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鹽城什麼時候有高鐵!2015年04月07日提問
昨天上午,記者從鹽城市鐵路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鐵路辦)、蘇北鐵路總公司了解到,2020年之前,蘇北各地級市之間將基本形成鐵路動車網,鹽城往北、往西、往南的快捷鐵路通道都將被打通。
近五年內,蘇北地區已經明確了宴團5項工程的建設任務:連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徐宿淮鹽鐵路、青連鐵路江蘇段、鹽城至南通鐵路。鹽城鐵路建設駛上快車道。
鹽城要建高鐵啦!(資料圖) 網路供圖
鹽城—海安
電氣化復線改造方案或被替代
1月7日,市政府在「中國鹽城」官方網站上發布了《致鹽城籍企業家的一封公開信》,文中稱今年鹽城將把高鐵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晌滾橘。
信中寫道:……在繼續推進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海港、空港建設的同時,我市把加快高鐵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千方百計推動連接大上海和杭州灣的「鹽通蘇嘉」高鐵前期工作,力爭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並早日開工建設;積極爭取鹽城到淮安往北京方向高鐵年內開工建設,扎實做好鹽城往南京方向高鐵連接線前期工作,完善區域交通網路,把鹽城豐富的資源優勢更好更快地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
「鹽通蘇嘉」是一條什麼樣的鐵路呢?鹽城晚報記者從市鐵備廳路辦了解到,隨著周邊城市動車、高鐵的迅速發展,原先國家規劃的「鹽城—海安電氣化復線改造工程」已經不能滿足鐵路路網整體能力的需要。鹽通蘇嘉城際鐵路目前已替代「鹽城—海安電氣化復線改造工程」,成為鹽城打通鹽城-南通段鐵路快車道的爭取重點。
「如果使用電氣化復線改造的方式,由於是客貨共線,雖然號稱時速能達到200公里,但真正運行起來速度卻要差上一截。在舊線路上改造,效果畢竟不會很理想。」市鐵路辦工作人員告訴鹽城晚報記者,所以我市現在一直爭取新建鹽城—海安這段線路。
「鹽通蘇嘉」是今年爭取重點
可讓鹽城快速連接大上海和杭州灣
記者查詢了解到,通蘇嘉城際鐵路是一條正在規劃中的城際鐵路,起自南通,經蘇州至嘉興,計劃2016年開工,時速為250公里。通蘇嘉城際鐵路將貫通南通、蘇州、嘉興三市,北與徐鹽通城際、寧通城際鐵路相接,南與滬杭客專、跨杭州灣鐵路相通,中與滬寧、沿江和湖蘇滬城際鐵路相連,對促進長三角社會經濟一體化,加強長三角南翼環杭州灣城市群與北翼蘇北及蘇錫常都市圈聯系,加快形成沿海鐵路通道建設,完善區域路網規模等具有重要意義。
鹽城—海安段、海安段—南通段是整個沿海鐵路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南通—海安段要建新線,鹽城-海安段的時速升級也是必然的。正在建設中的滬通大橋除了滬通鐵路雙線外,還預留通蘇嘉城際鐵路的雙線,如果鹽通蘇嘉城際鐵路的方案能夠成為事實,則鹽城可以同時連接大上海和杭州灣。
「爭取鹽通蘇嘉是2015年鹽城鐵路工作的重中之重,現在能否通過、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尚未可知。但我們的目標是爭取這個方案能夠通過,並且爭取明年上半年開工。」市鐵路辦工作人員說,滬通鐵路跨江大橋將是整個沿海鐵路大動脈的節點,它已於去年2月28日開工建設,工期5年左右,他們爭取的目標是至少讓鹽通蘇嘉與滬通大橋同步竣工並投入使用。
❷ 陳毅的這個決定,開啟了「大豐」與「上海」70多年的唇齒相依
在作家蔣峰的中篇小說《翻案》中有這么一個情節:主人公從上海前往鹽城大豐辦事。事情辦完後,欲搭長途大巴返回上海。在長途車站,他詢問調度亭內的一位老人去上海的車幾點走。但老人卻說「這里就是上海」,並以自己的上海身份證來加以證明。大豐距離上海數百公里,怎麼會是上海呢?實際上,這位老人並沒有說錯。大豐雖然地處蘇北,但其境內的上海、川東、海豐三個農場卻隸屬於上海管轄,也就是所謂的「飛地」。三個農場合計307平方公里,占據了大豐約十分之一的面積,也是上海最大的一塊「飛地」,被人們俗稱為「北上海」。這塊「飛地」已經「飛」了70多年,見證了蘇滬兩地一段不平凡的情緣。
