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黃浦江大橋什麼時候通車
擴展閱讀
北京五日游報團多少錢 2025-07-18 11:29:01
上海瀏河墓地多少價格 2025-07-18 11:06:32
廣州有什麼車廠 2025-07-18 10:58:01

上海黃浦江大橋什麼時候通車

發布時間: 2023-04-26 13:39:40

『壹』 黃浦江上共有幾座橋

截至2019年來黃浦江上共有十座橋及一座在建橋。

黃埔江上有楊浦大橋斜拉橋,南浦大橋斜拉橋,盧浦大橋拱橋,徐浦大橋斜拉橋,閔浦大橋雙層斜拉橋(上層A15公路下層普通公路),奉浦大橋(西橋),連續梁橋(A4公路專用),閔浦二橋(獨塔雙索斜拉橋,上層公路下層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松浦大橋(鋼銜架雙層公鐵橋,上層G320公路下層金山支線),松浦二橋連續梁橋(A5公路專用) ,松浦三橋連續梁橋(在建)。

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後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全長約113公里,河寬300至770米。

(1)上海黃浦江大橋什麼時候通車擴展閱讀:

黃埔江概況:

黃浦江全長約114千米,河寬300-70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它始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澱山湖,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上游接納太湖流出的諸河,是太湖向東海泄水的主要通道,現時78%的太湖入海徑流通過黃浦江排入東海,主要有澱山湖、太浦河、紅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水系。

主要支流包括吳淞江、薀藻浜、川楊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園泄涇、大泖港。浦東、浦南地區臨海,以川楊河、大治河、金匯糖、紫竹塘等河道引黃浦江水灌溉當地土地。

黃浦江市區段水深10米左右,最深處17米左右,曾是上海航運業的核心水道,有著名的十六鋪碼頭。如今其航運地位逐漸被深水海港取代,不過巨潮港(奉賢西北部)至吳淞口段航道深度仍維持8.2米以上,松浦大橋以下常年通行3000噸級海輪,5000噸級海輪可直達閔行,2萬噸級海輪可抵吳涇,5萬噸級海輪可通過徐浦大橋。

『貳』 奉浦大橋的建立時間

奉浦大橋於1994年3月開工,1995年10月建虧畢首成通車。這是上海市第一座採用國內集資形式籌措資金建設的黃浦江大橋。總投資4.46億元。大橋數如由市城建設計院設計,李堅任總設計師;鐵道部第十二工程局總承包施工,計勖林任總指揮。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二公司擔任主橋水中4座橋墩的樁基和承台施工。
為降低造價,縮短工期,李堅與黃錦源、塗銷數永明等設計人員經調查分析,決定奉浦大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結構。為解決上海軟土地基建造大跨徑預應力連續梁的難題,大橋採用斜樁和長樁相結合的樁基方案。上部結構優化設計,減輕自重;又開發了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控制軟體,使主橋合龍段高度控制在4毫米以內,在全國同類型橋梁中處於領先地位。

『叄』 上海一共有幾座大橋

上海一共有座大橋:松浦大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松浦二橋、閔浦大橋、閔浦二橋、松浦三橋、長江隧橋、新奉浦大橋。

『肆』 1990年上海的浦江大橋是現在哪座橋呀

最早的是松浦大橋,1974年4月興建,1976年6月29日建成通車。初名黃浦江稿帆旁大橋,1989年改名車亭大橋,1995年改名松浦大橋。
南浦大橋於1988年12月15日動工,1991年6月20日大橋貫通,1991年11月19日大橋落成典禮鍵橡在上海舉行並建成通轎帆車。
楊浦大橋於1991年4月29日動工,1993年9月15日建成,並於同年10月23日通車。
盧浦大橋在2000年10月25日開工建設,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車。

