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比較有名的橋都有哪些
恆豐純侍路立交橋
恆豐北路橋是上海南北向幹道之一,全長613m,其中斜拉橋主橋長151m,是我國第一座預應力混凝土獨塔單索麵斜拉橋。主橋結構為梁塔墩固結的兩跨連續斜拉橋。塔高50m,採用等截面矩形斷面。主墩與橋軸線作斜交。該橋為15對耐虛拉索組昌褲燃成豎琴式布置的單索麵,每對索有2根拉索。上部結構施工採用掛籃懸臂對稱澆築。1987年建成。
泖港大橋
泖港橋為雙塔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全長391.8m。邊跨的1/3L及2/3L處各設一個輔助墩。該橋採用鋼筋混凝土直塔,塔高出橋面以上44m。塔柱之間設鋼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形抗風腹桿。雙索麵拉索採用豎琴形布置。在塔柱兩側各設置11對拉索。主梁由分離式雙箱梁與車道板組成,箱梁高2.2m,頂寬2.51m,底寬1.9m。採用掛籃懸臂拼裝濕接頭施工法進行橋面結構安裝。1982年建成。
漕溪路立交橋
上海漕溪路橋系3層部分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梁工程長916m,共44孔,除了一座跨徑為20+30+20(m)和一座4x30m的連續鋼-混凝土結合梁結構外,其餘均為跨徑20m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立交橋下部結構在盾構頂進段採用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鑽孔灌注樁。1991年建成。
武寧路立交橋
武寧路立交橋為滬西地區交通要道,上部結構為全焊鋼箱梁的三鉸空間Y形剛架,三個方向每跨長16.65m,4室箱梁高1.1m。3個高5.2m、直徑為700mm的鋼管墩柱頂端與箱梁剛接,底端座落在基礎面上的環形板式橡膠支座上。置於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採用薄壁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1984年建成。
楊浦大橋
楊浦大橋是上海市區內跨越黃浦江、連接浦西老市區與浦東開發區的重要橋梁,是上海市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橋全長8354m(包括主橋、引橋、匝道、引道)。主橋為雙塔空間雙索麵鋼-混凝土結合梁斜拉橋結構,鋼筋混凝土主塔高為200m,塔形呈鑽石形。浦東引橋長3764m,浦西引橋長3430m。上部結構為簡支橋面連續體系,下部結構為柱式墩,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基礎。1993年建成
徐浦大橋
徐浦大橋是一座結合梁斜拉橋,主梁由鋼箱梁和橫梁依靠預制鋼筋混凝土腹板結合而成。塔柱為A型,塔墩基礎採用鋼管樁。該橋採用懸臂拼裝法施工。1997年建成。
南浦大橋
南浦大橋是上海市區內跨越黃浦江連接浦西老市區與浦東開發區的重要橋梁,全長8436m,主橋長846m,浦東引橋長3746m,浦西引橋長3754m。主橋採用雙塔雙索麵鋼與混凝土結合梁斜拉橋。主橋塔高150m,採用折線H形鋼筋混凝土塔柱,雙索麵成扇形布置。主橋兩端及邊墩處設置640mm組合式大位移伸縮量。1991年建成。
奉浦大橋
奉浦大橋是上海市南北快速干線道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橋梁。主橋為五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125m主跨支點處梁高7.0m,跨中梁高2.8m,梁底按二次拋物線變化。箱梁橫斷面採用單箱單室,僅在支點處設置橫隔板。採用三向預應力配筋。下部結構水中墩為高樁承台薄壁墩,承台採用鋼套箱圍堰施工,並設置有鋼飄與橡膠護航裝置的防撞安全系統。1995年建成。
新五橋
新五橋是我國最早建造的斜拉試驗橋之一。該橋為三跨對稱布置,主梁由三跨連續的鋼筋混凝土組合邊箱梁和肋板式橋面組成。三對拉索為豎琴式布置,塔柱採用框架式結構和樁基礎。1975年建成。
南京路西藏路橋
