
碭山縣面積1193平方千米,人口95萬。郵政編碼235300。13個鎮、1個開發區。
蕭縣面積1871平方千米,人口130萬。郵政編碼235200。縣人民 *** 駐龍城鎮。鎮18個、鄉5個。
靈璧縣面積2054平方千米,人口118.3萬。郵政編碼234200。縣人民 *** 駐靈城鎮。鎮13個、鄉6個。
泗縣面積1787平方千米,人口87.2萬。郵政編碼234300。縣人民 *** 駐泗城鎮。鎮12個、鄉3個。
問題二:安徽宿州人怎麼樣 宿州的好男人很多,我就有朋友是宿州的,攔和轎對他老婆特別好,工作也很努力,人也很優秀。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林子大了,也許什麼鳥兒都會有,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還是保持足夠的清醒吧。
問題三:宿州市怎麼樣 沒有樓上的講的那麼過分啦 尤其是rabbishi講的虛線人 宿縣有這么差勁么??我過了20年都沒有發現你講的這么多可怕現象 你太誇張了吧 我覺得就宿州這么個發展水平來說 已經不錯了 你比比阜陽淮北什麼的 也許是住慣了 反正我覺簡肆得挺好
無論多好的地方 都是什麼人都有 不能以偏概全
看你把咱家鄉講的這么差勁 真傷咱老鄉的心啊....
其實宿院也不差 沒那麼垃圾 好歹是個正兒八經的2本 幾個大戲都不錯 這兩年考研的成績挺喜人 真的考上不少 東區的環境還是很好的
可是要說學校名氣 的確不咋地 畢竟是剛剛升本沒幾年 不過專科來說 老師專的口碑是崗崗的~~~ 絕對1專
就我熟悉的老校區來說 校風還是不錯的
都是心裡話 客觀的看法
問題四:安徽宿州怎麼樣,是座什麼樣的城市? 宿州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與蘇、魯、豫3省11個市縣接壤,是淮海經濟協作區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1999年撤地建市,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橋區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總人口617萬人。?
宿州歷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燃起了人類文明的篝火。周莊王時代的「宿國」,到了秦漢時,已經成為「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隋開「通濟渠」,宿城前身橋,遂成為「扼汴控淮,當南北沖要」的軍事重鎮。公元809年,唐棚薯始置宿州。「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的宿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宿州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在這塊土地上,相繼走出了閔子騫、嵇康、劉伶、劉裕、朱溫、馬皇後等歷史名人,現當代涌現了劉開渠、朱德群、王子雲、蕭龍士、梅雪峰、李百忍、孫叔平、鄧偉志、楊在葆、劉世龍、李炳淑等名人志士;這里還留下了劉邦、項羽、李白、白居易、蘇軾、賽珍珠等人的歷史遺跡。
宿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隴海鐵路,連霍、合徐高速公路縱橫貫穿,與國內各大城市均可實現高速公路互聯互通,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75公里。正在修建的京滬高速鐵路、宿淮鐵路和泗許高速公路也從境內穿過。
宿州境內平原廣袤,資源豐富,名產眾多。這里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被稱為「中原糧倉」。現已探明煤儲量約60億噸,石油達20億噸,煤氣層3000多億立方米,大理石4000萬立方米。碭山酥梨被譽為果中精品,符離集燒雞堪稱一品佳餚,夾溝香稻米「一家煮飯十家香」,靈璧石位居中國「四大奇石」之首,樂石硯躋身於全國名硯行列。
宿州,是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藝術之鄉」、「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鍾馗畫)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泗州戲之鄉」。2006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市」,1994―2007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問題五:安徽宿州窮嗎?如果窮,那麼窮到怎樣的程度 窮是個什麼概念,比山區好多了。如今的宿州交通方便,城市環境也不錯。比起一般的大城市,物價也合理。生活還算過得去,窮人哪裡都有。不要光看錶面。
問題六:安徽宿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宿州位於安徽省的最北端,東接江蘇,北連山東,交通便利,溝通南北,素有「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之稱。宿州物產豐富,碭山酥梨、蕭山葡萄、靈璧石都是其中的名優特產,以靈璧鍾馗畫、宿州樂石硯為代表的民間手工藝品更將宿州的人傑地靈襯托地淋漓盡致
安徽宿州市名勝、古跡
宿州市
扶疏亭 在宿州市市區內、原古城北城牆上。宋蘇軾為徐州知州時,曾畫墨竹本,贈於宿州知州,並附有畫竹詩:「寄卧虛寂堂,月明浸疏竹。冷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蘇軾去世,宿州知州將畫與詩鐫於石,構亭儲之,名曰扶疏。取「竹影扶疏」之意。元末毀於兵火。明弘治間(1488-1505),宿州知州曾顯重新築亭,且將墨竹段殘碑嵌置亭壁。明清兩代屢加修葺。亭內歌頌蘇軾的碑刻甚多,為皖北名勝之一。
福音堂 在宿州市大河南街東段。為一近代宗教式典型建築群。建於清代末年。整個建築坐南朝北。東西長70米,南北長77米,佔地面積5390平方米。由大門廳、男客廳、女客廳、大禮拜堂、小禮拜堂、牧師樓、宿舍區等組成。大禮拜堂為福音堂中心建築,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中國古典殿堂型式,上為重檐四坡屋頂,中為木質構架屋身,屋身由木柱支撐,木柱下為石質台基。為淮北地區保存較完整的教堂建築群體。
徐王墓 在宿州市夾溝鄉。龜山之左、豐山之右。徐王,本姓馬,名不詳,因排行第二,俗稱馬二公。明太祖朱元璋馬皇後之父。明前即葬於此。洪武二年(1369年)追封為徐王。洪武四年在墓前建廟和祭祀署。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北巡,道經宿州,親往祭祀。永樂九年,重修墓。永樂十五年,成祖再次來祭。崇禎四年(1631年)重修享殿。殿在清末毀於兵火。「徐園芳樹」歷來為古宿州名勝。
褚蘭漢畫像石墓 在宿州市褚蘭集西南1公里、墓山孜北坡。當地俗稱「九女墳」,實為東漢建寧四年(171年)胡元壬的合葬墓。1956年發現、清理。墓有兩座,均青石建築。一座有畫像石15塊,一座有畫像石6塊。
陳涉吳廣起義舊址 在宿州市大澤鄉涉故台。台似覆斗形,長67.6米,寬65.5米,面積4427.8平方米。北高南低,台上樹木成蔭,現建有涉故台小學及鍾樓。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涉、吳廣同被秦征發的「閭左」900人前往漁陽(治今北京密雲西南)戍邊,途經大澤鄉,遇雨受阻過期,按秦律過期者斬首。陳、吳即率眾「為壇而盟」,殺死押送軍官,陳自立為將軍,吳為都尉,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古盟台 在宿州州東北解集鎮南、拖屋河畔。春秋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魯國遣使臣子貢、吳國遣使臣太宰,代表魯、吳兩國在此會盟。雙方共築土台,舉行會盟儀式,故名盟台。傳說魯國使臣子貢留戀此地風光,寓居較久,故將附近山名曰「子貢山」,當地人俗呼為「貢山」。後人曾在此台上建廟,以紀念魯、吳二國使臣。
蕭縣
皇藏峪 在蕭縣城東南22.5公里山中。為淮北地區著名風景區和避暑勝地。原名黃桑峪,因峪內長滿黃桑樹而得名。相傳秦末劉邦(漢高祖)曾藏匿於此,遂更名皇藏峪。四周崇山峻嶺,古木參天,林深處有一古寺名瑞雲,傳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建,歷代重修。寺依山而起,院深如海。寺旁有皇藏洞、拔劍泉、仙人床、美人洞、觀景峰、九龍窩諸勝跡。皇藏峪周圍有林地3100畝。
天門寺 在蕭縣東南20公里天門山中。元至正年間(1341-1370)建,明宣德年間(1426-1435)修。原有殿宇抗日戰爭時毀,建國後重修20餘間。四周層巒起伏,嶙峋怪石。
泗縣
余家台新石器文化遺址 在泗城西14公里的瓦韓鄉。
文廟大成殿 在泗縣泗城鎮。
