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天文台不預約可以走棧道嗎
可以
深圳天文台不預約可以走棧道。深圳天文台旁邊有一條可以下去的棧道,棧道的風景,是打卡最多的地方。如果沒有預約天文台參觀,也是可以走這個棧道的。可以從西涌4號沙灘或者東涌沙灘走過去,大概要走兩個多小時才能到棧道。
深圳天文台是屹立在山丘之上的球狀建築物,則是屬於深圳西涌天文台的其中一個氣象觀測點。由於深圳西涌天文台遠離深圳的鬧市區,再加上這里依山傍海。
尤其是站在深圳西涌天文台的那個氣象觀測點附近,向著周圍相對而言比較空曠的地方遠眺,近處的蔚藍大海,遠處若隱若現的海島,基本上都能盡收眼底。
深圳西涌天文台旅遊攻略
深圳西涌天文台的具體位置是在廣東省深圳市西涌社區西涌海灘4號入口崖頭頂附近。它建於西涌灣東端山頂上,於2010年落成。並且,這里是集天文觀測、氣象觀測、海洋觀測、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基地。
總佔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主要是由上山道路和山上建築兩部分組成。由於這里的海水顏色比深圳灣公園、大梅沙、小梅沙更加的清澈蔚藍,再加上這里人少景美,非常適合看海,因此,使得這里一下子成為深圳新晉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㈡ 天文台的天文望遠鏡能看到什麼
一般的專業天文望遠鏡都可以看到海王星以內的大行星的視圓面,冥王星距離過遠,現在的天文望遠鏡也無法在地球附近獲得冥王星的清晰圖象,所以美國在前年發射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向冥王星去近距離探測。另外冥王星按照現在的定義是矮行星。
專業的天文望遠鏡的口徑都在幾米左右,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直徑是十餘米,有些在建的天文望遠鏡口徑更大。哈勃號天文望遠鏡的口徑是2.4米,但在地面上有很多不利因素限制了天文望遠鏡的口徑不可能造的無限大,例如大氣的擾動,鏡片的自重等因素。
最後說一句,理論上物體只要發光,就能把光傳播過來,問題在於望遠鏡或者人的眼睛能不能覺察出這樣微弱的光,所以不論是折射式天文望遠鏡還是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其原理都是增大單位面積上的光強,從而使得人們可以發現更暗弱的天體和更多的細節。所以對天文望遠鏡來說,物鏡口徑是很重要的參數。
㈢ 深圳天文台看到的海是大亞灣嗎
深圳市天文台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西涌海灘東側崖頭頂
西沖、東沖位於深圳東南大鵬半島的最南端,是兩個尚未開發的漁村
還屬於大鵬灣,不屬於大亞灣
㈣ 深圳市內有什麼比較好玩的地方
世界之窗,歡樂谷,東門,東部華僑城,華強北,大小梅沙,荔枝公園, 紅樹林, 中山公園, 蓮花山公園,洪湖公園,錦綉中華,(摘~~~)一、景點 1.世界之窗。這里是世界各地著名建築物的縮景,晚上有表演,要另外買票。過年前後還有煙花表演。通常進去要走一天,建議自帶水和食物,裡面的盒飯貴又不好吃。 2.錦綉中華。這里是中國著名建築物的縮景。通常進去要走一天。 3.中華民族文化村。這里展現中華56個名族的民俗風情。 4.歡樂谷。大型游樂場。裡面分有6個主題游樂區,地圖上的指示是由大門左側開始遊玩,個人建議由右側開始玩,因為左側的游區晚上還嫩玩,但右側的一些刺激的游樂項目,下午5、6點就結束了。早上10點開始,玩到晚上八九點,基本上全都能玩到,裡面有肯德基。 這四個景點距離很近,通常一個景點要玩上一天。 5.東部華僑城。在這里能充分接觸大自然,可以做纜車和高空火車,爬山、盪鞦韆之類的,還有主題小鎮等,有歌舞、武術表演,不過要另外買票。 6.光明農場。可以花10元錢買瓶牛奶,親手喂小奶牛喝奶,觀看手工和機械擠奶過程。出來光明農場,外面有很多草莓園,可以親手從地里摘草莓,摘多少按重量購買。 7.仙湖。這里是深圳有名的上香之地。依山傍水,在裡面有鄧小平等國家主席親手栽種的樹,有熱帶植物園,可以在草坪上野餐、放風箏等。這個門票就不貴了,應該是二三十元一張。 這三個地方時屬於田園的。 8.大梅沙、小梅沙。都是海邊,充分感受大海,大梅沙是免費的,小梅沙要買票。 9.明斯克母號。航空母艦,專門工人參觀。上去要買票。 10.深圳海洋公園。好像在小梅沙那邊。裡面有海豚表演,個人認為比香港海洋公園的表演好看。還有海洋隧道、各種海洋生物等。 這兩個地方是與大海有關系的。 11.深圳野生動物園。裡面有世界各地的動物。能與蟒蛇、猴子、熊、鸚鵡等照相,要交費。進猴山,猴子在你周圍要吃的,很可愛。還能做大巴近距離接觸老虎、獅子、狼、熊等猛獸,不能下車,只能在車里乖乖觀看。還有各種可愛的動物。 二、非大型景點 12.地王大廈。在對頂層,可以觀看深圳全景,也能看到香港,買票進入。 13.剩下的就是不用買票的了,比如蓮花山,小平像、荔枝公園、東湖公園、梧桐山、紅樹林那。如果遇到過年,一定要去羅湖區愛國路的花街,賣花、小動物、公仔、對聯、紅包等等,很熱鬧。 這些都是市區的。 14.沙頭角、香港。沙頭角買些便宜的港貨,還能看看對面的香港,廣東的朋友不要笑,對於北方人來說,不去香港又想看看香港是什麼樣的,去那裡看距離比較近。或者去香港看看玩玩。 15.東門、華強北。都是購物的好去處。 如果去大型景點遊玩,可以去淘寶上,或是在景點門口那看看有沒有導游買票,進去後再付錢,這樣比窗口的票價便宜。希望能幫到你~~
