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華強北是什麼意思
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
華強北商業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其前身是生產電子、通訊、電器產品為主的工業區域,其擁有廠房40多棟。在華強北路南北930米,東西1560米,商業區總面積1.45平方公里左右。隨著經濟發展,華強北區域功能發生變化,華強北逐漸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
市區政府及時把握住轉變的契機,1998年開始對華強北商業街進行改造,變成深圳最傳統、最具人氣的商業旺地之一。華強北商業區作為全國首批購物放心一條街於2000年獲得國家工商局授牌,並在2008年第十屆高交會華強北分會場開幕儀式上獲得「中國電子第一街」榮譽稱號,標志著行內確認了華強北商業街在全國電子商業界的龍頭地位。
(1)深圳南大道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華強北的相關情況:
1、深圳大道以北、華強北路以西有:華強電子世界、佳和電子市場、都會電子城、新亞洲電子商城、高科德電子市場、華強電子世界、華強廣場。
2、華強北商業區深南大道以南有:華強地鐵商場-易通手機配件市場、龐源通訊配件城、龍勝通訊市場、鵬金山科技電子市場、通天地通訊市場、金龍通訊市場、雙龍通訊市場、通雙通通訊市場、通天地通訊市場、新天地通訊市場。
3、華強廣場位於深圳最繁華的商圈——華強北商業區的核心位置,為深圳罕見的超大型建築綜合體,集超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商業、商務公寓、大型地下停車場於一體,將成為華強北片區的又一標志性建築。
❷ 深圳的深南大道為什麼叫深南大道
深圳南部
❸ 深圳深南大道上有一種樹是轉著圈往上長的是什麼樹呢
哦那是南美的奧加拉樹木,非常罕見,深圳只有這兩個地方有,深圳大學有8棵,深圳南大道有12棵,湖南理工大學有9棵。
❹ 深圳的深藍大道為什麼叫深藍大道
那是深圳發展很快,那些編路名的時候就想到深圳當然會藍圖大展,所以就叫一個深藍大道。
❺ 深圳深南大道屬於哪個區
深南大道是在關內,關外就是寶安大道,深南大道就覆蓋是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就深圳的中心城區,房價大概都是1,5萬上那
❻ 深南大道對深圳人意味著什麼
深南大道對深圳來說意味著堅持、奮斗、勇敢等追求夢想的美好品質,在深圳這個夢想之地,無數年輕人包括我在這拼搏,對於我們來說,深圳就像是第二個家,一個更加年輕、更能引起共鳴的家,我也已經在深圳定居,妻子在繽紛音樂劇公眾號上訂了票,等深南大道上的時候全家一起去看。
❼ 深圳深南大道的介紹
深南大道被稱為深圳的一張名片,通常所稱的「深南路」包括「深南大道」、「深南中路」和「深南東路」三部分,分別對應南頭檢查站至皇崗路段(長約19.5公里)、皇崗路至紅嶺路段(長約4.5公里)、紅嶺路至沿河路段(長約3.8公里)。深南大道成為這座城市的坐標軸,就像長安街之於北京、東方明珠之於上海。
❽ 深南大道在深圳哪個區
深南大道橫跨深圳的羅湖區,福田區和南山區。
深南大道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一條東西向主幹道,全長25.6公里,連接蔡屋圍與南頭。深南大道被稱為深圳市的一張名片。
在深圳,通常所稱的「深南路」包括「深南大道」、「深南中路」和「深南東路」三部分,分別對應南頭檢查站至皇崗路段(長約19.5公里)、皇崗路至紅嶺路段(長約4.5公里)、紅嶺路至沿河路段(長約3.8公里)。
❾ 深圳的深南大道有幾個車道
看路段了,有的是四車道,有的是五車道。市民中心有的路段算上輔道有六七個車道。
❿ 深圳深南大道的建設歷程
1979年深圳市成立後,為不讓飛揚的塵埃把剛跨過羅湖橋的港商「嗆回去」,深圳市政府決定對深圳通往廣州的107國道進行改造,在蔡屋圍到規劃中的上步工業區2.1公里的碎石路面上鋪上瀝青,深南大道誕生了,人稱「深南路」。這是深圳特區的奠基禮,政治、經濟、文化從此沿這條道路延展、攀升。改造107國道,不過是在碎石土路上鋪點柏油,便於自行車行走。即便如此簡單的「粗加工」,也遇到了阻力。道路要從蔡屋圍村中穿過,深圳當地部分村官和村民認為村中穿道,破壞了風水,要求大隊黨支書馮樹泰聯名在港澳和國外的華僑寫信給中央,堅決反對修路。馮樹泰大會小會上強調要有全局觀念,終究說服了村民,為深南大道的誕生搬掉了「觀念障礙」。
1982年從西往東看的深南路至於為何把這段路叫深南大道,原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總規劃師郁萬鈞說,「最初我們並沒有給這條路想好一個名字。因為深圳特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至南頭一甲村,這條路也計劃從原來的深圳鎮一直往南頭修,就叫了深南路,並且一路叫下來。」
