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曾經是惠州管轄的地方為什麼深圳人講客家話的不多
深圳本來以前就個小漁村,人口才不過幾萬人,改革開放之後外來人口湧入,人口達到上千萬,雖然現在還有不少講客家話的人,但是大部分聽到的都是廣東其他省市的人講的客家話吧。
深圳做生意的潮汕人很多,所以你在深圳也能見到大把潮汕人
圍頭話屬粵語莞寶片,在深圳和香港都是最本土的方言之一,深圳的原始分布主要在寶安、南山、羅湖、鹽田、福田這些地區;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和離島。
深圳客家話跟香港客家話連成一片,兩地客家話之間沒有什麼差別。在深圳主要分布在龍崗、保安、羅湖、福田一帶;在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地區。深圳-香港客家話跟惠州惠陽客家話接近,屬客家話粵台片惠陽小片,跟梅州客家話同屬粵台片,有口音差別但是差別不是很大,跟梅州話比較起來,跟粵語圍頭話的混用詞彙多一些。另一方面圍頭話也混用不少客家話的詞。
㈡ 52歲的女人在深圳能不能不能找個保姆做做
這個年齡干保姆正合適,正好找了
㈢ 深圳本地人說什麼方言
為本地人,對深圳的語言情況了如指掌,就講講深圳的本地話吧,本人是深圳本土客家人,祖籍深圳羅湖蓮塘村,我為我家鄉代言。
改革開放前深圳本地語言比例和分布(載入寶安縣志):
客家話佔56%,粵語佔35%(當年寶安縣政府還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圍人的母語基圍話也統計進了粵語,還有一些地方土語也被統計進粵語),大鵬軍語佔9% (大鵬半島上主要語言為大鵬客家話,寶安縣政府把大鵬當地的客家話也統計進大鵬軍語中,實際當年寶安縣客家話人口占原居民總人口六成以上)。
深圳原住民語言分布(包含新移民基圍人語言)
●龍崗-坪山客家話:主要分布在現龍崗區和坪山區的布吉、南灣、坂田、橫崗、龍崗、龍城、坪山、坪地、坑梓、龍田、馬巒、南澳、葵涌等地。龍崗客家話北面和東莞客語,東面和坪山、惠州客語連成一片。
●龍華客家話:跟龍崗客家話在語氣語調上有差別,但是大致一樣,可以流暢溝通,主要分布在今龍華區的龍華、民治、大浪、觀瀾以及今福田區梅林等地區。
㈣ 深圳當地是什麼方言
經常出現「客家深圳」的謬論。不排除有不了解深圳(寶安縣),以訛傳訛,但更多的是某些人的別有用心,妄圖達到「謊言重復一百遍就是真理」,將廣府和客家混居的深圳染成「客家」色!
真實的情況是,歷史上的寶安縣(包括香港)屬於廣州府,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縣治一直在南頭鎮(今南山區)。寶安縣城南頭鎮的居民都是講廣府白話,寶安縣(包括香港)土著居民以講粵語圍頭話為。自古以來,廣府白話就是寶安縣的主流語言。1957年以前,寶安縣的廣府人占居民的絕大多數。而現在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龍崗區——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屬於惠陽縣,不屬於寶安縣。另一個客家人聚居地——觀瀾鎮,還屬於東莞管轄。客家人是清朝康熙年間「遷海復界」,從興梅、歸善等地遷到現在的聚居地。
排除1979年成立深圳市後的新移民,原深圳(寶安縣)土著居民約30萬人,客家人和廣府人的分布如下:
1、
深圳鎮(1957年後的寶安縣城,居民3萬人,講廣府白話為主,客家人約2000人)
2、
附城公社(約1.5萬人,粵語人口1.4萬,包括湖貝、黃貝嶺、向西、田貝、羅湖、漁民村、蔡屋圍、南塘、筍崗、上步、福田、赤尾、泥崗、水庫新村。除水庫新村客家人口約1000人講客家話,漁民村居民是解放後的海上漁民定居村,籍貫不一,但以白話為主要語言,其餘的村都是粵語圍頭村)
3、
沙頭公社(約1.1萬人,崗廈、水圍、皇崗、上下梅林、埔尾、漁農、沙嘴、上沙、下沙。除上梅林約800人講客家話,其餘的講粵語圍頭話)
4、
南頭公社(約1.8萬人。除了蛇口幾個漁業隊,語言混雜(海陸豐話居多),其餘的粵語白話1.3萬人)
5、
西鄉公社(1.6萬人,除了靠近石岩的九圍等兩三個村。其餘的都是講粵語。粵人1.4萬,客家人2000人)
6、
福永公社(1.2萬人,廣府人)
7、
沙井公社(1.2萬人,廣府人)
8、
松崗公社(1.3萬人,廣府人)
9、
公明公社(1.3萬人,廣府人)
10、
石岩公社(1.1萬人,客家人)
11、
龍華公社(1.2萬人。客家人1萬,清湖、白石龍等3個粵語圍頭村2000人)
12、
觀瀾公社(1.3萬人。客家人1.2萬。樟閣坑、崗頭、新田(半)等幾個村粵語圍頭人2千)
13、
平湖公社(1.1萬人。粵語圍頭人1萬,唯一的客家木古村1000人)
14、
布吉公社(1.3萬人。客家人)
15、
橫崗公社(1.3萬人,客家人1萬人,廣府村有荷坳村、黃閣坑、長表等村3000人)
16、
龍崗公社(1.5萬人。客家人1.45萬,圍頭話村500人)
17、
坪山公社(1.2萬人。客家人)
18、
坪地公社(1.1萬人,客家人)
19、
坑梓公社(1萬人。客家人)
20、
大鵬公社(包括南澳,10000人,客家6000人。軍話2000人)
21、
葵涌公社(1.1萬人。客家人)
22、
沙頭角公社(10000人,客家人)
23、
光明華僑農場(5000人,籍貫不一。以粵語白話為主要語言)
以上數據,是1979年以前,深圳原居民民系分布的狀況。粵語人口15萬略強,客家人口接近15萬略弱,其他語言人口不到1萬。深圳鎮、附城公社、沙頭公社即是如今的深圳市中心城區福田、羅湖兩區,粵語白話人口占絕大多數。
