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以什麼產業為主,發展趨勢是哪些行業
上海以金融業、答山頃航運業、唯棗現清陸代服務業、旅遊業為主。
發展趨勢除了以上行業,還在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貳』 上海六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精品鋼材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和生物醫葯製造業是上海六個重點工業行業。
2018全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呈現結構更優、效益更好、更趨協調、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一是經濟平穩增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6%,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新增就業崗位58.2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預計城鎮調查失業率在4.3%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
二是經濟結構、質量和效益持續向好。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製造業部分產值增速快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2.4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
三是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方案的98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50.2%。四是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2)上海有哪些產業擴展閱讀
2018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完成32679.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實際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比重提高
根據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2679.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下降6.9%;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增長8.7%。
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2018年工業增加值8694.95億元,比上年增長1.9%;
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81.49億元,增長3.3%;
『叄』 上海盛產什麼
問題一:上海有什麼特產? 上海的主要特產有:高橋松餅、「五芳齋」糕團、城隍廟五香豆、嘉定白蒜、崩瓜 、麵塑、木雕、鳳尾魚、楓涇丁蹄、進京乳腐、上海浦東雞(白斬雞)、梨膏糖、小籠包、豆腐乾、南匯水蜜桃、崇明大閘蟹、周庄藍白粗布等等。
怎麼說呢?上海的特產大多是吃的。如果路途不遠,可以帶些。要是路途較遠,那就去城隍廟買些工藝品吧。
特產食品一般當地的大型超市都有的,你可以多去幾家超市看看
