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崇明鎮有什麼特產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買席子好 2025-05-18 02:43:40
廈門在哪裡買酒 2025-05-18 02:37:15

上海崇明鎮有什麼特產

發布時間: 2023-05-22 06:45:17

『壹』 上海十大特產

年底了,不少小夥伴絞盡腦汁的准備帶些特產回家,那麼問題來了,上海十大特產有哪些呢?且看我為大家介紹。

上海十大特產之一:浦東白斬雞

白斬雞是冷盤。白斬雞,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稱“白斬雞”又叫“白切雞”。又因其用料是上海浦東三黃雞(腳黃、皮黃、嘴黃),故又稱三黃油雞。後來上海各飯店和熟食店都經營“白斬雞”,不僅用料精細,而且還用熬熟的“蝦配廳子醬油”同雞一起上桌蘸食。此菜色澤金黃,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久吃不厭。

上海十大特產之二:楓涇丁蹄

上海楓涇丁蹄是上海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上海楓涇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後吃“糯”的獨特味道。湯鹵醇厚,濃油赤醬,糖重色艷,鹹淡適口。選料注重活、生、寸、鮮;調味擅宴團長咸、甜、糟、酸。名菜如“紅燒蛔魚”,巧用火候,突出原味,色澤紅亮,鹵汁濃厚,肉質肥嫩,負有盛譽。

上海十大特產之三:崇明老毛蟹

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種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約20來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在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蟹。勝芳蟹和清水蟹,因其個大、殼硬、色綠而受人青睞,但美中不足的是肉質較粗松而欠香。唯崇明-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密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更受人們喜愛,馳名海內外。

崇明-蟹所以有此特色,主要由於親蟹繁殖的蟹苗,出身地就在崇明島的長江口水域。蟹苗隨潮水進入島上的內河水域後,除水質的鹽度有降低外,其它因受長江通潮水的制約,與長江口水質相近。而長江口水質富含多種營養鹽類和浮游生物,能滿足蟹苗的生長需要,使其肌肉組織緊密而不疏鬆。島上還孳生田螺、河蚌及底棲生物,這些又是河蟹適口的天然動物性餌料,為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肉質格外細嫩,這是崇明-蟹優於勝芳蟹和清水蟹的天然有利條件。

崇明-蟹很好吃,但也得注意吃法,要做到“三去”:一是去鰓,鰓位於殼內背部兩側,呈乳白色,有大量病菌寄生,且性寒,不宜食用;二是去胃,因胃內殘留動物屍體未消化的植物碎屑,三是去腸,腸內也有消化過程中未排出體外的糞便。蟹的吃法有多種除清蒸外。還可做成許多菜餚,如清燉蟹黃獅子頭、蟹肉蘋果沙粒、蟹黃一元、蟹粉湯等等,都是色香味具佳的上乘菜餚。

上海十大特產之四:南翔小籠

是上海嘉定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小籠包的皮是用不發酵的精麵粉做成的。蒸熟後的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皮呈透明,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姜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南翔小籠包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1981年6月起,南翔小籠由嘉定作速凍食品進入國際市場,向東亞和西方各國出口,引起各地飯店競相仿製。南翔小籠包的餡心是用夾心腿肉做成肉醬,不加蔥、蒜,僅撒少許薑末和肉皮凍、鹽、醬油、糖和水調制而成。南翔小籠包的餡心還可以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如初夏加蝦仁,秋季加蟹肉、蟹黃,蟹油。

上海十大特產之五:崇明斗鱉

據說崇明的斗鱉異常兇猛,連路過身旁的飛鳥也不放過,由於這種甲魚生長在“水稻、牛蛙、小龍蝦、黃鱔、泥鰍、甲魚”共生的立體生態圈裡,自然捕食,不喂人工飼料,不含農殘,味道極為鮮美。

