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用汽車因氣囊召回700萬輛 將獨自承擔所有費用
財經網汽車訊通用汽車將召回700萬輛汽車。
當地時間11月23日,據CNN報道,通用汽車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700萬輛皮卡和SUV,原因是安全氣囊有致命風險。截至目前,通用已因安全氣囊問題捲入17起交通死亡事故。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周一責令通用汽車進行召回,並駁回了此前「無需更換安全氣囊」的說法。
此次召回的重點是宣告破產的日本公司——高田(Takata)製造的安全氣囊。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顯示,該氣囊引發的安全事故包括氣囊爆炸、向乘客噴射彈片,除了致死危險以外,還有致盲和致殘等事例。
公開資料顯示,高田使用一種具有高度爆炸性的推進劑給氣囊充氣,長時間暴露在高濕度和溫度的環境中,可能使該物質發生降解,從而引發爆炸。爆炸過程中,還會有金屬碎片飛向車內人員。
高田氣囊召回事件可以追溯至2008年,當年僅本田召回4000輛問題產品。2009年,美國發生一起氣囊致死事故後,該問題逐漸受到關注。2014年後類似事故頻發,但高田未及時採取措施,導致問題配件進一步擴散。迄今為止,已有17例有記載的死亡案例,其中美國就有11起。作為豐田、寶馬、通用等十幾家國際汽車制脊燃造商的供應商,高田公司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安全配件製造商之一。
2017年,高田公司在美子公司正式宣布破產。2018年,高田拆分出的絕大部分業務並入中國企業均勝集團。日媒稱高田破產是日本製造業史上最大規模破產案,美媒稱高田至今已催生出史上最大汽車召回案。
在周一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下令前,高田氣囊事件已波及4000萬輛汽車,涉事氣囊達6300萬個。
通用汽車此前曾召回80萬輛問題氣囊汽車,在此次召回調查中,困陸通用表示,700萬輛汽車配備的氣囊與先前召回的充氣裝置具有不同的充氣機,並未構成安全隱患。據CNN,通用已與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召回判決上爭執4年。最終,通用汽車同意在美召回590萬輛汽車,在美國以外的市場召回110萬輛。
通用汽車至今仍堅稱,基於事實和科學記錄,不應該召回這些車輛,「但我們將遵守決定並開始採取必要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召回事件對於通用汽車而言代價尤其高昂。年初發布的財報顯示,通用汽車經營損失高達12億美元。由於高田已申請破產,通用汽櫻尺虛車不得不獨自承擔所有召回費用。預計通用在2021年將就召回事件花費4億美元,並在隨後的若干年內增加召回資金。
此次召回的車型為2007年至2014年交付的凱迪拉克凱雷德、雪佛蘭薩博班等車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涉及45萬豐田車主,因存安全隱患,45.4萬輛豐田汽車宣布召回
2019年的召回真是多,這一次又輪到豐田來召回了,本次召回豐田對外宣布召回454017輛,45.4萬輛的召回,數量還是相當巨大的,且本次的召回車型眾多,不乏豐田旗下的高端車型雷克薩斯。豐田素來以質量著稱,那麼本次召回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因為某一個集中的批次問題?
根據豐田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備案信息來看,本次召回的原因也不能算是豐田自身的原因,而是曾經引起全球動盪的「高田事件」。高田作為一個全球供應安全氣囊的 汽車 零部件供應商,一直以來為全球各大 汽車 品牌供應安全氣囊,同為日系企業,豐田與高田的彼此之間的聯系更是甚密,一旦高田出問題,連帶豐田也會出問題,不幸的是高田真出了問題。。
本次豐田的召回原因就是為了解決這一 歷史 性的問題,由於高田是豐田曾經重量級的供應商,導致豐田旗下的車型大多數是安裝的高田氣囊,高田的出事讓豐液辯鬧田影響極大,即便是後來的高田因為這件事被破產,但是留下的爛攤子還是需要豐田自己去解決,不然真出問題,影響的是豐田自身的品牌,誰會去計較一個破產的高田呢?