釋迦寺 在泗縣。
碭......>>
問題七:安徽宿州的人怎麼樣啊,最近一個安徽宿州的追我,我因不應該答應他 糾結啊 我是杭州的 作為地地道道的宿州人。我認為宿州當地,民風淳樸,人也厚道老實。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憑你的感覺,最重要
問題八:宿州分幾個區? 安徽宿州中心在橋區,市中心在宿州賓館。 橋區是宿州市的市轄區,面積2868平方千米,人口172萬。郵政編碼234000
問題九:安徽宿州現在發展的怎麼樣? 官方數據就不給你提供了,整體感覺是比以前好多了,創建文明城市之後,市容環境干凈多了,三線三邊治理,縣鄉道路也比以前整潔了,大潤發,樂天馬特,家樂福等超市也都起來了,商貿也比以前發達了,高鐵也通了,到北京3個小時15分鍾,上海2個多小時,南京1個多小時,交通便利多了,公務員整天搞效能建設,清網行動,動不動就要被整頓,官場風氣也好多了,雖然目前仍然存在著不少弊端,但是整體還是向好的!
⑵ 江蘇和上海哪個地方好
各有各的好,江蘇消費低點,城市發展也不錯,房貸壓力會小很多,生活成本低,比較適宜。上海生活壓力大,成本高,人會比較辛苦點。
⑶ 2016一線城市排名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發達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 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
東莞(經濟強市)
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
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
合肥 (地級市省會)
南昌 (地級市省會)
南寧 (地級市省會)
昆明 (地級市省會)
溫州 (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
貴陽(貴州省會)
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
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
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
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
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
常州(江蘇經濟強市)
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
濟寧(山東經濟強市)
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
臨沂(山東經濟強市)
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
揚州(江蘇經濟強市)
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
滄州(河北經濟強市)
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
鎮江(江蘇經濟強市)
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
義烏(浙江經濟強市 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
保定(河北經濟強市)
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
泰安(山東經濟強市)
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
中山(廣東經濟強市)
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
威海(山東經濟強市)
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
聊城(山東經濟強市)
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
濱州(山東經濟強市)
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
江門(廣東經濟強市)
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
廊坊(河北經濟強市)
菏澤(山東經濟強市)
柳州(廣西經濟第二強市)
寶雞(陝西第二大城市、經濟第四強市)
珠海(特區、廣東經濟第十強市)
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
四線城市:
株洲(湖南經濟第五強市)
棗庄(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
許昌(河南經濟第四強市)
通遼(內蒙古經濟第四強市)
湖州(浙江經濟第八強市)
新鄉(河南經濟第五強市)
咸陽(陝西經濟第三強市)
松原(吉林經濟第三強市)
連雲港(江蘇經濟第十二強市)
安陽(河南經濟第六強市)
周口(河南經濟第七強市)
焦作(河南經濟第八強市)
赤峰(內蒙古經濟第五強市)
邢台(河北經濟第七強市)
郴州(湖南經濟第六強市)
宿遷(江蘇經濟第十三強市)
贛州(江西經濟第二強市)
平頂山(河南經濟第九強市)
桂林(廣西經濟第三強市)
肇慶(廣東經濟第十一強市)
曲靖(雲南經濟第二強市)
九江(江西經濟第三強市)
商丘(河南經濟第十強市)
汕頭(廣東經濟第十二強市)
信陽(河南經濟第十一強市)
駐馬店(河南經濟第十二強市)
營口(遼寧經濟第四強市)
揭陽(廣東經濟第十三強市)
龍岩(福建經濟第五強市)
安慶(安徽經濟第三強市)
日照(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
遵義(貴州經濟第二強市)
三明(福建經濟第六強市)
呼倫貝爾(內蒙古經濟第六強市)
長治(山西經濟第二強市)
湘潭(湖南經濟第七強市)
德陽(四川經濟第三強市)
南充(四川地級市)
樂山(四川地級市)
達州(四川地級市)
盤錦(遼寧地級市)
延安(陝西地級市)
上饒(江西地級市)
錦州(遼寧地級市)
宜春(江西地級市)
宜賓(四川地級市)
張家口(河北地級市)
馬鞍山(安徽地級市)
呂梁(山西地級市)
撫順(遼寧地級市)
臨汾(山西地級市)
渭南(陝西地級市)
開封(河南地級市,古都)
莆田(福建地級市)
荊州(湖北地級市)
黃岡(湖北地級市)
四平(吉林地級市)
承德(河北地級市)
齊齊哈爾(黑龍江地級市)
三門峽(河南地級市)
秦皇島(河北地級市)
本溪(遼寧地級市)
玉林(廣西地級市)
孝感(湖北地級市)
牡丹江(黑龍江地級市)
荊門(湖北地級市)
寧德(湖南地級市)
運城(山西地級市)
綏化(黑龍江地級市)
永州(湖南地級市)
懷化(湖南地級市、湘西第一大市)
黃石(湖北地級市)
瀘州(四川地級市)
清遠(廣東地級市)
邵陽(湖南地級市)
衡水(河北地級市)
益陽(湖南地級市)
丹東(遼寧地級市、中國口岸第一大市)
鐵嶺(遼寧地級市)
晉城(山西地級市)
朔州(山西地級市)
吉安(江西地級市)
婁底(湖南地級市)
玉溪(雲南地級市)
遼陽(遼寧地級市)
南平(福建地級市)
濮陽(河南地級市)
晉中(山西地級市)
資陽(四川地級市)
都江堰(四川縣級市)
攀枝花(四川地級市)
衢州(浙江地級市)
內江(四川地級市)
滁州(安徽地級市)
阜陽(安徽地級市)
十堰(湖北地級市)
大同(山西地級市)
朝陽(遼寧地級市)
六安(安徽地級市)
宿州(安徽地級市)
通化(吉林地級市)
蚌埠(安徽地級市)
韶關(廣東地級市)
麗水(浙江地級市)
自貢(四川地級市)
陽江(廣東地級市)
畢節(貴州地級市)
五線城市:
拉薩(西藏自治區首府)
克拉瑪依(新疆經濟第二強市,地級市)
庫爾勒(新疆第二大城市,縣級市、州府)
昌吉(新疆縣級市、州府)
哈密(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伊寧(縣級市、州府)
喀什(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阿克蘇(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石河子(新疆兵團第一大城市)
晉江(福建經濟發達縣級市)
增城(廣東經濟發達縣級市)
諸暨(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丹陽(江蘇經濟發達縣級市)
玉環(浙江經濟發達縣)
常熟(江蘇經濟發達縣級市)
崇明(上海經濟發達縣)
餘姚(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奉化(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海寧(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瀏陽市(湖南縣級市)