問題二:上海有什麼特產 上海特產不少,主要有皮薄汁多、香甜可口的上海水蜜桃,以及中國名魚之列、肉質鮮嫩的松江四鰓鱸魚,產於崇明、長興、橫沙的名貴經魚類鳳尾魚等。上海傳統手工輕紡產品露香園顧綉,是源於膽代顧氏家傳技法製作的獨具風格的綉品,將顧綉技法用於製作服裝、擺飾、床上用品等綉品。上海食品名特產有城隍廟五香豆和梨膏糖、奉賢南橋進京腐乳等。 上海水蜜桃特點:肉質柔軟,皮薄色艷,汁多味甜,香氣濃郁,入口易溶。如把熟透的桃子撥破一小片皮層,用嘴吮飲,就能把果實中的漿質吸盡,是桃品種中難得的佳品。 功用:經濟價值很高,用途很廣。以鮮食最佳,也可加工成罐頭、桃脯。水蜜桃花色艷麗,可供觀賞。另外,它還具有醫葯價值。桃仁有破血祛淤、潤腸、鎮咳功能,主治淤血停滯、經閉腹痛、跌傷腫痛、便秘等症;桃花有利尿作用,可導瀉逐水。干幼果稱癟桃干,也可入葯,用於治療陰虛盜汗、咯血。桃膠是制葯工業上的乳化劑和粘合劑。 松江四鰓鱸西風吹上四鰓鱸,雷松酥膩千絲縷。南宋詩人范成大筆下的四鰓鱸就是產自黃浦江支流 松江里的鱸魚。松江鱸魚雖小,產量又不多,但名聲頗大,這主要是因為此魚肉質細肥嫩, 潔白如雪,沒有細毛刺,滋味鮮美絕倫。千多年來,有許多文人騷客頌揚過它。晉朝文學 家張翰在外做官時,一陣秋風吹過,勾起他思念故鄉之情,竟棄官返里,閉門不仕。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有詞曰: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清朝乾隆皇帝兩次下江南, 都特地趕到松江府吃四鰓鱸,予以極高評價,並指令年年供奉鱸魚。 概況:這種魚體型不大呈紡錘形,長約十二厘米,重不過二、三市兩,頭大而扁平,眼小而生於 上方,口寬呈扇形,無鱗,背部呈黃褐色,腹部呈灰白色,身披四、五條黑色斑紋。奇特的是,松江鱸魚出水後鰓房裡仍貯著水,若置於稻糠里,可活四、五天。因為這種魚兩鰓 前後各有一道凹痕,其形與色如同鰓孔,在鰓蓋上又有條橙紅色的條紋,看起來極似四片 外露的鰓葉。因此,古時人們認為松江鱸魚有四鰓,《續韻府》中記載:天下之鱸皆二鰓, 惟松江鱸四鰓。所以松江鱸魚也稱四鰓鱸。其實,松江鱸魚與常魚一樣,也只有兩只鰓。 松江鱸魚壽命只不過一年,冬末春初,大魚到海口產卵以後,隨即死去,幼魚孵出,在春 夏之交紛紛上溯到黃浦江各支流,秋天長成。金秋季節,一群群四鰓鱸游至松江秀野橋下, 這時正是捕撈鱸魚的黃金季節。 特點:松江鱸魚肉嫩而肥,鮮而無腥,是野生魚類中最鮮美的一種,為中國四大名魚。 烹制:松江鱸魚可以採用多種烹調方法,比較有名的一種是鱸魚膾。據《松江府志》記載:須 入九月霜降之時,將鱸魚浸漬訖,布裹瀝水令盡,散置盤內,取香橙花葉相間。細切和膾, 撥令調勻,並要配香菰(或茭白),不僅味佳,而且色美。另一種是鱸魚氽雞湯。冬 天將鱸魚投入滾熱的雞湯中煮熟,盛在湯盆里,金黃色的雞湯浮現闃肚如雪脂的鱸魚,可 謂色、香、味俱佳。此外,紅燒或作羹也很鮮美。松江鱸魚的內臟處理也有特色,一般不 能用刀剖腹,否則有損鮮味。通常是用竹筷從魚口插入魚腹,將內臟取出洗凈後仍放還腹中。 鳳尾魚特點:體側扁,尾部延長,銀白色。口大而方,胸鰭上部具游離鰭條,尾鰭沒有對稱性。腹中具棱鱗。雌大雄小。 功用:鳳尾魚是名貴經濟魚類,肉質鮮美,供鮮食或制罐頭食品 。通常,人們喜歡將它油炸,加上輔料佐餐,其味香酥可口。 城隍廟五香豆 城隍廟五香豆用料講究,火候適當。所用原料是專門選自浙江省餘姚縣出產的蠶豆,挑選極為嚴格,黃皮豆和蟲蛀豆都不能用,要使用清一色的青皮豆,洗干凈用水煮。燒煮用的是雙眼灶,上面放一隻清水鍋,一隻糖水鍋。當清水鍋水溫達到攝氏6......>>
問題三:上海盛產什麼水果 8424西瓜都不是正宗的好不好 我在各區都有水果店 青青果園 歡迎前來消費~ 上海地區真正的本地水果 只有馬陸葡萄比較好 其他的都是外地運輸過來的 對了 還有南匯的黃桃 也不錯
問題四:上海產什麼,不產什麼? 產財富英雄,產精明、聰明、高明的市民,不產大學者、大學問家。 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可以想想香港在工業化過程中產什麼?我們可以歷數僅有600萬人口的香港,娛樂界出著名歌手、影視明星,工商界出產業巨子、地產巨鱷,讓整個大陸都驚訝人家的優質產品率之高。然而,有大思想的學者,怎麼也比不過底蘊深厚的北京,甚至是同樣逐利的上海。 時光流轉到上海也要在若干年內完成工業化了,很難想像這個過程中不產生幾個、幾十個巨富。事實上,盛大的陳天橋,復星的郭廣昌等新起的巨富就代表了這種群體的崛起。