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東西向最長的道叫什麼名字
擴展閱讀
杭州市區人口有多少 2025-07-18 06:49:14
深圳鏈家怎麼查成交記錄 2025-07-18 06:47:38
廣州環氧膠怎麼選 2025-07-18 06:46:55

深圳東西向最長的道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8-22 23:37:51

① 深南大道在深圳哪個

深南大道橫跨深圳的羅湖區,福田區和南山區。
深南大道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一條東西向主幹道,全長25.6公里,連接蔡屋圍與南頭。深南大道被稱為深圳市的一張名片。
在深圳,通常所稱的「深南路」包括「深南大道」、「深南中路」和「深南東路」三部分,分別對應南頭檢查站至皇崗路段(長約19.5公里)、皇崗路至紅嶺路段(長約4.5公里)、紅嶺路至沿河路段(長約3.8公里)。

② 深圳市主幹道是哪幾條

主要就是東西向的深南大道 北環大道 濱海大道 筍崗路 紅荔路
此外還有南北向的皇崗路、華富路、華強路、彩田路、新洲路、香蜜湖路

③ 深圳市所謂「三條筆直的馬路」是哪三條 那意思貌似指的是東西向的。

北環大道、深南大道、濱河濱海大道,這三條呈東西走向,
北環大道東起點在深圳銀湖汽車站,與泥崗路筍崗路相接;終點在西的南頭檢查站,與月亮灣大道相接;

深南大道被稱為深圳的一張名片,通常所稱的「深南路」包括「深南大道」、「深南中路」和「深南東路」三部分,分別對應南頭檢查站至皇崗路段(長約19.5公里)、皇崗路至紅嶺路段(長約4.5公里)、紅嶺路至沿河路段(長約3.8公里)。深南大道成為這座城市的坐標軸,就像長安街之於北京、東方明珠之於上海。

濱河濱海由三個部分組成才能算是一條完整的,首先東起點是沿河高架橋再是濱河大道,在下沙天橋與濱海大道(全長9655.24米,其中7.6公里為填海而成)相接,濱海大道為雙向八車道快速干線,濱海大道也是深圳最美麗的沿海大道,道路兩旁的綠化帶堪稱全國之最。沿路還可欣賞深圳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深圳灣大橋。終點在西方向的桂廟路口,與桂廟路、南海大道相交

④ 深圳東西方向有哪幾條主要道路

從北往南,從地圖上看也就是從上到下,深圳市主要有3條主幹道貫穿東西,分別是北環大道,這也是深圳市建市後修建的第一條大路。往南接著就是深南大道了,這是深圳市的門面路,剛來深圳的都要去看看,是漂亮。最南邊就是濱海大道了,這是90年代才填海修建的一條路,也是相當漂亮的。

⑤ 深圳的主幹道有哪幾條,分別是從哪到哪

深圳市區的主幹道如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由南至北的東西走向主幹道:濱海(濱河)、深南路、紅荔路、筍崗路、北環路(泥崗) 由西至東的南北走向鑄鋼到:南海大道、沙河西路、殺河東路、香蜜湖路、彩田路、皇崗路、華富路、華強路、上步路、紅嶺路、寶安路、東門路、文錦路

⑥ 深圳北方大道是哪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6

⑦ 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在深圳哪我在坂田百草園

請看一下地圖,濱河大道比較長,從羅湖區到南山區,是深圳三條東西向主幹道之一(最南邊的一條)