大理(雲南縣級市、州府)
麗江(雲南地級市)
普洱(雲南地級市)
保山(雲南地級市)
昭通(雲南地級市)
西昌(四川縣級市、州府)
雅安(四川地級市)
廣安(四川縣級市)
廣元(四川地級市)
巴中(四川地級市)
遂寧(四川地級市)
天水(甘肅第二大城市)
酒泉(甘肅地級市)
嘉峪關(甘肅地級市)
武威(甘肅地級市)
張掖(甘肅地級市)
石嘴山(寧夏地級市)
吳忠(寧夏地級市)
北海(廣西地級市)
百色(廣西地級市)
虎門鎮(全國第一大鎮、廣東東莞市建制鎮)
長安鎮(廣東東莞市建制鎮,全國人口經濟大鎮)
鰲江-龍港鎮(浙江建制鎮、浙最南端中心城市)
以及其他省份的地級市及經濟強縣(縣級市)
六線城市:
除以上以外的所有縣級市和經濟強縣、城市規模大縣。
⑷ 如果同時考上國家公務員上海邊檢邊檢站科員和安徽公務員宿州市檢察院工作人員,請問如何選擇
這看者純你個人志願了,一份工作好壞要考慮前途、薪資、家庭等多種環節的。兩份工作首槐咐本身的前途其實不是很好評說明嫌的。
財大公務員祝您工作順利!
⑸ 中國最好的城市是哪裡
武漢是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這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大的城市.
而面積最大的城市 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
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武漢〗
有學者說是淄博.
淄博在公元前990年到公元前211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無論是面積,人口,發達程度等等等等.
中國歷史上,曾經是世界上完全最大城市的有:淄博(779年),西安(221年),洛陽(40年),北京(134年).
現在來說
武漢是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這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大的城市.
而面積最大的城市在中國,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
因為在世界范圍內,對"城市"的定義,是:只有城區,才能算是城市面積,而在中國的城市中的農村,在拆緩世界上的評價是:農村不是"城市"的一部分,那叫"農村面積".
所以,說淄博是中國最大的城市這個說法還可以這樣解釋:從建國到1983年期間,淄博沒有"縣",下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五區.又由於此城市的特殊歷史,每個區都有自己不同的城區,稱為"梅花城市".這樣看來,淄博的確是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在1981年的城區面積就比如今的武漢大.
1983年後,桓台撤鄉立縣,而後又在1986年另立博興,鄒平二縣,從而次於武漢,北京,為"中國第三大城市".其實,淄博現轄5區6縣,那6個縣基本都是城鄉結合的,說是城區也行,說是農村也行.這是由於淄博市特殊的城區分布造成的.所以在某些學者看來,淄博,才是中國最大的城市.
上海?
上海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算不上中國最大的城市.
一、上海市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嗎?不是。上海市面積約為6300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最大城市呼倫貝爾市的2.39%,是第十大城市哈爾濱的11.72%。
二、上海市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嗎?不是。上海市人口是全國人口最多城市重慶市的42.83%。城市人口是重慶的85.42%。
三、上海市是中國建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嗎?不是。武漢城區面積約為1024平方千米,重慶建城區面積約為643平方千米,上海約為610平碧胡方千米,上海是武漢的62.54%,重慶的94.87%。
四、上海市是中國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嗎?不是。上海城市化率是74.32%,深圳市是全國唯一沒有農民、沒有鄉鎮建制的城市,它的城市化率是100%。
五、上海市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嗎?不是。上海市的人口密度為澳門的13.73%,香港的37.43%,深圳市的86.86%。
六、上海市是中國GDP最高的城市嗎?不是。上海市GDP總額相當於香港的44.48%。
七、上海市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嗎?不是。上海人均GDP為4.71萬元/人,低於香港的20.88萬元/人和深圳的5.30萬元/人。
八、上海市是中國地均GDP最高的城市嗎?不是。上海的地均GDP是0.99億元/平方千米,低於香港的12.76億元/平方千米和深圳的1.40億元/平方千米。
九、上海市是中國的貿易中心嗎?不是。2003年上海的外貿總額不僅低於香港,而且也低於深圳。
十、上海市是中國的航運中心嗎?不能說是。2003年中國集裝箱吞吐量最大港口分別是:香港2010萬TEU、上海1128萬TEU,上海是香港的56.12%。但上海是中國最大貨物吞吐量的港口,2003年中國最大貨物吞吐量的港口分別是上海3.16億噸、香港2.08億噸。
十一、上海市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嗎?不是。中國中央銀行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三大政策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總部都在北京。而上海只有交通銀行一家才算得上真正意義旅慧模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對於上海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的數目及實力甚至還不如深圳。當然,上海有中國大陸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但相對於在全球有著重要影響香港的聯合交易所,它的實力顯得太弱小了。
十二、上海市是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嗎?不是。根據2003年最新排名的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排行榜,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十座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廣州、北京、南京、重慶、杭州、天津、武漢
⑹ 上海和老家哪個城市更好
跟大家說下好玩的地方,在上海久了你會發現上海是個很安全的地方。畢運寬竟高素質人群集聚地,再依靠警方合理布局信息化,還是很愜意的。都是本地人從不去外灘,那是因為上海是一個有著歷史文化沉澱的地方。武康路,法租界,武夷路,百老匯,等等都是文藝范的最愛。小長假與同事們一起周邊游,江浙兩省還是有很多風景區的。出國同樣也很方便。
但是上海是一個會篩選的城市,不斷的人離開,不斷的湧入。當你真正的融入其中你會發現上海是一個充滿激情,和諧安詳的城市。
再給大家說說老家的感受,中原某縣城。老家盛行的是圈子文化,畢竟城市就那大。出不了三個人都是親戚關系。老張認識老李,老李認識老王,老王一問老張,老張是老王表哥的領導。
感覺中原縣城都大差不做悄知差,局限於GDP的問題,工作機會並不多。你可能找來找去就那麼幾個工作。別說撿錢了,能長久幹下去都是個問題。更多是大家都喜歡體制內的工作,畢竟大家都認為這是個臉面。你可能一個月拿一萬,不如人家體制內3000有面子。這是一個文化屬性的問題。
生活方面成本會低很多,聚餐、交通、娛樂等。你還會發現節奏很慢,時間突然很充裕。大把的時間容你消費,不用擔心上下班擠地鐵,不用擔心堵車心煩。但慢慢的你的圈子變小了,你的娛樂方式也變了。人情往來讓你應接不暇,今天她結婚,明天他家孩子過生日,後天親戚生病等等。真是城市容純消不下肉身,老家容不下靈魂。
其實各有千秋,在跟老家土生土長的朋友聊天時發現。他們並沒有這些苦惱,習慣於老家的生活,奔波於那些我認為的瑣事之中。所以人那總是一山望一山高,這家還比那家好。但凡家中有餘糧,誰又願意遠赴它鄉。但是為了生活沒有對錯,堅持你所堅持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⑺ 替朋友問個弱智問題, 上海市大,還是安徽宿州市大 ,, 我靠 ..