『伍』 上海黃浦江大橋的簡介是什麼

上海黃浦江大橋(現名為上海市松浦大橋)是鐵路金山支線上的一座雙層公路、鐵路兩用橋梁,全長3048米,於1976年6月正式通車。1976年5月16日,上海鐵路分局決定成立上海黃浦江大橋管理所籌備組,同時撤銷上海鐵路分局駐黃浦江大橋工程聯絡組。1978年1月1日正式成立黃浦江大橋管理所,下設9個班組,負責該橋的養護維修工作,由上海鐵路分局直接領導。1980年11月上海鐵路分局決定變更橋管所上級主管單位,從1980年12月1日起劃歸上海工務段領導,作為上海工務段管轄的一個車間級部門。1992年4月1日起又劃歸上海第二工務段領導,名稱為上海第旦冊野二工務段黃浦江大橋管理所。鐵路正橋引橋的安全保衛工作,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上海總隊五支隊三大隊十中隊負責,晝夜24小時有戰士站崗、巡邏,同時正橋兩岸各設巡守房1座,由鐵路職工24小時值班。上海武警總隊直屬船艇大隊負責黃浦江大橋3個水中墩及上下游各500米范圍內的航行及大橋的安全監控工作。模喊公路由松江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負責公路橋的交通管理及違章處理。地址:松江區松匯西路411弄1號;姿寬電話:57822609。

『陸』 黃浦江上共有幾座橋

1971年,松浦大橋建成,改寫了黃浦江無大橋的歷史,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上海以平均每兩年一座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直到2003年建成通車的盧浦大橋.
南浦大橋是上海市區第一座跨越黃浦江的自行設計、建造的新穎的雙塔雙索麵迭合梁斜拉橋.全長836米,全跨423米,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同類型斜拉橋中名列第二.主塔高150米,主橋設6條機動車道,橋面總寬度為30.35米.兩岸引橋
全長7500米,工程總投資8.2億元,於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車.
楊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於1993年10月竣工通車,與南浦大橋遙相呼應,是內環線高架連接浦東與浦西的過江樞紐,總長為7654米,跨徑為602米,主橋長1172米、寬30.35米,共設6車道.楊浦大橋為雙塔雙索疊合梁斜拉橋.呈倒頃殲"Y"形的主橋塔高208米, *** 為楊浦大橋題寫的橋名鑲嵌在主塔三角區內.在世界同類型斜拉橋中雄居第一.
奉浦大橋於1995年10月26日竣工通車,是上海地區繼松浦、南浦、楊浦大橋之後黃浦江上的第四座大橋,是由奉賢縣與市有關部門和企業共同集資修建,用19個月的時間建成的.奉浦大橋是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中南北快速幹道四號線公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徐浦大橋於1997年6月建成通車.是上海市區南部連接浦江兩岸的又一座斜拉橋,主橋全長1072米,橋寬35.95米,為雙向8車道.主塔呈"A"形,塔高217米,拉地它採用扇形平面布置,共30對240根.徐浦大橋是上海市外環線南端的過江點,是直接溝通滬寧、滬杭高速公路進入上海過江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虹橋機場與浦東國際機場之間最便捷的連接通道.
盧浦大橋於鍵源2003年6月28日正式通車,是上海黃浦江上繼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松浦大橋、奉浦大橋後投入使用的第六座大橋.它已成為21世紀上海的新地標.上海盧浦大橋在當今世界拱橋建造史上創下了許多令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如跨度最大(550米);用鋼量最多(35000多噸);主拱截面積最大(高9米、寬5米) ;單件構件最重(860噸);江中跨拱肋吊裝最重480噸;現場焊縫最長(40000多米);現場焊接的鋼板最稿乎態厚(100毫米);採用的造橋技術最多(融斜拉、懸索和拱橋工藝於一身);使用的16根水平索長度(760米)、直徑(180毫米)、拉力(1700噸)均為全球拱橋之最. *** 為盧浦大橋題寫了橋名
14年巨變,浦江天塹變通途.1989 年10月24日,延安東路越江隧道通車;1991 年12月1日,南浦大橋建成通車;1993 年10月1日,楊浦大橋通車;1995 年10月,奉浦大橋通車;1997 年6月,徐浦大橋通車;1998 年5月28日地鐵2號線全線貫通;盧浦大橋、外環線隧道、大連路隧道.

