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力加速度是9.8米每秒對嗎
重力加速度的9.8米/秒2與重力系數9.8牛/千克有什麼關系?
詳細一點
即m/,G的單位是N;(t^2),所以是N/M;kg
重力加速度g=(2h)/,t的是s重力系數g=G/,h的單位是m,M的是kg,但意義是一樣的;s^2
兩者只是運動不同
兩者是完全相同的,這兩個單位是等價的
重力加速度等於9.8是每秒9.8米還是每秒比前一秒增加9.8米 : 是每秒比前一秒增加9.8米。
2. 深圳市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g=9.7803(1+0.0053024sin²ψ-0.000005sin²2ψ) m/s² (1979修訂公式),
式中ψ為物體所在處的地理緯度。例如,在赤道=0,g=9.78m/s²,在兩極=90°,g=9.83m/s²
深圳的緯度是22°
大概是9.7925
3. 重力加速度等於多少
重力加速度的標准值為g=9.80665米/秒^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區的同一高度,任何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隨海拔高度增大而減小。
當物體距地面高度遠遠小於地球半徑時,g變化不大。而離地面高度較大時,重力加速度g數值顯著減小,此時不能認為g為常數。
地球重力加速度的計算
物體所處地理位置緯度越高,圓周運動軌道半徑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將隨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變大。
地理南北兩極處的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0,需要的向心力也為0,重力等於萬有引力,此時的重力加速度也達到最大。
地球重力加速度是垂直於大地水準面的。海平面上g隨緯度δ變化的公式(1967年國際重力公式)為:g=978.03185(1+0.005278895*sinδ^2+0.00023462*sinδ^4)厘米/秒。
4. 重力加速度的最大極限可達多少米每秒
首先不考慮空氣阻力,相同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下,無論多重的物體,最終的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經典案例就是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1萬米高空45s落地,加速度g乘以時間t就可以得到最大速度,g*t=9.8*45=441m/s。另外,只要物體在下落還未落地,重力加速度會使物理速度一直增加。還有一點:重力加速度並不是定值,比如地表g為9.8,一萬米高空的位置重力加速度比9.8小。
5. 重力加速度多少秒到音速
重力加速度達到320米每秒是與音速相同的。
重力加速度,物理學名詞。重力對自由下落的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矢量,也是對一般力學系統進行力學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
而音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s。所以重力加速度達到340m/s時才能跟音速相同。
6. 重力加速度的值他每個地區怎麼樣改變
重力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gravity) 一切物體在只受到重力作用的情況下,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一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物體,在開始很短的距離內,下落速度較小,空氣阻力不大,可以看做是自由落體。這就是在實驗室里可用物體下落的加速度代替g的依據。
地球表面上同一地點的物體,都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由於地球是個橢球,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小0.3%,加上地表面附近的物體是隨著地球一起轉動的,不同地點的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把地球當作旋轉橢球,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g=9.7803(1+0.005 288 4sin2-0.0000059sin22)m/s2,
式中為物體所在處的地理緯度。例如,在赤道=0,g=9.78m/s2,在兩極=90°,g=9.83m/s2。重力加速度還和物體離地面的高度h有關。當h遠小於地球半徑Re時,
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可以用專門的儀器進行測量,由地面上各處重力加速度值的異常變化可以間接了解地下礦藏的情況。現已有海洋重力測量,將重力儀放在船上或經密封後放置在海底進行動態或靜態觀測,可以確定海底地殼各種岩層質量分布的不均勻性。同時還有井中重力測量,採用專用的井中重力儀,沿鑽孔測量重力隨深度的變化,從而得出鑽孔周圍一定范圍內岩石密度的變化。
太陽、月亮或其他星球表面上的物體,由於受到引力,也受有重力,自由下落到它們上面的物體也有重力加速度。月面上自由落體的重力加速度g月=1.62m/s2。太陽表面重力加速度為2.74×102m/s2。
7. 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水星:質量3.302*10^23千克,半徑2439.7千米,重力加速度3.70米/平方秒,自轉周期1407.6小時;金星:質量4.8685*10^24千克,半徑6051.8千米,重力加速度8.87米/平方秒,自轉周期5832.5小時;地球:質量5.9736*10^24千克,半徑6378.1千米,重力加速度9.798米/平方秒,自轉周期23.9345小時;火星:質量6.4185*10^23千克,半徑3397千米,重力加速度3.71米/平方秒,自轉周期24.6229小時;木星:質量1.8986*10^27千克,半徑71492千米,重力加速度24.79米/平方秒,自轉周期9.9250小時;土星:質量5.6846*10^26千克,半徑60268千米,重力加速度10.44米/平方秒,自轉周期10.656小時;天王星:質量8.6832*10^25千克,半徑25559千米,重力加速度8.87米/平方秒,自轉周期17.24小時;海王星:質量1.0243*10^26千克,半徑24764千米,重力加速度11.15米/平方秒,自轉周期16.11小時。
8. 重力加速度一秒多少米
重力加速度的標准值為g=9.80665米/秒^2。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
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矢量,也是對一般力學系統進行力學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在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將其作為常量處理所帶來的誤差較小時,重力異常可以忽略不計,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計算量。
單位來源:
為紀念第一個測定重力加速度的物理學家伽利略,人們把重力加速度的CGS單位(厘米、克、秒單位制)稱為「伽(Gal)」。在國際單位制中,重力加速度的單位是m/s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力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