當然是宿州市大!市區加上原整個宿縣就是現在的涌橋區,沒別的區了。宿州應該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了吧
⑻ 安徽哪個城市最發達
問題一:安徽哪個城市最好? 2、合肥市(省會,在中部六省無論人口數量還是人均GDP都在末位,這兩年環境發展還好,科技,家電產業現發展很快)
3、蕪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見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趙薇)
4、馬鞍山(有馬鋼,一直是全國衛漏培者生城市,特別是這兩年馬鋼股市給股民的回報)
5、安慶(在清末為沿江重鎮,安徽一字來源此,又有「黃梅戲」,有大美女馬蘭)
6、淮南市(煤礦,中國資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領導要求唱響「黃煤戲」)
7、阜陽市(知名度應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懷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資源)
9、銅陵市(銅都,排第九有點委屈)
10、亳州市(葯材之鄉,出了曹操,華佗)
11、宣城市(宣紙,宣筆)
12、蚌埠市(80,90年代時鐵路建設還可以)
13、巢湖市(出了盧榮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點光)15、六安市16、滁州市17、宿州市發展潛力排名: 1、蕪湖(自主產業發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設有力度,積極向長三角靠攏)
2、合肥(不必多說)
3、銅陵(產業結構合理,在省規劃中有重要地位)
4、馬鞍山(現安徽人均第一,融入長三角有地理優勢)
5、黃山(安徽的門面,沒理由發展不好,與杭州相鄰)
6、淮南(資源豐富)]
7、准北(同理)
8、安慶(沿江城市群規劃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資搞得不錯)
9、宣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很好,寧國、廣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資不錯)
13、滁州市(靠近江蘇,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地緣優勢)
14、六安市(礦資源比較豐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葯材了)17、阜陽市(王懷忠的泡沫經濟將要影響阜陽人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最近穎上縣官員腐敗,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問題二:安徽哪個城市最好??? 城市知名度排名:
1、黃山市(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全國十大最美山之一,中國十大名山,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知名度高於省會合肥,安徽的發展口號為: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
2、合肥市(省會,在中部六省無論人口數量還是人均GDP都在末位,這兩年環境發展還好,科技,家電產業現發展很快)
3、蕪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見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趙薇)
4、馬鞍山(有馬鋼,一直是全國衛生城市,特別是這兩年馬鋼股市返薯給股民的回報)
5、安慶(在清末為沿江重鎮,安徽一字來源此,又有「黃梅戲」,有大美女馬蘭)
6、淮南市(煤礦,中國資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領導要求唱響「黃煤戲」)
7、阜陽市(知名度應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懷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資源)
9、銅陵市(銅都,排第九有點委屈)
10、亳州市(葯材之鄉,出了曹操,華佗)
11、宣城市(宣紙,宣筆)
12、蚌埠市(80,90年代時鐵路建設還可以)
13、巢湖市(出了盧榮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點光)
15、六安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發展潛力排名:
1、蕪湖(自主產業發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設有力度,積極向長三角靠攏)
2、合肥(不必多說)
3、銅陵(產業結構合理,在省規劃中有重要地位)
4、馬鞍山(現安徽中豎人均第一,融入長三角有地理優勢)
5、黃山(安徽的門面,沒理由發展不好,與杭州相鄰)
6、淮南(資源豐富)
7、准北(同理)
8、安慶(沿江城市群規劃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資搞得不錯)
9、宣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很好,寧國、廣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資不錯)
13、滁州市(靠近江蘇,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地緣優勢)
14、六安市(礦資源比較豐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葯材了)
16、宿州市(沒什麼優勢)
17、阜陽市(王懷忠的泡沫經濟將要影響阜陽人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最近穎上縣官員腐敗,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問題三:安徽經濟排名第一的城市是哪個? 安徽城市最新排名 第1名合肥 做為省會,今年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安徽的老大,你不得不承認,在安徽的城市,綜合來說,算是最好的一個城市.作為安徽省省會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強競爭力,其綜合實力在省內無城市可與之匹敵,理所當然是全省第一! 第2名蕪湖 作為皖江龍頭,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有所減慢,工業、財政等經濟指標相繼被馬鞍山趕超,但蕪湖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區最強的。 即使是座美麗的城市,也只是鏡湖區不錯,蕪湖不大,但比合肥干凈..空氣好.經濟實力比較好,能生產奇瑞汽車就足以證明,又出了個趙薇.但我個人不認為蕪湖比合肥好,這只是片面的觀點.畢竟安徽的資金全都投入建設在合肥身上了。 