濱河大道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⑧ 深南大道的建設歷程

1979年深圳市成立後,為不讓飛揚的塵埃把剛跨過羅湖橋的港商「嗆回去」,深圳市政府決定對深圳通往廣州的107國道進行改造,在蔡屋圍到規劃中的上步工業區2.1公里的碎石路面上鋪上瀝青,深南大道誕生了,人稱「深南路」。這是深圳特區的奠基禮,政治、經濟、文化從此沿這條道路延展、攀升。改造107國道,不過是在碎石土路上鋪點柏油,便於自行車行走。即便如此簡單的「粗加工」,也遇到了阻力。道路要從蔡屋圍村中穿過,深圳當地部分村官和村民認為村中穿道,破壞了風水,要求大隊黨支書馮樹泰聯名在港澳和國外的華僑寫信給中央,堅決反對修路。馮樹泰大會小會上強調要有全局觀念,終究說服了村民,為深南大道的誕生搬掉了「觀念障礙」。1982年從西往東看的深南路至於為何把這段路叫深南大道,原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總規劃師郁萬鈞說,「最初我們並沒有給這條路想好一個名字。因為深圳特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至南頭一甲村,這條路也計劃從原來的深圳鎮一直往南頭修,就叫了深南路,並且一路叫下來。」
1979年7月,第一個踏上深圳土地的「陸豐建築第六施工隊」,承接了深南大道的開路任務,寫下了深圳創業史上的第一筆。工地沒有路,運輸沒有汽車,成千上萬的土石方是用板車拉走的。「該灑瀝青了,可當時哪有灑油機?」老隊長葉建國說,「我們六隊用鐵皮焊了個土漏斗,足有二十斤重,讓兩位身板好的人用手臂舉得直直地操作。有一天,一位灑油工的膠鞋脫不下來了。原來瀝青把膠鞋燙熔,把褲子給粘住了……」
1980年,從蔡屋圍到當時上步工業區的深南路第一段修通了,全長只有2.1公里,7米寬,僅夠兩台車來回並行,但是在當時來說,這條路已經是特區里最長的路了。
1981年,在深南大道上見到的還只是低矮的瓦房、叢生的灌木、茂密的荒草、板結的土地……那時的深南大道不能叫大道,只是一條土路,去機場上班必經此路,而且是唯一的道路。
從1982年到1984年底,第一次擴建工程完工,深南路拓寬到50米,1985年竣工開業的上海賓館成了市區和郊區的坐標,現在和未來的界碑。1987年春節前,深圳市把鐵路用高架橋托起,全線貫通的6.8公里長的深南大道,被深圳人自豪地稱作「十里長街」。
1984年深南大道正式通車後,進行了簡單的鋪草綠化,1991年5月,深圳市決定擴建從上海賓館至南頭聯檢站長達18.8公里的深南大道,把具有16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新建的深圳科技園、深圳大學、華僑城、錦綉中華、民俗文化村等亮點聯成一體。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深圳經濟發展提速。上海賓館到南頭古城18.8公里的深南大道開建,兩年零兩個月後,全長25.6公里的深南大道全線貫通,路幅寬達135米,中心區最寬達350米,沿線與48條南北方向的市政道路交匯,深圳自此走上「跨越式發展」快車道。1996年綠化處正式接管深南大道的綠化工作時,從福田路到華僑城還到處雜草叢生。隨後,綠化處先著手對深南大道進行了整體改造,對道路中間花壇進行調整。1996年年底,在中間地帶種植了美人蕉。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深圳市政府決定對深南路進行全線梳理,從上海賓館往西原有的6車道拓寬成了8個車道,一條美麗大道完整地展現在了深圳人的眼前。1997年,在道路兩側增加了灌木、喬木等100多種植物,從早期的「蓋黃土」式綠化到現在的園林式設計,增加了背景林的層次。
深南大道1999年,由於以前的土質較差,樹木都長不大,於是,深圳市環衛處開始對整條道路的綠化地進行水土改良,對每個樹坑進行擴穴施肥,使土質有了很大的變化。為了增加行人對深南大道的視覺感,每隔一段距離便種植了木棉樹,當木棉樹開花時,可以說是這條路最美的時候了。深南大道改造工程起始於深圳人大代表的提議。針對深圳市市民提出的安全訴求和交通事故增發的事實,2006年深圳人大代表建言把深南大道改造成「平安大道」。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市長許宗衡分別批示,要求有關部門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把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標落實到行動上。2006年9月28日,深南路改造工程動工。其中蘊含著諸多先進理念:這是一條「高科技路」,鋪路的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種密實式粗集料,科技含量很高,從新加坡進口,至少15年不用再次修繕。
這是一條「環保路」,覆蓋路面的SMA改性瀝青吸塵能力增強,行車噪音下降2個分貝。在深南大道部分路段增設自行車騎行帶,旨在鼓勵市民多使用無污染的自行車,盡量少用機動車,是「積極而溫和的環保策略」。沿路增設多個公交站點,設立僅供公交車使用的轉向車道,是為公交車開路讓道,與走在全球綠色革命前列的歐、美、日等同步。深南大道是一條「增效路」,高科技路面不僅保障了路的使用壽命,也保障了車的使用壽命。對於公交車和私車來說,使用效率均提高了,耗能量都減少了,「效益深圳」觸手可及。
深南大道是一條「人本路」,10多年前擴建深南大道時,是按照「通過型道路」設計的,以提高車速為目的,這次改造「正本清源」,徹底體現主幹道以行人優先,而不是以機動車優先。增加斑馬線、信號燈設施、過街通道,降低了車速,增強了人的安全。
2006年,素有「深圳第一路」之稱的深南大道年底直抵東莞交界處,與在建設中的寶安大道連接成一條橫貫深圳東西、直達東莞的最主要幹道。兩路連通後,總長將達60多公里,形成百里長街的城市景觀路,總長度超過了「神州第一街」——北京長安街,將成為中國最長的市政大道。寶安大道與深南大道連接後,可能改名為「深南西路」,或將「百里長街」統稱為「深圳大道」。沿途將規劃為商住區。這條橫貫深圳東西、直達東莞、將東部最富有的兩個城市緊密貫通的美麗大道,在深圳市民以及投資者眼中,早已是炙手可熱的財富大道、「黃金」通道。
2014年深南大道月底將實施交通改善工程范圍從香梅路至紅嶺路段,除香蜜湖立交建設需2017年完成外,其餘項目有望一個月完成 。其具體措施包括:針對深南大道/香梅路口,計劃結合地鐵車公廟樞紐建設,改造深南香蜜湖立交,增加西向北轉向功能,分流深南大道/香梅路口西往北左轉交通壓力。同時擬優化香蜜湖度假村路段掉頭口交通組織,結合行人過街增設掉頭車道,同時禁止深南大道/香梅路西進口掉頭。

