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龍華新區跟龍崗區相比哪個更好,更具有發展前景
龍華新區更好,更具發展前景。
龍華區,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位於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發展中軸,毗鄰「六區一市」,北鄰東莞市和光明區,東連龍崗,南接福田、羅湖、南山,西靠寶安。總面積175.6平方千米。
2017年1月7日,龍華區正式掛牌成立行政區。龍華區人文底蘊深厚,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時尚文化交匯,擁有白石龍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舊址。
觀瀾原創版畫和永豐源「國瓷」兩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首個專業版畫博物館—中國版畫博物館,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大船坑麒麟舞等一大批傳統文化項目,並被譽為「打工文學」發源地。
深圳現在有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和後來新增的新區龍華新區、光明新區、坪山新區等,我們主要對比寶安、龍華、鹽田、龍崗。
羅湖是深圳最早的城區,鹽田和龍崗都毗鄰羅湖,為什麼羅湖之後深圳選擇的往西發展到福田而不是鹽田也不是龍崗?
城市建設基本都是在平原(除非真的找不到平原,如山城重慶),勢平坦的地方,建築,道路建設相對容易,成本低。交通運輸便利,便於與外界溝通。
所以羅湖之後便是福田。
地勢反映了開發難度,但在實際的城市規劃考慮的因素會很多。所以相對來地勢,地鐵的規劃更能反映城市的發展方向。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寶安的11號線基本貫穿了整個寶安區,龍華就算排除已經獨立的光明新區,地鐵觸達還不到一半。
地形特徵造就了羅湖->福田->南山->寶安和龍華的發展趨勢,所以深圳一路向西。但是在實際的規劃中肯定需要考慮到各個區相對平衡,深圳最終的形態肯定是各個區都富,只不過富的程度會有所不一樣,所以也會考慮到其他區的發展。
論後續的發展潛力,我覺得寶安>龍華>龍崗>鹽田。
⑵ 深圳經濟特區有哪些區位優勢
經濟開發區所位於的深圳市的前身是原寶安縣。寶安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秦代時屬番禺,晉朝始設寶安,以後其名稱和隸屬關系幾經變動,直到民國時期重稱寶安縣,解放後一直沿用。寶安歷史上有"粵省前哨"之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
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在這裡布防。孫中山領導的"三洲田庚子起義"就在深圳沙頭角鎮三洲田村發起。抗日戰爭時期,威震南疆的東江縱隊在這里發祥和活動。寶安縣於1949年10月15日解放。1979年3月,改為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1981年7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1988年10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計劃單列。
深圳地理位置優越,是內地唯一與香港接壤的城市,是香港與內地的重要通道。全市總面積1948.69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391.71平方公里。深圳東臨大鵬灣,西連珠江口,南與香港接壤,北與東莞、惠州市為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
(2)深圳龍華經濟為什麼好擴展閱讀
深圳的區劃沿革
1979年3月,國務院撤銷寶安縣設深圳市。
1982年恢復寶安縣建制,受轄於深圳市。
1992年,寶安縣再度被撤銷,分治為深圳市的一個市轄區。至此,深圳市轄寶安、龍崗、南山、福田、羅湖五區,其中羅湖、福田、南山為經濟特區,龍崗、寶安為非特區,並以「二線關」將「特區」與「非特區「分割管轄。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范圍。
2007年5月31日,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以大工業區為中心的東部片區統籌發展,促進深圳市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將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和原龍崗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為坪山新區。
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2012年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延伸至汕尾市的深汕特別合作區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以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龍華區行政區域;以坪山、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2018年5月,國務院批復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⑶ 深圳寶安區的龍華發達還是西鄉發達,還有其他鎮都怎麼樣。
寶安的龍華比西鄉發達,龍華是寶安區最發達的地方,有富士康,華為,神舟,IBM,聯想等等很多大企業,但西鄉跟寶安中心區最近。其他沙井啊,福永啊,觀瀾啊,石岩啊等等都不怎麼樣
⑷ 深圳龍華和布吉哪個經濟比較發達,位置最好,以後誰會是中心城區
龍華實力不錯哦,在新建火車站,是以後的中心區。布吉也可以,靠近東門但以現在的規劃來看,華華勝一籌!