由於產量有限,但是吃過的人都感覺到肉質緊實鮮嫩,尤其是燉湯,慢慢的一碗膠原蛋白令人心馳神往,據說這是海洋大學專家沈弘老師花費10年時間摸索出來的源於自然,超越自然的生態放養方式,斗蟹們自然競爭,優勝劣汰,保持了十足的野性和活力,為此上海市楊雄市長親自到訪,了解情況見證了不使用任何農葯和添加劑,保持了斗鱉的高品質,成為到崇明必需品嘗的美味佳餚。

上海十大特產之六晌賣橘:高橋松餅

高橋松餅又名細沙千層餅,是上海高橋鎮的著名特色產品之一,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因其入口酥鬆而得名。又因酥皮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別稱千層餅。經配料、調制發面。

高橋松餅、擦酥、包酥、開酥、插皮子、包餡成型、烘烤、冷卻、檢驗、裝盒等工序。成品形如月餅,餅面呈金黃色,油潤光潔,四周乳白色,底部不焦結發硬,酥皮層次分明,餡心無雜質,皮薄餡足,酥鬆香甜。具有蔥香、麻香、脂香風味。油而不膩,甜而爽口,香氣濃郁,皮酥餡糯,細軟可口,餘味無窮。色澤:表面呈乳黃色,戳記清楚,四周呈乳白色。

組織:切開層次分明,皮薄餡多(皮有36層),不偏皮,無雜質,底部無僵硬感。

口味:無異味。入口松酥,甜糯。

上海十大特產之七:南匯水蜜桃

南匯水蜜桃,具有果形圓整,個體大,色澤美觀,皮薄肉厚,果肉致蜜,纖維少,香味濃,汁多味甜,可溶性固溶物14~15度,最高達17度。核心稍帶紅色為該產品的主要特徵。南匯水蜜桃素來以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而聞名上海乃至全國。具有果形圓整、美觀、碩大、肉質嫩厚且汁多,皮呈乳白色、易剝離,香味濃,纖維少,糖度15%以上。炎夏酷暑,咬一口南匯水蜜桃,沁人心脾,潤入肺腑。

上海十大特產之八:城隍廟五香豆

城隍廟五香豆是上海地區漢族小吃,產地中國上海城隍廟,用料講究,火候適當。所用原料是專門選自浙江省餘姚縣出產的蠶豆,。“不嘗老城隍廟五香豆,不算到過大上海!”這是凡到城隍廟中外遊客眾口一致的評語。城隍廟五香豆皮薄肉鬆,鹽霜均勻,咬嚼柔糯。吃到嘴裡香噴噴、甜滋滋,別有風味。

上海十大特產之九: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

上海十大特產之十:嘉定白蒜

嘉定白蒜是經過百年培育的精品良種,它具有色澤白潔、大頭肥大、瓣形粗壯、肉質脆嫩、辣味濃烈、耐久貯藏等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歡迎。嘉定白蒜不僅有極大的食用價值,而且有殺菌、治病、健身等葯用功效。早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葫蒜,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痛腫,化症秋肉食,此其功也。”據測定,嘉定白蒜內含60多種有益物質,已被國外許多國家作為貴重葯品、滋補飲料、保健食品以及美容化妝品的製作原料。

『貳』 崇明有什麼好吃的特產嗎

1、崇明水仙: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崇明水仙屬單瓣,然高遲大而人們愛單瓣水仙勝過雙瓣水仙,這不僅因為它香濃,還由於它更顯清雅;

2、崇明花椰菜:崇明是全國有名的花菜種植地區,戚豎有較長的栽培歷史,目前全縣有近10萬畝次早、中、晚熟花菜種植面積,年產量為10萬噸,並能實現周年生產,均衡上市。主要產區集中旦裂在陳家鎮、中興鎮、向化鎮;

3、崇明甜蘆粟:崇明甜蘆粟莖青節長,汁多味甜,肉質鬆脆,食用方便。其品種有青殼、黃殼、黑穗、紅穗和糖穄、高梁穄等近10種。

『叄』 崇明有什麼土特產

崇明特產 特色性:由於地理、氣候、土壤和民間風俗、傳統工藝等原因, 崇明的農拿老歷副產品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比如:清脆爽口的金瓜絲,消搜果 肉酥糯的白扁豆、醇香清淡的崇明老白酒、可常年保存而又百吃不厭 的崇含簡明糕等等。