㈤ 深圳現在有那些景點可以去玩
一,青青世界
超仙童話世界 愛麗絲夢遊仙境—青青世界
去過一次就知道,熱帶雨林真的讓人驚艷。整個森林雲霧繚繞,就是現實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並且陽光折射下產生的丁達爾效應,時不時還能看見彩虹,拍出來的照片你就是最美的仙子。
除了熱帶雨林,這個公園還有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蝴蝶園、侏羅紀公園、瓜果園、陶藝館…也非常適合情侶游、親子游。
二,小南山
夕陽粉黛,落日余暉,海天一線,如夢如幻。在最美夕陽觀景處等海邊日落晚霞。
深圳小眾拍攝聖地,喜歡登山看海看日出日落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這個絕美觀景處。
小南山山頂的觀景亭,正對著深圳灣,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繁忙的港口,海面上往返的船舶和遠方忽明忽暗的燈塔。落日時分,晚霞在海的盡頭慢慢褪去,港口的燈光漸漸亮起,海面上返航的船隻漸漸融進茫茫夜色里,像走進一個夢境,美的極不真實。
三,磨子石公園
石林聳立的海岸,這里陽光充足,波浪延綿,重要是人少安靜。
最好出片的,就是巨石群,站在石山之間或者稍顯陡峭的石山頂,伴隨著海浪的拍打,盡顯堅硬與柔軟的碰撞。
㈥ 深圳天文台在哪
位於南澳西沖的市天文觀測系統工程完工,可為大運會提供氣象配套服務
對於很多天文愛好者來說,深圳沒有天文台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記者從市建築工務署了解到,深圳天文觀測系統工程已完工, 深圳人擁有自己的第一個正規天文台,填補市民的遺憾。
位於南澳天文觀測條件良好
記者昨天來到龍崗區南澳街道西沖穿鼻岩,也就是規劃中的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境內,探營剛完工的深圳天文觀測系統工程。市建築工務署工程師介紹,該工程已順利完成施工,並且通過竣工驗收,准備移交使用單位市氣象局。
市天文觀測系統工程佔地面積29763平方米,概算投資2400萬元,由上山道路、山上建築及配套設施組成,周邊青山環抱,綠樹成蔭,天高雲淡,遠離城區夜間無城市燈光影響,可提供較佳的天文觀測條件。園區道路包括一條長2公里左右、寬4米的上山園區道路及1200米左右的石級台階;山上建築包括天文觀測場、天文業務中心及業務值班中心,將配置天文望遠鏡、太陽望遠鏡、光譜儀、太陽輻射觀測系統、射電望遠鏡、網路通訊系統等設備,目前設備正在采購中。
將為大運賽事提供服務
氣象部門透露,該工程是集天文觀測、氣象觀測、海洋觀測、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基地,啟用後可以高精度連續監測深圳地區的各種天文氣象,有利於監測深圳地區的各種氣候變化,減緩天氣事件對市民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並且提高深圳城市現代通信、導航、電視傳播、輸電等高科技領域應對災害天氣的能力。
與國家標准站按照國家標准設置的檢測儀器相比,該工程具備多個「自選」動作,包括海洋、陸地、雷電等多類別的監測項目,尤其是在大運會期間,可提供針對賽艇、沙灘排球等多項體育賽事提供不同的氣象資訊,成為大運會氣象配套服務項目。
該工程的建成,將對天文知識在深圳市民中的普及具有重大意義,在滿足專業監測的前提下,將有限度向市民開放,並設網上共享天文台系統,讓市民在網上了解天文觀測情況。
位置:南澳街道西沖穿鼻岩
佔地面積:29763平方米
山上建築物:天文觀測場、天文業務中心和業務值班中心
投資:2400萬元
功能:高精度連續監測深圳各種天文氣象
小貼士
國內主要天文台一覽表
台名 所在地
上海天文台上海市徐家匯
上海市松江縣余山
雲南天文台雲南省昆明市
陝西天文台陝西省臨潼
北京天文台北京沙河工作站
紫金山天文台江蘇省南京市
台北市立天文台 台北市圓山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石華
通 訊 員 梅林