⑸ 深圳布吉和龍華哪個發達
龍華和布吉都是中國十大經濟重鎮,自改革開放深圳建市以來,布吉經濟一直強於龍龍,當時布吉是深圳東大門和後花園,但近來布吉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發展步伐放慢,龍華後來居上,就目前經濟而言,不相上下,就總體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來說龍華後勁更足,未來新深圳火車站設在龍華,地鐵四號線貫通,以及福龍大道的開通,大大縮短龍華到福田中心區的距離!從布吉方面看深惠路改造,地鐵三號已開工建設,有望改善這一地區交通。同時沿線帶來發展!目前市政府已經在淘論未來龍華和布吉有望組合成深圳第六個區---布龍區。值得期待。。
⑹ 有在深圳寶安區龍華鎮的,告訴我一些那的情況,謝謝!
讓我以一個在龍華呆了五年的外鄉人告訴你吧:
龍華接梅林海關,號稱深圳的後花園,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工業區也多,找工作比較容易,主要是三和人才市場,龍觀人才市場,這兩個地方是龍華正規職介,其它基本都是騙子,千萬謹記。工資嘛,看工種,和其它地方差不多,工廠普工幾百塊的有,稍微好點一兩千的也有,主要看你從事哪一行,這個沒有可比性。
租房,在比較繁華的地段稍貴,比如關口,或者市場附近,五到六百不等。其它地方如民治村,沙嚇村,牛欄前村,這些地方稍便宜一些。關口主要去關內近,坐公交方便,但生活消費可能就比不上市場那邊了。市場附近是老商業區,大型商場比如:佳華,華潤萬佳,新一佳,天虹等等,都是深圳一流的。面點王,麥當勞,KFC等等一律齊全。但去關內公交車較關口少,而且交通比較擁擠。消費嘛,快餐五六塊也吃得到,好點的如回味雞十多塊,這個應該差不多。
如果住在關口附近,治安不錯,但如果住在龍華市場附近或者其它地方,就要自己特別小心了,因為深圳關外整體治安都很差,飛車搶包,搶手機,扒口袋的屢見不鮮,無法避免,只能靠自己小心。如果真遇到這種事寧願破財免災,錢財畢竟是身外之物(不要鄙視我,這是親身經歷的,我在那五年被搶三部手機。我姑姑被摩托車搶包,結果摔成顱內出血,到醫院開顱花了好幾萬不說,命都差點丟掉)。
總體來說,龍華經濟不錯,到關內交通也便利,而且這兩年龍華被深圳撤鎮改為居委會,到處開發,修路,修地鐵,跟前幾年比是大變樣了,相信用不了幾年時間,等梅林關一撤,龍華跟關內接壤,絕對比現在要來個大變樣,期待中。
⑺ 深圳哪個區最好最發達。
深圳每個區的經濟模式不同,所以不能說哪個發達!首先羅湖是個老城區,集醫療 交通 購物便民服務中心。福田區有華強北商貿中心,同時也是深圳交通樞紐。南山區是集結最大的旅遊基地,同時也是政府重點劃分的高新科技園。鹽田區面積較小靠近大小梅沙海灣,人口稀少。其餘關外的有寶安全區轄內有龍華新區,與龍崗全區轄內有坪山新區,大鵬新區,這兩大區集中了大量的輕工業工廠。
⑻ 龍華新區的經濟概況
龍華新區是深圳的產業大區,形成了以工業為主導、電子信息業為支柱、外向型經濟特徵顯著的發展格局。2012年,三次產業比例為0.02:61.22:38.76,電子信息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1.55%,外貿依存度為265%。
截至2012年,轄區擁有商事主體20.25萬戶,佔全市的11.9%,其中企業11.42萬戶。工業企業931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0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 314家,其中十億元至百億元企業29家,百億元以上企業5家。上市企業15家,納稅超億元企業3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27家,市級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26家。
2014年,轄區實現本區生產總值1498億元,位居四個新區之首;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38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70億元,進出口總額646億美元,均居全市前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億元,兩 稅收入27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80億元。 龍華新區作為深圳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和優勢傳統產業聚集基地,產業基礎扎實,工業化程度較高。轄區有各類工業企業90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0多家,生產領域涉及電子信息、醫葯製造、汽車、機械鑄造、服裝、卷煙等。2013年,龍華新區地區生產總值1309億元,佔全市9%,位居全市十個區(包括新區)第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33.86億元,佔全市的17.3%,出口總額423.89億美元,佔全市的13.9%,工業在全市十區中位列第三,出口在全市十區中位列第二。2014年,龍華新區地區生產總值1497.8億元,同比增長8%,佔全市9.4%,位居全市十個區(包括新區)第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22.19億元,佔全市的15.7%,出口總額395.35億美元,佔全市的13.9%,工業在全市十區中位列第四,出口在全市十區中位列第三。2014年外貿依存度為265%。
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製造企業富士康集團位於轄區內,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佔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7%。
