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華東五市是哪些

上海華東五市是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5-18 23:04:21

① 華東五市是哪五市

華東五市指的是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或行。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這里是「江南魚米之鄉,山清水秀之處,歷史文物之都,名人薈萃之地」。江南水鄉以周庄為勝。都市氣派以上海大都市為主,外灘十里洋場,浦東新區拔地而起,明珠塔直上雲霄。

華東五市介紹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G60科創走廊核心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無錫,江蘇省地級市,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充足。

華東五市的景點有哪些

1、南京

主要景點介紹如下:秦淮河、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等著名的旅遊景點。遊客們模悔來到這里能夠體會到六朝古都的魅力。

2、無錫

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黿頭渚風景區、靈山景區、三國城、水滸城、唐城、寄暢園、泰伯廟、惠山古鎮、東林書院、昭嗣堂、天下第二泉、橫山梅園風景區、崇安寺風景區、南禪寺風景區、錫惠公園、蠡園、古運河、太湖廣場。

3、蘇州

金雞湖、拙政園、同里古鎮游覽區、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留園、獅子林、網師園、蘇州樂園、蘇州盤門景區、白馬澗生態園、寒山寺、西園戒幢律寺、甪直古鎮游覽區、木瀆古鎮、西山景區、穹窿山景區、東山、靜思園景區、何山公園。

4、杭州

岳王廟、飛來峰、靈隱寺、虎跑泉、凈覺寺、六和塔、西湖、西溪、千島湖、京杭大運河、錢塘江、良渚遺址、湘湖、天目山、瑤衫碼嘩琳仙境、南宋遺址及御街。

5、上海

著名景觀有外灘、豫園、新天地、思南公館、田子坊、人民廣場、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上海老碼頭、上海水族館、上海汽車博物館。

② 華東五市包括哪些城市

華東五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升滲州以及無錫。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江南水鄉以周庄為勝。都市氣派以上海大都市為主。南京是中國著名者鄭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

(2)上海華東五市是哪些擴展閱讀

華東五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以及無錫。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江南水鄉以周庄為勝。都市氣派以上海大都市為主。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簡稱杭,是浙吵嫌脊江省省會、副省級市。

③ 華東五市分別是哪五個城市

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是指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里是「江南魚米之鄉,山清水秀之處,歷史文物之都,名人薈萃之地」。

華東五市簡介

上海

上海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江南傳統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早在宋代就有了「上海」之名,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今日的上海已經成功舉辦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大型國際活動。

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²,2016年建成區面積1125.78km²,常住人口827萬人,城鎮人口678.14萬人,城鎮化率82%,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杭州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新一線城市。

杭州的風景名勝有杭州西湖、雷峰塔、靈隱寺、錢塘江等,美麗的浙江大學也是杭州市獨特的風景。

蘇州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無錫

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文化屬吳越文化,無錫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④ 華東五市都是哪五市

華東五市主要指的是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敗祥。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這里是「江南魚米之鄉,山清水秀之處,歷史文物之都,名人薈萃之地」。

上海,又稱「上海灘」,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和最大的工業基地。另外,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察世搏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此外,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國家歷史返羨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

⑤ 華東五市都包括哪些城市

華東五市是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五個城市。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主要指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里是「江南魚米之鄉,山清水秀之處,歷史文物之都,名人薈萃之地」。

華東五市景點

南京:燃衫「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無錫:「太湖明珠」。蘇州:園林甲天下(拙政園、留園)、「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杭州:西湖,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

上海:不夜城,主要景點有外灘、東方明珠塔、豫園、人民公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中共一大會址、孫中山故居、魯迅故居、嘉定孔廟、古猗園、吳淞口炮台等。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南京襟江帶河,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

蘇州既判段手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無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自古掘嫌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

⑥ 華東五市是哪五市

華東五市是什麼

華東五市,指的是我國華東地區的五個重要旅遊資源的城市。分別是經濟發達的現代化都市上海,歷史文化豐厚的王朝古都南京,園林密布,假山奇石的蘇州,景色秀美的杭州西湖,有著態茄魚米之鄉稱號的無錫。

這五個城市,將中國旅遊城市的各個方面淋漓盡致的展現在帆培察世人的面前。

五市風光

其中江南水鄉以周庄為勝。都市氣派以上海大都市為主,外灘十里洋場,浦東新區拔地而起,明珠塔直上雲霄。太湖煙波浩淼,西湖秀色碧波漣漪,蘇州園林爭奇斗艷,南京又是十朝都會、四大古都之一。江南佳餚馳名中外,如:南京板鴨、無錫醬排骨、杭州東坡肉中侍、陽澄湖大閘蟹,無不讓你一嘗為快,大飽口福。

⑦ 華東五市分別是什麼


華東五市從名字上來看,就是指的位於東部地區的五座城市。實際上,華東五市還是我國重要的旅遊城市,很多人去東部主要選擇這幾個城市。那麼,華東五市分別指的是哪五座城市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華東五市是哪五市
「華東五市」主要指的就是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五座城市。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
其中,上海市又叫做「上海灘」,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還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同時,上海市也是中國新興的旅遊城市,其中上海迪士尼吸引了一大批遊客。
而南京市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前往南京後,會發現那裡襟江帶河、依山傍水、古跡眾多。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同時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在元朝時期,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曾經稱贊南京市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蘇州園林甲天下」,蘇州的園林設計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四大名園中的拙政園和留園就位於蘇州。
華東五市中最後一個城市就是來自江蘇省的無錫市。無錫位於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還是中國十大觀光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⑧ 華東五市包括哪些地方

華東五市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主要指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里是「江南魚米之鄉,山清水秀之處,歷史文物之都,名人薈萃之地」。

1、上海,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與北京、廣州和深圳並稱中國四大一線城市,還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上海位於中國東部弧形海岸線的正中間,長江三角洲最東部,東臨東海,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島處於長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2、南京市,簡稱「寧」,別稱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中國東部暨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樞紐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3、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

4、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5、無錫,江蘇省地級市,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充足。無錫市轄5個區及2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4627.47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55.3萬 。

⑨ 華東五市,是哪五市 有哪些景點

華東五市是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

1,上海佘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海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3年6月由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的,位於上海西郊古城松江境內,佔地401公頃,距市中心30公里。園內十二座山峰從西南趨向東北,蜿蜒連綿13公里,使一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現出靈秀多姿的山林景觀。

2,南京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3,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

4,金雞湖

金雞湖,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老城區東北部、蘇州工業園區中部,南鄰獨墅湖,中心位置處於北緯31°18′,東經120°42′,水域面積7.4平方公里。

5,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位於無錫市西南端的馬跡山半島,總面積為51.4平方公里,有57座山峰、41條溪流、38處津灣,這里青山如屏,綠水覆蓋率達56%,植物460餘種,動物百餘種,是個具有良好生態環境和極具旅遊業發展潛力的天然公園。

⑩ 華東五市包括哪幾個市

華東五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五個城市各有特色,江南水鄉以周庄為勝,都市氣派以上海大都市為主,太湖煙波浩淼,西湖秀色碧波漣漪,蘇州園林爭奇斗艷,南京又是十朝都會、四大古都之一。可以品嘗南京板鴨、無錫醬排骨、杭州東坡肉、陽澄湖大閘蟹等江南佳餚。
1、上海
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2、南京
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3、杭州
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
4、蘇州
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5、無錫
江蘇省地級市,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