『柒』 上海有多少通浦東大橋

浦東與浦西共有十三座大橋。
1.松浦大橋
松浦大橋是上海黃浦江上最早修建的橋梁。大橋位於松江東南葉榭鄉和車墩鄉間的黃浦江上,在閔行西渡上游12.5公里處,梁梁瞎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1975年9月11日鐵路橋通車,1976年6月29日公路橋通車。
1989年,黃浦江大橋改名車亭大橋,1995年以松江首字加「浦」字改名松浦大橋。鐵路橋全長3037米,公路橋全長1858米,寬12米。大橋下層供鐵路列車過往,上層為公路行駛汽車。鐵路、公路出正橋後向上游分岔:鐵路北接新閔支線,南達金山衛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公路北連北松公路,南通亭楓、南亭公路。
2.南浦大橋
1991年,南浦大橋通車,它是黃浦江上第二座大橋,也是上海市區第一座跨黃浦江大橋。大橋位於南碼頭,離吳淞口約31.5公里。
南浦大橋東接浦東南路及楊高路,西接陸家浜路與中山南路,總長8629米。大橋由主橋和東、西引橋3部分組成:主橋長846米,寬30.35米,6車道,兩側各有寬2米的觀光人行道,主塔高154米。浦西段引橋長3754米,上、下兩環分岔銜接中山南路、內環線高架和陸家浜路;浦東引橋長3746米,與浦東南路相連接,引橋還直通內環線浦東段和楊高路。
南浦大橋的建成,使浦江兩岸陸家浜路、中山南路、浦東南路、楊高路等主要幹道連接貫通,緩解了當時「過江難」的問題,對開發開放浦東具有重要作用。由渡口過江的貨車,一般候渡2小時以上,而驅車過橋只需7分鍾,成為重要的過江交通樞紐。
3.楊浦大橋
1993年10月23日,楊浦大橋通車運營,它是上海市區第二座跨越黃浦江特大跨徑橋梁,位於楊浦區南部。
楊浦大橋在浦西沿寧國路、黃興路在周家嘴路與內環高架路相接,在浦東經羅山路立交橋與楊高路貫通。大橋全長7658米,主橋長1172米,主跨602米。浦西引橋長3012米,在跨過周家嘴路後與內環高架路相接,在河間路及跨過長陽路後於兩側分設匝道;浦東引橋長3327米,按內環線走向,以大半徑圓曲線跨過浦東大道,經羅山路立交橋跨過博山路、張楊路後接至地面,再與楊高路銜接。楊浦與南浦大橋相距11公里,兩座大橋組成市區內環線兩個過江樞紐。
楊浦大橋為市區內環線重要組成部分,大橋建成後提高了蘇州河以北地區越江通行能力,緩解了市中心交通擁塞的狀況。
4.奉浦大橋
奉浦大橋位於閔行至西渡渡口下游1.5公里處,是溝通黃浦江中游兩岸交通的紐帶,1995年建成通車。
奉浦大橋北連東川路(閔行),南接蕭金公路(奉賢西渡)。大橋全長2201.8米,跨徑545.3米,橋面寬18.6米,北引橋941.25米,南引橋715.25米。
奉浦大橋是上海市第一座採用國內集資形式籌措資金建設的黃浦江大橋。奉浦大橋建成,改善了閔行、西渡的交通,縮短了奉賢和市區往返時間。
5.徐浦大橋
1997年6月24日,徐浦大橋建成通車,它位於原浦西龍華鄉東灣村和浦東三林鄉三浦路車渡中心軸線上,是繼南浦、楊浦大橋之後,上海市區第三座跨越黃浦江的特大型橋梁。
建設中的徐浦大橋(圖:《徐匯區志》)
徐浦大橋西接朱梅路,東接楊高南路。東聯浦東國際機場、滬寧高速公路,是外環線西南半環跨越黃浦江的重要樞紐。大橋全長6017米,主橋長1074米,主跨590米,橋寬35.95米。浦西引橋長2604米,位於龍吳路與浦莘路地段,連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浦東引橋長1999米,與楊高路延長線相接,並連接浦東國際機場。
徐浦大橋的建成為浦東地區提供了一條快速便捷的通道。
6.盧浦大橋
2003年6月28日,盧浦大橋建成通車,大橋結構類型為中承式拱橋,是世界上首座完全採用焊接工藝連接的大型拱橋。
盧浦大橋北起浦西魯班路立交橋,過黃浦江後越過耀華路與濟陽路接平,再往南過川楊河與外環線濟陽路立交相接。大橋全長3900米,寬39.5-41米,主橋長750米,主跨550米,兩邊跨各為100米。
盧浦大橋全橋融合了斜拉橋、拱橋、懸索橋三種不同類型橋梁工藝於一身,建成後,已經超過建於1977年的美國西弗吉尼亞渣沒州新河谷大橋,成為當時鋼拱橋中的世界第一橋。
7.松浦二橋
松浦二橋又名嘉金高速公路橋,位於松江區葉榭鎮,松浦大橋上游1.1公里處,2006年3月28日建成通車。
松浦二橋的建成貫通了嘉金高速公路,使嘉金高速公路向北通過滬嘉瀏高速公路與江蘇沿江高速公路連通,向南與杭州灣跨海通道橡空相通。大橋全長1045.86米,跨越黃浦江處為398米。該橋是一座高速公路專用橋梁,按高速公路標准設計,設計車速每小時100公里。
