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寶安航城有什麼規劃呢
擴展閱讀
廈門有個什麼晉物流 2025-07-19 04:55:24
杭州到香港飛機多少時間 2025-07-19 04:26:36

深圳寶安航城有什麼規劃呢

發布時間: 2022-08-15 00:12:44

㈠ 深圳寶安區怎麼劃分的比如寶安中心區,44區等!

截至2020年2月,寶安區劃分新安、西鄉、航城、福永、福海、沙井、新橋、松崗、燕羅、石岩10個街道。

寶安區的區位情況:

寶安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中心,深圳市的西北部,廣深港南北向發展軸和深中東西向發展軸在寶安交匯,形成了天然的交通要核。寶安土地面積397平方公里,佔全市19.9%;境內有海岸線45公里,佔全市17.3%;海域220平方公里,佔全市10.9%。

區內有國際機場、集裝箱港口、客貨運碼頭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已開通地鐵1、5、11號線和廣深高速、機荷高速、沿江高速、南光高速、龍大高速等5條高速公路,機場東空鐵樞紐、穗莞深城際線、軌道6、12、13號線、深中通道等正在加快規劃建設,海陸空鐵立體交通網路初步形成。

(1)深圳寶安航城有什麼規劃呢擴展閱讀:

區內的行政區劃的劃分歷史:

1993年1月1日寶安區掛牌成立,轄西鄉、福永、沙井、松崗、公明、石岩、龍華、觀瀾8鎮及新安、光明兩個街道辦事處。設127個村民委員會,491個村民小組,38個居民委員會。

2007年,在寶安區公明、光明街道成立光明新區、光明新區掛牌成立(公明街道、光明街道兩街道合並而成),寶安區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松崗、石岩、龍華、觀瀾、大浪、民治等10個街道辦事處。(含光明新區)

2011年12月30日,深圳龍華新區正式成立,新設的龍華新區包括觀瀾、大浪、龍華、民治等4個街道。寶安區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松崗、石岩6個街道。

2011年底,在寶安區龍華鎮基礎上成立龍華新區,龍華新區掛牌成立,寶安區轄新安街道、西鄉街道、福永街道、沙井街道、松崗街道、石岩街道等6個街道辦事處。(含光明新區、龍華新區)

轄區城中村:南源新村、東泉新村、向南村、塘水園、水尾。

2018年5月,國務院已同意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將深圳市寶安區的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劃歸光明區管轄。

截至2018年,寶安區轄10個街道:新安街道、西鄉街道、航城街道、福永街道、福海街道、沙井街道、新橋街道、松崗街道、燕羅街道、石岩街道,另轄1個機場:深圳市寶安國際機場。

㈡ 寶安現在有什麼發展規劃

寶安目前的發展規劃可總結為:三帶兩心一谷

活力海岸帶

一期主要建設中央海濱文化公園,二期為海岸濕地公園、海洋生態館和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和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三期為海港樂活公園。

黃金發展帶

107大道是區域內重點打造的黃金發展帶,構建「道路+軌道+公交+慢行」四網融合的出行體系

生態休閑帶

東部生態休閑帶的發展目標是營造和諧共融的城市綠脈,串聯寶安區主要的綠地、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等興趣點,是寶安區的主要綠色核心和休閑活動區。

寶安中心

寶安中心區位於深圳市西部,珠江口東岸,地處珠三角核心。東北臨寶安大道,西北至碧海灣公園,東南隔湖濱西路與南山區相鄰,西南面海。中心區以新安六路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南片為濱海片區,北片為碧海片區。

寶安中心區位於深港穗黃金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以深港西部通道、國際集裝箱碼頭、沿江高速公路、國際機場、地鐵等重大交通設施為依託,形成珠江東岸發展軸的重要樞紐。寶安中心區功能定位為:作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深圳市級雙中心——前海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安的文化、商業、商務、總部經濟和體育中心,規劃建設目標為獨具海濱特色的現代化花園式城區。

空港中心
大空港地區具體指南至前海、北至松崗的西部濱海地區,主要包括深圳沙井、福永的西部濱海地區,范圍涵蓋深圳機場、寶安區西部沿江地區以及前海地區。它執掌南沙、前海、蛇口三大自貿區要沖,處於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匯處,又處在廣深港核心發展走廊、東西向發展走廊;此外,大空港地區扼守珠江江口東岸,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灣頂核心位置,距南沙、前海自貿區直線距離均約20公里。

一谷
石岩科技健康綠谷。通過規劃,石岩將成為寶安新興產業發展的基地,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


