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有什麼有名的劍
擴展閱讀
杭州特色民宿一般多少錢 2025-05-22 19:02:28

上海有什麼有名的劍

發布時間: 2023-04-16 03:49:20

㈠ 上海劍道社的問題:我想學習劍道 初步了解有名的有一心館、華劍館、勝心會、劍禪社。哪家比較好(尤其

詆毀別人劍則和者道館不好的,我就呵棚正呵了孫薯。練劍道之前先學做人。

㈡ 上海黃埔軍校第九期校長送給學生的劍價值多少錢

一般在1000——2000之間。
「中正劍」——是民國時期蔣介石贈給其黃埔學生、得力部將及有功人員的隨身短劍,進而成為一種榮耀的象徵。 
蔣介石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時依國際慣例頒發給軍校優秀學生禮儀裝飾佩劍。後因北伐、反共,特別是在抗戰時期的戰役中,部分軍人因丟失陣地、重傷等原因而以此劍自殺殉國,此劍遂以「軍人魂」之名在軍中傳配洞唯開,並產顫和生其附加功能。因其劍柄上有「蔣培培中正贈」字樣,得名「中正劍」。在軍中及民間廣為流傳,進而成為其正式名稱。另外因劍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樣,也有人稱之為「成仁劍」。
    在民國中後期,持有中正劍已成為一種特殊的榮耀,多為黃埔系的軍事將領及政要、少數軍人因功獲得。

中正劍簡介:

其連鞘共長40厘米,柄為玳瑁(一種龜類海生動物)殼包木,再以包銅條殼,長12.5厘米,劍刃鋼質長24.7厘米,鞘鐵包銅質長27.5厘米。劍為半機器半手工製造,設有劍機,拔劍須按下劍機。
    其劍柄銅套兩面各鑄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廣州分校成立紀念」及「校長蔣中正贈」字樣,劍刃兩面刻有「成功成仁」及劍的序號。

㈢ 上海有賣中國劍或者太極劍、中國寶劍的地方嗎

上海武術院很多。龍泉 什麼都有。

上海哪裡有沈廣隆的龍泉寶劍賣要便宜的。

淘寶上有龍泉的品牌老字型大小專賣店----廠家開的

㈤ 上海寶山松南鎮附近哪裡有學武當七星劍謝謝。

「武當七星劍」劍譜(草) 1. 虛步含劍
2. 右弓步點劍
3. 左蹬腳反刺劍
4. 轉體掄掛直刺劍
5. 探海平衡刺劍
6. 左弓步刺劍
7. 轉身拗弓步點劍
8. 剪腕花歇步下截
9. 轉身歇步回抽
10. 上步掄掛丁步點劍
11. 左弓步攔
12. 右弓步攔
13. 左弓步攔
14. 轉身旋轉掃劍
15. 雲劍右弓步平斬
16. 換步翻身右弓步點劍
17. 雲劍扣腿下刺劍
18. 馬步推劍
19. 提膝雲抱劍
20. 進步右平衡刺劍
21. 返身虛步回抽
22. 左弓步攔
23. 右弓步攔
24. 左弓步攔
25. 進步反刺
26. 回身右弓步點劍
27. 挽花右虛步點劍
28. 上步右蹬反刺劍
29. 轉身歇步抱劍
30. 轉體掄掛劍
31. 馬步刺劍
32. 進步攪劍
33. 扣腿上撩劍
34. 退步右撩劍
35. 退步左撩劍
36. 退步右撩劍
37. 虛步捧劍
38. 挽花並步刺劍
39. 上步右腕撩劍
40. 沉腕上撩劍
41. 退步挽花背劍
42. 左轉上步提劍
43. 剪腕花踢腿抽劍
44. 右弓步點劍
45. 左弓步撩腕接劍
46. 左提膝亮指
47. 退步收勢
由於「武當七星劍」乃武當山的鎮山之寶!長期以來,僅在武當山道觀內流傳。外地學員要親自前往拜師學藝。目前尚無公開的「武當七星劍」劍譜。 為便於自己和對此套路感興趣的朋友學習,本人根據網上下載的陳師行道長表

演的「武當七星劍」視頻整理。

七星劍譜
一趟:

1、仙人指路 2、葉里藏花 3、登山追蛇 4、猛虎抱頭 5、金雞獨立 6、鳳凰點頭 7、魁星站勢
8、黃龍探爪 9、三環套月 10、魁星站勢 11、白蛇吐信 12、金雞站勢 13、順水推舟 14、懷抱琵琶
15、犀牛望月 16、夜叉探海 17、玉女觀星

二趟:

18、白前好燃猿托盤 19、單鳳朝天 20、順水推舟 21、虛步跨劍 22、白猿獻果 23、白蛇入洞 24、左右跨劍 25、纏槍 26、鳳掃梅花 27、鳳凰旋慧虛窩28、白猿獻果 29、迎風招展

三趟:

30、懷中抱月 31、劣馬刺登 32、聲東擊西 33、大鵬展翅 34、白蛇纏槍 35、探海 36、回身取寶 37、單鳳朝天 38、鳳凰點頭 39、虛步跨劍 40、靈貓捕鼠 41、魁聲站勢 42、左右跨劍 43、單鳳朝天 44、鳳凰三點頭

四趟:45、鳳凰旋翅 46、鶴童追蛇 47、鉤魚 48、襪畝鳳凰點頭 49、單鳳朝天 50、開窗望月 51、仙人指路 52、收勢

㈥ 上海普陀區 中山北路 金沙江路 那裡附近 哪裡有賣 太極劍,武術劍的

到金沙江路真北路那的迪卡儂可能有的我看到有日本劍道的竹見的。你去看看吧。67路啊94路啊都可以到的

㈦ 上海哪裡有賣草雉劍實物的1:1比例。最好在普陀區附近。

上海:古玩交鄭羨易市場地址;
1雲洲古玩城, 在大木橋路88號。大木橋路88號雲洲商廈:

2東台路古玩市場是一家比較老的市場,位於東台路和瀏河路口,唱主角的是各個年代的陶瓷器銅器錫器玉器竹器木器書畫等工藝品等

3城隍廟的華寶樓古玩市場,方浜路昌派265號地下室

4方浜路河南路口珍寶館及藏寶樓,是主要的喊迅拍經營老東西的地方,特別是藏寶樓的四樓每星期 六的清晨從4點開始就有經營老東西的外地人來此擺灘

5南京西路的奇石古玩城,星期五一天有擺地攤的.

6南京路烏魯木齊路的靜安寺,

7太康路思南路上的太康古玩市場

8金陵東路江西路上的上海友誼商店

9民間文物市場 地處老北門福佑路,是一個多方位的地攤集市,周六、日兩天攤位可達400多個。

10盧工,以郵品為主。金銀幣,流通紀念幣以這里為主。

11長樂路茂名路上古玩市場

12上海 文廟舊書市場 上海最大的舊書連環畫交易市場,地處老西門,周日開市一天。

13「書香門第」書屋,位於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該書店主要以經營新老版連環畫為主,兼營古舊書刊報紙、「文革」遺物等。

14、上海中福古玩城,浙江路福州路口

㈧ 上海哪邊能買到正宗的龍泉寶劍我想買把玩玩,挺酷的。哪位有經驗的兄弟告訴下哇

港帆配匯5樓有,不過說態歷指實話上海能爛沒買到的一定都不怎麼樣。據我知道那裡有名的鑄劍師每年鍛造的劍都是個位數,其他的不過是假借龍泉的名氣

㈨ 古代兵器大揭秘漢劍的相關簡介

中國從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建立了國家以後,兵器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工具,你對古兵器漢劍了解多少?接下來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漢劍的相關簡介,歡迎閱讀!

古代兵器漢劍的相關簡介
漢劍,顧名思義就是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由於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西漢早期就已取代青銅劍廣泛應用於 軍事 中(長安城武庫出土11把劍清一色鐵劍無青銅劍),及至東漢,偶有做青銅劍於佩戴把玩墓葬用。

作為最後的戰場使用劍,漢劍在中國刀劍 歷史 上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具體形制參照博物館里的漢代出土文物,通常一米一以下以單手劍為主流,一米二以上則雙手為主。其本身設計就體現著秦漢時期粗獷大氣的風格,平直的劍身是為正氣,狹長的劍刃是為霸氣。現代工藝產品由於大多參照了倭刀的刃柄比(2.5:1),而只能稱為漢代風格劍,即仿漢劍

其本身設計就體現著秦漢時期大氣的風格,給人一種正氣和霸氣。

中國劍歷來講究平直端正,在傳統意識里,不但人要行止端正,連劍也要端端正正。漢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入鞘則朴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漢劍可以說非常准確的代表了中國儒家 文化 的溫良謙恭讓和外圓內方的風格。而其中所蘊涵的“藏”與“顯”都是這種精髓所在。

漢代裝飾漆器上常用的黑底紅紋非常漂亮,顏色搭配合理,圖案紋飾精美 抽象 。裝飾器面除琢飾獸面、雲紋、谷紋外,尤以 浮雕 的蟠螭紋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動巧妙,碾磨的圓潤細膩,華麗精細。