此次的45.4萬輛車型,涵蓋車型多款,主要是雷克薩斯與天津一汽豐田生產的車型,具體車型如下:
從車型的細化召回數量來看,威馳與花冠EX佔比比較大,兩款車型數量就高達43.8萬輛,兩款車型的集中生產批次是在2003到2008年之間,原因是副駕駛位安裝了高田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這種安全氣囊在氣囊展開的時候會發生意外破損,會導致碎片意外飛出,對駕駛者造成二次傷害,嚴重情況甚至影響生命。
雷克薩斯車型就略少一點,僅兩款車型,分別是雷克薩斯IS、雷克薩斯SC,不過版本頗多。相比威馳與花冠EX的二次傷害,雷克薩斯則是問題要稍微好一點,至少不會有二次傷害一說。因為填充點爆火葯的設備異常,工作人員處理不當,極有可能發生未正確充填點爆火葯情況,在後期的使用中無法開啟氣囊,對駕駛者、乘坐人員無法起到保護作用。
總之,這45.4萬輛車型最終的處理結果是更換全新合格的安全氣囊,將有問題的高田氣囊替換掉,以此來解決所有的問題點。
怪豐田嗎?畢竟都是高田出的問題,不怪豐田嗎?誰讓是豐田的車出了問題,只能說,高田坑慘了豐田,同時也坑慘了全球其他的 汽車 品牌,灶森大家都在為高田的錯誤而買單,而真正承擔後果的是消費者,據統計,全球有24人死於高田氣囊,同時有290人受傷與高田氣囊有關。
雖然高田早在2017年6月份就宣布了破產,但是這個佔領氣囊市場20%份額的龐然大物實在是太大了,高田給全球19個 汽車 品牌供應安全氣囊,據統計涉及的車輛已經過億輛,其中豐田在中國市場涉及的車型就超過百萬輛,這些年來,豐田在斷斷鬧罩續續進行召回,但是想徹底解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次的45.4萬輛召回或許不是最後一批。
❸ 車聞聯播:高田再現「問題安全帶」,200萬輛車將被召回!
高田再現問題安全帶,200萬輛車將被召回相信大家都知道,配件供應商高田因問題氣囊面臨巨額的賠償、罰款,於2017年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盡管問題氣囊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但是最近再現「問題舉早伏安全帶」。據日本國土交通部稱,前高田子公司曾在測試數據不準確的情況下,向日本汽車廠商供應了900萬條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汽車座椅安全帶,預計將召回200萬輛汽車。事實上,高田在2017年破產後,就被2018年被美國的中國公司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收購,但不包括問題氣囊業務,後者與其母公司寧波均勝電子同時更名為均勝安全系統公司。不過據報道顯示,所有不合格的安全帶均是在日本工廠生產,該工廠為滿足安全法規要求改變了測試數據。而均勝電子方面表示,這些問題安全帶是在收購前生產的。這就意味著這些問題安全帶是高田原工廠製造,均勝電子只是無辜躺槍?至於事件後續,漫哥將會持續關注。碳排放積分也能買?為避免歐盟罰款福特擬釀造騷操作!由於此前有7輛福特Escape插電式混動車型在充電時起火,福特宣布在歐洲召回20500輛該車型。並在9月開始,福特在暫停售賣這款車了。而隨著福特對這款新能源車型的停售,讓其品牌的總體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超過了歐盟制定的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5克/公里的標准。這條例其實與咱們國內的「咖啡」法則類似。不過,就目前來看並沒有哪家車廠願意和福特合作,為其降低新車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而在眾多歐洲廠商中,PSA集團、沃睜咐爾沃、寶馬集團與雷諾均已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目標,據外媒猜測,福特將會從中挑選一個品牌,與後者購買額外的碳排量額度,以抹平超額的碳排放。而根據歐盟的規定,如果福特無法在11月之前不能處理好這是,就將面臨一筆巨額罰款,意味著留給福特的時間不多,就看看這波騷操作能不能成事了。降價還想退車?特斯拉取消7天退車保障計劃!國慶期間,特斯拉的Model3、ModelS先後進行降價,而在降價之後,還正式取消了信心保障計劃。官網顯示,特斯拉信心保障計劃已於2020年10月16日終止執行並下線,在此之後的購車訂單均不再享受該計劃的保障,這意味著用戶不能七日內退車了。