『肆』 崇明島有些什麼特產

崇明島的特產主要有;
老毛蟹、白山羊、甜蘆粟、崇明糯米糕。

『伍』 崇明四大特產 崇明的特產十分有代表性

1、崇明老白酒。崇明老白酒是崇明特產之一,風味獨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後勁足,有回味,有「名揚江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譽。崇明島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水土潔凈,生態環境優良,適合種植優質大米。光照、溫度、降水量等氣候條件尤為適宜釀酒有益菌的繁殖,為崇明老白酒的發酵、生產和貯存創造了極為消盯有利的環境條件。

2、崇明沙烏頭豬。沙烏頭豬是太湖流域著名的地方豬種之一,以產仔數多、繁殖力高而著稱,屬於江海型豬種,產於長江口的崇明島,是我國豬種繁殖力強,產仔數多的著名地方品種。沙烏頭豬在崇拿野和明有著悠久的飼養歷史,早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崇明島居民便開始飼養。經過長期的自然、社會選擇,明清時期島上已形成了獨特的沙烏頭豬品種,形成了具有體型緊湊、體質結實、行動靈活。

3、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只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蟹」。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種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約20來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在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蟹。

4、崇明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脊顫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白扁豆富有營養,味美爽口,是人人喜愛的夏秋家常菜餚。

『陸』 崇明的特產有那些求大神幫助

四大特產:老白酒 老毛蟹 金瓜 白山羊 其他還有很多:甜蘆酥 崇明糕~~~

『柒』 崇明特產有哪些 上海崇明縣有什麼特產

1、崇明金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餚;旁悔扮

2、崇明老白酒,是崇明特產運灶之一,風味獨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後勁足,有回味,有「前和名揚江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譽;

3、俗稱白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到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植的菜蔬,也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

『捌』 上海特產美食有哪些上海特產有哪些容易帶

上海特產有上海高橋松餅、奉賢黃桃、城隍廟五香豆、崇明老毛蟹、崇明金瓜、南匯水蜜桃、梨膏空滲信糖、金澤狀元糕、嘉定竹刻、崇明老白酒、條頭糕、上海春卷、進京乳腐、酒釀糟肉喊悉、楓涇狀元糕。

上海高橋松餅

上海高橋松餅是知名的點心,因為產自高橋鎮,所以得名。高橋松餅滋味香甜、松酥爽口,是高橋四大名點之一。高橋松餅酥皮層次分明,每一層都非常薄,成品呈金黃色,油潤光潔,餡心無雜質,香酥可口。

奉賢黃桃

奉賢黃桃是上海特產,黃桃果實橢圓,一個重量就達到了150-200克,果肉呈黃色,肉質甘甜,細膩味香,品質非常好,是非常有名的一種水果。奉賢黃桃以“錦香、錦園、錦綉、錦花”四個優質品種為主,果大味甜。

城隍廟五香豆

城隍廟五香豆用料講究,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特產美食。城隍廟五香豆選用餘姚縣出產的蠶豆,篩選出優質的產品,製作而成,每一步都很嚴謹,做出了最好的美味。五香豆皮薄肉鬆、鹽霜均勻、咬嚼柔糯,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是全國知名的毛蟹品種,又名崇明清水蟹,因為它的兩只大螯上長了絨毛,所以也叫“老毛蟹”。崇明老毛蟹個小殼薄,肉質細膩,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鮮斗輪香可口,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玖』 崇明有哪些土特產

崇明糕、金絲瓜、甜蘆粟、老白酒、羊肉、 玉米、白扁豆。

『拾』 崇明的特產有那些

崇明島特產介紹

崇明水仙
·水仙花,歷來是深受人人們喜愛的花中珍品,在我國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郁,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台」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崇明大白菜
·崇明大白菜,俗稱黃芽菜,於清道光年間引進種植,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主要品種有「城陽青」和「青雜三號」等,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

