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一三上海抗戰中的桂軍:桂軍的抗戰第一戰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經濟蓬勃,文化哪圓仔繁榮,交通發達,不僅是我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亦是東方世界的金融貿易中心。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日軍投入了30萬以上的兵力進攻上海,並有300多門火炮、200輛戰車、200多架飛機、70多艘軍艦助戰,戰鬥力之強,火力之旺,一時無二。中國方面亦以6個集團軍,50多個師,70萬人的精銳之師與日軍在狹小的淞滬地帶展開血肉搏殺。而這6個集團軍中的第二十一集團軍是由來自祖國西南邊陲的廣西部隊所組成。
「七七」事變爆發後,當時廣西的領袖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等即通電表示廣西全體將士及全省1300萬民眾決心抗戰到底,「誓本血忱任何犧牲,在所不惜。」9、10月間,廣西部隊編成第十一(司令李品仙)和第二十一(司令廖磊)兩個集團軍,在廣西人民的鼓舞與支持下,滿懷著愛國 *** ,士氣高昂,出省抗日。時值上海抗戰吃緊,10月7日,日軍主力在海空軍的配合下,向薀藻浜南岸的我軍陣地猛攻,企圖進佔大場,直趨南翔,切斷京滬線。在此危急時刻,廖磊率第二十一集團軍的第四十八軍(軍長韋雲淞)和第七軍一七一師(師長楊俊昌)投入南岸陣地,反復沖殺,將陣地穩定住,揭開了廣西部隊在上海喋血抗日的序幕。
戰前第二十一集團軍的情況
編制:廣西軍採取的編制是每師兩旅,每旅兩團,每團約1500人。第二十一集團軍轄第七、第四十八兩個軍。第七軍轄一七〇、一七一、一七二3個師;第四十八軍轄一七三、一七四、一七六3個師。廣西在抗戰前即實行「寓兵於民」的民團政策。全省受過訓練的壯丁達120萬,兵源充足。
開赴淞滬前線的抗日部隊
裝備:廣西部隊的重裝備很少,但由於戰前充分准備,從德國購買了數萬枝*步*槍*機*槍,自己的兵工廠也能造一些輕武器和通訊器材,裝備還比較齊全。當時廣西軍隊頭帶由捷克購進的鋼盔、身著黃軍裝,與灰軍裝、布軍帽的其他省軍隊不一樣。
訓練:第二十一集團軍是廣西的精銳部隊,大多是老兵,班長以上都久經訓練,戰鬥力很強。該集團軍在開赴上海前加緊了戰斗訓練,特別側重夜間戰斗教育,強調沖鋒、格鬥、肉搏的技術訓練,講究通訊聯絡方法。除此之外,還深入的進行了思想工作,李汪灌輸愛國主義思想,強調保家衛國的精神,激發官兵的愛國情緒和守土有責的決心。
第二十一集團軍在上海的作戰
第二十一集團軍開到薀藻浜南岸後,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顧祝同認為生力軍已到,乃決定向日軍反攻。其中第二十一集團軍以步兵6個旅編為第一路攻擊軍,由談家頭、陳家行正面攻擊前進,第一攻擊目標為盛宅、橋亭宅、頓悟寺一線;第二攻擊目標為西塘橋、東趙家角、西六房一線。
21日晚8時,進攻開始,由於戰線正面過窄,僅能使用一個師的兵力,第四十八軍軍長韋雲淞決定以一個師反攻,一個師接替防務,並以火力支援第一線,一個師做預備隊。次日晨,第二十一集團軍克復陳家腔核行、桃園濱。此時日軍傾海陸空全力向我軍反攻,陳家行陣地遭敵飛機及重炮的猛烈轟擊,工事毀壞殆盡。第二十一集團軍仍拚死抵抗,以血肉之軀與敵坦克展開搏鬥。時日軍施放煙霧,以掩護步兵前進,我軍誤認為敵放毒氣,秩序混亂,敵乘機猛沖,北侯宅、談家頭、陳家行陣地被突破。第二十一集團軍為奪回陣地曾三次反攻,雖經拚死沖殺,仍無進展。23日晨,薀藻浜南岸的日軍以主力向第二十一集團軍進攻。第二十一集團軍激戰數日,傷亡過重,被迫撤出戰斗,退至小石橋、大場一線。第七軍的兩員旅長龐漢楨和秦霖均於掩護轉移時殉國。
11月中旬,上海淪陷,第七軍軍長周祖晃率一七〇、一七二師自徐州南下,赴吳興掩護上海守軍撤退。11月17日,第七軍兩個師在南潯鎮附近與日軍第六師團兩萬多人遭遇,因寡不敵眾,被迫退守升山市。21日,日軍重兵攻升山市,一七〇師師長夏國璋親自督師,不幸犧牲,升山失守。第七軍退至朱家港一線,繼續死守,25日,敵飛機、火炮、坦克、步兵一齊出動,猛撲我軍陣地,我軍堅持到晚上,被迫向泗安撤退。經過八、九天激戰,第一七○師僅餘1個半團,第一七二師也只剩1團兩營。此時我軍主力已撤過泗安,第二十一集團軍遂向浙北轉移。
廣西部隊在上海抗戰的一些思考
