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出口量為什麼高
擴展閱讀
從北京到鐵嶺多少公里 2025-07-22 23:14:02
北京通州哪裡能撿到狗 2025-07-22 22:22:22

深圳出口量為什麼高

發布時間: 2022-08-06 17:13:19

㈠ 越南出口大幅超越深圳,事情的真相是什麼

越南曾被稱為2020年防疫“尖子生”。經歷了2021年德爾塔疫情的重大挫折,現在似乎已經“帶血復活”了。自去年底以來,越南經濟逐漸走出疫情陰霾,開始復甦,尤其是出口貿易。越南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越南進出口總額達到創紀錄的673.7億美元,環比增長38.1%;出口額為347.1億美元,環比增長48.2%。當然還有2月份越南春節的影響。

中國製造一直是中國的閃亮品牌,也將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為世界經濟做出貢獻的主要方向。不可否認,製造業是我國的優勢之一。雖然越南製造業正在崛起,但毫無疑問無法超越中國。很多人通過越南的出口數據發現,越南的出口量早已超過深圳。根據電子設備出口配額,越南今年第一季度電子設備出口總額為2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0億元。而深圳今年一季度的出口額只有1200多億元,越南僅僅靠電子設備出口總額就超過了深圳一季度所有行業的出口總額。這是一種勇敢的戰斗。