㈤ 去深圳做保姆好不好
現在整個市場越來越大,對保姆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在深圳,人們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對保姆的需求也比較大。
保姆可分為全職保姆和白班保姆,其中全職保姆按等級可分為初級保姆、中級保姆、高級保姆、金牌保姆;白班保姆則按小時分為2小時內/天、3小時/天、4小時/天、5小時/天。至於住家保姆工資是多少,不同保姆等級工資不同,工作內容不同工資也會不同。
現在保姆的工資比較高,住家保姆一般指的是全職保姆,而白班保姆則不需要住在僱主家。全職保姆工資:初級保姆4000元/26天,中級保姆4500元/26天,高級保姆6000元/26天,金牌保姆8000元以上/26天。
㈥ 深圳人說客家話嗎。
深圳人說客家話嗎
深圳也算是國際化大都市了,什麼話都講,但普通話還是主流,粵語在與香港人交流的過程中會用到,至於客家話主要是在與龍崗區的本地人交流中會用到,但是普通話人家也聽的懂,只是不會跟你太熟絡而已了,深圳的CBD在福田,南山、羅湖也是比較繁華,各個區有各個區的特色吧,只不過福田的城市化水平更高些。
1,深圳東部原居民說客家話,西部屬粵語區,但這里的粵語是土粵語,跟標準的廣州話在語音上差別很大.
2,深圳的外來人口已遠遠超過本地人,普通話成了主流.
3,所謂的深圳人說得當粵語很接近香港粵語指的是深圳的新粵語人群,深圳西部原居民的母語土粵語和香港的"圍頭話"是一樣的.
4,香港粵語本身就是從廣州話派生出來的,真正的香港土著母語是新界的"圍頭話"和本地客家話.
普通話是主流,這里誰都會說,講粵語的人其實也是一抓一大把,但主要是深圳本地人講粵語。
深圳本地人講的粵語比較接近於香港人講的粵語,但稍微沒有香港人說的粵語好聽,個人覺得沒有廣州人講的粵語那麼帶「鄉音」,跟我鄉下來的七姑八婆的口音很像。。。不知道是不是廣州說的粵語才是「標准」,反正我真心不喜歡。
客家話基本不會說,只有互相知道對方是客家人的人之間才會偶爾說說,很少聽到的。
深圳本地人,都會講白話 ,外地人才講普通話。
轉載
㈦ 深圳做保姆靠譜嗎
保姆目前的工資在4000-8000元左右,主要看選擇的家政公司是否靠譜。
保姆分為很多種,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價格。而且保姆分住家的不住家的,白班的還是夜班的,這些都是有差別的。
保姆價格因所在城市,保姆的經驗,專業能力,以及保姆的工作范疇等有所不同,價位相差會比較懸殊,深圳一線城市保姆工資會更高。正規的家政公司都會在上崗前有培訓,在家政公司就職,上戶工作一般會簽訂三方合同,這樣避免哪方出現問題而又沒有辦法去解決。
㈧ 本人女32.想在深圳找份保姆工作,沒有經驗,性格很好!不想進中介
你的想法我不是太贊同的,想干保姆必須要經過培訓,掌握必要的育兒知識,拿到結業證書後才能勝認這個工作的。性格很好只是一個方面,要簽合同的,不簽合同出了問題怎麼辦,主家出錢雇保姆是與家政簽合同,有問題找家政服務。
㈨ 有點不明白什麼叫客家人粵語和客家話有什麼區別
深圳的本地人有很多是客家人
龍崗基本都是客家人
先說廣東有三大方言客家話潮州話(閩南話的一種)白話(即粵語)
廣東是沒有人會說有廣東話的廣東話就包括這三種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就把白話(粵語)說成是廣東話了
客家話和粵語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客家人的歷史一下子也說不清
上面有人已經詳細介紹了
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因為戰亂遷徙到南方的漢族人、
所以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
客家人的方言是客家話
客家話很多保留了唐朝和漢朝的漢語
所以專家說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
一般以廣東梅州市梅縣的為標准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湖南台灣香港
已經海外有很多客家人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國際廣播電台有客家話對外廣播、
主要為祖國統一服務的
客家人的民居圍龍屋很出名
外國人研究的把客家人說的很好
特別說到客家女性時誇的很好
㈩ 為什麼深圳本地人大多全是講客家話的講粵語的比較少
深圳本地人本來就是客家人。相反,那些講粵語的都是外地人移民過來的。就連深圳這名字也是根據客家話俗語而來的。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以前叫寶安縣,歸惠州管轄,惠州那邊都是客家人來的。比如現在惠州管轄的龍門縣,博羅縣,惠東縣,惠陽區全都是客家人來的。所以深圳的客家話和惠州的客家話是一模一樣的。直到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才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即為深圳建市時間。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