㈢ 2024年深圳寶安航城有幾所新建中學

在航城街道。兩所學校正在建設之中——航瑞初級中學(即航城學校初中部)和利錦小學(原機場實驗學校拆除重修)。建成後預計將增添中小學位2820個。
利錦小學建設情形,正在建設的利錦小學用地面積14140.28平方米。新建總建築面積29645.48平方米。建成後預計將提供1620個小學學位。項目總投資概算近1.7億元。航瑞初級中學建設情形,航瑞初級中學總用地面積12710.1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571.77平方米。預計將提供1200個初中學位。項目總投資約為1.4億元。

㈣ 深圳地鐵9號線寶安段規劃

法律分析:9號線延長到寶安,更有意義發揮9號線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建設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實際狀況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應當對本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作出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編制審批程序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審批程序相同,一經審批下達,必須嚴格執行。

審核通過

㈤ 深圳市寶安區地鐵規劃圖

1號線
1號線連接羅湖口岸、火車站、市中心區、寶安中心區、深圳機場,採用地鐵制式,總長約40.47公里。
羅湖口岸至世界之窗段為在建一期工程的一部分,線路長17.1公里;世界之窗至深圳機場段為近期優先發展線路,長23.37公里,投資約89.18億元。

2號線
2號線連接市中心區、南山中心區及蛇口片區,為中心城區西部和中部連接市中心區的客運干線,採用地鐵制式。
規劃近中期發展的線路為蛇口西站至世界之窗,長14.21公里,投資約57.58億元。

3號線
3號線連接福田中心區、羅湖中心區、布吉、橫崗鎮、龍崗中心城,為連接羅湖中心區和深圳東部的客運干線,採用地鐵制式。
規劃近中期發展的線路為紅嶺中心至龍興街,長32.70公里,投資約118.29億元。

4號線
4號線連接皇崗口岸、市中心區、龍華新區和龍華鎮中心,為城市中部的南北向客運干線,採用地鐵制式,長20.91公里。

其中皇崗口岸至少年宮段為在建一期工程的一部分,線路長4.5公里;少年宮至龍華新城中心段為近期優先發展線路,長16.41公里,投資約51.42億元。

6號線
6號線從深圳機場引出,連接福永、沙井、松崗、公明、光明、石岩、龍華,並連接1號線、4號線和11號線,採用城市鐵路制式。
全線長約51.8公里,投資約93.1億元。

8號線
8號線連接羅湖中心區、蓮塘、沙頭角、鹽田組團,並連接1號線和11號線,採用普通輕軌制式。全線長約19.2公里,投資約47.2億元。

11號線
11號線充分利用平南鐵路和平鹽鐵路既有通道,連接南山、龍華、坂田、橫崗和鹽田,並銜接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和8號線,全線長約53.5公里,投資約88.5億元。其中深圳西站至塘坑段為近期優先發展線路,長約37公里,投資約61.8億元。

12號線
12號線連接龍崗次中心區、大工業區及坑梓衛星新城,與3號線一起形成東部發展軸上的快速軌道交通走廊,採用城市鐵路制式。

全線長約16.6公里,投資約29.2億元。

㈥ 深圳領航城具體信息

領航城項目分六期開發,三期又分領秀、領麗、領尚,距離最近的地鐵口是1號線固戍站C口,距離1.9km。領航城是由深圳機場地產開發,整體體量非常的大,佔地130萬㎡,是寶安區第二大的社區。
配套情況:
(1)交通配套:距離地鐵口較遠,但三期正門口是航城學校公交站,坐b778三站10分鍾內就可到達固戍站。緊鄰寶安大道和107國道,自駕出行便捷。
(2)教育配套:領航城項目自帶3所幼兒園。1個54班九年一貫制公立航城學校,現已投入使用。航城學校就在領航城三期正門口,可以做到幼兒園到初中都在社區內就讀。
(3)醫療配套: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三圍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距項目直線距離1.1km。5km范圍內有寶安中心醫院、深圳恆生醫院。
(4)商業配套:一期二期的底層商業已經較為完善,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四期的大型商業還未投入使用。目前大型商超距離較遠。
優勢:1、小區體量大,尤其是花園面積很大,樓棟之間間距較大,即使是低樓層都能有個非常好的視野。
2、項目位於航空新城,廣深港核心發展走廊、東西向發展走廊的交匯處,地位優越性明顯。
3、周邊舊改項目會帶來更加完善的周邊配套及項目升值空間。
劣勢:1、小區周邊配套目前不夠完善,距離地鐵口較遠、周邊優質的教育資源較少。
2、近航道樓盤的通病:雜訊較大。

㈦ 深圳寶安機場是不是要搬遷到黃田具體搬遷些什麼內容多少原本在下十圍居住的工作人員要搬遷過去謝~

規劃上要2030年才會往外面分擔一些航線!

㈧ 深圳寶安十四五規劃

法律分析:框定了以智能交通為首的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的具體范圍,作為構建數字社會、提升政府數字治理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指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三條 戰略導向 「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必須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必須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依託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