㈡ 請對比分析一下上海和深圳的優缺點

也無法否認深圳上海是中國有特殊地位的兩個城市,要不兩個證券交易所怎麼會選擇它們?
二者之間有可比的地方,也有不能比的地方,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我反對絕對化的比較,作為鄧小平先生心目中的兩個城市,深滬應當有相互學習的胸懷,之所以列出深圳上海的一些數據,只是想說明以上的目的,關鍵是不要以勢壓人,不要以已之長比別人之短,這不算本事。
深圳發展得好,從全國戰略格局來說對香港穩定有好處,對上海也沒有壞處吧。一些上海網友力圖打壓深圳,說了一些過激的話,相信不是有主觀惡意的,只是要明白一句話:公道自在人心,深圳和上海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豈是你我能夠曲解的?
一、政治地位
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和窗口,市委書記是中央候補委員。深圳既是鄧小平理論的試驗場地,又是鄧小平理論的光輝結晶;鄧小平的初衷決不是簡單地立足於中國南方一個小鎮的發展前景,深圳是作為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試驗地」而創立、是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特殊「窗口」而存在的,它的「輻射」與「帶動」功能要影響整個中國。
上海:直轄市,中國最大的城市(市區人口最多),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市委書記是政治局委員。
二、經濟地位
(一)發展定位:
深圳:用20年左右的時間,在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將深圳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重要的區域性國際化城市。(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是胡總書記視察深圳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上海: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和信息五大中心。
(二)經濟發展速度
1、深圳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建城以來一直高於上海。自1980年成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市GDP年平均增長28%,1990年GDP僅為135億元,居大中城市第二十位,2000年躍至第四位至今,每平方公里土地創造的GDP產值和稅收長期位列中國城市之首。這個被譽為"發展奇跡"和"中國改革之窗"的城市背負著中國人早日實現現代化的夢想。
2、上海八十年代一度沉寂,被深圳壓了風頭,90年代初,上海在浦東開發的帶動下,重振雄風,佔全國GDP比重由1990年的4%增至2000年的5%。
(三)人均GDP、地均GDP
深圳6000美元左右;上海5000美元左右。地均GDP深圳也是全國第一。
(四)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是經濟實力的具體表現,是經濟運作和發展的有力支撐,上海的地方財政實力強,但深圳的地方財政收入也比較高,佔GDP比重比上海還高。
(五)工業經濟
上海工業的優勢很大,工業總產值比深圳多出一倍以上。但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總量比重是中國第一,發展後勁強勁。
(六)需求情況
投資、內需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方面,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上海多年來投入最大,吸引外資方面上海深圳目前均處於同一水平,但上海的外貿八成是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工業、戰略投資;內需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上海領先;出口方面,深圳已連續11連冠,去年仍比上海高出一成多。
(七)居民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方面,深圳是全國第一位,上海在珠三角只能排第七。深圳的人均收入是上海的一倍多。在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大件家庭電器產品方深圳亦處於前列,深圳人的消費已轉向住房和汽車,深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17平方米,上海只有11平方米。深圳百戶家庭擁有汽車在六城市中占首位。(2004年上半年收入情況:1 深圳 148682東莞 11658 溫州 9366 台州 8983 珠海 8856 廣州 8839 上海 8513 中山 8503 紹興 8439 佛山 8385)
(八)企業競爭力
1、深圳不愧是改革開放的先鋒,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萬科,最好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即使依託已經平穩、理性的深圳房地產市場,2002,2003連續2年利潤大幅增長。連續10送10,10送5大比例送股。而有著上海浦東開發龍頭概念的陸家嘴、外高橋、浦東金橋則要遜色得多
2、IT行業,最好的通信設備製造公司華為與中興都在深圳,這兩家企業依靠自身強大的研發實力,不僅在國內遙遙領先,也爭奪了各跨國頂級通訊企業如朗訊、北電、西門子的國內市場大片江山。沒有中興,華為,國外巨頭在中國國內市場壟斷的日子不會結束。中國50%的現有固話客戶交不起初裝費,70%的現有移動用戶付不起高昂的資費。另一迅速崛起的通信企業UT-STARCOM,研發中心也在深圳。這家公司的小靈通占據國內市場60%強的份額。小靈通的廉價使許多低端用戶買得起、打得起,高端用戶兜里別著兩個手機,一個GSM/CDMA,另一個PHS。INTERNETE服務中,風靡全國的QQ製造者騰訊公司,也在深圳。
3、而反觀上海有什麼呢,上海的高校資源全國第二,90年代以來依靠政府傾斜資金源源不斷湧入。IT行業的兩大要素人才與資金得天獨厚,卻沒有一家象樣的本土企業。有的只是洋買辦的銷售用服中心,加上港台企業的部分研發分支機構。上海貝爾,這家在90年代初靠著比利時的產品作為國內通信設備製造企業的龍頭老大,隨著中興,華為的興起而日漸衰弱。2002年與ALCATEL的合並重組,實際技術牢牢掌握在他人。一旦ALCATEL撤資,後果不堪設想。相對而言,中興華為的上海研發機構在當地都是相當不錯。
4、金融業,最好的商業銀行招商銀行總部在深圳。招商銀行的網路建設、服務質量、收費標准在全國都是一流的。我出門通常帶一張招商卡。上海除了一些外資銀行的分支機構外,本土沒有一家走出去的銀行。證券業,眾所周知,由於國家政策,上交所的規模是深交所的兩倍強,而且差距不斷擴大。但證券業巨頭國信證券、國泰君安,南方證券都紮根在深圳,以深圳如此相對劣勢的資源,能在總量和上海相當實屬不易。
5、為什麼深圳的本土企業有著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這與深圳成熟的市場經濟理念,深圳拼搏創新,勇於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得。而上海的意識卻要差很多。很多新老上海人洋洋自得於自己在中國國際化的窗口,保守,裹足不前。這是很危險的。
三、 交通環境
1、上海的交通狀況惡劣到什麼地步呢?在徐匯區,到閘北區的辦公點上班時。如果坐公司班車,5天一般有2天要遲到。如果改坐地鐵,加轉兩趟公汽,還可以保證一小時左右到達。地鐵1號線與2號線的交接處人民廣場,在高峰期的擁擠狀況怎麼樣形容也不過分。從這你就可以看出上海居高不下的房價確實有理由。地鐵2號線人民廣場至陸家嘴一段,高峰期能擠上就不錯了。
2、而深圳,由於一開始城市建設就規劃得很好,交通狀況在全國各大中型城市中可能是最好的。除了深南大道在高峰期可能會堵車外,很少聽說有堵車或班車遲到事件發生。在濱海大道與濱河大道,汽車開起來的速度可以以省際高速公路媲美。
四、人文環境
很多人說深圳人情關系冷漠,沒有歸屬感。這主要是由於深圳絕大多數都是外來人口的緣故。隨著越來越多外地人定居深圳,成為新的「本地人」,這種感覺將逐漸淡化。而上海人口老化和負增長是全國出了名的。深圳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城市,平均年齡28歲,誰有活力不用說了吧。
五、治安環境
不用說是上海好過深圳。原因只有一個:深圳流動人口遠超上海,深圳有700多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全國第一,戶籍人口只有154萬,試問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有哪個城市有這樣的人口結構?
六、生活環境
深圳是世界花園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花園式海濱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35%;上海也算沿海城市,可是生活環境不行,別說什麼海灘海島,到現在還沒有評上國家環保模範城。
七、結論
從上述分析比較可以看到,深圳是中國第一強城市,經濟發展速度和現代化水平傲視群城,上海在各城市中具有全面優勢,目前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正朝著建成五大中心的方向邁進,將與港深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強壯有力的兩條腿。