南京路西藏路人行天橋為橢圓環形4叉口互通式大型人行立交橋。上部結構為16錳鋼環形連續全焊鋼箱梁,中軸線周長132.54m,分成8跨。下部結構採用8根外徑為58cm的等截面鋼圓柱,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淺基礎。1985年建成。
② 上海大橋有哪些
上海的大橋有長江大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閔浦大橋、松浦大橋、閔沖則浦二橋、辰塔公路跨黃浦江大橋等。
上海長江大橋是中渣中國上海市崇明區境內的跨海大橋,位於長江入海口之上,是上海崇明越江通賣判悄道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南浦大橋建成之際其長度居亞洲第一,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雙塔雙索麵斜拉橋。楊浦大橋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楊浦區與浦東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黃浦江水道之上,為上海內環高速架路組成部分之一。
③ 上海著名的橋
外白渡橋---過去上海灘的標志性的建築
南浦大橋---世界著名的斜拉橋
盧浦大橋---世界最大的鋼結構拱橋
④ 上海大橋有哪些
上海有7座大橋,分別是松浦大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閔浦大橋。
1、松浦大橋:黃浦江上第一座大型橋梁,也是黃浦江上唯一的鐵路、公路兩用橋梁。
2、南浦大橋:建宴謹慶成之際其長度居亞洲第一,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雙塔雙索麵斜拉橋。
3、楊浦大橋:全漂浮體系雙塔雙索麵迭合梁斜拉大晌握橋。建成之際是世界第一斜拉橋,1993年楊浦大橋建成通車後,浦東開發進入了高速晌殲發展時期。
4、奉浦大橋:奉浦大橋位於閔行至西渡渡口下游1.5公里處,該橋位路線走向與規劃中的南北快速干線一致,是跨越黃浦江的第四座大橋。
5、徐浦大橋:徐浦大橋位於上海外環線城市道路南端,是橫跨黃浦江兩岸的上海第三座特大型斜拉橋。
6、盧浦大橋:世界上跨徑550米最大的拱形橋「世界第一鋼拱橋」。
7、閔浦大橋:黃浦江上第一座雙層斜拉橋,這座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雙塔雙索麵雙層公路斜拉橋計劃2009年年底建成。
⑤ 上海的大橋有哪些
上海的大橋有松浦大橋、南浦大橋、閔浦大橋。
一、松浦大橋
上海松浦大橋位於上海市松江區東南部黃浦江上,連接車亭公路和鐵路金山支線。1974年4月興建,1976年6月29日建成通車。初名黃浦江大橋,1989年改名車亭大橋,1995年以松江縣名首字加「浦」字改名松浦大橋。
為預應力連續鋼桁架結構。正橋長419.6米,四孔,中間二孔跨徑各112米,兩邊二孔跨徑各96米。上層公路橋面寬12米,其中車行道寬9米,兩端引橋共長1440米,南北兩岸各22孔,跨徑32.7米。下層鐵路橋兩端引橋共長2628米,橋面寬12米,南岸38孔,北岸42孔,跨徑為32.7米。
⑥ 上海比較有名的橋都有那些
1.蘇通大橋:位於中國江蘇省南通市,橫跨長江。大橋於2008年7月1日正式通車。長度1088米,超過了長為809米的日本的Tatara大橋,成為世界最長的斜拉橋。
2.東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之一,長約19公里。建成於2005年5月,連接上海和洋山深水港。
3.郝久古橋是伊朗,也是世界聞名的橋梁,是1660年,在一座古橋的基礎上建造的。長約105米,橋面寬14米左右,共有23孔。
4.程陽風雨橋是世界著名橋梁之一,位於廣西省,建於1916年,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
5.杭州灣跨海大橋,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長度為22公里,橫跨杭州灣,連接上海和寧波。2008年5月正式通車,比長度位於第二的東海大橋長2公里多。
6.