松浦二橋減輕了外環線和郊環線的交通壓力,成為南北連接江浙兩省最便捷的快速通道,解決了市內區域間和江浙兩省過境交通大部分的交通需求。
8.閔浦大橋
作為世博會重點配套工程,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雙層公路斜拉橋、黃浦江上第8座大橋——閔浦大橋正式通車(王溶江攝)
2010年4月20日,閔浦大橋通車運營,它位於奉浦大橋與徐浦大橋之間,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閔行區與浦東新區的過江通道,為上海外環高速公路組成部分之一。
閔浦大橋為雙層橋。上層橋面通行上海申嘉湖高速公路(滬高速S32),下層橋面道路西接放鶴路,東連浦放路。大橋全長3982.7米,其中主橋長1212米,其橋面主塔為「H」形,塔座以上高度為210米。
閔浦大橋是中國首座採用全焊接的大跨徑鋼桁梁斜拉橋,也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雙層斜拉橋。
9.閔浦二橋
2010年5月21日,閔浦二橋通車運營,它是黃浦江上首座公路與軌道交通共體的雙層橋。
閔浦二橋上層公路橋北起閔行區滬閔路劍川路口,向南跨越黃浦江,至奉賢區滬杭公路西閘路口南落地;下層為雙線輕軌鐵路(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設有東川路、江川路、西渡三座車站。大橋線路全長4893米,主橋總長436.65米,主跨251.40米。
閔浦二橋也是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公軌雙層斜拉橋,是連接閔行與奉賢的重要通道。
10.松浦三橋
2010年6月30日,松浦三橋通車。松浦三橋位於松江區境內,兩岸分屬車墩鎮、葉榭鎮,是松衛公路的組成部分,又名松衛大橋、松衛公路跨黃浦江大橋。
松浦三橋在松浦二橋上游4.5公里處,北面連接松衛、北松公路可直達上海市區,南連松衛南路和滬甬公路可通江蘇、浙江等地。大橋全長1.65公里,其中橋梁工程923米,道路工程727米,主橋長440米,寬26.5米。
松浦三橋是松江區和金山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對充分發揮松衛公路整體交通功能、完善松江地區路網、分擔過江交通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11.金山鐵路黃浦江特大橋
2011年3月22日,金山鐵路黃浦江特大橋主橋貫通。金山鐵路黃浦江特大橋全長3.5公里,主橋為雙線鐵路橋,全長456米,採用鋼結構安裝工藝。
2011年3月,金山鐵路改建工程黃浦江特大橋主橋成功貫通(傅國林攝)
金山鐵路黃浦江特大橋投入使用後,與之相鄰的松浦大橋鐵路線不再通行列車,鐵路功能轉換到特大橋上。隨著這座大橋的貫通,金山鐵路線也於2012年9月29日正式開通運營。鐵路從上海南站至金山客站,途經徐匯、閔行、松江、金山四個區,全長56.4公里,全程僅需35分鍾,是上海市中心城區連接金山區的一條快速鐵路。
12.辰塔公路橫潦涇大橋
2015年12月30日,辰塔路橫潦涇大橋正式通車。位於上海市松江區跨越黃浦江的辰塔路橫潦涇大橋,是上海第一座全混凝土結構斜拉橋。
辰塔大橋主橋北起甘德路,南接北十二勤河,大橋全長1648米,主橋長546米,大橋全長1648米,主橋長546米,主跨296米。
作為松江區辰塔公路跨越黃浦江的重要節點,辰塔大橋北可接上海繞城高速公路直達上海市區,向南可通達江蘇、浙江等地。
13.昆陽路越江大橋
2020年10月28日,昆陽路越江大橋正式通車。昆陽路越江大橋又稱閔浦三橋,是繼奉浦大橋、閔浦大橋、閔浦二橋(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段)、虹梅南路隧道後,奉賢地區市民穿越黃浦江進入市區的第五條通道。
昆陽路越江大橋北起閔行區昆陽路東川路交叉口,南至奉賢區浦衛公路,以橋梁形式跨越黃浦江。大橋全長約3.49公里,其中越江大橋部分長約1.94公里,主橋設計為獨塔斜拉橋,上層供機動車輛通行,下層供人非通行(目前暫不開放)。
昆陽路越江大橋,「行人和非機車」共同走廊有望12月底對社會公眾開放
建成後的昆陽路越江大橋將有效連接閔行、奉賢兩區,為該區域上下游11公里范圍內市民越江出行打通要道。