廣西部隊參加上海抗戰僅有1個多月的時間,但他們在抗戰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首先,是他們無以倫比的勇敢。廣西部隊每上火線,遇敵炮擊、飛機轟炸,仍不顧一切,前仆後繼,直向前沖,遇敵坦克沖鋒,甚至以血肉之軀相抗。一七一師五一一旅的一個班長李達愚抱著集束手榴彈炸毀日軍坦克,自己也光榮犧牲,一七〇師五〇八旅的一個營在連長的率領下,向敵坦克沖擊,用手榴彈炸坦克履帶,向瞭望孔投擲,擊毀敵坦克3輛,我官兵亦大部犧牲。
其次,廣西部隊堅忍不拔的韌性和超人的忍耐力也深深令人敬佩。日軍發動進攻都是海陸空機械化部隊配合作戰,每天上午8、9點鍾,先用氣球升空,觀測我軍陣地,然後用飛機大炮狂轟亂炸,繼而坦克掩護步兵向我軍陣地沖鋒,到夜間又用照明彈、探照燈交織四射,然後陸空配合不斷轟炸我軍陣地,如此晝夜不停,而我軍仍能忍受極端的疲勞,寸土不讓。給養方面,由於受到敵機的轟炸,主副食很少送到,只能以餅干充飢。不到1個月的時間餅干吃完了,乃採用馮玉祥將軍的建議,烙大餅以作干糧,但來自南方的廣西官兵啃不慣大餅,往往飢腹對敵。戰士們受傷後,衛生隊白晝不能上火線,傷員只能躺在戰壕里。但廣西將士們克服重重困難,巋然不動堅守陣地,贏得了頑強的美名。
第三,廣西部隊紀律嚴明,官兵一致。下級軍官是從士兵升到班長,再經過教導隊訓練,然後當上排長、連長。所以他們官兵關系好,軍官每每身先士卒,帶頭與日寇拼刺刀。上海抗戰中,第二十一集團軍6名旅長三死兩傷,陣亡團長廖雄、謝鼎新、褚兆月等十多人,下級軍官更是傷亡殆盡。同時,廣西軍隊紀律嚴明,不論是攻、守、退都能聽從調度,嚴守命令。第二十一集團軍增援薀藻浜時,團長李發臨陣怯退,被集團軍司令廖磊處決於陣前。前線官兵只要不負重傷,都不下陣地。上海失陷後,第二十一集團軍向無錫、常熟一帶撤退,亦注意軍紀,縱然飢疲至極,也不擾民。
歷史並不因時間而塵封。廣西子弟們在60多年前那場可歌可泣的上海抗戰中,譜寫的這一段讓人難忘的歷史,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② 抗日戰爭時中國大城市淪陷時間
自1937年——1945年中,抗日戰爭時中國大城市淪陷時間如下:
1、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失陷。
2、1937年11月8日 太原陷落。
3、1937年11月20日,上海淪陷。
4、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陷落。
5、1938年5月19日,日軍佔領徐州。
6、1938年6月6日佔領河南省會開封。
7、1938年10月21日,在大亞灣登陸的日軍佔領廣州。
8、1938年10月25日,湖北重鎮武漢三鎮相繼陷落。
9、1938年11月24日南寧陷落。
10、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以後,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鑒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被迫調整侵華政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2)廣西抗戰時期去上海多久擴展閱讀:
武漢保衛戰:
武漢是平漢,粵漢兩鐵路的銜接點,又是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後,這里成了全國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的中心。日本侵略者妄圖攻佔武漢,控制中原,進而支配整個中國。
1938年6月後,中日雙方在武漢外圍展開大戰。日軍以華中派譴軍司令畑俊六為總指揮,分兵5路進犯,另派波田支隊及海軍陸戰隊協同海軍第3艦隊沿長江西上。
我軍為保衛武漢,由第9戰區司令陳誠指揮,依託幕阜山,九宮山,廬山等山脈構築陸地防守;在江北,由第5戰區司令李宗仁指揮,依託大別山,富金山等山脈構築陸地防守;並在馬當,湖口,武穴和田家鎮等江防要塞設防.
1938年6月11日,日軍溯長江西上,進攻安慶,拉開了武漢會戰的序幕。7月26日,日軍攻陷九江,我軍第29軍團退守廬山兩側,全殲日軍第145聯隊。10月上旬,薛岳兵團又殲敵4個聯隊,挫敗日軍突破南潯路的企圖。