一個既定的階段里,上海只需要一個市長,卻需要許多工商業巨子,這大概就是時勢造英雄吧。 不過,無比遺憾的是,上海的商業氣息太濃了,塑造了全國最集中的股民群體、炒房群體、購保群體,這樣的環境里,名教授的日子不容易好過,更不容易脫離銅臭味。 這里的市民無比的精明、聰明和高明,卻又做不成什麼特別大的事情。不過,你不能怪他們。時間長了,適應上海的人都不得不如此。他們不關心天下政治,只關心自己的錢袋子、菜籃子。 所以,在上海做財富英雄和精明小市民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想成為前者或後者的人都應該來上海,想做學問或者關注政治,恐怕就不適合到這個地方了。 附:建國以來,上海灘上雖然也產政治家,不過大都是外埠產品。所以,嚴格說來不能算上海產。 在內地,你無論如何不會有,也不能有上海人的價值觀。在那裡,安貧樂道的價值觀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問題五:上海產什麼水果 西瓜,桃子,梨,桔子,葡萄。還有黃金瓜之類現在很少有的東西。
問題六:上海產什麼酒 黃酒,崇明米酒。
問題七:上海都盛產什麼海鮮 上海雖然靠海但是並沒有什麼出彩的海鮮,基本上上海吃到的海鮮都是從寧波、舟山、象山那邊過來的
問題八:上海有什麼特產煙? 上海香煙,以以下幾種為代表咯。
最貴當屬熊貓了哦,散戶單盒大約需要rmb180-200元左右。不過禮品翻蓋的倒還是顯得名貴,大約單盒2000元左右,聽起來有點暈暈糊糊。
接下來,就算是中華了,第一次抽的時候覺得感覺也不過如此,可能是自己的呼吸道對這種煙不是很感冒,但是畢竟是中國的名煙,所以,給他一點面子咯。
紅包的中華大約分為五種翻蓋中華,軟中華三字頭、12隻裝中華煙。注意:每條中華卷煙正面都有一個激光打碼,在激光打碼的第二行1字開頭的為1字頭,同理2或3開頭的就是2字頭或3字頭。這也是我詢問一些同行才知道的。
其實據上海煙廠的人說,3、2、1字都是同一配方研製的,只是生產線的編號,市面賣3字那麼貴,完全是因為煙民的心理造成的,炒作!中華煙從去年上半年以來價格不斷上揚,硬中華也從每包40元左右一路漲至目前的50元。而「3字頭」的軟中華漲幅更大。這位負責人同時提醒,所謂「3字頭」、「2字頭」、「1字頭」,只不過是卷煙廠生產時流水線的班次代號而已,並不存在質量上的差別。而硬中華的代號則印製在香煙過濾嘴內,吸煙者取下過濾嘴搐水中浸泡後就可以看清。如此巨大的價格差別不過是商家的炒作罷了。
接下來說什麼呢?上海紅雙喜,這個不怎麼樣,垃圾的很,我不是很喜歡抽,尤其是吸過之後口感不是很好。
然後就是牡丹了,樣子和煙盒的樣子看上去不錯,不過,不吸也罷,畢竟是拿不到大面上的煙了 就是紅雙喜、大前門、飛馬、上海、中華
問題九:上海產什麼車 主要是上汽旗下的品牌,比如上海大眾旗下的桑塔納,polo,帕薩特,朗逸,途觀,上海通用旗下的別克系列(雪弗蘭,五菱等旗下的品牌是上汽通用在外地的合資企業,不在上海生產),上汽的榮威以及匯眾,大通的商務車,申沃的客車
另外吉利旗下的英倫也是在上海生產的,之前是華普
『肆』 上海GDP的組成中,哪些產業貢獻最大
2018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是0.3:29.8:69.9。毫無疑問,服務業成為了上海最大的產業。當然,一二三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集合。
在上海的工業中,電子、汽車、石化、鋼材、機械設備是發展較大的產業,在這些行業中有多家知名企業,比如中芯國際、上汽集團、上海石化、寶武集團、上海電氣、振華重工、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等等。
『伍』 上海市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上海作為一個發展較早的經貿區,它的發展還是較為完善和成熟的。那它的支柱產業是有那些?作為傳統經濟的汽車、鋼鐵、石化、房地產,肯定是首當其沖的佔GDP的很大一部分,但是隨著互聯網和新型產業的興起,金融、商業、航運、物流也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那上海經濟的發展需要哪些新格局?