第3名馬鞍山 城市總體規模不大,倒很精緻。 雖然馬鞍山市人均GDP高,有錢...也只能排第3,看看馬鞍的火車站吧真差。但是在馬鞍山消費高於安徽其他16個城市,...靠近南京,有馬鋼,所以也會持續快速發展.馬鞍山的小資也是正常的。 第4名淮南 全國較大市,近年經濟勢頭持續攀升,人均工資躍居全省首位,經濟工業實力皖北第一。地理位子優越,承南接北,毗鄰省會。煤炭儲量華東第一,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皖北,淮南的經濟排第1,但是也有些弊端,例如環境和治安.犯罪..有煤炭,豆腐節,.確實是座開放城市..但經濟持續攀升.不可忽視. 第5名蚌埠 這座原先安徽排名第二的城市現在在皖北諸市中底氣越來越不足,難以排上老大了,如今的蚌埠已經日漸黃花...但蚌埠人還是很拽的。不過有一定經濟復甦跡象。 作為安徽老牌省轄市,蚌埠近年來的衰落讓人心痛,尤其是工業實力不僅遠落後於淮南,甚至連全省八大工業城市的地位也搖搖欲墜,但這並不影響蚌埠奪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寶座。相對於皖北其他五市,蚌埠在交通、商貿、科教、文化及城市影響力等領域均無出其右。 第6名銅陵 在安徽它應該是一座不被人看好的城市,但這座古銅都,人均GDP、人均收入、財政收入在安徽算還好,城市規模不小,城市規劃和建設也不錯,只是發展地皮有限,未來可將樅陽東部六鎮劃過來後,人口達100W以上,跨江發展,實現皖中南中心城市的目標.. 第7名淮北 三區1縣,靠蘇魯豫皖的腹心之中心,城區干凈,今年和合肥一並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有煤炭資源. 弊端是鐵路交通不方便,有機會和宿州整合,將有利於往高處發展, 第八名安慶 城市規模與銅馬差不多,城區建設比巢湖黃山都差,經濟也不行.但它畢竟是老省會,經濟文化底子厚(特別是桐城),近兩年來正在奮力崛起,或許它將重現昔日輝煌.. 作為安徽的老省會,安慶長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運與蚌埠頗為相似。 第九名滁州 靠近南京,安徽九大經濟重鎮之一,城市規模較小,還沒有轄市天長大,城建一般,電子產業發展不錯,但它完全依賴轄縣市支撐,市本級發展潛力不大.. 第十名阜陽 安徽第一農業大市,城區人口不少,交通也很發達,特別是鐵路.但經濟實力太差,主要是無資源、無重大經濟產業.城市道路寬闊,衛生狀況較差,文化底蘊也不照... 作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陽伴隨著王懷忠、大頭娃娃、「阜陽幫」而「名聲鵲起」的同時,又似乎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阜陽不崛起,皖北難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難崛起
問題四:安徽省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幾個? 最發達的莫過於合肥市,不僅本身強大,而且還把原來的巢湖市吞並了一部分,將來要建立中部金融中心。
其次長江沿線的蕪湖,銅陵也是相對比較發達工業城市,產值較高環境較差。
皖北的幾個城市相對落後一些,主要是原有的幾個工礦業城市。
像阜陽,亳州,宿州還是傳統農業見長的城市。
問題五:安徽有多少市和個城市的經濟排行… 安徽城市最新排名
第1名合肥
做為省會,今年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安徽的老大,你不得不承認,在安徽的城市,綜合來說,算是最好的一個城市.作為安徽省省會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強競爭力,其綜合實力在省內無城市可與之匹敵,理所當然是全省第一!
第2名蕪湖
作為皖江龍頭,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有所減慢,工業、財政等經濟指標相繼被馬鞍山趕超,但蕪湖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區最強的。 即使是座美麗的城市,也只是鏡湖區不錯,蕪湖不大,但比合肥干凈..空氣好.經濟實力比較好,能生產奇瑞汽車就足以證明,又出了個趙薇.但我個人不認為蕪湖比合肥好,這只是片面的觀點.畢竟安徽的資金全都投入建設在合肥身上了。
第3名馬鞍山
城市總體規模不大,倒很精緻。 雖然馬鞍山市人均GDP高,有錢...也只能排第3,看看馬鞍的火車站吧真差。但是在馬鞍山消費高於安徽其他16個城市,...靠近南京,有馬鋼,所以也會持續快速發展.馬鞍山的小資也是正常的。
第4名淮南
全國較大市,近年經濟勢頭持續攀升,人均工資躍居全省首位,經濟工業實力皖北第一。地理位子優越,承南接北,毗鄰省會。煤炭儲量華東第一,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皖北,淮南的經濟排第1,但是也有些弊端,例如環境和治安.犯罪..有煤炭,豆腐節,.確實是座開放城市..但經濟持續攀升.不可忽視.
第5名蚌埠
這座原先安徽排名第二的城市現在在皖北諸市中底氣越來越不足,難以排上老大了,如今的蚌埠已經日漸黃花...但蚌埠人還是很拽的。不過有一定經濟復甦跡象。 作為安徽老牌省轄市,蚌埠近年來的衰落讓人心痛,尤其是工業實力不僅遠落後於淮南,甚至連全省八大工業城市的地位也搖搖欲墜,但這並不影響蚌埠奪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寶座。相對於皖北其他五市,蚌埠在交通、商貿、科教、文化及城市影響力等領域均無出其右。
第6名銅陵
在安徽它應該是一座不被人看好的城市,但這座古銅都,人均GDP、人均收入、財政收入在安徽算還好,城市規模不小,城市規劃和建設也不錯,只是發展地皮有限,未來可將樅陽東部六鎮劃過來後,人口達100W以上,跨江發展,實現皖中南中心城市的目標..
第7名淮北
三區1縣,靠蘇魯豫皖的腹心之中心,城區干凈,今年和合肥一並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有煤炭資源. 弊端是鐵路交通不方便,有機會和宿州整合,將有利於往高處發展,
第八名安慶
城市規模與銅馬差不多,城區建設比巢湖黃山都差,經濟也不行.但它畢竟是老省會,經濟文化底子厚(特別是桐城),近兩年來正在奮力崛起,或許它將重現昔日輝煌.. 作為安徽的老省會,安慶長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運與蚌埠頗為相似。
第九名滁州
靠近南京,安徽九大經濟重鎮之一,城市規模較小,還沒有轄市天長大,城建一般,電子產業發展不錯,但它完全依賴轄縣市支撐,市本級發展潛力不大..
第十名阜陽
安徽第一農業大市,城區人口不少,交通也很發達,特別是鐵路.但經濟實力太差,主要是無資源、無重大經濟產業.城市道路寬闊,衛生狀況較差,文化底蘊也不照... 作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陽伴隨著王懷忠、大頭娃娃、「阜陽幫」而「名聲鵲起」的同時,又似乎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阜陽不崛起,皖北難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難崛起
問題六:安徽和重慶這兩個城市哪個發展的比較好點?? 重慶,安徽的話,南方還可以,北方差重慶太多。
問題七:安徽省哪個城市比較發達,繁榮 應該說皖南地區要數蕪湖市、皖北地區要數蚌埠市、皖中當然是合肥了!