9月2日,華南地區第一個天文台———深圳西涌天文台建成啟用,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獻上一份厚禮。這個天文台與國內其他天文台相比有何特色?運行之後有哪些功能?市民是否可以進入參觀?羊城晚報記者在西涌天文台正式開放前先行一探究竟。
樓頂望遠鏡,能自動巡天
8月31日,記者前往西涌天文台。在山下遠遠望上去,一個銀色的球體在太陽下反射著亮光,沿著深圳郊外的西涌穿鼻岩崎嶇的山路爬行20分鍾後,就到了西涌天文台。
同行的深圳市國家氣候觀象台天文觀測部負責人梅林向記者介紹,2004年4月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等11名代表,提交了建立天文觀測站的建議,經政府、專家討論審批後,於2008年11月正式施工。佔地2.97萬平方米的西涌天文台里,既有古代天文儀器的微型模型,也有各種天文知識的科普圖畫,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三樓頂部的60cm光學望遠鏡———拱起的圓頂有一道裂縫,看上去更像一個機器人,而操控這個機器人的則是二樓一台電腦。「這台望遠鏡可以觀測到月球表面的隕石坑。」梅林說。據介紹,這台光學望遠鏡具有自動巡天、優良的成像質量、高精度指向跟蹤、網路控制等高技術性能,空間解析度達到0.25角秒,相當於能夠看清8公里以外的一根頭發,配以高性能CCD能夠探測到19等暗星,比人眼看到的要暗20萬倍。該望遠鏡主要用於開展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觀測以及太陽系內小行星的搜尋。
國內排第七,照例是圓頂
據梅林介紹,國內天文台很多,但是真正算上規模的也就是六七家,主要有北京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海佘山天文台、雲南天文台、烏魯木齊天文台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天文台。「從規模上來說,西涌天文台在國內應該排在第七位左右,從設備儀器上來說,西涌天文台60厘米光學望遠鏡,其口徑和觀測能力在國內專業望遠鏡中排名在前十位。」
相比國內的天文台,西涌天文台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業務上。梅林告訴記者:「國內天文台大多是用於天文觀測和研究,而西涌天文台配備光學望遠鏡,將天文和氣象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滿足天文觀測的需求,而且能夠觀測深圳上空的大氣,對溫室氣體等排放起到檢測作用。」
記者在網上搜尋各地的天文台,發現各地的天文台建築都是圓頂,西涌天文台也不例外,是依傳統還是有科學依據?梅林稱:「天文台並非都是圓頂,也有一些三角形的,但是天文台建在山頂上,面對四面八方的來風,三角形的頂部抗風性能就會差一些,受力也比較少。另外,圓頂的建築在頂部會開一道縫,將天窗打開後便於用望遠鏡觀測,因為圓形是360度的角度,要能觀測到全部的天空就只能用圓形。」
選址有講究,造價不算高
西涌天文台距離市區75公里,沿途山路崎嶇,對於想去參觀的市民來說非常不便。梅林解釋說,選址是經過了專家的實地測量後才定下的。「天文台選址首先是要海拔高,燈光污染少,遠離市區、工業區和高大建築物。天文觀測台周圍的溫度不能太高,溫差不能太大,像市區那種柏油路都能出現水蒸氣的抖動,是不能建天文台的,而穿鼻岩這一帶比較符合建天文台的條件。」
西涌天文台總投資6246萬元,梅林坦言僅天文望遠鏡本身就很昂貴,「以西涌60厘米光學望遠鏡為例,現在造價在15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而北京天文台LAMOST望遠鏡高達上億元,國外先進的哈勃天文望遠鏡的造價高達25億英鎊」。
除了天文望遠鏡花錢甚多之外,選址也是影響天文台的重要因素,「選在西涌穿鼻岩山頂,位置較偏,造價也高,如果選在市內蓮花山,成本就會低很多,但是不利於天文台的觀測。」梅林告訴記者,世界上公認的三個最佳天文台台址都是設在高山之巔,夏威夷莫納凱亞天文台海拔4206米;智利歐洲南方天文台海拔近3000米;以及大西洋加那利群島的天文台也在海拔2426米高的山頂。相比來說,西涌天文台的造價還是比較低的,為什麼不能增加投入,建設更好的天文台呢?梅林坦言:「再增加投資數十億,和現在的觀測能力也差不多,深圳現有的觀測條件不是增加投資就能提高的。」
氣象是特色,服務大運會
西涌天文台是華南地區第一個天文觀測系統,也是國內首家天文與氣象觀測相結合、實地觀測與網路虛擬觀測相結合的觀象台。建成後的天文觀測基地與海上氣象探測平台將為大運會提供相關氣象信息服務,大運會結束後,天文觀測基地與海上氣象探測平台將作為一個永久性的觀測站投入使用,完成城市氣象、天文、海洋、地質等相關觀測任務。