新中國成立之初,上海的地域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卻達500多萬,發展空間極其有限。當時,上海的各個監獄和看守所的關押場地非常擁擠,民政部門還收容了數千名無業流浪人員。1950年2月6日,已敗退台灣的國民黨當局對上海進行轟炸,造成全市工廠大停產,並新增災民約5萬人。為了確保市面穩定,上海市政府決定將無業流浪人員、在押犯人等進行緊急疏散。但上海實在缺乏可永久安置他們的場所,必須尋找一塊面積廣闊的疏散地。
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便想到了鹽城,這是他曾帶領新四軍戰斗過的地方。他知道鹽城一些地區一面是海,另一面是面積廣闊、人煙稀少的灘塗和鹽鹼地。需要疏散的群體在那裡可以得到安置,並發展生產,解決上海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問題。而大豐成為了最終的選擇。1915年,民族實業家張謇便在大豐創立鹽墾公司。經過多年開墾,小部分土地已可種植棉花,有一定的生產基礎。同時,還有約20萬畝的荒地可供開墾。
於是,在經陳毅報請中央同意後,相關地區便劃歸上海管轄。上海也在很短的時間內組織了一支200多人的幹部隊伍,前往黃海之濱的這塊土地。1950年3月12日,大豐墾區籌備人員先來到興化,建立了臨時領導機構。在同一個月,上海共將7597名無業流浪人員及在押犯人送往蘇北。由於墾區剛開始籌建,房屋等基本設施尚未完全落實,這批人便暫時被安置在興化。5月,上述人員進駐大豐墾區。6月,上海市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簡稱「墾管局」)成立,三大農場中的上海農場也在同年率先成立。這標志著「北上海」的正式誕生。
在誕生之初的近20年中,「北上海」並不為上海人和大豐當地人所熟知,這主要由於其主要人員為無業流浪者和在押犯人。在 社會 管理中,此類人員往往是需要重點控制的對象。因此,「北上海」最初是作為收容改造場所而存在,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與外部 社會 絕少發生聯系。到1956年初,上海農場的在押犯人已達約1.1萬人。1957年12月,還成立了勞動教養隊,接受勞教任務。
上述情況一直維持到1968年。這一年,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 。此後的3年中,所有的城市畢業生都要到農村去。於是,許多上海的知識青年將目光投向了大豐的上海農場。農場是國家單位,有正式的工資收入,上海農場又是距離上海最近的外地國有農場。而且,由於歸屬上海管轄,這里的許多人還可保留上海戶口。因此,上海農場便成了許多知青理想的上山下鄉去處。
1968年,第一批上海知青來到上海農場。到1969年,上海農場已接收了約7000名上海知青。但這時的上海農場還是刑滿人員的就業場所,不適宜長期安置知青。到1973年時,已有約8.4萬名知青來到大豐。於是,便在這一年組建了專門安置知青的海豐農場。而知青的到來打破了農場與外界的隔絕狀態,令大豐與上海產生了緊密的聯系。大豐當地人也與上海知青之間有了許多交往,彼此之間也都會講大豐話、鹽城話和上海話。這塊上海的「飛地」不再是那麼神秘莫測,而是向世人揭開了它的「廬山真面目」。大豐當地人直接從這里感受到「大上海」的都市脈動。這里逐漸成了真正的「北上海」。
與此同時,這塊「飛地」的職能也開始轉變。上海農場逐漸不再收押犯人,並在1981年完全轉為勞動教養機關。1983年1月1日,上海農場川東分場單獨組建為川東農場。1995年,上海農場與川東農場劃歸上海市勞教局管轄,對內稱上海第一、第二勞教所。2009年,分別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的上海農場與川東農場,劃歸上海光明食品集團管理。2014年,上海、川東、海豐農場合並成立新的上海農場,隸屬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與此同時,這塊上海最大的「飛地」也在生產、生活、風俗、思想等方面與大豐當地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上海的生活方式和觀念不知不覺地進入大豐人的世界,而大豐這個地方也在許多上海人的腦海中留下了印象。大豐與上海彼此間日益密不可分,也為江蘇與上海的互相合作提供了動力。
1977年9月20日海豐農場四分場(下明分場)小分隊演出,樂隊留影。(圖源:上海農場知青網)