而根據特斯拉此前推出的信心保障計劃顯示,退出條件:在車輛退還時,車正攜輛里程錶讀數未超過1600公里;「新車有限質量保證」尚未失效;未提交或未申請過任何可適用的激勵政策、獎勵、優惠或特別待遇;車輛處於全新狀態,未受損壞且無異常磨損;未轉售或轉讓給任何個人或實體。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特斯拉官方將接受用戶的退還車輛要求,並完成車輛檢查流程。而相關退款(扣除下單後即不可退的1000元)將原路退回(約30天)且不能轉移到任何其他訂單。用戶承擔佔有車輛期間產生的所有費用、保險、稅賦或責任。外資方退股,北京汽車將100%持有北汽德奔股權目前最貴的國產車哪款?應該非BJ90莫屬了。雖然很多人說是「抄」的,其實人家北汽德奔是有很親密的合作關系,不過,隨著北京汽車近日發布的股權變動聲明,合資5年的北汽德奔將正式「分手」。10月17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北汽德奔相關情況的聲明」,官方稱北汽德奔股權結構的變更,外商投資方MBtech(賓士技術)完全退股,意味著這家合資五年的技術公司,正式由北汽100%持股。不過,北汽方面表示此事北汽集團和戴姆勒之間的長期合作夥伴關系沒有影響,也不會影響北汽集團及北京汽車與戴姆勒的技術合作。戴姆勒也表示:MBtech現已不再是戴姆勒的子公司,其相關活動與戴姆勒和梅賽德斯-賓士無關。所以大家這下子可明白了吧,別再說BJ80、BJ90是「抄」賓士了哈……本文圖片|來源網路編輯|車上還有誰
❹ 高田公司為什麼破產
2015年5月,高田公司安全氣囊的異常破裂造成了6例死亡案件,100多人受傷,此後,局勢一發不消返可收拾。一方面,高田公司在積極地進行召回,但是,另一方面,安全氣囊破裂致人傷亡的事件也在不斷增加。終於,一紙訴狀將高田公司送上了法庭。由於隱瞞數百萬個安全氣囊有缺陷的問題,高田公司受到了刑事欺詐罪的指控。只能宣告破產。
❺ 高田氣囊如何從誕生到破產 三代氣囊問題頻現 最終選擇破產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導讀:關於高田氣囊的事件似乎沒有因為高田的破產而宣告終結, 本田 近期再確認了一起由高田氣囊引起的死亡案件,使得由高田氣囊致死的人數增至17人。高田氣囊已經被不少消費者稱為死亡氣囊,因為其安全氣囊可能出現異常破裂致使金屬碎片飛向車內乘客乘客。
第三代繼承者(2007-2017)
2007年,高田重一郎之子,年僅41歲的高田重久升任高田集團的 總裁 ,如果你沒記住他的樣子不用擔心,後面他還會出場很多次,因為這是倒霉的一代,父輩積累的炸彈都在他這一代爆發。
上任後的一年, 2008 年11月,本田召回4000台裝配有高田氣囊的車型。但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麼巧,在本田召回後的半年,就爆出了全球第一例因為安全氣囊致死的事故,2009年的5月16日,一名18歲的美國少女開車接弟弟放學途中與另外一輛車相撞死亡,而死因經過調查後被證實是安全氣囊展開後裡面彈出的金屬片劃破頸動脈,造成其大量失血而亡。
事情發展到這里,就是高田安全氣囊問題大規模爆發的開始。作為高田氣囊的第一大客戶兼股東,本田在2009年當年就宣布召回50萬輛車型。但是連本田都都沒有想到的是,作為多年的合作夥伴,作為零部件供應 商 的高田則認為汽車召回是“汽車生產商自己的舉動”,並且採取不配合的態度。
前面說過,高田使用硝酸銨作為安全氣囊的推進劑,原本這是通過推進劑的可控燃燒將安全氣囊並御配填充氣體展開,但硝酸銨受到潮濕或高溫會出現變化,NHTSA調查確認高田在氣囊內沒有使用乾燥劑,這使得硝酸銨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干擾。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硝酸銨後變成了不可控的危險爆炸物,當氣囊觸發時相當於引發了一場車內爆炸,將安全氣囊裡面的金屬炸碎,並且金屬碎片會飛向乘員,造成乘員的二次傷害。
2013年,高田公司覺著需要找一個強有力的人才進來解決目前集團所遭遇到的困境,於是在博世日本擔任社長的Stefan Stocker成為了高田的社長。在Stefan Stocker上任的時候,本田已經在全球召回79萬輛汽車,2013年,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全球召回340萬輛汽車, 寶馬 隨後也宣布全球召回22萬輛汽車。
但新社長的上任並不能改變高田當時的困局,上任一年後Stefan Stocker宣布離職,也許是進來了才發現高田這個坑挖太深了,再不走的話分分鍾自己都被陷進去。在這個時候,高田重久只能再次出來擔任公司的社長,畢竟是自己的家業,這鍋再大也得去背。這個倒霉的富三代,從上任開始就沒有一天好日子。