『捌』 黃浦江上所有大橋的名稱是什麼

1、1971年松浦大橋建成。改寫了黃浦江無大橋的歷史。

2、1991年南浦大橋。是上海市區第一座跨越黃浦江的自行設計、建造的新穎的雙塔雙索麵疊合梁斜拉橋。全長836米,全跨423米,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同類型斜拉橋中名列第二。

3、1993年楊浦大橋。楊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於1993年10月竣工通車,與南浦大橋遙相呼應,是內環線高架連接浦東與浦西的過江樞紐,總長為7654米,跨徑為602米,主橋長1172米、寬30.35米,共設6車道。



4、1995年奉浦大橋。奉浦大橋於1995年10月26日竣工通車,是上海地區繼松浦、南浦、楊浦大橋之後黃浦江上的第四座大橋,是由奉賢縣與市有關部門和企業共同集資修棗州建,用19個月的時間建成的。奉浦大橋是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中南北快速幹道四號線公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1997年徐浦大橋。徐浦大橋於1997年6月建成通車。是上海市區南部連接浦江兩岸的又一座斜拉橋,主橋全長1072米,橋寬35.95米,為雙向8車道。主塔呈"A"形,塔高217米,拉地它採用扇形平面布置,共30對納梁240根。

6、2003年建成通車的盧浦大橋。盧浦大橋於2003年6月28日正式通車,是上海黃浦江上繼南浦洞岩運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松浦大橋、奉浦大橋後投入使用的第六座大橋。

『玖』 上海黃浦江大橋長多少米

黃浦江大橋
路橋的路面寬9米,兩側各設1.5米人行道。公路引橋南北岸各22孔,採用31.7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正橋長419.6米,引橋陵掘長1438.85米,全長1858.45米。引橋坡度叢汪基為3%。荷載按汽-20級設計和掛車-100檢算,人群荷載每平方米350公斤滲謹。

『拾』 求盧浦大橋的資料!