如今,大豐與上海的這段緣分還在延續,並成為蘇滬之間合作的紐帶。這種合作首先體現在上海人的餐桌上。如上文所述, 當年開拓大豐墾區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解決上海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問題 ,並一直成為這里的基本職責。據統計,上海市場上約15%的鮮奶、12%的優質大米、8%的生豬和3%的淡水產品來自於大豐。這里還誕生了諸如海豐大米、愛森豬肉、三添小磨麻油等許多令上海人耳熟能詳的品牌。不少上海人因此來到大豐 旅遊 觀光。僅在2018年,大豐便接待了約226萬人次的上海遊客。而隨著這塊「飛地」在大豐的長期發展,許多當年前來紮根的上海人已與當地人通婚,安家落戶,使大約70%的大豐人在上海有了親戚或朋友,這使大豐與上海兩地的民眾更增添了一份親近感。
這份親近感使兩地的友情日漸深厚,並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隨著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在2008年的通車,上海與大豐的高速公路也隨之接通,以往至少要花費1天1夜的路程被縮短為數小時。交通便利之後,有更多當年的知青從上海重返大豐「探親」,追尋青春記憶。2008年11月,以光明集團為主要投資方的上海知青紀念館在大豐開館,進一步推動了知青「探親」潮的升溫。在這些知青中,不乏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他們在重溫昔日崢嶸歲月的同時也為大豐帶來了投資,成為推動大豐對接上海,深化蘇滬合作的積極因素。
在 情感 因素之外,也有現實的推動力。根據2019年的數據,上海和江蘇的人均GDP已分別達15和12萬余元,而大豐的人均GDP尚不足10萬元。大豐面臨著持續加快發展,追上全省平均水平,積極融入長三角的迫切需求。而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也隨之出台。一方面,江蘇實施「沿海開發戰略」,大豐也被定位為鹽城的臨海新城區。另一方面,上海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需要對傳統產業實施一定程度的轉移。這使得大豐與上海的關系不再僅僅局限於「農場」「知青」等關鍵詞, 「產業轉移」「聯合發展」 成為新的時代主題。承載著兩地情誼的「飛地」也正謀求實現華麗轉身,成為大豐經濟 社會 發展的重要支點。
而蘇滬之間更深層次的合作也早已隨之展開。2014年,江蘇省與上海市決定共同發展滬蘇產業聯動集聚區,在鞏固「飛地」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大豐與上海的產業合作。集聚區位於上海農場境內,於2015年11月正式設立,主要發展包括海洋工程裝備、港口運輸、工程機械裝備、電子元器件製造、智能機器人、有機食品、休閑食品、功能飲料、新能源 汽車 等產業。集聚區是在上海所屬區域上新建的園區,屬於已有「飛地」模式的升級,並實行 「省市完全授權、園區封閉運作」 的管理模式。經過數年的發展,集聚區已形成了 「上海溢出、大豐承接;上海需要、大豐配套;上海成果、大豐轉化」 的局面,並帶動了大豐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僅在2018年,大豐本土的新能源及裝備製造、新能源 汽車 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智能終端等新興產業便實現開票銷售174.2億元、同比增長14.4%。
而在集聚區的帶動下,大豐及鹽城進一步對接與融入上海。截止2017年,已有450餘家上海企業在鹽城投資,總金額約1700億元。大豐連續數年參加上海國際 旅遊 節花車巡遊,上海臨港、上海紡控、上海電氣、上海建工、綠地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匯聚鹽城,推動雙方產業合作持續深化。鹽城與上海共建園區達12家,占上海對外共建園區的約三分之一。
隨著投資基礎環境的持續改善,尤其是2020年12月鹽通高鐵的開通,大豐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前往上海的時間也縮短至2小時左右。昔日偏僻的「北上海」正成為崛起中的產業新高地,為今後的經濟發展和蘇滬合作注入不竭的動力。
-END-
作者:顧亞欣 ,1985年生,江蘇揚州人, 歷史 學博士,揚州大學 社會 發展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檔案史、中共黨史、中國近代史、學生思潮及特性等方向研究,於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審核、發布: 張星煜