·崇明大白菜呈黃白色,裹心結實,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其價廉物美,易於保存,故倍受青睞,成為居民冬令常備蔬菜。

崇明甜包瓜
·崇明甜包瓜,亦稱醬包瓜,俗稱包瓜,是崇明的特產之一。由於它色香味俱佳,被清朝皇宮列為貢瓜,1984年被評為華東地區特色醬菜,並獲得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傳統商品。崇明甜包瓜色澤橙黃,晶瑩透明,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氣醇厚,咸甜適口,清脆鮮嫩,回味無窮,是早餐理想的菜餚。

蘆筍
·蘆筍,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須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開始採收結束。它在崇明東部已大量種植。蘆筍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使用價值很高。蘆筍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涼拌,又可熱炒。蘆筍罐頭遠銷日本、德國、以色列、約旦等許多國家,備受青睞。蘆筍除富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葯效功能。

白扁豆
·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白扁豆富有營養,味美爽口,是人人喜愛的夏秋家常菜餚。

金瓜
·金瓜,又名金絲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餚,享有「植物海哲」之美譽。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亂輪明嘩告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海仔水牛
·海仔水牛,又稱崇明水牛,是我國著名的良種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特產。這種牛性格溫和,結實健壯,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個月)體重達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時,可耕地7-8畝;肉可食用,皮可製革,角可雕刻。

河豚
·河豚屬迴流性魚類,春季親魚由海入河產卵,幼魚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長,翌年春入海。河豚為中小型魚類,體表有小刺,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600克左右。長江下游沿海地區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產地。崇明主產河豚品種有暗色東方河豚和條紋東方河豚兩種。經過科研人員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養殖在崇明都已獲得成功。

·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河豚毒素提取後可用於醫治神經痛、痙攣等病。河豚肉質鮮美,富含脂肪,蛋白質含量很高。

崇明鰻鱺
·鰻鱺,又名青鱔、鳳鱔、河鰻,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參」。崇明鰻鱺喜暗怕光,晝伏夜出,特別喜歡在風雨中游戲。它適應性很強,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會死亡。現在人們已開始人工養殖鰻鱺,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鰻鱺的烹飪,既可清蒸,又可紅燒。(清蒸時,先剖腹去內臟,再去頭尾,用刀切2-4厘米長連接小段,放在盆內,加上佐料黃灑、姜、蔥、油等,蒸煮後即可食用,其味既嫩又鮮且肥,十分可口。紅繞時則將切成小段的鰻鱺,先下油鍋炸成金內色,撈出後用另一鍋子放入豬油、白糖、醬油等佐料炒成棗紅色時,再將炸好的魚段倒入,燒熟後放上筍片、香菇等配料,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熱油後即可裝盆食用,其味油而不膩,鮮中帶肥,香嫩可口。)由於鰻鱺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十分好,所以成為筵席上的上桐核等佳餚。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葯加水精心釀制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在崇明已有數百年釀造歷史。

·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
度適中(120~130),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1987年,且有50多年釀酒歷史在崇明東明釀造廠,又研製成功了「清甜型」和「糯液香」兩種崇明米酒。這兩種新產品,因質量優異,風味尤佳,更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1993年3月這兩種新產品,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定,被批准為上海市「名牌產品」,這在上海市酒類生產企業中,是第一個獲得「名牌產品」稱號。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島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經國家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品佳餚。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崇明刀魚
·刀魚,是名貴的經濟魚類,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而得名。刀魚從立春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做生殖回遊。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中含脂肪16.88克,蛋白質14克,磷1.11克。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把刀魚切成半隻筷長,加上豬油、生薑、黃酒、青蔥等佐料蒸煮,便成上等佳餚。吃的時候,只要把刀魚放入口中,象嬰孩吃奶那樣輕輕吮吸,魚肉便能脫離細骨,既嫩又鮮,清香爽口,令人百吃不厭。若將刀魚紅澆,其味也十分鮮美。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只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種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約2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馳名海內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時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腸。

·崇明老毛蟹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維生素5960個國際單位, 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含熱量139千卡,是水產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