高端汽車、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發展態勢良好,長安標志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落戶新區。
永豐源瓷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順利推進,全球最大的觀瀾高爾夫球會蓬勃發展;商貿流通業業態層次不斷提升,商業氛圍日趨成熟,知名品牌加快入駐和布局。
形成了英飛拓、順絡電子等一批效益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生物醫葯產業聚集了華潤三九、致君制葯等一批產品附加值高、利潤率高,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的國內外知名企業。新能源產業擁有格瑞普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形成了產業集聚。新材料產業出現了包括深凱硅膠、同方電子新材料等一批中小企業,高性能復合材料制備領域可待發展。 龍華新區是深圳中北部商貿中心,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在最密集的龍華商業中心10平方公里范圍內,聚集了天虹商場、華潤萬家、大潤發商場、歲寶百貨、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的20多家大型零售賣場,其中天虹、大潤發龍華店均為區域旗艦店,形成了輻射深圳中北部的核心商圈。轄區有已建三星級以上酒店4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有內外資銀行89家,共設立一級支行32個。此外,依託深圳北站、龍華汽車站等交通樞紐和轄區完善的交通路網,成長起和記黃埔物流、華南國際物流、華通源公路貨運中心一批骨幹物流企業,物流業務覆蓋到全市。2013年,轄區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86億元。龍華新區自成立以來,商貿業發展迅速。2014年,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87億元,同比增長9.4%。2015年1-10月,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1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排名全市第四。截至2014年底,龍華新區商業網點總數39165個,佔全市13.6%,在全市排名第3位,商業網點總面積為459.1萬㎡。其中,5000㎡及以上商業網點98個,營業總面積220萬㎡,中航九方、星河COCOCITY、觀瀾湖MH mall、益田假日廣場、8號倉奧特萊斯、北站優越時代廣場等大型零售商業體50家。新區獨立注冊法人汽車銷售企業29家,其中汽車4S店22家,中高端品牌齊備。截止2015年上半年,新區擁有華南國際物流、深國際華通源物流、凱東源物流、和記倉儲、凱通物流龍華基地、凱通物流觀瀾基地等6個物流園區,規模以上物流企業31家,各物流園區出口監管倉共15個,出口保稅倉9個,形成深圳中北部的物流樞紐。
⑼ 如何看待深圳龍華區的未來發展
未來龍華區發展潛力巨大。
龍華作為深圳年輕的行政區,體制機制健全,機構運轉高效,經濟實力雄厚,優秀人才匯聚,社會活力充沛,幹部朝氣蓬勃,必須充分發揮後發趕超的優勢,爭先進位躋身全市第一方陣。
五年來,龍華區致力於完善功能、精細管理,現代化城區發展日新月異。
重點片區開發掀起熱潮,北站國際商務區完成投資1200多億元,高標准開展城市設計國際咨詢,在全市重點區域開發建設考評中穩居第一;龍華超級商圈建成全市最大商業綜合體;鷺湖中心城「三館」設計方案榮獲4項國際建築設計大獎。
九龍山數字城釋放3.4平方公里連片土地,引進美團等重大項目;大浪時尚小鎮建成時尚街區、公共服務平台,成功舉辦「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等行業盛會,新增「世界級時尚小鎮」創建試點等國家級榮譽;觀瀾文化小鎮成功舉辦國際版畫雙年展等高端展會,古建築群列入全市歷史風貌區保護名錄。
基礎設施加速完善,地鐵6號線、4號線三期、有軌電車示範線建成通車,運營軌網密度翻番;新增道路116公里,治理交通堵點109處,打通斷頭路20條,停車難、「僵屍車」等問題得到有效改善;燃氣管網覆蓋率提高至91%,綜合管廊任務完成率連續三年全市第一。
在全市率先實現5G網路全覆蓋,物聯感知設備接入數量、快速充電樁數量全市第一,數據賬戶應用規范成為全國標准,龍華躋身「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前五強。
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清掃保潔經費標准提高1.5倍,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提升至97%;完成334個城中村綜合治理,優秀村數量全市第二,民樂村治理經驗獲得中央督導組肯定;環城綠道榮獲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傑出獎,「陽台疊翠」段獲評深圳十佳健身步道。
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城市更新土地供應任務完成率居全市前列,梅觀創新產業走廊土地整備刷新4項全市記錄,利益統籌項目佔全市三分之一;處理違法建築2278萬平方米,總量居全市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