http://ke..com/view/61604.htm 2000年10月25日開工建設的盧浦大橋北起浦西魯班路,穿越黃浦江,南至浦東濟陽路,全長8.7公里,是當今世界第一鋼結構拱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形橋。大橋主橋為全鋼結構,大橋全長3900米,其中主橋長750米,寬28.75米,採用一跨過江,由於主跨直徑達550米,居世界同類橋梁之首,被譽為「世界第一鋼拱橋」。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跨度鋼拱橋,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主橋按6車道設計,引橋按六車道、四車道設計,設計航道凈空為46米,通航凈寬為340米。主拱截面世界最大,為9米高,5米寬,頃啟橋下可通過7萬噸級的輪船。它也是世界上首座完全採用焊接工藝連接的大型拱橋。工程總投資20多億元,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車。2007年5月1日盧浦大橋上首次亮燈 橋身呈優美的弧型,如長虹卧波,飛架在浦江之上。盧浦大橋在設計上融入了斜拉橋、拱橋和懸索橋三種不同類型橋梁設計工藝,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橋梁建造中施工工藝最復雜、用鋼量最多的大橋。 盧浦大橋像澳大利亞悉尼的海灣大橋一樣具有旅遊觀光的功能。與南浦大橋,楊浦大橋不同,「世界第一拱」盧浦大橋將觀光平台安在巨弓般的拱肋頂端,不但使觀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遊客沿拱肋的「斜 盧浦大橋坡」走300多級台階步行觀光,增加了觀光性、趣味性和運動性。遊客乘坐高速觀光電梯直達50米高的盧浦大橋橋面,沿大橋拱肋人行道拾級而上,在「巨弓」背上大約攀登280米,登上100米高的拱肋頂端,站在籃球場大小的觀光平台中眺望,浦江美景盡收眼底。 由於盧浦大橋位於上海2010年舉辦的世博會會址的中軸線上,因此,鑲嵌在盧浦大橋拱肋上的「桂冠」--拱肋頂部觀光平台,將是鳥瞰世博會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最佳景點。 2003年6月28日正式建成通車的上海盧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第一座全鋼結構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拱橋,科技含量高,精度要求嚴,施工難度大。它標志著我國橋梁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造橋水平躍上了一個新台階。盧浦大橋猶如一道美麗的彩虹跨越浦江兩岸,為上海市增添了新景觀、新標志。這座大橋還創下了10個「世界之最」。 1?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拱形橋,跨度達550米,比原先世界上最大的美國西弗吉尼亞大橋長32米。 2?世界上首座採用箱型拱結構的特大型拱橋,主截面高9米,寬5米,為世界最大。 3?目前世界上首座除合龍介面一端採用栓接外,完全採用焊接工藝連接的大型拱橋,現場焊接焊縫總長度達4萬多米,接近上海市內環高架路的總長度雀棗如。 4?在拱橋建造過程中,單件構件吊裝重量世界最大,達到860噸,河中跨拱肋吊裝最大總量為480噸,也居世界首位。 5?主橋建築中融合了斜拉橋、拱橋、懸索橋等三種不同類型的橋梁施工工藝於一身,是目前世界上在單座橋梁建造中採用的施工工藝最多,也最復雜的一座橋。 6?整座主橋結構用鋼量達3.5多萬噸,相當於建造3艘7.4萬噸輪船的用鋼量,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拱橋用鋼量最大的。 7?整座主橋在建造中的施工措施用鋼達1.1萬多噸,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拱橋建造中措施用鋼量最大的一座。 8?大橋建設中所使用的16根水平系桿索,是目前世界上拱橋中長度最大(760米)、直徑最粗(18厘米)、單根重量最重(110噸)以及單根張拉噸位最大(1700多噸)的水平索。 9?現場鋼板焊接厚度達100毫米,是世界鋼結構橋梁建造中現場鋼板焊接厚度最大的一座。 10?在建橋過程中使用了眾多大型機械設備和大型臨時施工設施,是目前世界上在單座橋梁重建中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和設施最多的一座。 編輯本段建造團隊盧浦大橋總投資25億余元,作為上海「十五」期間第一批向社會招商的越江工程,該工程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聯合上海中福城市投資建設公司、江南造岩配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公司、上海黃浦江大橋建設有限公司、上海遠東國際橋梁建設有限公司組成的「上海盧浦大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上海黃浦江大橋建設處為代理建設方;上海建工集團、江南造船集團、隧道股份、市建七公司、宏潤集團、中建三局、市政一公司、三航二公司等近萬名建設者參加了大橋施工。 