據史料記載,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於步兵配備的戰場實用兵器,配閉雀合盾牌使用,組成劍盾兵,直至西漢末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成為戰場主流。東漢後期,漢劍徹底退出戰場成為純粹的權貴象徵。主流戰場用漢劍多採用銅制裝具,朴實無華。士大夫權貴階級佩劍則為追求華美,裝具多採用玉具或使用錯金錯銀工藝,成為裝飾華美的工藝品。漢高祖劉邦起事,就是從劍斬白蛇開始,而其後漢代的皇帝無不佩劍。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奉為 時尚 。這一點連純粹的太學文生也不例外。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就是這個道理。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

漢劍最大的變化有兩點:鋼鐵劍徹底取代了青銅劍;劍體日益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漢劍是最後一款以戰場使用為目的的劍。在漢劍之後,中國劍開始往裝飾品和 武術 方向發展,徹底退出戰場。

古代刀劍與現代傳統漢劍的區別

漢劍,顧名思義就是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由於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東漢時期鋼鐵劍徹底取代青銅劍。作為最後的戰場使用劍,漢劍在中國刀劍歷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漢劍與現代仿漢劍的區別
1、古時為單手劍,現今為雙手劍

古時候,漢劍作為步兵的戰場使用劍,漢劍配合盾使用,組成劍盾兵。故軍事典籍中常將劍盾並用,比如:曲道相伏,險厄相薄,此劍盾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漢晁錯《言兵事疏》)漢畫像磚上也屢屢可見一手持劍一手持盾的劍盾士的身影。尹灣漢墓出土《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記載:盾九萬九千九百一,劍九萬九千九百一。盾與劍數量相等。亦可見漢劍實為一種以刺擊為主,配合盾牌使用,世橋適應戰場需要的短柄長刃兵器。

▲山東嘉祥縣武氏祠畫像石水陸攻戰圖局部

而現代仿漢劍,由於受影視劇的影響,做成了仿刀比例的雙手劍。

2、不一樣的刃柄比

由於必須配合盾、鉤鑲使用,漢劍的刃柄比通常超過4:1,即一米的劍條,莖長不超過20cm。《考工記桃氏為劍》一書明確記載:佩劍身長五其莖長。現代仿漢劍多參照仿刀2.5:1的刃柄比。

3、重心位置

現在,人們一般認為明劍、清劍、太極劍的重心在劍格前10厘米,但漢劍重心並不靠近劍柄,這是為了以刺為主同時兼顧劈砍,提高殺傷力。漢劍輕薄,即使重心前移,揮舞也並不費力。現今的漢劍看重砍鐵的傾向搜態猛,將劍當斧頭用,普遍往厚重上做,提高性能。

4、古代四面劍多,現在八面流行

▲四面漢劍

出土實物漢劍中,四面最多,八面次之,六面最少。八面的造型來源自青銅劍。由於青銅材質所限,八面造型能提高銅劍劍身強度,但對於鋼鐵劍則無此必要。仿漢劍中八面的流行,出於現代人審美的需要。

▲八面漢劍

5、劍鋒造型差異

古時漢劍狹長的劍鋒大大提高了穿刺力,使的殺傷力大為增強。同時,尖銳的劍鋒很好的減輕了劍身前部重量,便於進一步調整重心。

為了安全的考慮,現今仿漢劍多粗開刃,但砍鐵絲和銅錢,仍然不在話下!

6、寬窄和厚薄

以前,漢劍多作為單兵使用的戰場短柄武器。在突破了鋼鐵冶煉的技術限制後,往輕薄狹長的方向發展。

現代仿漢劍,由於其功能的轉變,更加註重它的穩重的安全性、 收藏 價值和 美學 修飾性。

7、扁柄和圓柄

作為一款戰斗使用劍,那時候的漢劍不可能做成圓柄。以出土文物來看,漢劍實為扁柄,夾木纏緱,劍莖上裝置上下兩片合成的夾木(此木片名為夾),外纏2-3mm的絲繩(此既為緱),多為平纏。柄中部收腰便於抓握,絲繩反復平纏造成一道道箍。

現代仿漢劍的圓柄推測是參考了圓莖青銅劍。
8、小劍格和大劍格
古人講究含蓄美,漢劍劍格大多精緻小巧(櫑具裝漢劍僅大英博物館一例)。而隨著現今的開放,多盛行大劍格。

漢劍劍具裝飾的種類

從海內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實物分析,漢代鋼鐵劍的劍具和裝飾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櫑具