(一)突破體制瓶頸,改革重點要圍繞科技創新、社會與市場的關系。
一要推進政府部門職能的「自我革命」。政府創新投入應逐步從「項目導向」轉向「功能導向」,並引入社會化、市場化經營管理。
二要堅持事業單位改革的創新導向。重點推進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的投入方式改革,推廣「撥改投」、基金制,改革成果認定方式與收入分配方式。
三要著力優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對於企業(國有、外資、民營)應有不同的創新功能定位與扶持政策。國企聚焦落實國家與市級重大工程與項目,成為創新驅動的動力源之一。民營企業則應成為上海市場化、非定向「草根創新」的主力軍,要通過政府采購、市場開放、平台建設、技術共享等方式為民營企業創新創造機會。
(二)打造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系統 。
一是採取功能性與結構性手段降低商務成本。從點上實現突破,直接降低商務成本。同時運用非經濟杠桿降低綜合成本,如放開人才入滬政策、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優化空間布局等手段,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與生活環境,能對應更好的服務條件。
二是扶持創新服務業的發展。在世界主要科技創新中心,創新中介服務已呈現集群式、產業鏈式成長態勢。通過發展創新中介服務機構,形成創新服務經濟,提升創新服務業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三是培育與集聚一批企業家,形成多層次創新人才結構。充分重視企業家的創新核心功能,將集聚培育企業家擺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環節。
(三)優化創新型經濟空間布局 上海發展有兩大戰略空間:中心城區服務於「四個中心」建設,郊區是科技創新以及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空間。利用好郊區戰略空間,調整城鄉結構布局,走出傳統園區發展模式,促進區縣經濟產城融合發展,加快鎮域經濟發展。
一是構建郊區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要調整思路,打破原先城鎮功能,形成區縣經濟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
二是建設創新示範鎮,形成創新走廊。結合區位特點,形成一批科創小鎮、文創小鎮、農業小鎮、工業小鎮、旅遊小鎮,形成特色鎮。
三是布局「創新軸線」。結合上海創新資源與產業空間布局,上海可以圍繞創新熱點區、打造創新軸線、形成創新扇面。同時將創新軸線向長三角延伸,形成「滬寧、滬杭、滬通」創新通道,促進長三角協同創新。
『陸』 上海都有什麼經濟支柱啊,為什麼GDP這么高
經濟支柱:
1、金融:金融業占據2014年全市GDP的13.9%,僅次於工業、批發零售業。從2014年上海市第三產業稅收百強來看 ,42家金融企業入圍,占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稅收合計數的50%。
2、商貿:2017,自由貿易港建設首先會帶動國際中轉貿易、離岸貿易的發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國際轉口貿易份額,優化貿易結構,促進貿易轉型升級。
3、汽車:上海汽車工業的騰飛則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春風,上海大眾轎車合資項目的成功,領汽車製造業一舉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4、成套設備:成套設備是指為生產某些產品或完成一定任務及功能所必需的整套設備。如電站成套設備、煉鋼成套設備、棉布生產成套設備、劇場舞台成套設備等。、
5、房地產:2017年1-10月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05415百萬元,同比增長3.7%;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70903百萬元,同比增長6.9%。
GDP高的原因:實體經濟領域,在上海仍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上海工業生產處於良好狀態。工業領域,新動能正在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車、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速高達29.6%,成為新興產業中增長勢頭最迅猛的行業。
(6)上海有哪些產業擴展閱讀:
市統計局介紹,從吸引外資的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合同外資和實到外資大幅增長,是上海利用外資實現「雙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本市第二產業簽訂外資合同金額同比增長4.1倍;第二產業實到外資金額增長1.2倍。而第三產業實到外資結構繼續優化,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實到外資均實現較快增長。
2018年以來,外資總部也在加快向上海集聚,上半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7家,累計達到624家,新設外資研發中心8家,累計達到434家。
對外貿易方面,據統計,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16160.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其中,進口9788.96億元,增長5.1%;出口6371.81億元,增長1.8%。外貿增速相比一季度有所放緩,但整體仍保持穩定。
對於下階段對外經濟的走勢,市統計局分析指出,雖然國際貿易關系緊張等因素可能對跨國投資產生沖擊,但隨著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實施,外資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預計下半年實到外資、合同外資將有望繼續實現增長。而對於中美貿易摩擦對進出口貿易的後續影響,上海將密切跟蹤、加強研判、積極應對。
上海市統計局指出,今年以來上海總體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經濟持續向好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柒』 古代上海特色產業有哪些
有漁業。因為上海最早是一個小漁村,以漁業為生。現在上海的簡稱「滬」就洞祥是一種捕魚工具,特色產業就是漁業。特色產業包納脊搏括現代農業產業園,農野派業產業強鎮和優勢特色產業。
『捌』 上海GDP的組成中,哪些產業貢獻最大