主持盧浦大橋設計的,依然是曾經設計了南浦、楊浦、徐浦大橋的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據大橋總設計師、「橋梁大師」林元培介紹,盧浦大橋主橋巨型鋼跨徑550米,是名符其實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拱橋,跨度比排名世界第二的美國西弗吉尼亞大橋還長32米。這位橋梁專家說,這座大橋在設計上還融入了斜拉橋、拱橋和懸索橋三種不同類型橋梁設計工藝,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橋梁建造中施工工藝最復雜、用鋼量最多的大橋。據了解,盧浦大橋的總投鋼量達到3.5萬噸,相當於江南造船(集團)公司建造3艘7.4萬噸巴拿馬型散貨船的投鋼量。 編輯本段運營模式2000年,上海市政府決定,在黃浦江上建造一座體現上海現代國際化大都市形象與中國人的設計、建 盧浦·世博設、運行能力的世界第一大橋,並採用市場機制,探索多樣化的投融資模式。盧浦大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決定建設的,大橋項目納入上海第一批進行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面向全社會公開招商。 經過競逐,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海中福城市投資建設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單位組成的「投資聯合體」中標,共同出資組建的項目公司——上海盧浦大橋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大橋建設,徹底實現了大橋建設由政府融資向社會融資的轉變。 由於是市場化運作,大橋通車後,政府每年將返回投資方投資總額9.7%的固定回報,按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計算,即每年返回2.4億元人民幣,考慮到資金成本和利息以及日常養護等種種雜費,動態性地收回投資大約需要20年時間。政府給了投資方25年的經營權,也就是說,還有5年的盈利期。雖然大橋不可售,但擁有25年經營權的企業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進行文化附加值的經營,包括出售大橋頂部300平方米觀光平台的冠名權等,預計利潤將達到20億元左右。 盧浦大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白曉江告訴記者,由於投資公司是按風險組合起來的公司,各方股東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利益面前,所有的項目招標真正實現了市場化運作。投資公司自己沒有工程隊,盧浦大橋的8個標,全部面向市場招標,所有材料都是面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招標。 鋪橋面的是重慶的公司,供應鋼索的是江蘇的公司,在招投標過程中,不分本地公司和外地公司的差異,沒有民營與國有公司的區別。大橋用的鋼索,被稱為「世界第一索」,質量要求相當高,上海本地一家鋼索廠托領導來說話,被投資公司婉言拒絕,但投資公司看到江蘇江陰一家不知名的企業有這個潛力,主動上門幫助企業聯系國外的合作夥伴,協助他們建立了一個合資的新企業,專門為盧浦大橋供應鋼索,生產世界第一索,既節約了成本,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盧浦大橋為了鋪好橋面,投資公司對重慶的一家鋪路公司進行了長達一年時間的培育,還協助他們開發鋪路技術。 在原材料的供應上,本來國家給了大橋進口鋼材的指標,但投資公司最終決定用中國自己生產的鋼材,一易控制質量,二能節約成本。採用國內的鋼材,也沒有選擇一家獨供的方式,由寶鋼和邯鄲鋼廠兩家供應,兩家供貨商之間形成了競爭關系,萬一一家出了差錯,馬上就有另外一家替上。這里,也體現了市場意識。最後一計算,與用國外的鋼材相比,盧浦大橋至少節約了3%的鋼材,實現了中國人自己設計、用自己的原材料建設的世界第一橋。 在和政府合作共同建設重大市政基礎設施上,盧浦大橋的建設也體現了重大創新。政府由過去的包攬角色轉變成一個監管者角色。這里沒有通常所見的大橋指揮部,政府只做裁判員,投資公司集「總指揮」、投資商和建設總承包商於一體,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權責分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里的董事會,開會從來沒有超過半天。 由於採取市場化運作,盧浦大橋的建設有效處理了質量、安全、投資控制和建設速度的辯證關系,做到了四者關系的協調統一,創造了十項橋梁建設史上的「世界第一」。白曉江副董事長說,是市場機制逼得我們求得了質量、安全、效益的最佳平衡。 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一座旅遊觀光橋。在浦江兩側的橋墩旁,建設了四個橋頭堡,橋拱設立人行觀光步道,遊客可拾步而上直至拱肋頂部,縱覽浦江風景。橋旁,將有大橋博物館;在橋腳下,將有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水幕秀,經營管理體現了強烈的市場意識,「大橋經濟」將會得到經營者的充分挖掘。 盧浦大橋的建設,開創了重大市政工程建設領域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運作的先例,即政府制定投標、做好總體規劃、實行監管,由企業、社會資金進行投資建設,在政府授權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范圍內經營,在期滿後交還給政府。