㈢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這一數據說明了哪些問題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說明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沖擊、深圳經濟增長有動力以及金融行業所起到的作用明顯。

上半年的各項數據已經陸陸續續的出來了,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已經說明了深圳依然擁有著非常強的經濟增長動力。上半年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其實都不是很好,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疫情的影響。

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沖擊

我認為最大的一個影響因素其實就是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沖擊,上海和深圳的情況其實是差不多的,不過上海的情況是更嚴重的,正是因為異常的影響,所以增長幅度並不是很明顯,沒有出現負增長已經算是很好的一種情況了。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深圳擁有著非常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擁有著大量的人口,而且擁有著大量能夠創造出價值的人才,並且政府也支持深圳的很多中小企業的發展,所以在未來是能夠獲得更加快速的發展。

㈣ 分析東莞深圳一帶電子製造業為什麼具有強勁的出口力和競爭力(用規模經濟理論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2

㈤ 深圳出口什麼最多

2009年1月至8月,深圳口岸加工貿易項下機電產品出口605.5億美元,占同期口岸加工貿易出口總值的87%。資料來源:深圳海關網站 很高興為你解答,謝謝採納

㈥ 深圳市的主要產業是

深圳的產業結構凸顯「三個為主」:經濟增量以新興產業為主,新興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40.9%;工業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先進製造業占工業比重超過70%;三產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服務業佔GDP比重60.5%,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提高至70%以上。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為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互聯網產業等。

除了四大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外,未來產業也是十分重要的領域。未來,深圳的產業結構將更多樣化,在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共同發展下穩步發展。

㈦ 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生產總值破萬億元,廣東「萬億城市」為何這么多

和東莞生產總值破萬億元,廣東「萬億城市」為何這么多?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2020年,佛山順德在廣東省首先進行「一照通」改革創新,傳出第一張「一照通」企業營業執照——食品經營批准等與企業營業執照合拼申請辦理,運營批准信息內容藉助二維碼載入在企業營業執照上。申請者只跑一次、只交一套原材料、只填一張報表,首先完成了常態企業開辦「一件事」2鍾頭受理。

近些年,廣東把打造出一流經營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創新工程項目。「十四五」穩中求進,佛山市委奏響了推動佛山邁進高質量發展新的征程。2020年,東莞的「一號文」便是經營環境基本建設,明確提出把提升經營環境作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為高質量發展聚勢顛覆式創新。

今日的廣東,企業登記超1500萬戶,約佔全國各地的十分之一。在東莞,企業登記超出146萬戶,在順德市場行為主體總數超出32萬。

廣東省統計局廳長楊新洪剖析,雖然遭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沖擊性,廣東充分運用產業管理體系比較完善的優點,產業鏈展示出延展性,維持了經濟發展持續增長,在其中有廣東經濟發展社會化水平高、改革創新創新發展成分高的緣故,也是有體制機制創新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