❸ 鹽城到上海有高鐵嗎
截止2021年1月3日有。
鹽通高鐵位於江蘇省東部沿海,北起鹽城市,向南經大豐區、東台市、海安市、如皋市,終至南通市,線路全長158公世團好里,是蘇北地區首條全線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全線共設鹽城、鹽城大豐、東台、海搜鉛安、如皋南、南通西6座車站。
鹽通高鐵開通運營初期,運營時速為300公里,每日安排開行高速動車組列車6對。2021年1月20日全國鐵路運行圖調整時,該線將按照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安排列車開行,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47對。
鹽通高鐵開通運營後,鹽城到上海實現了高鐵直達,初期最快運行時間為2小時7分鍾;連雲港到上海運行時間為3小時54分鍾。
(3)鹽城如何與大上海對接擴展閱讀
鹽通或拿高鐵開工建設以來,長三角鐵路部門優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項目開通運營前,國鐵集團精心組織相關單位,嚴格各項規定和標准,對鹽通高鐵各專業設備進行了聯調聯試、檢測驗收和安全評估,對軌道狀態、弓網性能、列車控制、通訊信號系統等進行了綜合優化調整,滿足了高速鐵路安全、穩定運營要求,目前已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據蘇北指揮部指揮長汪永平介紹,負責該工程建設指揮任務的蘇北指揮部精準實施防疫、復工措施,使得鹽通高鐵成為華東地區節後首個復工的鐵路建設項目,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確保了鹽通高鐵年底前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❹ 上海紡織業轉移到江蘇鹽城的原因
上海紡織業轉移到江蘇鹽城的原因如下。
1、國家將鹽城作為團中重點培養對象,與上海實現對接。慶或襪
2、與上海資源譽激共享互補。
3、將長三角的經濟逐步提升,全面展開合作關系,互利共贏。
❺ 上海去鹽城更便捷了,時速350公里高鐵,年內開通!
11月27日上午8時10分
G55702次動車組列車
從南通站始發沿著鹽通高鐵
駛向鹽城方向
這標志著鹽通高鐵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鹽通高鐵預計
12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屆時上海可直通鹽城
鹽通高鐵建成後,將與青鹽鐵路、徐鹽高鐵、滬蘇通鐵路、南沿江城際鐵路和通蘇嘉甬城際鐵路形成「無縫」對接,對完善長三角地區城際網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想到可以去
鹽城、大豐、如皋
東台、海安、南通
可以去辣么多地方快樂玩耍
真的實在是太開心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從鹽城去上海,怎麼走火車,汽車都可以。
鹽城去上海坐火車既浪費金錢又浪費時間,要從南京中轉,要多浪費3小時以上的。
做汽車比較做擾橋好,鹽城五星車站每天有20班客車發往上海(不包括外圍的區縣),最早6:30,最晚18:50,票價120元。
鹽都車站每天有15班客純猛車發往上海,大多停在武寧路和火車站北廣場(不包括外圍的區縣李廳),最早6:20,最晚18:30,票價110元。
❼ 鹽城和上海的關系
一提到鹽城,會有人根據字面意思來猜測,這是不是盛產食鹽的地方,其實並不是。鹽城歸屬於江蘇省但鹽城的面積,在整個江蘇地域排名都是名列前茅的。並且鹽城有著豐富的海上資源,有江蘇省最大的“海岸線”,因為環境氣候非常適宜鳥類的居住,冬暖夏涼,能夠讓讓鳥類棲息生活。所以每年都會吸引許多的“麋鹿和丹頂鶴”前來過冬,鹽城還被稱作是中國的“魚米之鄉”。上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弊寬城市之一,是一所包容性極強的大都市,上海與鹽城看上去是毫不相關的,為什麼這兩座城市是兄弟關系呢?
企圖以鹽城為線索,將長三角的經濟逐步提升,全面展開合作關系,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