這種機制充分調動了社會各方面積極性,使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大大加快。 編輯本段橋梁之最1、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拱形橋,跨度達550米,比原先世界最大的美國西弗吉尼亞大橋長32米; 盧浦·世博2、世界上首座採用箱型拱結構的特大型拱橋,主拱截面高9米,寬5米,為世界最大; 3、目前世界上首座除合龍介面一端採用栓接外,完全採用焊接工藝連接的大型拱橋,現場焊接焊縫總長度達4萬多米,接近於上海市內環高架路的總長度; 4、在拱橋建造過程中,單件構件吊裝重量世界最重,達到860噸,河中跨拱肋吊裝最大總量為480噸,也居世界首位; 5、主橋建造中融合了斜拉橋、拱橋、懸索橋等三種不同類型的橋梁施工工藝於一身,是目前世界上在單座橋梁建造中採用的施工工藝最多,也最復雜的一座橋; 6、整座主橋結構用鋼量達3.5多萬噸,相當於建造3艘7.4萬噸輪船的用鋼量,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拱橋用鋼量最大的; 7、整座主橋在建造中的施工措施用鋼達1.1萬多噸,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拱橋建造中措施用鋼量最大的一座; 8、大橋建設中所使用的16根水平系桿索,是目前世界上拱橋中長度最大(760米)、直徑最粗(18厘米)、單根重量最重(110噸)以及單根張拉噸位最大(1700多噸)的水平索; 9、現場鋼板焊接厚度達100毫米,是世界鋼結構橋梁建造中現場鋼板焊接厚度最大的一座; 10、在建橋過程中使用了眾多大型機械設備和大型臨時施工設施,是目前世界上在單座橋梁建造中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和設施最多的一座。 編輯本段橋的首次第一次集納多種工藝建一座橋等於建三座橋盧浦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全焊接鋼結構拱型大橋。它全長750米,通航凈寬為340米。次集斜拉橋、鋼 遠望盧浦大橋拱橋、懸索橋三種不同類型的施工工藝於一身。據盧浦大橋總設計師林元培介紹,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 第一次設計獨特軟體隨時掌握大橋狀況盧浦大橋在建造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不同造橋工藝的轉換,而且大橋的跨徑超長,其結構受力變化大,需要在建造過程中時時進行施工控制和措施調整。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依靠計算機軟體這一「大腦」,可世界上找不到相應的計算軟體。 沒現成的可用,專家只得自己設計。在編制軟體前,林元培創造性地提出了「非線性薄壁空間桿件穩定有限元法」的計算理論。為了雙保險,市政設計院和同濟大學地基教研室兵分兩路,同時開發設計軟體。 據介紹,這套程序是世界上首個針對如此大型全焊接式鋼拱拱橋設計的計算機軟體,通過它可以驗證大橋的結構設計、整體是否穩定,亦可計算各種類型橋梁內力。 第一次採用全焊接焊縫偏差連螞蟻都爬不過盧浦大橋以全焊接連接代替螺栓連接,其難度在造橋史上是空前的。盧浦大橋採用的S355N鋼是一種十分「嬌貴」的鋼材。上海建工的焊工用「綉花」一般的手法「熔和」鋼鐵,使每兩個碩大鋼拱肋之間的對接焊縫錯邊偏差都小於1毫米,連一隻螞蟻都爬不過去。而經過浦東、浦西兩邊近50節拱肋、超過500米長的空間距離,兩邊到合龍段時的軸線(位置)偏差連5毫米也不到。 第一次安裝安全帶,千年一遇的地震摧不倒專家特別為盧浦大橋裝上了「安全帶」,使得大橋在950年一遇的特大地震作用下,可以保證鋼板不開裂,鋼筋不會被拉斷。即使遇上3280年一遇的超強地震,它也有足夠的變形能力,在強烈震動下左搖右擺上抖下晃,但絕對不會倒塌。 特別要指出的是,為保證在車輛的制動力、風力、地震力等水平力的作用下,大橋伸縮縫兩側的橋面不發生碰撞,大橋還安上了4條「安全帶」。在大橋的兩根中間橫樑上,專家各放置了兩個3米長的粘滯阻尼器。一旦大橋發生劇烈震動,這個裝置立刻會產生很大的阻尼力,起到緩沖作用,一下子「拉」住大橋,防止兩邊橋面與中間產生劇烈碰撞和震動。在如此規模的巨型拱橋上運用阻尼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第一次設置導風器 12級強風正面襲擊也不怕上海位於東南沿海地區,受台風、寒潮引起的大風影響很大,尤其是盧浦大橋拱跨是「實腹式」的,迎風受力面積更大,因此必須考慮盧浦大橋能否「迎風挺立」。 為了提高測算精確性,同濟大學風動實驗室的專家收集齊了圍繞上海市區的3個氣象站——寶山、龍華和川沙氣象站連續35年來每天的最大風速及其相應風向的記錄。通過對這6萬多個數據的統計,專家們精確地「製造」出盧浦大橋橋位上可能遇到的16個方向的大風風速及風環境。然後,專家根據橋位的地形地貌環境製作了一個1:500的地形模型進行風洞實驗。這種做法國內尚屬首創。 為了減小大風通過橋拱後產生的渦激共振,他們為大橋「塗」上一層「潤滑油」——導風器,通過在大橋拱頂設置多個建築膜結構以「導通大風」。有關試驗結果表明,狂風經過這些「潤滑油」就像汽車行駛於冰面,會加速離開拱肋。由於國外多座大型拱橋都是「空腹式」,不存在渦激共振的問題,因此這一方法目前可能也是世界首創。目前盧浦大橋能抵抗12級強風的正面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