就在高田重久再次上任的2014年, 豐田 宣布全球召回227萬輛汽車,本田、 日產 和 馬自達 全球召回295萬輛汽車,使得召回總數達到1050萬輛,寶馬、 大眾 也繼續追加召回車型。
由於高田氣囊的問題導致多人死亡以及受傷,2014年10月20日NHTSA宣布,因高田氣囊可能存在缺陷,將對474萬輛汽車展開調查。21日,NHTSA更新了信拆謹息,調查總數擴大到610萬輛。同年,美國洛杉磯法院又收到了十幾起針對高田公司缺陷氣囊的集體訴訟,美國國會開始敦促美國司法部對高田氣囊公司進行刑事犯罪調查。2014年是一個節點,也就是這一年起,美國國家機構開始對高田調查,這也加速了高田的衰亡。
不過,即便是美國司法機構開始調查、相關的汽車也召回了過千萬輛,高田始終對安全氣囊的問題採取不認罪不道歉的態度。2015年2月,因為不配合美國監管部門的相關調查工作,高田被處以每日1.4萬美 元 的罰款。高田重久的再次上任似乎並沒有給公司帶來絕指任何的改變,唯一能做的只有掩蓋真相,等待風頭過去。
2015年5月,高田首次公開承認其安全氣囊存在缺陷,並宣布將區域性召回擴大為全國召回,並且召回的總數高達3380萬輛,需要召回車輛的車企包括寶馬、 菲亞特 克萊斯勒 、戴姆勒、 福特 、 通用 、本田、馬自達、 三菱 、日產、 斯巴魯 和豐田,這個數據一舉刷新了美國的召回汽車記錄,成為了全美最大規模的召回事件。
即便是承認了氣囊存在缺陷,高田公司依舊採取怠慢的態度處理事件,2015年8月,高田公司向NHTSA更新了關於安全氣囊故障原因的調查。讓人意外的是,高田公司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開缺陷氣囊問題細節。
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田早在2000年之時就發現產品存在嚴重的問題,但高田從利益方面考慮,最終將樣品以及數據記錄銷毀,偽造了一份安全的數據。2015年11月3日,NHTSA決定對高田處以2億美元的罰款,這也是NHTSA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民事罰款。
次日,也就是2015年11月4日,高田公司在高壓之下終於向公眾道歉,高田重久表示:“我們對於高田氣囊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遺憾,我們將遵守所有條款,並致力於解決問題。”
作為高田的最大客戶以及股東,本田方面對於高田的作為十分不滿,就在高田道歉同一個月里,本田社長八鄉隆弘正時發表聲明,未來本田和 謳歌 品牌下所有將推出的新車都不會再使用高田氣囊。隨後豐田、日產、馬自達、福特也相繼宣布未來的產品將不會使用高田氣囊。
時間又過去了兩年,在2017年2月,高田公司對在美國銷售問題安全氣囊過程中存在欺詐表示認罪,同意支付10億美元刑事罰金與美司法部達成和解協議。此前,美司法部指責高田過去10多年來持續系統性地篡改與產品安全相關的關鍵檢測數據,只求利益罔顧消費者安全。截止這一刻,高田氣囊已經造成全球16人死亡,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高田的形象徹底坍塌,高田的口號:成就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社會也徹底成為恥辱。
根據日本東京中西汽車產業調研公司的推算,高田氣囊的召回費用預計共需1.31萬億日元,目前摺合約為786億人民幣。要知道高田2016年營業收入7180億日元,摺合約430億人民幣,高田公司顯然已經沒有能力去支付召回的費用
走到盡頭的高田,雖然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整體增長了11.7%,但依舊挽回不了敗局,一系列的召回以及賠償追責下,最終,在2017年的6月26日,高田公司在日本正式宣布公司申請破產保護。6月25日,高田美國子公司就已經在特拉華州申請破產保護,其負債高達100億美元,母公司也已經向東京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高田的破產同時也創下了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製造業破產記錄。
高田重久作為高田公司的董事長以及CEO,在發布會上反復解釋:“我們盡最大可能對事故做了回應,研發時很多情況未能夠預料到”。但事實已經擺在面前,再多的解釋也挽回不了股東的失望以及憤怒。
在申請破產保護的同時,高田也確認了美國汽車零部件廠商百利得(K SS )將會斥資1800億日元(約合16億美元)收購高田的安全氣囊、安全帶以及兒童座椅業務。特別的是,美國百利得是中國均勝電子的子公司,一時間中國企業收購日企的話題再度熱起。而高田也曾考慮過將業務出售給全球最大的安全氣囊生產商——瑞典的奧托立夫,但是考慮到壟斷以及專利問題,高田還是選擇了百利得。