問題八:安徽什麼地方最發達 胡說!安徽省人均GDP最高的明明是馬鞍山,馬鞍山的人均GDP比南京還要高!馬鞍山還是中國十大文明城市,十大宜居城市,十大園林城市,還是與上海,武漢,重慶齊名的長三角重工業城市。和蘇南,浙江地區城市經濟實力都有的一拼,安徽的其他城市更本就沒的比!來過馬鞍山的人都知道
問題九:安徽哪個城市環境最好 全部去過,六安最好,因為黃山也就是風景區好,總體六安環境最好
問題十:安徽省哪個城市最好? 安徽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2005年轄:17個地級市;44個市轄區、5縣個級市、56個縣。
合肥市 轄4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廬陽區。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水湖鎮) 肥東縣(店埠鎮) 肥西縣(上派鎮)
蕪湖市 轄4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鏡湖區。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灣鎮) 南陵縣(籍山鎮) 繁昌縣(繁陽鎮)
蚌埠市 轄4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蚌山區東海大道。
蚌山區 龍子湖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城關鎮) 固鎮縣(城關鎮) 五河縣(城關鎮)
淮南市 轄5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田家庵區。
田家庵區 大通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城關鎮)
馬鞍山市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雨山區。
雨山區 花山區 金家莊區
當塗縣(姑孰鎮)
淮北市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相山區。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濉溪鎮)
銅陵市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銅官山區。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郊 區
銅陵縣(五松鎮)
安慶市 轄3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迎江區。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大龍山鎮)
桐城市(文昌街道)
宿松縣(孚玉鎮) 樅陽縣(樅陽鎮) 太湖縣(晉熙鎮) 懷寧縣(高河鎮) 岳西縣(天堂鎮)
望江縣(華陽鎮) 潛山縣(梅城鎮)
黃山市 轄3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 *** 駐屯溪區。
屯溪區 黃山區(甘棠鎮) 徽州區(岩寺鎮)
休寧縣(海陽鎮) 歙 縣(徽城鎮) 祁門縣(祁山鎮) 黟 縣(碧陽鎮)
滁州市 轄2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琅琊區。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天長街道) 明光市(城西街道)
全椒縣(襄河鎮) 來安縣(新安鎮) 定遠縣(定城鎮) 鳳陽縣(府城鎮)
阜陽市 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潁州區清河路。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城關鎮) 潁上縣(城關鎮) 阜南縣(城關鎮) 太和縣(城關鎮)
宿州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 *** 駐橋區。
橋區
蕭 縣(龍城鎮) 泗 縣(泗城鎮) 碭山縣(碭城鎮) 靈璧縣(靈城鎮)
巢湖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 *** 駐居巢區青年路。
居巢區
含山縣(環峰鎮) 無為縣(無城鎮) 廬江縣(廬城鎮) 和 縣(歷陽鎮)
六安市 轄2個市轄區、5個縣。市人民 *** 駐金安區人民路。
金安區 裕安區
壽 縣(壽春鎮) 霍山縣(衡山鎮) 霍邱縣(城關鎮) 舒城縣(城關鎮) 金寨縣(梅山鎮)
亳州市 轄1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譙城區。
譙城區
利辛縣(城關鎮) 渦陽縣(城關鎮) 蒙城縣(城關鎮)
池州市 轄1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貴池區。
貴池區
東至縣(堯渡鎮) 石台縣(七里鎮) 青陽縣(蓉城鎮)
宣城市 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宣州區。
宣州區
寧國市(河瀝溪街道)
廣德縣(桃州鎮) 郎溪縣(建平鎮) 涇 縣(涇川鎮) 旌德縣(旌陽鎮) 績溪縣(華陽鎮...>>
⑼ 安徽哪個城市最發達
問題一:安徽哪個城市最好? 2、合肥市(省會,在中部六省無論人口數量還是人均GDP都在末位,這兩年環境發展還好,科技,家電產業現發展很快)
3、蕪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見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趙薇)
4、馬鞍山(有馬鋼,一直是全國衛生城市,特別是這兩年馬鋼股市給股民的回報)
5、安慶(在清末為沿江重鎮,安徽一字來源此,又有「黃梅戲」,有大美女馬蘭)
6、淮南市(煤礦,中國資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領導要求唱響「黃煤戲」)
7、阜陽市(知名度應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懷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資源)
9、銅陵市(銅都,排第九有點委屈)
10、亳州市(葯材之鄉,出了曹操,華佗)
11、宣城市(宣紙,宣筆)
12、蚌埠市(80,90年代時鐵路建設還可以)
13、巢湖市(出了盧榮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點光)15、六安市16、滁州市17、宿州市發展潛力排名: 1、蕪湖(自主產業發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設有力度,積極向長三角靠攏)
2、合肥(不必多說)
3、銅陵(產業結構合理,在省規劃中有重要地位)
4、馬鞍山(現安徽人均第一,融入長三角有地理優勢)
5、黃山(安徽的門面,沒理由發展不好,與杭州相鄰)
6、淮南(資源豐富)]
7、准北(同理)
8、安慶(沿江城市群規劃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資搞得不錯)
9、宣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很好,寧國、廣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資不錯)
13、滁州市(靠近江蘇,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地緣優勢)
14、六安市(礦資源比較豐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葯材了)17、阜陽市(王懷忠的泡沫經濟將要影響阜陽人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最近穎上縣官員腐敗,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問題二:安徽哪個城市最好??? 城市知名度排名:
1、黃山市(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全國十大最美山之一,中國十大名山,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知名度高於省會合肥,安徽的發展口號為: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
2、合肥市橘罩掘(省會,在中部六省無論人口數量還是人均GDP都在末位,這兩年環境發展還好,科技,家電產業現發展很快)
3、蕪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見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趙薇)
4、馬鞍山(有馬鋼,一直是全國衛生城市,特別是這兩年馬鋼股市給股民的回報)
5、安慶(在清末為沿江重鎮,安徽一字來源此,又有「黃梅戲」,有大美女馬蘭)