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毛夏此前曾介紹說,作為2011年深圳大運會氣象配套服務項目的天文觀測系統工程,由上山道路和山上建築組成。與國家標准站按照國家標准設置的檢測儀器相比,該工程具備多個「自選」動作,包括海洋、陸地、雷電等多類別的監測項目,尤其是在大運會期間,可針對賽艇、沙灘排球等多項體育賽事提供不同的氣象資訊,成為大運會氣象配套服務項目。
記者獲悉,秋冬是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時節,根據深圳的地理位置,西涌天文台下半年將計劃組織三次天文科普觀測活動,包括木星觀測攝影和雙子座流星雨觀測等。鑒於場地條件有限、位置偏遠,天文台將通過預約,有組織地開展天文科普活動,每次觀測科普活動大約可以接受20-30位左右的市民參加,更多的市民和愛好者可以通過網站分享觀測到的天象。梅林告訴記者:「屆時天文愛好者既可在網上看直播,也可以在電視上接收天文台提供天象視頻拍攝信號源,收看多渠道直播。」
(發自深圳)
㈦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可以隨意去參觀嗎
不可以隨意參觀。因為國家天文台是國家科研單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要從事天文觀測和理論以及天文高技術研究,並統籌中國天文學科發展布局、大中型觀測設備運行和承擔國家大科學工程建設項目,負責科研工作的宏觀協調、優化資源和人才配置;
重點研究領域有:宇宙大尺度結構、星系形成和演化、天體高能和激發過程、恆星形成和演化、太陽磁活動和日地空間環境、天文地球動力學、太陽系天體和人造天體動力學、空間天文觀測手段和空間探測、天文新技術和新方法等。
因此並沒有對外展覽的工作內容。
並且是涉密單位,普通人是不能隨意進去的(有門禁系統)。如有正當理由,可以聯系相關人員或者提出申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7)深圳天文台能參觀什麼擴展閱讀
合並發展
2001年3月27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了中國科學院《關於組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請示》,同意撤消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成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將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烏魯木齊天文站、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並入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事業編制總數由1002名減為957名;
同時批復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事業編制721人不變。中國科學院天文創新基地的布局由此初步完成。
2001年4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規定國家天文台是院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直屬事業單位,與研究所同等級別。
國家天文台組建後,原北京天文台融入國家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的法人資格被撤消;雲南天文台、烏魯木齊天文站和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一並整合到國家天文台,不再列為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成為國家天文台下設機構,保留原級別並具法人資格;
南京天文儀器研製中心轉制為科技型企業,其中天文光學技術實驗室改建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也成為國家天文台下設機構,具法人資格;撤消廣州人造衛星觀測站,將其70名編制劃轉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由於歷史悠久承擔著中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課題,並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繼續保留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其主要學科方向、大型設備的運行和觀測基地的建設受國家天文台宏觀協調和指導。
㈧ 去深圳天文台需要門票嗎
應該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