在長江以南,長江沿線和長江以北地帶,皖西及豫東南等各戰場,我軍官兵英勇抵抗,在馬當,瑞昌,萬家嶺,馬頭鎮,田家鎮,固始等戰斗中,將士浴血奮戰。但由於我方單純防禦,逐次使用兵力,防線一再被攻破。我軍於10月25日撤出武漢。
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戰線大到皖,豫,贛,鄂4省數千里地,雙方投入兵力之多,戰線之長,時間之久,規模之大,是抗戰中任何戰役所不能比擬的。會戰後,日軍由於戰線延長,兵力與資源不足,不得不放棄"速戰速決"的企圖,抗日戰爭逐漸進入相持階段。
③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哪些地區淪陷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
(3)廣西抗戰時期去上海多久擴展閱讀
日軍侵華部分歷史進程:
1894年7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突然襲擊在豐島海面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重創「濟遠」號和「廣乙」號;擊沉「高升」號運輸艦,造成700多中國官兵死亡,由此爆發中日「甲午戰爭」。
10月,日軍分兩路侵犯我國遼寧省。
11月,日軍佔領大連、旅順。
1895年2月,日軍從水陸兩路夾攻駐威海衛中國海軍。
11月,日佔領台灣全島。
1901年9月,清政府與日、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交出稅務、使館區管理權,並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組織。
1905年1月,日軍再度佔領旅順。3月,日軍佔領奉天(今沈陽),並與俄為爭奪中國領土在我東北進行大規模廝殺。
1914年8月,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把山東黃河以南地區劃為對德「作戰區」。
10月,日軍佔領濟南和膠濟鐵路全線。
1918年日軍開抵哈爾濱,攫取哈爾濱至長春的鐵路管理權。
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並佔領濟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擁兵50萬的東北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日軍強占我國東北。
1932年1月,日製造事端,進犯上海。
④ 上海何時淪陷又何時正式解放,上海孤島時期指的是哪段時期
上海淪陷時期:國共戰爭時期。
上海解放:1949年5月27日。
人們習慣將1937年11月上海淪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的4年時間稱為「上海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日軍擴大了在華的侵略戰爭,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八·一三事變」。為了扼守長江口要沖,國民政府調集60餘萬兵力、180餘架戰斗機、17輛戰車,在上海近郊展開了長達3個月的淞滬拉鋸戰。
國民政府為此投入了京滬杭地區的全部精銳之師與之抗衡,日軍為了達到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目的,相繼投入了裝備精良的30餘萬兵力、500餘架戰機、300輛坦克和130艘軍艦,戰爭場面甚為慘烈。中國軍隊終因寡不敵眾,不得不分批撤出戰場。
1月9日,松江失陷,蔣介石下令撤退。11月12日,上海宣告淪陷。
(4)廣西抗戰時期去上海多久擴展閱讀
孤島時期的上海在經歷短暫低迷之後,隨著資金流、人流與物流的大量湧入,加之社會秩序相對安定和內外交通的暢通,金融業、房地產業、輕工業、娛樂業等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畸形繁榮景象。
與此同時,日本當局並不滿足這一現狀,想方設法滲入租界,策劃在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等地舉行遊行,向上海各界示威,顯示其武力,這遭到了上海人民的激烈抗爭。1937年12月3日上午,5000餘名裝備精良的日軍列隊通過公共租界,向租界當局示威。