⑨ 深圳 深南大道到底多寬啊

深南大道路幅寬達135米,中心區最寬達350米,沿線與48條南北方向的市政道路交匯,深圳自此走上「跨越式發展」快車道。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深圳市政府決定對深南路進行全線梳理,從上海賓館往西原有的6車道拓寬成了8個車道,一條美麗大道完整地展現在了深圳人的眼前。1997年,在道路兩側增加了灌木、喬木等100多種植物,從早期的「蓋黃土」式綠化到現在的園林式設計,增加了背景林的層次。

深南大道是深圳市一條東西向主幹道,全長25.6公里,橫跨羅湖,福田和南山區,連接蔡屋圍與南頭。深南大道被稱為深圳的一張名片,通常所稱的「深南路」包括「深南大道」、「深南中路」和「深南東路」三部分,分別對應南頭檢查站至皇崗路段(長約19.5公里)、皇崗路至紅嶺路段(長約4.5公里)、紅嶺路至沿河路段(長約3.8公里)。深南大道成為這座城市的坐標軸,就像長安街之於北京、東方明珠之於上海。太陽升起,深南大道明凈晴朗,繁密艷麗的各種鮮花燦爛得讓人心醉;夜幕低垂,數不清的霓虹燈華彩撲面而來,處處璀璨輝煌。深南大道成為這個城市的景觀和窗口。它不僅僅具備交通的功能,更是這個城市展示所有精彩的電影膠帶,它集中了這個城市的經典。

⑩ 深圳境內共有幾條高速公路

截止2019年,深圳境內共有5條高速公路,分別為:機荷高速公路、梅觀高速公路、鹽壩高速公路、水官高速公路及南光高速。具體介紹如下:

1、機荷高速

機荷高速公路是國道主幹線--同江至三亞沿海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是深圳市公路網中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快速幹道,起於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途經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的七個鎮,終點在深圳市橫崗鎮荷坳村,全長44.31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

2、鹽(田)壩(崗)高速

鹽(田)壩(崗)高速公路是深圳市的東部沿海高速公路,西連深圳港口鹽田港和深圳市區,東接深圳至大鵬的坪西一級公路、惠州市一級公路和深圳市至汕頭高速公路。

鹽壩高速公路是深圳東部沿海地區向外輻射的主要幹道,對於滿足深圳市東部沿海地區日益增長的交通量及鹽田港集裝箱運輸的需要,促進東部地區旅遊事業及經濟的發展,配合大亞灣核電站應急疏散和惠州市殼牌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3、梅觀高速

梅觀高速公路於1995年5月6日建成通車,由深圳梅林檢查站向北到深圳市與東莞市交界的黎光村,途經寶安區、龍崗區,全長19.3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

設有梅林、大發埔、觀瀾、華為和黎光5個收費站,全線採用封閉式收費系統,裝有先進的監控系統,緊急電話報警系統和計算機收費系統,並配有完善的交通設施,是深圳市公路網中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快速幹道。

4、水官高速

水(徑村)官(井頭)高速公路又稱清龍高速。全長20.14公里,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正式開通時間:為2001年12月30日。

5、南光高速

南光高速南起深圳市南山區,向南通過深圳市南坪快速路與建設中的深港西部通道和大鏟灣港以及蛇口港群相連;向北經龍大高速(龍華-大嶺山)、常虎高速(常平-虎門)與廣深高速(廣州-深圳)、107國道、莞深高速(東莞-深圳)相接。

沿途經深圳南山區及寶安區石岩、公明、松崗、光明等經濟產業重鎮。南光高速是深圳市干線道路網規劃體系中的縱向干線,也是香港經深圳通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條便捷通道,連接深圳西部港區、物流園區和廣東省重要的出口加工城市。南光高速於2008年初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