百利得收購高田並不是直接收購原有的高田集團,而是成立新公司繼續高田的業務,而原有的高田公司繼續承擔賠償以及召回等問題,也就是說新公司向高田支付完收購款後與高田氣囊事件不存在法律關系,並且預計2018年2月可以完成收購的事項。
當然,對於瑞典奧托立夫、美國天合、日本Daicel這幾家高田對手來說,高田的倒閉無疑是一件好事,因為少了一個對手,同時也肥了自己,何樂而不為,但高田的事件也使得廠商以及監管機構對於安全氣囊產品更加謹慎,要求也可能更加嚴格。
高田的破產並不意味著高田事件的終結,因為召回還沒有完成,依舊有無數的隱患氣囊在工作,高田公司被要求在2019年前完成召回處理,在問題氣囊處理完之前,高田二字依舊是危險的代表。
結語了解完高田的歷史,其實更多的是唏噓以及感概,高田氣囊門橫跨接近十年,十年間高田並沒有高度重視處理,並且一味推脫,作為高田公司的最大股東高田家族也並沒有拿出積極的態度處理,結果富不過三代,祖輩打下的江山經過八十餘年轟然倒塌。
@2019❻ 國內汽車召回正式實施已滿十六年,盤點召回史上六宗「最」
明日,國慶、中秋雙節相遇。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為祖國慶賀生日的同時,也將迎來八天的假期。的確,10月1日對於國人而言,其意義自不言而喻。但或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10月1日這個日子對於我國汽車行業還有著一份特殊的意義。
十六旦洞年前(2004年)的10月1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制定發布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正式開始實施。標志著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正式建立,汽車召回也有了相應的實施標准和管理規定。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2100餘次,涉及車輛超過8000萬輛。
當然,對於以「安全」為品牌DNA和標簽的沃爾沃來說,此舉也充分體現了其品牌的謹慎和嚴謹,但與其他的召回原因相比,不得不用「另類」來形容。
馬曰:
從2004年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正式開始實施,到2013年新版規定正式出台,不得不說國內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機制正在逐步的改進和完善。
目前來看,雖然現行管理條例仍存在不少讓人詬病的地方,例如對涉事車企處罰的金額沒有實際明確,召回部門之間信息流通不順暢,消費者投訴渠道不明確,缺陷信息的採集、調查缺乏即時性和共享性等等。
但從汽車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得益於該規定的實施,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消費者的用車權益,而絕大部分車企踐行召回的積極性和處理態度也值得肯定。希望車企多加努力,對待自身產品更加嚴謹,讓《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較少或是完全沒了「用武之地」,那麼我們的用車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福特被要求召回300萬輛汽車,這是為什麼
福特被要求召回300萬輛汽車,這是因為駕駛員側高田安全氣囊可能存在缺陷,本次召回費用料為6.1億美元。高田公司曾經是全球三大安全氣囊製造廠商之一,後來商家為了降低成本,高田公司在安全氣伏仿囊中使用了便宜的原料來製作安全氣囊,導致對車輛前排乘客造成了極大的安全威脅,即使發生事故時彈出安全氣囊,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據悉,該安全氣囊已經在十年的時間內造成了100多人的死傷。高田安全氣囊又被稱為“死亡氣囊”,然而,福特汽車公司製造汽車時用的就是高田安全氣囊,因此被要求召回300萬輛裝有此安全氣囊的汽車。
這次召回300萬輛汽車對福特汽升廳納車公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一種危機,希望該公司能夠安全的度過財政經濟危機,也祝願福特汽車公司未來的生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