當隊伍經過南京路抵達廣西路口時,一位不知名的愛國青年手握手榴彈,縱身躍入隊伍中,當場炸死炸傷日軍3人,其本人被巡捕開槍擊中,壯烈犧牲。
⑤ 抗戰時期上海一共淪陷了多久
上海淪陷三年零八個月.
⑥ 抗戰中最彪悍的地方軍隊是哪個
在昆侖關戰役中,國軍主力雖是杜聿明的第五軍,但桂系的第16集團軍也參加了會戰,並在「九塘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殲敵約五千人,取得了抗戰以來首次攻堅戰的勝利」。1940年1月,桂軍與日軍在桂南展開激戰。桂系16集團軍與64軍對桂南日軍展開反攻,並於10月中旬收復龍洲,30日收復南寧,終於將日軍逐出了桂南。
桂系軍隊仍然是國民黨軍中戰鬥力首屈一指的部隊,粟裕等相當多的解放軍將領曾有過共同的認識:「要分清國民黨軍中那些是精銳部隊,一要看裝備,美式裝備的肯定是精銳部隊;二要看口音,廣西口音的部隊一定也是精銳部隊。如果是既有美式裝備又有廣西口音,那絕對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在躍進大別山時期,劉伯承元帥曾經制訂的殲敵順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隊,次打較強之中央軍,最後打最強之桂軍。」
⑦ 抗日戰爭時期在上海一共打了多久
如果按十四年抗戰來算,
一•二八事變,從1932年1月28日打到了1932年3月24日,共計56天
淞滬會戰,從1937年8月13日開始,到1937年11月12日結束,共計91天
累嘩亂肢計陪坦的交戰時間未147天,交戰的雙方是國民革命軍和亂世侵華日軍
⑧ 上海在抗戰初期就淪陷了,為什麼錢鍾書1941年可以去
1941年錢鍾書從廣西乘船到上海。抗戰時期,只要不是軍人,普通耐桐中國老百姓還可以在日佔區自由通行的。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錢鍾書與夫人楊絳乘法國郵船回國,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范學院任英文系主任,並開始了《談藝錄》的寫作,在湘西兩年。此期間完成了《談藝錄》最初部分,完成了《圍城》 的布局、構思,有《中書君近詩》一冊。有論文《中國詩和中汪畝碰國畫》。直到1941年,由廣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發,被困上海,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校,其間完成了《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困談作,完成寫作《圍城》。其時困頓於上海淪陷區時期的經歷和情緒,對《圍城》題旨和書名的確定有重要的影響。
⑨ 為什麼廣西俍兵很強
懶得打字,網路給你了解一下。
廣西,一直以來給大家的印象是默默無聞的地方,可是大家知道廣西人性格的另一面嗎?知道秦始皇在長城只放了30萬軍隊對抗匈奴,卻在廣西放了50萬軍人對抗西甌(壯族祖先)嗎?知道漢朝守長城用了20萬軍隊,卻在西越(廣西)留30萬軍隊嗎?知道明朝戚繼光對抗捼寇用的狼兵是廣西來的嗎?知道袁崇煥在寧遠一萬多廣西兵對抗20萬滿族八棋嗎?知道清朝馮子材在越南打贏法國人嗎?知道劉永福在越南,台灣屢次打贏法國人,日本人嗎?知道孫中山反清朝的起義幾乎都是在廣西嗎?知道Communist Party工農紅軍長征路上最艱難的幾次戰斗,爛猜知道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日本人打得最激烈的幾次經典戰斗嗎?知道廣西兵團1937在上海作戰中80%將校軍官戰死不屈嗎,知道八百勇士嗎?知道第一次出兵東南亞戰死的戴安瀾和廣西兵嗎,不是要抬高廣西人,而是廣西人被歷史忽略太多,抗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美國將軍史迪威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從兩千多年前西甌國君譯吁宋帶領五萬嶺南土著士兵,令秦軍伏屍數十萬開始廣西兵一直是廣西軍隊戰鬥力強悍的標志。廣西土著士兵的勇悍令其所有中外對手感嘆!一個地方出精兵的傳統歷經數千年而不變實為中國所僅有!