6、淮南市(煤礦,中國資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領導要求唱響「黃煤戲」)
7、阜陽市(知名悶汪度應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懷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資源)
9、銅陵市(銅都,排第九有點委屈)
10、亳州市(葯材之鄉,出了曹操,華佗)
11、宣城市(宣紙,宣筆)
12、蚌埠市(80,90年代時鐵路建設還可以)
13、巢湖市(出了盧榮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點光)
15、六安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發展潛力排名:
1、蕪湖(自主產業發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設有力度,積極向長三角靠攏)
2、合肥(不必多說)
3、銅陵(產業結構合理,在省規劃中有重要地位)
4、馬鞍山(現安徽人均第一,融入長三角有地理優勢)
5、黃山(安徽的門面,沒理由圓核發展不好,與杭州相鄰)
6、淮南(資源豐富)
7、准北(同理)
8、安慶(沿江城市群規劃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資搞得不錯)
9、宣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很好,寧國、廣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資不錯)
13、滁州市(靠近江蘇,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地緣優勢)
14、六安市(礦資源比較豐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葯材了)
16、宿州市(沒什麼優勢)
17、阜陽市(王懷忠的泡沫經濟將要影響阜陽人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最近穎上縣官員腐敗,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問題三:安徽經濟排名第一的城市是哪個? 安徽城市最新排名 第1名合肥 做為省會,今年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安徽的老大,你不得不承認,在安徽的城市,綜合來說,算是最好的一個城市.作為安徽省省會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強競爭力,其綜合實力在省內無城市可與之匹敵,理所當然是全省第一! 第2名蕪湖 作為皖江龍頭,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有所減慢,工業、財政等經濟指標相繼被馬鞍山趕超,但蕪湖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區最強的。 即使是座美麗的城市,也只是鏡湖區不錯,蕪湖不大,但比合肥干凈..空氣好.經濟實力比較好,能生產奇瑞汽車就足以證明,又出了個趙薇.但我個人不認為蕪湖比合肥好,這只是片面的觀點.畢竟安徽的資金全都投入建設在合肥身上了。 第3名馬鞍山 城市總體規模不大,倒很精緻。 雖然馬鞍山市人均GDP高,有錢...也只能排第3,看看馬鞍的火車站吧真差。但是在馬鞍山消費高於安徽其他16個城市,...靠近南京,有馬鋼,所以也會持續快速發展.馬鞍山的小資也是正常的。 第4名淮南 全國較大市,近年經濟勢頭持續攀升,人均工資躍居全省首位,經濟工業實力皖北第一。地理位子優越,承南接北,毗鄰省會。煤炭儲量華東第一,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皖北,淮南的經濟排第1,但是也有些弊端,例如環境和治安.犯罪..有煤炭,豆腐節,.確實是座開放城市..但經濟持續攀升.不可忽視. 第5名蚌埠 這座原先安徽排名第二的城市現在在皖北諸市中底氣越來越不足,難以排上老大了,如今的蚌埠已經日漸黃花...但蚌埠人還是很拽的。不過有一定經濟復甦跡象。 作為安徽老牌省轄市,蚌埠近年來的衰落讓人心痛,尤其是工業實力不僅遠落後於淮南,甚至連全省八大工業城市的地位也搖搖欲墜,但這並不影響蚌埠奪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寶座。相對於皖北其他五市,蚌埠在交通、商貿、科教、文化及城市影響力等領域均無出其右。 第6名銅陵 在安徽它應該是一座不被人看好的城市,但這座古銅都,人均GDP、人均收入、財政收入在安徽算還好,城市規模不小,城市規劃和建設也不錯,只是發展地皮有限,未來可將樅陽東部六鎮劃過來後,人口達100W以上,跨江發展,實現皖中南中心城市的目標.. 第7名淮北 三區1縣,靠蘇魯豫皖的腹心之中心,城區干凈,今年和合肥一並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有煤炭資源. 弊端是鐵路交通不方便,有機會和宿州整合,將有利於往高處發展, 第八名安慶 城市規模與銅馬差不多,城區建設比巢湖黃山都差,經濟也不行.但它畢竟是老省會,經濟文化底子厚(特別是桐城),近兩年來正在奮力崛起,或許它將重現昔日輝煌.. 作為安徽的老省會,安慶長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運與蚌埠頗為相似。 第九名滁州 靠近南京,安徽九大經濟重鎮之一,城市規模較小,還沒有轄市天長大,城建一般,電子產業發展不錯,但它完全依賴轄縣市支撐,市本級發展潛力不大.. 第十名阜陽 安徽第一農業大市,城區人口不少,交通也很發達,特別是鐵路.但經濟實力太差,主要是無資源、無重大經濟產業.城市道路寬闊,衛生狀況較差,文化底蘊也不照... 作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陽伴隨著王懷忠、大頭娃娃、「阜陽幫」而「名聲鵲起」的同時,又似乎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阜陽不崛起,皖北難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難崛起
問題四:安徽省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幾個? 最發達的莫過於合肥市,不僅本身強大,而且還把原來的巢湖市吞並了一部分,將來要建立中部金融中心。
其次長江沿線的蕪湖,銅陵也是相對比較發達工業城市,產值較高環境較差。
皖北的幾個城市相對落後一些,主要是原有的幾個工礦業城市。
像阜陽,亳州,宿州還是傳統農業見長的城市。
問題五:安徽有多少市和個城市的經濟排行… 安徽城市最新排名
第1名合肥
做為省會,今年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安徽的老大,你不得不承認,在安徽的城市,綜合來說,算是最好的一個城市.作為安徽省省會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強競爭力,其綜合實力在省內無城市可與之匹敵,理所當然是全省第一!
第2名蕪湖
作為皖江龍頭,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有所減慢,工業、財政等經濟指標相繼被馬鞍山趕超,但蕪湖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區最強的。 即使是座美麗的城市,也只是鏡湖區不錯,蕪湖不大,但比合肥干凈..空氣好.經濟實力比較好,能生產奇瑞汽車就足以證明,又出了個趙薇.但我個人不認為蕪湖比合肥好,這只是片面的觀點.畢竟安徽的資金全都投入建設在合肥身上了。
第3名馬鞍山
城市總體規模不大,倒很精緻。 雖然馬鞍山市人均GDP高,有錢...也只能排第3,看看馬鞍的火車站吧真差。但是在馬鞍山消費高於安徽其他16個城市,...靠近南京,有馬鋼,所以也會持續快速發展.馬鞍山的小資也是正常的。
第4名淮南
全國較大市,近年經濟勢頭持續攀升,人均工資躍居全省首位,經濟工業實力皖北第一。地理位子優越,承南接北,毗鄰省會。煤炭儲量華東第一,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皖北,淮南的經濟排第1,但是也有些弊端,例如環境和治安.犯罪..有煤炭,豆腐節,.確實是座開放城市..但經濟持續攀升.不可忽視.
第5名蚌埠
這座原先安徽排名第二的城市現在在皖北諸市中底氣越來越不足,難以排上老大了,如今的蚌埠已經日漸黃花...但蚌埠人還是很拽的。不過有一定經濟復甦跡象。 作為安徽老牌省轄市,蚌埠近年來的衰落讓人心痛,尤其是工業實力不僅遠落後於淮南,甚至連全省八大工業城市的地位也搖搖欲墜,但這並不影響蚌埠奪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寶座。相對於皖北其他五市,蚌埠在交通、商貿、科教、文化及城市影響力等領域均無出其右。
第6名銅陵
在安徽它應該是一座不被人看好的城市,但這座古銅都,人均GDP、人均收入、財政收入在安徽算還好,城市規模不小,城市規劃和建設也不錯,只是發展地皮有限,未來可將樅陽東部六鎮劃過來後,人口達100W以上,跨江發展,實現皖中南中心城市的目標..