盧浦大橋位於中國上海,是世界上最長的拱形橋,大約2公里左右,2003年通車
⑦ 上海有哪幾座跨海大橋
上海的跨海大橋有: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等。
南浦大橋卜笑腔是上海市區第一座跨越黃浦江的自行設計、建造的新穎的雙塔雙索麵迭合梁斜拉橋。全長836米,全跨423米,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同類型斜拉橋中名列第二。
楊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於1993年10月竣工通車,與南浦大橋遙相呼應,是內環線高架連接浦東與浦西的過江樞紐。
徐浦大橋於1997年6月建成通車。是上海市區南部連接浦江兩岸的又一座斜拉橋,主橋全長1072米,橋寬35、95米,為雙向8車道。
盧浦大橋於2003年6月28日正式通車,是上海黃浦型衫江上繼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松浦大橋、奉浦大橋升腔後投入使用的第六座大橋。
⑧ 上海一共有幾座大橋
上海一共有座大橋:松浦大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松浦二橋、閔浦大橋、閔浦二橋、松浦三橋、長江隧橋、新奉浦大橋。
⑨ 上海有哪幾座跨海大橋
上海現有一座跨海大橋就是東海大橋(East Sea Bridge)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與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洋山鎮的橋梁工程,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灣洋山深水港海域內,為滬蘆高速公路的南段部分; 也是洋山深水港的重點配套性工程之一。
東海大橋始建於2002年6月26日;2005年5月25日,東海大橋全線貫通,並舉行貫通儀式;2005年12月10日,東海大橋正式通車運營。
東海大橋北起上海市蘆潮港,向南經東海杭州灣東北部至浙江省洋山深水港;線路全長32.5千米,主橋全長25.3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 項目總投資額71.1億元人民幣; 工程總設計師是林元培。
(9)上海的名橋有哪些擴展閱讀:
我國的跨海大橋:
1、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是中國大陸第一座跨越外海的大橋,連接上海本土與外島的洋山港,國內排名第三以及世界排名第四長跨海大橋。
2、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溪水路灣。
3、廈漳跨海大橋
廈漳大橋於2009年8月動工興建; 於2012年7月6日完成兩段汊橋合龍工程,全線貫喊梁通; 2013年5月28日,廈漳大橋通車運營。
廈漳大橋北起青礁樞紐立交,上跨廈門灣海域,中至海門島立交,南至招商大道;線路全長9.333千米,橋梁總長8.555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100千米/小時。
4、青島跨海大橋
膠州灣山族大橋於2006年12月26日動工興建,時稱「青島海灣大橋」; 於2010年12月22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全橋貫通; 於2011年6月23日命名為「膠州灣大橋」; 於鄭唯運2011年6月30日通車運營。
膠州灣大橋東起海灣大橋立交,上跨膠州灣,中接紅島互通立交,西至黃島東樞紐立交;線路全長36.48千米、橋梁全長25.881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
5、汕頭海灣大橋
汕頭海灣大橋於1991年12月17日舉行奠基儀式;於1992年3月28日動工興建;於1995年12月28日通車運營;於2011年1月30日納入廣東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
汕頭海灣大橋南起南濱路,上跨_石海及媽嶼島,北至泰星路;線路全長2500米,正橋長961.8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6、舟山跨海大橋
舟山跨海大橋起自舟山本島的329國道鴨蛋山的環島公路,經舟山群島中的里釣島、富翅島、冊子島、金塘島至寧波鎮海區,與寧波繞城高速公路和杭州灣大橋相連接。舟山跨海大橋跨4座島嶼,翻9個涵洞,穿2個隧道,投資130億元。2009年12月25日大橋正式通車。
7、港珠澳大橋
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於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 同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
8、湛江海灣大橋
湛江市境內一座連接坡頭區與霞山區的跨海大橋,位於越麻斜海灣之上,為廣東省道S373線的組成部分。
湛江海灣大橋於1992年立項;於2003年7月30日動工建設;於2006年12月30日竣工通車
9、廈門海滄大橋
廈門市境內一座連接湖裡區與海滄區的跨海大橋,位於廈門西海域之上,為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道路網中「外環」的組成部分。
海滄大橋於1996年12月動工建設,於1999年12月30日竣工通車,並於2002年、2005年、2013年先後進行了三次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