一個外地人眼中的廣西人 (轉)
我經常研究歷史,也去過廣西,認識了很多廣西朋友,給我的感覺是廣西人的性格和我們湖南人是極為相似的,朱德元帥不是說過嗎:湖南人最霸氣,廣西人最蠻橫。我個人感覺,說是「兩廣一家親」,但其實由於環境和經濟的極大差異,廣西人和廣東人的性格簡直是天壤之別,廣東人待人比較冷漠,還有一點說得難聽點就是缺少些血性;而廣西人大多則十分的豪爽好客,而且個性很強。清末,當時太平天國開始的時候,太平軍在剛開始只有3萬人,這3萬人是清一色的廣西兵,一路從廣西打到南京,多厲害。在北伐戰爭後,太平軍士兵以安徽人和江浙人為主,這些地方的人戰鬥力根本不能以前的廣西兵相比,曾國藩就曾說過:「長毛(太平軍)中後期之30萬之戰鬥力,遠遠不如剛出廣西之3萬」,廣西兵得到了他這么高的評價。
另外還有劉永福的黑旗軍在越南抗法和在台灣抗日,馮子才的萃軍創造了鎮南關大捷,這些都是廣西兵打的,以至於有不少人都說,清朝末年對洋人的戰爭中,全國人幾乎都在打敗仗,只有廣西人打勝了。在民國時期,李宗仁的桂系部隊戰鬥力非常強悍,特別是桂軍的第七軍,有「鋼軍」的美譽,第7軍在國民gov-ern-ment北伐戰爭、軍閥混戰的時候幾乎從來沒有吃過敗仗。在桂唐戰爭中,素以彪悍著稱的湘軍十幾萬人被桂軍幾萬人打敗並被收編。在中原大戰開始的時候,粗歷鍵十萬湘軍在面對不到3萬桂軍的時候,又是一敗塗地。在中原大戰後,桂軍撤退回廣西,湘軍、滇軍、粵軍一共集結了近12萬兵力力圖戰勝桂軍並佔領廣西,但是桂軍2萬多人兵分兩路,一路1萬多先是擊敗了超過3萬人的滇軍,隨後又戰勝了近3萬粵軍,把滇軍和粵軍趕出廣西;另一路也是1萬人在桂林一帶戰勝了近6萬湘軍。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對桂軍和廣西民團的評價也相當高,桂軍的表現也被國內歷史學家認為是「雜牌軍中的王牌」「戰鬥力可以和中央軍最精銳的部隊相比」等等。
在國內戰爭時期,XX劉伯承元帥曾經在大別山制訂了殲敵順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隊,次打較強之中央軍,最後打最強之桂軍。」粟裕等相當多的解放軍將領在解放戰爭時期對國民黨軍曾經有過這樣的話:「要分清國民黨軍中那些是精銳部隊,一要看裝備,美式裝備的肯定是精銳部隊;二要看口音,廣西口音的部隊一定也是精銳部隊。如果是既有美式裝備又有廣西口音,那絕對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粟裕大將回憶錄記載有這些話,很多解放軍其他將領回憶錄中也說過)
在1979年對越戰爭中,廣西兵是最多的,現在有不少四川人說是四川出兵最多,這是不對的,在《XX黨史》和文史檔案中都有介紹的,出兵最多的是廣西,而不是四川,至少第一批那十幾萬人都是廣西兵居多。岩巧所以我覺得說起中國各省的人的個性特徵,不應該漏了廣西,這是一塊出血性漢子的熱土。錢鍾書先生說:中國有三個半人,湖南人算一個,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但是後來很多人又改正了這句說是:中國有四個人,湖南人算一個半,廣西人也算一個半,山東人算半個,江浙人算四分之一個,廣東人也算四分之一個。 