工業,服務業和金融,這三大產業對於上海來說,構成了GDP的主體部分。
論基礎來看的話,上海是靠工業和建築業發跡起來的工業城市,直到今天也是,過去30年、60年、100年乃至150年,上海都是中國第一工業城市,2013年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69.64億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固定會址一直是上海,可以說,工業在上海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上海的發展軌跡同香港相似,發展模式的轉變已經有目共睹。
傳統的工業增加值佔比逐漸降低,注意,是增加值佔比降低,說明上海的工業增長依然強勁,只是這種強勁優勢逐漸被商貿和金融和服務業取代。
舉個小栗子,上海給人的感覺就是,你能得到真正的貼心服務,交通的方便,應有盡有的物品提供,展會,演唱會。還有沒有在意的地方做足的那些微小的人性化。舉例來說,上海圖書館,在各個地方都有分館,有24小時自助借還亭。
綜合來說,以「造東西」為核心任務的實體經濟是上海經濟的基礎。
從工業和物流業的角度說,這是中國最大氣的城市,從整個城市所展現出來的開放性來說,他又是中國最包容的城市。
2018年上海GDP總量為32679.97億元,排名全國城市第一,其中第一產業為104.37億元,同比下降6.9%,第二產業為9732.54億元,同比增長1.8%,第三產業為22842.96億元,同比增長8.7%,第三產業佔GDP總量69.9%。
主要行業創造的GDP 工業創造的GDP為8694.95億元,同比增長1.9%。
社會 服務業創造的GDP為8490.73億元,同比增長14.8%。
金融業創造的GDP為5781.63億元,同比增長5.7%。
批發和零售業創造的GDP為4581.49億元,同比增長3.3%。
房地產創造的GDP為1992.52億元,同比增長4.8%。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物流)創造的GDP為1533.36億元,同比增長10.4%。
住宿和餐飲創造的GDP為421.46億元,同比下降2.8%。
貢獻最大的是工業,創造的GDP占總GDP的26.6%。
附2018年各省/直轄市/自治區GDP
2018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是0.3:29.8:69.9。毫無疑問,服務業成為了上海最大的產業。當然,一二三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集合。
細分一下,我們發現上海這幾個發展得較大的產業。工業,2018年增加值8694.95億元,佔比26.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81.49億元,佔比14%; 旅遊 產業增加值2078.64億元,佔比6.4%;金融業增加值5781.63億元,佔比17.7%;信息服務業增加值2387.87億元,佔比7.3%;建築及房地產業增加值3030億元,佔比9.3%。
因此,細分下來,上海前三大產業是工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這三個行業增加值合計19058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為58.2%。建築和房地產業的規模也是挺大的,接近佔了全市GDP的十分之一。 (上海證交所)
從上海的產業結構分布看,它是我國的重要工業基地、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尤其是很多人意料不到,上海還是一個工業城市。其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高達26.6%。這個比重放在全球看還是很高的,像美國、英國、法國的比重都低於20%。高於20%的國家不多,有德國、韓國、日本等幾個工業強國。
在上海的工業中,電子、 汽車 、石化、鋼材、機械設備是發展較大的產業,在這些行業中有多家知名企業,比如中芯國際、上汽集團、上海石化、寶武集團、上海電氣、振華重工、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等等。
房地產,金融,轉口貿易,製造業,服務業。
『玖』 上海以什麼產業為主,發展趨勢是哪些行業
上海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發展趨勢仍然是高科技。另外旅遊產業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拾』 上海主要是發展什麼產業為主
上海主要是發展金融和貿易產業為主。
金融
在解放之前,上海曾是遠東第一金融中心,無論股票,黃金,外匯等金融市場規模全部雄踞亞洲第一。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貨交易中心,僅次於芝加哥;全球最大黃金現貨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鑽石現貨交易中心,全球三大有色金屬定價中心之一。但是,在1956年公私合營後,所有資本市場也被關閉。以1987年交通銀行恢復營業以及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再度成立為標志,金融市場開始恢復。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設立上海副總部。2009年,上海啟動人民幣國際結算試點。
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幾乎囊括了全中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上海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交易所、上海鑽石交易所、黃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資金拆借市場、國家黃金儲備運營中心、國家外匯儲備運營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央行徵信系統中心、支票節流數據處理中心)、中國四大銀行(農行、中行、工行、建行)上海總部、各大外資銀行大中華總部、中國反洗錢資金監控中心、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中國保險交易所。
貿易
2015年,全年上海關區貨物進出口總額50838.17億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進口19772.45億元,下降5.4%;出口31065.72億元,下降3.3%。全年舉辦各類展覽會項目851個,總展出面積1512.9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2.0%。其中,國際展覽會項目292個,展出面積1124.06萬平方米,增長24.8%;國內展覽會項目559個,展出面積388.92萬平方米,增長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