第7名淮北
三區1縣,靠蘇魯豫皖的腹心之中心,城區干凈,今年和合肥一並被列入全國文明城市推薦名單,有煤炭資源. 弊端是鐵路交通不方便,有機會和宿州整合,將有利於往高處發展,
第八名安慶
城市規模與銅馬差不多,城區建設比巢湖黃山都差,經濟也不行.但它畢竟是老省會,經濟文化底子厚(特別是桐城),近兩年來正在奮力崛起,或許它將重現昔日輝煌.. 作為安徽的老省會,安慶長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運與蚌埠頗為相似。
第九名滁州
靠近南京,安徽九大經濟重鎮之一,城市規模較小,還沒有轄市天長大,城建一般,電子產業發展不錯,但它完全依賴轄縣市支撐,市本級發展潛力不大..
第十名阜陽
安徽第一農業大市,城區人口不少,交通也很發達,特別是鐵路.但經濟實力太差,主要是無資源、無重大經濟產業.城市道路寬闊,衛生狀況較差,文化底蘊也不照... 作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陽伴隨著王懷忠、大頭娃娃、「阜陽幫」而「名聲鵲起」的同時,又似乎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阜陽不崛起,皖北難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難崛起
問題六:安徽和重慶這兩個城市哪個發展的比較好點?? 重慶,安徽的話,南方還可以,北方差重慶太多。
問題七:安徽省哪個城市比較發達,繁榮 應該說皖南地區要數蕪湖市、皖北地區要數蚌埠市、皖中當然是合肥了!
問題八:安徽什麼地方最發達 胡說!安徽省人均GDP最高的明明是馬鞍山,馬鞍山的人均GDP比南京還要高!馬鞍山還是中國十大文明城市,十大宜居城市,十大園林城市,還是與上海,武漢,重慶齊名的長三角重工業城市。和蘇南,浙江地區城市經濟實力都有的一拼,安徽的其他城市更本就沒的比!來過馬鞍山的人都知道
問題九:安徽哪個城市環境最好 全部去過,六安最好,因為黃山也就是風景區好,總體六安環境最好
問題十:安徽省哪個城市最好? 安徽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2005年轄:17個地級市;44個市轄區、5縣個級市、56個縣。
合肥市 轄4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廬陽區。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水湖鎮) 肥東縣(店埠鎮) 肥西縣(上派鎮)
蕪湖市 轄4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鏡湖區。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灣鎮) 南陵縣(籍山鎮) 繁昌縣(繁陽鎮)
蚌埠市 轄4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蚌山區東海大道。
蚌山區 龍子湖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城關鎮) 固鎮縣(城關鎮) 五河縣(城關鎮)
淮南市 轄5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田家庵區。
田家庵區 大通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城關鎮)
馬鞍山市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雨山區。
雨山區 花山區 金家莊區
當塗縣(姑孰鎮)
淮北市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相山區。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濉溪鎮)
銅陵市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 *** 駐銅官山區。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郊 區
銅陵縣(五松鎮)
安慶市 轄3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迎江區。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大龍山鎮)
桐城市(文昌街道)
宿松縣(孚玉鎮) 樅陽縣(樅陽鎮) 太湖縣(晉熙鎮) 懷寧縣(高河鎮) 岳西縣(天堂鎮)
望江縣(華陽鎮) 潛山縣(梅城鎮)
黃山市 轄3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 *** 駐屯溪區。
屯溪區 黃山區(甘棠鎮) 徽州區(岩寺鎮)
休寧縣(海陽鎮) 歙 縣(徽城鎮) 祁門縣(祁山鎮) 黟 縣(碧陽鎮)
滁州市 轄2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琅琊區。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天長街道) 明光市(城西街道)
全椒縣(襄河鎮) 來安縣(新安鎮) 定遠縣(定城鎮) 鳳陽縣(府城鎮)
阜陽市 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潁州區清河路。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城關鎮) 潁上縣(城關鎮) 阜南縣(城關鎮) 太和縣(城關鎮)
宿州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 *** 駐橋區。
橋區
蕭 縣(龍城鎮) 泗 縣(泗城鎮) 碭山縣(碭城鎮) 靈璧縣(靈城鎮)
巢湖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 *** 駐居巢區青年路。
居巢區
含山縣(環峰鎮) 無為縣(無城鎮) 廬江縣(廬城鎮) 和 縣(歷陽鎮)
六安市 轄2個市轄區、5個縣。市人民 *** 駐金安區人民路。
金安區 裕安區
壽 縣(壽春鎮) 霍山縣(衡山鎮) 霍邱縣(城關鎮) 舒城縣(城關鎮) 金寨縣(梅山鎮)
亳州市 轄1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譙城區。
譙城區
利辛縣(城關鎮) 渦陽縣(城關鎮) 蒙城縣(城關鎮)
池州市 轄1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 *** 駐貴池區。
貴池區
東至縣(堯渡鎮) 石台縣(七里鎮) 青陽縣(蓉城鎮)
宣城市 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 *** 駐宣州區。
宣州區
寧國市(河瀝溪街道)
廣德縣(桃州鎮) 郎溪縣(建平鎮) 涇 縣(涇川鎮) 旌德縣(旌陽鎮) 績溪縣(華陽鎮...>>
⑽ 全國治安最好的十大城市排名
全國治安最好的十大城市排名:
1、上海
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治安工作是上海的重中之重,上海市的治安問題解決的非常好。去過上海旅遊的人對上海的治安評價普遍很高,因為走在哪裡都不會害怕。
2、澳門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和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澳門治安穩定,罪案率比全球很多城市都低,區內設有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澳門支局。
3、青島
青島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聯合國「電影之都」、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除了良好的治安外,青島還擁有諸多旅遊景點,比如嶗山、八大關、棧橋等,這一切使得青島成為一座宜居城市。
4、深圳
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願者之城」等美譽。
5、徐州
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徐州社會治安良好,投資環境優越。
6、杭州
杭州是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治安良好的杭州很多地方都會出現車讓人的情況。
7、南京
南京是中國四大雲數據中心、中國五個大區級通信樞紐、中國電信全國八大骨幹網節點,也是十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城市之一。是國家重要的醫療醫葯中心,醫療衛生環境僅次於上海、北京,新葯研發水平位列中國第三,是中國新葯研製的重要基地。
8、信陽
信陽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頭銜。
9、威海
也許是和打造」最適合人類生活的城市「的思路密不可分吧,緊抓環境和治安,使它和城市的目標是越來越近了,但是最近有所松動,整體還是良好。
10、北京
北京,既是一國之都,又是國際化大都市,當地對於治安肯定會下很大的功夫,而且應該很少有人敢在皇城腳下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