在大英博物館保存著一把公元前3-2世紀的漢鐵劍,全長達85CM,雖然經兩千餘年的風雨,此劍品相仍保持完美。裝具、鞘柄和髹漆幾乎原整無缺,是迄今存世外裝保存最好的漢鐵劍。劍鞘、柄均為竹製。首、鐔、櫑、櫑碩大誇張,雕工精美,紋飾傳神。極其難得的是,這四件精美的裝具完全為木雕,在漢武帝時,稱作“櫑具劍”。《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應勛曰:櫑具,木櫑首之劍,櫑落壯大也。”

這把漢劍與《漢書》的記載完全符合,亦是目前已知櫑具劍的唯一實例,珍惜無比,絕對是國寶級的藏品。

玉具

在上海博物館內保存著一把品相極其完美的西漢玉具劍。目測此劍通長超過100CM,劍身僅輕微銹蝕,表麵包漿圓熟。劍莖扁平,寬度約為劍刃的一半,足夠支撐大力劈殺而不至於斷裂四件玉具與劍身,劍鞘契合牢固,本身完美無缺。更加難得的是原件劍鞘也是基本得以保存下來。此劍是典型的中原鋼鐵劍,造型修長,劍刃犀利,裝飾古雅。根據玉具的紋飾和劍身的造型等特點分析,應該為西漢早期中原貴族佩飾劍。

《說苑·反質》曾載:“經侯過魏太子,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視。經侯曰:‘魏國有寶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國寶也。’經侯應聲解劍而去佩。”這則 故事 反映出,當時貴族階層多視玉具劍與玉佩飾為寶物。至漢代時,此風更盛,並成為相互饋贈的禮物。《漢書·匈奴傳》載:“單於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漢書·王莽傳》亦載:“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可見西漢時,仍以戰國時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為寶”(《呂氏春秋·侈樂》),以佩戴“玉具劍”為時尚,特別是加之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所以漢代玉具劍上的玉質裝飾物較之戰國數量大增。雖然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傳統風格,而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致。

駁犀具

駁犀具劍屬於在漢代比較少見的一種佩劍,其名稱見於《漢書·朱石傳》等,考古實物則有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和南京大廠陸營漢墓等相關出土佩劍,前者劍身亦用角製成,後者則是裝具採用角質裝具。

《漢書·馮石傳》載:定弟石,襲母公主封獲嘉侯,亦為侍中,稍遷衛尉。能取悅當世,為安帝所寵。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拜子世為黃門侍郎,世弟二人皆郎中。《謝承書》載:蠻夷叛逆作難,積惡放恣,鑊中之魚,火熾湯盡,當悉燋爛,以刷國恥。朝廷以奉昔守南土,威名播越,故復式序重任。奉之廢興,期在於今。賜奉錢十萬,駁犀方具劍、金錯把刀劍、革帶各一。奉其勉之。《東觀漢記卷八·鄧遵傳》載:鄧遵元初中為度遼將軍 , 討擊姜虜斬首八百 級 ,得鎧 、弩 、刀 、矛 、戰盾 、匕首二三千枚 ; 破匈奴 ,得釜鑊二三千枚 、 匕首三千枚詔賜馬父犀劍 。《東觀漢記·陳遵傳》載:陳遵破匈奴 ,詔賜駁犀劍。

金銀具

從出土事物來看,漢代中原貴族鋼鐵劍在劍身和劍具上錯鎏金銀者較少,而配裝純金銀具者更加稀罕。前者多為王侯顯貴的日常佩劍,是身份和等級的標志;後者則多為短劍或匕首,即供隨時賞玩又可以貼身衛體。但無論何種形知和功用,均極其華美,絢爛奪目。

銅具

櫑具、玉具和金銀具鋼鐵劍,大多為為輿服佩劍或權貴飾劍,與銅具劍形制無二,唯以裝具用料做工顯示其顯貴。從出土實物來看,漢代中原普通鋼鐵劍,大多數採用無裝飾的素銅劍具。這些劍或是裝備軍隊的實戰兵器,或是普通人日常防身的佩器,實戰與日常佩戴用劍在漢朝並不非此即彼、涇渭分明。劍體上所裝劍首、劍格普遍以銅鑄成。這是因為銅便於鑄造形,易於磨光裝飾,比鋼鐵更具審美價值。所以直至今天,刀劍上的附件仍多以銅制。一般劍格為“凹”形,少量為平“一”字形。莖末劍首通常為圓盤形。
猜你喜歡:

1. 上古十大神器排名

2. 武器鎲的簡介

3. 劍術和劍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4. 兵器基礎知識 古代兵器介紹

5. 上古十大神器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