1979年7月,第一個踏上深圳土地的「陸豐建築第六施工隊」,承接了深南大道的開路任務,寫下了深圳創業史上的第一筆。工地沒有路,運輸沒有汽車,成千上萬的土石方是用板車拉走的。「該灑瀝青了,可當時哪有灑油機?」老隊長葉建國說,「我們六隊用鐵皮焊了個土漏斗,足有二十斤重,讓兩位身板好的人用手臂舉得直直地操作。有一天,一位灑油工的膠鞋脫不下來了。原來瀝青把膠鞋燙熔,把褲子給粘住了……」
1980年,從蔡屋圍到當時上步工業區的深南路第一段修通了,全長只有2.1公里,7米寬,僅夠兩台車來回並行,但是在當時來說,這條路已經是特區里最長的路了。
1981年,在深南大道上見到的還只是低矮的瓦房、叢生的灌木、茂密的荒草、板結的土地……那時的深南大道不能叫大道,只是一條土路,去機場上班必經此路,而且是唯一的道路。
從1982年到1984年底,第一次擴建工程完工,深南路拓寬到50米,1985年竣工開業的上海賓館成了市區和郊區的坐標,現在和未來的界碑。1987年春節前,深圳市把鐵路用高架橋托起,全線貫通的6.8公里長的深南大道,被深圳人自豪地稱作「十里長街」。
1984年深南大道正式通車後,進行了簡單的鋪草綠化,1991年5月,深圳市決定擴建從上海賓館至南頭聯檢站長達18.8公里的深南大道,把具有16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新建的深圳科技園、深圳大學、華僑城、錦綉中華、民俗文化村等亮點聯成一體。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深圳經濟發展提速。上海賓館到南頭古城18.8公里的深南大道開建,兩年零兩個月後,全長25.6公里的深南大道全線貫通,路幅寬達135米,中心區最寬達350米,沿線與48條南北方向的市政道路交匯,深圳自此走上「跨越式發展」快車道。1996年綠化處正式接管深南大道的綠化工作時,從福田路到華僑城還到處雜草叢生。隨後,綠化處先著手對深南大道進行了整體改造,對道路中間花壇進行調整。1996年年底,在中間地帶種植了美人蕉。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深圳市政府決定對深南路進行全線梳理,從上海賓館往西原有的6車道拓寬成了8個車道,一條美麗大道完整地展現在了深圳人的眼前。1997年,在道路兩側增加了灌木、喬木等100多種植物,從早期的「蓋黃土」式綠化到現在的園林式設計,增加了背景林的層次。
深南大道1999年,由於以前的土質較差,樹木都長不大,於是,深圳市環衛處開始對整條道路的綠化地進行水土改良,對每個樹坑進行擴穴施肥,使土質有了很大的變化。為了增加行人對深南大道的視覺感,每隔一段距離便種植了木棉樹,當木棉樹開花時,可以說是這條路最美的時候了。深南大道改造工程起始於深圳人大代表的提議。針對深圳市市民提出的安全訴求和交通事故增發的事實,2006年深圳人大代表建言把深南大道改造成「平安大道」。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市長許宗衡分別批示,要求有關部門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把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標落實到行動上。2006年9月28日,深南路改造工程動工。其中蘊含著諸多先進理念:這是一條「高科技路」,鋪路的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種密實式粗集料,科技含量很高,從新加坡進口,至少15年不用再次修繕。
這是一條「環保路」,覆蓋路面的SMA改性瀝青吸塵能力增強,行車噪音下降2個分貝。在深南大道部分路段增設自行車騎行帶,旨在鼓勵市民多使用無污染的自行車,盡量少用機動車,是「積極而溫和的環保策略」。沿路增設多個公交站點,設立僅供公交車使用的轉向車道,是為公交車開路讓道,與走在全球綠色革命前列的歐、美、日等同步。
深南大道是一條「增效路」,高科技路面不僅保障了路的使用壽命,也保障了車的使用壽命。對於公交車和私車來說,使用效率均提高了,耗能量都減少了,「效益深圳」觸手可及。
深南大道是一條「人本路」,10多年前擴建深南大道時,是按照「通過型道路」設計的,以提高車速為目的,這次改造「正本清源」,徹底體現主幹道以行人優先,而不是以機動車優先。增加斑馬線、信號燈設施、過街通道,降低了車速,增強了人的安全。
2006年,素有「深圳第一路」之稱的深南大道年底直抵東莞交界處,與在建設中的寶安大道連接成一條橫貫深圳東西、直達東莞的最主要幹道。兩路連通後,總長將達60多公里,形成百里長街的城市景觀路,總長度超過了「神州第一街」——北京長安街,將成為中國最長的市政大道。寶安大道與深南大道連接後,可能改名為「深南西路」,或將「百里長街」統稱為「深圳大道」。沿途將規劃為商住區。這條橫貫深圳東西、直達東莞、將東部最富有的兩個城市緊密貫通的美麗大道,在深圳市民以及投資者眼中,早已是炙手可熱的財富大道、「黃金」通道。