在明朝,曾經有過「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的稱號,廣西部隊是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之一,曾經在明朝快滅亡的時候,在寧遠大戰中力挫當時天下無敵的清八旗軍,廣西兵的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彭德懷元帥在紅軍時期也說了:黔軍滇軍兩只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老畫家聊天的帖子里提到了廣西兵能打的問題.為什麼廣西人能打?記住幾個關鍵詞:1人種,廣西人是移民類型,北方基因和本地基因,,所以廣西人的身體大多不錯,不高不矮,卻很靈活,北方人和當地土著人的結合.2民風,"民氣強梁","民風彪悍",廣西向來有重義輕生死的傳統.3信仰,種族,宗族,直到整個民族的一致信仰.4影響,廣西是直到明朝末年還是十省重犯的流放地,文人,罪犯都被迫在此地流放,對當地人的習慣,理念的影響難以估量.廣西漢族人大部分是50秦軍50萬役徒的後裔,以及後來各朝代南遷漢人的後代,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如何能來到廣西,如何能在百越雜處之地生存發展;壯族及其他各族如果不能在廣西漢族面前奮勇抗爭又何來現在能有發展壯大,廣西漢族與壯族等族在歷史發展中相互學習相互斗爭,造就了智慧勇猛強悍的民族性格!
明朝時有句話叫:天下狼兵出廣西。日軍戰評:桂系鋼7軍是中國軍隊里唯一有武士道精神的軍隊.日本人知道「欲滅華夏,先平湖南。欲平支那、先滅廣西」.抗戰期間,廣西征調100萬兵員,出兵之多按人口比例全國第一。桂軍經常是拼至最後一人直到戰死.廣西子弟兵佔多數的中國軍隊,打了昆侖關大戰、桂柳保衛戰,粟裕在蘇中,陳毅在泗縣,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攻桂系七軍,華野主力魯南8師遭受重創,22團(鼎鼎大名的鐵道游擊隊)傷亡過半.鄧小平游桂林灕江的紀錄片,其中有鄧小平同他女兒的對話,問:貴州兵打仗行嗎?鄧小平說不行。又問:湖南兵打仗行嗎?鄧小平說不怎麼樣。最後問:廣西兵打仗行嗎?鄧小平伸出拇指說:厲害!小平同志更是感嘆過:打來打去還是廣西兵能打!
說點歪門邪道的,廣西兵吃苦耐勞,作戰兇狠,的確是最厲害的,廣州、深圳的砍手黨、敲頭黨和飛車黨大多系廣西來的桂系小股作戰部隊,採取的戰術有麻雀戰、襲擾戰、小股出動,來去如風,得手就走,硬是把若大一個廣東省搞得一聽說是新桂系來,無談虎色變、望風而逃;廣西桂系兵單兵戰鬥力的一個典型代表例子是就讀於雲南大學的的桂系兵——馬家爵!曾在大學宿舍舍的狹小空間內,採取以靜制動的戰術,出其不意,攻敵不備,殺人於無形——僅人憑一把金工實習時自製的小錘子,以一敵五,功成後還能全身而退亡命天涯!雖說此桂系兵最後因一海南馬車夫出賣而身陷囫圇最終被捕,可桂系軍人的單兵作戰能力還是讓後來者唏噓不已!此外,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回憶起長征時也認為,南方諸省中廣西兵最能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